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復活與此生 理想與現實

聖言啟航
乙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復活與此生 理想與現實


梁展熙

  今天的讀經,分兩條主線,兩者在內容上各不相干。我猜測,這是由於復活期的主日讀經的目的同樣有二之故。其一:除了重溫各福音中的復活敘述外,也需從各福音中得到如何活出身為已復活的基督的追隨者的生活;其二:重溫耶穌復活後,初生教會的發展歷程。當中,前者告訴我們基督徒團體生活的理想狀態,以及此狀態之為理想的原因;而後者則告訴我們,基督徒團體生活的實際情況為何,以及當時的初生教會如何克服種種困難。

  今天的讀經二和福音都取材自若望著作。當中處理的,是所謂的縱向關係,即神人之間的關係。在《若望福音》中,耶穌以「葡萄枝──葡萄樹──園丁」來比擬「門徒──耶穌──天父」的關係。這比喻確實在指出,門徒應住在耶穌內,一如葡萄枝條需存留在葡萄樹上一樣。那麼,耶穌是否在勸喻基督徒不應離開耶穌呢?我想這不會是錯的。但這詮釋也解答不了所有問題,例如:「住在耶穌內」的具體意思是甚麼?此外,若我們繼續以葡萄樹幹和枝條來理解我們與耶穌之間的關係的話,另一問題是:一般來說,葡萄枝條不會自己離開樹幹的!正如比喻中耶穌自己說的:凡不結果實的,園丁便會剪掉(見15:2)。換言之,存留與否,其實取決於天父。但話說回來,也不盡如此。畢竟,園丁並非隨意剪去枝條的。他只剪去不結果實的枝條。不過,問題是:「結果實」的具體意思又是甚麼呢?耶穌沒有交代。

  但至少禮儀嘗試為我們提供答案。按同屬若望著作的讀經二來看,這「果實」大概是指:「信天父的兒子耶穌基督的名字,並彼此相愛」(見若一3:23)。當然,這兩者都是人內在的行動,信和愛,都是看不見的。但「果實」定當是可見的和可觸摸的。因此,《若一》作者寫道:「孩子們,我們愛,不可只用言語,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動和事實」(3:18)。在禮儀並沒有包括的上一節中,作者就舉了具體的例子:弟兄姊妹有急難,絕不吝嗇己財而不施以援手。只要「遵守他命令的,就住在他內,天主也住在這人內」(24節)。我們彼此互住的效果是甚麼呢?就是:「在天主面前可以安心」(19節)。並因此,「我們無論求什麼,必由他獲得」(22節)。《若》同樣說:「如此,你們願意什麼,求罷!必給你們成就」(15:7)。

  但這份使神人彼此互住的愛,有否在初生教會中成長呢?也許耶路撒冷教會對本地人卻有此心,不過今天的讀經一卻告訴我們故事另一面。曾衝鋒陷陣的迫害基督追隨者的掃祿,在相信耶穌之後也同樣衝鋒陷陣般宣講耶穌,甚至為此與已希臘化了的猶太人執拗起來(宗9:29),令他們起了殺機。因此,耶路撒冷教會決定把他送返塔爾索(30節)。有趣的是,《路─宗》作者此時的小結是這樣寫的:「教會既在全猶太、加里肋亞和撒瑪黎雅得了平安,遂建立起來,懷著敬畏上主之情行動,並因著聖神的鼓勵,逐漸發展」(31節)。如地圖所示,塔爾索(Tarsus)離開「猶太、加里肋亞和撒瑪黎雅」(Judea, Galilee, Samaria)的距離,幾乎是這整個地區南北距離的兩倍。因此,不少聖經學者認為,《路─宗》作者的弦外之音是:「我們把保祿送走了,巴勒斯坦地區的初生教會,得平安了」。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天主總能使人類殘局成為美好結局。巴勒斯坦地區的教會,基於種種原因,沒有真心接納保祿。但保祿卻最終成了外邦人的宗徒,把基督信仰傳遍世界。可以說,今天你我成了基督徒,保祿宗徒功不可沒。不過,初生教會的失敗,成不了我們的藉口。在實踐耶穌所給予的彼此相愛的基督徒生活理想的過程中,當然有跌倒的可能。不過,我們不應讓過去的跌倒成為今日的羈絆,躊躇於昨日的負疚;相反,正因為跌倒過,我們才可更有力的去繼續追求這基督徒生活的理想。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棄石與善牧 救治與愛情

聖言啟航
乙年復活期第四主日

棄石與善牧 救治與愛情


梁展熙

  今天的禮儀選讀觸及到一些重要的問題,包括耶穌的身份,以及用了兩個比喻來嘗試描寫以耶穌所履行的基督事件作為基礎的我們與耶穌之間的關係,和這基督事件在我們身上所呈現的效果。

  首先是耶穌的身份。在讀經一中,伯多祿和若望因著他們所行的奇事──治好跛腿乞丐,以及接著的講道而吸引猶太人聽信,因而引致猶太權貴的質問時,伯多祿的回答中有道:耶穌基督就「你們所釘死,天主從死者中所復活的」(宗4:10)。可以說,耶穌的身份,至少我們人類可如何理解他的身份,是與他服從天主旨意所承行的基督事件分不開的。

  接著是兩個讀經一和福音選讀中用到的比喻。較為人所知,是《若望福音》的「善牧」。而由於主日禮儀三年循環的復活期第四主日福音選讀都是取自《若》第十章──耶穌善牧,這主日也就得了其「善牧主日」之稱。耶穌可與牧人比擬之處,在於牧人與他的羊之間的關係:彼此認識、不會「大難臨頭各自飛」、羊懂得聽牧人的聲音等等。

  至於那我們較為不熟悉的,或會一時想不起來的,是《宗徒大事錄》和《聖詠第一一八篇》的棄石。由於《詠》成書當然較《宗》早,所以我們先看《詠一一八》。禮儀把重點所在的一句定作答唱詠重句:「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118:22)。從這篇聖詠本身的上文下理看來,這裏的「廢石」是指起初被所有人唾棄而後來得到天主拯救提拔而成了「基石」的聖詠作者自己。然而,《宗》中的伯多祿,藉著剝去了其舊的上文下理而嵌入新的之中,即改變了整句話的意思。現在,《宗》中的「廢石」和「基石」之所指變成了耶穌基督。

  當然,這兩個比喻所啟迪的對耶穌是誰的理解,也隱含著對耶穌做了甚麼,以至耶穌對我們做了甚麼的理解。也許由於棄石比喻在出處(詠一一七)中的範圍太窄,伯多祿(或宗作者)無法推而應用到信友身上。但在同一節中(宗4:11),伯多祿指出,那個跛腿乞丐之所以能夠完全康復,全靠這石。可見已被天父舉揚的耶穌,會治癒我們、使我們康復,重新投入健康的、具宗教幅度的(按猶太律,身體有缺憾者不得進入聖所獻祭),以及社交生活(我們不可把今天人們對殘疾人士的關懷,視為在第一世紀也是理所當然)。

  至於為羊捨生的善牧,我們當然不可單從字面地理解。畢竟,若果牧人在保護羊群時死了,他就再也不可保護羊群,那麼牧人的死可以說是沒有意義的。不過,這只是個比喻,所以不必所有元素各有相對應者。耶穌,因著他願意為我們捨生,使我們得到生命。他寧願為我們而死,也不會遺下我們。的確,他給我們的,不是一個普通的善良牧人可以給予他的羊群的。如讀經二中《若望一書》的作者所說,耶穌給予我們的,是「愛」(3:1)。這愛使我們即將變得與耶穌、與天主相似。這可是再厲害的牧人也給不了他的羊的。

耶穌,這位懷有善牧之心對待我們的,為我們捨生而被天主高舉的,被人棄用卻為天主所善用的,給予我們圓滿、康復,和更重要的,他那使我們變成與他相似的愛。正正因此,我們才可與《詠一一七》的作者一同觀呼:「請你們稱謝上主,因為他是美善寬仁的,他的仁慈永遠常存」(118:1)。

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復活 生命的重生;罪赦 人生的重生

聖言啟航
乙年復活期第三主日

復活 生命的重生;罪赦 人生的重生


梁展熙

  上主日禮儀讓我們按時序地讀了《若望福音》中遲疑不信的多默的故事。按《若》的脈絡此事發生於耶穌復活後八天。禮儀日子與福音敘述的日子吻合。但今天就不同了,復活主日已距離我們十四天了,禮儀反而讓我們回到耶穌復活的那一天,就是《路加福音》中厄瑪烏二徒在見過耶穌顯現後,回耶京匯報宗徒們的敘述。故事詳情大家都大致了解,我也不贅述了。單讀《路》的這段敘述,重點大概是復活的耶穌絕非鬼魂,而是有血有肉可進食有軀體的耶穌。這都是對的,沒有問題。只是,若把禮儀為我們安排的其他讀經一併來看,就似乎禮儀還想給予我們別的訊息。

  今天的讀經一,是伯多祿在治好一個跛腳乞丐後,在耶京聖殿外邦人庭院的撒羅滿走廊處的一篇講道演辭。雖然禮儀只截取了當中的一部分,但確實保留了當中的高峰。在指出了當時耶路撒冷的猶太人確實要為耶穌的死負責之後,伯多祿接著說:「我知道你們所行的,是出於無知;你們的首領也是如此。但天主藉著眾先知的口,預言他的默西亞當受難的事,也就這樣應驗了。你們悔改,並回心轉意罷!好消除你們的罪過」(宗3:17-19)。在指責了當時耶京的猶太人後,伯多祿先以「無知」為理由,讓他們有下台階,同時預示出這過犯可獲赦免。接著,他指出,天主能化惡為善,藉著他們所行之惡,來完成祂早已預言的救恩計劃。但這一切,在伯多祿的講道中,都是說服他當時當地的猶太人聽眾的手法,為的是呼籲他們「悔改,回心轉意」。換言之,既使當時耶京的猶太人間接導致耶穌的死,但耶穌的死所帶來的,並非報復──反把他們置諸死地。非也。相反,耶穌的死和復活,帶來的是新的機會:罪過的消除。

  這與讀經二的內容不謀而合。這位來自若望團體的《若望一書》作者如是寫道:「[耶穌]自己就是贖罪祭,贖我們的罪過,不但贖我們的,而且也贖全世界的罪過」(2:2)。換言之,在經過一定深度的神學反省後,《若一》作者認為,把耶穌置諸死地的,不單是當時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更包括身負罪債的你我。不過,《若一》作者並非要我們憎恨自己。相反,他指出:「我給你們寫這些事,是為叫你們不犯罪;但是,誰若犯了罪,我們在父那裏有正義的耶穌基督作護慰者」(2:1)。耶穌的死,不單贖回了我們過往的罪過,也已預贖了我們一生所有的罪過。但這也不是讓我們肆無忌憚的過活。而是,人生在世,犯錯缺失、傷害別人以至自己是在所難免的,因為我們是人,就這麼簡單。不過,我們雖然要為自己做錯的事負責,作出補償。但我們也不應為我們過往做錯的每件事而庸人自擾。因為復活的耶穌,是個面向將來的耶穌,是個總會給人機會的耶穌,是個總會在天主面前幫我們講好話、辯護的耶穌。


  那麼,已滿載神學思想的福音選讀與這有關嗎?當然有,在耶穌藉進食向宗徒們確認祂是有血有肉人而非鬼魂以定他們的驚魂後,耶穌就對他們說:「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並且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因衪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24:46-48)。換言之,耶穌復活後,罪赦要因祂的名廣被大地。更重要的是,宗徒們──以及由宗徒傳來下的教會的成員:你和我──是這些事的見證人。我們要向別人宣講罪赦,更為向自己宣講罪赦。不斷因過去的事而怪責別人和自己,並非復活的耶穌所帶給我們的。讓我們效法今天答唱詠中的聖詠作者,在感受到這份罪赦所帶來的平安後,說:「在平安中,我一躺下,即刻入睡;上主,唯有你能使我安居順遂」(詠4:9)。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同一顆心 同一條命

聖言啟航
乙年復活期第二主日

同一顆心 同一條命


梁展熙

  禮儀年三年循環中的復活期第二主日,福音都是讀疑而不信的多默(若20:19-31)。不過,這並不代表三年的復活期第二主日訊息相同,畢竟讀經一和二是三年不同的。乙年禮儀想我們領略到,也許是聖神在基督徒團體中的作用。

  《若望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在祂復活的那一天,就顯現給因為怕猶太人而緊閉門窗的宗徒團體。祂顯現時,向他們噓了一口聖神之氣,就把聖神賜給他們。《若》以呼應《創世紀》中天主以泥捏出人形後向之噓氣以造人的一幕(創2:7),來描寫耶穌如何創造祂的教會──一個雖由不同的人組成卻呼吸同一口聖神的、跟隨基督的團體。

  《若》的教會觀,與讀經一中《宗徒大事錄》的教會觀不謀而合。不少人在讀今天的讀經一時,只集中於初生教會中某程度的共產制的生活方式。這很好,並沒有問題。但我們可再深入一點,那就要問:他們為何取這種生活方式?原因很簡單,由跟隨基督的人聚集而成的團體,是是「一心一意」的(宗4:32)。「一心一意」這四個字,卻無法完全譯出原文的精髓。

  「一心一意」中,事有蹊蹺的就是個「意」字。這字的原文是「ψυχὴ」(psychē),既可譯「靈魂」,又可譯「生命」。而且,你想的沒錯,這也是心理學(psychology)一字的字源。其實,這字是來自動詞「ψύχω」(psychō),本義是「噓氣」、「呼吸」。換言之,這由信仰基督的人所組成的團體,不單是『一條心』的,更是『呼吸同一口氣』的,活的是『同一條性命』。這就是初生教會的成員為何已毫不計較地與團體中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多出的財富的原因。因為如果團體中任何人受苦,任何人有需要、有匱乏,就是整個團體中每個人都在受苦,都有需要,都有所匱乏。

  細心地閱讀讀經一的讀者會發現,宗徒們分配財產的做法,似乎不完全符合今天社會要求平等的呼聲。宗徒們把較富裕的成員變賣所得分配的原則,並非人人均等,而是使團體中的人不再匱乏。換言之,需要愈大者,獲分配的也愈多。當然,這原則除了讓團體中的各成員都可好好生活之外,令團體中不會彼此計較得到多少的原因,是「愛」。這原則盡見於若望傳統中的另一著作,今天的讀經二:《若望一書》。父,和父所派遣的子,以及父和子與信仰子的人之間的關係,《若一》用來描寫這關係的關鍵字,是「愛」。是因為愛,所以基督徒彼此之間不計較、不樂見任何人受苦、不要讓團體中任何人有所匱乏。這份愛,並不只是兩心相印,而是只有一個心的。


  因此,禮儀安排我們在答唱詠中齊聲:「請你們讚頌上主,因為他是美善寬仁,他的仁慈永遠常存」(詠118:1)。不過,禮儀並不是要我們翹起雙手來等待上主的美善寬仁,而是要我們主動地去活出祂的美善寬仁。因為,祂那份永遠常存的仁慈,就在我們上星期所紀念的子的死亡與復活中,一次而永恆地展現給了我們。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復活 恐懼 重新開始

聖言啟航
乙年復活主日

復活 恐懼 重新開始


  在四部福音中,我最喜歡的是當中最早成書的《馬爾谷福音》(約於主曆七十年前後)。無他,在四福音中,《馬》的神學反省相對原始、雕琢較小、質樸無華,但不乏深度。今天的福音選讀,正是一例。

  事情發生在耶穌行刑後的第三天。放棄了耶穌的門徒──【按:四福音對門徒們──以至任何人物──的描述都是有差別的,大家讀福音時,還是不要把四本混為一談,當成一本的好。畢竟,誠如上世紀天主教聖經學泰斗之一伯朗(Raymond E. Brown)所言,教會傳統為我們留下了四部福音,就是要我們周旋於四個有差別的耶穌(及與他相處的人)的經歷的敘述。至於差別為何,有機會另文再議】──並沒有回來【按:谷16:8乃《谷》原本的結束,現存的版本中16:8之後的故事,為《谷》後來的抄經者或編修者所加;見註一】。出現的三位,全都是女性:瑪利亞瑪達肋納、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和撒羅默(16:1)。她們來,是為傅抺已死去第三日的耶穌。

  他們的行動,是令人動容的。按《谷》所載,耶穌死時,乃安息日前的傍晚。也許由於時間緊迫,阿黎瑪特雅人若瑟只用殮布裹好耶穌的遺體,並未用香料傅抹耶穌(15:42-47)。現在,耶穌已死三天,遺體理應已開始腐爛發臭。她們仍願意頂著臭氣為耶穌傅抹,與那些消聲匿跡的門徒相比,有情有義得多。當然,她們的這份心意,也令她們遇到喜出望外的事。

  細心閱讀的話,就會發現其實谷作者對環境的描寫已透露出一點端倪。《谷》對上一次提到天色時,是耶穌已身懸十架之時:「到了第六時辰,遍地昏黑」(15:33)。情節中的主角陷入絕境,天色斷不會好到那裏去,這是古今常見的敘事技倆。但在這死後第三天三位婦女到達墳穴之際,《谷》作者卻又作以下旁述:「那時,太陽剛升起」(16:2)。細心的讀者就不難發現,主角否極泰來之事,快要發生。【當然,從敘事行為本身來說,其實讀者對主角的命運未到終局一事不會太愕然;因為,如果主角真的蓋棺定論了,該敘事行為本身根本就不會繼續】。

  但就在此時,出人意表的事要發生了。婦女們「進了墳墓,看見一個少年人,坐在右邊,穿著白衣,就非常驚恐」(5節)。坦白講,墳墓內的這幕,與外面的晨光初現形成了一定的對比。這突兀感也令讀者預期另一件突兀的事將會發生。但就在此時,這位少年人安撫她們說:「不要驚惶!你們尋找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納匝肋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裏了!」;他還指給她們說:「請看安放過他的地方!」(6節)。問題是:究竟她們為了甚麼而驚恐呢?真的是因為耶穌復活一事?或是因為無論他復活與否,他的遺體──或身體──不見了一事?還是兩者皆是呢?換個問法:這位少年是否真的有安撫到她們呢?我的答案肯定是:沒有。

  少年還要她們:「去,告訴他的門徒和伯多祿說:他在你們以先往加里肋亞去,在那裏你們要看見他,就如他所告訴你們的」(7節)。讀者首先發現到,雖然門徒們已拋棄了耶穌,音訊無全,但耶穌並沒有放棄門徒。相反,祂主動提出要與他們會面。而會面的地方,並非在耶路撒冷的任何一處,而是在他們初次見面、「識於微時」的地方──加里肋亞。這彷彿就是在對門徒說:「不要緊!讓我們重新開始,以你們現在有的對我新的認識,再經歷一遍我們曾經過的一切」。

  但好戲還在後頭。在一聽完這位白得發光的少年的說話後,婦女們「就從墳墓那裏逃跑了,因為戰慄和恐懼攫住了她們,她們什麼也沒有給人說,因為她們害怕」(8節)。也就是說,那位少年對她們說的話,即他的耶穌復活宣報,婦女們並沒有告訴任何人。這夠出人意表了吧?還未算,更突兀的是,這就是《谷》原本的結束。這當然不會是一切的結束,否則《谷》作者也不會在事後三十至四十年會動筆寫這本書。

  對這樣的留白,人可有至少兩種看法。一種就是認為文本有錯漏,因而增補。這是《谷》的抄經者或編修者的選擇。這很好。另一種就是,按照這位少年的要求,重新回到《谷》的起點,再與耶穌經歷一次。這是我的選擇。某程度上,這也是教會禮儀年的選擇。在復活期過後,我們將回到常年期,回到福音情節的主線上。畢竟,復活這件對生命和世界帶來如此震撼的事件,聽一次是無法洞悉的。我個人是很喜歡這留白的結局。你呢?你有你特別喜歡的福音嗎?

梁展熙


【註一】:《Codex Sinaiticus》(西乃抄本)清楚標示出《根據馬爾谷的福音》(圖中文字:ΕΥΑΓΓΕΛΙΟΝ ΚΑΤΑΜΑΡΚΟΝ;音:Euangelion kata Markon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的結束在句子:ΚΑΙΟΥΔΕΝΕΙΠΑΝΕΦΟΒΟΥΝΤΟΓΑΡ(=kai oudeni ouden eipan; ephobounto garand to no-one nothing they said, for they were being afraid.)=她們並沒對任何人說任何話,因為她們一直感到恐懼。《Codex Vaticanus》(梵蒂岡抄本)也相同。

《西乃抄本》中《馬爾谷福音》結束於16:8

《梵蒂岡抄本》中馬爾谷福音結束於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