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甲年聖誕期主顯節 —— 世界重重黑暗 萬民之光始生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聖誕期主顯節

世界重重黑暗 萬民之光始生




今天的讀經一取自依60:1-6,主要是因為當中提到駱駝帶著列國的財寶—包括黃金和乳香—來到耶路撒冷。再加上聖詠第七十二篇,就成了《瑪竇福音》中賢士們跟隨異星指引尋找新生的猶太人君王這一幕的文化元素背景。《依.第六十章》成書的歷史背景,是巴比倫流徙的時代,他們的鄉土被蹂躪,他們的子民被流亡。在這情況下,依撒意亞先知為了安慰耶路撒冷的居民,使用了深沉漆黑中的一道𥌓光的圖像。儘管被蹂躪破壞的耶路撒冷猶如陷入黑暗之中,天主卻仍然沒有放棄這城市。天主的榮光照射在以色列身上,把整個民族從黑暗中拯救出來,帶到光明之中,也就是從奴役中拯救出來,使他們重獲自由,彷彿當年天主所施行的出谷事件一樣。

在依撒意亞先知的意象中,天主的榮光聚焦在耶路撒冷城,光輝奪目得所有被流放的以色列子民,無論男女老幼,都將會體驗到這份光芒。列邦將帶著其財富來到耶城,既為了重建而奉獻,也為了表示對上主的崇敬。發放著天主耀眼光芒的耶路撒冷,好似燈塔一樣指引著列國萬邦來到上主跟前。今天,我們就慶祝上主藉著耶穌的誕生向萬國所啟示和彰顯祂的光榮,是為世界之光。

今天的答唱詠—聖詠第七十二篇—描繪出以色列子民所期望的他們剛登基的君王的理想特質。聖詠作者祈求上主𧶽給這位新君王能力,以正確地作判斷,公正地作決定,並且尤其關顧受迫害者和貧苦者。這樣的君王將名留清史,並成為萬國所有君王的模範。這樣的統治乃萬民所望。天主之道將在這君王身上體現出來,列邦將會以財富、朝貢、尊崇、朝拜和侍奉來仰望這樣的一位君王。

當一位君王這樣的彰顯天主的智慧和上智的判斷時,他將能引導萬民歸向上主。這樣的待人處事,無論何時何地都得到所有人的愛戴。主顯節慶祝的,正正就是這樣的君王,如此的國度,在真人亦真天主的嬰孩耶穌身上顯示出來。列國萬民,以來自東方的賢士們為代表,來到這位君王面前仰望朝拜祂,並禱求祂的『王權』萬世常存。

天主國度並不僅僅屬於以色列民,而是向列國萬邦開放,根據《致厄弗所人書》,正正就是天主在耶穌身上所啟示的奧秘,那以前從未向世人宣示的祂在世界伊始時就定下的計劃:「藉著福音,在基督耶穌內,外邦人與猶太人同為承繼者,同屬一個身體,分享同一恩許」(弗3:6)。

藉著耶穌,並透過聖神的德能,天主的奧秘向猶太人啟示了出來。面對著這份奧秘,猶太人便需要有一種新的思維、新的行為模式。天主的選民,並不再只有他們。相反,在天主自亙古就定立的計劃中,所有人都能夠共享他們一直享有的與天主的關係以及來自天主的祝福。耶穌的福音的重點之一,在於猶太人與外邦人同等地共享天主的關係、祝福,和應許。耶穌的臨在光照著我們的內心、我們的思想,而聖神的德能就使我們能夠成為同一道光,照耀世界。

最後,讓我們談談《瑪》獨有的〈賢士來朝〉。其實,這一幕是取材自許多《聖經》(《舊約》)以至《聖經》外的材料,目的是為傳達出《瑪》作者對於耶穌的身份和使命的信念。從這角度來閱讀的話,賢士們可被視為那些被天主的光—異星—所導引而來耶路撒冷朝拜那新生的猶太人的君王。大黑落德和當時猶太人宗教領袖指出默西亞會來自達味一脈,並且生於達味之城—白冷。大黑落德,當時的猶太人的君王,代表那些感到自己被這位新生王—尤其是祂那種行使王權的新方式—所威脅的人。這些人想方設法要除掉耶穌,以及祂所彰顯出來的價值觀念。

賢士們一直緊隨著天主的光,並獲得覲見和朝拜小耶穌—那以與古往今來的君王或統治者全然不同的方式領導萬民的君王—的機會。透過〈賢士來朝〉這一幕,《瑪》作者希望他的讀者能夠明白到的是,耶穌是為了全人類而來的。我們既宣認自己為耶穌的門徒,自是蒙召把這份洞見、智慧,以至這道光明帶到全世界。我們要向所有人彰顯出天主的光芒,使得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天主國的子民。主顯節所慶祝的,是主耶穌向世界彰顯自己,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在我們的生活繼續這份使命。

趁主顯節,讓我們—教會的一員—重溫一下教會(也就是我們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基督為萬民之光,本屆神聖大公會議,因天主聖神而集合,切願向萬民宣佈福音(參谷16:15),使教會面目上反映的基督之光,照耀到每一個人」(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萬民之光:教會教義憲章》,第一段)。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甲年將臨期第四主日 —— 嬰孩誕生 主諾成真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將臨期第四主日

嬰孩誕生 主諾成真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
“The Dream of St Joseph” (btw 1650 and 1655).
In: Museum of Fine Arts, Budapest.

話說在主前736年,亞述帝國威脅大舉進攻南國猶大。朝廷中有些人進言,建議當時在位的阿哈次王與其他鄰近的小國結盟,共同抵擋亞述大軍。然而,亦有另一些人,依撒意亞先知也包括其中,卻告訴他要以靜制動。他們認為,對阿哈次來說,以不變應萬變乃最佳策略。可是,阿哈次王自己卻反而傾向與亞述帝國立約,只充作其藩屬,為求(靠自己的政治謀算來)拯救自己和自己的國家。

透過依撒意亞先知,上主願意給阿哈次一個徵兆(sign),但阿哈次卻不肯定,自己想不想接受上主的徵兆。最後,他假借虔誠之名,『婉轉地』拒絕了上主。上主可不是如此容易便可被打發過去。祂直接告訴阿哈次,耶路撒冷(他所統治的國家的首都,王宮〔及聖殿〕之所在)將會得救。阿哈次所懼怕的軍事威脅將可化險為夷,而這希望的徵兆正正在於對一個嬰孩即將誕生的那一份肯定。【與醫學發達的今天不同,在古代相當部分的胎兒未必能夠挨得到呱呱落地的一刻,難產乃是一大考驗;即使過得了這一關,夭折的也不在少數】。依撒意亞指出,這嬰孩【當時指的是阿哈次的后妃將來為阿哈次自己所生的太子】就是上主對祂子民的仁慈的記號(sign),因為即使亞述大軍壓境,上主也將保守達味的後代阿哈次一脈能夠延綿不斷。

無怪乎基督信仰傳統會將《依撒意亞先知書》的這一段與耶穌的誕生關連起來。正如那個嬰孩是上主與阿哈次及整個南國猶大共同面對強敵—『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的徵兆,耶穌的誕生就標誌著天主對整個人間的那份慈悲。耶穌基督,就是成了血肉的天主的愛(參:教宗本篤十六,《天主是愛》,12)。

聖詠第廿四篇本是為了遊行(procession)的禮儀而創作的,在第二聖殿時代(主前515年至主曆70年間)也經常在遊行中由司祭與群眾互為對唱。這篇聖詠所歌唱的,是代表著上主臨在的約櫃被迎進耶路撒冷聖殿之內。這篇聖詠最值得留意的特點是,雖然本為儀式而作,但當中不乏對信友的道德呼喚:「誰能攀登上主的聖山?誰能居住祂的聖殿?是那手潔心淨,不慕虛幻的人,是那不發虛誓,不懷詭計的人」(3-4節)。在今天的禮儀背景下,這篇聖詠所讚頌的,就是天主曾經許諾最終將要誕生的那個孩子,天主自己的獨生子,取了這地上的帳棚,與我們同在,住在我們中間。

兩天後便是紀念耶穌降誕的日子,禮儀在這一天讓我們聆聽,按《瑪竇福音》所載,在耶穌誕生前發生在若瑟和瑪利亞身上的事。然而,要真正領會今天的福音選讀,我們必先將之與我們較熟悉的,即《路加福音》的描寫,區分開來。在《瑪》中,面對著耶穌誕生前所發生的一切,主角—或更好說:做決定的那一位—是若瑟。身為一家之主的他,領受了天主在夢中藉使者所傳遞的訊息。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若瑟領報』。在《瑪》的記述中,沒有牧童(其實是牧人,他們大抵不是十歲八歲的稚子),也沒有天使(夢中出現的不算在內),更沒有往白冷去的旅程。

只要我們把《瑪》和《路》的敘述區分開來,我們就能夠看出,這兩部福音雖然處理的是類近的主題,但手法各異。當時人們所期待著的默西亞,是來自達味一脈的,但耶穌只能透過若瑟一方來取得這身份,況且若瑟並不可能是祂的生父。從《路》的手法來看,作者對瑪利亞在耶穌誕生敘述中的重視淡化了耶穌如何取得達味之子身份的問題;《瑪》則明明白白地展示出,視若瑟為耶穌法定的父親(義父)乃是天主的旨意。

同樣,兩位聖史都知道默西亞本應來自白冷(或譯:伯利恆),但耶穌卻是來自納匝肋。《路》的說法是若瑟和瑪利亞本居納匝肋,卻在旅居白冷期間誕下小耶穌;然而,按《瑪》所載,聖家本來就一直住在白冷,只是在逃避大黑落德的屠殺而僑居埃及過後,及至回巴勒斯坦之時才另覓他方,移居納匝肋。

最重要的是,《瑪》和《路》都想強調一點,儘管耶穌的誕生,在外人看來,好似是不合法的(illegitimate),但事實上卻由於是天主的作為所以自然是合理的(legitimate),甚至可說是有意如此的。對於正值將臨期而好好準備自己的基督徒來說,《瑪》的敘述又有著另一層意義:耶穌的誕生,並不是按著人的常規而發生的。的確,天主的旨意,往往打破由人所定的常規慣例。

最後,雖然我們溫馨喜悅地慶祝救主的誕生,但就如禮儀今天讓我們所聽到的保祿宗徒訓誨則仍然提到,基督信仰的福音(喜訊、好消息),不只是達味御座最終有繼承人,更是祂從死者中復活。基督徒所盼望的,正正是隨著基督的重臨所帶來的萬象更新,復活永生(參:〈集禱經〉)。

預祝聖誕快樂!天享光榮、地滿平安!


插圖: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甲年將臨期第三主日 —— 上主拯救世界 我們幫助彼此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將臨期第三主日

上主拯救世界 我們幫助彼此

"St. John the Baptist in Prison Visited by Two Disciples" (1455-60, detail)
by Giovanni di Paolo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在將臨期第三主日,傳統稱之為「喜樂主日」,禮儀所選的讀經一是截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卅五章,當中先知提到對祂子民關愛非常的上主如何復興和拯救祂的子民,從而讓他們感到喜樂無比。依撒意亞在當時的歷史時空所談及的,是上主藉著祂大能的手使祂的選民從流徙巴比倫中回歸故土。天主的拯救行動,將可見諸大自然以及人類的世界。整個大自然都將歡呼雀躍。曠野荒漠與不毛之地都將變得青蔥翠綠、花果繁茂,甚至會『引吭高歌』!最肥沃的、最有生氣活力的土地將是天主子民的產業。

所有無力面對當下困難的人、所有失去希望的人,甚至那些恐怕天主已經放棄了他們的人,依撒意亞先知對他們宣講說:「振作吧!不要害怕!」,因為「〔上主〕要親來拯救你們」(35:4)。盲的、聾的、跛的,以及啞的都將得治癒,並將經驗上主無微不至的照顧。所有虛弱的、所有失去生命力的,都將得到恢復,獲得更新。那些將從異國流徙回鄉的猶太人,因著身心都回復如初,他們將「歌唱著回到熙雍」,而且「痛苦與嗟嘆無影無蹤」(35:10)。在基督來臨人間的事件中,基督徒感到同樣豐盛的喜樂,因為他們經驗到自己的人生得到徹底的更新。

今天的答唱詠,把依撒意亞先知的宣講化作禱詞:「上主,請來救助我們!」(參:依35:4)。聖詠作者確信上主定會俯允,因而高聲讚美上主「持守信實,直到永久」(詠146:6;禮儀從略)。接著,作者在人間具體實際的情況中看出上主的關愛與照料。受壓迫的、饑餓的、被囚禁的,都得到了他們最需要的。盲者得以復明,受欺壓的人得到上主支持而能夠『挺直腰骨』【按:彌撒書原譯:挺身】(8節)。尤其中悅天主的,是為公義而工作,畢竟祂自己本身就會「保護異鄉之人(=旅居他方的人)」【彌撒書:旅客】,「扶助孤兒寡婦」,並阻撓『惡人的計謀』使之功敗垂成【原譯:使惡人迷失道路】(9節)。由此,「上主將永世為王」(10節)。上主為祂子民在此世所作的大事,實在是我們如何彼此擔待的模範。

然而,及至我們自己要面對擔憂和恐懼時,又應怎麼辦呢?雅各伯的團體正面對類似的難題。他們因為主在他們自己預計的時間之內尚未再來,便憂心害怕。雅各伯勸導他們,要有耐心。主已經來拯救我們了;祂再來之時,一切將致臻圓滿。至於當下,我們應該好好活出每一天,面對那些因為團體生活而生的難關,包括:按捺不至的挑剔與判斷、彼此誤會,以及因為自己私人的信念而壓迫別人。面對這種種挑戰,雅各伯的建言都是:要有耐心,「因為上主就快來到」(雅5:8)。

正如古時候農夫為豐收只好耐心地望天打掛,我們為了那世界圓滿只好靜待主的再來。耐性,保持內心堅定,以及抗拒判斷別人的誘惑,是我們的挑戰。雅各伯提出,先知們就是我們「受苦與忍耐的模範」(10節)。為了「代表上主發言」,他們儘管要面對許多困難仍持守忠信(同上)。在我們等候主再來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忍耐我們因各自性格上的軟弱而要面對的不同難題。將臨期乃喜樂地期待主再來的禮儀節期,這節期也幫助我們在致力實行主的善功的同時培養出耐心的德行,直到祂的再來。

這稱為「已然末世神學觀」(“already” eschatology)的主題,即天主的救世行動藉著耶穌業已成就的思想,尤見於福音選讀中,耶穌與若翰洗者門徒們的對話。若翰派門徒們來向耶穌詢問有關「要來的那位」(=默西亞)的事(瑪11:3),耶穌的回應是指出《舊約》中默西亞業已臨在人間的徵兆:對貧窮人以及那些需要天主醫治的人的關懷與照料。的確,「耶穌把一些人由飢餓、不義、疾病和死亡的人世痛苦中拯救出來,藉 此展示了默西亞的徵兆;但祂並非來消除此世的所有痛苦,而是把人 類從更大的奴役,即罪惡的奴役中,拯救出來」(《天主教教理》549)。

然而,上述這些徵兆與當時人們對默西亞的想像頗有出入,因此,耶穌補充說:「凡不因我而失足的人,真是有福」(瑪11:6)。默西亞時代充滿的是天主為貧窮人和有需要者所作的拯救行動,而不是軍事或武力上的勝利。那些忽略了「默西亞」的這個向度的人便會抗拒耶穌,否認祂的默西亞身份。

作為為耶穌的來臨而做好預備的先知,耶穌極力讚賞若翰。然而,祂也指出,凡接受祂為默西亞並履行祂工作的人,將能夠做較若翰更偉大的事。天主拯救世界的行動將藉那些決志以耶穌的默西亞使命為模範的人的行動而彰顯於世:「天主祝福那幫助窮人者,譴責那不顧窮人者⋯⋯從他們為窮人所作的,耶穌將認出祂的被選 者。當『窮苦人得了喜訊』(瑪 11:5)時,就是基督臨在的記號」(《教理》2443)。

插圖:"St. John the Baptist in Prison Visited by Two Disciples" (1455-60, detail) by Giovanni di Paolo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將臨期第二主日 —— 正義與和平必常興盛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將臨期第二主日

正義與和平必常興盛

「將臨期」既然是禮儀讓我們為期待紀念耶穌首次來到人世間的節期,「希望」自然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題。今天的禮儀選讀,可以說,讓我們明白到,「許多猶太人,甚至一些懷有與他們共同期望的其他民族,在耶穌身上看到了天主許諾給以色列的默西亞、『達味之子』的基本特徵」(參:《天主教教理》439)。讓我們先看讀經一。

由他的弟子所紀錄的先知言行集錄的第十一章中,依撒意亞描繪著世界的一個可能性,一個藉公義和忠信所管治的世界,一個智慧與和睦的精神可以扎根發展的世界。依撒意亞先知啟示他的以色列民同胞,以春天萬物立刻—好像快鏡一樣—發芽繁茂的意象來構樣這樣的一個美麗新世界。在之前的一章,依撒意亞借用了大自然的圖象來描寫不信實的以色列—猶大君王的覆滅:「看啊!吾主,萬軍的上主將用斧鉞砍伐枝幹:高出的要削去,聳出的要砍低。他將用鐵斧砍伐叢林,黎巴嫩和她的壯麗必被伐倒」(依10:33-34)。然後,在本章,依撒意亞栩栩如生地描述一個君王應有的特質,並展示出在這樣的一個君王治下的世界將會如何。先知所刻劃的我們所渴望的理想新世界,其實與伊甸樂園十分相近。

雖然,依撒意亞先知時代的人們所(錯誤地)期待的,是一個能夠實現天主國度的政治上的君王;然而,以色列信心的依靠,應當是上主本身,只有祂才能夠選立出遠超他們想像的默西亞。由此,基督信徒,透過耶穌基督的來臨,便可從這段章節中找到更深層的啟示。耶穌基督(基督=默西亞),作為天主對祂子民那份信實忠誠的記號,就是依撒意亞先知這段說話的圓滿實現。

作為對讀經一的回應,今天禮儀為我們選了聖詠第七十二篇。聖詠所描繪的,是一個充滿公義、和平,而且物質充裕豐饒而全無匱乏的世界。可以說,這世界完美得令人難以置信。在這篇聖詠所構想的世界裏,所有的人,尤其是貧窮的人、受苦的人、低下的人,都得到拯救。所有人都將得到他們所需要的、一無所缺,正正因此,「正義與和平必常興盛」(詠72:7)。

這篇聖詠本是為默西亞【=受了傅油的】的君王未來的統治祈福的。在這個(理想)新世界中,君王作為天主的代表既要照顧那些社會中較弱小的成員,同時也要公義地治理人民,並使每個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上主的祝福。可惜的是,人間的君王總是無法百分百完成這職責。而當以色列—猶大的君主統治在主前第六世紀沒落以後,天主子民仍然盼望著這樣的世界。他們始終相信一個滿載公義與和平的天主國度仍然可能,並以對一位默西亞的來臨的盼望來表達出這份信念。在將臨期內,我們也應為充滿正義與和平的天主國度早日臨現而祈禱,並在祈禱的同時讓自己準備好,為建構這樣的美好世界出一己之力。「對貧窮匱乏的人的特別關愛,以及由之而作的決定,不得不包括數目眾多的飢餓者,有需要者,無家可歸者,沒有醫療照顧者,尤其是那些看不見未來的絕望者」(參:若望保祿二世,《論「社會事務關懷」通諭》(1987年),第42號)。1971年主教會議的最終文件甚至認為:「為公義而作出行動,以及參與改變世界,乃宣講福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更好說,乃教會為人類救贖以及從各種壓迫中解救人類的使命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參:Justitia in Mundo, 6)。

但當我們一聽到福音選讀,我們也許不禁會問,《瑪竇福音》為何花了那麼多時間去描述若翰洗者那異於常人的穿著和飲食習慣。其實,《瑪》提到若翰駱駝毛製的衣物和獸皮製的腰帶,就是要把他與古時的先知們連結起來,例如:厄里亞和撒慕爾。他們都曾指斥不公義,並呼籲社會改善。由此,我們自然可見,若翰所宣講的,也就是正義國度的即將來臨以及人需要改變自己的人生與內心。悔改乃洗禮的必要部分,而結出好果實就是有著一顆悔改的心的最佳證明。

按《路加福音》所載的若翰宣講,洗者是對群眾說話的;但按《瑪》的說法,若翰則是針對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當時的宗教領袖們—說話的。若翰似乎是要質問他們:你們憑甚麼以為自己可以避免「結出好果實」的這個要求呢?他們斷不能夠因為自己的宗教地位較高就宣稱自己可以免去悔改的必要部分。

在將臨期內,或者我們也應以這問題來做反省。在天主的台前,我們並不能宣稱我們有甚麼權利免於審判,除了呈上我們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人生,如何培育我們對默西亞的信德,以及如何協助在地上建構天主國度。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聖言啟航】 甲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 醒吧!醒吧!夜已消近!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醒吧!醒吧!夜已消近!



“The Conversion of St. Augustine” by Fra Angelico

這主日是新禮儀年的開始,我們由是進入新的禮儀周期:將臨期。在將臨期內,教會藉禮儀中的讀經向信友們呈現出古人對默西亞以及祂取血肉之軀初次來臨人間的熱切期待。由此可見,將臨期乃是一個讓我們準備身心,為慶祝耶穌的首次到來以及期待祂光榮地再來把整個人類歷史提升到天主台前的禮儀周期(參《天主教教理》第524段)。從這個角度來閱讀這主日的讀經,想必能夠有所得著。

今天的讀經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二章。依撒意亞是主前八世紀的先知。當時,北國以色列—撒瑪黎雅已被亞述大軍(於主前732年)所滅。在這歷史背景下,《依.二》是先知對南國猶大對上主不忠,到處膜拜別的神的訓斥的結集。言則,猶大若仍執迷不悔,定將與北國同樣收場。幸好,當時南國猶大的國君希則克雅,一鼓作氣把所有用來祭祀異神的「高丘」(列下18:4)鏟除,並嘗試把所有祭祀集中於耶京聖殿。由此,依撒意亞看見一幕遠景,天下萬邦都將絡繹不絕地湧到聖城,接受上主的指導。那將是個和平臨於普世的時代,「眾人都把自己的刀劍鑄成鋤頭,將自己的槍矛製成鐮刀;民族與民族不再持刀相向,人也不再學習戰鬥」(依2:4)。

由於禮儀的主題是提醒我們要為基督的再來作好準備,而且祂可能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就來。在這主題的框架之下,今天我們聽到了保祿宗徒寫給羅馬城信友的一段話。他強調時間緊迫,救恩已迫在眉睫,並催迫羅馬城信友:「現在已經是由睡夢中醒來的時辰了!」(羅13:11)。保祿自己,以至整個初期教會,都期待著基督馬上就會再來;他們要隨時準備好。

根據聖奧斯定晚年所寫的『回憶錄』—《懺悔錄》,正正是保祿的這段話,最終令他皈依。正當他因未能決定追隨基督而心有壓抑,而在庭園中踱步時,他突然聽到有一把小孩的聲音說:「拿起來讀吧!拿起來讀吧!」。他便拿起面前的保祿書信結集,隨手翻開一頁,並讀出他雙眼首先看到的一句:「黑夜深了,白日已近」(羅13:12)。於是,好似保祿一樣,奧斯定放棄了以前的生活方式,然後「穿上主耶穌基督」(14節)。同樣,這也是我們所有基督徒醒來並活出我們已從基督手中領受的新生命的光輝。

雖然今天是新禮儀年的開始,但禮儀卻先提醒我們要日夕為此世突然而來的終結做好準備,因此為我們選取了《瑪竇福音》第廿四章作為福音選讀。瑪廿四是《瑪》中耶穌所宣講的第五篇(也是最後一篇)大講道(瑪廿四—廿五章)。《瑪》中耶穌提到的,是主曆七十年時耶路撒冷被羅馬軍隊摧毀的事,以及祂在世代終末時的再來。如上所述,早期基督徒們熱切期望著基督的再來,同時渴望著祂同時會把他們從國破家亡、國仇家恨的痛苦中解放出來。

耶穌並沒有告訴祂的門徒們祂回來的確切時日,但卻說在祂回來以前他們將看到徵兆。祂指著無花果樹說,既然人能夠從大自然的徵兆中看出夏天是否快要來到,同樣,時代的徵兆將會指出基督快要再來。不過,並沒有人知道祂再來的時日,就連天使,甚至耶穌自己也不知道。祂再來的確切時日,只有上主知曉。耶穌的門徒們,包括我們,無論如何猜度估算,也是徒勞無功;我們唯一的任務,就是時常準備好,警醒守候。

耶穌警告他們,祂的再來會好似諾厄當時洪水要來之前的情況一樣。當天主看到「大地已在敗壞」時,就會決定「要使洪水在地上氾濫」(創6:12, 17)。執迷不悟的和無視律法的人都對將來漠不關心,直到一切已經太遲,霎時間,「洪水來了,把他們都捲了去」(瑪24:39)。諾厄是「他同時代惟一正義齊全的人」(創6:9),因為他在聽從了上主的警告,所以他和他的家人都得救,免致喪亡。同樣,在基督再來時,大部分人大概都只顧做他們自己平日要做的事。只有那些為了祂的再來而已經早作準備的人,方能被提升進入天主的國。那些沒有做好準備的,就只有任由他們身上罪咎的來決定他們的命運。那麼,身為耶穌的追隨者,我們豈能不為了祂的再來而好好警醒準備?

當然,除了我們個人為了迎接基督的來臨而做準備之外,讓我們也幫助我們所處的社會為了快將來臨的基督降誕得到和平而祈禱。和平不僅是聖神的果效、愛德的果實,也是社會公共利益的根本。既然我們日夕期望著上主所預許的正義與和平,讓我們也為了依撒意亞先知所預言的和平之世能夠早日臨現而祈禱。

插圖: “The Conversion of St. Augustine” by Fra Angelico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卅四主日——基督君王節 沒有君臨天下.只有捨己愛人的國度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卅四主日——基督君王節

沒有君臨天下.只有捨己愛人的國度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禮儀革新運動。在《此神聖〔大公〕會議——禮儀憲章》於一九六三年獲大會絕大多數與會教父〔尊稱為:Council fathers〕(2,147比4)通過後,按先教宗聖保祿六世諭令逐步推行。其中一項是禮儀中讀經循環的改革,我們今天主日彌撒甲、乙、丙(瑪竇、馬爾谷、路加)三年循環蓋由此起。今天—丙年常年期第卅四主日—既是丙年循環的最後一個主日,更是整個三年循環的結束。當年禮儀革新的設計師敢於為這主日選定這一篇福音選讀,確實極盡心思。

禮儀為今天—基督君王節—所選的福音,是祂被釘在十字架上斷氣前的一幕。赤裸裸地被釘在木架之上的基督,受到猶太人首領和士兵的譏笑和戲弄,場面難堪得很;甚至連與祂一同被釘的二個凶犯之一〔俗稱「惡盜」〕也侮辱祂。在場只有那另一個凶犯,態度截然不同,並向祂『祈求』。這一幕中的所有元素都指向耶穌的王者(默西亞)身份,包括一開始的譏諷,以及後來全然相反的充滿信德的請求。因此,後者得到了以下的應允:「你今天就要同我一起在樂園裏」。

對《路》來說,基督國度的真正開始,就是祂被釘在十架上的時刻。這一幕深刻地體現出信友團體的模範:罪人的悔改(另見:罪婦、稅吏、蕩子、匝凱等等)。這裏隱含的意思就是,耶穌的國度本質上就是天主與人修和的國度(又見是日讀經二)。默西亞所帶來的真正的平安,並不只是豺狼與綿羊可和睦共處(見依11:6-9),更是人能夠與天主修好,並共享祂的生命,換言之,就是身處「天堂」之中,重拾人類在受造之初的純真。只有透過信德,人方能進入這國度;而祈禱【《路》的另一重點】,就是表達這份信德最好方式:善盜的禱詞並不只是一份「請求」,同時也是對耶穌王者身份的信仰宣認(見:「當祢進入祢的王國時」〔23:42〕)。正如早前其他人因著信德而獲得治癒(如耶里哥瞎子,見:18:42),因著同一份信德,善盜得到了天國。不過,可以說,從《路》的角度看來,基督的國度也就是祂能夠使天主與那些相信祂的人修好的力量。這份修好以十架為中心,因為那正是耶穌對祂的弟兄姊妹們的愛情與服務至尊行動。藉著這個納匝肋人因愛而受死,天主與人類重修舊好,就是透過信德和與基督合而為一。

讀經二處理的,是同一個議題,只是當中用的是更為深層的神學用語。天主把我們接到祂愛子的國度之中(哥1:13)。藉著祂,「我們得了救贖,獲得了罪赦」(14節)。讀經二餘下的部分,是初期教會的基督讚歌(見哥1:15-20)。詩歌頌揚耶穌為被天主派遣的那位,而且在祂內存有天主的圓滿。天主把一切賜給了祂,並且「樂意使整個圓滿住在祂內」(19節)。《致哥羅森人書》是利用「身體」的語言來發展出當中有關基督的神學論述:耶穌是頭部,教會(=信友團體)是軀體。當然,頭部與軀體是分不開的。既然「圓滿」已住在頭部之內,軀體自然共享得到這份圓滿。基督出於服從,為我們而犧牲了自己,死在十字架上,我們當然就成了已與天主修好的人。同時,基督藉著祂在十架上所傾流的血,為世界「建立了和平」。

對新約時代以降的讀者來說,今天的讀經一有其預示的作用。這段敘述向我們指出,耶穌作為一脈之圓滿的開始。這一脈就是達味的王族血脈,受傅(即基督【『基督』〔christ = messiah〕一字:本是形容詞,意即受傅油的〔人〕】)的一脈,他們(本該是)承行天主旨意的家族。但當然,耶穌遠超越了達味,因此,把基督的國度從政治的角度單純地理解(誤解)為一個新的達味王國,並不正確。

要思考基督的國度,最適當的切入點確實就是天主與人的修好。很多時候,人們總有傾向,以此世的大國強權的概念來理解(誤解)基督國度,以為基督國度就是領袖高高在上,人民臣服其下的一種強人式的領導。然而,從今天禮儀的角度來看的話,基督的國度,其實是藉著祂血的犧牲來成就天父所願意的天人修好;絕非一種讓人如機械般運行的社會,甚或如有神助般的勝利與成功,而是藉著信德來共享那藉血的犧牲方能獲得的修和。換言之,基督的國度,就是那份能夠從基督的死亡中認出天主對我們愛情的最偉大表達,從而悔改皈依並嘗試效法這同一份愛情,在生活中實踐,繼而克勝仇恨和分裂。讓我們緊記:基督藉著祂的聽命至死所開創的國度,是由那些相信祂並追隨祂步履的人使之在世上生根的!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卅三主日 —— 邁向世末 現在行動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卅三主日

邁向世末 現在行動




John Martin: “The Last Judgement” (1853). In: Tate Britain.

我們來到了禮儀年的末二主日,尤其清晰的是禮儀的用意:讓我們面對此世終未的課題。對《路》作者所屬的教會團體對來說,他們面對著教難(外在的危難)以及背教(內在的危難),他們需要的是堅守基督信仰宣認的鼓勵。這些內外的逼迫就是天主對人類歷史施行審判的前奏,屆時祂將讓義人成義,並毀滅不義的人(見讀經一)。就在《路》成書前數年發生的耶路撒冷被羅馬軍隊所攻陷,聖殿被毀;以及基督徒當時要面對的苦難,就指明了人類『歷史』的終結。然而,基督徒毋須驚恐:聖神—天主的力量和智慧—與我們常在,來護衛我們。舉凡堅守信仰的人,定必得救。福音選讀中的另一個思想,是警告讀者不要〔因為等待得不耐煩的緣故而〕隨便跟隨任何人。在宗5:36-37,《路—宗》作者提醒我們有關特烏達以及加利肋人猶達的事。我們也許可以從猶太人在主曆66年揭竿起義反抗羅馬統治的叛亂的角度來看。由於已經厭倦了等待基督的再來,一些基督徒被引誘去跟隨一些裝扮成默西亞的人所發起的運動。有見及此,《路》勸勉其讀者,只應等待光榮的基督再來;並且要在等待的同時,成為祂在世界上、在社會中的見證人。

時至今日,這勸勉仍然有效。現在仍有不少人渴望親眼看見(他們所想像的)『神之國度』馬上臨現,或是不知怎的就跟隨了現代社會中各式各樣的救世主主義。有些人以為日新月異的科技足以拯救人類,又有些人深信政黨政治可以使人脫免一切凶惡。另有一些人,更單純地以為物質就可以使人生活美滿幸福。其實,在這一切『誘惑』之上,我們需要的,是只有藉著基督透過聖神才能得到的恆久堅實的基礎。藉著祈禱,以及藉著持久不倦地實踐真正的愛德(而不是一些宗教狂熱行為),天主聖神會在我們內日益深化,並使我們堅定地面對那些聲稱是為人類歷史、人類生存的最終意義的一切。的確,就像耶穌以及祂同時代的人能夠在頹垣敗瓦和朝代更替之中看清楚,無論多厲害的人的謀算,只有天主才是人類歷史的主宰,我們也不能讓任何人或任何事物阻礙我們去看清楚這一點。即使人在認為必要之時推翻一個政體以另立新政,但人也不應以為這樣就能夠自行決定人類歷史、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事實上,我們所有的作為都不過是暫時的,不能永久;然而,我們仍應盡力爭取,藉著我們每一個暫時的、此世的行動,來讓天主的國度降生人間(incarnate)。
因此,推動我們行動的,不應該是憤怒和怨恨,而是愛德。

不過,另一個極端也不可取,就是翹起雙手甚麼也不做。既然甚麼也不恆久,那麼,落手落腳做事還有甚麼意義?假若一個人真的如此思想的話,言則他連飯也不用吃的了;反正,早上吃過早餐,中午人又會再肚餓。事實上,《致得撒洛尼人後書》要處理的,也是類似的問題。得撒洛尼城的信友以及基督的再來很快就到【像明天或後天般隨時會到】,因而甚麼也不作,反正世界都要終結了。《得後》中卻義正辭嚴地說:「誰若不工作,便沒有飯吃!」(參讀經二)。保祿提到自己賴以維生的工作,並決心不要成為別人的負擔,作為得城信友的表樣。我們甚至可以把努力工作視為維持整個杜會的生命的大事,無論是文職的、勞動的、科研的等等;一以蔽之,各司其職的讓社會好好運作,盡量使社會中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能順暢,直到天主自己才知道的那一天來臨為止。

或許也有人會說:改善制度也是多餘的,反正不久改善了的制度也會腐壞,屆時又會有更新的制度將之取代。回應這樣的心態,保祿宗徒的說話同樣有效:凡是這樣說的,他也不該吃飯,反正他吃飽了之後不久又會再肚餓的了。記著,保祿說了,凡不工作的得撒洛尼信友,都不該有飯吃。舉凡那些不願意為把制度改善得更好而努力的人,就該不讓他使用前人努力,時而嘗試又時而爭取才得到的今時今日的相對較為完善的制度。

功業,即使可能短暫,也有其意義。儘管不是永恆的(因永恆只在彼岸),但也是實實在在的。我們出於愛德所做的事,無論是微觀的幫助個別有需要人士,抑或是宏觀地改善制度上的缺失,都體現出(incarnate)我們對天主公義國度的那份渴望。更重要的是,整個人類歷史,所有人類生命的意義,也只盡在此國度之中。向著這目標,日夕深耕細作,此中就是生命恆久堅實基礎的開始,也就是我們在今天集禱經中求天主使我們樂於實踐的「為天主的忠實服務」。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 唯有愛 雖死仍生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唯有愛 雖死仍生




Luca Signorelli. Resurrection of the Flesh (1499–1502) Fresco
Chapel of San Brizio, Duomo, Orvieto.

為了更好地細味今天的禮儀,我們有需要回到過去,回到兩千年前的時空,以耶穌當時當地的角度來切入信仰討論。這並不只是空談,反而非常實用。畢竟,每個世代有宗教信仰的人,事實上,都一直在與這些議題搏鬥。

與不少現代人一樣,古猶太人一般都相信善有善報:從父祖輩手上繼承的和平與財富(古時多指土地等不動產)、長壽、兒孫滿堂【儘管在現代社會中只有極少數人視子女眾多〔這裏指六個或以上〕為一種祝福】(見申4:40; 6:1-3等)。然而,每次國難當前之時,自然會使人疑惑,人生的意義是否另有所指。在主前第二世紀的一場大迫害中【慣稱:瑪加伯起義】,不少良善勇毅的年青人,未及擁有田產、生兒育女便從容就義,遑論長命百歲,福壽雙全。善惡有報在哪裏?在先知書及聖詠集中只見萌芽的來生思想便正式生根。古猶太人所相信的死後復活,所指的是整個人(包括肉身和靈魂)的復生,這與希臘思想中的二元論截然不同,古猶太人也無法想像到一種只有靈魂的死後存在【對他們來說,那是一種降了格的存在】。當時,有些猶太人相信只有義人才會復活,那些不義之徒卻是人死如燈滅,永墮虛無。看來,這是讀經一中我們聽到的那些瑪加伯殉道者的信念。與《瑪加伯傳》(上、下)同期成書的《達尼爾傳》,則相信全人類在末日的復活:義人得生命,惡人被永罰(見達12:2)。這也是《新約》作者們所預設的想法,如見若5:29;瑪25:31-46。無論如何,這信念給了正面對迫害的人一道強大的力量去滿懷希望地抗衡他們的迫害者,並能夠以難以言喻的忠信來把天主聖名置於此世一切權力的野心(或雄心)之上。

耶穌相信死人會復活。在這一點上,耶穌與法利塞人是一致的。事實上,法利塞人代表著古猶太信仰中一個『改革』的勢力。與他們相反的,是撒杜塞人【高級司祭階級;簡言之,他們同時也是管治猶太人的最高自治階層】,他們並不認同死人復活的信念,他們只顧盡力維持他們在政治上和宗教上的領導地位。因此,撒杜塞人拒絕接收任何新的發展,他們只視《舊約》的首五部書—我們俗稱的《梅瑟五書》—為經典,只視之為律法。他們表面上只是「到耶穌跟前提出問題」,但事實上是向祂提出反對的理據:按《梅瑟五書》的規定(申25:5-10),當一個男人死時無嗣,他的兄弟應該娶他的遺孀為妻,好為死者留後,不致香燈斷絕。如果在梅瑟規定的情況下,又有死後復活,那麼屆時那曾與七兄弟締結婚約的女子,該何所屬呢?他們其實想要說的是:復活的信仰是荒謬的;這是一件創新的、新派的東西,與真正的梅瑟律法相違背。耶穌的答覆,則由兩部分組成:其一)他們對復活的理解是錯誤的【事實上,是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對復活有所誤解】,因為復活其實並不是重活一次此世的人生。這就真的是荒謬了。相反,復活之後的是煥然一新的存在,我們將不再需要依從生理上的法則生活(如衣食住行),是一種屬靈的存在,是屬於神性生命的層次,如保祿宗徒在他的書信中所稱的「播種的是屬生靈身體,復活起來的是屬神的身體;既有屬生靈的身體,也就有屬神的身體」(格前15:44)。其二)撒杜塞人們並不認識(舊約)聖經,屬死之人並不會(不能)讚美天主(見詠115:17;依38:18-20);而且,天主在聖經中—尤其在《梅瑟五書》中—被稱為「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和雅各伯的天主」(出3:6)。而天主就啟示了,這些以色列先祖一直活著,因為祂並不要成為一個死人的天主【尤見在《路》中耶穌的拉匝祿比喻中的亞巴郎(路16:23)】。

要明白今天的禮儀,我們必先知要明白到,中悅天主的,是活人的讚美;或更好說,是我們對祂直到永遠的愛;因此,凡愛天主的,都將永會臨在於祂台前。事實上,我們的生命正正就是這份愛—藉著天主的德能—在此世的實現(realization)。而且,永生現已在我們之內(參若5:24)。是故,我們斷不能夠視物質為人生的最終目標(見格前15:19)。我們也不可把基督喜訊只視為改變社會架構的棍棒,儘管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也必須為了我們中最小的一群而讓天主的愛取血肉(incarnate)於上述的改變之中;畢竟當一個人去愛的時候,愛並不只停留於思念的層次,也涉及具體的物質層面。我們也要學習,尤其向他們只顧物質的人去見證福音喜訊,因為我們人生的意思絕對遠超呼物質上的富饒。正如聖詠作者所言,我們的幸福,只在於仰瞻天主聖父—愛的泉源。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 互相接納並彼此服務 舉自向天仍腳踏實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互相接納並彼此服務 舉自向天仍腳踏實地




Niels Larsen Stevns.
Zakæ (Christ And Zacchaeus) (1913).
Randers Museum of Art.

天主(所關注)的事,正正就是人(所關注)的事。即使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甚或別人)是個罪人時,他務必想起《聖經》中這一句:「我豈能喜歡惡人的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我豈不更喜歡他離開舊道而得生存?」(則18:23)。天主熱愛祂所創造的萬物。祂並不切望失去任何東西。因此,祂努力不懈地嘗試尋回人類,儘管他們因為天主給予他們的自由而離開了祂。即使天主懲罰罪人,也不過是為了教育的目的:要使罪人明白到他們確實犯了罪,並嘗試使他們回頭改過(見今天讀經一)。更重要的是,當那罪人準備回到天主那裏時,他會嚇然發現,天主早已轉面向著他,等著歡迎他回來(路5:21;15:20)。在寬恕成事時,天主的意願—找回喪失了的(見路15:4-10, 32;19:10)—與人類的利益—尋求天父(路15:18)合而為一。罪人對天主的愛—即懺悔—與天主對人類的愛—寬恕—彼此交融(見路7:36—8:3;本年常年期第十一主日)。這就在稅吏匝凱身上發生。【就好像是今天福音這一幕的前菜一樣,在上主日福音中我們聽過了〈法利塞人與稅吏的比喻〉】。為了見一見耶穌,匝凱爬到樹上去。原因也許有二:一方面,他身材細小;另一方面,他也可以把自己隱藏起來。一如耶穌來是為找尋所有罪人—所有稅吏,祂也要尋找匝凱。就這樣,他們二人相遇了。耶穌讓自己為罪人所接納!(Jesus makes himself accpeted/welcomed by the sinner!;見19:6)。耶穌與他所建立的友誼,我們可以從他們同枱食飯(table fellowship)中看出來。而匝凱對這份友情的回應,就是把他曾不實地收取的四倍奉還,並把他財產的一半分施給窮人。這一天,人子尋找到並拯救了一個迷失的人(參路19:10)。

我們也該從整部《路加福音》的以及整個禮儀年的角度—即末世(=天主透過基督事件具決定性地〔definitively〕進入了人類的歷史,把人類從罪惡和死亡中解放)的角度—來閱讀這一幕。在《馬爾谷福音》中,在耶穌地上旅程的最後一站—耶里哥-耶路撒冷—祂醫好了瞎子(盲人),此人在重新看得見之後就成了耶穌的門徒。然而,按《路》的敘述,耶穌在進入耶路撒冷之前,遇見了匝凱。不過,把這兩個故事併起來對讀,更有意思。在《谷》中,因著盲人的信德,耶穌治好了他。但《路》展現出更深層的神學反思:耶穌『治好』了罪人,因為他想要『看見』耶穌—天父所派遣的那位。這本當是「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路3:6)的時候,但耶路撒冷卻「沒有認識眷顧〔她=耶城〕的時期」(路19:44)。與耶路撒冷—無信之處—比起來,耶里哥更是一片信德之地,儘管普世的救恩必須從耶城而來。由此,耶穌「眷顧了」(剛剛來得及)皈依的匝凱(因為耶穌馬上就要進京面對死亡)。

我們馬上就要邁向禮儀年的結束。我們是時候去迎接(接納)那到來眷顧我們的那位。然而,這裏所要求的迎接,並不是大鑼大鼓、喧嘩吵鬧的。我們的迎接,只需要好好地移除內心的自滿和罪惡。只要在內心清理好位置迎接救主,內心自然得著無上喜悅(見19:9)。因著這份喜悅,我們自然能夠去做我們內心啟迪我們去做的事,並能大方慷慨地分享天主賜給了我們的一切。我們就像一同參與一場盛宴的同一個子民:在這末世之日,我們共享一切,並沒有任何東西是剩留下來無人使用的。

在禮儀年結束的時候,讀經二通常都會讓我們聽到保祿富末世論的書信:甲年讀《致得撒洛尼人前書》,丙年則讀《致得撒洛尼人後書》。我們現既在丙年,這主日讀經二開始讀的,自然是《得後》。在《得前》,保祿強調出末世向度的嚴重性:我們必須準備好去迎接上主之日,儘管我們仍然在生,我們必須專注於天主交托給我們去實行的義德善行,尤甚的是弟兄姊妹之間的互相服務。然而,及至《得後》成書之時,作者就批評那些誇大基督再來的心態:那些宗教狂熱者,以基督的再來已臨近在即為理由(藉口),甚麼(『世俗事』如工作等)也撤手不管。他們甚至盜用保祿之名來宣講他們自己的主張。因此,《得後》作者說:對這些消息說法,必須懷疑。無論基督的再來如何迫在眉睫,我們也不可摒棄常理思考!這樣也是,天主的事,就是人的事。無論一個人與天主相處得如何相近,也不會阻止他參與為現世的人類社會而建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反而會使他更願意去使此世更能接納天主就是祂所有子女的大父,儘管我們心知,這個世界都是祂為我們而打造的。為此,我們更應該款待、接納我們的弟兄姊妹,並把世界改變得更適合我們的弟兄姊妹—在我們身邊的天主肖像—的住處。這也許就是:「天主,由於祢的恩寵助佑,祢的信徒們才能合宜地侍奉祢」的意思(參本日〈集禱經〉)。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 自知有罪.成義之始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自知有罪.成義之始





今天禮儀的第一篇讀經,只要我們回到其上文下理,多看一點前後經文,就能讓箇中的意思更清晰地展現出來。這篇讀經談論到,天主並不會因個別的人的情面而有所偏頗,而是會大公無私地為我們中弱小的一群(窮人、孤兒、寡婦、受壓迫的人,以及有需要的人)執行公義。讀經中的說話是針對那些有名有利、有權有勢的人講的,尤其是那些自以為只要向上主多多奉獻就能夠使自己成為義人的人(見德35:11, 14-15上;禮儀從略)。天主不是可以被人收買得到的。無論我們向上主奉獻甚麼,都不是我們在天主面前成義的因由,原因在於,天主根本不需要我們所奉獻的一切。唯一能夠中悅天主的奉獻,就是一顆懺悔而且謙卑的心(詠51[50]:18-19)。

由此看來,耶穌在福音中所提到的那個法利塞人是完全錯了:他以為他可以單靠外在可見的質素和純粹形式上的善行(或如舊稱:善功),但卻沒有從心中消滅驕傲自滿和對別人的輕蔑,便能在天主面前有好印象。可是,得蒙天主俯聽的,卻是全然相反的態度:一個罪人的謙卑懺悔。其實,聖詠第五十一〔五十〕篇也頗為呼應今天的福音選讀,如第三節。心懷謙卑懺悔之情祈禱的稅吏,最終在回家的同時成了義人。《路》為我們總結了這箇中教訓:凡是讚揚自己(exalt oneself)的人,將被貶斥(be humbled);凡是謙卑自己(humble oneself)的人,將獲讚揚(be exalted)。更深層次的,還是背後的神學思想,保祿——按傳統說法,他是《路》作者的師傅——解釋得最清楚:凡是那些相信因為自己(嚴格)遵守了律法就在天主面前享有某些權利—宣稱自己是義人的人,就再無法因為天主的緣故而成義(參迦3:11;羅3:20);這是十分嚴重的,因為事實上,所有人都對上主有所虧欠—因為祂為了把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山來而付出了最高的贖價(參:詠51[50]:7;格前6:20;又見迦2:20)。因此,與那高傲的、自以為憑自己就可成義的法利塞人相比,我們還是學習稅吏的做法為上:讓我們走到天主台前,承認我們對祂有所虧欠,並請求祂寬免我們,並給予我們一次新的機會,在祂面前,好好地活出我們的人生;因為我們知道,天主並不是看見罪人喪亡,反而願意看到他們改過,然後好好生活(見則18:23)。

就我看來,今天禮儀的訊息有兩大方向。我們務必棄絕那份誓要在自己之中找到成義依據的,同時也執著於要自充判官的在別人身上找到可指判其有罪(condemnation)的有意無意的執迷:以為單靠自己就足以作出一切對自己和對別人的判斷(self-sufficiency)。然而,為要有能力擯除這心態,我們就必須培育出另一種心態:「自知之明」—肯定我們自己每個人都是罪人。可是,在一個日益失去「羞愧感」的社會中,要培養出上述的「自知之明」是愈來愈困難。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裏,我們愈來愈流行去把罪疚感隱藏起來,甚至視之為一種心理偏差。這種情況,無論在個人生活的層面上(對於為滿足一己私利而傷害他人不以為意),還是整個社會群體的層面上(把一些社會上壓榨低下階層的社會架構正式化,為了一小撮人的利益而去訂立特定的法律,等等),都愈發常見。在我們時代的「自負自大」(self-sufficiency),與比喻中法利塞人的模式—以靠一己之力滿全了律法、規矩的最嚴格詮釋為基礎—大概不盡相同。相反,當代的「自負自大」,更似是效率高的行政管理人員的情況:他所有的精面捷徑,他都能夠交出富麗堂皇、無可指摘的正當理由。當然,我們當中都有不少人,好像那「稅吏」一樣,追求要做得較那法利塞人更好。可是,有時候,信仰上的「自負自大」仍會以一種老舊的方式故態復萌:「我要為天主做些事」,但到底所關心的仍然是自己的好處(如:在天主面前有更好的印象,自己可以得到更多恩寵⋯⋯)。

當一個人明白到自己(總)是一個罪人,就是得救的開始。這對每個人都一樣,無論貧富。貧窮人,也許由於他們為了挨得過每一天,總是要收受到一些人的大方好意,他們大概更容易能夠意識到每一天的生命都應當感恩。由此看來,這對富人來說,很容易會成為一個難題。所謂罪人,不僅僅是指那些確切違犯了律法的人,也包括那些並沒有履行到天主交托給他們(=給予他們能力)去做的好事善行。明白到這一點,我們也許更容易明白到,我們自己都是罪人。正正因此,在每次感恩祭開始的時候,禮儀都為我們先設一個懺悔禮。讓我們在今天的懺悔禮中,甚至在每天的祈禱中,都提醒自己,我也與每個人一樣,都是個罪人,並向天主禱告說:「天主,請憐憫我這個罪人!」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 持久的祈禱 不滅的信心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持久的祈禱 不滅的信心




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
Victory O Lord! (1871).
Manchester Art Gallery.

在以色列代代相傳的信仰傳統中,不乏天主彰顯大能的事蹟。今天的讀經一,即梅瑟藉他手下的領軍若蘇厄大勝阿瑪肋克人(以色列民世仇之一)的事件,即為一例。打仗期間,只要梅瑟握著「天主的棍杖」,在戰場上方高舉雙手,以色列就處於上風。但當梅瑟雙手下垂時,以色列就陷於劣勢。於是,梅瑟的隨從便把一顆大石移過讓他坐下,讓他不那麼費力;再由亞郎和胡爾托高梅瑟雙手,直到日落。那時,以色列民一方已取得決定性優勢。文中並沒有說明梅瑟高舉雙手的姿勢本身的意義是甚麼:為以色列祈禱;祝福以色列;還是在詛咒敵方。無論如何,既然梅瑟是天主的使者,那麼他的姿勢很明顯是讓天主的大能在這場仗中運行。這姿勢甚至代表著天主自己才是這場仗的司令。高舉雙手的姿勢本身,就表明了梅瑟與至高天主之間的關係。正如在答唱詠中聖詠作者所頌讚的:「我舉目向聖山仰望,我的救助來自何方?我的救助來自上主,祂創造了天地萬物」。

堅持不懈地向上主高舉雙手,正是讀經一要教導我們的。至於今天的福音選讀,就講述一個不大順耳的比喻。一個寡婦要向一個法官尋求她的權利。這法官對她漠不關心,很可能因為他們屬於不同的猶太社團。最終,法官都為她尋求了公義,但並不是因為他本人德行高尚,只不過是她的鍥而不捨令他頂不住煩厭而已。—【當然,這只是打比方而已:天主並不會不願意回應我們,祂跟那個法官完全不可相比!】—讓我們試著用祈禱來麻煩天主吧!但要這樣做的話,我們就需要有信德。只是,《路》在最終補了一句:「但當人子來臨時,祂會在世上找到信德嗎?」⋯⋯

《路加福音》是在第一世紀後半葉成書的。那時候,一些基督徒的信德已經開始慢慢減弱。基督帶著百萬天軍光榮再來一直未曾發生,再加上周遭的迫害、羅馬帝國「文明」的誘惑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是導致某些基督徒信德減弱的原因。對於活在充滿敵意的世界裏的基督徒來說,基督的光榮再來是天主為他們尋求公義的時刻,因為他們數量細小而且被受壓迫。他們日夕期待著的,就是那天搖地動、風起雲湧的「上主之日」。然而,《路》中耶穌提醒基督徒們,面對壓迫尚有另一方法,就是祈禱:「願祢的國來臨!」(路11:2)。但《路》仍明白,在當時之勢要活出基督徒身份,壓力有時是難以招架:「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11:4)。《路》中耶穌要我們不可鬆懈:「但當人子來臨時,祂會在世上找到信德嗎?」。《伯多祿後書》第三章要處理的是同一個問題,但就從另一個角度來解答:「主決不遲延他的應許,有如某些人所想像的;其實是他對你們含忍,不願任何人喪亡,只願眾人回心轉意」(3:9)。只是,《路》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角度:我們必須持守信德,直到人子的再來。

讀經二的訊息,能夠補足讀經一和福音選讀的訊息【或者,為了感受到後兩者的連貫性,我們在準備參與感恩祭時,可以先讀讀經二】。我們除了應該堅持不懈地祈禱,以及堅定不移地持守信德之外,我們也務必鍥而不捨地宣講福音的話語,無論是否『合乎時宜』。有時候,我們為了更『自然』地融合不同的社交圈子,我們會隱藏自己的基督徒身份,為了不『嚇怕』不信教的親友同事們。直到我們真正地表達出我們的基督信仰情操時,他們才乍然發現我們的基督徒身份。有時候,也許未必那麼『合時宜』,表達總比隱藏好。現代社會的人,雖然可能已經很世俗化,但他們也可能至少會想知道、想了解一下信仰生活。當然,保祿所要求的:「務要宣揚真道,不理環境順逆,總要堅持不變」,並不等同於宗教狂熱(fanaticism)。後者不過是不安全感的掩飾。相反,保祿所建議的堅持,是堅定信念的必然結果(弟後3:14)。然而,舉凡真的擁有堅定信念的人,也必然有著「百般的忍耐」(弟後4:2),尤其是因為他所傳的訊息,是:「我們的救主天主的良善,和衪對人的慈愛」(鐸3:4;另見2:11)。

為此,福音的使者當然要身體力行地持守那在聖經中完整表達的天主聖言。這當然包括《舊約》,原因(之一)在於納匝肋人耶穌也是在由《舊約》所滋養的民族、文化中長大;換言之,耶穌所宣講的、所實現的福音也備受《舊約》的塑造。這一切都是「受天主默感所寫的」(弟後3:16)。當中的「受天主默感」(θεόπνευστος),本義是「由天主向內噓氣而生的」(divinitus inspirata)。由此,聖經不只是了解天主的最佳途徑,也是持久祈禱的最好導引。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 天恩:白白得來,白白分施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天恩:白白得來,白白分施




The Ten Lepers by John Steel

厄里叟與納阿曼的故事,是今天讀經一的主題。但禮儀由於牧民的需要而只能把這故事截段,所以大家若有時間,最好應翻開聖經,把這故事細讀一番。為了更好地了解這段敘述,讓我先說明一下在納阿曼在走到約但河浸入河水之前所發生的事:究竟何以這個外邦人會想到去求見這位以色列民的先知,尤其是何以他會贈送一大批貴重的禮物(列下5:5)。納阿曼希望厄里叟單單用說話去醫好他,但厄里叟卻要求他在約但河中浸浴。雖然文中沒有明言,但厄里叟的用意明顯就是要表明,把人治好的,並不是厄里叟他自己,而是上主,以色列的天主透過約但河水把人治好(見7節)。納阿曼這位軍官,儘管氣上心頭,卻慢慢學會了聽從。既得治癒,致謝的時間自然到了:納阿曼再次向厄里叟奉獻有如獻給皇家的禮品。然而,厄里叟卻斷言謝絕,因為出手醫治的其實並不是他自己,而是天主本尊。不過,這段落最觸動人心的結尾還有後頭:得到醫治的,不單只是他的皮膚病(癩病),還有他在軍事力量上的自大。納阿曼在康復後,謝別厄里叟之前,請求要帶一些以色列土地的泥土回到敘利亞,好能在他自己的家鄉—敘利亞—朝拜上主,以色列的天主。此外,納阿曼提前致歉在先,因為他身為國家軍官,他有些時候不得不要去朝拜敘利亞神—黎孟;厄里叟於是回答他說:「你放心去罷!」。換言之,於此,厄里叟體諒他的困難,天主會看得清他的真心。

我們可以從這故事中學到的很多。首先,這段敘述告訴我們,天主從不要求償金或報酬的,祂的行動是無償、免費、大方的:無論是貴重的珍寶或狂妄的命令都無法驅使天主做或者不做任何事;天主所看到的,是這位納阿曼軍官在其武力狂熱背後有如稚子般的信德。其次,我們應學習厄里叟先知的謙卑,他只想把一切歸功於天主,自己一如本份般低調便可。接著,我們看到這位赤誠而又富人性情懷的敘利亞軍官的感恩之心。還有,先知厄里叟對於納阿曼不得不滿全自己國家的宗教要求的開明心態。最後,其實更出乎意料的是,由於納阿曼本身是外邦人,(按《舊約》的思考方式推論)天主原本根本沒必要去理睬這位敘利亞軍官,然而,因著他的主動尋求和堅強信德,天主決定出手,把他治好。

今天的福音選讀以不同的方式使我們想到厄里叟與納阿曼的這個故事。首先,是癩病。十個癩病人得到耶穌的醫治。不過醫治並不是馬上發生(與納阿曼情況相似),而是要以他們的信德為開始,在仍有病在身的時候就往聖殿走去向司祭們展示『康復』了的狀況。至於感恩的問題,福音的記述令我們感到意外,十個被治好的人之中,只有一個回來向耶穌致謝。而且,這還要是個外邦人—撒瑪黎雅人。看來,最懂得如何領受天主恩寵的,是從未認識天主的陌生人。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更感受到天主是額外的賜予他們,因為他們並不會感到天主是應份給予他們甚麼的。相反,對於那些已經與天主成為一家人的人來說,他們更容易會以為他們所領受一切都是「權利」,都是應得的,所以他們無須心懷任何謝意。他們忘記了,一切都是恩典。他們以為,在他們向司祭們展示他們已康復的皮膚之後,他們已滿全了法律的責任,已經『貨銀兩訖』。他們已經被自己的世界觀所吞併。這正正就是為甚麼那些生活與教會最接近的基督徒,很容易會成為最差勁的基督徒:因為他們把救恩視為自己的擁有物(是他們靠著滿全教會所定的條件而換來的),因而忘記了天主所做的一切都是大方慷慨的,祂毫無要求回報。

在今天的讀經二中,我們聽到保祿最高純度的信仰證詞。保祿對他的事工伙伴弟茂德說明他所傳的福音,他所宣講的就是基督的復活;而只要我們堅定地相信的話,祂的復活就確保了我們的復活。這段讀經的最後數句很可能是初期教會的一首詩歌(見弟後2:11-13):「人若共其死,亦必共其生。人若共其辱,亦當共其榮。人若不認主,主亦無從認。人若無信義,彼則仍有信。至誠無妄者,安能違其性?」(吳經熊譯)。

天主的行動是不講求先決條件的,祂所做的一切都是無償的:事事皆恩典(grace)。這當是今天默想反思的主題。正如整個教會在〈集禱經〉中所求的:天主,願祢的恩寵常在我們左右〔原文字義:前後〕,使我們能夠一直專注去做美好的事!(拙譯自:Tua nos, quǽsumus, Dómine, grátia semper et prævéniat et sequátur, ac bonis opéribus iúgiter præstet esse inténtos.)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 侍主助人.不過本份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侍主助人.不過本份





今天禮儀的選材,並不容易;然而,深層次地看,整個禮儀—包括自成循環的讀經二—卻傳遞著一個共同的主題:信〔德〕(faith)。正當猶大國頻臨崩解,中上階層將要被充軍塞外前數年,哈巴谷先知已耐性盡失,幾乎在絕望的深谷中向上主呼喊。上主卻宣告,祂將以更大的災禍來醫治猶大(以色列)的邪惡:巴比倫。哈巴谷當然會反對這近乎以毒攻毒的解藥,但此時上主卻回應說:「但它必會發生,不會欺詐;若覺太遲,仍當等待,它必會依期實現,不會誤期。看,心術不正的,必然消逝;義人卻因他的信德生活」。今天的福音選讀,則以宗徒們的這份請求開始:「〔主,〕請加增我們的信德!」。不過,由於當中年月間距頗遠,宗徒們所講的「信德」,與哈巴谷想說的「信德」之間,有著些少微妙的差別。在《舊約》中,「信德」一詞指對上主的堅定(faithfulness)和忠信(loyalty);在《新約》中,這詞意思主要是信靠、依附耶穌。無論是希臘語〔新約成書的語言、舊約古譯的語言〕或是拉丁語〔教父時代後期開始西方教會的通用語言〕,兩者都是同一個字來同時表達這兩重意思:[希]pistis;[拉]fides。事實上,「信靠、依附」也必然包含「堅定」和「忠信」。耶穌的回應,卻是要更多的增強信德,以至能夠移山填海的地步!耶穌這裏用的是「hyperbole」(誇張),是古近東常見的修辭手法。可是,只要我們因耶穌基督之名而滿懷信心地把自己交托給天主,我們確實可以做到能人所不能的事,甚至能夠做到連我們自己也意想不到的事。

正如在《哈巴谷先知書》中,並不是天主要聽先知的話;同樣,在《路加福音》中,天主—作為一家之主—當然毋須聽家奴的說話。儘管家奴在戶外日灑雨淋工作了一整天,晚上回來家主還會要求他們準備晚飯,周到服侍,他們還不可有半句微言,因為這不過是他們的職責。當然,耶穌是在二千年前,奴隸制度仍是當然社會制度時,借用該制度來讓活在當時當地文化之中的人理解天主本身的尊威:我們侍奉/服務天主,只是在做我們本身應做之事,不應視之為任何堪得回報的事功;然而,這既不代表耶穌本質上支持奴隸制度,而且,時至今日,天主教會反對任何形式的奴隸制度,因為這完全地侵犯了每個人作為天主子女本質上的尊嚴(dignity)(見《教理》第2414號;另見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喜樂與希望: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27, 29號)。

耶穌的訊息,在今天的社會中,可算是個駭人聽聞的說法。畢竟,這是個服務無論大小,都明碼實價的社會。當然,在我們的消費社會中,許多時候有些服務所收的價值,是遠高於那些服務本身的價值。無論如何,這個『有錢使得鬼推磨』的消費主義社會,我們很容易就會不習慣(大方的)〔彼此〕服務。我們正在參與天主的國度;而參與本身就是我們的回報,正如《致弟茂德後書》所言,為福音「任勞任怨」。這聽起來好似父權心態。然而,只有當家主是這服務的唯一得益者時,才算是父權。可是,事實剛剛相反,我們侍奉天主,最終得益其實是我們自己。從這意義上看,家奴們是在為自己工作。這也說明了社會公益參與背後的神學意義。

今天的讀經二,展示出保祿與弟茂德之間的交情。正正因為這份交情,保祿能夠鼓勵弟茂德要增進他的信德(faith)。信仰(faith)的傳佈者,定當先讓自己建基於堅實的信德之上,然後才可在信德上建立其他人。不為以信仰為恥,要持守從宗徒那裏接受的健全道理—福音。無論是保祿的時代,還是今天,假若沒有聖神,此事怎能成就?

今天禮儀要傳遞的訊息,就是要我們好好珍惜信德,信德乃是我們向天主呼求的基礎。不過,我們的信德並不是天主為我們提供「救恩」的『服務』的費用。一如我們不可能要求天主聽我們話,祂更不可能被我們的信德所強迫而做任何事。為了使我們自己能夠堅定地在基督耶穌內信靠、依附天主,我們需要信德;而不是天主需要我們的信德。天主本身是完全自主於人的,而且天主完全自主地決定賜予我們一切,甚至多於我們夠膽去求的一切。正如我們在感恩祭一開始的時候所一同祈求的:「全能永生的天主,你以無限慈愛恩待我們,遠超過我們的功德和期望;求你廣施仁慈憐憫,赦免那使我們內心不安的罪惡,賞賜我們在哀禱中不敢希求的恩惠」。

讓我們藉著今天禮儀的提醒而緊記,信德,一方面是對上主的信實—如我們在〈答唱詠〉所詠唱「上主,我們要聽從你的聲音」;另一方面是對天主大能的信賴(見讀經二)。我們在天主心目中的地位遠高於家奴,因為我們都是按祂肖像(見〈領聖體後經〉)所造的祂的子女。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 財富:活用則生,固守則死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財富:活用則生,固守則死




Jacopo Bassano. “Lazarus and the Rich Man” (1545).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亞毛斯先知書》可算是諷刺文學的佼佼者。在上主日中,我們聽到他如何批評撒瑪黎雅(北國以色列的首都,引申指整個北國)的富商對上主的虔敬是如何虛假。在今天的讀經一,我們就聽到先知指出他們對人民是如何的不負責任,以及先知(乃至他所代言的上主)對他們的譴責。我們只需聽聽先知是如何稱呼撒瑪黎雅貴族階層中的婦女:「巴商母牛」(4:1;禮儀從略)。在今天的讀經中,亞毛斯指責那些撒瑪黎雅的統治階級的窮奢極移,但人民卻承受著社會不公的後果,以及外敵亞述帝國的入侵。因此,他們必須首當其衝的被充軍塞外。亞毛斯也訴諸以色列民族的上古史,當中也充滿諷刺。富有階層,因為他們能夠歡宴歌舞,就以為自己是好像達味一樣的聖詠歌者。可是,他們忘記了,撒瑪黎雅城本屬厄弗辣因族(我們慣稱「支派」),厄弗辣因本是若瑟家(他的兒子),而若瑟卻在即使是大旱的環境下仍竭力為人民準備和提供糧食,讓人民能得溫飽。

富人與拉匝祿的比喻(路16:19-31;見本日福音選讀)在一開始就想處理的,正正就是生活充裕的人對貧苦大眾的所面對的困難和所承受的困迫視而不見。有錢人家每餐食剩的冷飯菜渣,會拿去給狗吃也輪不到窮人去吃。事實上,在今天的社會中,不少寵物的生活過得比人更好【當然,我並不是說我們不應該好好對待寵物】。然而,當死亡來到的時候,無論一個人是貧是富也躲不過。不過,現在情況完全倒轉了。拉匝祿在亞巴郎懷裏,但那富人卻在地獄中。而且,在兩者之中,有一道人類無法逾越的鴻溝:假使拉匝祿願意,即使他只是想給富人一滴水以紓緩一下地獄烈火的酷熱,他也無能為力。想深一層,他們之間的鴻溝,其實在二人死去之前早以存在,只是直到他們跨過死亡的門檻之後,這鴻溝才變得無法逾越。於是,富人便要求亞巴郎派拉匝祿去警告自己的其他兄弟。可是,亞巴郎回答他說:「他們已有梅瑟和先知可供遵循。若他們不肯聽從梅瑟和先知,即使有人復活,他們也不會信服」【這裏當然是暗指基督】。

鐵石心腸、自我中心、對別人(以及天主)毫無信靠:這些都是人只為金錢財富而活的後果。無論何時,我們都能夠藉這些表徵來判別我們周遭的人—以及我們自己—有否萌生這心態。因為一個人只有一顆心:假若一個人偏愛金錢財富,他就無可避免地(甚至在自己毫無覺察的情況下)會對自己身邊的弟兄姊妹關上心目。

富人,很多時候,未必開心;因為他們總是讓自己的財富好似城堡般困住自己。他們自己製造了那一道與世隔絕的鴻溝。他們活著,就只是一直在守護著他們的財富、他們所擁有的一切。至於窮人,他們反而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失去—他們有的根本不多。因此,愈窮的人,很多時候,愈捨得施予。

至少在我們這個商業競爭的世界中,財富只會使各人成為競爭對手,因為在這世界中,財富並非為使每人各得其所需的工具,反而成為每個人的「地位」高低、「身份」(以至價值)尊卑的指標而已。這裏講的不是經濟上的財富,也包括文化上的財富(即:知識究竟是為了服務他人,抑或只是為了贏過別人),以及情感上的財富(即:你建立一段關係〔不論友情、親情,抑或愛情,究竟只是為了控制/擁有一個人,還是真心希望互相扶持、培養感情)。說到底,今天這個比喻可算是〈平地聖訓〉中「富有的人,你們有禍了」(路6:24)的註釋。可以說,把你所得到的視為專屬你所有的『擁有物』(possession),而不是一個傳遞、交流過程(communication)中的一站,就是邪惡的。而且,遠超我們想像的是,在一個視利潤和競爭為其根本脈動的社會中,這份邪惡的規模有多大。這邪惡甚至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也會反映出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被轉化成「擁有」與「被擁有」的關係。除非一個人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否則他不會感到滿足。然而,一旦當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的時候,他郤又不知道可以拿這東西來做甚麼;因為他已經不習慣如何進行無償的、免費的、不用錢的交流和分享。

今天的讀經二特別值得留意,因為當中清楚展示出牧民書信中「誓言」的特質。在此世為基督作證,斷不能是『平和』的。這是一場搏鬥。不過,這應當是「一場好仗」:我們必須堅持至底,才能與那徹底地擁有此世歷史的那位永遠一同生活。各位讀者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建議大家翻開聖經,接著讀經二的結束往下多讀一段(弟前6:17-19):這是提醒基督徒如何好好運用金錢的一課。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 傳佈主愛・廣結善緣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傳佈主愛・廣結善緣




Marinus van c. Reymerswaele, (1490/95 – after 1567).
“The parable of the unjust steward” (c. 1540).
Vienna,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沒有人可以同時侍奉天主而又同時侍奉錢財(見路16:13)。有不少人,雖然遵守了儀式上的規誡,一條不漏;但事實上,他們的內心與天主之間的距離堪比天淵(見依19:23)。《亞毛斯先知書》(讀經一)就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這些人確實遵守著初一(新月)和安息日,停止了買賣;然而,他們內心卻一直想著如何繼續壓榨窮困和卑微的人,心懷著無止境的貪婪:直到要連麥糠都要賣得出去謀利。如此待人,就算如何頻密的獻祭,如何時常祈禱,也是徒然:他們的所作所為,天主斷不會忘記!不過,當窮困的、被壓迫的人走到上主台前時,祂必然會將之舉揚(見〈答唱詠〉)。

這段讀經警告我們,純粹為了錢財而追求錢財,到頭來只會是一場空。錢財是我們帶不走的(參路12:16-21;還記得今年第十八主日中那以為自己賺夠了,可以建糧倉等食過世的富翁嗎?),錢財反而可能會使我們落入失去救恩的悲劇結局。推論去下去,如果整個社會都只是為了「經濟理由」—謀利—才為別人提供服務,會變成怎樣呢?

耶穌在今天福音敘述中所講的比喻,乍聽之下讓我們以為耶穌鼓勵我們做人要市儈:有一個人,在因為管理不善而快要被炒魷魚之前,犯下了不少做假數的罪行,為日後鋪好後路。這怎會是耶穌想要我們學習的『榜樣』呢?但沒錯,耶穌確實想祂的門徒們學習此人。他可是一個高瞻遠矚的人呢!我們要學習的,並不是他的不義行徑,但要學習他那樣:要有遠見。與路第十二章的那個農主相比,他對自己的景況清楚得多:他的職位快將不保,他要馬上行動。也許在耶穌的時代,祂確實聽聞有人曾這樣做。耶穌明白到,這些「黑暗之子」—從此人的做法的道德判斷來說—遠較那些光明之子來得精明。要警覺到錢財終究不是人生的穩陣的依靠,因而抓緊機會多利用錢財來廣結善緣。這才是箇中的訊息。

而我們最應該為了未來而賺取的朋友,就是天主(見路十二章:要在天主前致富)。我們如何可以賺得天主呢?就是透過那些最弱小的弟兄姊妹們。在審判的那天,判官要看的,就是我們行了多少善。當然,我們並非要靠做愛德來收買天主,來購買天國。不過,透過把人生的重點放在那最決定性的事物—即天主,美善的父—從而轉化我們活出人生的心態,並藉著天主,我們使自己日益肖似祂。這才是最重要的。讓我們坐言起行:慈悲如同天父。無怪乎耶穌認為,這不義管家的『出路』就是:為之後的生活結交朋友。

那麼,對我們來說,為了之後的生活(=〉永生)而要結交的朋友是誰呢?《路‌》在前兩章已將之陳列了出來: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或總的來說:貧困弱小的、有需要的人。他們正是獲邀參與那永恆盛宴的貴賓(見路14:12-14, 15-24)。我們有很多機會去利用「不義之財」來賺得這些朋友。金錢、財富,本質上是不義的嗎?這不好說。金錢當然可以用於做善事,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是正面的。即使是把財富投資於對社會發展有利的事業,如:製藥業,也是好事。然而,與此同時,即使所謂中性的(neutral)使用金錢,由於當金錢聚集成資本時,其本身就會成為一個不斷產生金錢的系統,而新生的金錢價值(=利潤)或多或少來自對勞動力的剝削。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要不是執意行善,財富(資本)或多或少都會對人類社會(從以滲入到人的生活)產生某種的負面影響【雖然,反過來說,沒有經濟誘因,人類社會根本沒有運作動力;由此說來,財富也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價值】。由此,在這個比喻的語境下,籠統地把金錢和財富稱為不義,也是有其因由的。簡言之,財富的運行無法完全避免對某些人在一定程度上的剝削,這一點與基督信仰所提倡的愛德有一定的互斥性。【順帶一提,因上所述,教會支持所有政府實行有效而合理的「資源再分配」;見:《天主教社會訓導編》303, 355, 363】

讀經二的選讀,接續保祿宗徒就自己被派往外邦人中間的修和使命的反思。為了宣揚這份修和的精神,他強調,要為團體祈禱,為謝恩而祈禱,並且要因著為所有人祈禱。身為基督徒,我們要活出我們對團結合一和彼此修和的追求,使自己成為所有人的中間人(mediator),就像基督藉祂自己的苦難和死亡來為所有人與天主,以及所有人之間,製造一個修和的契機。保祿的最後一句話尤為重要。許多人是每天(或至少每主日)都祈禱敬禮參與彌撒,但卻心懷怨恨。然而,保祿卻教導我們,基督徒祈禱之後其中要實踐出來的一點是:「不再發怒和爭吵」。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 天父・等待著每個人回家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天父・等待著每個人回家




Link

假若要用聖經中的一句話來總結今天的福音甚至整個主日禮儀的話,我相信最適合—儘管今天的禮儀並未引用—的是:「我豈能喜歡惡人的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我豈不更喜歡他離開舊道而得生存?」(則18:23)。

先看《出》(讀經一)。自上主決定要從埃及奴役之地處解救以色列子民開始,祂就已稱他們為「我的百姓」(見出3:7, 10, 12; 5:1; 6:7; 7:4, 16, 26; 8:16, 17, 19; 9:1, 13, 17; 10:3, 4; 12:31)。事實上,上主向以色列的「我的百姓」的稱謂,是訂立或緊記祂與他們之間的盟約的表現。當上主藉梅瑟之口向以色列宣講—按上主與他們之間所立的約—該做甚麼和不該做甚麼之後,上主說:「我必住在你們中間,做你們的天主,你們做我的百姓。我上主是你們的天主,是我領你們出離了埃及地,不再做他們的奴隸;是我打斷了你們軛上的橫木,令你們昂首前進」(肋26:12-13)。

可是,在金牛事件發生後的剎那,上主震怒。我們可以在祂對梅瑟說的話裏,感受到祂的怒火:「你下山去吧!因為你從埃及引領出來的百姓已經變壞了」(出32:7;讀經一)。留意,於此上主不再稱以民為「我的百姓」,甚至要與以民出離埃及一事劃清界線;祂反而稱以民為:「你〔梅瑟〕從埃及引領出來的百姓」。面對這情況,梅瑟馬上哀求上主息怒,稱以民為「祢〔上主〕的百姓」,並重提上主對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所起的誓;上主這才退下怒火。

今天的新約選讀更深層地揭示出上主的本心。在《路》十五章所載的三個比喻中,上主無需任何人提醒祂所起過的誓。祂全心傾向所有離開祂道路的人,正如那全心去找那迷路了的一隻羊的牧人,也有如那翻箱倒籠去找那遺失了的一個銀幣的主婦。

由此可知,天主的取態是:凡是好的,就讓之按其方向繼續走下去;凡是出了錯的,就需要去注意。醫生並不是為那些正常的人而來的,而是為病人而來的。當然,並不是每個人的心態都是一樣的。「精英主義」的心態是:心機應該花在那些「好」的人身上,以及那些能夠產生效果、有收穫的人身上;花在別的人身上的,不過浪費時間而已。既然他們是走失了,就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吧。把他們從我們的地域、範圍、視線中驅逐出去吧。然而,天主的心態是全然不同的。對祂來說,即使只是拒絕一個人,就等同於拒絕所有人—整個人類。這就是祂的原則。因此,祂急切渴望任何一個人回頭,即使是最卑微的那個,即使是最鄙賤的那位,甚至那曾與豬同住的人【按:豬對猶太人來說是個極大禁忌】【註:《路》第十五章的第三個比喻—浪子回頭—禮儀從略】。畢竟,那都是祂的子女,儘管他們自己已忘掉了這份尊榮。天主從不會忘記自己的子女(參耶31:20;依49:15)。面對著難搞的人,我們總喜歡趕走他們(或至少打發他們離開)了事,又或者靠壓制和遏止,總之『無眼睇』、『無眼屎乾淨盲』。相反,天主會選擇與對方修和,重修舊好。

保祿就深明這一點。一如他在《弟前》開首所寫的,他曾經是主追隨者的迫害者。但天主的恩寵是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的。藉著基督,這恩寵使他重獲新生與愛德。耶穌來是為拯救罪人(見路十五章等),而保祿就曾經是罪人的佼佼者(弟前1:15)。可是,保祿卻因而一轉成為罪人悔改得救的最佳模範,並從而開展他使命的首要項目:與天主修和、與別人修和。

既然天主特別關心(preferential option)那隻走失了的羊,難道祂不會對那留下的九十九隻羊更有關愛之情嗎?只有小氣的人才會這樣猜度上主。難道天主不應為那死而復生、失而復得的人而歡慶(見路15:32)?難道自己整個的人生都能與天父一起,不就已經是一份深切的喜悅了嗎(參路15:31)?難保大兒子之所以一直留在父親身邊,只不過是為了禮教而言,卻沒有無分情誼。假若真是如此,那麼,這也是時候讓大兒子明白到,自己在內心深處也早已離開了父家,並是時候要真心回到祂那裏。如是者,這場歡宴,也是歡迎他『回家』。

離開了自己的家,離開了社群,離開了社會主流的人,他們背後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天主願意接納每一個人。假若我們只顧思慮自己忠信於天主有多長時間了,怎麼那人曾經長時間如此浪蕩,一悔改回來就能得無比恩寵而認為他不堪當(其實是替自己的長時間忠信覺得『不值』)便心生怨懟;那時候,『離開了』就是我們這些自己以一直忠心留守的人。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樣的心態突顯出對天主心意的不解。到最後,祂希望的只是,每個人都能像聖詠作者心中所想的:「我要回歸我的父家」!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 真智慧・敢於去愛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真智慧・敢於去愛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The (Great) Tower of Babel” (c. 1563).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人類是永遠都無法靠一己之力的勝利來贏取智慧的。《智慧篇》第九章(讀經一)是撒羅滿為求得智慧所作的禱詞;此章的第二部分(13-19節)解釋了智慧是何等不可或缺。然而,與撒羅滿相比,今天的世界看來更欠缺智慧。今天的禮儀選讀教導我們,智慧並不是單單對人情世事的看透,也不只是懂得明哲保身,而是領悟到如何活出我們【留意:是複數!並不是我自己】如何好好渡天主子女的生活。簡言之,智慧牽涉到三個層面:我與自己、我與別人、我(們)與天主。

智慧教導我們如何把事物放在適切的位置,去思考甚麼事情較為重要,甚麼較為次要。對於一些(膚淺的)人來說,這看似是十分愚魯的(俚:戇居)。例如,跟隨耶穌要符合的要求,乍看之下很不合理:要捨得「自己的父母、妻兒、兄弟姊妹」(路14:26),就是為了基督和祂的福音的緣故,難道這還不算是不合理嗎?!今天(《路》)的回答是:不算。考慮到為天主國的必需付出,這是按基督信仰的智慧的必然結果。沒有充足的資本便貿然開始建造一座高塔,那就是愚魯。整個世界的人都會恥笑這無法完成的『爛尾』工程!事實上,這裏《路》可能是在暗指巴貝耳塔,那是人類萬事徒勞和人際間生出混亂的象徵。有智慧的人會先做好預算:為了完成某事,他將會(能夠)投入多少資源。對基督徒來說,唯一的預算就是全身投入。畢竟,基督信仰本身就是最尊貴的事物,失之則一切皆無意義。可幸的是,那需要投入的『資源』是取之不竭的。

基督徒的智慧就在勇於徹底地為我們所相信的根本價值而下定決心,儘管這意味著在面對我們愛惜的人的時候也要做一個痛苦的抉擇。而這正正就是《路》成書的時代教會每日都要面對的現實。

這段話的上文下理也十分重要。這番話是對「一大群跟隨耶穌前行」的人說的(見路14:25)。換言之,這並不只是說給修道人和苦修者聽的。同時,這段話是在耶穌勸說要無償地邀請人參加盛大歡宴之後;耶穌也教導要優先歡待(give preference to)那些「無力報答」的人,而非親友和熟人。具體來說,這「不要優待」(not to prefer)自己人牽涉到兩個層次:首先,面對迫害時,基督徒有責任視耶穌基督在親族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之上;同時,為了福音的緣故,我們要特別優先那些在社會中通常會被視而不見的人,也就是要犧牲/捨棄自己的社交圈子的利益。

因此,有智慧的基督徒並非純粹是一個愛好智慧的人(sofist)。一個普通的愛智者,的確懂得如何為一些事物提供一個美好的解答,但他卻從來不會承諾任何東西,全身投入去做任何事。相反,一個有智慧的基督門徒,不單單能夠表達清楚自己所追隨的和對此堅信不移,更是為了世界和歷史的終極意義而投入他的整個生命。一個基督徒智者,在有需要跳越的時候,他是會毫不猶豫地跳過去的;畢竟,你猶豫的話,就一定會掉下去。

至於費肋孟,他是厄弗所城的善人,保祿的私交。《致費肋孟書》是他的奴隸敖乃息摩在離開牢獄回去時帶在身上的,是一封乍讀之下彷彿荒謬的信(讀經二)。然而,這就是純粹的基督徒應有的智慧。敖乃息摩從費肋孟那裏逃了出來,然後在監牢中協助保祿。保祿替他施了洗。現在,保祿已不再需要他了,於是便把他遣送回費肋孟那裏去。畢竟,按當時的社會和經濟文化,敖乃息摩嚴格來說是費肋孟的財物。然而,若從基督信仰的角度來看,『在基督內』,他們二人都已被更新,他們之間也有了一重新的關係。在這更新了的世界之中,不再有主人和奴僕的從屬關係,有的就是平等的:基督的弟兄姊妹和天主的子女(參迦3:28)。同時,他們二人也都是保祿的兒子,他們是從他那裏在信仰之中重生的(即他為他們施了洗)。因此,費肋孟在迎接敖乃息摩時,不可再視他為奴隸,而是像弟兄一般了,就好像他對待保祿一樣。

其實,活出基督徒生活的智慧都可算是老生常談:放下自己、愛主愛人。只是今天的讀經更進一步,要求我們放下自己『圍威喂』的、同一個社會階級的生活圈子,主動去關懷那些與我們不同的、甚或因為種種原因而常常不被人重視的那一群人。然而,這基督徒生活的理想情操確是知易行難;有如要建一座高聳入雲的通天巨塔,或要以一萬士兵攻打兵力二萬的城池;既容易半途而廢,又可能最終只有俯首乞和。因此,智慧並不只是知識,還要有勇於將之實行,這就不單需要基督徒自身的智慧,更需要天主上智引領:「只有信賴這智慧,世人的道路才能修直,人類才可學習你喜悅的事,因而獲得救援」!

插圖:

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 會帶來分裂的和平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會帶來分裂的和平





在今天的福音中,《路》記述耶穌聲明祂來是使大地成為火海的。然而,我們必需明白的是,這類措辭是耶穌時代的主流思潮。自舊約先知時代消亡以後,默啟文學方式(apocalyptic literature)成為猶太思潮主流。這種思想和文字常把人世間的矛盾和問題簡化為兩股超越人類的力量善與惡的鬥爭,並以天崩地裂和鬼哭神號的場面來描寫這場末世鬥爭。【參路10:18—「耶穌向他們說:『我看見撒殫如同閃電一般自天跌下』」】。《路》中耶穌並不是在建立一套神學理論,祂只是在用當時文化常用的措詞而已。《路》中耶穌曾經有一次天主國度的經驗,仿如一股降到祂上的力量,催迫著祂行事。因此,《路》並不只是說會祂會施火的洗禮(見3:16),而且祂自己也將浸沒在這火的洗禮之中(見今天福音)。

我們可能會因為這些措詞而感到疑惑。然而,正正因著這些措詞,我們就便可嘗試理解到耶穌作為天主子與上主作為天主父之間的『父子關係』。耶穌一直聽命地活著祂的人生,時機成熟時,聖神如火一般降到祂身上,祂遂藉信德與望德領受了這末世思想,而非祂自己的文學創作而已。而且,祂並不只是我們的救主,祂同時也是我們信德的模範。的確,我們相信祂。可是,我們的信仰並沒有把我們與祂區分開來,置祂於我們的對面,成為我們相信這個行動(verb)的「接受者」(object)。相反,在信仰之內,祂與我們同時都是「行動者」(subject):祂與我們都一樣,一直聆聽天主父的話語。

今天的讀經二(《希‧十一章》的前部分就已列舉了一系列的信德模範;見上主日)正正就指出耶穌就是信德的最高的模範。祂是「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正如祂勇敢地走上祂的「跑道」,並使之轉化為與俗世相反的標記,並鼓起勇氣地走到最後;我們也同樣應走上這跑道,走到最後。

這是一場比賽上的跑道。這跑道把我們置於世界的對面。在這層面上,耶穌同樣是我們模範。祂來並不是為帶來和平至少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而是帶來分裂(路12:51;今日福音),以及與俗世對抗的標記(希12:3;讀經二),就好像在祂之先的先知們一樣,尤其是耶肋米亞(讀經一)。我們總是期待和平能夠容易地(因著強而有力的權威或無法撼動的架構)從上而下的套加下來;耶穌所提倡的和平,則是建基於自由的決定以及自願的彼此信靠;這講求自由;因此,這同時也打開不和之路;因此,耶穌並不會強迫任何人要同意祂。無人能夠被迫去愛他的近人如他自己,畢竟,這裏講的是愛。同樣,沒有人能夠被迫為了愛的緣故而犧牲自己的生命。然而,這才是耶穌要帶來的和平。使人分裂的,正正就是由對耶穌這提倡的支持與反對;這分裂甚至在家庭中發生。及至《路》成書的時候(太約主前七十年代後期,即耶穌死而復活之後四十多年),這分裂卻是事實,因為有系統地對基督徒的迫害已然展開。

對《路》來說,一切都是「時代的徵兆」(sign of the times;見路12:54-56 // 16:2-3)。時代的徵兆的關鍵性在於,天主也參與其中。今天,我們就是與世俗相反的標記。若否,則我們就有禍了,畢竟天主與此世在本質上有互不相容之處。我們應該視這為一個「具末世意義的處境」。在今天的世界之中,要成為基督徒的爭議性的時代徵兆,就是要做一個選擇:人要選擇支持還是反對基督;要決定他是渴望成為天主的子女,還是不渴望。在天主〔=愛主愛人〕與世界〔=自私自利〕之間作出選擇,是成為基督徒的永恆末世幅度。

那麼,基督徒是否要再減少點人性?要成為一個憤世嫉俗的子民,無止境地對此世的一切事都不滿意?的確,有誰能夠對此世的事完全滿意(因為完美只存在於彼岸)。然而,我們卻不應變得憤世嫉俗,因為我們對此世不滿意的原因,正正是因為我們愛這世界,好像天主愛了這世界一樣。此世之所以變得不那麼美麗,說到底,是因為單純地追求對欲望的滿足。

由此回到耶穌今天的那段話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至少間接地)看過多少父母子女因各種的原因互相敵對。雖然這些大部分是因為錢,而錢當然不值得讓家庭分裂。但有一種分裂有時卻是難以避免的:價值觀的分裂。當然,在大部分時間,基督徒的身份並不會為我們構成凶險難關。然而,當兩難的情景萬一出現時,我們會選擇天主還是世界呢?或更好說,我們會選擇天主所喜悅的愛主愛人,抑或此世的所謂成功之道只顧自己,機關算盡?

讓我們在領受過天主聖言及基督聖體後,更活出〈領聖體後經〉的祈求:「我們在世肖似〔基督〕,將來在天上得與祂同享榮福」!天主保祐!

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 警醒=靜靜地守候?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警醒=靜靜地守候?




佚名。 “Parable of the Unfaithful Servant” (ca. 1560).
德國柏林 Gemäldegalerie

在這幾個主日,《路》一直努力使我們看清人生(生命)的真實。雖然資本主義思想體系只是在主曆十八世紀中才由英國哲學家亞當.史密斯等奠定,但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中,可以說自古以來就有以商業貿易來累積財富的做法,所謂「重商主義」(mercantilism)。耶穌時代當然也不例外;而《路》則視人追求財富的虛幻卻無視身邊饑寒交迫的人為萬惡之源(之一)【尤見16:19-31的〈富人與拉匝祿的比喻〉】。雖說澳門現在物質富庶,但放眼四海,時至今日,這仍是人世間的現況。《路》希望提醒我們,要在這空虛的幻象面前保持警醒。自從由埃及奴役中得到自由解放開始,「警醒」就成了以色列(猶太信仰)的基本生活態度。在那一夜,上主的使者途經每一戶埃及人和以色列人;而以色列人則整裝待發的舉行逾越節晚餐,準備好去跟隨著他們唯一的上主的引領,橫渡紅海,進入曠野(見讀經一)。「警醒」也是基督信仰的基本生活取態;基督徒一直等待著他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的再來。而在祂回來的時候,凡警醒地等候著的,祂都要讓他們坐在筵席之上,並親自服侍他們。耶穌就是那紆尊為僕的主(the Master/Lord—Slave/Servant)。可以說,祂完全顛覆了人世間的主僕關係。

接著,耶穌講了一個有關祂的再來的比喻。祂很具體地解釋了「警醒守候」的意思/意義。要做一個忠信而精明的管理人,就是照顧好自己責任範圍內的所有人。「警醒守候」並不是翹起雙手乾等著主的再來,而是負擔起好好照顧著自己,然後就是自己的家庭,所屬的信友團體和社會,以至世界的責任。關懷別人〔以及自己〕是否活得好(well-being)並不只是位高權重者的義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見47-48節)。凡是明明知道主的旨意卻又沒有好好準備的,將要受到嚴厲的責罰;若因為出於無知而失責,則懲罰會稍會減輕:「給了誰的多,向他要求的也多;託付與誰的多,向他索取的也格外多」。

這訊息的要點在於,我們每個人都得到天主託付,要照顧祂子民中每一位的日常所需,就是在準備那團結在基督內的永恆而喜樂的團體。因為,基督深深愛著祂所交托給我們責任範圍內的人;而我們斷然不能讓祂對我們失望。從這份對「警醒」的理解可見,按照基督福音所活出的宗教生活絕非人民的鴉片,只求個人從人生的苦海中尋求麻醉自我的觀感而對身邊的人事物不聞不問,甚至成為社會負累。相反,基督信仰不但驅使其追隨者成為自己人生的好的管理者,同時尋求弟兄姊妹們的益處,促使成就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當然,保持著這份(帶有末世意味的)「警醒」殊不容易,這要求我們時刻抱著對天主國度的來臨的盼望而顧及他人。反而,只顧自己的利益活在當下卻容易得多。畢竟,又有誰知道主何時才會再度來臨呢?要保持這份「警醒」心態,我們的確需要強大的信德。從這角度來閱讀,今天的讀經二正好幫助我們理解福音中的訊息。《希》作者如是寫道:「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看不見之事物的確證」(11:1)。這『定義』清楚地揭示出信仰/信德的末世向度。說到底,信仰/德並不是人類理性所到達不了(inaccessible)的終極真理;這對信仰/德的描述只是引申而來的。信仰/德的本義是全身投入去一種尚未可見而又未可觸摸的新的生命,但這新生命又真實得能夠吞併我當下的整個人生。接著,《希》舉出一系列活出這信仰/德的例子;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是亞巴郎出於對上主許諾的信仰而服從祂的獻子命令。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甘願冒生命危險來在這旅居之世上活出這信仰。我們將在下個主日的讀經二聽到《希》作者如何描寫這些人中的佼佼者—耶穌自己。

然而,我們今天必須張開眼睛,看出那雖然不能直接感知但卻又對我們的人生具決定性的事。綜合今天禮儀的精神,我們可以說:天主所交託給我們的一切,包括大自然、我們自己的生命,以及屬於我們責任範圍內的其他人的生命(時間和精力),並不是讓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之榨乾淨盡的。相反,正如〈集禱經〉所強調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天主父藉洗禮所(重)生的義子義女,我們都渴望「承受〔祂〕所預許的天堂產業」。這就把我們帶到〈答唱詠〉,當中宣告天主的產業,就是祂的子民。由是觀之,我們有責任好好地照顧我們所承受的產業—祂子民中的每一位,效法上主那樣照顧那些有需要的人,尤其是那些因各種原因而面臨死亡的威脅,以及因匱乏而饑寒交迫的人。


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 求富 不如去愛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求富 不如去愛




“The Man Who Hoards (L'homme qui thésaurise)” (1886-1894).
By: James Tissot (French, 1836-1902).
In: Brooklyn Museum.

一般來說,曾經二十元就可買得的東西,今天要四十元才買得到。通貨膨脹早就應該使人們明白到此世的財富本身是多麼的不安穩。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汲取到箇中的教訓。福音中的那一幕,是我們時至今日都還會見到的場面:兄弟爭產;而他們想耶穌為他們仲裁。但他們的遺產分配問題,耶穌根本連半點興趣也沒有。畢竟,這與祂的使命根本毫無關係。更何況,假若為了這兩兄弟作了一個很可能無法使二人重歸於好的決定的話,對天主的國又何益處?說到底,對耶穌來說,至關重要的是,來請求祂出手相助的人最終能夠皈依並接納天主國的真正價值(觀)。因此,祂說了〈愚蠢的富人的比喻〉:這愚富在一次大豐收之後,心想終於可以靠著所積來的財富休閒地安渡餘生—只可惜,就在這一晚,天主就會來取回他的生命⋯⋯耶穌很可能並不是要指責他想要無憂無慮地過好日子的渴望。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耶穌並不接受他只把人生的希望放在此世的財富之上,卻「不謀求在天主前富有」。財富本身並不是邪惡的,但我們應專心致志的,是那真正的財富,即與天主之間的情誼(良好關係)。這只有靠著不斷致力關懷祂的其他子女方能好好培養。【順帶一提,今天的比喻,很適合與〈拉匝祿的比喻〉(見本年第廿六主日)一起對讀】。

然而,尤其當事事順遂,事業得意之時,以上的說話是很難令人接受的。因此,禮儀特別強調,此世的財富最終都盡是空虛。這裏指的不只是金錢上的、資產上的財富,也指文化上的財富:(人間的)智慧。《訓道篇》開首數章就對此世的一切事物大膽地提出質疑(見讀經一)。一般來說,猶太信仰十分珍視財富,並視之為上主的賞報。《訓》則可算是異數。《訓》的作者很明顯地意識到無論資產上的或是文化上的財富都是變幻無常的。只不過,作者並沒有為我們提供別的可行選擇,沒有其他值得我們全身投入的『財富』。《新約》所提倡的「在天主前富有」就是:對我們的弟兄姊妹的愛護與關懷(love and charity)。

為了認真地對待今天福音給我們的勸誡,我們要重新審視我們生活的準則。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基督徒的人生與此世對人生的提倡是截然不同的。就基督信仰中的對人的思想,讀經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我〕們既然[已藉洗禮]與基督一同復活了,就該追求天上的事」。《致哥羅森人書》中的所謂「天上的事」,指的就是那終極的價值,亦即福音中耶穌提到的「在天主前富有」。對我們來說,這並不是全然遙不可及的事。我們的生命,就是基督;而祂則已「隱藏在天主之內」了。基督—我們的生命,將在那最終的永恆之日(無終結的一天)內在光榮中顯現。既然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儘管這生命仍屬隱藏而未可見的狀態,這生命就決定了我們自此以後該如何思言行動。不要再只顧尋求一己私利和慾求(見哥3:5:「你們要把在你們內屬於塵世的肢體消滅:就是淫亂不潔、慾念邪情和有如崇拜偶像般的貪念」),反而要主力尋求那中悅天主的一切(見12-14節:「為此,你們該如天主所揀選的,所愛的聖者,穿上憐憫的心腸、仁慈、謙卑、良善和含忍;如某人對某人有什麼怨恨的事,要彼此擔待,互相寬恕;就如主怎樣寬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寬恕人。在這一切以上尤該有愛德,因為愛德是全德的聯繫」【禮儀從略】)。我們的人生就是要為與此世的標準全然不同的追求而努力,即使這追求暫時仍未能夠藉肉眼可見。因此,基督徒是難以為世人所明白的。然而,基督徒卻應該完全了解到此世的「財富」是何等變幻無常。正正因為基督徒如此與世不同,他很有可能會被排斥。因此,基督徒就更需要對他同那屬於復活基督的以及所有已受洗的人的生命的堅定信仰【這也就是聖洗聖事的意義之所在】。

今天的〈集禱經〉可以說是是日禮儀的綱領:「求祢〔=聖父〕改造我們並保護我們〔=保持我們是祂新造的狀態〕」。我們現正在活出的,是那新造而終極的人生。讓我們堅持,不要回到那較低價值的生活裏去。

言下之意,我們是否要鄙視此世的一切?非也。我們也不必矯枉過正,去鄙視天主的創造。關鍵不過在於:我們要領悟,真正的生命在何處?我們存在的最終意義又是甚麼?其它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達致這真正生命的工具而已。真正的生命,就是天主子女的生命。只要我們讓自己在一切事上從屬於天父的旨意,我們就能夠分享這生命。而這旨意就是對我們的弟兄姊妹的關愛。與尋求財富和可驗證知識相比之下,我們更應積極地彼此相愛。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 最好的祈禱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最好的祈禱




The importunate neighbour (1895). William Holman HUNT

現代人流行講究理性,但高舉理性的人一般會覺得在人生中遇事要祈求上主是相當困難。對他們來說,朝拜天主,事事感恩,反而容易,因為承認(1)生命是個恩典和(2)世上有個超性的存在—我們稱祂為天主—是理性容易信服的事。但要求這個超性的存在來解決我們的日常事務,就似乎是太天真,甚至不應該,因為這樣好似把這個超越人類的存在拉得太接近人。然而,祂那維持一切存在的天主,難道不也會支持我們安然渡過一切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大大小小的問題嗎?還是我們所認識到那些物理學上的、心理學上的、經濟學上的,以及社會學上的法則真的是如此包羅萬有,以致連容納天主的些微空間也沒有?難道這些法則不是祂無時無刻維持我們的存在的奧蹟的一部分嗎?

無論如何,耶穌教導我們,事事懇請祈求,甚至要堅持地求。在福音中,祂提到的那個寡婦,她一直懇求直到那法官都厭煩;至於那在夜半三更敲門要麵包的鄰居,更是直到家主願意拿出東西來才肯放過他。這使我們想到讀經一中的亞巴郎。他為了索多瑪和哈摩辣的緣故而祈求時,甚至『教訓』天主:「你不能把善人和罪人一同消滅;你決不能將善人與罪人同樣看待。全世界的審判者,豈能不顧公義!」。因此,天主願意聽他的。【只是,很可惜,雖然亞巴郎最終與天主『講掂數』,但索多瑪和哈摩辣連他們所談好的最基本數字「十個義人」也凑不足數】。因此,禮儀讓我們藉答唱詠頌讚:「上主,我一呼求祢,祢就俯聽!」(詠138[137])。

亞巴郎的祈禱,就如那寡婦和鄰居的懇求一樣,教曉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他們所求的都是天主能夠答應的。他們向天主求的,正正也是天主自己所想的。這就是(除了我們自己的堅持祈求之外)有效祈禱的法門。因此,耶穌教導祂的門徒,以及我們每個人,首先要祈求的,是「〔父〕的名受顯揚」和「〔父〕的國來臨」(瑪6:10接著解釋這兩項祈求的意思:「〔父〕的旨意在人間得以奉行」)。在這份靈性上的虔敬之內,我們就能夠—而且應該—為我們的每日基本所需祈求,祈求天主寛免我們的罪/(靈性上的)債(因為我們—作為人—永遠都對天主有所虧欠),並求我們在面對誘惑時能夠全身而退。我們應該持之以恆而且堅持到底的為這些而祈求,並不是因為天主不知道我們需要這一切,而是因為這樣祈禱能夠改變我們、使我們潛而默化地敞開心胸,願意接納天主所賜予的一切。「祈求」就是培養我們信仰、培養我們身為子女對天主的信任的行動,是在讓我們在內心深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視天主為父的情感與日俱增。「祈求」就是我們讓自己變成小孩子的方法—這可是進入天國的先要條件(見路18:17)。因此,執著於理智(intellectual)的人,是很難好好地投入祈求的。

從以上的角度來看,很明顯,我們不應該純粹視天主為麻煩的解決者(trouble-shooter),或者是解決問題的捷徑,有時甚至為了一些與天主的國毫不相關(甚或互相抵觸)的事,如:為了談成一單生意、為了求自己的好處祈求而不理會假若成事的話會否傷害其他人。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再次強調,為他人代禱的重要意義。因著我們對天父心懷有如子女般的信任,我們把內心的所憂所思都放在天主面前:我們所關心的弟兄姊妹和近人,我們想他們過得好卻又眼見他們身陷困難的人等等,就好像亞巴郎為了索多瑪的人而祈求一樣。既然這個世界並不只是由教科書中的物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定律所操控,而是由生命的奧祕(奧蹟)所主宰,那麼,毋容置疑的是,因著那支撐一切生命存在的恩寵之源,我們交托在天主面前的出於愛的關注必然得以承行。

事實上,這就是《信經》中「諸聖的相通」(the communion of Saints;舊譯:諸聖相通功)的其中一重意義:愛德的相通(或共融)(見《教理》953)。在這意義上,這裏的諸聖,尤指仍活在此世的弟兄姊妹。我們彼此之間的相通(共融),就在於:別人受苦,我們就受苦;別人幸福,我們也就幸福。正因為我們與其他人甘苦與共,所以,尤其當我們眼看著別人有需要時,怎忍得住不去為他們向天主祈求呢?今天的讀經二就指出這相通背後的本質:「因著聖洗,你們經已和基督同死同葬,也因著聖洗,你們又與祂一同復活了」。

從現在起,就讓我們每天學習,把人生每天所面對的大小問題,都交托在上主手中,信靠祂的帶領。更特別為我們眼看耳聞有需要的人的祈求。正如已故禮儀學大師本篤會士安鵬浩神父(Anscar Chupungco, OSB)提到他的初學指導當年的一句話:「最好的祈禱,就是為別人而做的祈禱」。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 最好的・最不需要粗勞的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最好的・最不需要粗勞的




Tintoretto (+ 1594).
“Christus bei Maria und Martha”.
現藏於:德國慕尼黑Alte Pinakothek

讓自己為這事為那人忙得透不過氣來(所謂「行動主義」:activism),是人類揮之不去的一種病態心理。事實上,按《路》所載,為了突出當下行文的神學思想,耶穌有時對款待祂的家主也不大友善(見路13:37ff.)。在今天福音選讀中的耶穌的款待家主—瑪爾大—正正面對著這個問題。因為這就是她想要的:為自己十分尊重敬仰信靠的耶穌事事忙。沉醉在聆聽耶穌說話的瑪利亞,卻被瑪爾大打斷,並要求她去一同幫忙準備食物。假若她根本都不明白她忙碌地準備一切是為了甚麼,那她又何必去準備呢?假若一個人並不打算接受那與他生命尤關的訊息,那麼他去準備一切的這個行動,到頭來反而會使他走入死亡。當然,一個好的家主會盡量把最好的拿出來款待客人。可是,假若一個人平時沒有好好儲備,到有客人來的時候,又拿甚麼來款待他呢?因為,有客人來的時候,即使家主拿出來款待客人的美酒佳餚很豐盛,這也並不是最重要的。「瑪爾大,瑪爾大,你為這許多事操心勞碌,其實,真正需要的只有一件」。當然,耶穌並不是說瑪爾大所做的一切是一無是處,但瑪利亞選擇了的肯定是最正確的:聆聽耶穌。比起把房間好好打掃和一枱豐富的美食,更重要的是用心地聆聽祂的說話。這樣,我們才懂得好何準備餐桌。

瑪爾大真正的問題,在於她把她當下正在做的事情看得無比重要,但卻(有意無意地)把她能夠從耶穌那裏領受的卻看得不重。讀經一所展示的卻截然不同:家主在認為自己在為款待來客而作出奉獻(to offer)的同時,其實也在領受(to receive)。亞巴郎的熱情款待(hospitality),就是在瑪默勒橡樹林附近,他大方慷慨地向那三位路過的客「人」所作的無私奉獻,把一個單純的奉獻行動轉化為一次領受;他所領受的就是他一直渴望的:一個由他妻子—撒辣—所生的兒子。或者,更好說,款待客人本來就是「歡迎、迎接、接受、領受」(to receive)一個人:客人乃天主賜給我們的禮物。

一心一意地「歡迎、迎接」一個人,聆聽他,很可能就是一個去接受那唯一真正需要的事物—天主的話語—的機會。對亞巴郎來說,那是天主的許諾;對瑪利亞來說,那是天主的教導。因為正如客人來到家主家中作客,天主也來在人中間。保祿對這天人合一(union of God/Christ with humanity)自有深切的體會。他在他自己肉軀上所受的苦,他視為「補足基督的苦難」。他認為這是一個自亙古就已隱藏的奧秘,是只有那些參與其中的人方能明白:「光榮的希望」,就是「基督在你們內」(或:基督在你們中間)。在信友—尤其是保祿為之而成宗徒的外邦人—的團體內,當中有著祂那取了我們人生以致整個天主創造的整個意義的基督(見:哥1:15-20;參:上主日)的臨在。為了使這些信友能夠被提升到「完美無缺」的層次,保祿甘願受苦,甚至獻出自己的性命。

行動主義(activism)—〔所謂〕為了他人而事事忙—,即使是(看似)為別人服務,最終都有墮入為自己服務的陷阱:為了肯定自己而犧牲了我們施行愛德的目的。

要克服「行動主義」,就要學會在他人身上看出天主的奧蹟,就如瑪利亞在耶穌身上看出天主一樣。當然,這包括了不同形式。瑪利亞肯定在耶穌身上看出祂就是天主的發言人,祂「有永生的話」(若6:68)。可是,我們也有能力看出,人就是天主的愛的接收者:這也是在人身上看到天主的一種方式。真正的默觀(contemplation;或譯:靜觀)並不是從現實世界中往一些抽象空泛(即:離地)的思想逃遁,而是恰恰相反,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領我們去在人身上看到天主,在天主那裏看到人。這樣的默觀也是信仰的真正實行之本,也就是正正把人視為天主的子女以及天主的代表。因此,我們不應為我們所勞碌的事而操心,而應該專注於天主讓我們遇到的每個人,我們應該「迎接、款待」他們有如天主的恩賜。

尤其在這物質主義興起的年代,我們習慣了以物質的豐盛來取代花心思陪伴別人、聆聽別人。莫說是接待客人,即使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年幼子女有的如是,子女對年長的父母有的也如是。父母為了給予子女日益富裕的生活,到頭來犧牲了彼此深入地相處的時間,最終交情疏離者不在少數。藉著今天禮儀所安排的讀經,我們明白到,由於我們人生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天主的安排,而且每個人都是天主的肖像,因此,我們花心思聆聽每個人,就是聆聽天主的聲音。在聆聽別人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分享別人—其他天主子女—的所有喜樂與期望,也才能夠分擔別人—其他天主子女—的所有愁苦與焦慮。這才是天主盼望我們選擇的最好的一份。


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 誰是我的近人?——>> 我是誰的近人?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誰是我的近人?——>> 我是誰的近人?




Teofilo Patini (1840-1906) - Buon samaritano.

人總是期望有金石良言能夠指引我們好好的過這一生。對於所謂「申命傳統」【指書寫《申》到《列下》的一派猶太信仰(歷史)學者】而言,無論在任何處境之下,梅瑟律法(希伯來語「torah」本義是「教導、指引、訓示」,與現今的「法律、條例」不盡相同)都是無可比擬的智慧寶藏,以及人生最可靠的道路。他們甚至把這份重視具體化:為了把〈梅瑟律法〉「時常放在眼前」,他們要用皮帶把寫有〈律法〉的紙放在小盒中,綁在額前(見申6:8;參出13:9)。然而,對於這群宗教精英份子來說珍而重之的〈律法〉,似乎對於廣大以色列百姓而言卻過份沈重。群眾認為,要活出蘊藏在〈律法〉中的上主導引實在很難。對此「申命傳統」的回應是:非也。「律法」並不是另一個世界的產物,我們並不需要上天下地、赴湯蹈火才找得到(見讀經一)。律法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事實上,「律法」可能較那綁在額頭上的東西更近,因為「律法」本身是上主活生生的話語,藉祂的先知(=代言人)世世代代口耳相傳,活在祂的子民中間。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聽到,在耶穌的時代,有一位法律專家想在〈律法〉的眾多規條中找到:具體地,人做甚麼能夠使人獲得永生。畢竟,這就是他對永生的理解。耶穌則同樣訴諸〈律法〉,問他在當中找到甚麼。他答道:愛天主在一切之上,並愛近人如自己。耶穌答道:「答得對,你照著做,便得永生」。今天的禮儀再一次重申:天主的旨意,並非異世之物,其實就與我們如此的近。

但這位法律專家同時也是一個詭辯高手。他回耶穌一句:「究竟誰是我的近人呢?」。的確,我們都同意,去愛近人是理所應當的。但誰才算是近人呢?是我那個會把自己的身家分給那些對她好的人的富有阿姨,還是我那個家無行產卻還有五口要餬的伙記(家傭)?

既然再爭論下去也不會有甚麼結果,耶穌決定講一個故事【我們慣稱「比喻」】。有一個(猶太)人落入一群強盜手中。有一個祭司走過,但他卻沒有停下來。有說他是為了怕接觸屍體而變得不潔,因為祭司要在禮節上保持潔淨(ritually pure)才能夠主持祭禮。但希臘原文本身已經否定了這說法。這裏《思高》譯的較為準確:「正巧有一個司祭在那條路上下來」。這裏的「下來」尤為重要。正如在中文裏,描述古人赴考取士,無論考生身在華東、華南、華西、華北,一律說:「上京赴考」。同理,這司祭應該是已經主持過祭禮,正在離開耶路撒冷回家(鄉)的路上。因此,說他純粹因為怕影響祭禮工作而沒有出手相救,是說不通的。總之,除了他確實沒有救人之外,他那些所謂的背後原因,純屬猜測。

接著路過的,是一個世世代代在聖殿裏工作的肋未人。這次,我們無法從動詞中確認他的行走方向。他的確可能因為怕接觸垂死者的血而引致不潔,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別的原因。總之,這兩個同是猶太人的人,都對眼前這個已身無長物(他已被洗劫一空)、鮮血淋漓、半生未死的猶太人視若無睹。

最後,一個乃國仇家恨層次的敵人,又是一個異邦外族—撒瑪黎雅人,但他卻竟然照顧起這垂死於路邊的敵國異族,更願意負擔當中的一切費用。現在,故事(比喻)說完,耶穌卻沒有問法學士『誰是那行愛德者的近人?』,而是問:『誰是那受傷者的近人?』。這次問題的倒轉,是相當重要的。從結局來看,耶穌似乎有心要這位猶太裔的法學士回答:「那位(世仇)撒瑪黎雅人是那受傷者的近人」。

但是,如果我們更仔細地分析比喻的描寫的話,我們會發現到一些更重要的細節。在一看到那血跡斑斑的猶太人倒在路邊時,那撒瑪黎雅人便「動了慈心」、「走上前去」。這些描寫其實也可以應用在天主身上。天主對人類動了慈心,並主動讓人類成為祂自己身邊的、周圍的人(=近人),並以祂自己所作出的犧牲來救贖人類,代價就是祂兒子的性命。誰是一個人的近人呢?套用法學士自己的說法:「是同情他(=對他動了慈心)的那人」。天主就是這樣。最後,耶穌說:「你去照樣做吧!」=『你去讓自己效法天主,肖似天主,像祂一樣成為所有有有需要的人的近人!那麼,你就無需再問「誰是我的近人?」;「如何方得永生?」。因為那時你已經在活出天主的生命。

我們總喜歡選擇我們的近人。這是錯的。舉凡我們遇到的那些有需要的人的近人,我們就是他們的近人。也許他其實與我們距離很遠,甚至可以說是屬於不同世界的人【雖然撒瑪黎雅與猶太毗鄰,但兩族世世為仇,心的距離實在遠得】。但無論如何,我們就是他的近人,因為我們(被天主)安排出現在他的附近。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般】 丙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 天國臨近・平安在心

聖言啟般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天國臨近・平安在心




梵高:《The Red Vineyard》。
現藏於:俄羅斯莫斯科 Pushkin Museum of Fine Arts

在上主日,耶穌以(我們乍聽之下)相當高的要求來對待那些自告奮勇地追隨祂的人:不許他們回家與父母拜別;不許他們先回去安葬父母。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終於明白耶穌何以如此嚴苛。這既是因為祂馬上就要派遣門徒往各城各鄉去傳佈福音,而且已經時間無多了:「天主的國已臨近你們了」。

耶穌何故如此急趕呢?從《路》整本書的結構我們可窺探一二。今天的福音選讀,是截取自《路》第十章;而只是上一章的後半部分中,旁述便如是說:「耶穌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來到,衪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換言之,耶穌已開始走上祂的『最後一程』,面對快將在耶路撒冷發生苦難死亡復活升天。由此看來,耶穌之所以說:「莊稼多而工人少」,是因為祂收成的季節已到,而且只要來不及收割,已成熟了的莊稼便會慢慢腐爛。正正因此,「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衪的莊稼」。

所以,耶穌馬上「選定了七十二人⋯⋯在衪前面,到衪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在傳教時與別人的互動方面,耶穌對門徒們的指示,首先:「不論進入誰家,先說:祝這家平安!」。「不論誰家」,換言之,無論對方最後是否接待門徒們,門徒們都應先祝別人一家平安。但假若最後對方拒絕接待的話,這豈不是很『蝕底』?耶穌明白人的想法,於是馬上補充:「那裡若住有和平之子,你們的平安便停留在他身上;否則,仍歸於你們」。【這裏的「和平之子」,意思大概是「和善的人」(參葡:um homen de paz)】。

除了「祝對方的家平安」之外,被派遣去傳教(missionary)的門徒們還要:「醫治城中病人,且對他們說:『天主的國已臨近你們了』」。但被派遣傳教的這項使命(mission),並不只專屬於十二宗徒。耶穌派遣的,是祂的七十二門徒。在《谷》中,耶穌兩兩派遣的,是十二宗徒(見6:6-13)。這代表著向以色列(十二支派)傳佈救恩。而《路》中的門徒人數有七十二,這數字會使得當時的猶太人聯想到諾厄方舟之後各自成族立國的諾厄七十子孫(見《創》十章)。這顯然呼應《路》的普世神學觀:天主的救恩雖然是從猶太人的信仰中心—耶路撒冷—開始發放光芒,但這光並不僅僅停留在猶太民族之內;相反,救恩最終將遠達地極,讓普世萬民都能同沾無窮無盡的生命。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福音的普世性所帶來雙重效應:一方面,領受福音傳佈的人,先成了福音的接受者;另一方面,由於福音並非個人專屬獨享,必需/須與人分享,因此福音的接受者同時又成為傳佈者。正如先教宗聖保祿六世在《在新世界中傳福音》中寫道:「凡接受福音及聚集成為一個得救團體的人,都能傳播這福音,也必須傳播福音」(13)。

但這福音〔=好消息〕(Good News)的內容到底是甚麼?正正就是「天主的國」。特別值得我們留意的是,按耶穌的指示,願意接待門徒們的人,門徒們自然要向他們宣講:「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你們!」;但即使是那些拒紀接待的人,門徒們在拂去腳上塵土的同時,也要向他們說:「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了」。

可是,「天主的國」的特質又是甚麼?今天禮儀的讀經安排已為我們提供了答案—平安(或:和平;peace)。抽象來說,平安是人與天主之間的和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且向《依》六十六章(讀經一)如何具體地描述這屬天的平安:人生不再有匱乏;每個人將好像一個幸福的嬰孩一樣得到天主如慈母般的撫慰;整個人好像重獲新生般,生命力得以恢復,永如壯年。最重要的是,得到屬天平安的人,將有上主的手常隨,保守一生。

回過頭來說,怎麼耶穌會覺得祂的傳教事業是如何急迫呢?從我們自己的經驗都可得知,這不僅是平安的喜訊(好消息/福音)是很多人所渴望的,尤其是當我們在經歷人生的低潮,失去方向之時。更甚者,在人生開始失去方向時,有些人更會愈走愈遠,終致誤信騙局、虛假的所謂幸福保證、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競爭,甚至彼此消滅。

由此可見,福傳—或:宣講福音/喜訊/好消息—其實是傳揚那人從心底深處所追求的人生問題的終極解答,那最終能使人心安樂憩息的,也就是:天主。按保祿所言,要成為這福音的傳訊者,要先成為「新造的人」(new creation)。那「舊的人」已同基督一起被釘死在十架之上。這「新造的人」的首先者升起時,有如太陽,以天主的平安與慈悲光照人間。是故,保祿在《迦》的結尾如是寫道:「願平安與憐憫降在一切遵從這原則的人身上,也降在天主的新以色列民身上」。

讓我們致力負上「工人」的責任,協助「收割」的任務: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太陽,光照溫暖他們人生黑暗的一頁,並把他們引領到天主的平安與慈悲之中。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 放下自我・才背得起十字架向前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放下自我・才背得起十字架向前走


今天的福音選讀,與丙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因聖體聖血節移至上主日舉行從略)的相互呼應。在十二主日的福音選讀中,耶穌宣告了祂作為默西亞,作為追隨祂的基督徒的領袖的方式,同時也是對祂追隨者的要求:每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今天,我們就聽到耶穌向著自己的苦難邁步,向耶路撒冷起行,「因為〔祂〕被接升天的日期快到」(今天福音)。這句話,驟看之下,在《路》的脈絡裏頗為突兀,但其實這是《路》把耶穌與厄里亞對比的手法之一(另特見:路7:11-17 -> 列上17:17-24)。耶穌是厄里亞的完全版。厄里亞最後是被上主接升天的,耶穌也將會一樣(《路-宗》作者甚至兩度記錄耶穌的被接升天。一次在《路》的結束,另一次在《宗》的開首)。

先談,厄里亞的被接升天。在他得知自己離開之前,厄里亞先找了自己的繼任人—厄里叟,並且要他馬上開始工作。但厄里亞容許厄里叟先「回去同父母吻別」(列上十九章;見今天讀經一)。耶穌也在繼續召集門徒,但祂卻更為嚴格:祂並沒有批准那位準門徒回去埋葬父親(這在猶太信仰中相當重要;如見《多俾亞傳》),也沒有讓另一位先回去拜別仍然在生的父母。此外,耶穌在今天的一幕中的最後一句:「扶著犁而後顧者,不適於天主的國」,似乎意在讓讀者聯想到厄里叟。厄里叟在離開厄里亞,回去跟父母拜別的同時,「厄里叟轉身回去,牽出一對牛宰殺了,用耕具生火煮熟,然後分給眾人吃」(列上19:21;見讀經一)。這裏的「耕具」(《思高》作:駕馭牛的用具),就是「犁」(見附圖)。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耶穌在各方面都較厄里亞更進取,但有一點祂卻是全然相反的:暴力(或至少:武力)。先看厄里亞。話說北國以色列的阿哈齊雅因意外而一病不起,遂而問別的神的旨意。厄里亞聞而訓斥。阿哈齊雅便派人『命令』厄里亞面聖。然後,厄里亞兩度遣天火把來『邀請』他回去的五十活活燒死(見:列下1:10, 12)。讓我們再來看耶穌。今天福音提到,耶穌一行人路經一個撒瑪黎雅人的村莊,但他們卻拒絕接待耶穌一行人留宿。按《路》所述:祂的門徒雅各伯和若望,見到這情景,便說:『主!你願意我們命火從天而降,把他們全部燒燬嗎?』。假若耶穌只是按厄里亞的方式行事,祂想必會馬上執行這提議。不過,耶穌沒有這樣做。《路》接著記述:「耶穌轉身責斥了他們。一行人隨即轉到另一村莊去了」。【當然,撒瑪黎雅人的拒絕,某程度上並不是蠻不講理的。畢竟耶穌一行人要去的,是耶路撒冷聖殿。那可是猶太信仰的中心。而當時的猶太宗教領袖,偏偏又是最積極打壓撒瑪黎雅人的。而且,在接下來的數章中,《路》多次明示暗示,其實撒瑪黎雅人並非心地歹毒之輩(如:10:29-36);《宗》甚至花了整整一章來描寫初生教會如何成功紮根於撒瑪黎亞(宗八章)】。

其實,追隨耶穌的真正先決條件是,徹底地拋棄一切的羈絆。任何人際關係之間的責任,人倫的孝道,本身當然是很有價值。與父母道別,甚至安葬父母,當然是天經地義。問題是,如果這些成了我們跟隨耶穌的障礙—或更好說當我們利用它們作為延遲成為基督徒的藉口—時,它們就是問題了。耶穌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誰若願意跟隨我,應該捨棄自我,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路九章;見十二主日)。這裏的「天天」很重要。跟隨耶穌,並不是英雄式的引頸成一快,剎那間的壯烈犧牲【當然,很極端的情況下除外】。然而,更多的時候,基督徒要面對,是如何在平平無奇的日常生活中,在處理芝麻綠豆、雞毛蒜皮的小事中,仍然以難以起眼的方式來逐點逐點地修德,散發出微量的基督徒溫暖來讓世界感覺到天主慈悲之愛一直臨在人間,從未離棄。

從今天禮儀的角度來看,耶穌所要求的「徹底地拋棄一切的羈絆」,就是保祿宗徒在《迦》中所提到的「自由」。當然,我們不能無視保祿提到「自由」的上文下理(迦五章)。保祿之所以會提到「自由」,是因為當時有些人仍然以為要成為基督徒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成為猶太人;並因而要求所有基督徒嚴守猶太律法(參:迦三至四章)。換言之,保祿所講的「自由」,指的是基督把天主(新)選民從猶太律法中解放出來而得到的自由。

從保祿的措辭看來,猶太律法不僅單靠人身體表面上的東西(割損禮)、或只憑可見的儀式(潔與不潔)來把人區分開來。尤甚者,被區分的各群人不得往來。它的致命弱點在於,被分隔的各群人不得往來。因此,保祿說:「〔我們〕們蒙召,原是為得自由;但不要以此為藉口,放縱情慾,而應以愛德互相服務」(迦5:13)。

回到了常年期,讓我們學習在平凡中活出不平凡,日復一日地背著自己十架,而冄學習跨越不必要的隔閡彼此關心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