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聖言之光】 乙年聖誕期天主之母節及主顯節 —— 平安之福 萬民之光

 聖言之光

梁展熙

乙年聖誕期天主之母節及主顯節


平安之福 萬民之光


聖誕後的第八天,禮儀同時舉行幾個不同的慶典:天主之母節、為世界和平祈禱日,以及新年伊始。今天的禮儀選讀都呼應著這些主題。首要的是自然是:一)瑪利亞作為信德和反思的模範,以及二)新年的和平祝福


今天的福音選讀(路2:16-21),除了耶穌的割損禮和定名(21節)之外,基本上與耶穌聖誕黎明感恩祭的福音選讀(路2:15-20)一樣。然而,在天主之母節的禮儀脈絡下,這段福音選段的焦點卻全然不同:焦點在瑪利亞身上。儘管按《路》旁述,牧人們是在看到聖家三人而認識到喜訊,但把一切事默存心中反覆思量的卻是瑪利亞。正正因此,對基督徒來說,瑪利亞成了默想和反省的楷模。她啟迪我們,要深入地反思人生的各件事件的意義,不要對人生的方向不聞不問。她也啟迪我們,要不斷地反思信仰的真諦,讓我們在人生中活出箇中意義。


「和平、平安」【外文「peace / paz」包括這兩個意思】的主題,或更好說是「Shalom」的神學意思,可算是「生命的完滿」,充斥著今天的每篇讀經。祈求天主祝福的禱辭,尤其適合在一年的開始(見讀經一和答唱詠)。我們渴慕平安,我們也就祈求平安。當天主祝福我們,使我們得到平安的時候,我們的心得以平靜,我們的靈得以憩息。這也呼應著天使對心懷善願的人的祝願(見:路2:14)。一年的開始,正是一個好機會,讓我們互相為對方祈求天主的祝福,使天主的平安充滿人間不同層面的每個角落


***


主顯節,作為紀念天主向列邦萬民顯現的慶節,可算是聖誕期的高峰。甚至在某些禮儀傳統中,這節日才是慶祝耶穌誕生的日子。在這些傳統中,主顯節所慶祝的,不僅僅是基督誕生和賢士來朝,也慶祝祂的受洗,以及祂在加納婚宴中顯示祂的光榮(參:若2:11)。在羅馬天主教的禮儀傳統中,今天慶節的焦點在於賢士們的覲見,尤其是這次覲見中所表達出的天主向普世萬民顯示出祂的光榮的箇中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的禮儀突出了三個主題:一)耶路撒冷是萬民之光的來源;二)基督是天主向萬邦的啟示;三)藉著基督,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關係得以更新。


今天的讀經——尤其讀經一(依60:1-6)——呼籲萬邦留神、心神俱備的注意天主的美妙化工。這天主的作為有如那黑暗中照射的光芒一般。這並不是尋常的光。這道光,是以天主的聖城耶路撒冷為源頭的光。以色列民世世代代享受了天主光榮的光輝,現在他們要成為反映出這光輝的燈塔。藉著這聖城、在這聖城內居住的人、這聖城的管治者,以及這聖城中人們的生活方式,散佈在大地四極的人們都能夠見證天主之光是何等美妙。


外間的人們得知天主之光的方式,就是城中最弱小的一群是如何的得到照顧,他們的尊嚴是如何的得到尊重。藉著公平和正義地行事待人,聖城便成了天主之光的燈塔,正是燈塔所發出的這道光吸引著列國萬民。只有這樣的光,方能夠在黑暗一直引路,並保存世界於平安和美善之中。


賢士們【留意,聖經本身並沒有交代賢士的數目;「三位」之數不過是傳統上的臆測】得到一顆星的引導,來到猶大地區訪尋一位嬰孩君王。東方的賢士素有觀星的傳統,他們自然特別留意宇宙穹蒼的奇觀,也能夠解讀隱藏在夜空中的徵兆。某程度上,他們代表著那些透過宇宙和大自然的奧妙以及他們自身文化中所蘊含的智慧來尋找真理的所有人。因為他們是以信德的眼光來尋找,即使眼前嬰孩並不符合他們自身文化中皇家嬰孩的排場,當他們找到基督的時候,便能夠一眼認出這就是天主的恩賜。


賢士們遠從大地的另一方而來。縱然是外邦人身份,他們仍然緊跟在光的後面,最終找到這位把公義與和平帶來人間的新生君王。然接,他們回到家鄉,因著他們到訪天主啟示之地而得到啟迪。他們與嬰孩耶穌的相遇就說明了,藉著基督,天主的光現已賜給了所有心懷善願的人(見:路2:14),無論猶太人與否也一樣。


天主在我們中間的顯現,要改變我們彼此之間互相看待的方式。基督誕生所帶來的新光,使我們看出彼此相待的新準則。心懷信德來朝拜聖嬰的賢士們,某程度上代表著今天社會甚至堂區中的種族和文化多樣性。基督徒們,既不再以血緣或民族認同來組成社群,就是從基督身上得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新「光」:人們不應再活在彼此排拒的罪惡和黑暗之中,而是在恩寵之光中互相接納。所有人,不論種族、血緣,甚至階層、文化等出身,都能夠成為聖三的第二位——基督——的共同繼承者。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耶穌君王節 —— 關懷弱小有需要者 審判的最終標準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耶穌君王節


關懷弱小有需要者 審判的最終標準

Works of Mercy by Pierre Montallier, 1680


厄則克耳先知大概是在主前598年被充軍巴比倫的首批流亡猶大精英之一。他的著作,歷時逾廿五年,從宣告南國猶大達味王國的崩塌逐步轉化為天主將把祂的子民領回應許之地的承諾,以撫慰人心。在《則》第二十章中,先知重新述說以色列的歷史,並從中看出天主即使在人一次又一次的反叛過後,卻仍然願意出手拯救。及至第卅四章一開始,厄則克耳便引用上主的說話,宣告那些沒有完成使命,沒有好好照顧天主子民的以色列假牧人是有禍的。因為他們辜負了自己的使命,上主現在許諾:「我要親自照顧牠們」;「我要親自牧養我的羊」;以及「〔我要親自〕叫牠們躺下」。今天的讀經一(則34:11-12, 15-17)告訴我們,天主不會因為人的失敗而灰心。儘管我們每個人在完成天主交託給我們的使命時都有所缺失,但天主的計劃最終仍將得以實現。


天主作為牧者,會作甚麼呢?就是「失散的,我要尋找;迷途的,我要領回;受傷的,我要包紮」,簡言之,就是照顧弱勢的,力量卑微的一群。同時,上主警告那些強壯的和肥美的,那些(自以為)單靠自己便能照顧自己的,他們將面對審判*。因為會公正地牧養羊群的那位經已來到。


【*這裏牽涉到各譯本以不同原文文本來翻譯的問題。無論是《澳門主日彌撒》的「〔我要〕看守肥壯的」還是《思高》的「肥胖和強壯的,我要看守」,以及葡《Difusora Bíblica》的「Vigiarei sobre a que está gorda e forte.」,和《拉丁通行本》「et quod pingue et forte custodiam」一樣,都與《希臘七十賢士本》「καὶ τὸ ἰσχυρὸν φυλάξω」(=強壯的,我要看守)較接近。然而,按希伯來原文「vəʾet-haḥăzāqāh ʾašmīyd」(=強壯的,我要毀滅),參英《NAB》「but the sleek and the strong I will destroy.」及葡《Almeida》「mas a gorda e a forte destruirei」。】


根據《瑪竇福音》,耶穌的第一篇公開講道,就是〈山中聖訓〉(瑪五至七章);而今天的福音選讀,則取自祂最後公開宣講。自上兩個主日起,禮儀都為我們揀選了一些讓我們為人子的來臨作好準備。今天的福音,無疑是有關能夠表現出我們已作好了準備以及我們如何好好地運用上主賦予我們的一切的行動。


預示著耶穌在《瑪》結束的時候將會委託門徒們「往訓萬民」(瑪28:16-20),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的比喻,就是人子審判萬民的一幕。任何人,無論他屬何種族,信奉任何一種宗教,都無法避免上主的檢視。就像上主日的情況一樣,判決只分綿羊和山羊,並沒有中間灰色地帶的。有趣的是,儘管耶穌後來會要門徒們分擔祂的傳教使命,但按比喻內容,這審判卻與信仰的宣認或遵行宗教習俗(與否)無關。


這比喻指人子描寫成整個世界的牧人—君王。所有人都屬於祂的羊棧,而祂審判的基準,就是羊棧的安好。在某種意義上,最後審判可修正自創世以來的錯誤。基督已戰勝了罪惡,而所有接續祂使命的——無論他們自己有意識與否——就是祂的綿羊。而這位牧人—君王唯一的要求,不過是祂的羊群能夠為彼此付出最簡單、最基本的服務。換言之,就是在面對人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匱乏的時候,我們將如何回應:食物和食水、衣物和居所,以及照顧行動不便的人等等。


正如我們在讀經一中所聽到的,厄則克爾先知已宣講了,上主將親身照顧祂的羊群。現在,耶穌更進一步,宣告祂對弱小的一群的關注是如此的深,以致祂視他們為自己一樣。他們所受的苦,祂也受同樣的苦;他們得到的關顧,也就是祂所得到的關顧。把這兩篇讀經合起來理解,便可看到禮儀給予我們的訊息:假若我們渴望能夠分沾到這位君王—牧者的國度,我們就必須要去尋找祂和事奉祂。而我們尋找祂和事奉祂的不二法門,就是對弱小的一群的關懷。這關懷當然是從個人層面出發,但斷不可忘卻宏觀層面的問題,正如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曾寫道:


「『給飢餓的人食物』(參閱:瑪25:35, 37, 42)是整個教會的一條道德命令,符合其創立者耶穌基督要人團結和通財的教訓。更何況在這全球化的時代,消除世上的飢餓,已成了維護全球的和平穩定所要追求的目標。飢餓主要並非來自物質的缺乏,更重要的理由是社會力量的不足,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屬於制度性的。這是說,社會上缺乏一套經濟制度,一方面保證人能得到正常及營養充足的食物和食水,另一方面在基本需要缺乏時,以及在真正的食物危機發生時,能應付急需;這些情形或出於自然因素,或由於國家及國際間的不負責任而產生。糧食供應不穩定這問題,應從長遠計:要消除那些引起問題結構性的原因,並促進貧窮國家的農業發展」(《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27)。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 愛天主 要警醒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愛天主 要警醒




在天主教的聖經書卷列表中,《智慧篇》屬於次經(Deuterocanonical books)。在猶太信仰和基督新教的聖經書卷列表裏,並不包括這些次經。換言之,猶太信仰和基督新教並不包括這些書在他們的聖經正典之內。按現時學界的最新結論,《智慧篇》成書於主前第二世紀。在舊約中的各書卷之中,與耶穌生活的時代相對接近。作者相信是一位虔誠的猶太人,但卻無可避免地與希臘文化和哲學有所接觸。他借撒羅滿王之名寫下此書【託名寫作在古西方並不罕見】,並把他作為虔誠猶太人的理想人物的一面呈現出來。我們都知道,上主把智慧賜給了撒羅滿王,而他與我們一樣,都不過是有血有肉的會死之人而已(智7:1)。由此可知,所有愛幕上主,尋求祂的道路的人,也都將可得到上主的智慧。《智慧篇》的主要訊息是,真正的智慧是來自與天主共融。在猶太信仰傳統中,智慧經常以女性的身份現身(見箴1:20-24; 8:1-2; 9:1-6)。


在今天的選讀(智6:13-17[12-16])中,智慧被描寫成一位君子好逑的女子,舉凡有心尋求靈性上的滿足的人都應渴慕她。因此,她呼籲來聽她說話的人,要拒絕任何邪惡的人事物,卻要珍視正義(1:1-15)。


至於今天的答唱詠,選自聖詠第六十三篇,是描寫天主與人靈之間的愛。在聖詠中,人靈對天主的那份渴望,就好像達味當日被在猶大曠野中逃避敵人的追殺時的飢渴感相比。儘管死神迫近,達味仍然讚美上主:「祢作了我的助佑」(詠63:7;答唱詠第四節)。即使達味的心神已「飽饗了膏脂」(詠63:5;答唱詠第三節),但他的內心仍然未曾滿足,直到天主親自滿足他的心神需求為止。在與讀經一共讀的角度來看,這份對與天主共融的渴求,既是人心滿足之處,也是人生智慧的開端。


《瑪竇福音》第廿四至廿五章記述的是《瑪》中耶穌的第五段,也是最後一段長篇講辭。當中耶穌向門徒們解釋當人類歷史走到最後時會發生的事。祂警告他們,屆時將有許多自然災難,也會有許多假借耶穌之名說教的假先知,但這些卻仍只是好像產痛一樣(瑪24:7-11),雖然痛苦萬分,但仍不過是整個過程的開始。耶穌把祂的再來比擬作一場婚宴,並發問,究竟誰才是「忠信聰明」的僕人(瑪24:45),他是當日家主遠行之前把一切交託他管理的家僕。今天的福音選讀(瑪25:1-13)中的十童女的比喻,就是耶穌就這問題所提出的解答。這比喻是《瑪》所獨有的,表達出《瑪》當年成書時的讀者對象的猶太文化背景。按第一世紀古近東地區的習俗,新婚夫婦【兩人分別大概為十四和十三歲】的父親負責安排婚禮。在訂婚後一直受男家『保護』的新娘,在婚宴期間,從娘家搬到男家處長住。由於相當部分參禮的親友要遠道而來,因此整個婚宴慶典會持續數日。婚宴的最高峰,就是新郎前往女家接她來到自己家中住下,然後圓婚。


耶穌比喻的開始,就是新郎已前往迎接新娘,準備巡遊回家的一幕。十位少女,也許是一對新人的親姊妹和表親,正等待著新郎回來。十位少女之中,其中五人是「精明的」,另外五人則是「糊塗的」(見:瑪25:2)。對於耶穌時代的猶太人聽眾來說,這定必使他們想到《箴言》中的智慧小姐和愚昧小姐(見:箴9:1-6; 13-18)。在《箴》的寓言中,智慧小姐為她的賓客所安排的盛宴,是真理和生命;至於愚昧小姐的餐桌上所擺滿的,卻是謊言和死亡。在耶穌的比喻中,糊塗的少女們並沒有因應新郎可能會在入黑以後才回來而準備好燈油。精明的少女們卻早已為任何萬一都作好準備。新郎突然回來,殺糊塗的少女們一個措手不及。她們剛回過神來,就發現宴會之門經已鎖上,她們已沒法進入。這故事的主要訊息,是保持警醒。儘管耶穌再來的時日較祂的門徒們所預計的時間有所推遲,但門徒們自己仍然要因為是否保持警醒也負責。


耶穌再來之日會是如何?保祿宗徒在寫給得撒落尼人的首封信就有所描述。號角、雲彩、天上的聲音等等,都會使熟悉舊約的讀者想起上主快要降在西乃山上與向梅瑟啟示十誡的一幕(見:出20:1-17);也使人想到天主的君王身份,在民族危難之時宣告正義(參:詠97:1-6)。這些都是保祿用來嘗試描繪基督光榮再來時的景象的圖像。


當時得撒洛尼團體大概是為了耶穌再來以前就已離世的弟兄姊妹而哀傷,而保祿就為此事安慰他們。既然天主已使基督從死者中復活,那麼所有在基督內的弟兄姊妹,或生或死,都將親眼目睹基督的光榮再來。因此,保祿頓促基督徒團體內的弟兄姊妹,以這福音喜訊彼此安慰。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教宗的初心 Where the Pope is Coming from

在上月廿一日,羅馬電影節上映了一齣名為《Francesco》(方濟各)的紀錄片。雖然這齣紀錄片主要講述教宗如何接近和陪伴在社會邊緣的弱小者的關注,包括:教宗在2017年出訪孟加拉時所遇到的自緬甸因受迫害而流離失所的羅興亞人、教宗在2016年安排從希臘萊斯沃斯島來到羅馬居住的十二位穆斯林難民,以及教宗在2018年出訪智利時認為教會做得不足的兒時曾被神職人員性侵的受害者等。紀錄片也有觸及教宗重視的其他議題,包括:氣候變化、貧富懸殊、女性在社會和教會中的位置等。紀錄片的預告片也帶出了這些重點:

https://youtu.be/ocXc_SpmI48


然而,獲得媒體最廣泛報導的,是紀錄片中播出一段教宗在接受訪問時所表達的就有關同性伴侶的民事結合的話:「Las personas homosexuales tienen derecho a estar en familia; son hijos de Dios, tienen derecho a una familia. No se puede echar de la familia a nadie ni hacerle la vida imposible por eso. lo que tenemos que hacer es una ley de convivencia civil; tienen derecho a estar cubiertos legalmente. Yo defendí eso.」(=同性傾向人士有權活在一個家庭中。他們〔也〕是天主的子女,〔也〕有擁有家庭的權利。沒有人應該被拋棄在外,或因此而無法生活。我們要做的,是〔制定〕民事結合的法律。他們有權利得到法律的保障。我支持這一點【按阿根廷民法,convivencia civil 與 unión civil 意義相同;見:https://www.aciprensa.com/amp/noticias/convivencia-y-union-civil-son-lo-mismo-para-el-papa-explica-arzobispo-asesor-de-francisco-20110?__twitter_impression=true】)。影片截錄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_9aVWcy4Fs


由於有部分菲律賓信友未能明白理解教宗的這段話,甚或因此而引起誤會。菲律賓天主教主教團就此發出了一份聲明。這份聲明對華語教會似乎也有相當參考價值,現試譯如下:

——————————————————————

教宗的初心
Where the Pope is Coming from 

致主內的弟兄姊妹,並致所有心懷善願的人:

最近,教宗方濟各據報就「(同性伴侶)的民事結合」表達了看法,有很多人希望就這議題尋求澄清。容許我們與大家分享我們就此議題的一些想法,定題為:「教宗的初心」(Where the Pope is Coming From)。

教宗主要是以牧者的身份來說話的;牧人,就是要為了尋找那一隻(迷路了的羊)願意留下餘下的那九十九隻的。僅僅因為牠走失了,這並不意味著牠已經不再屬於這羊棧。他就像是一位慈愛的父親,單純就是不願意放棄他子女之中的任何一個。僅僅因為他們的行為有所不同,或者他們生活的方式並不為教宗自己所贊同,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再是他的子女。

教宗對於實踐納匝肋人耶穌的徹底的愛是始終如一的;他甚至稱主耶穌為慈悲天主的人間臉孔。要拯救好人和守法的人是再容易不過的; 但選擇連罪人和違法的人也拯救,純粹只是因為他們也是天主的子女,因為他也受託去照顧他們,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耶穌自己的時代,祂也被誤會,甚至被判有罪,只是因為祂與在猶太社會中名聲有問題的人來往:稅吏、妓女、痳瘋病人、羅馬士兵、叛亂之徒、撒瑪黎雅人等,所有傳統猶太社會視之為「罪人」的人。

耶穌做了些甚麼?祂既沒有迴避他們;祂也沒有告訴他們:他們所做的是對的。不論是嫖妓,或是使用暴力來達到公義,或是與羅馬政權合作,祂並沒有公開贊同。祂也沒有公開地說祂贊同撒瑪黎雅人的宗教生活,或羅馬人的政治操作。祂只是寬仁慈悲地對待他們,就好像祂對待每個人一樣;而祂,就因此而被判有罪。

耶穌拒絕去判處那被捉姦在床的婦女,儘管祂也沒說她所做的是對的。祂只是認為,為了使人回頭,判處他們或論斷他們並不是對的做法。

耶穌並不是藉判處人來使他們回頭,而是藉愛他們、關心他們,憐憫他們。祂從不認為那些作不好的事的人應被當作不好的人來看待。祂厭惡罪惡,但卻繼續去愛罪人。

耶穌也不曾贊同祂時代的那些(自視為)在保衛道德和正統的人的行徑。祂並不認為建構天主國的關鍵是在於教訓人有關正當的教義和道德規範。祂建構天主國的方式,是藉著空虛自己,藉著把自己完全浸沒在人的處境之中。

耶穌讓自己浸沒在大眾的不同人間處境之中,包括罪人的和(被標簽為)不正常的人處境。祂並沒有伸手指摘他們,相反,祂願意接近他們,與他們同行,聆聽他們,與他們一起擘餅【即:一起祈禱用餐】。是的,即便祂這樣做會讓自己被誤會、被誤判、被排擠,甚至被拒絕。

正因為耶穌連罪人都愛,祂才願意為了他們下地獄。祂把每個人都視為是一起受苦的人。祂並不想增加他們的負擔。相反,祂努力嘗試了解他們的過去,他們何以成為現在這樣,他們又為何做他們正在做的事。

這就是我們如何理解教宗方濟各正在做的事。他並非試圖破壞我們的道德觀和正統性。他只是想做耶穌曾做過的事。與成為對的和正義的人相比,他更重視成為善良仁慈和有憐憫之心的人(He valued being kind and compassionate more than being right and righteous.)。

當教宗方濟各讀到一封信,信中一位正在與他的同性伴侶共合撫養三個小孩的男子表示渴望成為一個堂區團體的一份子,但因為他明白他的生活方式未曾被教會所贊同而害怕。教宗卻對他說:「總之,就去加入那堂區吧!」

教宗並沒有說:『先遵守教會的法律,然後你才去加入那堂區團體』。然而,他也沒有公開直接地說他贊同他的同性關係以及他想藉收養三個孩子並嘗試把他們撫養成得體的人來過一個類似家庭的生活方式。

教宗方濟各對他的教宗格言「MISERANDO ATQUE ELIGENDO」(〔儘管〕可憐但仍被揀選*)始終如一。既然天主連他一個這麼可憐的人祂也揀選,更何況其他人呢?既然天主即使連在我們做了不少傻事的時候也不論斷我們,我們又為何去論斷這些人呢?既然祂那較我們懂得這人更多,卻仍沒有論斷他們,「我又憑甚麼論斷〔他們〕呢?」(WHO AM I TO JUDGE?)


教宗方濟各很清楚不少同性傾向人士會經歷到的欺凌、排斥,甚至拒絕的嚴重程度。他親身認識到這問題,是因為當他還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時,他就曾敢於向像他們這樣的人伸手,提供牧民關懷。當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運動在阿根廷獲得大量群眾支持時,雖然他十分同情同性傾向人士,但他仍堅持教會的立場。後來,在2018年4月23日,在他接受法國社會學家華頓(Dominique Wolton)時,他回顧這件事,並說:

「對兩個相同性別的人的婚姻的想法是甚麼?『婚姻』(marriage)一字有其歷史。自此字出現起,無論在人類文明還是在教會內,它都總是一男一女之間的。沒有人能夠改變;這就是事物的本質。它們就是如此」。因此他提議:『讓我們稱之為「民事結合」吧!我們不要玩弄真理』」。

要留意的是,教宗方濟各是以牧者的身份來說這話的,他並沒有要就教會有關婚姻和家庭的理解作妥協。他只是一如以往地拒絕排斥那些因為他們人生的狀況而無法步入婚姻和建立家庭的人而已。

因此,教宗方濟各最近在他的通諭《所有弟兄姊妹》(Fratelli Tutti)中寫下這些話來提醒我們:「今天,我們有很好的機會來表達出在我們內的那份手足之情,去成為那背負起他人所受的苦的良善撒瑪黎雅人,而不是去挑起更大的仇恨和怨憤。就像比喻中那碰巧出現的〔撒瑪黎雅〕過客一樣,我們只需要單純地渴望去成為同一個民族、同一個社群,並恆久不懈地努力包容別人,又融入別人,並扶起那些跌倒了的人」(《所有弟兄姊妹》77;試譯)。

代表菲律賓天主教主教團:

+達巴布羅閣下(MOST REV. PABLO VIRGILIO S. DAVID, D.D.)

加洛坎教區主教

菲律賓天主教主教團代團長(Acting CBCP President)

2020年10月26日

——————————————————————————

【*教宗方濟各的格言的一般中譯是「因仁愛而被揀選」,但這句的拉丁原文「miserando atque eligendo」的解法其實不只一個。根據《羅馬觀察報》在2013年3月18日的一篇題為「Lo Stemma di Papa Francesco」的報導,教宗當年晉牧時,是從9月21日聖瑪竇瞻禮日課經中選用的一篇聖貝德(St. Bede)的講道中為自己選取格言的。聖貝德當時是就《瑪竇福音》中稅吏瑪竇蒙耶穌召叫一幕講道。聖比德說:「Vidit ergo lesus publicanum et quia miserando atque eligendo vidit, ait illi 'Sequere me'.」(Om. 21; CCL 122, 149-151)。簡言之,一方面,如果視「miserando」(=以憐憫某人的方式)和「eligendo」(=以揀選某人的方式)為動名詞(gerund),則這兩個字修飾的是動詞「vidit」(=〔耶穌〕看了〔瑪竇〕),指耶穌在「看」瑪竇時的心情和心思;另一方面,若視上述兩字為分詞(participle),修飾的則是瑪竇,指瑪竇雖然可憐(to be pitied)但仍獲耶穌揀選(to be chosen)。一般的解讀傾向取前者,包括教宗自己(見他所著的《Il nome di Dio è Misericordia》);然而,後者,至少單從拉丁文來看,也不是不可能的。】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 人生.不是戲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人生.不是戲台




今天的讀經一(拉1:14下—2:2下, 8-10),選自《瑪拉基亞先知書》。《拉》的內容,主要是面對猶大流放巴比倫完畢,回到應許之地之後所發生的事。時段也就是在哈蓋先知與厄斯德拉和乃赫米雅所推行的猶太宗教革新運動之間。《拉》其實是一本佚名的先知書。「瑪拉基亞」(英:Malachi;葡:Malaquias)在希伯來文中本意是「我的使者」(見拉3:1:「看!我要派遣我的使者〔=瑪拉基亞〕,在我前面預備道路。」)。《拉》在傳達他的訊息時,通常用的都是較為嚴苛的語氣。這位天主的使者呼籲猶大遺民回到對天主的純粹的愛,把梅瑟律法所要求的一切再次教導予他的同胞。當那些被巴比倫王拿步高擄往當地的猶大遺民回到故土時,他們就開始重建聖殿。然而,令人感到喪氣的是,他們所重建的聖殿,與當年撒羅滿所建的,無論是規模、外觀等都相差太遠了,基本不可同日而語(見厄上3:12)。再講,即使是在新建的聖殿內所舉行的儀式,也不復當年的標準,而平民百姓的敬禮生活也搞得一塌糊塗。對這些沒法好好領導百姓的管治者和宗教領袖,《拉》作出了尖銳的批評。《拉》的第一篇神諭就對祭司的領導作出訓斥,指責他們奉上有缺陷的牲口作祭品;此舉不單無視梅瑟律法(見:肋22:17-25),更對上主不敬。《拉》中先知預視到,終有一日,百姓會向上主奉上真正的祭獻(拉1:1)【後來,教會視感恩祭為這真正的祭獻】。對那些質問上主『祢怎樣愛了我們?』(拉1:2)的猶大遺民,先知發出第二道神諭來指責。先知的回應相當於反問猶大遺民:『那麼,你們又如何愛了上主?』(參閱:拉2:10-17)。先知認為,猶大遺民不再愛上主,體現在他們一一都已與自己年青時所娶的妻子離異,然後卻與異邦女子再婚。在先知眼中,這就是對天主的盟約不忠。【按:當然,此章節有其歷史背景,因此內容與我們預想的有所不同——這裏只指涉男性,因為女性在當時大多並不被視為一個完整的道德主體(ethical / moral subject)】。因此,《拉》中先知呼籲整個天主選民,包括百姓的管治者、司祭們,以及平民百姓,回到上主那裏去,回到那傾瀉在他們身上的天主的愛那裏去。


至於今天的福音選讀(瑪23:1-12),取自《瑪竇福音》中耶穌第五篇也是最後一篇的長篇講辭。於此,《瑪》描寫了耶穌與那些挑戰祂權威的經師和法利塞人之間的最後正面衝突。【需要留意的是,這份敵意更有可能是反映在《瑪》成書的時候(約主曆80-85年間;即耶穌公開傳教生活的五十年之後)基督徒團體與猶太信仰團體之間的衝突】。儘管,耶穌承認,法利塞人的教導是來自「梅瑟御座」【這相當於在教會中我們說教會訓導的權威是來自「伯多祿宗座」】,然而,耶穌卻警告祂的門徒們不要以法利塞人為榜樣。換言之,他們口中所說的教導是對的,但他們的行徑卻於他們的教導完全相反。所以,耶穌稱他們為「假善人」(13節;葡:hipócrita;英:hypocrite)。這字來自希臘語「ὑποκριτής」(音:hupokritēs),在古典希臘語中指的是「戲台上按劇本對白對答的演員」;及至耶穌時代的通俗古希臘語中的「假善人、偽善之人」的意思,只不過是古義的引伸義,當然是帶有貶義的了,相當於廣東話的——『佢做戲嘅啫;佢都好假喎』——的意思。總言之,耶穌指出,法利塞人對律法的解釋,是一切從嚴的,使之成了壓在百姓肩膀上的重軛。


耶穌要求祂的門徒們不要去模仿那些在社交場合中追求上座的人和那些渴望被人以超過當事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尊稱稱呼的人。「辣彼」(或音譯作:拉比)在耶穌時代只是個敬稱,意思類似「閣下」或「大人」之類。「父」(father)是古時對族中長老或一些已逝先賢的敬稱,並非好像我們今天教會中對聖統制內的特定階級一樣的尊稱【出於尊敬而稱之】和專稱【專屬這階級(或這品聖秩)的稱謂】。在《瑪》中,耶穌認為,「父」作為敬稱,只適用於那位在天之父。耶穌譴責那些單靠把那些展示其宗教領袖身份的外觀衣著——即法利塞人身上的經匣和衣繸——弄得更長、更顯眼來吸引人注意,自以為這就是他們內心虔誠的證據的宗教領袖。經匣是猶太男性在祈禱時,利用皮帶將之縛在額頭和手上,內藏少量手抄舊約經文(通常是申6:4-9或其中一、兩句)的小盒子【申6:8命令要這樣做】。衣繸在長衣(更準確的說法是長披肩)邊的裝飾,合共紐出613個結,代表法利塞人在梅瑟五書中找到的合共613條大大小小的誡命,用意在提醒他們要時刻遵守這些誡命,不得逾距【申22:12命令要這樣做】。


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是,耶穌要祂的門徒聽從法利塞人的教導【換言之,他們的教導是對的】,但卻不要效法他們的作為,因為他們說是說得對(說得漂亮),卻只說不做,彷彿只是在戲台上做戲一般。人前戲演完了,也就打回原形了。對天主(以及對人)的愛,從來不是在於我們在人前演了多少,而是在於真心真意的,在沒人留意的情況下,仍然願意做多少。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初讀教宗聖方濟各宗座牧函《熱愛聖經》

 初讀教宗聖方濟各宗座牧函《熱愛聖經》


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以下名句(或諺語):「對聖經無知,就是對基督無知」(拉丁原文:Ignoratio Scripturarum, ignoratio Christi est.),但這句話出自何處呢?其實,這是聖熱羅尼莫(英:St. Jerome)在他的《依撒意亞先知書注》的導言中的一句話。聖熱羅尼莫對後世的貢獻,當然不僅僅是一些金句。活在主曆第四至第五世紀(約347年至420930日)的他,在花費一番功夫習得各聖經語言後,親赴聖地把整部聖經譯成拉丁語。而他所譯成的《拉丁通行本》(Latina Vulgata)成了天主教會內閱讀聖經的『官方版本』,直到上世紀初,天主教會才正式接受把聖經翻譯成原本拉丁語通行的地區的現代語言【按:在二十世紀前,天主教會多對歐洲和英倫等地區把聖經翻譯成通用語言有所保留,但接受將之翻譯成各傳教地區的通用語言】。


約大半個月前,在本年九月三十日,為紀念聖熱羅尼莫逝世1600週年,教宗方濟各頒佈宗座牧函《Scripturae Sacrae Affectus》(名稱中譯暫定為:《熱愛聖經》)。教宗在當日公開接見結束之前,提到聖熱羅尼莫「視聖經為他生命的中心,他稱得上是教會偉大聖師和教父」。教宗更表示,希望信友以聖熱羅尼莫為榜樣,「使在我們心內重燃對聖經的愛,以及與天主聖言親密地對話的渴望」。




改寫聖熱羅尼莫一生的一次神修經驗


教宗方濟各在與我們一起重溫聖熱羅尼莫的一生時,一開始就提到他人生中段的一次奇特體驗。有一次,可能是在主曆375年的四旬期期間,二十八歲的熱羅尼莫正發高燒,熟睡中的他作了一個夢。夢中他看見自己被拖行到一位判官主耶穌面前。後來的他記得,夢中他被問及自己的身份時,他答說他是基督徒。可是,判官馬上反駁說:「你是西塞羅派的人(Ciceronian),不是基督徒(Christian)」。


原來,自小在羅馬長大,學習拉丁語修辭學(Rhetorics),而且熟讀拉丁文學的名家經典。因此,他熱愛辭藻華美,文法高深的古典拉丁文學經典。然而,當時流傳的聖經《古拉丁翻譯本》(Vetus Latina)由於用詞單調、文法粗疏。當時對文學造詣要求極高的熱羅尼莫,自然看不上這在文學上平平無奇的《古拉丁翻譯本》聖經。


無論如何,這次經驗改寫了聖熱羅尼莫的一生,啟發他把整個人生奉獻給天主聖言,奉獻給基督。他盡力把聖經從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等原文翻譯時當時世界通用的語文:拉丁語,又為聖經各書卷寫注釋,為求讓愈來愈多的人能夠接觸聖經。




本地化(inculturation)的先驅


近數十年興起的通稱為「本地化」的思潮,其實就是如何讓一套外來的文化植根到一套本土在地的既有文化中的行動,即外文的「inculturation」。在教宗方濟各看來,聖熱羅尼莫把原文為希伯來和希臘語的聖經翻譯成拉丁語,即把希伯來-猶太和希臘文化植根到拉丁文化的一個「本地化」的成功例子。


然而,教宗指出,這並不是一個單向的,而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一方面,熱羅尼莫的古典拉丁文化底蘊造就了他的《拉丁通行本》聖經;另一方面,聖經中載有的救恩訊息,透過聖神的工作,同時又豐富了拉丁(羅馬)文化。而且,在這有如對話般的雙向交流的過程中,一個新的文化由此而生。所以,與其說這是「本地化」,不如更合適地稱之為「文化互融」。再者,教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認為這也是教會傳教行動的本質。


教宗方濟各指出,聖經在豐富不同文化的同時,不同的文化也在豐富著整個一直在共同閱讀聖經的教會。而這個雙向的交流過程,在閱讀(即使是翻譯版本的)聖經的過程之中,也可見一斑。某程度上,因應每個新的聖經翻譯版本而生的不同的宣講、理解和經驗天主聖言的不同方式,也會豐富聖經文身。這思想其實早在教會時代就已出現,見諸聖大額我略的名句:「Scriptura cum legentibus crescit」(=聖經與讀者一同成長;見《熱愛聖經》註腳46)。




系統地研習以及詮釋和解讀聖經的需要


聖經——天主聖言——首要是天主向人的自我啟示。從這角度來看,我們必須抱著謙卑服從的心來聆聽。然而,一些聖經章節並非人人一讀就能吸收。事實上,這即使是在聖經中也有不少例子(如見:依29:11;宗8:30-31)。因此,就有解釋聖經的需要。


當然,我們首先要懷著「信德的服從」(見羅1:516:26)來聆聽教會——代表著那生生不息的基督信仰傳統——對聖經章節的解釋。與此同時,教宗方濟各也指出,這並不等於我們只需要初動接收一些眾所周知的內容;相反,對聖經的熱愛也要求我們主動地付出努力去領悟天主聖言之中所蘊含的訊息。在這方面,聖熱羅尼莫也是我們榜樣。為了更好地讓自己同時代的人更好地理解聖經,他應用了當時有的所有系統性方法:掌握所有聖經語言,對不同手抄本進行小心分析和考證,仔細地進行考古研究等等,為讀者們提供所需的文化背景資料和釋經技巧來閱讀聖經。因此,教宗更指出,在各神學院教授各門聖經學科的重要性;畢竟,誠如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所教導的:「聖經乃神學的靈魂」(《啟示憲章》24)。


事實上,莫說聖經的研讀,即使是如何理解「聖經」本身,也是一大難題。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的宗座勸諭《上主的話》中,就曾引用聖熱羅尼莫的說話,提出以基督在聖體聖血的真實臨在來比擬聖經的本質:「我們誦讀聖經,對我來說,福音就是基督的身體;聖經就是祂的教導。當祂說:『你們若不吃我的肉,不喝我的血』(參閱若6:53)時,這話雖亦可指(感恩)奧蹟而言,但基督的體血就是聖經的話,就是天主的訓誨。當我們前去領受(感恩)奧蹟時,如果有餅屑掉到地上,我們會感到不安。可是我們聽天主聖言時,天主聖言——基督的體血——傾注我們耳中,我們卻聽若罔聞,那是多大的危險」(《上主的話》56號)。


結語


在《熱愛聖經》的結語,教宗方濟各呼籲信友向聖熱羅尼莫學習,培養出常讀聖經的習慣。教宗尤其點出,現今世界缺乏對宗教——尤其是基督信仰——的認識;缺乏使人信服的詮釋者和把聖經與我們自身文化互融的譯者。因此,教宗尤其呼籲年青人,要開始起步去探索我們最偉大的寶藏——聖經。說到底,既然我們相信聖經是天主向我們啟示祂自己的最終極的說話(the definite Word),言則,假若我們不時常閱讀聖經,又怎能日益增進我們對祂的認識,並與祂相遇?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 人.天主的肖像.愛的肖像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人.天主的肖像.愛的肖像


《出谷紀》第十九至廿四章所記的,就是天主與祂藉梅瑟領出埃及的子民之間的盟約。先以天主與梅瑟之間的對話(第十九章)來開始,接著是十誡(第二十章),之後是學界稱為〈盟約法典〉(covenant code)的第廿一至廿三章,指示以色列民活出與西乃盟約相一致的行為標準。最後,在第廿四章,以民承諾會做好他們的本分,遵守這『法典』。


今天的讀經一(出22:20-26),正是〈盟約法典〉的一部分。這段節選告訴讀者們,以民要服從這些法律的理由。天主頒下這些法律,並不是心血來潮的舉動,而是要把祂的選民塑造成一個肖似祂自己的民族。在上主說:「你們不要騷擾或壓逼外國僑民,因為你們也曾在埃及僑居過」(22節)的時候,其實就是要以民像祂一樣,能夠感同身受。當上主要他們公正地對待孤兒寡婦的時候,也就是在提醒他們,當日上主俯聽了他們在埃及時因所受的壓迫而向祂作的呼救。換言之,天主真正的命令的是,當日上主如何對待了以色列民,以民就應如何對待那些有需要的人。最後,上主還提醒祂的子民,借錢予有需要的人,並不是賺錢的時機;相反,應視之為幫助有需要的人度過難關的援手。


《五書》中另一處指明以民遵守律法的原由是:「你們應該是聖的,因為我,上主,你們的天主是聖的」(肋19:2)。天主並不是要我們盲目地死守法律;相反,天主的法律的真正意義,在於讓我們日益肖似我們那慈悲為懷的天主。就這個神學思想——即人作為天主的肖像及此身份所帶來的道德責任——所作的系統性反思,可見於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二零零九年頒佈的通諭《在真理中實踐愛德》,如:


「只有人遇到天主,才不會『在他人身上只見到他人而已』,卻會認出天主的肖像,才會發現他真正是誰,這樣,愛才會成熟,直至『忘己愛人』」(第11號);以及「天主是人真正發展的保證,因為天主按自己的肖像創造了人,同時奠定了人的超越性的尊嚴,也助長他那與生俱來對「自我提升」的渴求。人不是迷失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的一顆原子,他是天主的受造物:天主給了他一個不死不滅的靈魂,且永遠的愛他」(第29號)。


的確,天主是愛。因此,人作為天主的肖像,既然得到天主無限的慈愛,就更應當大方地去愛。首先是要去愛天主,以回應祂對我們每個人的愛;同時,去愛在我們人生軌迹中所遇到的每個人,既因為他們都是先愛了我們的天主的肖像,也作為我們回應天主的愛的體現。這一點,也就是今天福音選讀(瑪22:34-40)的重點。


先看看事件的開端。法利塞人策劃了一個陷阱,設計讓耶穌入局。他們向祂提出問題,究竟哪一條誡命最大。此舉的用意是,一旦耶穌以其中一條誡命為最大,他們都可以指控祂鄙視其它的誡命,畢竟所有誡命都是來自天主的。耶穌的回應是,先引用申6:5:「你應全心、全靈、全意去愛上主,你的天主」。這是猶太人每天早晚都要用來祈禱的經文,用以表達他們對上主以及對他們自己的猶太信仰傳統的忠誠。那麼,法利塞人自然是沒從挑剔的。緊接著,耶穌把這句經文與肋19:18相連起來:「你應愛人如己」。以這兩句經文來回應法利塞人,可以說,耶穌並不認為,為誡命排先後次序是恰當的。相反,祂認為這兩句話就總結了所有梅瑟律法和先知。也就是說,這兩句話就是猶太信仰傳統的精華。


由於耶穌把這兩道誡命結合起來,「愛主愛人」就成了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核心。耶穌對我們發生愛主愛人的要求,其實是要告訴我們,要避免(某程度的)『偶像崇拜』或對人的壓榨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把「愛主」和「愛人」分別開來。初期基督徒的反省相當有意思:「那不愛〔人〕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若一4:8)。耶穌的這道雙重誡命,引申出來的要求是,要我們在大方施恩寵的天主面前謙卑地承認自己是受造物,但同時我們也要承認,無論是我們自己,抑或是我們在人生中所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天主的肖像,因而欣然彼此服務。我們愈是日益行愛,我們愈是日益肖似天主。


讓我們以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1962-1965年)中與今天禮儀主題悉悉相關的一段話作結:「信德應深入信友整個生活。連不屬於宗教的普通生活亦不例外。信德應推動信友實行正義仁愛,尤其對貧者。最後,為使天主彰顯於世界,最得力者是信友彼此間的友愛精神。他們應同心同德,為福音的真理而通力合作,以成為團結的標誌」(《喜樂與希望:論教會在現代世界中的牧職憲章》,第21號)。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 無償的盛宴 真心的準備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無償的盛宴 真心的準備


Brunswick Monogrammist  (fl. between 1525 and 1545 )
《Parable of the Great Banquet》(circa 1525)
館藏:National Museum in Warsaw。


根據部分學者的見解,今天禮儀選為讀經一的單元(依25:6-10上)是一首為了慶祝天主為王的盛宴而作的聖詩。然而,按聖詩作者所言,準備這盛宴的正正是上主自己,來讓祂的子民飽飫宴飲。在上一章,依撒意亞先知已經宣告了上主的勝利(見:24:23)。現在,行文進入慶祝這次勝利的盛宴。按《依》所描繪,上主君王的勝利有別於任何人類君王的勝利。一般來說,一個已消滅了敵軍的君王所慶祝,是他以武力來殘暴地輾碎敵人的能力。因此,每個看到他力量巨大,有君臨天下之勢,因而心生畏懼。這其實是用來確保他的統治不受內部武裝挑戰——套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加強管治威信——的慣用手法。


那可不是上主做事的方式。以色列的天主慶祝勝利的做法,卻是為祂的子民準備盛宴,而且不單單只是為了祂的選民,而是為天下萬民。上主並沒有炫耀祂作為戰士的力量。相反,祂看起來更似是一位大廚,為來到祂餐桌前的所有人準備美酒佳餚。更重要的是,參加這次宴會的條件,並不在於血緣和種族。只要一個人願意接受天主的恩寵,便可滿心喜悅地參加這場『任飲任食的放題』盛宴。


雖然乍聽之下我們未必會意識到,但其實今天的答唱詠(詠23:1-3上、3下-4、5、6;重句:6下)也呼應著禮儀『盛宴』的主題。我們常說語境影響著一個人如何閱讀出一段文字的意思,聖詠第廿三篇即為一例。一方面,這篇聖詠是常用於安所彌撒的。在那語境下,禮儀所強調的是聖詠當中所帶出的,天主對人的恆久關顧和保護。另一方面,在今天的禮儀主題下,即在順著《依》的思路來閱讀的話,就更強調出『盛宴』的主題。例如:「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1上);尤見於答唱詠第三段:「在我敵人面前,祢為我擺設筵席;在我頭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滿溢」(5節)。由於《依》今天的主旨是天主盛宴是為所有人——不論種族——而設的,因此,在與《依》並讀的情況,今天的答唱詠邀請我們反問自己:我們願意與誰(又不願意與誰)一起共享天主的這場食之不盡、飲之不竭的盛會?在心底深處,我們其實是否想把某些天主邀請來參與盛宴的人排拒在外?


今天的福音選讀取自瑪22:1-14(長式;短式:1-10節)。這段福音已迫近《瑪竇福音》敘事的高峰。讀者們——我們——也愈來愈感受到一份催迫感,彷彿世界的終結快將來到一般。【初期教會許多人都以為,時間所剩無幾,基督的再來已迫在眉睫,隨時發生,好像今晚午夜或明早黎明都可能發生一樣。《瑪》透過今天這個比喻所表達的正是這份迫切感:盛宴已預備好,時間現在就是。


比喻中最初獲邀的客人——代表著以色列民,尤其宗教領袖——對於宴會的邀請不屑一顧。他們以為,與君王兒子的婚宴比起來,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這樣的態度,根本就與拒絕君王本身無異。如果我們細心留意的話,這首批獲邀——然而拒絕應約——的客人,根本連對君王的敵意也沒有。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是全然的漠視,不聞不問。別的人則把他們的拒絕訴諸暴力,凌辱並殺害君王的僕人——他們代表著天主一直在以色列古史期間所派遣的先知們。一次又一次,拒絕天主的使者最後只會為以色列子民帶來災難。


接著,在這比喻的第一幕下半部分,君王派遣他的僕人們——好像耶穌的門徒們一樣——去把願意來參與婚宴的任何人,「不論好人壞人」(10節),帶來參加盛宴。這一群『來歷不明、龍蛇混集的人』,大概就像之前耶穌所說的關於天主的比喻一樣,包括「稅吏和娼妓」(21:32)這一類一般猶太人認為『罪人』但卻回應了耶穌呼召的人。這群人,也就代表著早期的基督徒——至少《瑪》是以他們來代表他自己的團體。


最後,來到比喻的第二幕,君王遇到了這群後來隨街邀請而來的人之中的一個。此人並沒有穿上合乎參與婚宴相關的穿著。這似乎代表著那些只想濫竽充數、順便取得免費飲食,卻又不願為了好好參與婚宴得作出應有的改變——悔改——的人。


在這個比喻中,我們分別看到了那些最初有幸獲天主揀選的人卻對君王的邀請不感興趣,以及那些本來是社會棄兒的人滿心喜悅地應邀赴宴,並作出了相應的改變。原來,參與天國盛宴的唯一要求,就是願意滿懷感恩地接受君王所賜予的一切。無論是讀經一的《依》、答唱詠的〈詠廿三〉,還是《瑪》中的這比喻都提醒我們,天主一直在等待著我們來參與祂為我們所預備的盛宴。而我們唯一需要做的,不過是把這份邀請視為頭等大事,並願意主動與其他獲邀的人同歡共讌。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 反省自身 重新出發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反省自身 重新出發



今天讀經一選讀一開始,厄則克耳先知就引述已流亡巴比倫的猶大國遺民對上主的指控:「上主的作法不公平!」(25節)。雖然乍聽之下,這好像是小孩在向父母『扭計』時所說的話,但他們這說法是有因由的【縱然先知並不認同】。猶大遺民認為,上主是因著他們父母先祖的罪過而懲罰他們的,因此並不公平。然而,上主在《厄則克耳先知書》第十八章一開首,就已說明,祂是按照每人的行為來施報的。換言之,上主要他們反省的是,他們現在落得流亡異鄉的地步,究竟純粹只是他們父祖的行為所招致的呢?還是他們自身也有一定的責任?


不過,先知的職務並不只是指責他們而已,他也嘗試鼓勵他們改過自新。厄則克耳解釋道,即使罪人,都能夠為他們以前所犯下的罪過而懺悔改過;同樣,有德行的人也有可能有一天會陷入致死的罪過之中。只要人願意改變,就總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今天福音選讀《瑪竇福音》中的〈兩兒的比喻〉(21:28-32),是《瑪》所獨有的。在閱讀一個比喻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無意中已經習慣了一種預設的理解模式:一定有一個是壞人(罪人),另一個是好人。然而,只要我們在閱讀時意識到背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就會覺得即使是一個短短的比喻,也有趣得多,甚至複雜得多。事實上,一個典型的比喻,很多時候是兩個人都訓斥,也很多時候在兩個人身上都看到或多或少好的元素。今天,耶穌告訴我們,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一個陽奉陰違,另一個則陽違陰奉。


即使在今天的不少社會中,文化習俗也要求身為子女者——尤其在公眾場合、在外人面前——不頂撞長輩,對長輩的指示和要求『只能說是』。假若直接拒絕長輩——尤其在公眾場合,但在私下情況亦然,則會被視為不尊重長輩,甚至會被認為「不孝順」。這樣的社會風俗,在耶穌時代的古近東社會尤甚。在當時,子女對父親說「是」,乃孝順的表現;對父親說「不」,或拒絕父親,不僅會被視為『不考』,父母更會認為子女是在羞辱自己。因此看來,若果我們認為比喻中的父親是代表天父的話,那麼,那個說了「不」的兒子就是「褻瀆」了天主,犯了「對天主不敬」的罪,因為他拒絕承認天父的權威。至於那說了「是」卻陽奉陰違的兒子,則身負不服從的罪咎,但至少他承認了天父的權威。按當時的文化來說,很可能第二個兒子的罪咎與第一個的相比,還要輕一些。


假若我們只是在問哪一個兒子遵行了父親的旨意,那麼我們自然要同意文中的司祭長和長老——當時的宗教領袖——的答案:那口中不應承按父親的意思做但最終這樣做了的那個兒子。那當面拒絕父親的兒子是驕傲自負,但那陽奉陰違的兒子更是偽善。由此看來,這比喻的關鍵訊息,到底是與心意的改變有關。一如耶穌時代的罪人,甚至厄則克耳時代的猶大遺民一樣,他們就像是第二個兒子,儘管口頭上拒絕了,但最終也改變了他們的心態。口裏拒絕的,最後也謙卑下來承行父意,但那只顧保存了父親面子的,最終卻任由父親的葡萄園荒廢而不顧。說到底,正如耶穌的教導所示,那些後來謙卑而悔改,最終會跟隨天主的道路行走的人,將會成為首批進入天主國度的人。


禮儀今天從保祿書信所選出的讀經(斐2:1-11),在較早前的一個瞻禮「光榮十字架節」中我們也聽到過。當天禮儀的重點是,雖然被釘死在十架上的耶穌看似失敗、滿身羞辱,但事實上卻是完全相反,那其實是十架的勝利以及基督的光榮。然而,今天禮儀要強調的,則是對我們來說,耶穌是謙卑服從的模範。學界相信,斐2:6-11是一首較保祿更早就已存在的古基督徒聖詩,保祿是借用這首聖詩來勸勉斐理伯的讀者們要好好向耶穌基督學習:在做任何事之前,先要穿上基督,穿上那謙卑服從至死的基督。要做到這一步固然困難,但因為我們分享了祂的聖神,只要我們勉力,定該做得到。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所寫的通諭《天主是愛》之中的一段,可供我們與此細味:「這種模式的服務會讓服務者謙卑。不會面對另一位眼前的悲慘情形而具有優越感。基督在世界上是最後一位—十字架—,正是因著這個徹底的謙卑才拯救了我們,才會不斷的幫助我們。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就是這樣承認自己也是接受幫助的。幫助不是他自己的功勞,也不是驕傲的原因。這是恩寵。當一個人越是努力幫助另一位,越是會更好的明白基督所說的話︰『我們是無用的僕人』(路17:10),並將之用到自己身上。確實,這樣會承認自己的行為不是建立在優越感或者個人的能力上,而是主賜給他這個恩寵」。共勉之。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 天道與人道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天道與人道


在面對世事,判斷人間事情對錯的時候,我們都會應用自己認為事情本應該如何的準則,來下判斷的。這做法是無可厚非的。不過,假若我們以為世界本身就是按我們所理解的「應該」來運行,甚至天主的看法、決定和判斷都必須要符合我們自以為的「應該」的時候,問題可就大了。


『趁上主還可找得到的時候,快去尋找祂!』——這是《依撒意亞先知書》第二部分(四十至五十五章)的作者,在今天禮儀的選段(依55:6-9)中,對他同胞的忠告。《依.二》的作者提醒他的同胞,上主並是人隨時想要找,都找得到的。天主向人啟示自己的時機,是按天主自己的計劃和時間行事,並不是根據人自己的時間表來安排的。所有嘗試以自己的準則、以自己的概念來理解上主的人,最後肯定理解不了上主的,甚至分分鐘會淪為『拜偶像』的人,去朝拜那他按自己的準則和概念——「按那人自己的『肖像』」——來塑造的『神』。我們必須完全地依據天主本身的啟示來理解上主,而不是按我們自己的意願。那些曾經那樣做的人,先知呼籲他們,趁還有時間,快點改變,去尋求上主。


讀經的後半部分(8-9節),從另一個角度來強調同一點思想。天主的想法和做事方式,都與人的觀點迥異,兩者之間的距離有天與地之間的那麼遠。換言之,那是超越人的理解的。


今天禮儀在福音選讀中讓我們聆聽的比喻(瑪20:1-16上),是《瑪竇福音》所獨有的。老實說,這個〈僱工的比喻〉,並不是大多數人能夠容易接受到。不過,如果我們回到《聖經》翻開《瑪》來閱讀的話,就會發現,這比喻是接著耶穌以下這段話的:「那時,伯多祿開口對衪說:『看,我們捨棄了一切,跟隨了你;那麼,將來我們可得到什麼呢?』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些跟隨我的人,在重生的世代,人子坐在自己光榮的寶座上時,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支派;並且,凡為我的名,捨棄了房屋,或兄弟、或姐妹、或父親、或母親、或妻子、或兒女、或田地的,必要領取百倍的賞報,並承受永生。有許多在先的要成為在後的,在後的要成為在先的』」(瑪19:27-30)。可以說,這比喻其實是耶穌就這段「門徒將會享受的賞報」所作的解釋,尤其是最後的一句。禮儀也展示出高度的配選藝術,因為這段福音,與讀經一的《依》選段同樣指出:天主的做事方式與我們的截然不同。


在澳門這個相對發達的城市,外來移民工或貧窮人待聘日薪工作的場面確實並不多見。可是,即使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地方,有些甚至是人們以為是發展前景如日中天的城市,這種場面卻是仍舊天天上演。在那些城市中的特定地方,移民工和貧窮人會在特定地點聚集,等待僱主聘請他們當天工作。我強調,這工作只是一天,換言之,這只能確保一天的飽飯,明天將會如何,只有天曉得。至於如果在一個特定地方沒人聘請,則可以想像他們會盡早轉移到別的地方去,希望得到上天的眷顧,至少能夠養活自己多一天。假若還是得不到招聘,那些當天晚餐無望的人,想必然會嫉妒那些雖然正在辛苦勞碌汗流浹背,但已可在腦海中想像晚上有溫飽,無需再欣賞腸胃交響樂的幸福的人。


上述場面,與二千年前耶穌所描述的並無大差別。酒莊莊主在日間數次外出去找人到莊園工作。有趣的人,莊主對他首批聘用的工人所承諾的一天工資,是當時慣例的價錢:「一個銀元」【按:當時銀元的定價就是工人一天的工資】。然而,莊主對第二批聘用的人承諾「合理的工資」(4節)。至於第三批,雖然《瑪》中沒有明言,但我們可以假定莊主也對他們作了同樣的承諾。至於在下午五時他才聘用的那一批,莊主則對他們沒有任何承諾。到最後,出乎意料地,莊主對這些在當天不同時間聘請的工人,都付出同一樣的工資。


若果我們假定在這個比喻中的莊主是代表天主的話,那麼我們對這比喻就有兩層解讀可供細味。第一點。如上所述,主人向第一批傭工承諾「一天工資」而對其他的他只承諾「合理的工資」。當然,工作了一整天的工人會預期自己有更多的酬勞。但其實,雖然一天的工資是一個人工作了一天的合理報酬,但一天的工資也是一個人要生存一天的基本支出。莊園主人不過是選擇了去確保他所揀選來園裏工作的人當晚都能夠得到溫飽。無論主人與這些工人是在甚麼時候才遇到,他們都需要生存下去。第二點。與讀經一呼應的是,耶穌這比喻提醒我們,不要再以我們人定的規矩來作判斷,反而要嘗試以天主的角度來理解何謂公平、何謂正義,甚麼才是對的。


插圖:by Patrick Paearz de Wet, mid-17th century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 真正需要祈求的神蹟:和好如初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真正需要祈求的神蹟:和好如初


上主日我們聽過耶肋米亞先知的其中一段自白(耶20:7-9),他的先知職務是在流放巴比倫開始的時候結束的。一般相信,他的友人在耶路撒冷被毀(主前587年)後把他帶到埃及,其後他就在那裏殉道。這個主日我們所聆聽的厄則克耳(33:7-9),則是另一位流放時代的先知。與耶肋米亞不同的是,厄則克耳是在巴比倫軍隊首次圍攻耶路撒冷時(主前597年)流放巴比倫的猶太人行列之中,當中還包括南國猶大王耶苛尼雅以及其他成千上萬的人。本身是司祭的厄則克耳,是唯一一位在應許之地以外接受天主召叫的先知。在革巴爾河畔【按:革巴爾其實是一條灌溉渠,為巴比倫周圍的耕地供水】,厄則克耳有一次強而有力的超性體驗。厄則克耳發現到,雖然連南國猶大的子民都被充軍塞外,但上主並沒有拋棄祂的子民,祂反而是與祂的子民一起到被充軍的地方去。上主指派先知為「護衛員」【按:指的是那些駐在城牆,負責在有敵人靠近時響哨的人】(7節)。上主要厄則克耳把那載有祂要向以民宣講的訊息的書卷吞下;也就是說,祂要厄則克耳在把這訊息消化了之後向那「叛逆的家族」(2:5)宣講,期望他們能夠悔改。遺憾的是,與耶肋米亞先知的情況一樣,厄則克耳的訊息並未得到接受(3:10)。厄則克耳的訊息,正是以民最恐懼的:聖城已被夷為平地,他們回鄉已無望。然而,上主要厄則克耳宣講的其實是,只要他們願意回到上主那裏,那麼,終有一日,他們將能夠回到家去。只要他們為了他們的罪過而悔改,上主的光榮將再一次充滿耶路撒冷。


今天(羅13:8-10),保祿也帶出了天主要我們在團體好好生活的訊息。保祿要求羅馬城的基督徒團體要讓福音更新他們的心,根據天主的旨意來判斷甚麼是「什麼是善事,什麼是悅樂天主的事,什麼是成全的事」(12:2)。接著,保祿勸勉羅馬城的基督徒,要辨別出甚麼才是對教會好的事(13:1-7),並指示他們要與政權和平共存。然後,他便提出甚麼是對團體本身是好的:基督徒必須好好活出天主的法律。從修辭的角度來看,保祿利用了平衡手法。他既提出了否定祈使句式的:「願你們對任何人都無所虧欠」,同時作出肯定祈使句式:「〔願你們〕彼此相愛」(8節)。讓我們重溫一下,耶穌也視這愛的命令為整個法律的圓滿(見若13:34)。愛永遠不會傷害別人,更不會犯下姦淫、殺人、偷盜、貪心等的罪過。只要遵行天主的命令,我們自然就能夠度一個與自己以及與別人都和平相處的生活。


細心分析《瑪竇福音》的讀者就會知道,《瑪》的結構使人想起《梅瑟五書》。《瑪》在每次描寫完耶穌的行動之後,就會記述耶穌的一次長篇講章,交替共五次。今天的福音選讀(瑪18:15-20),選自當中的第四篇長講章。耶穌先訓示祂的門徒們要像小孩子一樣(18:1-4),意思就是要心懷小孩那份單純的信心和依賴,來信靠主。然後,耶穌警告祂的追隨者,不要冒犯他們團體內的弟兄姊妹,因為這是對整個團體的冒犯;耶穌同時提出一些修補團體內差異的做法。這些指示,似乎要有一個經已發展成熟,並且組織完善的教會團體。在耶穌仍然只是在進行祂的地上傳教事業的時候應該不大可能發生。此外,耶穌更與稅吏和外邦人為友。這些人在當時的猶太人眼中,是無可救藥的罪人。耶穌甚至宣告,那些猶太人視為外人的人,將可進入天主國(見廿一章及其後)。


聖經學界由此推論,《瑪》成書較晚(約主曆85年左右)。當中的神學主題,是一個正在掙扎求存的早期基督徒團體在等待天主國度圓滿來臨之前,該如何自處。《瑪》想要保持團體內的和諧,但卻不要以團體對自身身份的忠誠作為代價。《瑪》提出了三個方法來解決紛爭。首先,他鼓勵涉事雙方私下調解。在一個相當講究榮辱的文化裏,此舉更能保存雙方的面子。然而,如果這方法不成功,第二個方法就是請一、兩個證人來協助處理箇中的爭拗。假若都不成功,那就唯有用最後的手段,就是把個案呈到整個「教會」(原文:ekklesia,意思是「被呼召而聚集的人」,只見於此及16:18;不見於其餘的對觀福音)。只有團體中有一個人受到傷害,整個團體都不能夠獨善其身。不過,這既然是天主所召叫的團體,自然最終能否幫忙解決問題的,在於天主:「我實在告訴你們:若你們中二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無論為什麼事祈禱,我在天之父,必要給他們成就,因為那裏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19-20節)。所以說,耶穌這句話並不是為了我們滿足一己私慾而說的。我們應祈求的,是團體內真正的彼此尊重、和睦共處。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教宗聖庇護十世與音樂學院

 教宗聖庇護十世與音樂學院


澳門教區轄下有一所為學齡兒童提供有系統的音樂培訓的學院,課程包括: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樂理等。創立於1962-63學年,這所學院服務澳門社會逾半世紀,也是本澳首間提供有系統的音樂培育的機構。創立這所學院的區師達神父(Pe. Áureo Nunes e Castro),定其名為「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究竟,區神父為何如此定名呢?先教宗聖庇護十世與音樂之間又何關係呢?讓我們今天一探究竟。


聖庇護十世(拉:Pius X;意:Pio X;或譯:碧岳十世),生於一八三五年六月二日,本名:沙若瑟(Giuseppe Melchiorre Sarto)。教宗聖庇護十世,除了他自己出身草根—他父親只是一名鄉村郵差,但共育有四子六女—之外,他對貧窮人的關顧更是名留青史。從一件事上我們便可窺探他對有需要的人的關懷之深切。在1908年,意大利西西里島第二大城市墨西拿(Messina)發生了一場7.5級的大地震,並引發最高浪潮達12米的海嘯。這場地震兼海嘯,幾乎把整個墨西拿城以及對岸的雷焦卡拉布里亞(Reggio di Calabra)夷為平地,超過十二萬人罹難,無數人痛失家園。大批難民北上求生。有見及此,教宗庇護十世不但為災民籌得約五百萬法郎的捐款,派遣有醫療背景的修女團隊去服務那些收容了不少負傷難民的意大利教區。他自己也為難民敞開大門,在收藏了無數美術珍寶和繪有拉斐爾和米高安哲羅壁畫的梵蒂岡宗座宮殿內收容了約三百名難民,他也要求聖瑪爾大宗座醫院收容更多的難民。教宗也安排把資金、衣物、食物等送往災區。同樣值得稱頌的是,在榮任教宗之後,他謝絕了所有人向他家人所施的恩惠。他的親人,不管自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還是他最疼愛的姪子,通通都只是過著一般平民的草根生活。這份對於簡樸的堅持,如我們後來可見,也許也塑造了聖庇護十世對音樂的看法。


要再進一步了解聖庇護十世的音樂觀,也許就會回到他的時空背景。十九世紀時期,主宰意大利聖樂風格的,是歌劇性的音樂。當時的意大利人認為,把華美的現代音樂融入禮儀之中,是賞心樂事。人們能夠感受和投入的,是當代浪漫樂派的意大利作曲家如羅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和梅卡丹特(Saverio Mercadante)等的聖歌,以及如法國的古諾(Charles-François Gounod)、比利時的法蘭克(César Franck)和意大利的革魯比尼(Luigi Cherubini)等所寫的延綿十數至數十分鐘的彌撒曲。由於他們的作品都展現出最高的音樂造詣,人們因而認為最適合用於禮儀之中。可是,對絕大部分的歌詠團來說,這些作品都過於艱深。因此,有一小撮二、三線作曲家則把這些作品簡化,以求在能夠保留聖樂的浪漫樂派風格的同時,在技術上又不至於過份乖巧。為此,他們有時甚至不惜改動禮儀的拉丁祈禱文,或者把聖樂弄得如歌劇一般。直到十九世紀中後期,這潮流惹來反彈。這些改革派認為,如此風格的聖樂已經失去其宗教情操,無法再觸動人心,提昇人的靈性修養,失郤其在禮儀中的功能。因此,他們提倡復用古典的,同時較為簡單清雅的額我略詠,或者十六世紀後期羅馬樂派的帕萊斯特里納(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等作曲家的複音音樂作品。而自1880年起,沙若瑟開始在特雷維索教區修院任教包括聖樂等科目。


沙若瑟對純樸聖樂的追求,始見於他在1884年成為意大利曼托瓦(Mantua)教區主教之後所下達的諭令。在1888年,他下令禁止在聖堂歌詠團中使用樂隊,同時也禁止女性參與歌詠團。當然,尤其後者,會令活在廿一世紀的我們難以接受。然而,我估計,此舉也正為防止在聖堂禮儀中演唱歌劇風格的宗教音樂作品有關。數年後,沙若瑟於1893年被㩴升為威利斯宗主教,他下令禁止在禮儀中使用把《皇皇聖體》(Tantum Ergo)歌詞填入歌劇小調的作品,只可沿用額我略調的旋律。同年,教宗良十三世在準備頒佈有關聖樂的指引文件時,沙若瑟樞機主教晉呈了一份長達四十三頁的建議書。良十三世最終未有頒佈任何有關聖樂的文件。1903年,良十三世逝世,由沙若瑟樞機繼任,是為庇護十世。在庇護十世登基後三個月,他就頒佈自動手諭(Motu Proprio)《Tra le sollecitudini》(暫譯:《在善牧職務中》)。這份手諭讓庇護十世的聖樂理想頒行於世,包括:復興額我略詠的使用(§3),提高文藝復興時代複音音樂的地位(§4),禁止女性參加聖詠(§14),禁止使用除管風琴以外的樂器(§§15, 18)(除非得到地方主教批准則可使用管樂器,即完全禁止使用弦樂器,見§20)。當代音樂作品方面,《在善牧職務中》並未有作完全禁止,但務必不可使用富戲劇色彩的作品(§§5-6;另見§11)。庇護十世對聖樂的關懷,除了在他即位後三個月就頒佈了他的首份自動手諭來處理聖樂問題。在他即位後七年,他下令創立宗座聖樂學院(Pontificium institutum musicae sacrae)。這位熱愛音樂的教宗,最終在1914年8月20日與世長辭,並於1954年5月29日獲教宗庇護十二世冊封聖品。


儘管聖庇護十世出於他對聖樂的理想所頒行的指引,並非今天所有的人都能夠接受;可是,在他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下,他為讓聖樂反璞歸真的用意,是十分明顯的。他並不是純粹為反對高造詣的音樂,而是希望簡樸的音樂能夠觸及大眾的心靈深處。他的這點心思,以及他對音樂的熱愛,是今天所有學習音樂和演奏不同樂器以及專業演唱者,都值得學習和敬佩的。我想,這大概也是澳門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創院院長區師達神父的心願。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 天主臨在 人心所安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天主臨在 人心所安


Peter Walks on Water, by Philipp Otto Runge. 1806

在今天的讀經一(列上19:9上, 11-13上)中,按《列王紀上卷》前述的情節,厄里亞因在一場『祭獻比試』中,以單人匹馬勝過了他的四百多個巴耳邪神的先知對手,並將他們悉數殺盡,一個不留(見列上18:21-40),因而令支持巴耳膜拜的北國以色列王后依則貝耳對他起了殺機(見列上19:2)。為了逃避這次的皇家追殺令,厄里亞走了四十天的路程往曷勒布山——上主的山——那裏去。「曷勒布山」的另一個名稱就是「西乃山」,也就是梅瑟四十天與上主會面的那座山(見:出24:18)。這一刻的厄里亞,內心正受著痛苦煎熬,這既是因為上主的子民——他的同胞——對天主的盟約不忠,也是因為當下他的性命正受到威脅,前途未卜。因此,他內心開始對自己的先知使命有所動搖,甚至起了放棄的念頭。

然而,在到達了曷勒布山後,厄里亞卻在靜待一次上主臨在他生命之中的經驗。就像梅瑟在西乃山上時那樣,他先經驗到一陣強風,接著一場地震,然後熊熊烈火。儘管這些是大型的、驚天動地的、震懾人心的自然現象,但天主卻不在這一切之內。這些雖然是前人——包括梅瑟——與天主相遇時所伴隨的自然現象,可是這一次,厄里亞與天主相遇的經驗卻把此前的所有傳統模式徹底打破了。就只是在微弱的風聲中,厄里亞感受到了天主的臨在。出於尊敬,他以外衣蒙面,走出山洞去與上主會面。

古聖先知們與上主相遇的經驗,《天主教教理》作了一個很好的整理:「在同天主『單獨面對面』的會晤中,先知們汲取了執行他們使命所需要的光和力。他們的祈禱並不是逃避無信仰的世界,而是聆聽天主的聖言,有時是同天主的爭執,或對天主的抱怨,但始終是一種代禱,此代禱是為等待和準備天主、救世主、歷史的主宰的干預」(第2584段)。

同樣,當我們面對困難和挑戰,尤其是內心的痛苦煎熬的時候,上主總會主動向我們伸手,安撫我們,並給予我們信心。然而,我們必須向厄里亞學習,主動地去適應天主臨在的方式。畢竟,這份臨在往往是會以超出我們想像的方式發生的。

從保祿的《致羅馬人書》第五章起,他便一直在強調基督作為來自天主的救恩的中心。而在今天讀經二(羅9:1-5)中保祿內心所感受到的「很大的憂慮和不停的悲痛」(2節),卻是因為絕大部分猶太人——保祿的同胞——並不接受耶穌就是《舊約》中所預許的默西亞(=基督)。就像梅瑟一樣,保祿也願意為了自己同胞的得救而犧牲一切。他可以放棄一切,甚至放棄他自己與基督之間的關係,他也在所不惜,大前提是他的同胞能夠經驗到在耶穌身上感受到天主的臨在以及祂拯救世界的德能。儘管猶太人已獲得了天主許多的祝福,他們仍舊無法明認耶穌就是基督、默西亞。

保祿強調,這子民已獲天主授予一個獨特的名子——以色列,他們也特為天主所鍾愛。天主的光榮也早已向他們顯現過了,而他們與天主之間的特別關係也藉由雙方之間的愛的盟約而更為鞏固。天主給予了他們律法,即生命之路,又在朝拜中引領他們,並總是忠信於祂的盟約許諾。從一開始,天主就藉聖祖們的人生向他們展示了信德的楷模。現在,「甚至基督論起血統也是從他們來的」(5節)。保祿知道,上主藉基督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臨在我們中間。因此,即使身陷困厄之中,保祿仍能充滿希望地靜待時機,直到萬民都在基督內合而為一。

今天的福音選讀(瑪14:22-33),也呼應著讀經一中的厄里亞。接續著上主日我們聽過的福音選讀,耶穌以增餅奇蹟飽飫五千人(未計婦孺)之後,遣散群眾,往山上祈禱。門徒們先坐船過對岸。然後,耶穌趕上,並徒步走在湖水面上。對《瑪》作者來說,這可算是耶穌展現出祂天主性(=神性)的德能。水,一方面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但另一方面,亦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因此,在古時候,水也與混沌洪荒、天昏地亂、邪神惡魔等聯想起來。根據《創世紀》,天主聖言降服了大水混沌,為世界帶來秩序、光明,以及生命。因此,耶穌步行水面,就是向祂的門徒們展示出祂自己就是在他們昏亂世界中的秩序、生命,以及光明的來源,更是在他們面對人生旅途上的混沌昏亂之中的力量和勇氣的泉源。當耶穌要伯多祿嘗試踏出船外在水上步行的時候,伯多祿的回應展現出了他的信德。可是,當他的腳一接觸到水,疑惑的心不禁而生,使他開始下沉。然後,耶穌當然是出手拉起了他。

要成為耶穌的門徒,除了明認天主是我們力量的唯一泉源之外,更要在混亂的局面而及不安的心情之下仍能夠感受到主耶穌的臨在。

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 上主伸手 眾生滿足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上主伸手 眾生滿足



Giovanni Lanfranco: The Miracle of the Loaves and Fishes

「在增餅奇跡裡,主〔拿起餅來〕祝謝後,擘開,交由門徒分給群眾,讓他們吃飽;這預示祂感恩(聖體)聖事的獨特食糧是如此豐盛,取之不盡」(《天主教教理》,1335段)。《教理》的這段話,既總結了今天福音選讀,也將其對基督徒生活的意義闡明。雖然如此,仍讓我們花些許時間,更深入地細味今天的禮儀選讀。

先回到讀經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55:1-3,是寫給巴比倫流徙快要結束時期的以色列人的。先知在這民族歷史重大的轉折點,對他的同胞作出呼籲,要他們再一次回到天主那裏,回到那最終能夠滿足我們所有需要的天主那裏。從古以色列子民的普羅大眾角度來看,這次國破家滅代表著天主與他們之間的關係決裂,原因主要當然是以民自己沒有忠於他們與上主之間結約所立的關係。面對著大眾的這種心態,依撒意亞卻為上主描繪一個截然不同的形象:有一個街頭小販,邀請所有他在路上遇到的人,不論貧富,去一場免費的盛宴,有取之不盡的食物、水、糕點、酒,以及奶。這些都是大地上好的產物。就好像《箴言》中的那位智慧女士一樣,天主呼籲所有人專注於那些真正能夠滋養人的事物上,而不要浪費金錢在那些不能滋養人的事物上。天主不單只滿足我們物質上的需要,更給予我們滋養,以滿足我們不同層次的渴求。天主向人們呼喊道:「你們仔細聽從我,就能吃到美食」(3節)。依撒意亞切願他的同胞明白,人類最終的滋養來自天主渴望去「和〔他〕們訂立一個永久的盟約,一個已預許了給達味的恩賜為基礎的盟約」(3節)。天主藉盟約所表達的愛,較我們所能夠想像的一切都更加美好。天主邀請我們所有人,專注於那些真正能夠滋養我們的,並明白到天主最大的渴望,就是把這份滋養賜給我們。

今天禮儀所選的讀經二(羅8:35, 37-39),也迴響著天主對我們的這份愛。保祿認為,天主藉著與人類立約來傳遞的這份對人類的愛,在基督耶穌身上以最極致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因著基督的受苦、死亡,以及復活,天主與我們完全地契合,致使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使我們與祂的愛相隔絕。這份堅定而強烈的信念,主導著保祿自皈依以來直到回歸父家的整個人生;他並藉著在《致羅馬人書》中將之寫下來,是希望我們也讓這份信念來主導我們的生命。

在保祿成長的時代,猶太信仰認為災難是我們罪性的結果,使我們與天主分開。保祿駁斥這傳統說法指出,在基督內,苦難並不是天主為我們罪過而施下的懲罰。相反,我們所受的苦與基督的苦難相連起來,並使我們與天主之間的關係更為親近。保祿堅信:「依靠那愛護我們的主,在這一切上,我們都大獲全勝」(37節)。藉著基督,我們與天主堅密結合在一起;因此,無論任何困難,抑或是天上的、此世的還是地下的權勢,都無法把我們與那『在我主耶穌基督內的天主的愛』相隔絕(參:39節)。

天主對人類的這份愛,最佳體現之一就是四部福音都有記載的「增餅增魚奇蹟」(俗稱:五餅二魚)。四福音都強調這是基督彰顯天主的愛的舉動,去治好並餵飽天主的子民。發生此事的地點,是荒野,這一幕因而使人們記起,在古以色列民出離埃及後,在到達應許之地之前在曠野流亡的四十年間,上主以瑪納餵養祂的子民的日子。耶穌眼見著群眾沒有食物,便「動了慈心」(14節),這使祂先治好那些患病的人。黑夜徐徐而至,門徒們便想遣散群眾,但耶穌卻堅持,要他們給予群眾食物。然而,他們僅有的,不過是五塊餅和兩尾魚。耶穌便要他們拿來,祝福了,分開,然後交給門徒們去分送給群眾。在『五千位男士,未計婦女和孩童』都吃飽以後,門徒們收集得剩餘食物共十二籃(參:21節)。這一幕富饒景象,把天主的愛情,以及耶穌作為默西亞臨現於世的徵兆,最清晰地展現出來。在敘述手法上,福音作者們也把這一幕與耶穌的最後晚餐以及早期基督徒團體的「擘餅禮」或稱「感恩聚會」—後來發展成我們現在的「彌撒」或稱「感恩祭」—相連起來。這一點,《教理》也有著筆:

「藉著基督的話語和祈求聖神,使餅酒成為基督的體血,是感恩禮的核心。〔⋯〕餅酒以超乎我們理解的方式成為基督的體血,餅酒的標記也繼續象徵天主創世的慈恩。因此,在獻禮中,我們感謝造物主賜給我們餅酒──『人類勞動』的成果,但它們首先是『大地的產物』和『葡萄樹的果實』,是造物主的恩賜」(第1333段)。

因著天主對人類的愛,祂既照顧我們物質上的所需,更滿足我們深層次的、對永恆的追求。這份愛情的最具體展現,就在耶穌基督身上。因此,我們能夠放心大膽地在答唱詠中呼求:「上主,請伸手滿足眾生的需求!」(詠145:16)。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 懂得聆聽的心 遠勝財寶黃金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懂得聆聽的心 遠勝財寶黃金


Luca Giordano: Dream of Solomon

人生在世的追求,言人人殊。有人追求名留青史,有人追求富可敵國,有人追求挑戰自己的極限。禮儀則藉著今天的讀經來點出,世上真正值得我們放在第一位的,值得我們付出一切去追求的,只有上主的智慧,只有體現天主上智的天主國度。

先看讀經一。達味的兒子之一,更是他王位繼承人的撒羅滿的「智者」形象之所以深入民心,全在於今天的選段(列上3:5, 7-12)。在睡夢之中,天主讓他許願:無論他要甚麼,天主都會給他。天主的這大方舉動,也許並不只是因為祂疼愛撒羅滿,更是因為祂疼愛祂的以色列子民。也許撒羅滿心裏也明白這一點,他向上主許願,要「一顆慧心,好能治理祢的百姓及判斷善惡」(9節)。

上引的中譯,無論《思高》還是《澳門教區彌撒本》都雷同,葡譯也差不多(參《Difusora Bíblica》:「um coração cheio de entendimento…」)。然而,如果對比一下希伯來原文的話,我們會發現,句中「心」這個名詞的形容詞,並不是「慧」或「有智慧的」,否則其希伯來原文會是「ḥāḵām」=有智慧的,或「bînâ, tĕḇûnâ」=有悟性的)。可是,該形容詞的原文其實是「šōmēaʿ」,本義是「會聆聽的、懂得聆聽的」(listening)。教會現時主要的英譯本《NAB》就譯得更為切合原文的意思:「為此,請賜祢的僕人『一顆懂得聆聽的心』(a listening heart),去治理祢的百姓,以及去判斷善惡好壞」(列上3:9)。

當然,「懂得聆聽」或絕對的一個人在成長路上逐漸變得有智慧先決條件。沒有人一生下來,呱呱落地的時候,就有智慧的。儘管一個人先天資質如何絕頂,如果在成長路上自小沒有聆聽父母師長的教導,長大後在遇到難題時沒有聽取同儕的意見,相信也很難有智慧到哪裏去【小聰明和大智慧自然是完全兩碼子的事!】。

我之所以要花這些篇幅來說明這個翻譯問題,想指出的是其實是:並不是說一個人懂得聆聽就有智慧,但一個人不懂得聆聽就肯定得不到智慧。對基督徒來說,這聆聽分別有上下兩個方向。其一,向上聆聽,這一方面自然是指聆聽上主的聲音,尤其是記錄在聖經之中的天主聖言;另一方面,當我們身處某一組織、構機,或系統中,我們都必須懂得去聆聽(或更好說懂得去聽懂)在上級(或長輩)的說話。其二,是向下聆聽。當我們在某一組織、構機,或系統中成了有權作決定的人的時候,必須懂得去聆聽下屬(或晚輩)的意見和聲音,甚至是勸諫。當然,有時候,在面對一件大事的時候,人愈多,立場愈多,意見也就愈多。在聽完不同的聲音之後,最後懂得聽取哪一個意見,更是大智慧。撒羅滿王的兒子及繼承人勒哈貝罕就是個典型的反面教材(見列上12:1-24;按:這是個相當有趣的故事,唯篇幅所限,於此不贅)。

重要的是,撒羅滿只求一顆『懂得聆聽別人的心』,因此「上主大為喜悅」。他不單止不為一己私利,只求百姓的福祉和尋求善惡對錯而向上主提出願求;而且,這時候的他,完全不以自己為中心,不把自己的旨意(甚或想像)視為對百姓的好,而是願意虛心聆聽。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治理好這個龐大的民族(參列上3:9)。

撒羅滿既然願意聆聽上主以及臣下,他人生的其他方面自然亦事事順遂。他的壽數、財富、勝利等等,也會自然而至(見13節)。後來以色列民的智慧傳統,注重的也是這一點:聽從上主的訓示,對待晚輩和下屬也不以自己為長上而自恃,誠心待人。這樣善度一生的話,人生其他的方面也會隨之而順利。因為,這就成全了上主為人類所預定的計劃。

這思想,在天主教的社會訓導傳統裏,漸漸發展出其中的一項原則:「輔助性原則」(the principle of subsidiarity)——「較高層的社會不應剝奪較低層社會的權限,以干預其內部生活,反而應在必要時支持它,並幫助它與其他的社會組成分子,在行動上取得協調,以促進公益」(《天主教教理》第1883段)。簡言之,一個社會或團體的運作,主要的運作方向是由下而上。只要屬下能力所及,長上不應干涉屬下權責範圍內的運作。即使屬下力有未逮,長上的任務是出手協助,使其能夠得到所需的能力和支持,而不是取而代之。《教理》認為,這種行使權力的方式,正是世上在位者效法天主如何善用權力的做法:「天主並不願意把一切權力的行使單獨保留給自己。祂分給每一個受造物,運用其天賦的能力,可以行使的職分。這治理的模式應在社會生活中加以仿效。天主治理世界的態度,証實了祂對人自由的極端尊重,這態度應能啟發人間團體統治者的智慧」(1884段)。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 寬大 就是力量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寬大 就是力量



禮儀今天為我們選定的三篇讀經(再加上答唱詠),都恰巧貫穿一個主題:上主的寬大和忍耐。無論是對個別的人的過錯還是對整個人類的罪惡,上主都沒有雷厲風行的行使權力。相反,正正因為上主的大能,祂寬大待人,給予機會人去改過。儘管人總是重蹈覆轍,但上主仍不會放棄人類。這就是上主無限愛情的力量的表現。

先看讀經一。今天的章節是取自《舊約》中一本較晚才成書的書卷:《智慧篇》。由於《智》並非由希伯來語寫成,而是由希臘語寫成的,所以猶太傳統和基督新教都不把這書卷包括在聖經正典之內。然而,天主教的傳統仍舊視之為天主啟示的聖言。今天我們所聽到的一段(智12:13, 16-19)中確立天主的力量至高無比,統領萬有。特別值得細味的是第16節下,《思高》譯:「因為你主宰一切,所以你必能諒解一切」,而《主日彌撒澳門版》則譯作:「你雖管治萬物,卻以寬仁對待萬物」。此句,按原文直譯,則作:「祢對萬有的主宰使祢寬待一切」(參葡《Difusora Bíblica》:「o teu domínio sobre tudo te torna indulgente para com todos.」及英《NAB》:「your mastery over all things makes you lenient to all.」)。換言之,天主的寬大是祂掌管一切的必然結果。誠如《智》作者的解釋所說的:「祢雖大權在握,但施行審判,卻很溫和,治理我們,極其寬大」【這裏的「寬大」與上句的「寬待」在原文中源自相同的字根】。

天主給了我們如何行使權力的榜樣,並要求我們向祂學習:「公義之人亦要以慈愛待人」(19節)。說到底,天主之所以能夠同時作為人的力量和希望,是因為我們知道,無論天主的力量有多大,祂總是懷抱著慈愛之心而行,寬大為懷,樂於寬恕。要讓其他人經驗到天主的愛的寬大,就要靠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尤其在行使權力的時候—好像天主般寬大而行。

乍看之下,禮儀今天為我們選了一首哀禱聖詠(詠86篇)作答唱詠。這篇聖詠的作者,似乎身陷困境。然而,他知道兩點:一)他眼前的處境,是他過往過犯的結果,因此他沒有遷怒於上主;二)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仍然能夠向上主作出哀禱,就足以證明他對上主的慈愛寬大仍然有相當的信心。聖詠作者如是呼號上主:「上主,祢實在良善寬仁,以仁慈厚待呼求祢的人」(詠86:5)。句中的「仁慈」,譯自希伯來語「chesed」,本意是「忠於盟約的愛」。換言之,聖詠作者之所有如此有信心,堅信上主「實在良善寬仁」,是來自上主與以色列民之間的盟約。正正因為有著這個盟約,聖詠作者能夠信心大膽地呼求:「上主,求祢俯聽我的祈禱,細聽我的哀告」(6節)。事實上,今天答唱詠的最後一節,引述了聖詠作者對於這位忠於自己盟約的上主的最佳表述:「上主,祢是良善慈悲的天主,極其寬仁而信實,不輕易發怒」(15節)。就是這份對上主良善和仁慈的肯定,驅使聖詠作者懇求上主的慈悲寬赦,並在每當人性的軟弱快要壓倒我們的時候向上主祈求力量。上主之所以是我們力量的真正泉源,正正是因為祂隨時準備好,來伸出援手,來與我們修和,來寬宥我們。

《天主教教理》對天父的慈悲情懷有很值得一讀的描寫:「天主是全能的父親。祂的父愛跟祂的能力互相輝映。因為祂在照顧我們的需要時,顯示了祂慈父的全能;透過接納我們為義子,祂把自己賜給我們;最後,因著祂的無限仁慈,祂自由地寬恕我們的罪惡,把祂的能力表露無遺」(第270段)。

今天的讀經二(羅8:26-27)也與其餘讀經的思想有所連接。保祿在寫給羅馬人的書信中指出,由於人的本性軟弱,我們「連應當怎樣祈求也不知道」(26節)。我們容易在祈禱時分心,或祈禱的動機不明,或者其他的需要和慾望使我們誤入歧途。然而,既然我們藉著洗禮與基督連在一起,我們便獲得了聖神之恩,祂「親自用『難以言傳的禱聲』代我們轉求」(26節;《主日彌撒澳門版》譯)。這裏,《思高》的翻譯較貼合原文:『無可言喻的歎息』(參葡:「mas o próprio Espírito intercede por nós com gemidos inefáveis.」;或英:「but the Spirit itself intercedes with inexpressible groanings.」)。有時候,我們由於自身無能為力的軟弱,或情勢使然,內心鬱結著一些連自己也說不出的苦;然而,聖神連我們自己也說不出的苦,也能代我們帶到天主台前。某程度上,這也是聖神慈悲的行動。

今天的福音,禮儀繼續讓我們聆聽耶穌的天主的比喻。麥子和莠子的比喻,是耶穌告訴我們天主如何處理天國的喜訊,有人接受有人抗拒的問題。按比喻所言,天主讓天國的子民與邪惡者的黨羽一同活著,直到世末。誠如聖詠所言,凡執行公義者,必須寬大為懷。由這角度看,天主是為了讓惡人有改過遷善的機會。又如保祿所言,聖神會在我們軟弱的時候,引導我們。可以說,正是在我們軟弱的時候,就是天主成為我們的力量和助佑的時候。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 聖言的沃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聖言的沃地



貫穿今天讀經一、答唱詠,以及福音選讀的,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比喻:聖言的種子在好土地上豐碩結果。先看讀經一(依55:10-11)。依撒意亞先知就聖言的果效發展出一個複合的隱喻。他把天主聖言比作雨和雪,並指出兩者之間的幾種關連,使我們能夠明白到聖言的豐碩。依撒意亞的想法如下:天主派遣雨和雪來到大地,去完成它們的使命。它們滋潤大地,使之肥沃,為天主的受造物出產食糧。它們只要完成了這使命,便馬上回到天主那裏。同理,天主聖言也是一樣。聖言來自天主,被派遣去完成使命,就是使所有人跟從天主的意願和計劃。天主肯定祂的聖言會不負所托,完成使命。天主聖言使眾生有生命力,並繁衍生息(//肥沃=fertile),並為全人類帶來人生的意義。天主應許我們,只要我們依從祂的聖言,聖言自會滋養我們的生命,並使我們的一切飢渴得到飽沃和滿足。

雖然今天的答唱詠重句,用的並不是答唱詠本身所選的聖詠(詠65篇)裏的句子,而是福音選讀的主題:撒種者的比喻(參路8:8//瑪13:8);然而,聖詠本身作為一首對天主的讚美詩,尤其是在豐收季節時對上主的謝恩讚歌,在思路上可算與選自福音的重句屬類同的語境。

順著禮儀選讀的脈絡—即讀經一中天主藉雨和雪來滋養大地—來理解,聖詠作者是在豐收佳節為上主賜予以色列子民的祝福而謝恩。天主所送來的雨水,不但滋潤大地,也使生命藉著糧食得以延續。而且,除人類以外,牲畜以及其他一切生靈也獲得食物和養份。為此,普世人類,以至整個受造界,「都在歌唱歡呼」(詠65:14;見答唱詠第四段)。

自本主日起,合共三主日,禮儀讓我們專注聆聽《瑪竇福音》第十三章【換言之,主日禮儀跳過了整章第十二章】。《瑪.十三章》整章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天主的國,而耶穌宣講天主國的方法,都是比喻。至於我們今天讀到的,是開章的第一個天主國的比喻。

要留意的是,聖經原文並沒有為任何比喻定出名稱。我們今天慣用的名稱,都是後來翻譯聖經為各國語言的譯者為方便讀者的緣故而自行補充的。以今天的比喻為例,《思高》稱之為「撒種的比喻」【要比擬的是撒種([seed]-sowing)這動作?】,葡《Difusora Bíblica》及英《NAB》皆稱其為「撒種者的比喻」(O semeador; The Parable of the Sower)【比擬的重點是那位撒種者?】。

無論如何,只要我們回到按《瑪》所載耶穌所說的話本身,不難發現,這比喻既不論及撒種的動作,也不聚焦於撒種者。這比喻所關心的,是不同類型的土地,以及其各自吸收天主聖言的反應和能力。從《瑪》成書的時期(約主曆80年前後)看來,這反映出《瑪》作者所屬的初生基督徒團體正在面對的大哉問:為甚麼一些猶太人接納了耶穌,但另一些猶太人卻不接受祂,並且拒絕了祂的天主國訊息呢?至於今天的比喻,正正就是針對這問題的一個解答。

在講完比喻過後,耶穌作出解答:有些人受到了那邪惡者的影響;有些人則是信心薄弱的;有些人太掛慮此世的事;有些人則只顧追求錢財。只有那些真心接受耶穌訊息的人,並願意調整自己至與之符合的人,才是那好的肥沃的土地,能夠產出豐碩的果實。

這裏需要指出的是,耶穌並不是要我們完全無視此世的事務;只是,我們在參與此世志業,在不同崗位上把我們的現代社會文明繼往開來的同時,不要把耶穌的訊息拋諸腦後,誠如梵諦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所言:「現代的文明亦往往令人難以走近天主。這並非現代文明本身固有的惡果,而是因為這文明令人過度為塵世所牽連」(《喜樂與希望: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的牧職憲章》第19段)。

《天主教教理》第546段就《瑪.十三章》中的幾個天國比喻作了很好的簡介:「比喻是耶穌訓誨的特色,祂用來召叫人進入天國。祂利用比喻請人赴天國喜宴,但也要求一個基本的選擇:為獲得天國,必須『賣掉』所有的一切;只憑口說不夠,還需有行動。比喻對人來說有如鏡子:他像一塊旱地,或是像一塊好地接受聖言呢?」。

接納耶穌的訊息與否,取決於我們是否接納天主臨在於世界之中以及在其內行事的方式。要接納耶穌的訊息,就要培養自己的雙耳,留心細聽,並培養自己的心智,小心辨別。只要我們自己準備好了,再加上天主的幫助,我們定能成為肥沃的好土地,結出豐碩的果實。

要總結《舊約》和《新約》的聖言種子如何在我們身上結果,《教理》中有一段值得一讀:「天主十誡、山中聖訓、宗徒的傳授,都給我們描繪了導向天國的道路。我們以每天的行為,藉著聖神的恩寵,逐步努力前進。又藉著基督聖言的灌溉,在教會內,為了天主的光榮,慢慢地結出果實」(第1724段)。

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 天國之秘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天國之秘


在三部對觀福音(《瑪竇》、《馬爾谷》、《路加》)中,耶穌宣講的最重要訊息之一,就是「天國」。因為「天國」將至,所以我們「要悔改」,以為進入天國作好準備。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悔改呢?或更好說,我們應為我們過去生活態度的哪部分懺悔,又該將之改成甚麼呢?對這問題的回應,乃今天禮儀選讀的主軸。

首先是取自匝9:9-10的讀經一。這兩節大家應該不會太陌生,畢竟,四福音都以此為耶穌榮進耶京的舊約背景文本。簡言之,隨著匝加利亞宣告一位謙虛內斂的未來君王將會來臨,先知鼓勵耶路撒冷城中的人要保持希望,甚至要歡喜雀躍。然而,在指出的是,這兩節先知書的文字,其實是暗示著,這位上主將會派來的謙卑君王進城之時,乃是推翻外邦人異族帝國主義統治勝利的凱旋遊行。第一,先知呼籲「熙雍的女兒」和「耶路撒冷的女兒」要「盡情歡樂」和「欣喜高呼」(9節)。而按《舊約》的寫作手法傳統,每次以色列民打勝仗,無論是實質意義上說或是比喻意義上說,在勝利遊行時,都由女子為遊行隊伍載歌載舞(如:亞郎的姊妹米黎盎〔見出15:20-21〕、民長依弗大的女兒〔見民11:34〕、達味殺死了哥肋雅後的厄拉谷城婦女〔見撒上18:6-7〕)。第二,回到《匝》的上文下理,自匝第八章起,先知開始宣告「萬軍的上主」將出手拯救祂的百姓於異民手中,並把已被流放的以色列遺民領回耶路撒冷。這思想會發展成舊約末世論的常用術語「在那一天」(12:3, 4, 6, 8, 9, 11; 13:1, 2, 4; 14:4, 6, 8, 9, 10, 13, 20),也就是那「上主的日子」(14:1;參14:7)。總而言之,《匝》所宣告的,確是戰勝預言。

雖然,憑著這位上主派來的將領,天主子民終會得到勝利;但這位君王,與一般得享十全武功稱號的帝王並不相同。他既不會借軍功來擴大的自己對國內人民的控制,或加徵稅收以過好大喜功的生活,並經續擴張領土,挑起戰事。這一點,從這位君王進城時所騎的動物看來,就不言而喻。在今日,人們接觸馬匹的最大機會,不是博彩就是儀式用途;但在古時,馬是戰鬥(力)的象徵。故此,一般軍隊遊行,將帥等領軍人物,必坐在馬上,受途人瞻仰。然而,這位君王卻選擇坐在驢子上。驢子體形一般較馬小,而且性情較溫馴,古時用作運輸或穿越沙漠代步之用而已,與戰事完全沾不上邊。這位君王的這個選擇,明顯是要把自己與其他的君王區分開來;他不要當一個君臨天下,強調使用武力的領袖:「他是公正的,無敵的,也是謙虛的」(9節);「他要向萬民宣示和平」(10節)。

讀經一的兩點:謙卑與和平(或平安;peace),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也得到呼應。稍稍回憶一下脈絡。在上兩個主日,我們聽到耶穌在派遣門徒們去傳教前所給予他們的囑咐(《瑪》第十章),今天,我們進入到第十一章。上主日的選讀與今天的選讀之間,禮儀略去了若翰的門徒們因有疑惑而來向耶穌確認祂的默西亞身份(11:1-6);耶穌對猶太群眾論及若翰(7-15節);耶穌責斥祂的同代人(16-24節);最後才到今天的選讀。

今天的福音選段,在通行的中譯本(及葡譯本)中,都把「聰明博學之士」(os sábios e os entendidos = the sages and the learned)與「小孩子」(os pequeninos = the little ones)作對比,貴後者而輕前者。然而,我認為把後者的原文「νηπίοις」(音:nētíois)如此翻譯,不合原意。最重要的理由,可見諸〈耶穌責斥祂同代人〉一段的開首句:「我可把這一代比作什麼呢?它像坐在大街上的兒童,向其他的孩子喊叫,說:我給你們吹了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了哀歌,你們卻不捶胸」(16-17節)。這裏「兒童」的原文,是「παιδίοις」(paidíois=as crianças = children)。上述關鍵字原文「νηπίοις」字源來自「νη-」(不)+「ἔπος」(說話的),拉丁語系相對應的是英語的「infant」(葡:infante)〔拉=in + fans = 不 + 說話的〕。由是推之,耶穌並不是在批判「聰明博學之士」—用今天的話說即知識份子、社會菁英—而是那些自以為自己已經是智者或者專家,以自己的想法來批判一切的人。與之相反的,是那些「赤子般的、天真無邪的」人【參NAB: childlike;或更好譯為infantile】。有照顧過BB的人就會知道,他們並非毫無自己意志的,只是他們最終也全心依靠那愛護自己、照顧自己的人。這也是耶穌對祂的追隨者的要求。耶穌抱著父愛母愛的情懷:「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瑪20:28)—對祂有最終的信靠,因為「一切都已由父交給了我;除了父以外,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及子所願意啟示的人外,也沒有人認識父」(瑪11:27)。

這就是今天選段最後數節中所提及的「軛」。這數節(瑪11:28-30)是《瑪》獨有的。《瑪》的門徒之道的「軛」,並不是放棄知識智慧,而是以耶穌的教訓—天主聖言—來裁培自己和其他基督徒的知識和智慧:「你們要背起我的軛,跟我學習,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你們必找到你們靈魂〔=生命/人生〕的安息〔=憩息/rest/descanso〕」(瑪11:29)。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待客之道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待客之道

在古時候的近東地區,大方熱情的待客之道(hospitality)並非只是出於禮貌。在一個危險處處的世界中,這可是人存活下來必不可少的條件。當時並沒有士多、超級市場(遑論七仔、OK等24/7[=一天廿四、一星期七日都營業的]便利店),旅途上的人不時要依靠他人的善願才不致挨饑抵餓、露宿荒野。只要他們不威脅到主人家安全的話,熱情待客的習俗確保離鄉別井的人不會客死異鄉。有些人甚至相信天使會在大地上遊蕩,尋找世間大方之人的模範:「不可忘了款待旅客,曾有人因此於不知不覺中款待了天使」(希13:2)。

今天的讀經中也包括了古時熱情待客之道的榜樣,並提到隨著實踐此道而來的賞報。叔能地區那位一直沒有所出的富家婦人熱切地招待了先知厄里叟,結果先知向她許諾將得一男。這子嗣的許諾並不純粹只是回報。文中告訴我們,婦人的丈夫已「上了年紀」,言則她將來可得這兒子的照顧。換言之,婦人照顧過厄里叟了;而厄里叟,則為婦人安排了照顧。

我們也可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找到同一個主題。在《瑪》第十章的〈派遣訓言〉的脈絡中,耶穌指示祂的追隨者,他們需要別人的接待,但這份接待是有其獨特角度的。在讀經一中的那位貴婦,為一位先知──「天主的人、聖者」──打開家門;而耶穌所講的,就是延伸到作為福音的傳訊者──宗徒們──的坦誠歡迎和接待。身為耶穌的代表,祂提及他們說道:「誰若只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一杯涼水喝,因他是門徒,我實在告訴你們,他決失不了他的賞報」。這裏所講的接待之道,遠遠超過古時習俗為了讓過客在危險處處的世界中存活下來而作出的要求。

此外,耶穌所提到的「小子」,並不是指孩童或青少年。耶穌所處的世界(甚至今天的某些社會),一個人的價值,往往是以他的社會地位來定奪。耶穌並不希望祂的門徒們被追求社會地位一事而有所牽絆。祂的追隨者必須是謙遜的、不愛出風頭,有如微不足道的人物一般。耶穌的說話──「誰接納你們,就是接納我;誰接納我,也就是接納派遣我來的那位」──中所指的就是他們。

不過,這不代表宗徒們此行便可無憂慮。事實上,人們對耶穌及祂的喜訊的敵意已經開始。自第九章中有關祂赦罪的能力的爭論起,一些群眾已開始反對祂。現在,祂更派遣祂的門徒們,在整個猶大和加里肋亞地區傳播祂的訊息。不難想像,有些十二宗徒的親人好友會勸阻;甚至他們自己也可能有所猶豫。但耶穌的回應十分清楚:「愛父母超過愛我的人,配不起我,愛兒女超過愛我的人,不配跟隨我。凡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的人,不配做我的門徒」。

換言之,耶穌並沒有要求祂的追隨者放棄親情,只是不應因為親人(出於無知的)勸阻而放棄追隨耶穌。不過,成為基督門徒的挑戰並不止於此。除了親朋好友的誤解甚至隨之而來的背離和敵意之外,在瑪竇著史的時代(甚至今天的某些地區),追隨耶穌是可能招致殺身之禍的。不過,耶穌向祂的追隨者保證:「維護自己生命的人,反要喪失生命;為了我而捨棄自己生命的人,反能保存生命」。

雖然今天在一些地區傳教士以至信徒被迫害以至殉道的訊息仍時有傳出,但至少在我們社會中基督信仰一般不會招致殺身之禍。對我們來說,在今天福音的兩大主題中,如何在一個高度世俗化的社會中實踐帶有基督精神的款待之道也許更為迫切。

在國際知名酒店營運集團林立的澳門,款待(hospitality)是出得起錢的人方能享受到的「服務」。但真正的待客之道,是把路過的陌生人當成朋友,讓之賓至如歸。在人生路途上,把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所遇到的人──尤其是被主流社會所輕慢的人──視為朋友,就像耶穌願與罪人同枱食飯一樣。面對著所有帶著真誠而相遇的人,我們不因其社會地位而厚此薄彼,都敞開心扉,彼此關心。這樣,我們就可像那富有婦人一樣,得到上主的眷顧。畢竟,我們對人大方,天主也對我們大方。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 付出 莫問收獲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付出 莫問收獲


Gerbrand van den Eeckhout, Elisha and the Shunammite woman, 1649.

《列王紀》(上、下)的記述,涵蓋古以色列的歷史前後足足四百餘年,從達味建國,傳位予自己的兒子撒羅滿而奠定達味王朝,到王國分裂為南北兩國(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及至由撒羅滿於耶路撒冷建造的聖殿於主前587年毀在巴比倫軍之手為止。《列》紀綠了大量無能而且殘暴不仁的君王,他們的決定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導致古以色列國破家裂,精英階層悉數充軍流徙收場;但與此同時,《列》也記述了兩位願意致力推行宗教改革的好國君—希則克雅和約史雅。說到底,舊約史書作者(們)之所以要把古以色列國的歷史寫下來,並非單純想要解釋事情何以發展至此。他(們)的寫作目的,是希望在那些親眼看到達味血脈的最後一位君主戰敗、充軍巴比倫的同胞們,能夠保存信仰之火,未至熄滅殆盡。

《列》中載有先知厄里亞及徒弟厄里叟的故事。他們的先知職務,主要是宣講天主對祂的盟約信實不變。在今天的讀經一(列下4:8-11, 14-16)中,厄里叟遇上了一位叔能地區的婦女,她想為天主的事業盡一分力,便盡情款待厄里叟先知,卻並不奢求任何回報。不過,到時機成熟之時,她的服務得到了賞報。厄里叟向這位膝下無兒的婦人許諾,她要生下一個兒子。事情,也就照樣發生了。

今天的答唱詠是選自《聖詠第八十九篇》。詠八九甫開始,作者都頌揚上主的「仁慈」和「忠誠」。更值得細味的是前者,也許因此,禮儀把詠八九的首句「我要永遠歌頌上主的仁慈」(詠89:2上)定為答唱詠重句。這裏的「仁慈」,譯自希伯來語「ḥesed」,英直譯為「steadfast love」,可見原文雖有「慈愛」的意思,但意思也包括上主對祂層與人所立的約的那份「至死不渝的忠誠」。從上文下理來看,這篇聖詠的作者所側重的是上主與達味(王室)所立的約。上主曾承諾他說:「我同我揀選的人立了約契,向我的僕人達味起了盟誓,我直到永遠鞏固你的後裔,世世代代將你的寶座建立」(4-5節;禮儀從略;參撒下7:16)。可是,自第38節起(禮儀從略),聖詠的氣氛一沉再沉。天主子民現在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應許之地慘遭蹂躪,一片狼藉;達味王朝御座上的君王,現已空無一人;王冠也已失去了主人,如遺物一般棄於地上;達味家族的血脈,已被悉數充軍塞外,流徙於巴比倫。難道上主已經收回與達味所立的盟約?難道祂已忘記了祂與達味的承諾?聖詠作者並不這樣想。他仍然滿懷信心,向上主祈求。他仍然期望著上主出手救助達味家族和以色列民,以滿全祂的諾言。當然,上主履行祂諾言—或更好說:計劃—的方式,遠超過聖詠作者的想像。生為達味後裔的耶穌,以萬民的首生者的身份,將永遠為王。只是,祂『為王』的方式,不再是以軍、財、權來由上而下的統治人民;而是以交出祂的生命,以愛來團結所有人,使萬眾歸一。

今天的福音選讀(瑪10:37-42)是接續上主日的(26-33節)。這兩節段都取自耶穌的同一番話,就是在祂派遣他們去傳福音前的囑咐(見瑪10:5-42)。從耶穌的公開傳教生活開始(《瑪》第三章),耶穌的事工一直沒有受到阻礙。可是,自第九章起,宗教領袖們開始挑戰耶穌的教導。因此,耶穌心知,眼下有需要先讓門徒們做好心理準備,使他們能夠勇敢地面對各種的抗拒甚至迫害。情況嚴重的話,甚至連他們自己的家人也可能成為他們的仇敵。在耶穌時代,猶太人普遍相信「上主之日」快要來到。這「上主之日」,指的是上主再一次為一名命中注定的達味後裔傅油,並藉天搖地動,輔以天軍神將來拯救猶太人於羅馬的帝國主義統治,猶太民族重新獨立,復興達味王國,不再被外邦人統治。同時,他們相信,世人將被分成兩批,光明之子將會得救;非光明之子的人即黑暗之子,他們將注定滅亡;而且,在同一個家庭中,有的會是光明之子,有的卻是黑暗之子。換言之,到了「上主之日」,有些家庭也會被分裂起來。正正因為當時瀰漫著這樣的宗教思潮,耶穌告誡門徒們,要為了天主國度的緣故而犧牲一切。他們不可讓任何人或任何事妨礙他們承行基督的任務,履行他們的使命。

凡是願意追隨基督的人,必須把福音喜訊置於一切之先。凡是不願意「揹起十字架」跟隨祂的人,都不配作祂的門徒(參38節)。就像古時候的先知一樣,他們必須準備好,為了宣講天主的話而受苦。與此同時,凡是款待傳報基督喜訊者的人,或是對他們慷慨大方的人,就是款待耶穌,就是對祂慷慨大方。他們對天主的傳訊者的善意,終得賞報。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無畏無懼的信心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無畏無懼的信心



Brian Jekel (1951-). Consider the Sparrows [detail].

從這主日起,教會禮儀回到(大約)連讀《瑪》的時期。在聖灰星期三之前的數個主日,禮儀讓我們聽過了〈山上聖訓〉(瑪五至七章)中的大部分內容。四旬期及復活期的主日,則各有其特定讀經。聖神降臨節及其後的兩主日也一樣。自今天起,禮儀會到《瑪》的敘述脈絡,但略過了記述耶穌在加利肋亞內的早期生活的兩章。

在第八章中,聖史瑪竇講述耶穌行了數項大奇事和醫治,包括兩個被附魔的革辣撒人和平息風浪。在第九章,瑪竇繼續這主題,但卻在文中帶出耶穌行動所帶來的不和。從醫治癱子起,耶穌開始遇到反對的聲音。瑪竇並記下了,當耶穌寬赦那人的罪時,經師們指他犯了褻瀆之罪。類似的敵意充斥著這一章中的其它事件,甚至連若翰洗者的門徒們也來就禁食的問題挑戰耶穌(14-17節)。耶穌不單毫不畏懼,反而繼續擴展他的行動,幫助十二宗徒準備好去開始他們自己的傳教使命。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耶穌就要他們準備好,去面對預期之中的反對和敵意。在這強烈的反對和敵意面前,耶穌的要求只有兩項:「不要害怕」和「大膽宣認」信仰基督。

《瑪》第十章,是這部福音的五大訓言之一,又稱為〈派遣訓言〉(the Mission Discourse)。耶穌就延續祂傳教使命的狀況和挑戰訓示門徒們。今天的福音選讀同時帶著警告和安慰的意味。耶穌指出,祂的門徒們將要面對危險的,甚或致命的反對力量。但他們不應害怕「那只會殺害肉身,而不能殺害靈魂的」,因為他們有天主的愛關顧,並有耶穌作為他們的終極辯護人。

耶穌尤其提醒他們,天父的愛何其偉大,祂連好麻雀般的微小動物也照顧。牠們中任何一隻跌在地上,都要先得祂的准許;更何況我們人類呢!我們比麻雀更有價值,那麼,我們自然就更能信靠天主對我們的愛和照顧。這樣,麻雀便成了我們希望的象徵。當我們感到迷茫、灰心和恐懼的時候,我們可在麻雀這象徵中找到希望:既然天主連麻雀都照顧,祂對我們的照顧自然更多,祂也更希望我們好!

當然,依靠上主而無畏無懼地宣講,早已見於以色列傳統。今天讀經一的作者耶肋米亞先知正是佼佼者。貫穿耶氏的為期不短的先知生涯,他嚴厲批評以色列當時的政治和宗教領袖忽略對貧苦弱小的關顧,又依靠在國際政治上歸邊來維持權力,卻沒有聽從上主的話。他的宣講自然惹來他們的不滿甚至怨恨。以色列王甚至在聽著人們把耶氏的說話讀給他時,憤怒得下令把書卷燒掉(耶36:20-26)。耶氏毫不畏懼,反而重寫一卷,再派人拿給他。耶氏的一句:「上主和我在一起,祂有如一位強有力的勇士」不單不是信口雌黃,也同時告訴了我們他勇力的來源。他曾一度被收監、虐打,並被投進蓄水池的泥濘中等死(38:1-13)。他每次都得救,又從不停止宣講。最終,歷史證明了他的說話都是對的。

的確,天主對人──尤其是無依無靠的弱小──的關愛,是遠遠超過他們的軟弱。這一點,在今天讀經二,保祿寫給羅馬城基督徒的信中是最清楚不過。保祿視為亞當為失落了的人類的代表,他們在罪惡和死亡的權下備受奴役。他高舉耶穌之名,不單視之為人類得到救贖的代表和象徵,更指出只有透過祂我們才可從罪惡和死亡中得到解放,並在聖神內得到生命。簡言之,保祿想要強調的是,人類透過基督所得到的恩寵,遠遠超過亞當的過犯所引致的惡果。

無論是耶肋米亞還是耶穌的無畏無懼的宣講,對存在於不同時間的教會來說,既是模範,更是要求。耶穌既對自己的福音訊息滿懷信心,也對天父的照顧全心信靠。一如保祿提醒我們,天主的恩寵遠超我們的過犯;祂的愛也遠超過世上的仇恨怨懟。身為基督徒,我們需要同樣地相信這訊息,同樣地信靠在天之父。當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勇敢地活出福音精神,並為了人類公益而冒生命危險時,他們就在承認基督一直活著,並在世上默默工作。天主就是藉著這些門徒的口和手來繼續耶穌的言行,來繼承祂的使命。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 儘管孤身走陰谷 不必懼怕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儘管孤身走陰谷 不必懼怕


米開蘭基羅,西斯汀小堂壁畫

很多時候,當我們在做一件我們認為對的事的時候,我們怕的並不是外人的千夫所指。真正令人害怕的,是連我們本以為是自己的人的人,也離我們而去,甚至加入指責的陣營,恨不得我們消失於世界之中。已回到常年期的今天的禮儀選讀,似乎在針對這難題,堅定我們的信心,讓我們勇敢前行。

耶肋米亞,是《舊約》的四大先知之一【按:這裏的「大」,並不是說此四人較其他先知更為重要,或排位更前,只是因為以他們為名的書卷較其它的更長,僅此而已】。他在年少時就已蒙上主召叫為先知,並忠信地履行此責長達五十年之久。在耶肋米亞剛蒙召叫時,南國猶大外受亞述帝國的威脅;內有以民轉向膜拜其它神祇;聖殿日久失修,卻被置之不顧。按推算,耶肋米亞受先知召叫約於主前626年,那是南國猶大約史雅王準備嚴格按照《申命紀》的內容來推行宗教改革的前數年。遺憾的是,約史雅於主前609年的一場戰役中,英年早逝,這場改革也就隨著他的陣亡而半途腰斬。及至耶肋米亞先知職務的後半部分,亞述帝國陷落,取而代之的則是更為強大的巴比倫帝國。最終,於主前587/586年,巴比倫軍攻陷耶路撒冷,把猶大國的王家貴族、知識精英、技術工匠等一律充軍流徙巴比倫。

簡要地回顧了耶肋米亞的先知職務後,讓我們集中看看《耶》第二十章(是日讀經一:耶20:10-13)。這一章俗稱為「耶肋米亞的自白」(Confessions of Jeremiah)。當中所記述的,並不是上主要藉耶肋米亞之口對以色列民所說的話,而是耶肋米亞向上主控訴自己因為投身先知職務而要忍受的諸多痛苦,無論是他自己的內心掙扎,抑或是他為了傳達天主的說話而受的迫害。更重要的是,施加這些迫害的人,正是他視為手足的以色列同胞。然而,儘管他抱怨連連,他在控訴的最後也有呼籲說:「你們要歌頌上主,要讚揚上主,因為祂從惡人手中拯救了窮人〔或譯:有需要的人〕的性命」(13節)。

今天的答唱詠,呼應著與耶肋米亞相同的心情。聖詠第六十九篇是一首以哀詩的形式寫成的禱詞。從聖詠行文可見,作者本身十分忠信於上主,甚至幾乎被那對天主聖殿的焰焰熱火所吞噬。儘管如此,他仍然要承受不敬與羞辱。更悲哀的是,視他為過路客的,竟是他的「兄弟」;視他為陌生人的,竟是他的「同胞」(8節)。他們對上主的侮辱,轉化為對他的輕蔑。在聖詠作者既心碎又心灰的時候,「我期望有人同情,卻未尋到一個,我渴盼有人安慰,也未找到一個」(21[20]節;禮儀從略)。然而,即使他受盡折磨,聖詠作者在結束他禱詞時仍對上主的拯救充滿信心:「因為上主常憐憫貧困(或譯:有需要)的人,從不忘記祂被囚的人」(33節)。

禮儀今天選的福音選讀(瑪10:26-33),正好回應耶肋米亞和聖詠作者所面對的難題:因為宣講天主的說話而弄得眾叛親離,我們該如何是好呢?耶穌自己恰恰經驗著相同的景況。耶穌來到世上,作為天主啟示的圓滿,卻仍有冥頑不靈的人拒絕相信祂的話是真實的。由於耶穌馬上要派遣十二門徒去傳教,耶穌在他們起行前先有所囑咐(見瑪10:5-42)。耶穌提醒他們,他們既然分享了祂宣講天主國度的使命,便也要分擔祂的苦難。「沒有徒弟勝過師父的,也沒有僕人勝過他主人的」(24節)。【按:這裏指的是沒有徒弟『的待遇』是勝過師父的;參25節下】。耶穌的門徒會被他們的猶太同胞所輕蔑,被他們的家人所擯棄。當他們因為他們的信仰而要面對審訊時,他們不必擔心自己當說甚麼,如何才能好好的為自己辯護。聖神將啟示他們如何好好地為信仰作證(見19節)。對迫害甚至死亡的恐懼也無法阻礙他們放心大膽地宣講他們所領受的訊息。能夠殺死他們,他們不必懼怕;畢竟,更嚴重的失掉他們那不死的靈魂。他們真正應該恐懼的,是那能夠誘惑他們自己走向永恆的滅亡的邪魔。

同時,耶穌也提醒門徒們,他們在天主面前有無比價值,藉以鼓舞他們的信心。假若天主連那快將賣到聖殿作祭祀的麻雀都關顧的話,更何況是天主的子女呢?儘管前路黑暗,充滿未知的反對勢力,十二門徒也務必無畏無懼地宣遘福音真光。只要他們忠實地完成他們的使命,耶穌定必會在審判之日替他們辯護。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身體的飽飫 人的生命力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身體的飽飫 人的生命力



Tischgemeinschaft [= Table Fellowship].
Sieger Köder (1925-2015).

大約在兩個多月前,即聖週星期四,教會才在禮儀中慶祝過基督建定聖體聖事。如此看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再舉行以此為主題的慶節,看起來不有點奇怪嗎?非也,因為今天的慶節具有不同的意義。聖週星期四的焦點在於耶穌的犧牲死亡,今天則在於我們如何看待這件聖事。

人對食物的渴求有兩種。一種是享受。人對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是無法抗拒的;或者,由於對孩提時代記憶的嚮往而對兒時零食愛不釋手。這都是人之常情。另一種則是求生。在同一世界中,在肥胖成了健康問題、食物的浪費成了環保問題的同時,卻仍有數以千萬計的人正在挨饑抵餓(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2016年的最新數字,是約二千萬人)。我相信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鮮有這經驗。

梅瑟在讀經一所提到對食物(=麵包)的渴求,就是這一種。他提醒那些即將踏進應許之地的以色列人,他們的祖先經歷過真正的饑餓。這饑餓嚴重得他們曾乞求返回埃及。畢竟,雖然那是奴役之地,但至少有所裹腹。同時,梅瑟也提醒他們,天主曾為這些祖先送來瑪納充饑。學界認為,以民以為是奇蹟般的食物,在那片曠野中很可能是頗普遍。不過重點不在於此,而是在於當人們無法靠自己得到溫飽的時候,上主總會出手救助。

更重要的是,梅瑟清楚指出,上主這樣做是想他們明白:「人不但靠食物生活,也靠發自上主口中的一切言語生活」。換言之,世上有一種渴求只有天主能夠滿足。問題是,我們有否真的經驗過這份饑餓?我們曾否經歷過一份對天主的原始渴求?

我認為人對上主的渴求遠較我們所想像的更為普遍。我相信今天很多人在尋求的所謂人生意義,或渴求別人的接納,說到底,其實是對上主的渴求。儘管我們知道,這份渴求的最終滿足在於此世之後,但耶穌在《若》中告訴我們,我們對上主的渴求,在此世就可以開始得到滿足。

這也是基督聖體聖血節所帶出的一個特點。當我們進食普通食物時,我們會將之同化,使其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但當我們吃祂的身體和喝祂的血時,我們卻被其轉化,為之同化。由此,我們存留在祂內,祂也存留在我們內。由此而生的連繫不但給予我們生命力,並一直延續到永恆的生命。因此,那些一直在追尋人生意義的人能夠,透過信仰,在以這食糧作為許諾的無限生命中找到答案。

以上是「基督的身體」的第一重意義:藏於聖體聖事內的生命之糧。但其實,尚有一重意義有待探討:與復活基督團結一起的基督徒團體──教會。這一點,可見於保祿在寫給格林多人的書信中的說法:我們與那些同享這食糧和飲品的人連繫在一起。換言之,那些在尋求被接納的人可以,透過信仰,藉共享這同一個餅而得到其所求。

雖說保祿是借用「身體」(body)的描述來勸喻四分五裂的格林多團體為團結而努力,但這的確是個強而有力的圖像。人的身體只要有一部分出了事,其他部分難以獨善其身,身體的整體辦事效率必定或多或少受到影響。但不可忘記的是,組成這身體的最重要元素,仍是這身體各部分與基督的關係。我們與本就是愛的基督的縱向關係,奠定了我們與其他弟兄姊妹之間充滿愛的橫向關係。

今天的讀經充滿著一些並不容易接受的大膽說法:梅瑟說,我們對上主的渴求,好比我們對食物的渴求;耶穌說,我們要得到生命,就必須靠祂的血和肉為食;保祿說,當我們彼此分享同一個餅的時候,我們也互相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但我們不可忘記,在感恩慶典中被舉揚的體血,卻曾經受傷傾流。我們生命的保證是透過祂的死亡而獲得。的確,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的,只有信仰才能使我們接受。

我們今天所慶祝的奧秘的中心是:天主對我們的愛。我們被造,就帶著一份對天主的渴求。就如聖奧斯定所言:「除在禰內,我等心無止息」。而在我們等待在天主內的最終完滿之前,我們有基督的體血來滿足我們的饑渴,並幫助我們團結一致地期待最終完滿那一天的來臨。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聖言啟航】 甲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 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量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量


By Sieger Koder

正如上主日的禮儀選讀一樣,今天的幾篇讀經,都旨在嘗試向參與禮儀的信友從數個最重要的角度來闡釋今天的禮儀主題:基督聖體聖血。首先,天主所賜下的天上神糧足以永遠飽飫人類的饑餓。其二,禮儀提醒我們,其實我們每個基督徒就是基督的身體。最後,禮儀讓我們思考一下,我們作為基督奧體的一部分,與天降神糧之間的關係。

先看讀經一(申8:2-3, 14下-16上)。其實整部《申命紀》,是以梅瑟臨終囑咐的手法把梅瑟律法(更準確地說,是梅瑟訓誨)著述出來。而在今天的選讀中,梅瑟勸告以色列子民,要時刻緊記上主在他們在曠野中浪蕩四十年間為了他們所行的奇事。天主答應了以民,定會時常陪伴他們,永不離棄他們;而祂也透過在路上一直給予他們的一切所需,來兌現祂的諾言。至於這四十年間的試煉,就是上主要看看他們會否也忠信於他們在與上主所立的盟約中所許下的諾言。以民在曠野浪蕩四十年期間的考驗之一:饑餓,上主就曾降下瑪納來使以民飽飫。這是上主突顯出人要對祂有信心並信靠祂定會使所有飢餓的人得到飽足的方式之一。梅瑟並再度提醒以民,不要忘記,正正是在他們一無所有的時候,天主滿足了他們的一切需要。也許,在我們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的奧蹟的同時,也讓我們反思一下,在面對困難和匱乏的時候,我們是信靠利用各種人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多一些,還是信靠上主多一點?(當然,信靠上主並不等於我們可以翹起隻手,甚麼也不用做!)

至於讀經二(格前10:16-17),則是保祿在他寫給格林多城信友的書信中,發展出基督與基督徒團體作為基督的身體的神學思想。由於在保祿時代的文化,人與人之間交情的建立,以至團體成員間的聯誼,都是以擘餅同食和同杯共飲的方式來進行的,由此,保祿引出一點(在當時來說是)新的思想:因著我們共享同一杯酒、同一個餅,我們也與基督本身緊密相連起來,也與祂為了我們而犧牲自己的自我祭獻相連起來。此外,因為這共享的行動常是在團體中進行的,因此,藉著每個人與基督的相連,每個基督徒事實上也彼此相連起來,成為基督的身體(或稱「奧體」)。這身體執意效法基督,立志要度一個凡事並不只先照顧自身利益而是要兼顧到別人的生活。可以說,在主的餐桌上共享過基督的體血,會使每一個基督徒轉化成為基督,也會把整個基督徒團體轉化成基督。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保祿在整段中(14-22節)要處理的主要問題其實是:基督徒,一旦加入了基督追隨者的行列,就不應再參與其他神祗的祭祀,也不應進食那些在別的神靈面前祭獻過的肉。因此,保祿在這裏側重的,並不是聖體聖事本質或神效,而是聖體聖事對於個體參與團體的身份認同及劃分的問題。

這一點,《天主教教理》也有闡述:「初期的基督徒也用〔擘餅〕這個說法來稱呼感恩聚會。他們藉著分餅來象徵:凡分食同一個擘開的餅──基督──的人,就是進入與祂的共融中,並在祂內形成一個身體。」(第1329段)。

然而,有關聖體聖事的神學問題,《若望福音》則有更深層次的元素可供我們反思。今天禮儀所截選的福音選段,開首就直接了當地以耶穌的以下說話來開始:「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我所要賜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肉,為使世界獲得生命」(若6:51)。從《若》的角度看來,在感恩聚餐中基督徒所共享的基督聖體,與基督的救世工程是密不可分的。這工程,是基督為了我們的緣故而交出祂的肉軀,傾流祂的鮮血而成就的。

對《若》來說,天主父乃生命(力)之源,祂與耶穌共享這份圓滿的生命(力)。耶穌,作為從天降來的生活食糧(更貼切的口語:活生生的食糧=the living bread),為所有人交出了祂這份生命,為使所有人都得到這份生命。「血」和「肉」這詞組合起來要表達的,其實就是耶穌的整個生命,祂為了世界而交付的以及傾流的。因此,凡相信祂的,接納祂的,並分享祂—生活的食糧—的體血的人,必將永遠生活。

總括來說,天主曾賜下的瑪納以及律法(=教導)所為人生(命)的滋養的行動,在耶穌—生活的食糧—身上達致圓滿。所有吃祂的肉、喝祂的血的人,都存留在祂內,祂也存留在他們內。藉著耶穌的人生、死亡和復活,瑪納獲得了全新的意義。祂—天主所賜下的新瑪納—以祂自己來永遠地餵養我們。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三即是一 一即是三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天主聖三節

三即是一 一即是三



聖奧斯定。畫家: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現藏於:布拉格國家藝術館

相信不少人都已聽過一個關於聖奧斯定的故事。話說他有天在海邊散步,看到一個小孩不斷來回,用貝殼把水倒進沙洞中。奧斯定問他在做甚麼,那小孩答說他想把整個海洋都放在洞裏。奧斯定回他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個小洞怎也裝不了整個海洋。那小孩卻答道:「你在嘗試做的──以你的小智慧來理解三位一體的奧秘──不也同樣不可能麼?」。

的確,傳統上的教義表述「三位一體」(three persons in one God)是難以理解的。所以早期教會不少人都曾嘗試以較簡單的圖像來闡釋。最簡單的,要算聖博德(St Patrick)的三葉草。稍為豐富點的有聖亞大納削(St Athanasius)的:父是水泉、子是流水、神是喝進口中的水(Ad Serap., 1:19)。甚至連奧斯定,也曾提出以施愛者、愛本身,以及被愛者(lover, love, beloved)來理解聖三的關係(De Trinitate, IX,2,2)。

然而,誠如基督信仰傳統所認為的,三位一體是「mysterium stricte dictum」,即:這奧秘的本質是無法言喻的。事實上,今天讀經就暗示出,人只可透過天主與人之間的經驗、交往和關係這角度來開始理解天主,無論是父、子,還是神。在三篇讀經中,我們都可看到,三位一體的天主總是出於愛而主動向人伸手,尋求最深層次的共融(communion)。

今天從《若》中節錄的福音選讀,載有很可能是整本新約中最常被引用的一句:「天主這樣愛了世界,竟賜下了自己的獨子,使所有信祂的人,不致喪亡,反獲永生」。這篇讀經的焦點是在於天主在人類歷史,以致在每個人的生命所做的一切。

在讀經一中,上主啟示自己:「上主是慈悲寬仁的天主,緩於發怒,富於慈愛忠誠」。上主的這句自我啟示中有三個重要的字:(1) 『慈悲』(raḥûm),這字與「reḥem」(womb=字宮)同源,表示出天主與人之間的親密感情;(2) 『慈愛』,或可譯作「堅定不移的愛」(steadfast love),指出天主對我們的承諾是如何堅決;(3) 『忠誠』,表示天主是我們完全可以信賴和依靠的。雖然上主的這番自我啟示並沒有就天主性的本質作出任何哲學神學解釋,但卻真實地顯現上主轉向我們的那慈悲的面容。

尤有甚者,上主的這番自我啟示,並不是沒有語境的、從天掉下來的陳述。我們要留意,這是在梅瑟帶著兩塊石板上山,讓上主重製約板的時候。至於約板為何要重製?我相信大家都十分清楚了。即使自己的子民為了金牛而背棄上主,上主卻依然忠於自己,願意重立約板。梅瑟稱這民族為「冥頑不靈的」(stiff-necked;通俗點說:硬頸),但上主卻向這樣的子民展現祂的慈悲寬仁、慈愛忠誠。

切記,這一點十分重要,否則我們會誤以為天主的慈悲寬仁只是那些忠信的人的賞報。非也!上主是與如你我一樣的罪人和「冥頑不靈的」人立約,並對他們慈悲寬仁。保祿所講的「主耶穌基督的聖寵」是賜給那些不值得的人的;「天主的慈愛」,是向罪人傾注的;「聖神的共融」,是授予那些不堪當的人的。禮儀今天讓我們慶祝的,就是這無限慷慨的奧蹟。
至於天主三位一體的奧蹟如何塑造我們的人生,《The New Dictionary of Catholic Spirituality》(公教靈修新字典)中的〈三位一體靈修〉(Trinitarian Spirituality;pp. 968-982)一文頗堪一讀。現節譯當中數句:
「因為三位一體天主的奧蹟是基於不同位格(person)的共融,由此而生的靈修也必須專注於人與人(human persons)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它受造物以及大地的關係的質素。……
三位一體的天主乃所有人際關係的模範。天主的三位存在於一份富多樣性而平等、獨特而互相依靠的關係。因此,人與人之間也應尊重彼此差異,培養互相扶持之心,並建立真誠地互相補足的關係。……」
這也呼應保祿在讀經二中所勸勉的:「你們要歡欣愉快,力求成全,彼此勸勉,同心合意,和睦相處」。

的確,無論神學上的思索是多麼重要,都不是今天禮儀的要旨。天主聖三節反而是提醒我們,要感恩天主聖三在我們人生中帶來的美善,並透過把聖三的生命,活出於人前。至聖聖三乃多元一體(unity in diversity)的完美模範,我們彼此和諧共處,就能日益肖似天主!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聖言啟航] 甲年天主聖三節 -------- 愛的奧蹟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天主聖三節

愛的奧蹟

Jacopo Tintoretto (–1594). “La Trinità” (1561). Sabauda Gallery

按禮儀年的安排,在復活期完結進入常年期的時間,禮儀讓基督徒們慶祝天主聖三節和基督聖體聖血節。這兩個禮儀節日,給予我們特定的時間來默想這兩端相關的信理。當然,這兩端信理——尤其天主聖三——是徹徹底底的奧蹟,難以一紙專欄完全闡釋。讓我們只集中於依照禮儀為我們提供的讀經,來就這端奧蹟稍作省思。

今天的讀經,主要處理這端信理當中的兩大問題。其一,讀經一、答唱詠,以及福音選讀向我們展示出天主的本質是甚麼。其二,讀經二主要集中在聖經中明確地提到天主三位一體的其中一段。

對天主(的本質)的認識,自以色列民史始。就好像我們認識其他人一樣,首先要知的,是名字。在今天的讀經一中,梅瑟呼喊上主的名字:「雅威」(出34:5-6)。這是個神秘萬分,意義難以言喻的名字(見出3:14)。這一方面表達出,天主本質上是人類無法完全參透的。另一方面,梅瑟在呼喊「雅威」的同時,指出了上主的特質:「雅威是慈悲寬仁的天主,緩於發怒,富於慈愛忠誠」(出34:6)。這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把天主形容為「慈悲」的。在原文中,這形容詞譯自「רַחוּם」(音:raḥûm)。此字字源大概就是名詞「רֶחֶם」(音:reḥem),即「子宮」。這裏的意義也有兩重。一方面,慈悲,就是對別人遭遇有種揪心的難受,而天主對人類,正正就是無時無刻都懷著這一種感受;另一方面,與今天特別相關的,就是天主本身超越我們人類對性別想像的局限。的確,我們按習慣稱祂為父,但祂同時也具有母性的特質。此外,天主的寬仁,就是祂對人類的大方是無止境的;祂的緩於發怒,更是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反省自己的過錯,並勇於承認。最後,天主的忠誠,乃是對祂自己曾經與人所立的盟約的忠誠。也就是說,祂永不會離棄每一個人,置之不顧。

對天主的這些特質有更言簡意賅的敘述的,是今天的福音選讀(見若3:16-18)。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想必就是:「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衪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16節)。沒錯,天主所有特質,以至祂的整個救恩計劃,都可濃縮在一個「愛」字之中。以致後來若望宗徒所創立的團體會指出愛就是天主的本質:「天主是愛」(若一4:8, 16)。更重要的是,天主的愛並不流於言說,而是徹底地付諸行動的:「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可以說,在整個救恩史中,即天主的創造世界,揀選以民建立舊約,永遠奠定達味王國,以及最終藉著交出自己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拯救整個人類,及至世末整個受造界煥然一新的整段人類歷史中,天主藉著在每個階段中與不同的人的交往,逐步向人類展示出自己的本尊(見《天主教教理》第234段)。

篇幅所限,讓我們馬上來看看整部聖經中少數提到聖三三位的一段章節——保祿《致格林多人後書》的結束(格後13:11-13)。在書信的最後,保祿先對格城信友作最後的訓誡,然後對他們作了一個十分特別的祝福:「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寵,和天主的愛情,以及聖神的相通,常與你們眾人相偕」(13節)。在後來的基督信仰禮儀傳統中,這句話(的變奏)已經成了每次感恩祭必用的致候詞了。可是,即使是在整部聖經內,這樣的祝福也確實並不常見。

在保祿的著作中,耶穌的恩寵,指的就是救恩,當中包括各種神恩和祝福。次序方面,今天禮儀的排序是按父子神的第次;保祿則先提到耶穌基督。箇中原因,大概是對保祿來說,一個人對天主的認識,最終來自他與耶穌基督相遇的經驗,尤其是天主藉著耶穌所顯示出的祂對每個人的愛。保祿信尾祝福的第三部分,是請求聖神的陪伴。《思高》的「相通」,譯自希臘語「κοινωνία」(音:koinōnia;意思:交情、情誼,指同屬一個群體的伙伴關係)。簡言之,天主藉基督向人類展示對整個世界的愛情,對後來的世代基督徒來說,也只有在基督徒團體之內,因著聖神在其充滿著愛的言行之中的臨在而一次又一次的再度呈現出來。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聖神 降臨 充滿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聖神降臨節

聖神 降臨 充滿



瑟納(Siena)主教座堂祭台畫(聖神降臨)(繪於1308-1311年間)。
畫家:杜曹(Duccio di Buoninsegna)(生卒:1260–1318)。
現藏於:意大利瑟納主教座堂博物館。

聖神降臨節,舊稱「五旬節」(旬=十天),其前身是一個猶太信仰的節日。話說在出離埃及時,在橫渡紅海四十九天之後,以色列人到達西乃山下。在第五十天,「西乃全山冒煙,因為上主在火中降到山上」、「全山猛烈震動」(出19:18),並與以色列立約。時至今日,猶太人仍然慶祝這節日,是為šāḇuʿōt(字義:weeks;有中譯本作:七七節)。說希臘語的猶太人稱之為hē Pentēkostē Hēmera(字義:the Fiftieth Day;即:第五十天)。這亦是基督信仰傳統所採用的名字。

《路-宗》作者所描寫的聖神降臨一幕,其實也充斥著不少舊約的主題。其中之一,就是如上段所提到的盟約。正如猶太人在上主從埃及奴役中解放了他們出來後的第五十天紀念天主在西乃山與他們所立的盟約,我們也在基督從死亡中解救了我們出來後的同一天慶祝這個新盟約的團體的組成。

好像在舊約中每每描寫到上主顯現時總是驚天動地的,《宗》第一章也不惶多讓,包括有如暴風造成的巨響、有舌狀的火焰降在在場每個人的頭上、操不同語言的人同時聽懂等。因此,在讀到這一章時,我們卻經常把重點放在這些東西上,去辯論這些細節曾否真實發生。這問題的確很重要,但這樣就似乎忽略了最重要的問題:人被聖神充滿,是甚麼意思?

今天的各篇讀經中都暗藏一些提示。先談《宗》。在領受聖神後,門徒們馬上衝出去向人講道,而來自不同地區,即操不同語言的人,都聽懂他們的說話。我們不能確定就是門徒們各自說一種不同的語言(即xenolalia),還是他們一同說著一種超驗性的語言(所謂的glossolalia)而操不同語言的聽者都同時聽懂。但可以肯定的是,聖神降來之後,被基督的福音喜訊所吸引的人,不再因為語言而被區分,反而成為一個團體。

這一點在保祿的信中更為突出。首先,聖神充滿一個人,必使得他承認耶穌是主。第二,聖神讓每個跟隨基督的人都身負不同的使命,在世上各司其職。第三,在教會內的各職務,以致每個成員本身的一言一行,都應以拓展基督信仰、為整個團體服務為目的。最後,無論各人的職份如何不同,卻全都同屬一體。保祿甚至引申指出,因此,基督徒團體──教會──中,無論是來自不同種族的人,抑或社會地位的高低,都應無分彼此,同屬一體。

在《若》中,宗徒們領受聖神的方式有些許不同,是耶穌藉噓氣讓他們充滿聖神的。這大家都知道,很可能是呼應上主在《創》第二章中造人的一幕。此外,基督並馬上把赦罪(與否)的權責交託給宗徒們。這先令我們記起,禮儀在數週前讓我們聽到耶穌對門徒們說過的話「我不會留下你們,像孤兒一樣」(見若14:18)。被聖神充滿,首先就是耶穌在世上繼續陪伴著每個跟隨他的人的方式。此外,聖神每充滿一個人,就是一次新的創造,不斷地為這一個寬恕及修和的團體帶來新成員。

但這又同時預示著,這個天主的新創造,被聖神所充滿的團體,並非十全十美,有時會有意無意傷害了彼此。這一點,保祿自己有切身的經驗。他之所以要寫《致格林多人前書》,從這封信的內容看來,就是因為該城的團體出了不少問題:有關性的道德、食物、婚姻、女士如何參與基督徒公共崇拜聚會,以及如何舉行主的晚餐等,當然還包括團體內各勢力的不和甚至彼此以言語攻擊。保祿又寫信,後來又再度到訪格林多城,為的就是要確保這個基督徒團體能夠彼此聆聽,而且互相寬恕,然後重新上路。

由此可見,聖神的充滿,並不是要讓被充滿的人來眩耀,甚至(有意無意地)造成基督信仰團體的分裂。相反,被聖神充滿的人,勇於對人宣講基督、堅持祂愛上主愛近人的價值。他們致力讓基督喜訊能讓世上操不同語言的人都聽得懂。為了使他們每個人有能力完成其在基督團體中的獨特使命,聖神都會賦予他們不同的神恩。他們會盡力把寬恕帶到基督徒團體以至世界的每個角落。每個追隨基督的人,無一不被聖神所充滿。讓我們竭力,使基督的噓氣生生不息!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聖神降臨節(五旬節) ---- 聖神的氣息 日新而又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聖神降臨節(五旬節)

聖神的氣息 日新而又新



今天,是禮儀曆中重大的日子,是新約的五旬節,我們基督徒又稱之為「聖神降臨節」。這主日的讀經一(宗2:1-11),記述了當天所發生的事。五旬節,本是舊約的節日。以色列子民又稱之為「收成節」(出23:16)或「初熟節」(戶28:26)。純粹從字面意思來看的話,這節日的名字是「七七節」(出34:22;戶28:26),本義就七個七天(即七個星期)之後的那一天——即第五十天——的意思,所以又名「五旬節」。這節日本來紀念的,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群眾在西乃山下透過梅瑟之手與上主立約,領受『律法』,從而正式成為天主的子民。

事實上,《宗徒大事錄》中描繪「聖神降臨」的一幕,也有些細節是在呼應當日上主與以民立約的畫面的。舉例,《宗》中提到聖神降臨當日「從天上來了一陣響聲,好像暴風颳來」(宗2:2),《出》則說上主與梅瑟立約當天「山上雷電交作,濃雲密布,角聲齊鳴」(出19:16)。可以說,《路—宗》作者是有意要他的讀者在回想聖神降臨——末世天主子民(=教會)的誕生——的一幕時與西乃事件——舊約天主子民(=以色列民)的誕生——聯想起來。

《宗》的「聖神降臨」,不單連結舊約時代的事件,也呼應著其上集——《路加福音》。《宗》說,那一天,就在他們看到火舌散落在各人頭上的一剎,「眾人都充滿了聖神」(宗2:4)。而《路》則告訴我們,在耶穌受洗時,「聖神藉著一個形像,如同鴿子,降在衪上邊」(路3:22)。及後,當耶穌從曠野中受試探後回來時,《路》說:「耶穌因聖神的德能,回到加里肋亞」(路4:14)。在那裏的會堂裏,祂朗讀聖經【當時只有舊約】時,選讀了《依撒意亞先知書》中以下的一段:「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路4:17-18;見依61:1-2)。很明顯,《路—宗》作者要強調的是,當日降在耶穌身上的聖神,現已降了在祂的追隨者——基督徒——身上了。

由此可見,禮儀藉讀經一讓我們從《路—宗》的角度來理解聖神降臨的奧蹟:救恩史的連貫性。聖神降臨,作為新約天主子民新生的一刻,乃繼承自舊約以色列子民的選民身份;作為基督徒團體的誕生,也是讓我們承傳耶穌基督在此世救贖工作的使命。

如果說讀經一強調的是聖神降臨與此前救恩史的連續性的話,作為其回應的答唱詠則把焦點放在聖神降臨的『新』:「上主,請你噓氣,使大地更新」(修自詠104:30;答唱詠答句)。聖詠第一0四篇,本是讚美天主令人歎為觀止的創世工程,以及使萬物井然有序的天主上智的一篇禱詞。聖詠的開首句:「我的靈魂,請讚頌上主!」(1節),表達出聖詠作者對上主由衷的感恩之情。在理解這句時,我們不應以把人一分為二的「肉身—靈魂」的概念來理解。這裏並不是說,讓靈魂去讚美上主就夠了,肉身就不必做任何事。句中的「靈魂」,譯自希伯來文中的「נֶ֫פֶשׁ」(音: nép̄eš),本義其實是「呼吸」(英:breath;葡:fôlego或respiração;字源與「喉嚨」有關)。換言之,這是一種詩意的寫作手法,意思其實是聖詠作者他以自己整個的生命來讚美上主,直到自己『斷氣』為止【按:古以色列人時代,死後復活的信念尚未紮根】。

聖神降臨的「新」,尤見於答唱詠第二節的下半部分:「你一噓氣,萬物化生;你使大地,更新復興」(30節)。這對句描述的,分別是天主的創世和祈求天主更新祂的創造(即:creation及re-creation),後者正在今天得到實現。如果大家有留意細節的話,不難發現這篇聖詠的作者尤其鍾情「氣息」的圖像。藉著這句中提到上主所噓的「氣」(譯自希伯來原文:ר֫וּחַ;音:ruach;本義:清風、呼氣),聖詠作者想我們回憶起天主創世之前一剎(創1:2),在大水之上運行的天主的神(這裏譯自同一個希伯來原文:ר֫וּחַ),也使我們想到上主在以泥土造人後,向人所噓的一口生氣(這裏雖然不是譯自同一個原文「נְשָׁמָה」,但圖像相近)。按後者所引申的傳統,《若》就寫下了當中的耶穌復活當日,升天之前,耶穌向門徒們噓了一口聖神之氣的一幕(見今天福音選讀)。

最後,聖神降臨對基督徒生活的意義,可見於天主教教理的闡釋:「當父派遣聖言時,也常派遣自己的氣息:聯合的使命指聖子和聖神同時受派遣,在此兩位雖
有區別,但不可分離。雖然,是基督為人所見,成為不可見的天主的有形肖象,然而是聖神把祂啟示出來的」(第689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