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復活期第二主日 —— 噓氣・更新・站起來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二主日

噓氣・更新・站起來




在上兩文中,我們已知道,從整個禮儀年的脈絡來看,聖週星期四、五、六(復活守夜)以及復活主日並不只是各自為重要的禮儀慶典,這數天合起來是同一個偉大的慶節,慶祝由耶穌基督的愛的誡命和自我交付、死亡,以及復活所組成的同一個逾越奧蹟。主的復活,作為整個基督信仰的最重要核心,其慶典不只在一天完成。因此,梵二後的禮儀曆為同一件基督事件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道成肉身和死而復活—各保留了的一個八日慶期(參《1969年禮儀年總論》,12段)。而復活八日慶期的完成,就在這一天:復活期第二主日。

八日慶期,是其所慶祝的奧蹟的延伸(參:同上)。在某種意義上,分在八天舉行的禮儀合成一個整體。這一點,在復活節八日慶期尤其明顯。在這八天內,禮儀都讓我們在感恩祭中聆聽耶穌復活的敘述,包括空墳和基督的復活顯現。可以說,禮儀希望我們在八天內都集中心思回顧、默想基督復活的那一天所發生的事。這八日,在禮儀上,是同一日(的延伸)。誠如先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一九九五年的復活期第二主日三鐘經講道中所言:「整個八日慶期都是同一天,就是那新的一天,萬物更新的那一天」(Tutta l'Ottava è come un unico giorno, il giorno nuovo, il giorno della nuova creazione.)。

因此,有些神學主題是貫穿逾越節三日慶典和復活節八日慶期的。當中我們在今天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新生/重生。這首先見於讀經二。被流放帕得摩的一位若望,在熱切的祈禱和默想中看見已復活的基督,並聽到祂這樣自我介紹:「我曾死過,可是,請看,我還活著,直到永世」。耶穌的死亡而又重獲新生,乃是我們這十一天而來的禮儀慶典的核心,更是我們信仰的基石。

但我們不單只是在如參禮儀為他人的復活而高興而已。基督的復活,為整個人類帶來了生命。這一點,《若》藉描述復活當天的基督藉著向門徒(代表著得救的人類)噓氣而讓人類得而領受聖神。現在,讓我們記起,在復活守夜當晚讀經一(天主創世〔重點:人類〕;見《創》一章)後的答唱詠重句就是:「上主,請遣發你的神,更新大地面貌」(拙譯自:Emitte spiritum tuum, Domine, et renova faciem terrrae.)。基督向人類噓氣,並不只是派遣聖神到人類之中,同時也是使整個人類得以重生。

「重生/更新」的主題貫穿今天的禮儀禱文。首先,禮儀藉所選的〈進堂詠〉,開宗明義的以「初生嬰兒」的具體圖像來描寫整個基督徒團體的新生:「你們要像初生的嬰兒,渴求靈性的純奶,好能藉此成長,獲得救恩」(伯前2:2)。在〈獻禮經〉中,禮儀也把今天奉獻的因由聚焦於「上主使〔祂〕的子民藉信德與洗禮獲得新生」。更令人注目的是,禮儀藉〈集禱經〉讓整個基督徒團體祈求:「求〔上主〕祢廣施恩寵,使我們更深入地領悟,我們如何藉聖洗而淨化,由聖神而重生、靠基督寶血而獲得救贖的奧蹟」。

基督的死而復活所帶來的「新生」並不只會在「末世」才生效。已復活的基督在此世就已為人類帶來重獲新生的機會。讀經一所截選的《宗》第五章要帶出的正是這一點。留意《路—宗》作者在文中的措辭細節。那些被帶到門徒們跟前的病人,他們是被「放在床上或墊褥上」的。換言之,他們已沒有能力(或氣力)站起來走路了,只能軟癱癱地倒卧著。而「復活」一詞的希臘原文「ἀνάστασις」(音:anástasis),本義是「站起來」(= up - standing)【拉丁語系的「resurrection」也同義】。言則,讓這些人能夠有力量重新再站起來,有能力再繼續好好地走他們的人生路,對他們來說,何嘗又不是某種意義上的死而復生?

使人從社會邊緣中站起來,從被唾棄的「廢人」生活中重新站起來,乃上主的作為。這早在《舊約》中就有所載。「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一句,初期基督徒傳統(及至現在)都有將之應用在基督身上的做法。這是很合理的,因為耶穌就是被祂當時的猶太人唾棄,卻在上主的救恩計劃中扮演著那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這句話其實來自舊約中的詠118:22(見今天答唱詠)。當中,聖詠作者正被所有人視為仇敵。他說:「人雖然推撞我,叫我跌倒,然而上主卻扶持了我」(13節)。

然而,基督徒並不純粹是被動地接受來自上主的更新。在福音中,已復活的耶穌對門徒們說:「一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耶穌被父派遣,來為世界帶來了那一次而永恆的末世更新;耶穌派遣祂門徒—我們,一方面藉著宣講,但同時也藉著在日常生活中因著彼此相愛而互相扶持,來使人們相信並期待這最終的更新。這是個艱難的挑戰,路途上我們自己也有跌倒的可能。正正因此,耶穌讓聖神在基督徒團體中間,讓寬恕—更新/重生—成為可能。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分三個傍晚(下午) 同一篇祈禱【下】

聖言啟航
梁展熙
聖週星期四、五、六

分三個傍晚(下午)  同一篇祈禱【下】




The Crossing of the Red Sea (1955). Marc Chagall.

在上一篇中,我們看到聖週星期四傍晚的「主的晚餐」、星期五下午的「救主受難紀念」、星期六傍晚的「復活守夜」,在禮節上,合起來可算是同一篇祈禱,當中也有不少彼此呼應讀經和禮節安排。我們提過「橫渡紅海」和「彼此洗腳與感恩祭」兩點。現在,讓我們繼續觀察,其他的呼應和相連之處。

〔三〕聖週星期五的「救主受難紀念」,在禮節上的獨特之處,首先是以對答的方式朗讀福音。這做法,除了是因為整段耶穌受難敘述的長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讓信友在福音誦讀的過程,更能有如親歷其境地經驗耶穌的受難始末。此外,教會聖週星期四及五的禮儀(及其神學思想),都以《若望福音》為骨幹。因此,昨晚所聽的耶穌「脫下外衣」(//「捨棄自己的生命」;見上一篇),在今天所讀的按《若》所載的耶穌受難敘述中呈現出來。按《若》的神學反思,耶穌在整個受難過程中都是主導者。例如,《若》中耶穌被捕的一幕,開始就是:「耶穌既知道要臨於他身上的一切,便上前去問他們 說:『你們找誰?』⋯⋯」。後面的整段受難敘述,就隨著耶穌自己開始的這道問題而展開。

〔四〕「救主受難紀念」的另一獨特禮節,是「朝拜十字聖木」。按最完整的禮節安排,執事(或共祭或主禮)會手執聖木,自聖堂門口起遊行前往祭台。期間,在聖堂門口附近、中央,及祭台前三次誦唱:「請看這十字聖木,救主曾懸於其上!」(拉丁原文:Ecce lignum Crucis, in quo salus mundi pepéndit. 直譯:請看十字木架,世界之得救曾懸於其上)。信友回答:「請眾同來朝拜」(Vénite, adorémus. =[大家]來吧,讓我們朝拜!)。我們應當把這一幕烙在心上,因為在翌日晚上,禮儀為我們安排了與之相對應的禮節。

在聖週星期六「復活守夜」開始時,主祭會在聖堂門外祝福聖火,準備及默燃巴斯卦蠟燭(=復活蠟燭)。然後,由執事(或共祭或主祭)高舉復活蠟燭,遊行進堂。期間,三次誦唱:「基督的光!」(Lumen Christi!)信友回答:「感謝天主!」(Deo Gratia!)。藉這禮節上的平行,禮儀似乎要告訢信友:十字聖木就是基督的光;基督的受辱就是祂的光榮;祂的受刑就是祂的登基。

〔五〕「復活守夜」的進堂遊行,按禮節的完整安排,在入黑後,信友全體在聖堂門外靜默聚集,主祭等禮儀人員按時開始,祝聖聖火,準備並點燃復活蠟燭,然後,全體信友在復活蠟燭的引領下進入聖堂(當然各聖堂要按其實際情況而有所調節)。這不單要讓信友憶起耶穌的說話:「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決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若8:12),也使我們想起以色列民出離埃及時,上主在晚上藉以引領他們前行的火柱(見出13:21)。

事實上,在這晚上,禮儀把古時以民出離奴役之地往應許之地前進,視為基督徒從罪惡中解放進入天主國度的預像。因此,在跟隨復活蠟燭進入聖堂後,執事(或共祭或主祭,或領唱員)誦唱〈逾越宣佈辭〉(Praeconium Paschale;俗稱〈逾越頌〉=Exsultet / Exultet),當中充滿著「出離埃及」的意像:「現在是我們的逾越慶典:真正的代罪羔羊,為我們作了祭獻,祂的寶血衛護信者,閤家平安。 在這一夜,祢拯救了以色列的子孫,幫助他們逃離埃及,安渡紅海,擺脫了奴役他們的敵人。 在這一夜,祢藉著火柱的光芒,驅散了罪惡的黑暗。 在這一夜,全世的基督信徒,遠離了邪惡,滌除了罪污,恢復了聖寵,加入了聖者的行列」。此外,在施行聖洗聖事和重宣聖洗誓願之前的祝福聖洗池經文中,也有喚起這圖像。正正由於這「出離奴役進入福地」的意像如此重要,所以這晚上的七篇舊約讀經中,唯有述說以民出谷的讀經三不能省略。

因著基督主動的捨棄自己的生命,登上祂十架上的御座,為祂的追隨者開拓了通往天主國度的路。在祂衝破墓穴之門的這個深夜,候洗者也藉著祂的引領橫渡聖洗池的紅海,離開罪惡的奴役,向天主國度邁進;同時,已領洗的信友則藉重宣聖洗誓願,回想自己當年『橫渡紅海』,出死入生的一刻,並再一次立定志向,投身基督徒的生活。

逾越節三日慶典(至復活主日晚禱結束)的禮儀,蘊含許多禮節元素尚待深思細想。不過,最重要的,現時的禮儀規定希望我們感受到,耶穌基督的主動捨棄生命,到祂的受苦,死亡,以至復活,乃一個逾越奧蹟的整體。因此,橫跨三天的禮儀,是一篇完整的禱詞。因此,讓我們在這三天之內,儘管禮儀之間我們會工作、上學、進食、睡覺,仍保持同一份祈禱心情,來經驗這一整個禮儀年中最高峰的三天。這三天的禮儀的最佳總結,就在聖週星期四傍晚,「主的晚餐」開始時禮儀取材自迦6:4的進堂詠:「我們只以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來誇耀,因為基督是我們的救恩、生命和復活; 藉著他,我們才得到釋放和自由」。


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聖週星期四、五、六 ------ 分三個傍晚(下午) 同一篇祈禱【上】

聖言啟航
梁展熙
聖週星期四、五、六

分三個傍晚(下午)  同一篇祈禱【上】




Sieger Köder, S.J. Washing of the Feet.

我希望以一連兩篇來與大家一起經歷聖週星期四至六的禮儀。上篇內容是簡介及先談聖週星期四;在下篇中,我們會以釋奧的角度,重溫聖週星期五和六的禮儀。

聖週是大部分教友一年之中去聖堂參與禮儀最頻密的一週。幾天之內,我們會多次去聖堂參與禮儀。按1969年《禮儀年曆總論》第19段,聖週星期四傍晚的「主的晚餐」、星期五的「救主受難紀念」、星期六的「復活守夜」、復活主日彌撒及至當天晚禱,合起來是一個「逾越節三日慶典」。在這三天內,教會慶祝的,是基督「藉著死去摧毀了我們的死亡,並藉著復活恢復了我們的生命」的一個逾越奧蹟(參《總論》18)。然而,至少在禮節本身而言,我們應可感受到,從主的晚餐到復活守夜,是複合起來的同一篇祈禱。

按天主教會傳統,在一篇祈禱的開始和結束,我們都會劃十字聖號。現在,讓我們想想,在聖週星期四傍晚「主的晚餐」彌撒開始時劃十字聖號後,我們下一次在禮儀中劃十字聖號是何時?

沒錯,就是在聖週星期六「復活守夜」彌撒結束之時。在「主的晚餐」恭移聖體後,禮節中並沒有遣散信友,所有人只有靜默離去。在「救主受難紀念」,信友又靜默聚集;恭領聖體後,也是靜默離去。到「復活守夜」,信友也靜默地聚集在黑夜的聖堂中。此外,雖然現今禮規只要求信友在聖週星期五當天守齋,但按初期教會傳統,守齋是從「主的晚餐」後離開聖堂開始,直至復活守夜禮才結束,稱為「逾越齋戒」(the Paschal fast)。這特別為默哀耶穌的苦難,也呼應耶穌在各對觀福音中所說過的:「但日子將要來到:當新郎從他們中被劫去時,在那一天,他們就要禁食了」(谷2:20 // 瑪9:15 // 路5:34-35)。由此而言,從聖週星期四傍晚到星期六晚上,我們參與的,是分散在三晚(兩天)的一整篇祈禱。

除此之外,三台彌撒(禮儀)的讀經和禮節也有不少彼此呼應的部分。〔一〕「主的晚餐」的讀經一(出12:1-8, 11-14),取自上主在領以民橫渡紅海之前向梅瑟和亞郎所訓示的守逾越節的做法(出12:1-20)。這是舊約中逾越出谷的序幕。雖然按《出》的時序,逾越晚餐的翌日,以民就動身,橫渡紅海;但在我們的禮儀中,「渡紅海入應許之地」的主題要在「復活守夜」接續。我們先在〈逾越頌〉中聽到:「在這一夜,祢拯救了以色列的子孫,幫助他們逃離埃及,安渡紅海,擺脫了奴役他們的敵人」。然後,當晚的讀經三(出・十四章),也是舊約七篇讀經中唯一不能省略的一篇,我們重溫以民出谷的一幕。另外,當晚祝福洗禮用水禱文所喚起的圖像之一,就是橫渡紅海:「天主,你使亞巴郎的子孫,乾腳走過紅海,擺脫了法郎的奴役;你以這被解救的民族,預示由洗禮所產生的子民」。的確,在基督信仰傳統中,素有把仍受制於罪惡束縛的候洗者受洗成為被解放得自由的新生天主子民的一幕,用以民從奴役之地橫渡紅海前往應許之地的事件來聯想。可以說,紅海的水也就是聖洗池的水。

禮儀當然不只是讓我們回憶歷史,更是讓救恩史在禮儀中化為現實。因此,在慶祝基督逾越奧蹟的橫跨三天的禮儀中,高峰當然是讓人參與基督死而復活的聖洗聖事。所以,「復活守夜」中為候洗者施行聖洗固然是重中之重。然而,同樣重要的是,教宗庇護十二世在1951年恢復「復活守夜」中信友重宣聖洗宣願,是讓已受洗的信友重溫自己『橫渡紅海』的一幕,並再一次碓定自己以步向天上『應許之地』為人生目標而致力前行。可以說,聖洗是候洗者經過一年多的慕道的目標,而重宣聖洗宣願,則是信友經過整個四旬期的懺悔皈依的目的地。

雖說聖週星期四晚上的禮儀稱為「主的晚餐」,可是福音選讀卻是「耶穌為門徒們洗腳」。至於耶穌「建立聖體聖事」的一幕,禮儀則藉讀經二選讀《格前》中保祿向格林多城基督徒闡釋感恩禮意義時重溫耶穌「最後晚餐」。事實上,《若》並沒有記述耶穌的「最後晚餐」;取而代之的,就是祂為門徒們洗腳。也許,從《若》的角度來看「耶穌為門徒洗腳」就是「最後晚餐」,就是「聖體聖事的建立」。借用已故禮儀學大師安鵬浩神父(Anscar Chupungco, OSB)的說法,在這晚上,我們領受了耶穌二而一的誡命:「你們應這樣做( // 彼此洗腳),為紀念我」。放下自己彼此服務,就是活出感恩聖事的精神。

此外,當《若》提到耶穌準備為門徒洗腳而「脫下外衣」,動詞「脫下」,希臘原文「tithēmi」。這動詞在《若》中,有個特別用法,字義是「捨棄」。例如,耶穌說「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10:11)中的「捨掉」,就是這個動詞(另見:10:15, 17, 18; 15:13)。可以說,耶穌為門徒洗腳,是祂捨己為(所有)人〔救主受難〕(聖週星期五)的預象。

【待續】

插圖:Sieger Köder, S.J. Washing of the Feet.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 擲不出去的石頭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擲不出去的石頭



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 (1526/1530–1569):
Christ and the Woman Taken in Adultery.
Courtauld Gallery, London.

在上主日,我們聽過耶穌在《路・十五章》中所講的〈失子的比喻〉。父親看來每天都走到外面,在村口等著幼子回來。到長子不肯回家的時候,他也主動走到田間勸解。作為一個有田有地的富人,父親其實有個最容易的做法,就是動用武力,派人強行把兒子們帶回家裏。可是,他不會選擇這樣做,為甚麼呢?

因為勉強無幸福。我們在不少戲劇中都聽過:「你留得住我的人,但留不住我的心」。失子,與失錢和亡羊始終不同。錢幣和羊隻,只要出手就可拿回來;人,總得要他的心先回來,他的人方會回來。但大家會問,上週的〈失子比喻〉與今天的讀經在內容上並沒有直接關係吧?也許如是,但在思想上,其實兩者是緊密扣連的。

今天的福音選讀,禮儀讓我們聽一段著名的福音選段。經師和法利塞人們把一個抓姦在床的婦人帶到耶穌面前,問祂說:「照梅瑟法律規定,我們要用石頭處死這類婦人;但祢有何高見?」。到此,『心水清』的讀者已知道來者不善。他們既然已有具體法律條文可以用來依法懲姦,又何需去問耶穌?福音旁述更直接指明:「他們說這話,是要陷害耶穌,以便找藉口控告祂」。

但這是怎樣的陷害呢?說到這裏,我們不得不承認,雖然這幫經師和法利塞人完全不接受耶穌的一套,但其實他們卻十分了解祂。他們知道耶穌不會要了這婦人的性命,但若祂直接反對行刑即等同違反梅瑟法律。這樣,他們便可既指摘耶穌不忠於以色列—梅瑟信仰傳統,也可執行刑法把耶穌除之而後快【我們不要忘記,當時政教並不完全分離,宗教條文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耶穌似乎看穿他們的心計。祂不置可否,只顧彎下身來用指頭在地上寫字。我們並不知道祂寫了甚麼,只聽到了祂在待了一會之後所作的簡短回應:「你們中誰沒有罪的,就先向她擲石吧!」。這回應雖然簡短,但就十分精明。這精明不在耶穌為自己化解了眼前的陷阱,而是在於祂同時解救了面前這位驚魂未定,甚或衣履仍然不整的婦女。然而,我發現,很少人會去問:這婦人應該被解救嗎?

的確,她是被抓姦在床。要就地正法,她也許是罪有應得【這是按當時當地的文化背景而言。今時今日,誠如教宗方濟各承襲自先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之所言,基督信仰並不可能繼續接納死刑】。事實上,耶穌根本沒有辯駁過這位婦人有罪(is found guilty)。在經師和法利塞人及群眾等先老及幼的一一離開後,耶穌對婦人所說的那句話中—「婦人,他們在哪裏?沒有人要〔katakrinein〕妳了嗎?」—的動詞(見句中方括號),雖然可解作「定罪」,但其實也可解作「懲罰」(=判刑+行刑;to pass a sentence + to punish)。

耶穌的「有罪而不罰」,當然不是要縱容婦人繼續度荒唐的生活。耶穌最後對婦人說的是:「走吧!妳以後不可再犯罪了!」。耶穌要改變的,並不是婦人有罪的這事實,而是她當下身陷的困境。耶穌所做的,就是讓她有一個放下過去、重新做人的機會。其實,當群眾先老而幼地離開時,他們何嘗又不試向自己明認了自己有罪。他們犯的當然不是通姦,但他們也不是甚麼善男信女。很簡單,他們既然是抓姦在床,那麼,那通姦的男人在哪裏?獨自一位婦人怎樣也通姦不了的吧?無論他們是為陷害耶穌,抑或只是包庇那男的,他們都是在藉執行梅瑟法律之名—借行公義之名—來行不義(參申22:22)。某程度上,他們罪行的嚴重程度,並不低於那婦人。耶穌也讓他們走了。我相信,耶穌同樣希望他們能夠收手,並深切反省。

令耶穌失望的是,這些法利塞人和經師在一次又一次遇到耶穌後仍沒有改過,遑論收手。最終,他們密謀策劃了如何除去耶穌(見下週)。所幸的是,有一位法利塞人在遇見耶穌後,痛改前非,並成為基督徒史上最有成就的傳教士。這人是誰?不就是保祿宗徒。他曾經為了自己所擁有的法利塞人傳統而迫害基督徒。如今,他願意為了基督放棄他過去所珍視的猶太教條,視那些繁文縟節為糞土。他成功的背後,不也就是耶穌的不計前嫌,使他能夠「努力忘卻後面,但向前奔,以期早達目標」嗎?

同樣的思路也出現在讀經一。《依・四十三章》成書之時,被流放巴比倫的以色列民快將返回家鄉。以色列信仰傳統把這次出離巴比倫視為新的出離埃及(出谷):上主在海中開路,在曠野中開清泉等等。同時,上主宣告:「你們不用追憶,也無須懷念往事。看,我正要做一件新的奇事」。

讓我們今年走過四十天曠野之路後,藉基督的恩寵放下過去,展望將來。也嘗試放下我們與別人之間的過去包袱,給彼此一個機會,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