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 新天新地・由愛開闢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新天新地・由愛開闢



"Jesus Washing Peter’s Feet" by Ford Madox Brown

「新」是個有魔力的形容詞。它幾乎主宰了廣告中的口號和噱頭來吸引消費者。但同時,它也在聖經的不少段落中出現,表達出人類的終極盼望。基督信仰的思想是建基於舊約和新約,舊約的天主選民和新約的天主子民的對比;以及建基於藉著從舊而會死的生命到新而永恆的生命的逾越(=洗禮)和遵守新的法律(而擯棄舊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帶著已被終極更新的心態來活出我們的人生。在今天禮儀的聖經選讀中的「新天新地」和「新的耶路撒冷聖城」的圖像,就是用來描寫這新的心態和生活角度。之不過,怎麼世上一切仍看似陳舊迂腐,而非新生不息、活力充盈?

因此,去反思耶穌基督向我們提出的「新」(究竟為何物)就顯得格外重要。就聖經學者的眼光看來,這就蘊含在福音中一句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話中:「我給你們一項新命令:你們應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你們也要照樣彼此相愛」(若13:34)。這整句話的首兩句與末兩句相對(或稱平行)。從這寫作手法來看,耶穌這命令之所以謂「新」,正正就在於:「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去〕愛」這動詞本身並不新,「去愛(近人)」的命令本身也不算親。在《舊約》中就已有所載,如:「不可復仇,對你〔的同胞〕,不可心懷怨恨;但應愛人如己」(肋19:18)。耶穌的誡命之所以是「新」,在於要我們「好像耶穌」那樣去彼此相愛。

不過,我們要緊記的是,一切都有其歷史背景。上面提到的耶穌的新命令也不例外,而且這句話的上文下理頗為複雜。首先,猶太信仰中的愛的觀念,即關愛近人,關愛自己社區的成員,關愛旅居社區之中的異鄉人,以及某種對所有人都應博愛的觀念,當時早已存在。其次,希臘世界中也有一種愛的觀念。這是基於(至少理論上)每個人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某種普世平等博愛的態度。當時業已存在的,當然還有情愛和友誼。然而,正如保祿宗徒在《致羅馬人書》中所言(參5:7-11),上述的這些愛的觀念並不會使得一個人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的性命(giving [up] one’s life)。由此看來,基督的愛確實是交出/給予生命的愛(life-giving love),祂代替了「弟兄姊妹」們的位置而交出了祂自己的生命,為的是使這些弟兄姊妹能藉天主父而被提升到基督的那裏,成為祂的一份子。

當然,世上有些文化或宗教也提倡博愛。也當然,並不是所有基督徒都能夠活出,甚至根本沒打算活出,基督以自己的身死來親見展示的愛的誡命。然而,世上再沒有另一個團體是這樣具體而明確地以這道愛的誡命來定義自己的特質的:「只要你們能彼此相愛,人們就會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13:35)。若從這句話的上文下理來看,這份愛尤其美好。在較早前,耶穌就替門徒們洗了腳,作為徹底的愛的象徵。之後,祂就把這份徹底的愛(love until the end)實踐出來:死在十架之上。

舉凡這份愛出現之處,事情就會變得不再一樣。所謂「現狀」,正正出於人保護(或至少不想失去)自己既有好處的本能:沒有人會為了別人生活得更好而傷害自己的。只有在「先自己而後近人」的所謂「常識」被打破的地方,一切意想不到的事才能夠發生。而打破了這「常識」的,就是天主。因此,我們只能從祂那裏期待那全然的「新」,畢竟眼前的一切並不見得是問題的更好解答。這恰好也是《默示錄》(讀經二)的作者所夢寐以求的。在人類歷史的盡處,他看到了一個新天新地(是依65:17的實現)。屆時再沒有海洋,因為在《舊約》的世界觀裏,海洋是「Levianthan」(《思高》有譯作「海怪」〔如約3:8〕,又譯「里外雅堂」〔如詠74:14〕)的居所。在這「新」世界中,有位新娘已在盛裝等候她的新郎。這是一場具默西亞意義(意指:與救世主結合)的婚宴。那裏就是天人共住之所(見則37:27)。這就是「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的圓滿(見依7:14)。這就是人心能夠得到的天主撫慰的完全(依25:8; 35:10)。這就是人所能夠渴望的一切。這就是新的創造(參依65:17)。

在我們的時代,提倡不同的新時代、新社會、煥然一新的美好將來的聲音未絕於耳。然而,在歷史的實驗場中,這些嘗試最終都已失敗告終(至少一直未竟全功)。歸根究底,要建立一個人人都生活得幸福快樂的烏托邦,並不能單靠人的理論和想像。這樣的美麗「新」世界,只有以耶穌已給予了我們的「新」—以祂為榜樣的彼此相愛—為基礎,方能成就。

這確實是個艱鉅的任務。但只要我們學習保祿和巴爾納伯,把自己「託付於天主的恩寵」,並且時時謹記,一切事都是天主在和我們一起完成的。這樣,儘管我們沿路跌跌碰碰,最終也必能不負所託,讓人們認出我們就是那頒下愛的誡命的基督的門徒。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復活期第四主日 —— 向外流溢的・才是生命之泉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四主日

向外流溢的・才是生命之泉



Mystic Lamb (局部).
Jan van Eyck  (ca. 1390–1441).
@ Saint Bavo Cathedral, Ghent, Belgium.

如果大家在今天感恩祭中留心細聽主祭禱文的話,今天的禮儀主題就開宗明義的在〈集禱經〉中出現【拙譯】:「全能而永恆的天主,〔求祢〕領我們往那天上喜樂之家,好教那卑微的羊群,也可到達牠們那強有力的牧者早已前往的地方去!」(拉:Omnipotens sempiterne Deus, deduc nos ad societatem caelestium gaudiorum, ut eo perveniat humilitas gregis, quo processit fortitudo pastoris.)。

在第二篇讀經(《默示錄》)中,我們再一次讀到羔羊的描寫(參上週):這羔羊引領著羊群。只是,在這週的讀經中,這羔羊的圖像也多了一重寓意:『牧人』。把「羔羊」和「牧人」這兩個不能重疊的描寫同時應用到基督一人身上,並不是《默》作者的思路錯亂,而是「默啟文學」體裁的風格使然。如我們在上週已看過的,作者使用羔羊的描寫在基督身上,強調出祂願意站在羊群的一邊,成為牠們的一份子(the Lamb’s solidarity with the flock),並正正出於這原因,無辜的祂卻竟願意揹起牠們的罪罰,讓自己成了贖罪的祭品、逾越的犧牲。然而,今天我們看到,同樣的情況,但事效的方向卻相反。在這大群義人的神視中,是(義)人—因著他們在迫害中的堅定—(願意)站在羔羊的一邊([righteous] human beings’ solidarity with Christ),成了潔白無瑕的,如同基督一樣。他們在迫害中所流的血,洗淨了他們,使他們好像基督一樣的無垢。至於羔羊,猶如一個會牧放餵養羊群的牧人,領他們到水源。這撫慰之源,就是那會拭去每個(受苦的)人眼中淚水的天主。

今天的福音選讀中讓我們默想的,是同一個思想。唯一不同的是,在《若望福音》第十章中,福音作者強調的是耶穌的牧人身份,而沒有把焦點放在祂作為天主的羔羊的描寫。在《若・十章》的〈我是善牧〉首兩部分中(分別見甲、乙年復活期第四主日福音選讀),我們已得知基督善牧不只為人世間帶來「生命」,而且是「更豐富的生命」(10節)。事實上,這生命就是祂為羊群捨棄的「自己的性命」(11節;參11-18節)。我們已經知道,耶穌在這裏所講的,其實就是那天主性的生命。今天的福音,看來是要嘗試探討這恩寵背後的奧蹟:基督與父本為一體。既為羊群的我們,被帶到那水源、那生命之源(參:默7:17),即天主本身(若10:27-30)。

然而,從保留到現在的《若》的結構看來,今天的福音選讀與之前的章節其實是分開,因為《若》作者在10:22中直白地交代了新段落發生在新的時序背景:「那時,在耶路撒冷舉行重建節,正是冬天」。《若》作者上一次交代時序背景,是在第七章的開始:「那時,猶太人的慶節,帳棚節近了」(2節)。換言之,7:1—10:21是為一部分;10:22是新篇章【要留意的是,現時在各版本中的章節分隔,屬後人所加,並非原文所有】。這樣,我們就能更容易理解群眾的反應。從耶穌首次說明祂是善牧(10:1-21)之後,已經過了一段時間,猶太群眾尚未能領會耶穌的身份。隨著這段時間日復一日的過去,他們愈發按捺不住心中煩惱,於是情緒爆炸,對耶穌這樣說:「你使我們的心神懸疑不定,要到幾時?你如果是默西亞,就坦白告訴我們吧!」(10:24)。正是猶太群眾的這番質問,讓耶穌回答出我們今天禮儀中的福音選讀。可惜的是,他們最終沒能明白耶穌的說話,反而指控祂褻瀆上主,要對祂行石刑(即用石頭砸死祂;見31節)。可是,耶穌作為默西亞,正正就是要引領我們默思細想祂父的奧秘(見若14:9)。祂所給予我們的生命,並沒其他人能給,因為「〔祂〕與父原是一體」(見10:30)。既然我們要追隨祂,就要放自己在天主手中,讓祂做判斷,而不是我們去做判斷。假若我們要站在基督善牧身邊(our solidarity with him),我們就要讓祂引領我們到祂的力量以及祂那無可憾動的生命的泉源:天主性的生命。

今天,禮儀藉選自〈若望著作〉的兩篇讀經邀請我們,去跟隨羔羊基督:祂要去甚麼地方,我們也就跟著往那地方去。或死或生,我們都要與祂在一起(solidarity with Him)。換言之,我們就是要分享祂所活的生命:屬於天主的生命。我們必須讓自己被牧人基督帶領,因為祂已為我們而交出了祂的生命。而祂的生命,並不純粹是祂的,更是天主的。羔羊—牧人基督的引領是如何的呢?就是:「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谷8:34);「愛惜自己的,必會喪失〔自己〕;在現世憎恨自己的,必會保存〔自己〕入於永生」(若12:23;所作修改與希臘語「ψυχή」〔=psyche〕的本義有關,參《Difusora Bíblia》:Quem se ama a si mesmo, perde-se; quem se despreza a si mesmo, neste mundo, assegura para si a vida eterna.)。

當然,基督羔羊—牧人引領羊群的方向以及我們要一同到達的地方(=活出的生命)最簡單直接的記述,就是:「你們稱我為師為主,說得正對:我原來是。若我為主子,為師傅的,給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目的地和方向都已有了,我們可以起行了嗎?


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復活期第三主日 —— 在羊群中的羔羊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三主日

在羊群中的羔羊



Jan van Eyck  (circa 1390 –1441).
Adoration of the lamb (局部).

今天的禮儀,看起來,重點有二:那備受光榮的羔羊,以及伯多祿作為羊群的牧者和代言人。這兩個主題看似各有來源,但禮儀讓我們把這兩個來自聖經的主題放在同一個框架內,互為解讀。在讀經二(《默示錄》)中的羔羊,就是那引領羊群(群眾)的羔羊(見7:17; 14:4; 等)。值得留意的是,這引領者,為了引領群羊,成為了羊的一份子。牠最終引領羊群邁向勝利。而這位得勝者羔羊,也獲得了專屬於天主的屬性:「讚頌、尊威、光榮和權力」【在《達尼爾先知書》中,這些屬性也被賦予那「相似人子者」(見7:14)】。

想必大家會想知道,耶穌之所以被稱作「羔羊」的原因。大體來說,這與聖經書卷體裁各自特有的寫作風格有關。默啟文學(《厄則克耳先知書》[部分]、《達》、《默》等)會以動物的特性來描寫人物。把基督視為贖罪祭和逾越節的祭品(=犧牲)的神學思想,特見於《若望福音》和《若望一書》,《默》也承襲了這思想(參若1:29, 35;及其記述耶穌死亡的一刻正是逾越羔羊被宰的時間)。作為贖罪祭的犧牲,耶穌克勝了罪過的力量。這些力量,《默》作者以猛獸代表【在《達》中則以古時近東地區的各帝國勢力代表】。因此,羔羊成了一位勝利者,但並不是透過使用武(暴)力,而是因為祂願意成為牠,成為羊群的一份子,並為了羊群而承受死亡。

在今天的福音選讀所屬的脈絡中,羊群更是主題焦點。按《馬爾谷福音》—《瑪竇福音》的傳統,在耶穌面臨逾越苦難之際,跟隨祂的門徒們郤大難臨頭各自飛,故有「我要打擊牧人,羊群就要四散」之說法(參:谷24:17 // 瑪26:31)。在這角度下,基督復活出現在眾門徒聚集之處的敘述,就可看成是耶穌基督重組祂的羊群。已復活的耶穌要再呼喚四散的羊重組祂羊棧的羊群的思想,尤可見於這一幕按各福音作者所述的地點。《谷》和《瑪》都提到,在空墳中的天主使者向首先到達墓穴的婦女們說,復活了的耶穌要在門徒們之先回到加里肋亞去,祂並要他們在那裏與祂會面。至於今天所讀的《若》廿一章,同樣發生在加里肋亞【提庇黎雅海,即加里肋亞湖】。而加里肋亞湖邊,正正就是耶穌當初召選門徒們的地方。可見,耶穌重新再一次選他們為門徒的想法,自是不言而喻。

福音選讀的第二部分,雖然按禮儀的規定只屬長式,可以從略,但我仍推薦大家去把它一併讀畢。曾經信誓旦旦要與耶穌一起赴湯蹈火卻又三次親口否認耶穌的伯多祿,在耶穌復活後,在提庇黎雅海邊,重宣信仰。這段載於若21:15-19的敘述,有著耶穌受難敘述的影子:當時伯多祿三次否認耶穌,現在他則要三次確認他對耶穌的愛。只有那能以無比的愛去愛慕耶穌基督的人,才能得到羊群的信任。然而,與此同時,還有那耶穌所愛的門徒。在《若》的復活敘述中,他不單與伯多祿一起行動,而且走在伯多祿之先,比他早就能夠領會耶穌復活的奧蹟(20:8),並能一眼就認出復活了的主(21:6)。也許《若》在書寫基督復活敘述的同時,也反映出初生教會的基本動態:有穩定居中的牧者,但同時也有那與主情深而且富有衝勁的行動派。

事實上,按《宗徒大事錄》所載,在初期教會歷史中,伯多祿的確擔當著領袖和代言人的角色。在猶太公議會面前,以眾宗徒的名義,勇敢地與大司祭對話的,就是伯多祿。在今天的讀經一中,我們甚至從他口中聽到那句也許在早期基督徒之間十分流行的口號:「服從天主比服從人更為重要」(宗5:29;見4:19)。伯多祿更是在猶太議會中間高聲作出那被猶太人領袖所除掉的基督經已復活的證言。

的確,基督徒之所以能夠勇敢面對世界,向世界宣講愛,是因為對世界的愛打破了神人的鴻溝,使主願意空虛自己,來到世界之中;出於愛,主願意以無辜之軀背負世界的罪過,讓有罪的世界得以『無罪釋放』。但這一切的宣講,都基於天主的愛粉碎了死亡之門,基於耶穌已從死者中復活的宣言。尤其在這復活期中,這神學重點貫穿禮儀始末。

出於對羊群的愛,並為了成為羊群的一份子,羔羊替代了群羊的位置,交出了自己的生命。同樣,伯多祿因為對主的愛,接受了他引領羊群的責任,並不惜為此而受苦(宗5:40-41;見若21:18-19)。然而,除了基督的愛以及伯多祿的領導之外,整個羊群的好與壞,還在於羊群中的每個人,是否都能在路上,活出基督彼此相愛的誡命,學習伯多祿勇於承擔份內的責任,而且在遇到困難時互相扶持,有爭執時彼此寬恕。讓我們以言以行,與伯多祿同聲三次回答主說:主,祢知道我愛祢!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復活期第二主日 —— 噓氣・更新・站起來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二主日

噓氣・更新・站起來




在上兩文中,我們已知道,從整個禮儀年的脈絡來看,聖週星期四、五、六(復活守夜)以及復活主日並不只是各自為重要的禮儀慶典,這數天合起來是同一個偉大的慶節,慶祝由耶穌基督的愛的誡命和自我交付、死亡,以及復活所組成的同一個逾越奧蹟。主的復活,作為整個基督信仰的最重要核心,其慶典不只在一天完成。因此,梵二後的禮儀曆為同一件基督事件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道成肉身和死而復活—各保留了的一個八日慶期(參《1969年禮儀年總論》,12段)。而復活八日慶期的完成,就在這一天:復活期第二主日。

八日慶期,是其所慶祝的奧蹟的延伸(參:同上)。在某種意義上,分在八天舉行的禮儀合成一個整體。這一點,在復活節八日慶期尤其明顯。在這八天內,禮儀都讓我們在感恩祭中聆聽耶穌復活的敘述,包括空墳和基督的復活顯現。可以說,禮儀希望我們在八天內都集中心思回顧、默想基督復活的那一天所發生的事。這八日,在禮儀上,是同一日(的延伸)。誠如先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一九九五年的復活期第二主日三鐘經講道中所言:「整個八日慶期都是同一天,就是那新的一天,萬物更新的那一天」(Tutta l'Ottava è come un unico giorno, il giorno nuovo, il giorno della nuova creazione.)。

因此,有些神學主題是貫穿逾越節三日慶典和復活節八日慶期的。當中我們在今天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新生/重生。這首先見於讀經二。被流放帕得摩的一位若望,在熱切的祈禱和默想中看見已復活的基督,並聽到祂這樣自我介紹:「我曾死過,可是,請看,我還活著,直到永世」。耶穌的死亡而又重獲新生,乃是我們這十一天而來的禮儀慶典的核心,更是我們信仰的基石。

但我們不單只是在如參禮儀為他人的復活而高興而已。基督的復活,為整個人類帶來了生命。這一點,《若》藉描述復活當天的基督藉著向門徒(代表著得救的人類)噓氣而讓人類得而領受聖神。現在,讓我們記起,在復活守夜當晚讀經一(天主創世〔重點:人類〕;見《創》一章)後的答唱詠重句就是:「上主,請遣發你的神,更新大地面貌」(拙譯自:Emitte spiritum tuum, Domine, et renova faciem terrrae.)。基督向人類噓氣,並不只是派遣聖神到人類之中,同時也是使整個人類得以重生。

「重生/更新」的主題貫穿今天的禮儀禱文。首先,禮儀藉所選的〈進堂詠〉,開宗明義的以「初生嬰兒」的具體圖像來描寫整個基督徒團體的新生:「你們要像初生的嬰兒,渴求靈性的純奶,好能藉此成長,獲得救恩」(伯前2:2)。在〈獻禮經〉中,禮儀也把今天奉獻的因由聚焦於「上主使〔祂〕的子民藉信德與洗禮獲得新生」。更令人注目的是,禮儀藉〈集禱經〉讓整個基督徒團體祈求:「求〔上主〕祢廣施恩寵,使我們更深入地領悟,我們如何藉聖洗而淨化,由聖神而重生、靠基督寶血而獲得救贖的奧蹟」。

基督的死而復活所帶來的「新生」並不只會在「末世」才生效。已復活的基督在此世就已為人類帶來重獲新生的機會。讀經一所截選的《宗》第五章要帶出的正是這一點。留意《路—宗》作者在文中的措辭細節。那些被帶到門徒們跟前的病人,他們是被「放在床上或墊褥上」的。換言之,他們已沒有能力(或氣力)站起來走路了,只能軟癱癱地倒卧著。而「復活」一詞的希臘原文「ἀνάστασις」(音:anástasis),本義是「站起來」(= up - standing)【拉丁語系的「resurrection」也同義】。言則,讓這些人能夠有力量重新再站起來,有能力再繼續好好地走他們的人生路,對他們來說,何嘗又不是某種意義上的死而復生?

使人從社會邊緣中站起來,從被唾棄的「廢人」生活中重新站起來,乃上主的作為。這早在《舊約》中就有所載。「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一句,初期基督徒傳統(及至現在)都有將之應用在基督身上的做法。這是很合理的,因為耶穌就是被祂當時的猶太人唾棄,卻在上主的救恩計劃中扮演著那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這句話其實來自舊約中的詠118:22(見今天答唱詠)。當中,聖詠作者正被所有人視為仇敵。他說:「人雖然推撞我,叫我跌倒,然而上主卻扶持了我」(13節)。

然而,基督徒並不純粹是被動地接受來自上主的更新。在福音中,已復活的耶穌對門徒們說:「一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耶穌被父派遣,來為世界帶來了那一次而永恆的末世更新;耶穌派遣祂門徒—我們,一方面藉著宣講,但同時也藉著在日常生活中因著彼此相愛而互相扶持,來使人們相信並期待這最終的更新。這是個艱難的挑戰,路途上我們自己也有跌倒的可能。正正因此,耶穌讓聖神在基督徒團體中間,讓寬恕—更新/重生—成為可能。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分三個傍晚(下午) 同一篇祈禱【下】

聖言啟航
梁展熙
聖週星期四、五、六

分三個傍晚(下午)  同一篇祈禱【下】




The Crossing of the Red Sea (1955). Marc Chagall.

在上一篇中,我們看到聖週星期四傍晚的「主的晚餐」、星期五下午的「救主受難紀念」、星期六傍晚的「復活守夜」,在禮節上,合起來可算是同一篇祈禱,當中也有不少彼此呼應讀經和禮節安排。我們提過「橫渡紅海」和「彼此洗腳與感恩祭」兩點。現在,讓我們繼續觀察,其他的呼應和相連之處。

〔三〕聖週星期五的「救主受難紀念」,在禮節上的獨特之處,首先是以對答的方式朗讀福音。這做法,除了是因為整段耶穌受難敘述的長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讓信友在福音誦讀的過程,更能有如親歷其境地經驗耶穌的受難始末。此外,教會聖週星期四及五的禮儀(及其神學思想),都以《若望福音》為骨幹。因此,昨晚所聽的耶穌「脫下外衣」(//「捨棄自己的生命」;見上一篇),在今天所讀的按《若》所載的耶穌受難敘述中呈現出來。按《若》的神學反思,耶穌在整個受難過程中都是主導者。例如,《若》中耶穌被捕的一幕,開始就是:「耶穌既知道要臨於他身上的一切,便上前去問他們 說:『你們找誰?』⋯⋯」。後面的整段受難敘述,就隨著耶穌自己開始的這道問題而展開。

〔四〕「救主受難紀念」的另一獨特禮節,是「朝拜十字聖木」。按最完整的禮節安排,執事(或共祭或主禮)會手執聖木,自聖堂門口起遊行前往祭台。期間,在聖堂門口附近、中央,及祭台前三次誦唱:「請看這十字聖木,救主曾懸於其上!」(拉丁原文:Ecce lignum Crucis, in quo salus mundi pepéndit. 直譯:請看十字木架,世界之得救曾懸於其上)。信友回答:「請眾同來朝拜」(Vénite, adorémus. =[大家]來吧,讓我們朝拜!)。我們應當把這一幕烙在心上,因為在翌日晚上,禮儀為我們安排了與之相對應的禮節。

在聖週星期六「復活守夜」開始時,主祭會在聖堂門外祝福聖火,準備及默燃巴斯卦蠟燭(=復活蠟燭)。然後,由執事(或共祭或主祭)高舉復活蠟燭,遊行進堂。期間,三次誦唱:「基督的光!」(Lumen Christi!)信友回答:「感謝天主!」(Deo Gratia!)。藉這禮節上的平行,禮儀似乎要告訢信友:十字聖木就是基督的光;基督的受辱就是祂的光榮;祂的受刑就是祂的登基。

〔五〕「復活守夜」的進堂遊行,按禮節的完整安排,在入黑後,信友全體在聖堂門外靜默聚集,主祭等禮儀人員按時開始,祝聖聖火,準備並點燃復活蠟燭,然後,全體信友在復活蠟燭的引領下進入聖堂(當然各聖堂要按其實際情況而有所調節)。這不單要讓信友憶起耶穌的說話:「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決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若8:12),也使我們想起以色列民出離埃及時,上主在晚上藉以引領他們前行的火柱(見出13:21)。

事實上,在這晚上,禮儀把古時以民出離奴役之地往應許之地前進,視為基督徒從罪惡中解放進入天主國度的預像。因此,在跟隨復活蠟燭進入聖堂後,執事(或共祭或主祭,或領唱員)誦唱〈逾越宣佈辭〉(Praeconium Paschale;俗稱〈逾越頌〉=Exsultet / Exultet),當中充滿著「出離埃及」的意像:「現在是我們的逾越慶典:真正的代罪羔羊,為我們作了祭獻,祂的寶血衛護信者,閤家平安。 在這一夜,祢拯救了以色列的子孫,幫助他們逃離埃及,安渡紅海,擺脫了奴役他們的敵人。 在這一夜,祢藉著火柱的光芒,驅散了罪惡的黑暗。 在這一夜,全世的基督信徒,遠離了邪惡,滌除了罪污,恢復了聖寵,加入了聖者的行列」。此外,在施行聖洗聖事和重宣聖洗誓願之前的祝福聖洗池經文中,也有喚起這圖像。正正由於這「出離奴役進入福地」的意像如此重要,所以這晚上的七篇舊約讀經中,唯有述說以民出谷的讀經三不能省略。

因著基督主動的捨棄自己的生命,登上祂十架上的御座,為祂的追隨者開拓了通往天主國度的路。在祂衝破墓穴之門的這個深夜,候洗者也藉著祂的引領橫渡聖洗池的紅海,離開罪惡的奴役,向天主國度邁進;同時,已領洗的信友則藉重宣聖洗誓願,回想自己當年『橫渡紅海』,出死入生的一刻,並再一次立定志向,投身基督徒的生活。

逾越節三日慶典(至復活主日晚禱結束)的禮儀,蘊含許多禮節元素尚待深思細想。不過,最重要的,現時的禮儀規定希望我們感受到,耶穌基督的主動捨棄生命,到祂的受苦,死亡,以至復活,乃一個逾越奧蹟的整體。因此,橫跨三天的禮儀,是一篇完整的禱詞。因此,讓我們在這三天之內,儘管禮儀之間我們會工作、上學、進食、睡覺,仍保持同一份祈禱心情,來經驗這一整個禮儀年中最高峰的三天。這三天的禮儀的最佳總結,就在聖週星期四傍晚,「主的晚餐」開始時禮儀取材自迦6:4的進堂詠:「我們只以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來誇耀,因為基督是我們的救恩、生命和復活; 藉著他,我們才得到釋放和自由」。


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聖週星期四、五、六 ------ 分三個傍晚(下午) 同一篇祈禱【上】

聖言啟航
梁展熙
聖週星期四、五、六

分三個傍晚(下午)  同一篇祈禱【上】




Sieger Köder, S.J. Washing of the Feet.

我希望以一連兩篇來與大家一起經歷聖週星期四至六的禮儀。上篇內容是簡介及先談聖週星期四;在下篇中,我們會以釋奧的角度,重溫聖週星期五和六的禮儀。

聖週是大部分教友一年之中去聖堂參與禮儀最頻密的一週。幾天之內,我們會多次去聖堂參與禮儀。按1969年《禮儀年曆總論》第19段,聖週星期四傍晚的「主的晚餐」、星期五的「救主受難紀念」、星期六的「復活守夜」、復活主日彌撒及至當天晚禱,合起來是一個「逾越節三日慶典」。在這三天內,教會慶祝的,是基督「藉著死去摧毀了我們的死亡,並藉著復活恢復了我們的生命」的一個逾越奧蹟(參《總論》18)。然而,至少在禮節本身而言,我們應可感受到,從主的晚餐到復活守夜,是複合起來的同一篇祈禱。

按天主教會傳統,在一篇祈禱的開始和結束,我們都會劃十字聖號。現在,讓我們想想,在聖週星期四傍晚「主的晚餐」彌撒開始時劃十字聖號後,我們下一次在禮儀中劃十字聖號是何時?

沒錯,就是在聖週星期六「復活守夜」彌撒結束之時。在「主的晚餐」恭移聖體後,禮節中並沒有遣散信友,所有人只有靜默離去。在「救主受難紀念」,信友又靜默聚集;恭領聖體後,也是靜默離去。到「復活守夜」,信友也靜默地聚集在黑夜的聖堂中。此外,雖然現今禮規只要求信友在聖週星期五當天守齋,但按初期教會傳統,守齋是從「主的晚餐」後離開聖堂開始,直至復活守夜禮才結束,稱為「逾越齋戒」(the Paschal fast)。這特別為默哀耶穌的苦難,也呼應耶穌在各對觀福音中所說過的:「但日子將要來到:當新郎從他們中被劫去時,在那一天,他們就要禁食了」(谷2:20 // 瑪9:15 // 路5:34-35)。由此而言,從聖週星期四傍晚到星期六晚上,我們參與的,是分散在三晚(兩天)的一整篇祈禱。

除此之外,三台彌撒(禮儀)的讀經和禮節也有不少彼此呼應的部分。〔一〕「主的晚餐」的讀經一(出12:1-8, 11-14),取自上主在領以民橫渡紅海之前向梅瑟和亞郎所訓示的守逾越節的做法(出12:1-20)。這是舊約中逾越出谷的序幕。雖然按《出》的時序,逾越晚餐的翌日,以民就動身,橫渡紅海;但在我們的禮儀中,「渡紅海入應許之地」的主題要在「復活守夜」接續。我們先在〈逾越頌〉中聽到:「在這一夜,祢拯救了以色列的子孫,幫助他們逃離埃及,安渡紅海,擺脫了奴役他們的敵人」。然後,當晚的讀經三(出・十四章),也是舊約七篇讀經中唯一不能省略的一篇,我們重溫以民出谷的一幕。另外,當晚祝福洗禮用水禱文所喚起的圖像之一,就是橫渡紅海:「天主,你使亞巴郎的子孫,乾腳走過紅海,擺脫了法郎的奴役;你以這被解救的民族,預示由洗禮所產生的子民」。的確,在基督信仰傳統中,素有把仍受制於罪惡束縛的候洗者受洗成為被解放得自由的新生天主子民的一幕,用以民從奴役之地橫渡紅海前往應許之地的事件來聯想。可以說,紅海的水也就是聖洗池的水。

禮儀當然不只是讓我們回憶歷史,更是讓救恩史在禮儀中化為現實。因此,在慶祝基督逾越奧蹟的橫跨三天的禮儀中,高峰當然是讓人參與基督死而復活的聖洗聖事。所以,「復活守夜」中為候洗者施行聖洗固然是重中之重。然而,同樣重要的是,教宗庇護十二世在1951年恢復「復活守夜」中信友重宣聖洗宣願,是讓已受洗的信友重溫自己『橫渡紅海』的一幕,並再一次碓定自己以步向天上『應許之地』為人生目標而致力前行。可以說,聖洗是候洗者經過一年多的慕道的目標,而重宣聖洗宣願,則是信友經過整個四旬期的懺悔皈依的目的地。

雖說聖週星期四晚上的禮儀稱為「主的晚餐」,可是福音選讀卻是「耶穌為門徒們洗腳」。至於耶穌「建立聖體聖事」的一幕,禮儀則藉讀經二選讀《格前》中保祿向格林多城基督徒闡釋感恩禮意義時重溫耶穌「最後晚餐」。事實上,《若》並沒有記述耶穌的「最後晚餐」;取而代之的,就是祂為門徒們洗腳。也許,從《若》的角度來看「耶穌為門徒洗腳」就是「最後晚餐」,就是「聖體聖事的建立」。借用已故禮儀學大師安鵬浩神父(Anscar Chupungco, OSB)的說法,在這晚上,我們領受了耶穌二而一的誡命:「你們應這樣做( // 彼此洗腳),為紀念我」。放下自己彼此服務,就是活出感恩聖事的精神。

此外,當《若》提到耶穌準備為門徒洗腳而「脫下外衣」,動詞「脫下」,希臘原文「tithēmi」。這動詞在《若》中,有個特別用法,字義是「捨棄」。例如,耶穌說「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10:11)中的「捨掉」,就是這個動詞(另見:10:15, 17, 18; 15:13)。可以說,耶穌為門徒洗腳,是祂捨己為(所有)人〔救主受難〕(聖週星期五)的預象。

【待續】

插圖:Sieger Köder, S.J. Washing of the Feet.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 擲不出去的石頭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擲不出去的石頭



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 (1526/1530–1569):
Christ and the Woman Taken in Adultery.
Courtauld Gallery, London.

在上主日,我們聽過耶穌在《路・十五章》中所講的〈失子的比喻〉。父親看來每天都走到外面,在村口等著幼子回來。到長子不肯回家的時候,他也主動走到田間勸解。作為一個有田有地的富人,父親其實有個最容易的做法,就是動用武力,派人強行把兒子們帶回家裏。可是,他不會選擇這樣做,為甚麼呢?

因為勉強無幸福。我們在不少戲劇中都聽過:「你留得住我的人,但留不住我的心」。失子,與失錢和亡羊始終不同。錢幣和羊隻,只要出手就可拿回來;人,總得要他的心先回來,他的人方會回來。但大家會問,上週的〈失子比喻〉與今天的讀經在內容上並沒有直接關係吧?也許如是,但在思想上,其實兩者是緊密扣連的。

今天的福音選讀,禮儀讓我們聽一段著名的福音選段。經師和法利塞人們把一個抓姦在床的婦人帶到耶穌面前,問祂說:「照梅瑟法律規定,我們要用石頭處死這類婦人;但祢有何高見?」。到此,『心水清』的讀者已知道來者不善。他們既然已有具體法律條文可以用來依法懲姦,又何需去問耶穌?福音旁述更直接指明:「他們說這話,是要陷害耶穌,以便找藉口控告祂」。

但這是怎樣的陷害呢?說到這裏,我們不得不承認,雖然這幫經師和法利塞人完全不接受耶穌的一套,但其實他們卻十分了解祂。他們知道耶穌不會要了這婦人的性命,但若祂直接反對行刑即等同違反梅瑟法律。這樣,他們便可既指摘耶穌不忠於以色列—梅瑟信仰傳統,也可執行刑法把耶穌除之而後快【我們不要忘記,當時政教並不完全分離,宗教條文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耶穌似乎看穿他們的心計。祂不置可否,只顧彎下身來用指頭在地上寫字。我們並不知道祂寫了甚麼,只聽到了祂在待了一會之後所作的簡短回應:「你們中誰沒有罪的,就先向她擲石吧!」。這回應雖然簡短,但就十分精明。這精明不在耶穌為自己化解了眼前的陷阱,而是在於祂同時解救了面前這位驚魂未定,甚或衣履仍然不整的婦女。然而,我發現,很少人會去問:這婦人應該被解救嗎?

的確,她是被抓姦在床。要就地正法,她也許是罪有應得【這是按當時當地的文化背景而言。今時今日,誠如教宗方濟各承襲自先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之所言,基督信仰並不可能繼續接納死刑】。事實上,耶穌根本沒有辯駁過這位婦人有罪(is found guilty)。在經師和法利塞人及群眾等先老及幼的一一離開後,耶穌對婦人所說的那句話中—「婦人,他們在哪裏?沒有人要〔katakrinein〕妳了嗎?」—的動詞(見句中方括號),雖然可解作「定罪」,但其實也可解作「懲罰」(=判刑+行刑;to pass a sentence + to punish)。

耶穌的「有罪而不罰」,當然不是要縱容婦人繼續度荒唐的生活。耶穌最後對婦人說的是:「走吧!妳以後不可再犯罪了!」。耶穌要改變的,並不是婦人有罪的這事實,而是她當下身陷的困境。耶穌所做的,就是讓她有一個放下過去、重新做人的機會。其實,當群眾先老而幼地離開時,他們何嘗又不試向自己明認了自己有罪。他們犯的當然不是通姦,但他們也不是甚麼善男信女。很簡單,他們既然是抓姦在床,那麼,那通姦的男人在哪裏?獨自一位婦人怎樣也通姦不了的吧?無論他們是為陷害耶穌,抑或只是包庇那男的,他們都是在藉執行梅瑟法律之名—借行公義之名—來行不義(參申22:22)。某程度上,他們罪行的嚴重程度,並不低於那婦人。耶穌也讓他們走了。我相信,耶穌同樣希望他們能夠收手,並深切反省。

令耶穌失望的是,這些法利塞人和經師在一次又一次遇到耶穌後仍沒有改過,遑論收手。最終,他們密謀策劃了如何除去耶穌(見下週)。所幸的是,有一位法利塞人在遇見耶穌後,痛改前非,並成為基督徒史上最有成就的傳教士。這人是誰?不就是保祿宗徒。他曾經為了自己所擁有的法利塞人傳統而迫害基督徒。如今,他願意為了基督放棄他過去所珍視的猶太教條,視那些繁文縟節為糞土。他成功的背後,不也就是耶穌的不計前嫌,使他能夠「努力忘卻後面,但向前奔,以期早達目標」嗎?

同樣的思路也出現在讀經一。《依・四十三章》成書之時,被流放巴比倫的以色列民快將返回家鄉。以色列信仰傳統把這次出離巴比倫視為新的出離埃及(出谷):上主在海中開路,在曠野中開清泉等等。同時,上主宣告:「你們不用追憶,也無須懷念往事。看,我正要做一件新的奇事」。

讓我們今年走過四十天曠野之路後,藉基督的恩寵放下過去,展望將來。也嘗試放下我們與別人之間的過去包袱,給彼此一個機會,重新出發。

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 未說完的比喻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未說完的比喻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circa 1668) 局部
Rembrandt  (1606–1669). 

今天福音的「浪子的比喻」,我們都耳熟能詳。比喻中的父親好比天父,祂對子女滿懷慈悲;而我們則應向幼子學習勇於悔改。這些當然都對。問題是,耶穌講這比喻的用意,真的只用這短短兩句就可完全概括?

耶穌自己並沒有為比喻定標題,它們通常都是後來各譯本的譯者作加的。稱之為「浪子的比喻」,就會使我們有意無意地把注意力首先放在『浪蕩的』幼子身上,繼而放在他的慈父身上。以致我們會察覺不到,耶穌講這比喻的第一句是:「某人有兩個兒子」。

其實,這比喻『最初』的名稱是「小心謹慎與放縱任性的〔兩個〕兒子」([De] Frugi et Luxurioso Filiis),這是教會自五世紀起通用的《拉丁通行本》的負責人聖熱羅尼莫在一封答客問中定的(參:De viris illustribus, CXXXV)。在拉丁語系世界(例如:法、英、葡等)中只用「放浪、浪蕩」(英:prodigal。這裏字意「揮霍」,與淫亂並無必然關係)一字為這比喻起名,大概是自十五、十六世紀開始的事。這就造成了上述只側重於次子的問題。因此,現在聖經葡語譯本《Difusora Bíblia》也正其名為「兩兒〔的比喻〕」(Os dois filhos)。

在日耳曼語系中,這比喻則被稱為「失子的比喻」(德:Das Gleichnis vom verlorenen Sohn=英:Parable of the Lost Son)。個人認為,這是這個比喻最堪玩味的名稱。何解?也許讓我們先回到這比喻的上下脈絡。按在《路・十五章》開首所載,因為耶穌「竟和罪人來往,又與他們一起進食」,引起法利塞人和經師們的不滿。而面對他們的耳語攻擊,耶穌其實一共講了三個比喻:亡羊(Lost Sheep)、失錢(Lost Coin)、失子(Lost Son)。換言之,頭兩個比喻也許可讓我們更了解今天的『失子的比喻』。

在首兩個比喻中,主人翁各遺失了一隻羊和一個錢幣。他們都察覺得到,並主動耗費心力地去找。最後不單只找著,更因為失而復得,宴請鄰居和朋友大肆慶祝。而且,在總結這兩個比喻時,耶穌先後兩次提到罪人悔改會帶來天上無限喜樂。接著,耶穌層層遞進地講第三個比喻:『失子的比喻』。

在一開始,我們就聽到幼子向父親要求『分身家』,如願後更馬上收捨一切離家遠去。這時候,我們都會把幼子視為父親要遺失的兒子。幼子也不出所料,把分得的財產揮霍淨盡,分毫不剩,潦倒得連豬餿也沒得吃。落得如此田地的他心裏在想:「在我父家中僱用了多少員工,他們都豐衣足食,而我竟快餓死異鄉?」。他馬上決定:「我應即起程回到父親那裏,並對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再不配作你的兒子了。請把我只當作僕人收留吧!』」

這確實是整個比喻中最具戲劇效果的一幕,但我認為耶穌的重點不在這裏。相反,據故事的發展,幼子起程回家但尚在遠處時,「父親已認出了他,並且懷著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擁抱他,熱情地親吻他」。換言之,只要離家出走的幼子肯回家,即使父親(還)沒有聽到幼子的『懺悔』,他早已原諒了他,不再計較,反而滿心欣喜的歡迎他回家。問題是,這位父親遺失了的,是否只有幼子?

為了慶祝幼子的失而復得,父親大排宴席。不只鄰居親友已到達,連樂師都已開始工作,但長子還懵然不知。結果,他很生氣,不肯參加這家人團聚的歡宴。到此,我們終於知道,在父親『尋回』幼子的同時,他卻又『遺失』了長子。一如所料,父親也主動去找他,他特意「出去」外面,並耗費心思「勸解」。

作為一系列三個比喻的高峰,這比喻的結束是出奇制勝之作,就是:這比喻沒有結束。耶穌並沒有交代長子的回應;同時,父親的刻意出去勸解的心思是否成功,我們也不得而知。耶穌這是為甚麼呢?我覺得,可以從兩個層面去解讀。

首先,回到《路・十五章》的脈絡。法利塞人和經師們之所以要挑釁耶穌,是因為一方面,「稅吏和罪人都樂於和耶穌接近」,而另一方面,「這個人〔=耶穌〕竟和罪人來往,又與他們一起進食」。由此可見,對比之下,比喻中的次子指稅吏和罪人,而耶穌可比作父親。至於法利塞人和經師們,就是長子了。從這角度看,耶穌不單只歡迎那些『回家』罪人,也同樣主動『出去勸解』法利塞人和經師們。滿懷慈悲的祂,其實也在期待『長子們』願意『回家』,參與家中那因為失而復得所舉行的盛宴。

更重要的是,《路》作者把這比喻記錄下來,讓世世代代的基督徒都同樣聽到耶穌的這比喻,既是告誡我們不要如浪子般主動離家,傷父親的心;但同樣希望我們不要好像長子那般,因為父親無條件接納浪子回家反而自己不願回家。誠如今天我們在禮儀的〈領聖體後經〉中所祈求的:「天主,我們求祢,以祢那充滿恩澤的光輝照亮我們的心」(拙譯自:Deus, ..., illúmina, quaésumus, corda nostra grátiæ tuæ splendóre)。耶穌這個尚未說完的比喻,但願能在我們每人的生命中得到完滿的結局。


2019年3月22日 星期五

丙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 梅瑟・耶穌・我們的出谷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梅瑟・耶穌・我們的出谷



Burning bush (17th cent.).
By: Sébastien Bourdon  (1616–1671).
In: Hermitage Museum, St. Petersburg.

上主帶領以色列民出離勞役祂子民的埃及往應許之地去的事件,不單對猶太人來說至關重要,在基督信仰傳統中也是舉足輕重的神學意象。當中象徵著每個人得救的歷程:在罪的勞役之地中得到上主引領而離開,途經紅海—洗禮的水,往應許之地—天國邁進的歷程。這雖然是每個基督徒都共同走過的必經之路,但對每個人來說,卻也都是巨大的挑戰。

今天的讀經一,可算是整個出谷事件的開始。出谷的群眾領袖—甚至可說是事件的化身(embodiment)—梅瑟初次聽到,不只是他自己,他還要帶著整個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往應許之地去。因為篇幅所限,禮儀只為我們截取了《出・三章》中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回到聖經敘事之中,則由禮儀從略的部分可知,梅瑟最早意識到的問題,並非他不知道上主的名字,而是他深知出離埃及是一件何等困難和艱鉅的事。

梅瑟向上主提出的第一個難題是:「我是誰,竟敢去見法朗,率領以色列子民出離埃及?」(出3:11)。梅瑟很清楚,單憑自己的力量,要把以民從勞役之地中解放,領往充滿上主祝福的應許之地,根本是天荒夜談。這是梅瑟內心真正的擔憂。但上主也了解他的心情,因此祂以這句話來開始回答:「我必與你同在!」

聽到這句話,看來梅瑟心情已定了下來。他接下來問的,某程度上都只是技術性的問題。他已經接納了上主的指派。這在梅瑟的回答—「我如果走到以色列人中⋯⋯」—中再清楚不過。對每個人來說,走出自己過去包袱的勞役,往上主應許的充滿希望的人生前進,又何嘗是件容易的事?然而,只要我們能夠找個機會,一個人靜下來與上主相遇,聆聽祂指給我們的方向,並放心大膽地向祂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安,祂定會同樣的回答我們:「我必與你同在!」。這既是離開當下勇氣的來源,又是大步起程的力量,更是面對沿途考驗和困難的信心。

事實上,《路》中的耶穌也在走同樣的路。《路》的敘事主線,是耶穌的一趟旅程—從加里肋亞(祂成長的地方)到耶路撒冷的加爾額略山(祂死在十架上)。在整個四旬期,我們就是跟隨在祂身後,與祂一起走這條成聖之路。但今天,禮儀主要是讓我們體驗《路》的神學特色之一:天主的慈悲。

乍看之下,耶穌今天福音中的說話是嚴苛的:「你們若不悔改,也要同樣喪亡」;「⋯⋯若來年〔這棵無花果樹〕能結果便算了,否則,就把它砍掉好了」。這觀感的來由,是過度著眼於「喪亡」和「砍掉」。然而,也許耶穌的心意,我們要祂的話反過來理解才看得出來:「你們只要悔改,就不致喪亡」;「⋯⋯若來年〔樹〕能結果,便一直留在園中吧!」。天主是公義的,但也同樣是慈悲的。祂指出了我們的過失,但不是要我們永遠陷在過去的錯誤之中而永不超生。祂的慈悲就在於,祂讓我們知道我們的過錯,並給予我們機會去嘗試重新站起來。這一點,也就是今天禮儀在〈集禱經〉中的主要祈求:「求祢〔=天主〕使我們俯首認罪,當我們軟弱失足跌倒時,求祢大發慈悲,將我們扶起」。

更重要的是,我們都只是人,都會犯下大大小小的、有心無意的過錯罪咎,傷害別人甚至自己,最終使上主痛心。這是你、我、每一個人都無可避免的。就如保祿宗徒在《格前》所提醒的:「凡自以為站得穩的,務須小心,以免終於跌倒」。

此外,既然上主對我們慈悲(compassion),我們也應盡力設身處地的看待別人,與他們感到同身受。不單只是那些有需要的人,還有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正如我們在每次慶祝感恩祭、誦唸〈天主經〉(或稱:主禱文)時所祈的,也是今天〈獻禮經〉中所求的:「求祢〔=上主〕赦免我們的過犯,並幫助我們慷慨地寬恕我們的弟兄姊妹們」。當然,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只靠己力未必足夠,我們需要上主的幫助,治好我們內心的傷口,才有能力踏出寬恕的一步。

的確,正如聖詠作者所誦唱的:「上主富於仁愛寬恕」。祂的仁愛可見於兩方面。一方面,對於有需要的人,祂不會坐視不理:「上主為被奴役的人伸張正義」;另一方面,祂「不輕易發怒」,而且「赦免了〔我們〕所有的罪行」。

對於「敬畏〔上主〕的人」,祂慈愛之深有如天與地之間的距離:無限。人當然會有失足的時候,但敬畏上主的人不會漠視祂的提醒和告誡,更不會明知祂痛心以後仍依然固我。禮儀在四旬期間讓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使我們更能以齋戒來克服自私自利的心,以祈禱來加深與上主的關係,以布施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讓我們緊記耶穌要我們悔改的呼籲,並集此三行動來善度四旬期,與梅瑟一起,與耶穌一起,走上耶路撒冷,邁向上主向我們每個人許諾的福樂之地。

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 要在主內屹立不移!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二主日

要在主內屹立不移!



Sieger Köder (1925-2015). Transfiguration.

在每個禮儀年,從四旬期到復活主日,我們都一年一度地跟隨耶穌從加里肋亞逐步走向耶路撒冷,逐步走上加爾額略山。因此,從結構上看,《路》是最能夠與禮儀年的進路相呼應的,因此作為《路—宗》合集的第一部,整部《路》的寫作結構都是面向耶路撒冷的髑髏地。

上週我們已提過,《路》中耶穌所受的三項試探的排序與《瑪》的不盡相同,即把「從耶城聖殿跳下即有天使拯救」一項移到最後,就是企圖要誘使耶穌令祂的「以清白之身替帶罪之人而死(及復活)」的基督事件『流產』。一方面,我們當然知道耶穌勝過了這項試探;而另一方面,《路》藉此為最後要在耶路撒冷加爾額略山頂發生在耶穌身上的一切的埋下伏筆。至於今天的取自《路》的福音選讀—〈耶穌顯聖容〉(外文:transfiguration;即:改變肉身軀體容貌)—也再一次暗暗使我們想到加爾額略山上的聖木。

如果我們把三部對觀福音(即《瑪》、《谷》、《路》)細心對讀的話,不難發現各聖史在細節之間的異同。其中一點是,《瑪》和《谷》都提到,梅瑟和厄里亞出現後,他們都「在同耶穌談論」(瑪17:3 // 谷9:4)。但他們在談論甚麼呢?二聖史卻沒有交代。按二聖史的記述,及至耶穌和三位宗徒下山後,祂吩咐三人保守秘密,直到「人子從死者中復活」(瑪17:9 // 谷9:9)。

然而,《路》卻交代了耶穌和梅瑟及厄里亞所談論何事:耶穌的「去世」(思高譯)。這裏的「去世」,譯自希臘原文「ἔξοδος」(音:exodos;即〔英〕exodus=〔中〕出谷)。古有以色列民出谷,從奴役之地離開,路途中考驗重重,最終到達上主應許之地;今有耶穌去世,箇中痛苦心澀,最終到達天父家中。這,也「就是祂要在耶路撒冷完成的」。

當然,耶穌的使命並不只是為自己的。保祿在《致斐理伯人書》中詳細地解釋了『耶穌基督一方面是天主子,另一方面是眾人之中的首生者』的意思:「祂即能使一世事物隸屬自己權下,也能以此大能,變化我們卑微的肉軀,使與祂光榮的身體相似」。推而廣之,在我們領受聖洗聖事時,我們肉軀的變化已經開始,因為我們成了基督奧體的一部分。我們更能透過基督與我們相遇並與我們分享生命之光—愛—的感恩聖事中不斷滋養這已開始轉化的肉軀。正如今天〈領聖體後經〉所述:「我們在至聖聖事中分享了聖子的榮耀」。而這變化會不斷持續,直到我們跨過死與新生的一刻得以圓滿。

然而,我們這已獲變化的、新的肉軀必然要與基督光榮的身體相似。因此,保祿會說:「凡與基督十字架為敵的人,他們的結局就是喪亡」(參斐3:18-19;見讀經二)。保祿列舉了一些對基督徒來說與基督十架為敵的心態:「以肚腹為自己的天主,以不知廉恥為光榮,所思念的全是俗世的事」。回想一下,這三項不也呼應了耶穌所受的三項試探嗎(見上主日福音)!

回到《路》。正當耶穌「容貌改變了」,「衣服潔白閃耀」的與梅瑟和厄里亞談論時,睡昏了頭的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驚醒過來。他們看似興𡚒不已,伯多祿並感嘆:「老師,我們在這裏真好!」。更諷刺的是,耶穌在談論要起程前往耶路撒冷完成自己的「離世」(// 出谷;見上)的同時,伯多祿(代表雅各伯和若望?)卻提議就地建立帳幕。換言之,他(們)希望(一直)留在那裏,仰望耶穌那綻放榮耀的容貌。

這樣的提議,與耶穌當下心中思慮(往耶城完成離世使命)完全相反。嚴重點說,這是耶穌邁向十字之路的敵人。當然,伯多祿是情有可原的。也許他們是睡意未散,也許是過度驚訝,總之,連《路》旁述也說:「他已不知所云」。

可是,從耶穌與伯多祿心思尚未一致的角度來看,天父的雲中傳音—「這是我的兒子,我的特選者,你們要聽從祂!」—就顯得特別尖銳。更何況,我們都知道,伯多祿在面臨那最大的考驗時,他一如耶穌所預見的沒有過關。

箇中關鍵是甚麼呢?也許正是由於伯多祿三徒在耶穌改變容貌並與梅瑟和厄里亞談論時昏睡過去,以致失去了領悟「耶穌顯聖容」的真正意義。這意義,禮儀為今天所定的專用頌謝詞簡樸而深層地為我們闡釋:「基督向門徒預告了自己的死亡,在聖山上給他們顯示了自己的光輝,為彰顯法律和先知所作證的真理,就是:人必須經過苦難,才能到達復活的光榮」。

耶穌向伯多祿等三人顯示自己耀榮的容貌,並不是要告訴他們,祂有能力趨吉避凶,走捷徑到目的地。相反,祂是要讓他們知道,祂對天主父有十足的信心,在受了許多苦,甚至被消滅以後,仍能藉天父之手得以重生、再站起來(拉:resurgere;參路9:22)。

讓我們與聖詠作者一起,提起信心—「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我還畏懼甚麼!上主是我生命的保障,我尚害怕甚麼!」—與基督一同走上逾越之路。


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 —— 毋忘上主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

毋忘上主



十二世紀初濕壁畫〈The Temptation of Christ by the Devil〉
西班牙 Ermita de San Baudelio de Berlanga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在歐洲不少國家的城區,這星期天是嘉年華節。這是由於古時四旬期(以前俗稱「封齋期」)連續四十天都沒有肉食供應,而且懺悔補贖氣氛嚴謹,故古人欲在此前最後玩樂一番而來的民俗風情。

現代人的心態是「『玩』在當下」,但禮儀的讀經安排卻完全相反。按《申》的敘事,整部《申》其實就是梅瑟在帶領以色列民走過四十年曠野之路,到達應許之地的『門檻』並蒙主寵召之前所作的最後訓言。所以,禮儀略去了的本章(申廿六)第一節,梅瑟如是說:「當你進入上主你的天主賜給你作產業的土地,佔領後住在那裏時⋯⋯」。換言之,禮儀面對四旬期的心態,不是趁尚有時間而玩樂一番,而是把希望放在四旬期完結之後,基督徒也能在到達應許之地後,把本靠上主恩賜大地才結出的果實的首批回饋上主的慶典。

四旬期讓我們想到以色列民從埃及出谷,四十年曠野遊浪,幾經波折和跌盪才得以踏進應許之地。推而廣之,上主曾經參與自己子民歷史發展,並持續不斷地看顧著他們。縱使路上充滿難關險阻,祂也會「俯聽我們的哀聲,垂顧我們所受的苦痛、辛勞和折磨」。上主更會「以強勁的手、伸展的臂」引領我們,走過我們人生的重重曠野,最終踏足在上主為我們每個人所應許的福地之上。

可以說,在四旬期的開始,禮儀已鼓勵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其完滿的時刻:逾越節。誠如讀經二中 保祿宗徒在《羅》中所言,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天主使祂〔=耶穌〕從死者中復活」。這生命力的解放所帶來的喜悅,所值得的慶祝,完全由讀經一中的慶典和感恩所預示。

耶穌自己也親身經歷了四旬期。祂再一次經歷了上主子民過去的經歷。首先,耶穌知道麵包的誘惑(參戶十四),但祂緊記著天主的教導:「人生活不只靠食物」(申8:3)。留意,耶穌並沒有極端地認為人生活完全不需要食物。相反,耶穌的反應指出了祂的底線:我們是否要為了『麵包』,而漠視甚或傷害天主(的說話或祂心愛的創造,尤其我們的近人)。回到梅瑟在《申》八章所說的話,也許我們更能明白耶穌這回答的真正意思:「幾時你吃飽了,應感謝上主你的天主,因為是他賜給你這樣肥美的土地。你應小心,別忘記上主你的天主⋯⋯你心裏不要想:『這是我的力量,我手臂的能力,給我造就了這樣的財富』。你應記得上主你的天主,因為是他賜給你得財富的能力」(10-11, 17-18節)。

耶穌也知道金牛(別的神,包括金錢財富)的誘惑(參出卅二),但祂也以天主的話來回應:「你當朝拜上主,你的天主,只可欽敬祂一個」(申6:13)。祂也知道一種更為(假裝)高尚虔誠的誘惑,就是『信靠』(實是利用)天主的德能來走捷徑;但針對這種誘惑,梅瑟的說話也是一記當頭棒喝:「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申6:16)。《申》六章可算是猶太信仰最早期的信仰宣認(大約相當於我們的〈信經〉),尤其是第4節:「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上主」。事實上,雖然這裏耶穌所受的是兩項性質各異的試探,但祂的回答表明,回應這試探所需的心態是一樣的。甚至可以說,也與回應第一項試探應有的心態相近:「那裏〔=應許之地〕有高大壯觀的城邑,而不是你所建造的;有充滿各樣寶物的住宅,而不是你裝滿的;有蓄水池,而不是你挖掘的;有葡萄園和橄欖樹林,而不是你栽植的;──當你吃飽時,你應留心,不要忘了領你由埃及地,為奴之家,出來的上主」(申6:10-12)。

耶穌所受的三項試探,《路》和《瑪》的次序不盡相同。在《瑪》中的最後試探,是朝拜魔鬼;而在《路》中,則是所謂的「耶路撒冷的試探」。但從《路—宗》的神學觀來看,耶穌所受的三項試探是層層遞進的。《路—宗》的整個結構:《路》以耶穌單程徐徐前往耶路撒冷受難升天暫告段落,《宗》接著敘述初生教會從耶路撒冷開始擴展至大地四極。因此,在《路》中魔鬼最後把耶穌𣊬間帶到耶路撒冷(=走捷徑,因祂這樣就無需經歷沿路大大小小的挑戰和困難)並提出要讓耶穌在聖殿掉下而不死,事實上就是要誘惑耶穌放棄整個以無罪之身死而贖世的工程。當然,耶穌也成功地抵抗了這項誘惑,並沒有去試探上主,反而展現出對天主的絕對信心。

的確,如今天頌謝詞所讚:「基督四十天的嚴齋,樹立了齋戒的模範」。但今天的禮儀選讀讓我們明白,這齋戒的真正意義,在於戒絕置自己的好處先於天主的意思,戒絕為自己可以走捷徑或趨吉避凶而『信靠』上主,並戒絕在自己成功之時把上主一直潤物細無聲的祝福忘得一乾二淨。簡言之,就是要緊記:「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上主」。


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丙年常年期第八主日 —— 一切唯心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八主日

一切唯心




今天的福音選讀,是耶穌在《路》中的〈平地聖訓〉的結束。從形式看來,這並似是一次講道的結束,反而更像是一系列語錄結集。然而,細看之下,我們仍能發現,是有一條主線貫穿這些語句的:「師徒」的主題。

這主題以兩個層次在這些語句中。首先,是耶穌直接點評了師徒關係:「徒弟不會勝過師父」。但這裏的「徒弟」並不專指門徒們或宗徒們,這裏的「師父」所指的也不是耶穌。這點從上文可理可知,尤其上句:「盲人豈能給盲人帶路?」。而且,在「即使〔徒弟〕學到十足,也只能和師父看齊」中,耶穌顯然暗指句中「師父」的「十足」也不外如是。因此,我認為,這裏指的並不是耶穌自己與祂門徒之間的關係,而是一般的師徒關係。

接著,耶穌以比喻的形式來說明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做人態度:「平生〔有作:時〕只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增廣賢文》296)。當然,耶穌把對比加強了許多:別人眼中的細屑,我們看得比木樑更大;自己眼內的木樑,我們卻看得比木屑還細小。耶穌嚴厲批評這種「待己以寬,律人以嚴」這態度。

只要我們還記得這幾個主日以來我們所聽過的耶穌的〈平地聖訓〉之前的部分的話,就會發現耶穌希望我們做到的是完全相反的態度,即:律己以嚴,但待人以寬。仇恨我們的人,我們不可苛待;得罪我們的人,我們不應報還;欠債不還的人,我們不予追究。這看起來很不合情理,但這就是《路》中耶穌「對你們這些留心聆聽」(vobis qui auditis)的人所說的。

當然,面對自身的軟弱和過去的包袱殊不容易,但這是此世生活所難免的,教會也不例外。然而,教宗方濟各在上週於梵蒂岡舉行的峰會,卻為我們作了最好的示範。處理軟弱和包袱,最有效的方法並不是逃避問題或者無視問題的存在。相反,我們應真誠面對問題,並在上主的帶領和弟兄姊妹同心協力的探討之中尋找解決的方法,並貫徹實行。這樣,我們才不會成為耶穌口中的「假善人」。
的確,正如保祿所言,在基督徒身上,「聖經所記載的話就應驗了:『死亡在勝利中被吞滅了!⋯⋯死亡,你的荊棘在哪裏?』」。他接著寫道:「死亡的刺就是罪惡」。既然我們已藉基督的犧牲而克勝罪惡;那麼在我們之內,就已藏有實行耶穌教導的力量,我們視力模糊的心目就已被開啟。我們既已不再是盲人,就應勇敢地張開雙眼,看清自己眼中的樑木,並鼓起勇氣面對它,嘗試把它拔出來。這過程中也許會有痛楚,甚或會有所擦傷,但誠如保祿在讀經二結束時對格林多城信徒的勸勉:「我們要感謝天主,因為祂恩賜我們藉著我主耶穌基督而獲得勝利」。承襲了厄瑪奴爾(=上主與我們同在)的耶穌,斷不會留下我們,任由我們自己孤軍作戰,獨自面對難關。

回到《路》中耶穌的〈平地聖訓〉。祂接著說:「好樹不會結壞果子,壞樹也不能結好果子」。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從一個人所做的事來判斷一個人好壞。單憑外表或風評,都不足為信。但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卻始終騙不了人。一個人的真面目,也許短時間內可以欺瞞世人。但俗語說得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假以時日,而專注看一個人的作為,就是看清一個人的明鏡。

不過,耶穌看重的,不只是樹會結甚麼果實。畢竟,結果與否,也都是外在的,會受各種環境際遇或能力所限。或者,有些結實,看上去真的是無懈可擊。然而,誠如耶穌在《路》後來會說的:「你們在人前自充義人,但是,天主知道你們的心,因為在人前是崇高的事,在天主前卻是可憎的」(16:15)。耶穌看重的,始終是人的心思念慮。所以,耶穌在〈平地聖訓〉的最後提醒我們:「口中所透露的,無非是埋藏於心底的」。【順帶一提,留心細讀《路》的話,會發現耶穌總會看穿一個人的外在作為(甚至花言巧語),從而得悉他內心真正的思慮】。

的確,有些人的確很懂得在人前人後包裝自己,但聖經的智慧則認為,一如「篩子篩東西,總會留下一些碎屑」,同樣「一個人在言談間,也總會流露出其缺點」。然而,禮儀並不是要我們學習如何去更好地掩藏自己。相反,正因為「一個人的心志如何,也可由他的談吐中看出」。所以,我們要努力,是如何師法基督,修正自己的心志。正如我們不是要學會如何把已腐壞的果實粉飾噴蠟,而是要學習如何好好栽培一顆樹。

今天禮儀讓我們聽到的,以及較早前已聽過的耶穌的整篇〈平地聖訓〉,實行起來確實是個挑戰。但在禮儀略去的結語中,耶穌再一次反問那些「留心聽祂」的人說:「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啊!主啊!而不行我所吩咐的呢?」(46節)。那麼,就讓我們以言以行,「將生命的活顯露出來」!

插圖: Domenico Fetti  (1589–): The Parable of the Mote and the Beam (circa 1619).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YC

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 —— 欲父施於己者,先施於人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

欲父施於己者,先施於人




今天福音選讀中的「你們應當慈悲,如同你們的父那樣慈悲」,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沒錯,這就是教宗方濟各為2016慈悲特殊禧年所定的主題—「如同天父,滿懷慈悲」—的出處。雖然慈悲禧年轉眼已逝兩載,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再需要待人慈悲。相反,耶穌勸勉是不限時限的。換言之,祂對我們說的是:「你們無時無刻都應當慈悲」。

耶穌首先對祂的聽眾說:「你們應該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惱恨你們的人;應為辱罵你們的人祝福,為傷害你們的人祈禱」。這乍聽之下與世間一般人的做人哲學完全相反,所謂:「有仇不報非君子」。即使孔子也反問他的弟子:「以德報怨,則何以報德?」(參《論語・憲問第十四》)。然而,想深一層,確實也只有美善和博愛可化解仇恨,只有祝福可化解辱罵,只有為人祈禱才能使他不再傷害別人(因為只有天主能夠改變人的心)。

值得玩味的是,耶穌直截了當地把祂這第一段話的訊息總結了出來:「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對待別人」。耶穌的潛台詞是:『難道你們沒有仇視過別人嗎?你們沒有惱恨過別人嗎?你們沒有辱罵過別人嗎?你們沒有傷害過別人嗎?那麼,難道你們不曾希望過別人願意以愛和美善來化解你心中的恨?又不希望別人會原諒自己曾經的辱罵和傷害?』。己所欲者先以待人,並不算是慈悲的全部,但至少是慈悲的開始。因為這背後隱含的,是一個人至少意識到,自己是需要得到慈悲的。

接著,耶穌連續的三個反問句相當具說服力:「若你們只愛那愛你們的人,你們有甚麼功勞呢?/若你們只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你們有甚麼功勞呢?/若你們只借錢給那些有希望還債的人,你們有甚麼功勞呢?」。耶穌的訊息其實很簡單:世上的其他人,即使那些並不(未)跟隨耶穌的人,不也在做同樣的事嗎?那麼,若你們待人與他們無異,則跟隨我有甚麼意義?

關鍵在於,對耶穌來說,這與其他人無異的待人心態,問題出在哪裏?耶穌也直白說明:「就是罪人也借錢給罪人,為能全數收回」。真正的問題在最後那句:「為能全數收回」。耶穌以借錢為例子作切入點,其實在對我們作更深層的反問:「若你們去愛,只為能全數收回那愛;那真的是愛嗎?/若你們去善待別人,只為能全數收回那份善待;那真的是善待嗎?」

到此,相信大家(包括我自己)也不禁問:愛人而求被愛、待人好而求人待己好,甚至(只)憎恨那些憎恨自己的人、(只)傷害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這種以眼還眼、善惡報還的心態有何不妥?的確,那是此世待人接物的常規。如果只從此世的角度來看,也許並無不可。孔子也說:「以直報怨」。從此世的角度說,這是合理的。不過,耶穌馬上會交代,祂要從別的層次看待人、事、 物。

耶穌的角度就是天主父的角度:「你們應當慈悲,如同你們的父那樣慈悲」。具體上說,天主父的慈悲是怎樣的呢?按照耶穌在《路》的形容:「祂連對待忘恩和和作惡的人,都是仁慈的」。也許《瑪》的記述更為傳神:「衪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瑪5:45)。【順帶一提,上兩週我們看過,各福音書雖然各按其『牧民需要』而採用了不同的神學角度甚至敘事場景(settings),但在整體的福音訊息宣講上是完全可以彼此呼應的。此即為一例】。

耶穌的呼籲,要身體力行的話,確實不容易,而且與我們熟練的此世的待人處世之道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按《路》所載,耶穌在說今天福音選讀的段落的開始,就直白地稱祂的聽眾為「你們這群留心聽講的人」(參拉:vobis ... qui auditis)。在所有福音書中,這裏是唯一一處耶穌這樣稱呼自己聽眾的。換言之,這番話是特別說給那些「留心聽耶穌講」的人。至於我們願不願意至少嘗試成為這樣的人,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決定。

耶穌的呼籲,是要我們肖似天主父。但到底我們為甚麼要體驗天主父的心情呢?保祿宗徒就這個問題作了一個深入的神學反思。一以貫之:「那出於土的怎樣,所有屬地的也怎樣;那出於天的如此,所有屬於天的也如此」。耶穌之所以不想我們按此世的處世之道待人,是因為我們不再屬於泥土;祂之所以呼籲我們學習天主父,是因為我們已然屬於天。

再者,耶穌也不是單純地要我們放棄對此世人生的希望和喜樂,任由別人傷害和踐踏自己。相反,耶穌要在我們心中建立的,是對天主父的信靠:「⋯⋯ 你們給,也就給你們;並且還要用好的,連按帶搖,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們的懷裏,因為你們用什麼升斗量,也用什麼升斗量給你們」。或更好說,我們希望天主父如何待我們,我們最好就如何對待別人。

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 禍福何所倚?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

禍福何所倚?



Joseph Mater. Les Béatitudes, 1997.

「你們富有的人是有禍的⋯⋯你們現今飽足的人是有禍的⋯⋯」單從今天福音選讀的文字,聽起來耶穌好像是個『進步無產階級主義者』,擁抱『階級鬥爭』思想。不過,祂真是這樣嗎?是否只有身無長物、家徒四壁(甚至露宿街頭)才能夠成為耶穌的門徒?是否連儉樸生活所剩餘的儲蓄,甚或努力拼搏賺取財富也是罪過?如否,那麼耶穌今天在《路》中的『真福八端』(更準確些,該是「福禍各四端」)又是甚麼意思?

在回答這問題前,讓我們先回到福音的場景(setting)。話說在耶穌宣講八端之前,祂先上山祈禱,從門徒中選定十二人作自己的宗徒(見路6:12-16)。然後,「耶穌帶著十二門徒下山,來到一塊平地」。留意,在《路》中,耶穌並沒有坐在山上,好像君主坐在御座上一般,高高在上的訓示人們。非也,祂「下來」(參拉:descendens),「站在平地上」(stetit in loco campestri)。雖然祂說的是真理之言,祂也當然希望群眾會聽祂的話、會信服祂所說的,但耶穌願意走下來,與群眾在平地上說話。祂的話只要是有理的,祂並不需要居高臨下,俯視眾生。相反,祂願意與群眾平起平坐,讓人生真理在他們中慢慢散發開來。

且慢,我們不是慣把〈真福八端〉稱作「『山』中聖訓」嗎?怎麼今天又會在平地呢?這關係到我數週前提過的:各福音書都是各早期基督徒團體因應其歷史文化背景和牧民現況所作的福音宣講的整合(=編輯好的)紀錄。因此,各福音書都具有其神學特色,而這些特色也影響到各福音書的書寫脈絡,上文下理,甚至敘事場景。我們慣稱的「山中聖訓」出自《瑪》(見五至七章)。《瑪》主要是為猶太人而寫的,因而把耶穌呈現為新的、(更)完美的梅瑟,因而特別重視「山」的元素。至於《路》,主要是為外邦人而寫的。但對外邦人來說,把耶穌呈現為梅瑟並不具有同樣的說服力,所以《路》並無必要如此描寫。相較起來,在《瑪》的〈真福八端〉中,旁述並沒有刻意交代在場的群眾中有否外邦人(但可從4:25中推論);但《路》卻直接地提到他們:「〔來自〕提洛和漆冬海岸的人」。《路》這寫作手法的目的,明顯為引起他的外邦人讀者的共鳴。

當然,這並不是說各福音書都在無中生有。他們各自有適應其團體的『牧民』需要的寫作手法,但基本上,各福音書的骨幹都是來自耶穌生平的片段。不然,我們也不會在不同的福音書中找到相呼應的敘事(即所謂「對觀福音」)。可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各福音書確實帶著其獨特的神學觀點。以不同的角度和手法,來宣講相同的福音(=基督事件,the Christ Event)。

回到《路》的〈福禍四端〉。按《路》所述,耶穌在家鄉的會堂中引用《依.六十一章》來公開宣告自己的使命:「上主⋯⋯派遣我為貧窮人宣報喜訊⋯⋯」(見4:14-30)。今天的福音選讀呼應著那一幕。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耶穌的宣講完全違背以色列傳統信仰的主流思想之一。在舊約中,不少地方都提到人們因對天主的信德或/虔敬就能夠得到此世認同的和物質上的好處,如:兒孫滿堂,有田有地而且年年豐收(如見創十二、申六等);反之,將被天主所懲罰:孤獨終老、窮困潦倒。當時不少猶太人(甚至現在不少基督徒)都把後者絕對化,把所有窮人、所有遭遇不幸的人,都視為被上主所拋棄的人、不蒙上主所愛的人。耶穌的宣講,顛覆了這想法。所有連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物資都沒有的人—貧窮的人、挨餓的人,以及受苦的人,當然包括因為人子而受苦的人,都是有福的,都是得到天主祝福的。

耶穌接下來說的四禍,更需要我們想像當時的情景來理解。耶穌並不是站在一群只有富人的群眾中,對他們說:「你們富有的人是有禍的」。相反,在這群追隨耶穌的人當中,有窮人〔=連基本生活需求都缺乏的人〕,也有富人〔=滿足了生活所需仍有剩餘的人〕。耶穌對富人的指摘,也許其實是在問一個更基本的問題:為甚麼一個團體裏,在有人不斷有所剩餘的同時,又會有人三餐不繼的呢?為何飽足的人,會讓別的人在繼續挨餓而不共享呢?為何歡欣的人,會讓別人繼續哀哭而不去關心安慰呢?為何那些在世人面前享受讚譽的人,不去為那些因基督信仰而被憎恨棄絕的人辯護呢?這些人,耶穌又怎可能說他有福呢?

然而,到最後,無論一個人如何富有,在死亡面前,他都是一無所有的。所以保祿宗徒會稱那些只欲借耶穌之名祈(尋)求此世幸福的人「是最可憐的人」。只要真的明白到這一點的話,他必定會成為聖詠作者口中的有福的人:「全心依靠上主的人」,他也會響應耶穌的呼籲,與貧窮人一起構建天國,並活出我們在今天集禱經的所求:「度誠樸、正直的生活」。

2019年2月1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 —— 若無接納 何以為愛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

若無接納  何以為愛



James Tissot (French, 1836-1902).
Jesus Unrolls the Book in the Synagogue
(Jésus dans la synagogue déroule le livre), 1886-1894.
Brooklyn Museum.

今天的福音選讀,是上主日的下半部分。上回講到,耶穌在曠野祈禱三退魔誘後,在聖神引領下回到家鄉。在安息日的聚會中,祂在會堂裏讀了依61:1-2:「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衪給我傅了油⋯⋯宣佈上主恩慈之年」。耶穌的『講道』相當簡短:「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究竟事情會如何發展?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都知道事情到最後,耶穌的同鄉與祂反目成仇,並要把祂推下山崖。可是,其實在耶穌剛說畢祂的『講道』時,他們卻「都讚賞祂」。他們只是在讚歎同時「感到驚訝」,然後才彼此說:「這人不就是若瑟的兒子嗎?」。有時,愈知道一個人的背景,未必愈能夠理解他。

同鄉的質疑,令耶穌作出了一大段反駁。當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句子之一,自然是:「從來沒有一位先知在本鄉受到接納」。然而,太過聚焦於一段話中的一句,有時會讓我們忽略中整段話中的其它細節。先看耶穌在反駁的開首就提到的一句成語:「醫生,醫好你自己吧!」。有些人以為,《路》在耶穌公開生活的開端就用了這句話,是用來呼應耶穌最後在十架上被同時被釘的其中一位凶犯【按:《路》沒指明是左或右邊】譏諷的:「你不是默西亞嗎﹖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不過,從耶穌馬上道出的群眾心聲—「我們聽說過你在葛法翁所作的一切,現在也請你在自己的家鄉顯顯身手吧!」—看來,耶穌的同鄉一方面對並沒有對耶穌的名聲心悅誠服(也許因為沒有親眼看過),另一方面他們覺得耶穌輕忽了自己的家鄉。這當中有否自卑心作祟(納匝肋不過一條到當時為止名不見經傳的村落,但葛法翁畢竟算是個湖邊小漁港)就不得而知。

事實上,從《路—宗》作者的角度看來,當時的猶太主流想法與耶穌的使命是背道而馳的。耶穌著名的一句—「從來沒有一位先知在本鄉受到接納」—的原文蘊藏著玄機。這裏的「接納」,希臘原文是「δεκτός」(音:dektos)。而耶穌剛剛讀畢的依61:2中「上主恩慈之年」中的「恩慈」,希臘文也是「δεκτός」。《路》作者似乎在為猶太群眾對耶穌逐漸深化的隔閡和拒絕埋下伏筆。

不過,從《路》的敘事看來,我們至少可以理解當時會堂裏的人為何到最後會「怒氣填胸」,甚至要致耶穌於死地。如上所言,群眾最初其實對耶穌是讚賞的,雖然心中多少有點疑惑。但在猜疑逐步擴大之後,耶穌的反駁就使他們怒不可遏了。重點在於耶穌所舉兩個例子,都是先知出手救助了外邦人,反而任由自己的猶太同胞受苦而置之不顧。再把這些例子放在當時的語境之下,當時的猶太群眾就把耶穌的話誤解為:「上主⋯⋯派遣我『只』向『外邦的』貧窮人傳報喜訊,『只』向『外邦的』俘虜宣告釋放,『只』向『外邦的』盲者宣告復明,『只』使『外邦的』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只向外邦人』宣佈上主恩慈之年」。這就成了在耶穌公開傳教生活之初,耶穌與自己的納匝肋同鄉—甚至可廣義地說是猶太人—之間的嫌隙。

然而,如我在上週所述,《福音〔書〕》乃早期各基督團體所宣講的「福音」逐步成文結集的結果。因此,當時團體身在的處境,團體本身的組成等等,都會對《福音〔書〕》的行文中反映出來。今天的敘述可算一例。畢竟,《路》的寫作對象,是外邦人。尤鑑於在主曆第一世紀後期羅馬人(及其他外邦人)對猶太人的猜疑日益加劇(因猶太人在66-70年的武裝起義/叛亂),《路》文中隱含基督信仰與猶太傳統從此各走各路的心態,我們也能理解。

不過,誠如保祿宗徒在《格前》中所言,基督信仰的精髓並不是在團體中區分你我。保祿在整封《致格林多人前書》中要處理的問題之一,就是格城信友團體內部的各種自成圈子,各種分化。今天的讀經二(長式)中所選讀的部分(12:31-13:3;參12:27-30),提到格城信友執著於各自的職務和神恩而彼此不容,失去愛德。可是,就在數節之前,保祿也提到因著其他問題而來分化,包括社會上的政經地位:奴隸和自由人,以及種族血緣:猶太人或希臘人(見12:13)。事實上,保祿在《格前》其他地方也在呼籲格前信友放開種族血緣的成見而共同為信仰作證(參1:24; 9:19-22; 10:32)。這正是保祿原本寫下了我們現在在婚禮中常用的〈愛的真諦/愛之歌〉(13:4-8, 13)的起因。

說到底,耶穌得到聖神的臨在和傅油所宣佈的恩慈之年,其實就是「接納之年」(參拉:annus Domini acceptus;見葡:um ano favorável)。就讓我們在天主的愛內彼此相愛,如同我們在〈集禱經〉所祈求的:「求祢〔=上主〕使我們以兒女孝愛之情愛祢,以祢聖子博愛的精神愛人」。

謹祝大家新春快樂,主恩永隨!

2019年1月25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天主的話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天主的話



十五世紀在西班牙寫成的《五書》卷軸(圖片來源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在《天主的話:神聖啟示教義憲章》中這樣說道:「天主的話具有那麼大的力量及德能,以致成為教會的支柱與力量,以及教會子女信德的活力,靈魂的食糧:精神生活清澈不竭的泉源」(第21段)。在今天的讀經中,禮儀讓我們體驗到「閱讀聖經」乃至「宣講聖言」在兩個不同的向度中所展現出的力量,同時向我們演示為了讓《聖經》的這兩重力量展示出來所必須的讀經法門。這兩個向度,就分在讀經一和福音選讀中展現了出來。

先看讀經一。從《厄斯德拉上、下》的上文下理看來,自南國猶大被巴比倫滅國,上層精英份子流放巴比倫起,猶太百姓就從未聆聽過自己民族的宗教經典了。即使在乃赫米雅任猶太行省省長時期,也就是猶太精英分子得到波斯王居魯士准許回歸本鄉的一個世紀之後,猶太百姓仍從未聆聽過「法律書」(相當於《〔梅瑟〕五書》)。我說「聆聽」,除了因為古時普羅百姓普遍不懂閱讀(=唔識字)之外,是因為即使對知識份子來說,閱讀本來就是「朗讀」,是要讀出聲音的。現代社會普遍的不作聲閱讀(=默讀),其實只是現代社會的產物。由此看來,當時全體群眾在聽過《五書》後都泣不成聲,某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在等待了百多年後,終於再一次聽到自己民族如何在上主的帶領之下誕生。可以說,乃赫米雅—厄斯德拉的管治,在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之後(參《厄下》一至七章),終於也重建了猶太民族。

的確,從此起,我們所認識的猶太民族及其信仰正式成形。按《厄下》所載的整個讀經儀式,成了猶太教會堂傳統的雛型。當然,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厄下》所描述的讀經過程:「厄斯德拉清晰地按段宣讀天主的法律書,並加以解釋,使民眾了解其含義」。按段宣讀,加以解釋,使人了解,就成了研讀聖經的第一重功夫,也是開啟天主的話的力量的鑰匙。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厄斯德拉是宣、讀《五書》。他讀經,同時在講經。可見研讀聖經與聖言宣講這兩者之間,是分不開的。而且,厄斯德拉對天主聖言的解讀,也針對他的(=聖言的)聽眾來進行。他的解讀說到百姓的心坎裏,感動了他們,致使他們忍不住當眾哭泣起來。

最後,在厄斯德拉宣讀了天主的話之後,猶太百姓不僅僅是在情感上受到打動,乃赫米雅更要他們身體力行,實現上主對祂子民的大愛,一如《五書》中一再描述的那樣:「你們應去吃肥美的肉,喝甜美的酒,且把部分送給沒有預備飲食的人」。在歡樂的時刻,當整個團體相聚一起讚頌偉大的上主的時候,放下彼此間的計較,慷慨地包容。

這個由厄斯德拉開始的猶太會堂傳統就把我們引領到福音選讀。在某個安息日,耶穌來到家鄉的猶太會堂,祂讀的是依61:1-2。如上所述,猶太信仰傳統,自厄斯德拉起,在宣讀完一段聖經後,負責宣讀的人會就剛讀的一段作出解讀。耶穌也跟隨這傳統,只是祂的解說到最後惹起眾怒(參下主日):「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經已應驗」。

耶穌的言下之意是,依六十一章中所描繪的「末世」—上主具決定性地參與人類歷史並將其拯救後所建立的理想世界—將由祂所實現。而祂就是《依》四首主僕之歌中所預示的,來實現上述上主拯救的上主之僕。簡言之,耶穌以祂從自己家鄉起直到加爾瓦略山上的地上生活來為依61:1-2作解讀。就這一點,《啟示憲章》總結得相當好:「〔耶穌基督〕以自己整個的親臨及表現,並以言以行,以標記和奇蹟,特別以自己的死亡及從死者中光榮的復活,最後藉被遣來的真理之神,圓滿地完成啟示」(第4段)。而從基督信仰的角度,《啟示憲章》第4段所總結的整個基督事件(the Christ Event),也就是「福音」(the Good News)本身。

後來,在基督信仰開始時,各宗徒團體也開始宣講「福音」—耶穌的地上生活,尤其是祂的死而復活—並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用文字把這他們在各團體中以生活的福音為中心所作的宣講記錄下來,成了我們今天所謂的《福音〔書〕》。正如厄斯特拉一樣,各宗徒團體的宣講,既以「福音」為核心,但也是因應不同的團體而作的宣講,所以也各有不同的神學特色。粗略地說,《路加福音》是為外邦人寫的;《瑪竇福音》是為猶太人寫的;《馬爾谷福音》是為羅馬人寫的。

耶穌基督—天主的話,作為啟示的圓滿的力量在於,雖然其讀者身處不同時代,來自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都能夠藉釋經者的協助而從中得到「福音」,都能夠與那宣佈上主恩慈之年的耶穌基督相遇,並獲得生命力去活出相應的生活。的確,「上主,祢的話就是神,就是生命」。

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還未完的主顯節 不是新郎酒非酒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還未完的主顯節  不是新郎酒非酒




誠如數週以來所述,禮儀的整個聖誕期所慶祝的,是主的顯現於世。在基督傳統初期,普遍認為這顯現由三部分組成:主的誕生(多以三王來朝來慶祝)、主的受洗,以及主的首次奇蹟(即:加納婚宴)。雖然隨著禮儀年系統的發展,這三部分已各自獨立成不同的慶節(按《禮儀年曆總論》(1969),現在禮儀曆的主的誕生和主顯節屬「節日」〔Sollemnitas〕級,耶穌受洗節及常年期主日[基督君王節除外]屬「慶日」〔festum〕級),但從其在禮儀曆中如此相近可見,其禮儀主題仍彼此呼應。

由聖誕期所延伸的「主顯」主題在《若》為耶穌在加納行的首件奇事所作的總結中最為明顯:「祂〔=耶穌〕顯示了自己的光榮」。然而,《若》所載的加納婚宴也暗裏指出,「聖誕」(聖言取了血肉)與「復活」並非兩件各自獨立的事件,而是密不可分的同一件「基督事件」(the Christ Event)。這裏的關鍵在於,耶穌所說的「光榮」所指為何?

關於「光榮」,也許由於我們習慣了傳統上的「主顯」說法,我們會想到君王跪拜、珍貴獻禮(如:黃金),但在《若》中,「光榮」所指的是完全另一回事:耶穌被舉揚在十字架上時的『受光榮』。事實上,《若》筆下的〈加納婚宴〉充滿著耶穌十架默西亞末世盛宴的象徵(sign)。

的確,我們習慣稱的「奇蹟」(《澳門教區主日彌撒》譯)或「神蹟」(《思高》譯),對《若》來說,其本質卻是「σημεῖον」(音:sēmeion),即「sign」(=象徵、指示〔牌〕)。換言之,這些「奇蹟」是指出耶穌身份是誰的「指示牌」。因此,我們不能只把注意力停留在耶穌如何「變水為酒」的這層次之內,而是要更深入地追問:這「指示牌」揭示了耶穌身份的那些訊息。

首先,《若》的開首句:「在起初已有聖言」,使我們想起《創》的開首:「在起初⋯⋯」。的確,《創》以上主的一週創世的開始;而《若》則化出新的創世一週。第一天,聖言乃來自天主的生命真光(1:1-28);第二天,耶穌受洗(1:29-34);第三天,天主的羔羊以「你們來看看吧!」召得首批門徒(1:35-42);第四天,天主子、以色列的君王以「你來看看吧!」召得斐理伯及納塔乃耳;第五天,不詳;第六天(=「第三天」〔若2:1〕),加納婚宴;第七天(及後數天),耶穌在葛法翁休息(若2:12)。正如在《創》中,創世週在第六天以上主造人為高峰;在《若》中,新創世週以「耶穌化水為酒」為新創世週的高峰。可以說,首先,《若》中耶穌不但重現創世一週,並為其賦以新的意義。

這新意義是甚麼呢?何以「耶穌化水為酒」能與「上主造人」在意義上能夠相比?讓我們先看看司席在嚐到耶穌由水所變的酒後所說的話:「一般人都是先上好酒,到客人喝夠了,才上次等的;你竟把好酒留到現在」。這段話,司席是對婚宴中的新郎說的。的確,一般來說,婚宴中的酒水,當然是主人家—新郎—提供的。問題是:這好酒是加納婚宴的新郎提供的嗎?才不是。

我們都知道,這好酒是耶穌提供的。所以說,在《若》筆下,加納婚宴已成了末世天上默西亞婚宴的預象。而耶穌,則成了在這末世盛宴中提供世上最好美酒的完美新郎。以婚宴來理解上主對自己子民的救贖,在《舊約》中早已有之。今天的讀經一,即為一例。

《依》五十五至六十六章是以色列民在主前第六世紀末巴比倫帝國覆亡,被流放者快將回鄉之時寫成的。作者把上主的解救而讓以民重回福地理解為上主與以色列民之間的「婚宴」:「因為上主喜愛妳,使妳成為祂的佳偶。猶如青年迎娶少女,你的創造者也要同樣迎娶妳;一如新郎喜愛新娘,妳的天主也要怎樣喜愛妳」。

這末世(=從基督事件高峰起的人類歷史)的婚宴,《若》藉「加納婚宴」來象徵其意義。耶穌—真正的新郎—要為參與盛宴的人提供最上好的美酒。藉這變水為酒,耶穌顯示了祂的「光榮」,祂預示了當耶穌的「時辰」(hour)來臨時,祂在十架上所要完成的光榮:為那末世盛宴提供真正的酒—祂的血。正正因此,《若》旁述在總結這一幕時,如是寫道:「這樣,耶穌在加里肋亞的加納行了第一個『sign』(=記號、象徵、指示),祂顯示了自己的光榮」。

由此可見,『聖誕期』的三重主顯到這主日終於告一段落:先是賢士來朝,按《瑪》所載,嬰孩耶穌顯示祂就是舊約後期所期待的天主在人間向萬民照耀的救世之光。接著,按《路》所載,耶穌在約但河邊受洗時,天主父顯示出:「祢是我深愛的兒子,我因你而喜悅」;祂不單深受天主父的愛,祂也愛世間萬物,即使萬物各有軟弱、各有傷口:「殘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滅的燈芯,他不弄熄」。最後,在今天,《若》透過在加納的婚宴來預先顯示耶穌在加爾額略山上將如何光榮地主持那十架上的盛宴。簡言之,這三重主顯所揭示的,乃「上主的奇妙化功」。讓我們與聖詠作者一起,「日復一復,不斷宣揚祂的救恩」。


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耶穌受洗節: 未完的主顯節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耶穌受洗節

未完的主顯節




按教會的禮儀曆安排,聖誕期以「耶穌受洗節」作結。雖然耶穌受洗時已年屆三十,而三王來朝時祂不過是個小孩,但誠如本欄早前指出,聖誕期真正要慶祝的,是耶穌在大地上顯示自己的身份;而今天的讀經,就正正符合這一點。

耶穌身份的光榮顯示,當然就在祂於約但河受洗的一剎。當時,「天空啟開了,聖神以鴿子的形象,降到祂上面,又有聲音從天上說:『祢是我深愛的兒子,我因你而喜悅』」。因此,這一天,就如今天〈獻禮經〉所言,是「聖子⋯⋯公開現身的日子」。某程度上來說,耶穌受洗節可說是第二個主顯節。

由此可見,耶穌所受的洗禮並不是基督信仰中慕道者要正式成為基督徒時所領受的洗禮。換言之,洗者若翰所作的,也並不是我們教會內的聖洗聖事。若翰的洗禮,是「水」的洗禮。從他選擇了當年以色列民在上主的帶領下跨進應許之地的約但河作為洗禮的地點來看,他的用意主要是呼籲他的同胞回顧自己民族在天主所帶引領之下的歷史,重溫自己民族與天主之間的盟約,並重新審視自己有否好好遵行盟約的內容;如否,則更當懺悔改過,再次嘗試好好活出天主子民的身份。

不過,耶穌的洗禮也能啟發我們反思基督傳統中的聖洗聖事。首先,《路》記述了當時人們對若翰洗禮的觀感:「那時,民眾正在熱切期待著,他們心中猜想,若翰是否默西亞」。這背後反映出當時猶太人的心理狀況。他們迫切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有局限,而他們明白到單靠自己是無法突破這局限的。他們期待著來自人以外的救助,盼望著一位默西亞。而若翰的洗禮,一方面滿足了他們對默西亞的期待;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洗禮強化了人們對自身生命狀態的反思。換句話說,若翰正在準備他們的內心,來迎接默西亞。這份準備,當然也須伴以內心的改變,即悔改。若翰呼籲人們的悔改,我們早在剛過去的將臨期第三主日中聽過:有剩餘的當與有需要者分享;行使公權力的人不要多收多取,欺詐勒索,應當知足。

此外,耶穌受洗這一幕,有一個細節我們應當注意:「眾百姓(all the people)受洗後,耶穌也受了洗」。若翰在為上主準備的,是一個天主子民(People of God),而不是一個人。正因為人是群體動物,因此,人除了自己自身的生命需要救助之外,人類作為一個群體也需要上主拯救。換言之,人與上主之間的交往,不可能只關係到一個人自己和上主,而必須考慮到自己是天主子民的一份子,在意自己如何與別人相處。正如〈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所訓示:「天主的聖意不是讓人們彼此毫無聯繫,個別地得到聖化與救援,而要他們組成一個民族,在真理中認識祂、虔誠地事奉祂」(《萬民之光:教會教義憲章》第九段)。

今天讀經二所選自《宗》第十章的伯多祿講道辭中,包括了他就耶穌受洗一事所作的解讀。伯多祿稱耶穌為「萬民之主」。他並指出,整個基督事件(the Christ event),此處特指從耶穌的公開傳教起直到祂復活升天為止,是「在若翰宣講洗禮後,由加里肋亞開始」。而這「開始」,就是指「納匝肋人耶穌」,在約但河邊,「如何被天主藉聖神和德能傅了油」(參拉:unxit eum Deus Spiritu Sancto, et virtute);也就是,耶穌的受洗。順帶一提,「Χριστός」(基督)一字,本義就是「被傅油(的那一位)」(=受傅者)的意思。

關鍵在於,上主的這位受傅者將要作甚麼呢?今天的讀經一則仔細地描述了這位受傅者的使命。按《依》所載,上主說:「我已把我的神灌注到他身上,叫他將正義傳給萬民」。但這正義的傳播並不(只)是單靠口講的:「他不喊叫,不高聲說話,甚至不使人在路上覺察到他的聲音」。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只是顧著自己正義就夠了,而對旁人所受的困苦視若無睹。相反,這位受傅的上主之僕要「使盲者復見,囚犯出獄,並把生活於黑暗中的人引離監牢」。用今天的話說,這些都是「受壓迫困苦的人」。與此同時,他並非毫無人情味的,只顧冷冰冰地套用標準規範;相反,「殘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滅的燈芯,他不弄熄」。藉著行動,透過慈悲的情懷,「他忠心宣揚正義,不厭倦,不氣餒」。

即使耶穌在約但河所受的洗禮與教會的聖洗聖事並非完全相同,但我們卻是因著聖洗聖事而與基督同死同生,成為『另一個基督』,也就是基督徒。對於其他人—尤其非基督徒—來說,我們『就是基督』。在整個聖誕期內,我們慶祝耶穌在我們中間出現,顯現出天主愛的光輝。那麼,我們,作為信仰團體的一員,又有否在人們眼出顯示出天主愛的光輝,反映出基督的萬民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