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 未說完的比喻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未說完的比喻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circa 1668) 局部
Rembrandt  (1606–1669). 

今天福音的「浪子的比喻」,我們都耳熟能詳。比喻中的父親好比天父,祂對子女滿懷慈悲;而我們則應向幼子學習勇於悔改。這些當然都對。問題是,耶穌講這比喻的用意,真的只用這短短兩句就可完全概括?

耶穌自己並沒有為比喻定標題,它們通常都是後來各譯本的譯者作加的。稱之為「浪子的比喻」,就會使我們有意無意地把注意力首先放在『浪蕩的』幼子身上,繼而放在他的慈父身上。以致我們會察覺不到,耶穌講這比喻的第一句是:「某人有兩個兒子」。

其實,這比喻『最初』的名稱是「小心謹慎與放縱任性的〔兩個〕兒子」([De] Frugi et Luxurioso Filiis),這是教會自五世紀起通用的《拉丁通行本》的負責人聖熱羅尼莫在一封答客問中定的(參:De viris illustribus, CXXXV)。在拉丁語系世界(例如:法、英、葡等)中只用「放浪、浪蕩」(英:prodigal。這裏字意「揮霍」,與淫亂並無必然關係)一字為這比喻起名,大概是自十五、十六世紀開始的事。這就造成了上述只側重於次子的問題。因此,現在聖經葡語譯本《Difusora Bíblia》也正其名為「兩兒〔的比喻〕」(Os dois filhos)。

在日耳曼語系中,這比喻則被稱為「失子的比喻」(德:Das Gleichnis vom verlorenen Sohn=英:Parable of the Lost Son)。個人認為,這是這個比喻最堪玩味的名稱。何解?也許讓我們先回到這比喻的上下脈絡。按在《路・十五章》開首所載,因為耶穌「竟和罪人來往,又與他們一起進食」,引起法利塞人和經師們的不滿。而面對他們的耳語攻擊,耶穌其實一共講了三個比喻:亡羊(Lost Sheep)、失錢(Lost Coin)、失子(Lost Son)。換言之,頭兩個比喻也許可讓我們更了解今天的『失子的比喻』。

在首兩個比喻中,主人翁各遺失了一隻羊和一個錢幣。他們都察覺得到,並主動耗費心力地去找。最後不單只找著,更因為失而復得,宴請鄰居和朋友大肆慶祝。而且,在總結這兩個比喻時,耶穌先後兩次提到罪人悔改會帶來天上無限喜樂。接著,耶穌層層遞進地講第三個比喻:『失子的比喻』。

在一開始,我們就聽到幼子向父親要求『分身家』,如願後更馬上收捨一切離家遠去。這時候,我們都會把幼子視為父親要遺失的兒子。幼子也不出所料,把分得的財產揮霍淨盡,分毫不剩,潦倒得連豬餿也沒得吃。落得如此田地的他心裏在想:「在我父家中僱用了多少員工,他們都豐衣足食,而我竟快餓死異鄉?」。他馬上決定:「我應即起程回到父親那裏,並對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再不配作你的兒子了。請把我只當作僕人收留吧!』」

這確實是整個比喻中最具戲劇效果的一幕,但我認為耶穌的重點不在這裏。相反,據故事的發展,幼子起程回家但尚在遠處時,「父親已認出了他,並且懷著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擁抱他,熱情地親吻他」。換言之,只要離家出走的幼子肯回家,即使父親(還)沒有聽到幼子的『懺悔』,他早已原諒了他,不再計較,反而滿心欣喜的歡迎他回家。問題是,這位父親遺失了的,是否只有幼子?

為了慶祝幼子的失而復得,父親大排宴席。不只鄰居親友已到達,連樂師都已開始工作,但長子還懵然不知。結果,他很生氣,不肯參加這家人團聚的歡宴。到此,我們終於知道,在父親『尋回』幼子的同時,他卻又『遺失』了長子。一如所料,父親也主動去找他,他特意「出去」外面,並耗費心思「勸解」。

作為一系列三個比喻的高峰,這比喻的結束是出奇制勝之作,就是:這比喻沒有結束。耶穌並沒有交代長子的回應;同時,父親的刻意出去勸解的心思是否成功,我們也不得而知。耶穌這是為甚麼呢?我覺得,可以從兩個層面去解讀。

首先,回到《路・十五章》的脈絡。法利塞人和經師們之所以要挑釁耶穌,是因為一方面,「稅吏和罪人都樂於和耶穌接近」,而另一方面,「這個人〔=耶穌〕竟和罪人來往,又與他們一起進食」。由此可見,對比之下,比喻中的次子指稅吏和罪人,而耶穌可比作父親。至於法利塞人和經師們,就是長子了。從這角度看,耶穌不單只歡迎那些『回家』罪人,也同樣主動『出去勸解』法利塞人和經師們。滿懷慈悲的祂,其實也在期待『長子們』願意『回家』,參與家中那因為失而復得所舉行的盛宴。

更重要的是,《路》作者把這比喻記錄下來,讓世世代代的基督徒都同樣聽到耶穌的這比喻,既是告誡我們不要如浪子般主動離家,傷父親的心;但同樣希望我們不要好像長子那般,因為父親無條件接納浪子回家反而自己不願回家。誠如今天我們在禮儀的〈領聖體後經〉中所祈求的:「天主,我們求祢,以祢那充滿恩澤的光輝照亮我們的心」(拙譯自:Deus, ..., illúmina, quaésumus, corda nostra grátiæ tuæ splendóre)。耶穌這個尚未說完的比喻,但願能在我們每人的生命中得到完滿的結局。


2019年3月22日 星期五

丙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 梅瑟・耶穌・我們的出谷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梅瑟・耶穌・我們的出谷



Burning bush (17th cent.).
By: Sébastien Bourdon  (1616–1671).
In: Hermitage Museum, St. Petersburg.

上主帶領以色列民出離勞役祂子民的埃及往應許之地去的事件,不單對猶太人來說至關重要,在基督信仰傳統中也是舉足輕重的神學意象。當中象徵著每個人得救的歷程:在罪的勞役之地中得到上主引領而離開,途經紅海—洗禮的水,往應許之地—天國邁進的歷程。這雖然是每個基督徒都共同走過的必經之路,但對每個人來說,卻也都是巨大的挑戰。

今天的讀經一,可算是整個出谷事件的開始。出谷的群眾領袖—甚至可說是事件的化身(embodiment)—梅瑟初次聽到,不只是他自己,他還要帶著整個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往應許之地去。因為篇幅所限,禮儀只為我們截取了《出・三章》中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回到聖經敘事之中,則由禮儀從略的部分可知,梅瑟最早意識到的問題,並非他不知道上主的名字,而是他深知出離埃及是一件何等困難和艱鉅的事。

梅瑟向上主提出的第一個難題是:「我是誰,竟敢去見法朗,率領以色列子民出離埃及?」(出3:11)。梅瑟很清楚,單憑自己的力量,要把以民從勞役之地中解放,領往充滿上主祝福的應許之地,根本是天荒夜談。這是梅瑟內心真正的擔憂。但上主也了解他的心情,因此祂以這句話來開始回答:「我必與你同在!」

聽到這句話,看來梅瑟心情已定了下來。他接下來問的,某程度上都只是技術性的問題。他已經接納了上主的指派。這在梅瑟的回答—「我如果走到以色列人中⋯⋯」—中再清楚不過。對每個人來說,走出自己過去包袱的勞役,往上主應許的充滿希望的人生前進,又何嘗是件容易的事?然而,只要我們能夠找個機會,一個人靜下來與上主相遇,聆聽祂指給我們的方向,並放心大膽地向祂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安,祂定會同樣的回答我們:「我必與你同在!」。這既是離開當下勇氣的來源,又是大步起程的力量,更是面對沿途考驗和困難的信心。

事實上,《路》中的耶穌也在走同樣的路。《路》的敘事主線,是耶穌的一趟旅程—從加里肋亞(祂成長的地方)到耶路撒冷的加爾額略山(祂死在十架上)。在整個四旬期,我們就是跟隨在祂身後,與祂一起走這條成聖之路。但今天,禮儀主要是讓我們體驗《路》的神學特色之一:天主的慈悲。

乍看之下,耶穌今天福音中的說話是嚴苛的:「你們若不悔改,也要同樣喪亡」;「⋯⋯若來年〔這棵無花果樹〕能結果便算了,否則,就把它砍掉好了」。這觀感的來由,是過度著眼於「喪亡」和「砍掉」。然而,也許耶穌的心意,我們要祂的話反過來理解才看得出來:「你們只要悔改,就不致喪亡」;「⋯⋯若來年〔樹〕能結果,便一直留在園中吧!」。天主是公義的,但也同樣是慈悲的。祂指出了我們的過失,但不是要我們永遠陷在過去的錯誤之中而永不超生。祂的慈悲就在於,祂讓我們知道我們的過錯,並給予我們機會去嘗試重新站起來。這一點,也就是今天禮儀在〈集禱經〉中的主要祈求:「求祢〔=天主〕使我們俯首認罪,當我們軟弱失足跌倒時,求祢大發慈悲,將我們扶起」。

更重要的是,我們都只是人,都會犯下大大小小的、有心無意的過錯罪咎,傷害別人甚至自己,最終使上主痛心。這是你、我、每一個人都無可避免的。就如保祿宗徒在《格前》所提醒的:「凡自以為站得穩的,務須小心,以免終於跌倒」。

此外,既然上主對我們慈悲(compassion),我們也應盡力設身處地的看待別人,與他們感到同身受。不單只是那些有需要的人,還有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正如我們在每次慶祝感恩祭、誦唸〈天主經〉(或稱:主禱文)時所祈的,也是今天〈獻禮經〉中所求的:「求祢〔=上主〕赦免我們的過犯,並幫助我們慷慨地寬恕我們的弟兄姊妹們」。當然,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只靠己力未必足夠,我們需要上主的幫助,治好我們內心的傷口,才有能力踏出寬恕的一步。

的確,正如聖詠作者所誦唱的:「上主富於仁愛寬恕」。祂的仁愛可見於兩方面。一方面,對於有需要的人,祂不會坐視不理:「上主為被奴役的人伸張正義」;另一方面,祂「不輕易發怒」,而且「赦免了〔我們〕所有的罪行」。

對於「敬畏〔上主〕的人」,祂慈愛之深有如天與地之間的距離:無限。人當然會有失足的時候,但敬畏上主的人不會漠視祂的提醒和告誡,更不會明知祂痛心以後仍依然固我。禮儀在四旬期間讓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使我們更能以齋戒來克服自私自利的心,以祈禱來加深與上主的關係,以布施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讓我們緊記耶穌要我們悔改的呼籲,並集此三行動來善度四旬期,與梅瑟一起,與耶穌一起,走上耶路撒冷,邁向上主向我們每個人許諾的福樂之地。

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 要在主內屹立不移!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二主日

要在主內屹立不移!



Sieger Köder (1925-2015). Transfiguration.

在每個禮儀年,從四旬期到復活主日,我們都一年一度地跟隨耶穌從加里肋亞逐步走向耶路撒冷,逐步走上加爾額略山。因此,從結構上看,《路》是最能夠與禮儀年的進路相呼應的,因此作為《路—宗》合集的第一部,整部《路》的寫作結構都是面向耶路撒冷的髑髏地。

上週我們已提過,《路》中耶穌所受的三項試探的排序與《瑪》的不盡相同,即把「從耶城聖殿跳下即有天使拯救」一項移到最後,就是企圖要誘使耶穌令祂的「以清白之身替帶罪之人而死(及復活)」的基督事件『流產』。一方面,我們當然知道耶穌勝過了這項試探;而另一方面,《路》藉此為最後要在耶路撒冷加爾額略山頂發生在耶穌身上的一切的埋下伏筆。至於今天的取自《路》的福音選讀—〈耶穌顯聖容〉(外文:transfiguration;即:改變肉身軀體容貌)—也再一次暗暗使我們想到加爾額略山上的聖木。

如果我們把三部對觀福音(即《瑪》、《谷》、《路》)細心對讀的話,不難發現各聖史在細節之間的異同。其中一點是,《瑪》和《谷》都提到,梅瑟和厄里亞出現後,他們都「在同耶穌談論」(瑪17:3 // 谷9:4)。但他們在談論甚麼呢?二聖史卻沒有交代。按二聖史的記述,及至耶穌和三位宗徒下山後,祂吩咐三人保守秘密,直到「人子從死者中復活」(瑪17:9 // 谷9:9)。

然而,《路》卻交代了耶穌和梅瑟及厄里亞所談論何事:耶穌的「去世」(思高譯)。這裏的「去世」,譯自希臘原文「ἔξοδος」(音:exodos;即〔英〕exodus=〔中〕出谷)。古有以色列民出谷,從奴役之地離開,路途中考驗重重,最終到達上主應許之地;今有耶穌去世,箇中痛苦心澀,最終到達天父家中。這,也「就是祂要在耶路撒冷完成的」。

當然,耶穌的使命並不只是為自己的。保祿在《致斐理伯人書》中詳細地解釋了『耶穌基督一方面是天主子,另一方面是眾人之中的首生者』的意思:「祂即能使一世事物隸屬自己權下,也能以此大能,變化我們卑微的肉軀,使與祂光榮的身體相似」。推而廣之,在我們領受聖洗聖事時,我們肉軀的變化已經開始,因為我們成了基督奧體的一部分。我們更能透過基督與我們相遇並與我們分享生命之光—愛—的感恩聖事中不斷滋養這已開始轉化的肉軀。正如今天〈領聖體後經〉所述:「我們在至聖聖事中分享了聖子的榮耀」。而這變化會不斷持續,直到我們跨過死與新生的一刻得以圓滿。

然而,我們這已獲變化的、新的肉軀必然要與基督光榮的身體相似。因此,保祿會說:「凡與基督十字架為敵的人,他們的結局就是喪亡」(參斐3:18-19;見讀經二)。保祿列舉了一些對基督徒來說與基督十架為敵的心態:「以肚腹為自己的天主,以不知廉恥為光榮,所思念的全是俗世的事」。回想一下,這三項不也呼應了耶穌所受的三項試探嗎(見上主日福音)!

回到《路》。正當耶穌「容貌改變了」,「衣服潔白閃耀」的與梅瑟和厄里亞談論時,睡昏了頭的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驚醒過來。他們看似興𡚒不已,伯多祿並感嘆:「老師,我們在這裏真好!」。更諷刺的是,耶穌在談論要起程前往耶路撒冷完成自己的「離世」(// 出谷;見上)的同時,伯多祿(代表雅各伯和若望?)卻提議就地建立帳幕。換言之,他(們)希望(一直)留在那裏,仰望耶穌那綻放榮耀的容貌。

這樣的提議,與耶穌當下心中思慮(往耶城完成離世使命)完全相反。嚴重點說,這是耶穌邁向十字之路的敵人。當然,伯多祿是情有可原的。也許他們是睡意未散,也許是過度驚訝,總之,連《路》旁述也說:「他已不知所云」。

可是,從耶穌與伯多祿心思尚未一致的角度來看,天父的雲中傳音—「這是我的兒子,我的特選者,你們要聽從祂!」—就顯得特別尖銳。更何況,我們都知道,伯多祿在面臨那最大的考驗時,他一如耶穌所預見的沒有過關。

箇中關鍵是甚麼呢?也許正是由於伯多祿三徒在耶穌改變容貌並與梅瑟和厄里亞談論時昏睡過去,以致失去了領悟「耶穌顯聖容」的真正意義。這意義,禮儀為今天所定的專用頌謝詞簡樸而深層地為我們闡釋:「基督向門徒預告了自己的死亡,在聖山上給他們顯示了自己的光輝,為彰顯法律和先知所作證的真理,就是:人必須經過苦難,才能到達復活的光榮」。

耶穌向伯多祿等三人顯示自己耀榮的容貌,並不是要告訴他們,祂有能力趨吉避凶,走捷徑到目的地。相反,祂是要讓他們知道,祂對天主父有十足的信心,在受了許多苦,甚至被消滅以後,仍能藉天父之手得以重生、再站起來(拉:resurgere;參路9:22)。

讓我們與聖詠作者一起,提起信心—「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我還畏懼甚麼!上主是我生命的保障,我尚害怕甚麼!」—與基督一同走上逾越之路。


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 —— 毋忘上主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

毋忘上主



十二世紀初濕壁畫〈The Temptation of Christ by the Devil〉
西班牙 Ermita de San Baudelio de Berlanga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在歐洲不少國家的城區,這星期天是嘉年華節。這是由於古時四旬期(以前俗稱「封齋期」)連續四十天都沒有肉食供應,而且懺悔補贖氣氛嚴謹,故古人欲在此前最後玩樂一番而來的民俗風情。

現代人的心態是「『玩』在當下」,但禮儀的讀經安排卻完全相反。按《申》的敘事,整部《申》其實就是梅瑟在帶領以色列民走過四十年曠野之路,到達應許之地的『門檻』並蒙主寵召之前所作的最後訓言。所以,禮儀略去了的本章(申廿六)第一節,梅瑟如是說:「當你進入上主你的天主賜給你作產業的土地,佔領後住在那裏時⋯⋯」。換言之,禮儀面對四旬期的心態,不是趁尚有時間而玩樂一番,而是把希望放在四旬期完結之後,基督徒也能在到達應許之地後,把本靠上主恩賜大地才結出的果實的首批回饋上主的慶典。

四旬期讓我們想到以色列民從埃及出谷,四十年曠野遊浪,幾經波折和跌盪才得以踏進應許之地。推而廣之,上主曾經參與自己子民歷史發展,並持續不斷地看顧著他們。縱使路上充滿難關險阻,祂也會「俯聽我們的哀聲,垂顧我們所受的苦痛、辛勞和折磨」。上主更會「以強勁的手、伸展的臂」引領我們,走過我們人生的重重曠野,最終踏足在上主為我們每個人所應許的福地之上。

可以說,在四旬期的開始,禮儀已鼓勵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其完滿的時刻:逾越節。誠如讀經二中 保祿宗徒在《羅》中所言,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天主使祂〔=耶穌〕從死者中復活」。這生命力的解放所帶來的喜悅,所值得的慶祝,完全由讀經一中的慶典和感恩所預示。

耶穌自己也親身經歷了四旬期。祂再一次經歷了上主子民過去的經歷。首先,耶穌知道麵包的誘惑(參戶十四),但祂緊記著天主的教導:「人生活不只靠食物」(申8:3)。留意,耶穌並沒有極端地認為人生活完全不需要食物。相反,耶穌的反應指出了祂的底線:我們是否要為了『麵包』,而漠視甚或傷害天主(的說話或祂心愛的創造,尤其我們的近人)。回到梅瑟在《申》八章所說的話,也許我們更能明白耶穌這回答的真正意思:「幾時你吃飽了,應感謝上主你的天主,因為是他賜給你這樣肥美的土地。你應小心,別忘記上主你的天主⋯⋯你心裏不要想:『這是我的力量,我手臂的能力,給我造就了這樣的財富』。你應記得上主你的天主,因為是他賜給你得財富的能力」(10-11, 17-18節)。

耶穌也知道金牛(別的神,包括金錢財富)的誘惑(參出卅二),但祂也以天主的話來回應:「你當朝拜上主,你的天主,只可欽敬祂一個」(申6:13)。祂也知道一種更為(假裝)高尚虔誠的誘惑,就是『信靠』(實是利用)天主的德能來走捷徑;但針對這種誘惑,梅瑟的說話也是一記當頭棒喝:「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申6:16)。《申》六章可算是猶太信仰最早期的信仰宣認(大約相當於我們的〈信經〉),尤其是第4節:「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上主」。事實上,雖然這裏耶穌所受的是兩項性質各異的試探,但祂的回答表明,回應這試探所需的心態是一樣的。甚至可以說,也與回應第一項試探應有的心態相近:「那裏〔=應許之地〕有高大壯觀的城邑,而不是你所建造的;有充滿各樣寶物的住宅,而不是你裝滿的;有蓄水池,而不是你挖掘的;有葡萄園和橄欖樹林,而不是你栽植的;──當你吃飽時,你應留心,不要忘了領你由埃及地,為奴之家,出來的上主」(申6:10-12)。

耶穌所受的三項試探,《路》和《瑪》的次序不盡相同。在《瑪》中的最後試探,是朝拜魔鬼;而在《路》中,則是所謂的「耶路撒冷的試探」。但從《路—宗》的神學觀來看,耶穌所受的三項試探是層層遞進的。《路—宗》的整個結構:《路》以耶穌單程徐徐前往耶路撒冷受難升天暫告段落,《宗》接著敘述初生教會從耶路撒冷開始擴展至大地四極。因此,在《路》中魔鬼最後把耶穌𣊬間帶到耶路撒冷(=走捷徑,因祂這樣就無需經歷沿路大大小小的挑戰和困難)並提出要讓耶穌在聖殿掉下而不死,事實上就是要誘惑耶穌放棄整個以無罪之身死而贖世的工程。當然,耶穌也成功地抵抗了這項誘惑,並沒有去試探上主,反而展現出對天主的絕對信心。

的確,如今天頌謝詞所讚:「基督四十天的嚴齋,樹立了齋戒的模範」。但今天的禮儀選讀讓我們明白,這齋戒的真正意義,在於戒絕置自己的好處先於天主的意思,戒絕為自己可以走捷徑或趨吉避凶而『信靠』上主,並戒絕在自己成功之時把上主一直潤物細無聲的祝福忘得一乾二淨。簡言之,就是要緊記:「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上主」。


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丙年常年期第八主日 —— 一切唯心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八主日

一切唯心




今天的福音選讀,是耶穌在《路》中的〈平地聖訓〉的結束。從形式看來,這並似是一次講道的結束,反而更像是一系列語錄結集。然而,細看之下,我們仍能發現,是有一條主線貫穿這些語句的:「師徒」的主題。

這主題以兩個層次在這些語句中。首先,是耶穌直接點評了師徒關係:「徒弟不會勝過師父」。但這裏的「徒弟」並不專指門徒們或宗徒們,這裏的「師父」所指的也不是耶穌。這點從上文可理可知,尤其上句:「盲人豈能給盲人帶路?」。而且,在「即使〔徒弟〕學到十足,也只能和師父看齊」中,耶穌顯然暗指句中「師父」的「十足」也不外如是。因此,我認為,這裏指的並不是耶穌自己與祂門徒之間的關係,而是一般的師徒關係。

接著,耶穌以比喻的形式來說明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做人態度:「平生〔有作:時〕只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增廣賢文》296)。當然,耶穌把對比加強了許多:別人眼中的細屑,我們看得比木樑更大;自己眼內的木樑,我們卻看得比木屑還細小。耶穌嚴厲批評這種「待己以寬,律人以嚴」這態度。

只要我們還記得這幾個主日以來我們所聽過的耶穌的〈平地聖訓〉之前的部分的話,就會發現耶穌希望我們做到的是完全相反的態度,即:律己以嚴,但待人以寬。仇恨我們的人,我們不可苛待;得罪我們的人,我們不應報還;欠債不還的人,我們不予追究。這看起來很不合情理,但這就是《路》中耶穌「對你們這些留心聆聽」(vobis qui auditis)的人所說的。

當然,面對自身的軟弱和過去的包袱殊不容易,但這是此世生活所難免的,教會也不例外。然而,教宗方濟各在上週於梵蒂岡舉行的峰會,卻為我們作了最好的示範。處理軟弱和包袱,最有效的方法並不是逃避問題或者無視問題的存在。相反,我們應真誠面對問題,並在上主的帶領和弟兄姊妹同心協力的探討之中尋找解決的方法,並貫徹實行。這樣,我們才不會成為耶穌口中的「假善人」。
的確,正如保祿所言,在基督徒身上,「聖經所記載的話就應驗了:『死亡在勝利中被吞滅了!⋯⋯死亡,你的荊棘在哪裏?』」。他接著寫道:「死亡的刺就是罪惡」。既然我們已藉基督的犧牲而克勝罪惡;那麼在我們之內,就已藏有實行耶穌教導的力量,我們視力模糊的心目就已被開啟。我們既已不再是盲人,就應勇敢地張開雙眼,看清自己眼中的樑木,並鼓起勇氣面對它,嘗試把它拔出來。這過程中也許會有痛楚,甚或會有所擦傷,但誠如保祿在讀經二結束時對格林多城信徒的勸勉:「我們要感謝天主,因為祂恩賜我們藉著我主耶穌基督而獲得勝利」。承襲了厄瑪奴爾(=上主與我們同在)的耶穌,斷不會留下我們,任由我們自己孤軍作戰,獨自面對難關。

回到《路》中耶穌的〈平地聖訓〉。祂接著說:「好樹不會結壞果子,壞樹也不能結好果子」。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從一個人所做的事來判斷一個人好壞。單憑外表或風評,都不足為信。但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卻始終騙不了人。一個人的真面目,也許短時間內可以欺瞞世人。但俗語說得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假以時日,而專注看一個人的作為,就是看清一個人的明鏡。

不過,耶穌看重的,不只是樹會結甚麼果實。畢竟,結果與否,也都是外在的,會受各種環境際遇或能力所限。或者,有些結實,看上去真的是無懈可擊。然而,誠如耶穌在《路》後來會說的:「你們在人前自充義人,但是,天主知道你們的心,因為在人前是崇高的事,在天主前卻是可憎的」(16:15)。耶穌看重的,始終是人的心思念慮。所以,耶穌在〈平地聖訓〉的最後提醒我們:「口中所透露的,無非是埋藏於心底的」。【順帶一提,留心細讀《路》的話,會發現耶穌總會看穿一個人的外在作為(甚至花言巧語),從而得悉他內心真正的思慮】。

的確,有些人的確很懂得在人前人後包裝自己,但聖經的智慧則認為,一如「篩子篩東西,總會留下一些碎屑」,同樣「一個人在言談間,也總會流露出其缺點」。然而,禮儀並不是要我們學習如何去更好地掩藏自己。相反,正因為「一個人的心志如何,也可由他的談吐中看出」。所以,我們要努力,是如何師法基督,修正自己的心志。正如我們不是要學會如何把已腐壞的果實粉飾噴蠟,而是要學習如何好好栽培一顆樹。

今天禮儀讓我們聽到的,以及較早前已聽過的耶穌的整篇〈平地聖訓〉,實行起來確實是個挑戰。但在禮儀略去的結語中,耶穌再一次反問那些「留心聽祂」的人說:「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啊!主啊!而不行我所吩咐的呢?」(46節)。那麼,就讓我們以言以行,「將生命的活顯露出來」!

插圖: Domenico Fetti  (1589–): The Parable of the Mote and the Beam (circa 1619).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