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 財富:活用則生,固守則死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財富:活用則生,固守則死




Jacopo Bassano. “Lazarus and the Rich Man” (1545).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亞毛斯先知書》可算是諷刺文學的佼佼者。在上主日中,我們聽到他如何批評撒瑪黎雅(北國以色列的首都,引申指整個北國)的富商對上主的虔敬是如何虛假。在今天的讀經一,我們就聽到先知指出他們對人民是如何的不負責任,以及先知(乃至他所代言的上主)對他們的譴責。我們只需聽聽先知是如何稱呼撒瑪黎雅貴族階層中的婦女:「巴商母牛」(4:1;禮儀從略)。在今天的讀經中,亞毛斯指責那些撒瑪黎雅的統治階級的窮奢極移,但人民卻承受著社會不公的後果,以及外敵亞述帝國的入侵。因此,他們必須首當其衝的被充軍塞外。亞毛斯也訴諸以色列民族的上古史,當中也充滿諷刺。富有階層,因為他們能夠歡宴歌舞,就以為自己是好像達味一樣的聖詠歌者。可是,他們忘記了,撒瑪黎雅城本屬厄弗辣因族(我們慣稱「支派」),厄弗辣因本是若瑟家(他的兒子),而若瑟卻在即使是大旱的環境下仍竭力為人民準備和提供糧食,讓人民能得溫飽。

富人與拉匝祿的比喻(路16:19-31;見本日福音選讀)在一開始就想處理的,正正就是生活充裕的人對貧苦大眾的所面對的困難和所承受的困迫視而不見。有錢人家每餐食剩的冷飯菜渣,會拿去給狗吃也輪不到窮人去吃。事實上,在今天的社會中,不少寵物的生活過得比人更好【當然,我並不是說我們不應該好好對待寵物】。然而,當死亡來到的時候,無論一個人是貧是富也躲不過。不過,現在情況完全倒轉了。拉匝祿在亞巴郎懷裏,但那富人卻在地獄中。而且,在兩者之中,有一道人類無法逾越的鴻溝:假使拉匝祿願意,即使他只是想給富人一滴水以紓緩一下地獄烈火的酷熱,他也無能為力。想深一層,他們之間的鴻溝,其實在二人死去之前早以存在,只是直到他們跨過死亡的門檻之後,這鴻溝才變得無法逾越。於是,富人便要求亞巴郎派拉匝祿去警告自己的其他兄弟。可是,亞巴郎回答他說:「他們已有梅瑟和先知可供遵循。若他們不肯聽從梅瑟和先知,即使有人復活,他們也不會信服」【這裏當然是暗指基督】。

鐵石心腸、自我中心、對別人(以及天主)毫無信靠:這些都是人只為金錢財富而活的後果。無論何時,我們都能夠藉這些表徵來判別我們周遭的人—以及我們自己—有否萌生這心態。因為一個人只有一顆心:假若一個人偏愛金錢財富,他就無可避免地(甚至在自己毫無覺察的情況下)會對自己身邊的弟兄姊妹關上心目。

富人,很多時候,未必開心;因為他們總是讓自己的財富好似城堡般困住自己。他們自己製造了那一道與世隔絕的鴻溝。他們活著,就只是一直在守護著他們的財富、他們所擁有的一切。至於窮人,他們反而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失去—他們有的根本不多。因此,愈窮的人,很多時候,愈捨得施予。

至少在我們這個商業競爭的世界中,財富只會使各人成為競爭對手,因為在這世界中,財富並非為使每人各得其所需的工具,反而成為每個人的「地位」高低、「身份」(以至價值)尊卑的指標而已。這裏講的不是經濟上的財富,也包括文化上的財富(即:知識究竟是為了服務他人,抑或只是為了贏過別人),以及情感上的財富(即:你建立一段關係〔不論友情、親情,抑或愛情,究竟只是為了控制/擁有一個人,還是真心希望互相扶持、培養感情)。說到底,今天這個比喻可算是〈平地聖訓〉中「富有的人,你們有禍了」(路6:24)的註釋。可以說,把你所得到的視為專屬你所有的『擁有物』(possession),而不是一個傳遞、交流過程(communication)中的一站,就是邪惡的。而且,遠超我們想像的是,在一個視利潤和競爭為其根本脈動的社會中,這份邪惡的規模有多大。這邪惡甚至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也會反映出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被轉化成「擁有」與「被擁有」的關係。除非一個人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否則他不會感到滿足。然而,一旦當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的時候,他郤又不知道可以拿這東西來做甚麼;因為他已經不習慣如何進行無償的、免費的、不用錢的交流和分享。

今天的讀經二特別值得留意,因為當中清楚展示出牧民書信中「誓言」的特質。在此世為基督作證,斷不能是『平和』的。這是一場搏鬥。不過,這應當是「一場好仗」:我們必須堅持至底,才能與那徹底地擁有此世歷史的那位永遠一同生活。各位讀者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建議大家翻開聖經,接著讀經二的結束往下多讀一段(弟前6:17-19):這是提醒基督徒如何好好運用金錢的一課。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 傳佈主愛・廣結善緣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傳佈主愛・廣結善緣




Marinus van c. Reymerswaele, (1490/95 – after 1567).
“The parable of the unjust steward” (c. 1540).
Vienna,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沒有人可以同時侍奉天主而又同時侍奉錢財(見路16:13)。有不少人,雖然遵守了儀式上的規誡,一條不漏;但事實上,他們的內心與天主之間的距離堪比天淵(見依19:23)。《亞毛斯先知書》(讀經一)就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這些人確實遵守著初一(新月)和安息日,停止了買賣;然而,他們內心卻一直想著如何繼續壓榨窮困和卑微的人,心懷著無止境的貪婪:直到要連麥糠都要賣得出去謀利。如此待人,就算如何頻密的獻祭,如何時常祈禱,也是徒然:他們的所作所為,天主斷不會忘記!不過,當窮困的、被壓迫的人走到上主台前時,祂必然會將之舉揚(見〈答唱詠〉)。

這段讀經警告我們,純粹為了錢財而追求錢財,到頭來只會是一場空。錢財是我們帶不走的(參路12:16-21;還記得今年第十八主日中那以為自己賺夠了,可以建糧倉等食過世的富翁嗎?),錢財反而可能會使我們落入失去救恩的悲劇結局。推論去下去,如果整個社會都只是為了「經濟理由」—謀利—才為別人提供服務,會變成怎樣呢?

耶穌在今天福音敘述中所講的比喻,乍聽之下讓我們以為耶穌鼓勵我們做人要市儈:有一個人,在因為管理不善而快要被炒魷魚之前,犯下了不少做假數的罪行,為日後鋪好後路。這怎會是耶穌想要我們學習的『榜樣』呢?但沒錯,耶穌確實想祂的門徒們學習此人。他可是一個高瞻遠矚的人呢!我們要學習的,並不是他的不義行徑,但要學習他那樣:要有遠見。與路第十二章的那個農主相比,他對自己的景況清楚得多:他的職位快將不保,他要馬上行動。也許在耶穌的時代,祂確實聽聞有人曾這樣做。耶穌明白到,這些「黑暗之子」—從此人的做法的道德判斷來說—遠較那些光明之子來得精明。要警覺到錢財終究不是人生的穩陣的依靠,因而抓緊機會多利用錢財來廣結善緣。這才是箇中的訊息。

而我們最應該為了未來而賺取的朋友,就是天主(見路十二章:要在天主前致富)。我們如何可以賺得天主呢?就是透過那些最弱小的弟兄姊妹們。在審判的那天,判官要看的,就是我們行了多少善。當然,我們並非要靠做愛德來收買天主,來購買天國。不過,透過把人生的重點放在那最決定性的事物—即天主,美善的父—從而轉化我們活出人生的心態,並藉著天主,我們使自己日益肖似祂。這才是最重要的。讓我們坐言起行:慈悲如同天父。無怪乎耶穌認為,這不義管家的『出路』就是:為之後的生活結交朋友。

那麼,對我們來說,為了之後的生活(=〉永生)而要結交的朋友是誰呢?《路‌》在前兩章已將之陳列了出來: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或總的來說:貧困弱小的、有需要的人。他們正是獲邀參與那永恆盛宴的貴賓(見路14:12-14, 15-24)。我們有很多機會去利用「不義之財」來賺得這些朋友。金錢、財富,本質上是不義的嗎?這不好說。金錢當然可以用於做善事,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是正面的。即使是把財富投資於對社會發展有利的事業,如:製藥業,也是好事。然而,與此同時,即使所謂中性的(neutral)使用金錢,由於當金錢聚集成資本時,其本身就會成為一個不斷產生金錢的系統,而新生的金錢價值(=利潤)或多或少來自對勞動力的剝削。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要不是執意行善,財富(資本)或多或少都會對人類社會(從以滲入到人的生活)產生某種的負面影響【雖然,反過來說,沒有經濟誘因,人類社會根本沒有運作動力;由此說來,財富也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價值】。由此,在這個比喻的語境下,籠統地把金錢和財富稱為不義,也是有其因由的。簡言之,財富的運行無法完全避免對某些人在一定程度上的剝削,這一點與基督信仰所提倡的愛德有一定的互斥性。【順帶一提,因上所述,教會支持所有政府實行有效而合理的「資源再分配」;見:《天主教社會訓導編》303, 355, 363】

讀經二的選讀,接續保祿宗徒就自己被派往外邦人中間的修和使命的反思。為了宣揚這份修和的精神,他強調,要為團體祈禱,為謝恩而祈禱,並且要因著為所有人祈禱。身為基督徒,我們要活出我們對團結合一和彼此修和的追求,使自己成為所有人的中間人(mediator),就像基督藉祂自己的苦難和死亡來為所有人與天主,以及所有人之間,製造一個修和的契機。保祿的最後一句話尤為重要。許多人是每天(或至少每主日)都祈禱敬禮參與彌撒,但卻心懷怨恨。然而,保祿卻教導我們,基督徒祈禱之後其中要實踐出來的一點是:「不再發怒和爭吵」。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 天父・等待著每個人回家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天父・等待著每個人回家




Link

假若要用聖經中的一句話來總結今天的福音甚至整個主日禮儀的話,我相信最適合—儘管今天的禮儀並未引用—的是:「我豈能喜歡惡人的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我豈不更喜歡他離開舊道而得生存?」(則18:23)。

先看《出》(讀經一)。自上主決定要從埃及奴役之地處解救以色列子民開始,祂就已稱他們為「我的百姓」(見出3:7, 10, 12; 5:1; 6:7; 7:4, 16, 26; 8:16, 17, 19; 9:1, 13, 17; 10:3, 4; 12:31)。事實上,上主向以色列的「我的百姓」的稱謂,是訂立或緊記祂與他們之間的盟約的表現。當上主藉梅瑟之口向以色列宣講—按上主與他們之間所立的約—該做甚麼和不該做甚麼之後,上主說:「我必住在你們中間,做你們的天主,你們做我的百姓。我上主是你們的天主,是我領你們出離了埃及地,不再做他們的奴隸;是我打斷了你們軛上的橫木,令你們昂首前進」(肋26:12-13)。

可是,在金牛事件發生後的剎那,上主震怒。我們可以在祂對梅瑟說的話裏,感受到祂的怒火:「你下山去吧!因為你從埃及引領出來的百姓已經變壞了」(出32:7;讀經一)。留意,於此上主不再稱以民為「我的百姓」,甚至要與以民出離埃及一事劃清界線;祂反而稱以民為:「你〔梅瑟〕從埃及引領出來的百姓」。面對這情況,梅瑟馬上哀求上主息怒,稱以民為「祢〔上主〕的百姓」,並重提上主對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所起的誓;上主這才退下怒火。

今天的新約選讀更深層地揭示出上主的本心。在《路》十五章所載的三個比喻中,上主無需任何人提醒祂所起過的誓。祂全心傾向所有離開祂道路的人,正如那全心去找那迷路了的一隻羊的牧人,也有如那翻箱倒籠去找那遺失了的一個銀幣的主婦。

由此可知,天主的取態是:凡是好的,就讓之按其方向繼續走下去;凡是出了錯的,就需要去注意。醫生並不是為那些正常的人而來的,而是為病人而來的。當然,並不是每個人的心態都是一樣的。「精英主義」的心態是:心機應該花在那些「好」的人身上,以及那些能夠產生效果、有收穫的人身上;花在別的人身上的,不過浪費時間而已。既然他們是走失了,就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吧。把他們從我們的地域、範圍、視線中驅逐出去吧。然而,天主的心態是全然不同的。對祂來說,即使只是拒絕一個人,就等同於拒絕所有人—整個人類。這就是祂的原則。因此,祂急切渴望任何一個人回頭,即使是最卑微的那個,即使是最鄙賤的那位,甚至那曾與豬同住的人【按:豬對猶太人來說是個極大禁忌】【註:《路》第十五章的第三個比喻—浪子回頭—禮儀從略】。畢竟,那都是祂的子女,儘管他們自己已忘掉了這份尊榮。天主從不會忘記自己的子女(參耶31:20;依49:15)。面對著難搞的人,我們總喜歡趕走他們(或至少打發他們離開)了事,又或者靠壓制和遏止,總之『無眼睇』、『無眼屎乾淨盲』。相反,天主會選擇與對方修和,重修舊好。

保祿就深明這一點。一如他在《弟前》開首所寫的,他曾經是主追隨者的迫害者。但天主的恩寵是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的。藉著基督,這恩寵使他重獲新生與愛德。耶穌來是為拯救罪人(見路十五章等),而保祿就曾經是罪人的佼佼者(弟前1:15)。可是,保祿卻因而一轉成為罪人悔改得救的最佳模範,並從而開展他使命的首要項目:與天主修和、與別人修和。

既然天主特別關心(preferential option)那隻走失了的羊,難道祂不會對那留下的九十九隻羊更有關愛之情嗎?只有小氣的人才會這樣猜度上主。難道天主不應為那死而復生、失而復得的人而歡慶(見路15:32)?難道自己整個的人生都能與天父一起,不就已經是一份深切的喜悅了嗎(參路15:31)?難保大兒子之所以一直留在父親身邊,只不過是為了禮教而言,卻沒有無分情誼。假若真是如此,那麼,這也是時候讓大兒子明白到,自己在內心深處也早已離開了父家,並是時候要真心回到祂那裏。如是者,這場歡宴,也是歡迎他『回家』。

離開了自己的家,離開了社群,離開了社會主流的人,他們背後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天主願意接納每一個人。假若我們只顧思慮自己忠信於天主有多長時間了,怎麼那人曾經長時間如此浪蕩,一悔改回來就能得無比恩寵而認為他不堪當(其實是替自己的長時間忠信覺得『不值』)便心生怨懟;那時候,『離開了』就是我們這些自己以一直忠心留守的人。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樣的心態突顯出對天主心意的不解。到最後,祂希望的只是,每個人都能像聖詠作者心中所想的:「我要回歸我的父家」!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 真智慧・敢於去愛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真智慧・敢於去愛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The (Great) Tower of Babel” (c. 1563).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人類是永遠都無法靠一己之力的勝利來贏取智慧的。《智慧篇》第九章(讀經一)是撒羅滿為求得智慧所作的禱詞;此章的第二部分(13-19節)解釋了智慧是何等不可或缺。然而,與撒羅滿相比,今天的世界看來更欠缺智慧。今天的禮儀選讀教導我們,智慧並不是單單對人情世事的看透,也不只是懂得明哲保身,而是領悟到如何活出我們【留意:是複數!並不是我自己】如何好好渡天主子女的生活。簡言之,智慧牽涉到三個層面:我與自己、我與別人、我(們)與天主。

智慧教導我們如何把事物放在適切的位置,去思考甚麼事情較為重要,甚麼較為次要。對於一些(膚淺的)人來說,這看似是十分愚魯的(俚:戇居)。例如,跟隨耶穌要符合的要求,乍看之下很不合理:要捨得「自己的父母、妻兒、兄弟姊妹」(路14:26),就是為了基督和祂的福音的緣故,難道這還不算是不合理嗎?!今天(《路》)的回答是:不算。考慮到為天主國的必需付出,這是按基督信仰的智慧的必然結果。沒有充足的資本便貿然開始建造一座高塔,那就是愚魯。整個世界的人都會恥笑這無法完成的『爛尾』工程!事實上,這裏《路》可能是在暗指巴貝耳塔,那是人類萬事徒勞和人際間生出混亂的象徵。有智慧的人會先做好預算:為了完成某事,他將會(能夠)投入多少資源。對基督徒來說,唯一的預算就是全身投入。畢竟,基督信仰本身就是最尊貴的事物,失之則一切皆無意義。可幸的是,那需要投入的『資源』是取之不竭的。

基督徒的智慧就在勇於徹底地為我們所相信的根本價值而下定決心,儘管這意味著在面對我們愛惜的人的時候也要做一個痛苦的抉擇。而這正正就是《路》成書的時代教會每日都要面對的現實。

這段話的上文下理也十分重要。這番話是對「一大群跟隨耶穌前行」的人說的(見路14:25)。換言之,這並不只是說給修道人和苦修者聽的。同時,這段話是在耶穌勸說要無償地邀請人參加盛大歡宴之後;耶穌也教導要優先歡待(give preference to)那些「無力報答」的人,而非親友和熟人。具體來說,這「不要優待」(not to prefer)自己人牽涉到兩個層次:首先,面對迫害時,基督徒有責任視耶穌基督在親族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之上;同時,為了福音的緣故,我們要特別優先那些在社會中通常會被視而不見的人,也就是要犧牲/捨棄自己的社交圈子的利益。

因此,有智慧的基督徒並非純粹是一個愛好智慧的人(sofist)。一個普通的愛智者,的確懂得如何為一些事物提供一個美好的解答,但他卻從來不會承諾任何東西,全身投入去做任何事。相反,一個有智慧的基督門徒,不單單能夠表達清楚自己所追隨的和對此堅信不移,更是為了世界和歷史的終極意義而投入他的整個生命。一個基督徒智者,在有需要跳越的時候,他是會毫不猶豫地跳過去的;畢竟,你猶豫的話,就一定會掉下去。

至於費肋孟,他是厄弗所城的善人,保祿的私交。《致費肋孟書》是他的奴隸敖乃息摩在離開牢獄回去時帶在身上的,是一封乍讀之下彷彿荒謬的信(讀經二)。然而,這就是純粹的基督徒應有的智慧。敖乃息摩從費肋孟那裏逃了出來,然後在監牢中協助保祿。保祿替他施了洗。現在,保祿已不再需要他了,於是便把他遣送回費肋孟那裏去。畢竟,按當時的社會和經濟文化,敖乃息摩嚴格來說是費肋孟的財物。然而,若從基督信仰的角度來看,『在基督內』,他們二人都已被更新,他們之間也有了一重新的關係。在這更新了的世界之中,不再有主人和奴僕的從屬關係,有的就是平等的:基督的弟兄姊妹和天主的子女(參迦3:28)。同時,他們二人也都是保祿的兒子,他們是從他那裏在信仰之中重生的(即他為他們施了洗)。因此,費肋孟在迎接敖乃息摩時,不可再視他為奴隸,而是像弟兄一般了,就好像他對待保祿一樣。

其實,活出基督徒生活的智慧都可算是老生常談:放下自己、愛主愛人。只是今天的讀經更進一步,要求我們放下自己『圍威喂』的、同一個社會階級的生活圈子,主動去關懷那些與我們不同的、甚或因為種種原因而常常不被人重視的那一群人。然而,這基督徒生活的理想情操確是知易行難;有如要建一座高聳入雲的通天巨塔,或要以一萬士兵攻打兵力二萬的城池;既容易半途而廢,又可能最終只有俯首乞和。因此,智慧並不只是知識,還要有勇於將之實行,這就不單需要基督徒自身的智慧,更需要天主上智引領:「只有信賴這智慧,世人的道路才能修直,人類才可學習你喜悅的事,因而獲得救援」!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