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 上主伸手 眾生滿足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上主伸手 眾生滿足



Giovanni Lanfranco: The Miracle of the Loaves and Fishes

「在增餅奇跡裡,主〔拿起餅來〕祝謝後,擘開,交由門徒分給群眾,讓他們吃飽;這預示祂感恩(聖體)聖事的獨特食糧是如此豐盛,取之不盡」(《天主教教理》,1335段)。《教理》的這段話,既總結了今天福音選讀,也將其對基督徒生活的意義闡明。雖然如此,仍讓我們花些許時間,更深入地細味今天的禮儀選讀。

先回到讀經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55:1-3,是寫給巴比倫流徙快要結束時期的以色列人的。先知在這民族歷史重大的轉折點,對他的同胞作出呼籲,要他們再一次回到天主那裏,回到那最終能夠滿足我們所有需要的天主那裏。從古以色列子民的普羅大眾角度來看,這次國破家滅代表著天主與他們之間的關係決裂,原因主要當然是以民自己沒有忠於他們與上主之間結約所立的關係。面對著大眾的這種心態,依撒意亞卻為上主描繪一個截然不同的形象:有一個街頭小販,邀請所有他在路上遇到的人,不論貧富,去一場免費的盛宴,有取之不盡的食物、水、糕點、酒,以及奶。這些都是大地上好的產物。就好像《箴言》中的那位智慧女士一樣,天主呼籲所有人專注於那些真正能夠滋養人的事物上,而不要浪費金錢在那些不能滋養人的事物上。天主不單只滿足我們物質上的需要,更給予我們滋養,以滿足我們不同層次的渴求。天主向人們呼喊道:「你們仔細聽從我,就能吃到美食」(3節)。依撒意亞切願他的同胞明白,人類最終的滋養來自天主渴望去「和〔他〕們訂立一個永久的盟約,一個已預許了給達味的恩賜為基礎的盟約」(3節)。天主藉盟約所表達的愛,較我們所能夠想像的一切都更加美好。天主邀請我們所有人,專注於那些真正能夠滋養我們的,並明白到天主最大的渴望,就是把這份滋養賜給我們。

今天禮儀所選的讀經二(羅8:35, 37-39),也迴響著天主對我們的這份愛。保祿認為,天主藉著與人類立約來傳遞的這份對人類的愛,在基督耶穌身上以最極致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因著基督的受苦、死亡,以及復活,天主與我們完全地契合,致使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使我們與祂的愛相隔絕。這份堅定而強烈的信念,主導著保祿自皈依以來直到回歸父家的整個人生;他並藉著在《致羅馬人書》中將之寫下來,是希望我們也讓這份信念來主導我們的生命。

在保祿成長的時代,猶太信仰認為災難是我們罪性的結果,使我們與天主分開。保祿駁斥這傳統說法指出,在基督內,苦難並不是天主為我們罪過而施下的懲罰。相反,我們所受的苦與基督的苦難相連起來,並使我們與天主之間的關係更為親近。保祿堅信:「依靠那愛護我們的主,在這一切上,我們都大獲全勝」(37節)。藉著基督,我們與天主堅密結合在一起;因此,無論任何困難,抑或是天上的、此世的還是地下的權勢,都無法把我們與那『在我主耶穌基督內的天主的愛』相隔絕(參:39節)。

天主對人類的這份愛,最佳體現之一就是四部福音都有記載的「增餅增魚奇蹟」(俗稱:五餅二魚)。四福音都強調這是基督彰顯天主的愛的舉動,去治好並餵飽天主的子民。發生此事的地點,是荒野,這一幕因而使人們記起,在古以色列民出離埃及後,在到達應許之地之前在曠野流亡的四十年間,上主以瑪納餵養祂的子民的日子。耶穌眼見著群眾沒有食物,便「動了慈心」(14節),這使祂先治好那些患病的人。黑夜徐徐而至,門徒們便想遣散群眾,但耶穌卻堅持,要他們給予群眾食物。然而,他們僅有的,不過是五塊餅和兩尾魚。耶穌便要他們拿來,祝福了,分開,然後交給門徒們去分送給群眾。在『五千位男士,未計婦女和孩童』都吃飽以後,門徒們收集得剩餘食物共十二籃(參:21節)。這一幕富饒景象,把天主的愛情,以及耶穌作為默西亞臨現於世的徵兆,最清晰地展現出來。在敘述手法上,福音作者們也把這一幕與耶穌的最後晚餐以及早期基督徒團體的「擘餅禮」或稱「感恩聚會」—後來發展成我們現在的「彌撒」或稱「感恩祭」—相連起來。這一點,《教理》也有著筆:

「藉著基督的話語和祈求聖神,使餅酒成為基督的體血,是感恩禮的核心。〔⋯〕餅酒以超乎我們理解的方式成為基督的體血,餅酒的標記也繼續象徵天主創世的慈恩。因此,在獻禮中,我們感謝造物主賜給我們餅酒──『人類勞動』的成果,但它們首先是『大地的產物』和『葡萄樹的果實』,是造物主的恩賜」(第1333段)。

因著天主對人類的愛,祂既照顧我們物質上的所需,更滿足我們深層次的、對永恆的追求。這份愛情的最具體展現,就在耶穌基督身上。因此,我們能夠放心大膽地在答唱詠中呼求:「上主,請伸手滿足眾生的需求!」(詠145:16)。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 懂得聆聽的心 遠勝財寶黃金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懂得聆聽的心 遠勝財寶黃金


Luca Giordano: Dream of Solomon

人生在世的追求,言人人殊。有人追求名留青史,有人追求富可敵國,有人追求挑戰自己的極限。禮儀則藉著今天的讀經來點出,世上真正值得我們放在第一位的,值得我們付出一切去追求的,只有上主的智慧,只有體現天主上智的天主國度。

先看讀經一。達味的兒子之一,更是他王位繼承人的撒羅滿的「智者」形象之所以深入民心,全在於今天的選段(列上3:5, 7-12)。在睡夢之中,天主讓他許願:無論他要甚麼,天主都會給他。天主的這大方舉動,也許並不只是因為祂疼愛撒羅滿,更是因為祂疼愛祂的以色列子民。也許撒羅滿心裏也明白這一點,他向上主許願,要「一顆慧心,好能治理祢的百姓及判斷善惡」(9節)。

上引的中譯,無論《思高》還是《澳門教區彌撒本》都雷同,葡譯也差不多(參《Difusora Bíblica》:「um coração cheio de entendimento…」)。然而,如果對比一下希伯來原文的話,我們會發現,句中「心」這個名詞的形容詞,並不是「慧」或「有智慧的」,否則其希伯來原文會是「ḥāḵām」=有智慧的,或「bînâ, tĕḇûnâ」=有悟性的)。可是,該形容詞的原文其實是「šōmēaʿ」,本義是「會聆聽的、懂得聆聽的」(listening)。教會現時主要的英譯本《NAB》就譯得更為切合原文的意思:「為此,請賜祢的僕人『一顆懂得聆聽的心』(a listening heart),去治理祢的百姓,以及去判斷善惡好壞」(列上3:9)。

當然,「懂得聆聽」或絕對的一個人在成長路上逐漸變得有智慧先決條件。沒有人一生下來,呱呱落地的時候,就有智慧的。儘管一個人先天資質如何絕頂,如果在成長路上自小沒有聆聽父母師長的教導,長大後在遇到難題時沒有聽取同儕的意見,相信也很難有智慧到哪裏去【小聰明和大智慧自然是完全兩碼子的事!】。

我之所以要花這些篇幅來說明這個翻譯問題,想指出的是其實是:並不是說一個人懂得聆聽就有智慧,但一個人不懂得聆聽就肯定得不到智慧。對基督徒來說,這聆聽分別有上下兩個方向。其一,向上聆聽,這一方面自然是指聆聽上主的聲音,尤其是記錄在聖經之中的天主聖言;另一方面,當我們身處某一組織、構機,或系統中,我們都必須懂得去聆聽(或更好說懂得去聽懂)在上級(或長輩)的說話。其二,是向下聆聽。當我們在某一組織、構機,或系統中成了有權作決定的人的時候,必須懂得去聆聽下屬(或晚輩)的意見和聲音,甚至是勸諫。當然,有時候,在面對一件大事的時候,人愈多,立場愈多,意見也就愈多。在聽完不同的聲音之後,最後懂得聽取哪一個意見,更是大智慧。撒羅滿王的兒子及繼承人勒哈貝罕就是個典型的反面教材(見列上12:1-24;按:這是個相當有趣的故事,唯篇幅所限,於此不贅)。

重要的是,撒羅滿只求一顆『懂得聆聽別人的心』,因此「上主大為喜悅」。他不單止不為一己私利,只求百姓的福祉和尋求善惡對錯而向上主提出願求;而且,這時候的他,完全不以自己為中心,不把自己的旨意(甚或想像)視為對百姓的好,而是願意虛心聆聽。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治理好這個龐大的民族(參列上3:9)。

撒羅滿既然願意聆聽上主以及臣下,他人生的其他方面自然亦事事順遂。他的壽數、財富、勝利等等,也會自然而至(見13節)。後來以色列民的智慧傳統,注重的也是這一點:聽從上主的訓示,對待晚輩和下屬也不以自己為長上而自恃,誠心待人。這樣善度一生的話,人生其他的方面也會隨之而順利。因為,這就成全了上主為人類所預定的計劃。

這思想,在天主教的社會訓導傳統裏,漸漸發展出其中的一項原則:「輔助性原則」(the principle of subsidiarity)——「較高層的社會不應剝奪較低層社會的權限,以干預其內部生活,反而應在必要時支持它,並幫助它與其他的社會組成分子,在行動上取得協調,以促進公益」(《天主教教理》第1883段)。簡言之,一個社會或團體的運作,主要的運作方向是由下而上。只要屬下能力所及,長上不應干涉屬下權責範圍內的運作。即使屬下力有未逮,長上的任務是出手協助,使其能夠得到所需的能力和支持,而不是取而代之。《教理》認為,這種行使權力的方式,正是世上在位者效法天主如何善用權力的做法:「天主並不願意把一切權力的行使單獨保留給自己。祂分給每一個受造物,運用其天賦的能力,可以行使的職分。這治理的模式應在社會生活中加以仿效。天主治理世界的態度,証實了祂對人自由的極端尊重,這態度應能啟發人間團體統治者的智慧」(1884段)。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 寬大 就是力量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寬大 就是力量



禮儀今天為我們選定的三篇讀經(再加上答唱詠),都恰巧貫穿一個主題:上主的寬大和忍耐。無論是對個別的人的過錯還是對整個人類的罪惡,上主都沒有雷厲風行的行使權力。相反,正正因為上主的大能,祂寬大待人,給予機會人去改過。儘管人總是重蹈覆轍,但上主仍不會放棄人類。這就是上主無限愛情的力量的表現。

先看讀經一。今天的章節是取自《舊約》中一本較晚才成書的書卷:《智慧篇》。由於《智》並非由希伯來語寫成,而是由希臘語寫成的,所以猶太傳統和基督新教都不把這書卷包括在聖經正典之內。然而,天主教的傳統仍舊視之為天主啟示的聖言。今天我們所聽到的一段(智12:13, 16-19)中確立天主的力量至高無比,統領萬有。特別值得細味的是第16節下,《思高》譯:「因為你主宰一切,所以你必能諒解一切」,而《主日彌撒澳門版》則譯作:「你雖管治萬物,卻以寬仁對待萬物」。此句,按原文直譯,則作:「祢對萬有的主宰使祢寬待一切」(參葡《Difusora Bíblica》:「o teu domínio sobre tudo te torna indulgente para com todos.」及英《NAB》:「your mastery over all things makes you lenient to all.」)。換言之,天主的寬大是祂掌管一切的必然結果。誠如《智》作者的解釋所說的:「祢雖大權在握,但施行審判,卻很溫和,治理我們,極其寬大」【這裏的「寬大」與上句的「寬待」在原文中源自相同的字根】。

天主給了我們如何行使權力的榜樣,並要求我們向祂學習:「公義之人亦要以慈愛待人」(19節)。說到底,天主之所以能夠同時作為人的力量和希望,是因為我們知道,無論天主的力量有多大,祂總是懷抱著慈愛之心而行,寬大為懷,樂於寬恕。要讓其他人經驗到天主的愛的寬大,就要靠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尤其在行使權力的時候—好像天主般寬大而行。

乍看之下,禮儀今天為我們選了一首哀禱聖詠(詠86篇)作答唱詠。這篇聖詠的作者,似乎身陷困境。然而,他知道兩點:一)他眼前的處境,是他過往過犯的結果,因此他沒有遷怒於上主;二)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仍然能夠向上主作出哀禱,就足以證明他對上主的慈愛寬大仍然有相當的信心。聖詠作者如是呼號上主:「上主,祢實在良善寬仁,以仁慈厚待呼求祢的人」(詠86:5)。句中的「仁慈」,譯自希伯來語「chesed」,本意是「忠於盟約的愛」。換言之,聖詠作者之所有如此有信心,堅信上主「實在良善寬仁」,是來自上主與以色列民之間的盟約。正正因為有著這個盟約,聖詠作者能夠信心大膽地呼求:「上主,求祢俯聽我的祈禱,細聽我的哀告」(6節)。事實上,今天答唱詠的最後一節,引述了聖詠作者對於這位忠於自己盟約的上主的最佳表述:「上主,祢是良善慈悲的天主,極其寬仁而信實,不輕易發怒」(15節)。就是這份對上主良善和仁慈的肯定,驅使聖詠作者懇求上主的慈悲寬赦,並在每當人性的軟弱快要壓倒我們的時候向上主祈求力量。上主之所以是我們力量的真正泉源,正正是因為祂隨時準備好,來伸出援手,來與我們修和,來寬宥我們。

《天主教教理》對天父的慈悲情懷有很值得一讀的描寫:「天主是全能的父親。祂的父愛跟祂的能力互相輝映。因為祂在照顧我們的需要時,顯示了祂慈父的全能;透過接納我們為義子,祂把自己賜給我們;最後,因著祂的無限仁慈,祂自由地寬恕我們的罪惡,把祂的能力表露無遺」(第270段)。

今天的讀經二(羅8:26-27)也與其餘讀經的思想有所連接。保祿在寫給羅馬人的書信中指出,由於人的本性軟弱,我們「連應當怎樣祈求也不知道」(26節)。我們容易在祈禱時分心,或祈禱的動機不明,或者其他的需要和慾望使我們誤入歧途。然而,既然我們藉著洗禮與基督連在一起,我們便獲得了聖神之恩,祂「親自用『難以言傳的禱聲』代我們轉求」(26節;《主日彌撒澳門版》譯)。這裏,《思高》的翻譯較貼合原文:『無可言喻的歎息』(參葡:「mas o próprio Espírito intercede por nós com gemidos inefáveis.」;或英:「but the Spirit itself intercedes with inexpressible groanings.」)。有時候,我們由於自身無能為力的軟弱,或情勢使然,內心鬱結著一些連自己也說不出的苦;然而,聖神連我們自己也說不出的苦,也能代我們帶到天主台前。某程度上,這也是聖神慈悲的行動。

今天的福音,禮儀繼續讓我們聆聽耶穌的天主的比喻。麥子和莠子的比喻,是耶穌告訴我們天主如何處理天國的喜訊,有人接受有人抗拒的問題。按比喻所言,天主讓天國的子民與邪惡者的黨羽一同活著,直到世末。誠如聖詠所言,凡執行公義者,必須寬大為懷。由這角度看,天主是為了讓惡人有改過遷善的機會。又如保祿所言,聖神會在我們軟弱的時候,引導我們。可以說,正是在我們軟弱的時候,就是天主成為我們的力量和助佑的時候。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 聖言的沃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聖言的沃地



貫穿今天讀經一、答唱詠,以及福音選讀的,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比喻:聖言的種子在好土地上豐碩結果。先看讀經一(依55:10-11)。依撒意亞先知就聖言的果效發展出一個複合的隱喻。他把天主聖言比作雨和雪,並指出兩者之間的幾種關連,使我們能夠明白到聖言的豐碩。依撒意亞的想法如下:天主派遣雨和雪來到大地,去完成它們的使命。它們滋潤大地,使之肥沃,為天主的受造物出產食糧。它們只要完成了這使命,便馬上回到天主那裏。同理,天主聖言也是一樣。聖言來自天主,被派遣去完成使命,就是使所有人跟從天主的意願和計劃。天主肯定祂的聖言會不負所托,完成使命。天主聖言使眾生有生命力,並繁衍生息(//肥沃=fertile),並為全人類帶來人生的意義。天主應許我們,只要我們依從祂的聖言,聖言自會滋養我們的生命,並使我們的一切飢渴得到飽沃和滿足。

雖然今天的答唱詠重句,用的並不是答唱詠本身所選的聖詠(詠65篇)裏的句子,而是福音選讀的主題:撒種者的比喻(參路8:8//瑪13:8);然而,聖詠本身作為一首對天主的讚美詩,尤其是在豐收季節時對上主的謝恩讚歌,在思路上可算與選自福音的重句屬類同的語境。

順著禮儀選讀的脈絡—即讀經一中天主藉雨和雪來滋養大地—來理解,聖詠作者是在豐收佳節為上主賜予以色列子民的祝福而謝恩。天主所送來的雨水,不但滋潤大地,也使生命藉著糧食得以延續。而且,除人類以外,牲畜以及其他一切生靈也獲得食物和養份。為此,普世人類,以至整個受造界,「都在歌唱歡呼」(詠65:14;見答唱詠第四段)。

自本主日起,合共三主日,禮儀讓我們專注聆聽《瑪竇福音》第十三章【換言之,主日禮儀跳過了整章第十二章】。《瑪.十三章》整章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天主的國,而耶穌宣講天主國的方法,都是比喻。至於我們今天讀到的,是開章的第一個天主國的比喻。

要留意的是,聖經原文並沒有為任何比喻定出名稱。我們今天慣用的名稱,都是後來翻譯聖經為各國語言的譯者為方便讀者的緣故而自行補充的。以今天的比喻為例,《思高》稱之為「撒種的比喻」【要比擬的是撒種([seed]-sowing)這動作?】,葡《Difusora Bíblica》及英《NAB》皆稱其為「撒種者的比喻」(O semeador; The Parable of the Sower)【比擬的重點是那位撒種者?】。

無論如何,只要我們回到按《瑪》所載耶穌所說的話本身,不難發現,這比喻既不論及撒種的動作,也不聚焦於撒種者。這比喻所關心的,是不同類型的土地,以及其各自吸收天主聖言的反應和能力。從《瑪》成書的時期(約主曆80年前後)看來,這反映出《瑪》作者所屬的初生基督徒團體正在面對的大哉問:為甚麼一些猶太人接納了耶穌,但另一些猶太人卻不接受祂,並且拒絕了祂的天主國訊息呢?至於今天的比喻,正正就是針對這問題的一個解答。

在講完比喻過後,耶穌作出解答:有些人受到了那邪惡者的影響;有些人則是信心薄弱的;有些人太掛慮此世的事;有些人則只顧追求錢財。只有那些真心接受耶穌訊息的人,並願意調整自己至與之符合的人,才是那好的肥沃的土地,能夠產出豐碩的果實。

這裏需要指出的是,耶穌並不是要我們完全無視此世的事務;只是,我們在參與此世志業,在不同崗位上把我們的現代社會文明繼往開來的同時,不要把耶穌的訊息拋諸腦後,誠如梵諦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所言:「現代的文明亦往往令人難以走近天主。這並非現代文明本身固有的惡果,而是因為這文明令人過度為塵世所牽連」(《喜樂與希望: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的牧職憲章》第19段)。

《天主教教理》第546段就《瑪.十三章》中的幾個天國比喻作了很好的簡介:「比喻是耶穌訓誨的特色,祂用來召叫人進入天國。祂利用比喻請人赴天國喜宴,但也要求一個基本的選擇:為獲得天國,必須『賣掉』所有的一切;只憑口說不夠,還需有行動。比喻對人來說有如鏡子:他像一塊旱地,或是像一塊好地接受聖言呢?」。

接納耶穌的訊息與否,取決於我們是否接納天主臨在於世界之中以及在其內行事的方式。要接納耶穌的訊息,就要培養自己的雙耳,留心細聽,並培養自己的心智,小心辨別。只要我們自己準備好了,再加上天主的幫助,我們定能成為肥沃的好土地,結出豐碩的果實。

要總結《舊約》和《新約》的聖言種子如何在我們身上結果,《教理》中有一段值得一讀:「天主十誡、山中聖訓、宗徒的傳授,都給我們描繪了導向天國的道路。我們以每天的行為,藉著聖神的恩寵,逐步努力前進。又藉著基督聖言的灌溉,在教會內,為了天主的光榮,慢慢地結出果實」(第1724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