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 互相接納並彼此服務 舉自向天仍腳踏實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互相接納並彼此服務 舉自向天仍腳踏實地




Niels Larsen Stevns.
Zakæ (Christ And Zacchaeus) (1913).
Randers Museum of Art.

天主(所關注)的事,正正就是人(所關注)的事。即使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甚或別人)是個罪人時,他務必想起《聖經》中這一句:「我豈能喜歡惡人的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我豈不更喜歡他離開舊道而得生存?」(則18:23)。天主熱愛祂所創造的萬物。祂並不切望失去任何東西。因此,祂努力不懈地嘗試尋回人類,儘管他們因為天主給予他們的自由而離開了祂。即使天主懲罰罪人,也不過是為了教育的目的:要使罪人明白到他們確實犯了罪,並嘗試使他們回頭改過(見今天讀經一)。更重要的是,當那罪人準備回到天主那裏時,他會嚇然發現,天主早已轉面向著他,等著歡迎他回來(路5:21;15:20)。在寬恕成事時,天主的意願—找回喪失了的(見路15:4-10, 32;19:10)—與人類的利益—尋求天父(路15:18)合而為一。罪人對天主的愛—即懺悔—與天主對人類的愛—寬恕—彼此交融(見路7:36—8:3;本年常年期第十一主日)。這就在稅吏匝凱身上發生。【就好像是今天福音這一幕的前菜一樣,在上主日福音中我們聽過了〈法利塞人與稅吏的比喻〉】。為了見一見耶穌,匝凱爬到樹上去。原因也許有二:一方面,他身材細小;另一方面,他也可以把自己隱藏起來。一如耶穌來是為找尋所有罪人—所有稅吏,祂也要尋找匝凱。就這樣,他們二人相遇了。耶穌讓自己為罪人所接納!(Jesus makes himself accpeted/welcomed by the sinner!;見19:6)。耶穌與他所建立的友誼,我們可以從他們同枱食飯(table fellowship)中看出來。而匝凱對這份友情的回應,就是把他曾不實地收取的四倍奉還,並把他財產的一半分施給窮人。這一天,人子尋找到並拯救了一個迷失的人(參路19:10)。

我們也該從整部《路加福音》的以及整個禮儀年的角度—即末世(=天主透過基督事件具決定性地〔definitively〕進入了人類的歷史,把人類從罪惡和死亡中解放)的角度—來閱讀這一幕。在《馬爾谷福音》中,在耶穌地上旅程的最後一站—耶里哥-耶路撒冷—祂醫好了瞎子(盲人),此人在重新看得見之後就成了耶穌的門徒。然而,按《路》的敘述,耶穌在進入耶路撒冷之前,遇見了匝凱。不過,把這兩個故事併起來對讀,更有意思。在《谷》中,因著盲人的信德,耶穌治好了他。但《路》展現出更深層的神學反思:耶穌『治好』了罪人,因為他想要『看見』耶穌—天父所派遣的那位。這本當是「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路3:6)的時候,但耶路撒冷卻「沒有認識眷顧〔她=耶城〕的時期」(路19:44)。與耶路撒冷—無信之處—比起來,耶里哥更是一片信德之地,儘管普世的救恩必須從耶城而來。由此,耶穌「眷顧了」(剛剛來得及)皈依的匝凱(因為耶穌馬上就要進京面對死亡)。

我們馬上就要邁向禮儀年的結束。我們是時候去迎接(接納)那到來眷顧我們的那位。然而,這裏所要求的迎接,並不是大鑼大鼓、喧嘩吵鬧的。我們的迎接,只需要好好地移除內心的自滿和罪惡。只要在內心清理好位置迎接救主,內心自然得著無上喜悅(見19:9)。因著這份喜悅,我們自然能夠去做我們內心啟迪我們去做的事,並能大方慷慨地分享天主賜給了我們的一切。我們就像一同參與一場盛宴的同一個子民:在這末世之日,我們共享一切,並沒有任何東西是剩留下來無人使用的。

在禮儀年結束的時候,讀經二通常都會讓我們聽到保祿富末世論的書信:甲年讀《致得撒洛尼人前書》,丙年則讀《致得撒洛尼人後書》。我們現既在丙年,這主日讀經二開始讀的,自然是《得後》。在《得前》,保祿強調出末世向度的嚴重性:我們必須準備好去迎接上主之日,儘管我們仍然在生,我們必須專注於天主交托給我們去實行的義德善行,尤甚的是弟兄姊妹之間的互相服務。然而,及至《得後》成書之時,作者就批評那些誇大基督再來的心態:那些宗教狂熱者,以基督的再來已臨近在即為理由(藉口),甚麼(『世俗事』如工作等)也撤手不管。他們甚至盜用保祿之名來宣講他們自己的主張。因此,《得後》作者說:對這些消息說法,必須懷疑。無論基督的再來如何迫在眉睫,我們也不可摒棄常理思考!這樣也是,天主的事,就是人的事。無論一個人與天主相處得如何相近,也不會阻止他參與為現世的人類社會而建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反而會使他更願意去使此世更能接納天主就是祂所有子女的大父,儘管我們心知,這個世界都是祂為我們而打造的。為此,我們更應該款待、接納我們的弟兄姊妹,並把世界改變得更適合我們的弟兄姊妹—在我們身邊的天主肖像—的住處。這也許就是:「天主,由於祢的恩寵助佑,祢的信徒們才能合宜地侍奉祢」的意思(參本日〈集禱經〉)。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 自知有罪.成義之始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自知有罪.成義之始





今天禮儀的第一篇讀經,只要我們回到其上文下理,多看一點前後經文,就能讓箇中的意思更清晰地展現出來。這篇讀經談論到,天主並不會因個別的人的情面而有所偏頗,而是會大公無私地為我們中弱小的一群(窮人、孤兒、寡婦、受壓迫的人,以及有需要的人)執行公義。讀經中的說話是針對那些有名有利、有權有勢的人講的,尤其是那些自以為只要向上主多多奉獻就能夠使自己成為義人的人(見德35:11, 14-15上;禮儀從略)。天主不是可以被人收買得到的。無論我們向上主奉獻甚麼,都不是我們在天主面前成義的因由,原因在於,天主根本不需要我們所奉獻的一切。唯一能夠中悅天主的奉獻,就是一顆懺悔而且謙卑的心(詠51[50]:18-19)。

由此看來,耶穌在福音中所提到的那個法利塞人是完全錯了:他以為他可以單靠外在可見的質素和純粹形式上的善行(或如舊稱:善功),但卻沒有從心中消滅驕傲自滿和對別人的輕蔑,便能在天主面前有好印象。可是,得蒙天主俯聽的,卻是全然相反的態度:一個罪人的謙卑懺悔。其實,聖詠第五十一〔五十〕篇也頗為呼應今天的福音選讀,如第三節。心懷謙卑懺悔之情祈禱的稅吏,最終在回家的同時成了義人。《路》為我們總結了這箇中教訓:凡是讚揚自己(exalt oneself)的人,將被貶斥(be humbled);凡是謙卑自己(humble oneself)的人,將獲讚揚(be exalted)。更深層次的,還是背後的神學思想,保祿——按傳統說法,他是《路》作者的師傅——解釋得最清楚:凡是那些相信因為自己(嚴格)遵守了律法就在天主面前享有某些權利—宣稱自己是義人的人,就再無法因為天主的緣故而成義(參迦3:11;羅3:20);這是十分嚴重的,因為事實上,所有人都對上主有所虧欠—因為祂為了把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山來而付出了最高的贖價(參:詠51[50]:7;格前6:20;又見迦2:20)。因此,與那高傲的、自以為憑自己就可成義的法利塞人相比,我們還是學習稅吏的做法為上:讓我們走到天主台前,承認我們對祂有所虧欠,並請求祂寬免我們,並給予我們一次新的機會,在祂面前,好好地活出我們的人生;因為我們知道,天主並不是看見罪人喪亡,反而願意看到他們改過,然後好好生活(見則18:23)。

就我看來,今天禮儀的訊息有兩大方向。我們務必棄絕那份誓要在自己之中找到成義依據的,同時也執著於要自充判官的在別人身上找到可指判其有罪(condemnation)的有意無意的執迷:以為單靠自己就足以作出一切對自己和對別人的判斷(self-sufficiency)。然而,為要有能力擯除這心態,我們就必須培育出另一種心態:「自知之明」—肯定我們自己每個人都是罪人。可是,在一個日益失去「羞愧感」的社會中,要培養出上述的「自知之明」是愈來愈困難。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裏,我們愈來愈流行去把罪疚感隱藏起來,甚至視之為一種心理偏差。這種情況,無論在個人生活的層面上(對於為滿足一己私利而傷害他人不以為意),還是整個社會群體的層面上(把一些社會上壓榨低下階層的社會架構正式化,為了一小撮人的利益而去訂立特定的法律,等等),都愈發常見。在我們時代的「自負自大」(self-sufficiency),與比喻中法利塞人的模式—以靠一己之力滿全了律法、規矩的最嚴格詮釋為基礎—大概不盡相同。相反,當代的「自負自大」,更似是效率高的行政管理人員的情況:他所有的精面捷徑,他都能夠交出富麗堂皇、無可指摘的正當理由。當然,我們當中都有不少人,好像那「稅吏」一樣,追求要做得較那法利塞人更好。可是,有時候,信仰上的「自負自大」仍會以一種老舊的方式故態復萌:「我要為天主做些事」,但到底所關心的仍然是自己的好處(如:在天主面前有更好的印象,自己可以得到更多恩寵⋯⋯)。

當一個人明白到自己(總)是一個罪人,就是得救的開始。這對每個人都一樣,無論貧富。貧窮人,也許由於他們為了挨得過每一天,總是要收受到一些人的大方好意,他們大概更容易能夠意識到每一天的生命都應當感恩。由此看來,這對富人來說,很容易會成為一個難題。所謂罪人,不僅僅是指那些確切違犯了律法的人,也包括那些並沒有履行到天主交托給他們(=給予他們能力)去做的好事善行。明白到這一點,我們也許更容易明白到,我們自己都是罪人。正正因此,在每次感恩祭開始的時候,禮儀都為我們先設一個懺悔禮。讓我們在今天的懺悔禮中,甚至在每天的祈禱中,都提醒自己,我也與每個人一樣,都是個罪人,並向天主禱告說:「天主,請憐憫我這個罪人!」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 持久的祈禱 不滅的信心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持久的祈禱 不滅的信心




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
Victory O Lord! (1871).
Manchester Art Gallery.

在以色列代代相傳的信仰傳統中,不乏天主彰顯大能的事蹟。今天的讀經一,即梅瑟藉他手下的領軍若蘇厄大勝阿瑪肋克人(以色列民世仇之一)的事件,即為一例。打仗期間,只要梅瑟握著「天主的棍杖」,在戰場上方高舉雙手,以色列就處於上風。但當梅瑟雙手下垂時,以色列就陷於劣勢。於是,梅瑟的隨從便把一顆大石移過讓他坐下,讓他不那麼費力;再由亞郎和胡爾托高梅瑟雙手,直到日落。那時,以色列民一方已取得決定性優勢。文中並沒有說明梅瑟高舉雙手的姿勢本身的意義是甚麼:為以色列祈禱;祝福以色列;還是在詛咒敵方。無論如何,既然梅瑟是天主的使者,那麼他的姿勢很明顯是讓天主的大能在這場仗中運行。這姿勢甚至代表著天主自己才是這場仗的司令。高舉雙手的姿勢本身,就表明了梅瑟與至高天主之間的關係。正如在答唱詠中聖詠作者所頌讚的:「我舉目向聖山仰望,我的救助來自何方?我的救助來自上主,祂創造了天地萬物」。

堅持不懈地向上主高舉雙手,正是讀經一要教導我們的。至於今天的福音選讀,就講述一個不大順耳的比喻。一個寡婦要向一個法官尋求她的權利。這法官對她漠不關心,很可能因為他們屬於不同的猶太社團。最終,法官都為她尋求了公義,但並不是因為他本人德行高尚,只不過是她的鍥而不捨令他頂不住煩厭而已。—【當然,這只是打比方而已:天主並不會不願意回應我們,祂跟那個法官完全不可相比!】—讓我們試著用祈禱來麻煩天主吧!但要這樣做的話,我們就需要有信德。只是,《路》在最終補了一句:「但當人子來臨時,祂會在世上找到信德嗎?」⋯⋯

《路加福音》是在第一世紀後半葉成書的。那時候,一些基督徒的信德已經開始慢慢減弱。基督帶著百萬天軍光榮再來一直未曾發生,再加上周遭的迫害、羅馬帝國「文明」的誘惑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是導致某些基督徒信德減弱的原因。對於活在充滿敵意的世界裏的基督徒來說,基督的光榮再來是天主為他們尋求公義的時刻,因為他們數量細小而且被受壓迫。他們日夕期待著的,就是那天搖地動、風起雲湧的「上主之日」。然而,《路》中耶穌提醒基督徒們,面對壓迫尚有另一方法,就是祈禱:「願祢的國來臨!」(路11:2)。但《路》仍明白,在當時之勢要活出基督徒身份,壓力有時是難以招架:「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11:4)。《路》中耶穌要我們不可鬆懈:「但當人子來臨時,祂會在世上找到信德嗎?」。《伯多祿後書》第三章要處理的是同一個問題,但就從另一個角度來解答:「主決不遲延他的應許,有如某些人所想像的;其實是他對你們含忍,不願任何人喪亡,只願眾人回心轉意」(3:9)。只是,《路》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角度:我們必須持守信德,直到人子的再來。

讀經二的訊息,能夠補足讀經一和福音選讀的訊息【或者,為了感受到後兩者的連貫性,我們在準備參與感恩祭時,可以先讀讀經二】。我們除了應該堅持不懈地祈禱,以及堅定不移地持守信德之外,我們也務必鍥而不捨地宣講福音的話語,無論是否『合乎時宜』。有時候,我們為了更『自然』地融合不同的社交圈子,我們會隱藏自己的基督徒身份,為了不『嚇怕』不信教的親友同事們。直到我們真正地表達出我們的基督信仰情操時,他們才乍然發現我們的基督徒身份。有時候,也許未必那麼『合時宜』,表達總比隱藏好。現代社會的人,雖然可能已經很世俗化,但他們也可能至少會想知道、想了解一下信仰生活。當然,保祿所要求的:「務要宣揚真道,不理環境順逆,總要堅持不變」,並不等同於宗教狂熱(fanaticism)。後者不過是不安全感的掩飾。相反,保祿所建議的堅持,是堅定信念的必然結果(弟後3:14)。然而,舉凡真的擁有堅定信念的人,也必然有著「百般的忍耐」(弟後4:2),尤其是因為他所傳的訊息,是:「我們的救主天主的良善,和衪對人的慈愛」(鐸3:4;另見2:11)。

為此,福音的使者當然要身體力行地持守那在聖經中完整表達的天主聖言。這當然包括《舊約》,原因(之一)在於納匝肋人耶穌也是在由《舊約》所滋養的民族、文化中長大;換言之,耶穌所宣講的、所實現的福音也備受《舊約》的塑造。這一切都是「受天主默感所寫的」(弟後3:16)。當中的「受天主默感」(θεόπνευστος),本義是「由天主向內噓氣而生的」(divinitus inspirata)。由此,聖經不只是了解天主的最佳途徑,也是持久祈禱的最好導引。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 天恩:白白得來,白白分施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天恩:白白得來,白白分施




The Ten Lepers by John Steel

厄里叟與納阿曼的故事,是今天讀經一的主題。但禮儀由於牧民的需要而只能把這故事截段,所以大家若有時間,最好應翻開聖經,把這故事細讀一番。為了更好地了解這段敘述,讓我先說明一下在納阿曼在走到約但河浸入河水之前所發生的事:究竟何以這個外邦人會想到去求見這位以色列民的先知,尤其是何以他會贈送一大批貴重的禮物(列下5:5)。納阿曼希望厄里叟單單用說話去醫好他,但厄里叟卻要求他在約但河中浸浴。雖然文中沒有明言,但厄里叟的用意明顯就是要表明,把人治好的,並不是厄里叟他自己,而是上主,以色列的天主透過約但河水把人治好(見7節)。納阿曼這位軍官,儘管氣上心頭,卻慢慢學會了聽從。既得治癒,致謝的時間自然到了:納阿曼再次向厄里叟奉獻有如獻給皇家的禮品。然而,厄里叟卻斷言謝絕,因為出手醫治的其實並不是他自己,而是天主本尊。不過,這段落最觸動人心的結尾還有後頭:得到醫治的,不單只是他的皮膚病(癩病),還有他在軍事力量上的自大。納阿曼在康復後,謝別厄里叟之前,請求要帶一些以色列土地的泥土回到敘利亞,好能在他自己的家鄉—敘利亞—朝拜上主,以色列的天主。此外,納阿曼提前致歉在先,因為他身為國家軍官,他有些時候不得不要去朝拜敘利亞神—黎孟;厄里叟於是回答他說:「你放心去罷!」。換言之,於此,厄里叟體諒他的困難,天主會看得清他的真心。

我們可以從這故事中學到的很多。首先,這段敘述告訴我們,天主從不要求償金或報酬的,祂的行動是無償、免費、大方的:無論是貴重的珍寶或狂妄的命令都無法驅使天主做或者不做任何事;天主所看到的,是這位納阿曼軍官在其武力狂熱背後有如稚子般的信德。其次,我們應學習厄里叟先知的謙卑,他只想把一切歸功於天主,自己一如本份般低調便可。接著,我們看到這位赤誠而又富人性情懷的敘利亞軍官的感恩之心。還有,先知厄里叟對於納阿曼不得不滿全自己國家的宗教要求的開明心態。最後,其實更出乎意料的是,由於納阿曼本身是外邦人,(按《舊約》的思考方式推論)天主原本根本沒必要去理睬這位敘利亞軍官,然而,因著他的主動尋求和堅強信德,天主決定出手,把他治好。

今天的福音選讀以不同的方式使我們想到厄里叟與納阿曼的這個故事。首先,是癩病。十個癩病人得到耶穌的醫治。不過醫治並不是馬上發生(與納阿曼情況相似),而是要以他們的信德為開始,在仍有病在身的時候就往聖殿走去向司祭們展示『康復』了的狀況。至於感恩的問題,福音的記述令我們感到意外,十個被治好的人之中,只有一個回來向耶穌致謝。而且,這還要是個外邦人—撒瑪黎雅人。看來,最懂得如何領受天主恩寵的,是從未認識天主的陌生人。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更感受到天主是額外的賜予他們,因為他們並不會感到天主是應份給予他們甚麼的。相反,對於那些已經與天主成為一家人的人來說,他們更容易會以為他們所領受一切都是「權利」,都是應得的,所以他們無須心懷任何謝意。他們忘記了,一切都是恩典。他們以為,在他們向司祭們展示他們已康復的皮膚之後,他們已滿全了法律的責任,已經『貨銀兩訖』。他們已經被自己的世界觀所吞併。這正正就是為甚麼那些生活與教會最接近的基督徒,很容易會成為最差勁的基督徒:因為他們把救恩視為自己的擁有物(是他們靠著滿全教會所定的條件而換來的),因而忘記了天主所做的一切都是大方慷慨的,祂毫無要求回報。

在今天的讀經二中,我們聽到保祿最高純度的信仰證詞。保祿對他的事工伙伴弟茂德說明他所傳的福音,他所宣講的就是基督的復活;而只要我們堅定地相信的話,祂的復活就確保了我們的復活。這段讀經的最後數句很可能是初期教會的一首詩歌(見弟後2:11-13):「人若共其死,亦必共其生。人若共其辱,亦當共其榮。人若不認主,主亦無從認。人若無信義,彼則仍有信。至誠無妄者,安能違其性?」(吳經熊譯)。

天主的行動是不講求先決條件的,祂所做的一切都是無償的:事事皆恩典(grace)。這當是今天默想反思的主題。正如整個教會在〈集禱經〉中所求的:天主,願祢的恩寵常在我們左右〔原文字義:前後〕,使我們能夠一直專注去做美好的事!(拙譯自:Tua nos, quǽsumus, Dómine, grátia semper et prævéniat et sequátur, ac bonis opéribus iúgiter præstet esse inténtos.)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 侍主助人.不過本份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侍主助人.不過本份





今天禮儀的選材,並不容易;然而,深層次地看,整個禮儀—包括自成循環的讀經二—卻傳遞著一個共同的主題:信〔德〕(faith)。正當猶大國頻臨崩解,中上階層將要被充軍塞外前數年,哈巴谷先知已耐性盡失,幾乎在絕望的深谷中向上主呼喊。上主卻宣告,祂將以更大的災禍來醫治猶大(以色列)的邪惡:巴比倫。哈巴谷當然會反對這近乎以毒攻毒的解藥,但此時上主卻回應說:「但它必會發生,不會欺詐;若覺太遲,仍當等待,它必會依期實現,不會誤期。看,心術不正的,必然消逝;義人卻因他的信德生活」。今天的福音選讀,則以宗徒們的這份請求開始:「〔主,〕請加增我們的信德!」。不過,由於當中年月間距頗遠,宗徒們所講的「信德」,與哈巴谷想說的「信德」之間,有著些少微妙的差別。在《舊約》中,「信德」一詞指對上主的堅定(faithfulness)和忠信(loyalty);在《新約》中,這詞意思主要是信靠、依附耶穌。無論是希臘語〔新約成書的語言、舊約古譯的語言〕或是拉丁語〔教父時代後期開始西方教會的通用語言〕,兩者都是同一個字來同時表達這兩重意思:[希]pistis;[拉]fides。事實上,「信靠、依附」也必然包含「堅定」和「忠信」。耶穌的回應,卻是要更多的增強信德,以至能夠移山填海的地步!耶穌這裏用的是「hyperbole」(誇張),是古近東常見的修辭手法。可是,只要我們因耶穌基督之名而滿懷信心地把自己交托給天主,我們確實可以做到能人所不能的事,甚至能夠做到連我們自己也意想不到的事。

正如在《哈巴谷先知書》中,並不是天主要聽先知的話;同樣,在《路加福音》中,天主—作為一家之主—當然毋須聽家奴的說話。儘管家奴在戶外日灑雨淋工作了一整天,晚上回來家主還會要求他們準備晚飯,周到服侍,他們還不可有半句微言,因為這不過是他們的職責。當然,耶穌是在二千年前,奴隸制度仍是當然社會制度時,借用該制度來讓活在當時當地文化之中的人理解天主本身的尊威:我們侍奉/服務天主,只是在做我們本身應做之事,不應視之為任何堪得回報的事功;然而,這既不代表耶穌本質上支持奴隸制度,而且,時至今日,天主教會反對任何形式的奴隸制度,因為這完全地侵犯了每個人作為天主子女本質上的尊嚴(dignity)(見《教理》第2414號;另見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喜樂與希望: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27, 29號)。

耶穌的訊息,在今天的社會中,可算是個駭人聽聞的說法。畢竟,這是個服務無論大小,都明碼實價的社會。當然,在我們的消費社會中,許多時候有些服務所收的價值,是遠高於那些服務本身的價值。無論如何,這個『有錢使得鬼推磨』的消費主義社會,我們很容易就會不習慣(大方的)〔彼此〕服務。我們正在參與天主的國度;而參與本身就是我們的回報,正如《致弟茂德後書》所言,為福音「任勞任怨」。這聽起來好似父權心態。然而,只有當家主是這服務的唯一得益者時,才算是父權。可是,事實剛剛相反,我們侍奉天主,最終得益其實是我們自己。從這意義上看,家奴們是在為自己工作。這也說明了社會公益參與背後的神學意義。

今天的讀經二,展示出保祿與弟茂德之間的交情。正正因為這份交情,保祿能夠鼓勵弟茂德要增進他的信德(faith)。信仰(faith)的傳佈者,定當先讓自己建基於堅實的信德之上,然後才可在信德上建立其他人。不為以信仰為恥,要持守從宗徒那裏接受的健全道理—福音。無論是保祿的時代,還是今天,假若沒有聖神,此事怎能成就?

今天禮儀要傳遞的訊息,就是要我們好好珍惜信德,信德乃是我們向天主呼求的基礎。不過,我們的信德並不是天主為我們提供「救恩」的『服務』的費用。一如我們不可能要求天主聽我們話,祂更不可能被我們的信德所強迫而做任何事。為了使我們自己能夠堅定地在基督耶穌內信靠、依附天主,我們需要信德;而不是天主需要我們的信德。天主本身是完全自主於人的,而且天主完全自主地決定賜予我們一切,甚至多於我們夠膽去求的一切。正如我們在感恩祭一開始的時候所一同祈求的:「全能永生的天主,你以無限慈愛恩待我們,遠超過我們的功德和期望;求你廣施仁慈憐憫,赦免那使我們內心不安的罪惡,賞賜我們在哀禱中不敢希求的恩惠」。

讓我們藉著今天禮儀的提醒而緊記,信德,一方面是對上主的信實—如我們在〈答唱詠〉所詠唱「上主,我們要聽從你的聲音」;另一方面是對天主大能的信賴(見讀經二)。我們在天主心目中的地位遠高於家奴,因為我們都是按祂肖像(見〈領聖體後經〉)所造的祂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