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人成其所食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人成其所食



比利時根特市聖巴伏主教座堂祭台畫正中局部

上主日的讀經,為我們點出「從天而降的真正食糧」可以在我們身上產生的兩大果效:非比尋常的生存力量以及不再枯竭的生活動力。而上主日的福音選段,以耶穌對群眾說話中間的一句—「我要供應的食糧,就是我的身體,是為世界的生活而獻出的」—暫告一段落。今天,禮儀接續上週中止的一幕,且看群眾如何(不)理解耶穌的話,以及從今天的角度,這啟示對我們有何訊息。

較早前,耶穌說自己是「從天上降下來的」之時,群眾的反應是「竊竊私議」。現在,耶穌說祂要給予的食糧是祂的「肉」(希臘原文:σάρξ [= sarx];拉丁:caro;葡:carne;英:flesh),群眾更加接受不了,他們的反應也升級為「彼此爭論」。面對眼前爭議之聲不絕的群眾,耶穌卻以(對群眾來說)更為刺耳的說法以推進祂的啟示:「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凡吃我肉,並喝我血的,必有永遠的生命」。當時的群眾,只從字面來理解耶穌『食人肉,飲人血』的意思,當然只有抗拒的收場。然而,耶穌的說話之中,究竟蘊藏著甚麼樣的涵義?

要回答這問題,首先要回到耶穌較早前對群眾講的一句話:「我就是生命的食糧」。既然耶穌是「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那麼吸收這食糧並與之同化,自然得到使人存留到永生的滋養。耶穌要跟隨祂的人吃祂的肉和喝祂的血,是描述這吸收的具體方法。按基督信仰傳統的理解,耶穌的這番話,呼應著對觀福音以及保祿書信中耶穌建立感恩聖事的敘述。此外,用神學術語來說,耶穌所提供的食糧具有其『末世性』。簡言之,這食糧是針對人在此世終末時的結局。正如耶穌對群眾所講:「凡吃我肉,並喝我血的,必有永遠的生命,且在末日我必叫他復活」。

此外,既然是「真正的生命之糧」,當中含有的不單只是「存留到永生」的力量,也賦予人好好在此世活出生命意義的動力。留意剛剛引述的耶穌說話「必有永遠的生命」的動詞「有」(參拉:habet)是現在式。換言之,凡吸收耶穌血肉滋養的人,於此世便已擁有這「永遠的生命」。再者,我們從耶穌中吸收的,並非靜態的生命,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流(flow of life),正如耶穌所講:「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便因父而生活;同樣,那以我為食物的人,也要有我而生活」。我們既已藉這生命之流得到與生命之源之間永不止竭的關係,便沒可能失去生活的動力。

然而,這神人之間的生命之流,有其獨有無二的起因,可見於耶穌的另一句話:「我所要給予的食糧,就是我的肉,為了讓世界有生命(Lat.: pro mundi vita)」。句末所指的,自然就是耶穌會在十架上把自己血和肉交出,有如出谷時的逾越羔羊一樣,作為死亡的使者經過天主子民居所而不入的記號,保存天主子民的生命;也有如贖罪日羔羊一樣,使人與上主關係修好。

另一方面,耶穌的這番話也使我們想起聖史若望在為他的讀者所寫的導言中所提到的:「在〔聖言〕內有生命」(1:4);耶穌是「聖言成了血肉」【註:原文同上:σάρξ [= sarx];『血』字乃譯者自行補充,配合現代漢語化字成詞】。所以,在吸收這血肉中的永生滋養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內化這聖言的內容:耶穌的言行。取了血肉的聖言,也就是天主上智,如讀經一所述,為世人擺設智慧之宴。藉著食用智慧所烹調的佳餚,飲用智慧所釀製的美酒,我們得到力量,「放棄無知,好能生存,並在明智的大路上前進」。

具體地說,我們應如何活出從基督血肉中吸取的生命滋養,如何體現出我們與天主之間的生活之流呢?今天讀經二所截選的《致厄弗所人書》給了我們三點啟示。首先,「不要糊塗度日,要設法明瞭天主的旨意」。當然,天主對每個人的旨意不盡相同,但這說明了我們應盡力辨別天主為我們每個人所定的使命。此外,既然本是生命之源的天主也是愛本身,那麼,天主對每個人的旨意都首當其衝的是去愛和得到愛。第二,「不要酗酒,它使人放縱情慾;卻要充滿聖神」。我想這並不是極端地要求所有人都滴酒不沾(當然有人做到這程度也絕非壞事)。這裏重點針對的是「放縱」,指的是對所有種類的感官享樂滿足有著不能自制的沉迷(參此句拉丁本:in quo est luxuria;另見葡:que leva à vida desregrada)。既然我們藉著聖神與天主維持生命之流,我們自當超脫這種沉迷,尋求在超性的事上得到滿足。最後,要「以聖詠、讚美詩和聖歌,此唱彼和,全心歌頌讚美上主」。既然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活力,全都來自上主,我們又怎能不事事感謝,天天讚美?

願所有吃喝主體血的弟兄姊妹,除了得到生命上的滋養外,也成為聖言在世上臨在的標記!

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生存的力量,生活的力量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生存的力量,生活的力量




在前兩個主日的福音選讀中,耶穌以與群眾對談的方式來啟示自己是生命之糧。按《若》脈絡,先有耶穌親手把五餅二魚分派給五千男士(婦孺另計)使之飽飫的事。因為耶穌奇能可使他們無需勞動便有魚有糧而要立祂為王,祂卻退避去了。群眾堅持要找到祂,祂卻直接指出,他們要找祂,只是因為『有飽飯食』,而非出於「已看到那『符號、標記』」(sign)。然後,耶穌與群眾連番對答,使他們接受了「從天上來的真正的食糧」並非瑪納,更使他們真心說出:「主!你就把這樣的食糧常常賜給我們罷!」。群眾對耶穌的啟示似乎有著正面的回應。那麼,事情的發展會否一直如此順利呢?

一切的轉捩點,就在耶穌回答群眾的這一句:「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裏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上主日福音選讀的結束;註:其實耶穌的話還未完,尚有五節,禮儀從略)。群眾仍然困於「符號」之內,未能跳脫。他們吃過了實實在在的餅和魚,他們與耶穌的對答中回顧了梅瑟時代的天降薄霜(即瑪納),他們以為這「從天上來的真正的食糧」。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從天上來的」指的是一個人,而且是個他們熟悉不已,甚至『由細睇到佢大』的耶穌。

群眾竊竊私語道:「這位耶穌豈不是若瑟的兒子麼?我們難道不認識他的父母麼?怎麼他會說:『我從天而降』呢?」。有時候,要了解一個人,的確需要了解他的過去。然而,又有時候,對一個人的過去太瞭如指掌,反而成了對明白現在的他的最大阻礙。《若》的這一幕自然屬於後者。他們對可見的耶穌這「符號」太熟悉,反而令他們沒看出這「符號」背後的意義:耶穌的真正身份;甚至是這份熟悉所引致的輕忽使他們拒絕接受這意義,儘管耶穌明明白白地向他們直接陳述這深層的意義。

如我上週所言,耶穌在這次啟示中,為了讓群眾的思路往祂所定的目標推進,就先要讓群眾明白,人除了肉身層面的饑餓外,還有超性層面的饑餓。這一點,也是今天的讀經一所埋的伏筆。話說在厄里亞大勝四百五十名巴耳先知並將之悉數殺盡之後,北國以色列那位來自外邦的王后依則貝耳就下了追殺令報復。厄里亞逃亡,躲入曠野,在吃下上主使者兩度帶來的食物後,「依靠那食物的力量,走了四十晝夜,到達天主的山曷勒布」。閱讀這段敘述的時候,焦點常被放在那兩頓食糧就給予了先知四十晝夜的神奇力量。然而,我認為,這兩頓麵包和水的簡單食糧的威力尚不在於此。

厄里亞因為被一路追殺,求生意志被逐漸磨滅,一心求死:「上主,我已受夠了,就請你收回我的性命吧!」。上主當然不允,反而派使者供食物。一輪歇息再加上兩度吃下上主使者帶來的食物後,厄里亞再無求死之念,反而用盡上主食糧所提供的力量,「走了四十晝夜,到達天主的山曷勒布」。在曷勒布山上,厄里亞在微風中聽到上主的聲音,重拾活下去的動力(繼續履行上主的使命),繼續上路。

當然,要能夠在人生之路上走到順遂,不要虛耗「天上神糧」力量,就要避免自找麻煩,作繭自縛。《致厄弗所人書》告誡我們:「所有毒辣、忿怒、怨恨、爭吵、咒罵以及各種邪惡,都應從你們中消除」。此外,我們也應讓「天上神糧」的力量發揮出來:「要以友善、仁愛相待,彼此寬恕」。

回到《若》。今天的福音選讀,也只是整段敘述的一段截選,主要是耶穌對群眾竊竊私語的回答。耶穌希望藉言語解釋群眾在前一天經驗到的『神蹟』(=符號),並理解背後的意義。只可惜,群眾即使曾經被耶穌奇蹟地餵飽,也沒法跳脫他們對耶穌過去的認識。在上主日的選段中耶穌已指明,與世上會腐壞的食物不同(包括瑪納),這「從天上來的真正的食糧」可「存留到永生」。因此,耶穌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說明:「你們的祖先在曠野中吃過『瑪納』,卻死了;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誰吃了,就不死。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
借用上述對讀經一的解讀,那「從天上來的真正的食糧」帶給食用的人兩重果效。一方面,這「真正食糧」保存食用的人直到永遠;另一方面,給予食用的人生命的動力,生活的意義。畢竟人活著,不單純只是為了存活下去(to survive),更重要的是要活出存在的意義(to live)。前者相對易懂;後者仍然艱澀,因為涉及意義。禮儀讓《若》脈絡暫告一段落的安排中耶穌說話的末句,就為後者埋下伏筆:「我要供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身體,是為世界的生命而獻出的」。至於群眾能否接受當中的意義呢?還要看下回分解。

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Tischgemeinschaft mit den Ausgegrenzten, Sieger Köder S.J.

在上星期福音選讀中,耶穌以五餅二魚飽飫五千(只算男士,婦孺另計)後的第二天,群眾發現祂已離開,他們便執意要找到祂,也許仍想強立祂為『人民領袖』。群眾找到了耶穌後,祂對他們說了一段的話。第一句頗為尖銳:「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尋找我,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蹟,而是因為吃飽了餅」。耶穌此話怎解?難道以五餅二魚飽飫五千人(婦孺另計)都不算是神蹟嗎?

這就回到我們上次提到過的問題。與其他福音不同,在希臘原文中,《若》並不會用「奇蹟」(希臘原文:δύναμις;直譯:大能〔之事〕)一詞來稱耶穌的奇行大能,而是用「σημεῖον」(英:sign)。這字直譯過來,意思是:「符號」、「標記」、「徵兆」,甚至「指示牌」。「符號」的特點是,其用意並不在於要人一直把注意力停留在它們之上,而是背後所指的人、事、物。

換言之,耶穌點出了群眾在信仰路上的局限。他們確實經驗了耶穌的奇行大能:以五餅二魚飽飫五千人,但他們卻沒有「看到」這「符號」背後之所指。因為面對的是眼前𠾐𠾐作響的肚子,他們便只顧著肉身上的溫飽。他們甚至對用來填肚的餅和魚背後的意義根本毫無興趣,因此也無意花心思去用「心眼」去看「符號」這表象背後的意義。

耶穌點出群眾的這局限也值得我們反思。我們究竟是否只因為經驗過上主為我們出乎意料地解決了當下的難題困境而追在祂後面?我們有否真的「看到了神蹟」(=〔嘗試〕參悟出一些背後的啟示)?甚至乎,如果主所行的這「符號」與我們的期望不符,甚或使我們不愉快、不滿意的時候,我們會否冷淡對待,愛理不理?

回到耶穌的那段話。在第二句,祂話鋒一轉,指向祂(以及我們)經常看到的事:「你們不要為那可朽壞的食糧操心,卻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努力,也就是人子將要給你們的」。人生在世,除非大富大貴,否則都需要為口奔馳。耶穌當然不是要我們翹起雙手,奢望天掉食糧,或待發橫財。耶穌要指出的是,人的必需,除了人性的衣食住行之外,尚有超性的需要。然而,群眾顯現並不明白耶穌的意思。他們追問耶穌說:「我們應做甚麼,才算從事天主的事業呢?」。

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呢?要解答這問題,我們不得不稍看原文。在希臘原文中,中譯本中耶穌第二句的「操心」和「努力」,以及群眾提問中的「從事」和「事業」,全都來自字根「ἔργον」(=ergon),意思是「工作、勞動」(英:work, labor;葡:trabalho)。換言之,群眾的邏輯是,既然世上那可朽壞的食糧需要勞碌不斷方能賺到,那麼不可朽壞的食糧自然就需要更辛苦地、更汗流浹背的賣力工作才可得到。這種此世的邏輯,使他們完全忽視了耶穌後面的那句話:「〔那永生的食糧〕就是人子將要給你們的」。

這也是對我們的一大提醒。「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並不是我們靠著做了甚麼豐功偉績賺來的。永生並不是論功行賞的獎品。假若如此的話,永生是根本沒有任何人能夠單靠自己的付出賺取的。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信靠耶穌基督就是成全人類成聖之路。

到此,猶太人仍不以為意。他們的思想框架仍然停留在表象。他們以為,當年梅瑟在曠野中使他們得到從天空飄下來的瑪納,那才是「天上食糧」。耶穌卻指出背後的意義,𧶽下瑪納的不是梅瑟,而是不願意祂子民餓死曠野的天主。耶穌並直接地指出祂五餅二魚「符號」背後的意義(雖然措辭仍有點隱晦):「天主的食糧,是那由天降下,並把生命賜給世界的」。

猶太人終於作出了態度上的轉變。他們對耶穌說:「主,請常賜給我們這種食糧」。然而,從這句可知,他們心中所想的,仍然是使肉身飽足的食糧。的確,尤其在物質匱乏、望天打掛的古代,人每天的饑餓,每天對食糧的需求,使人無法感到安穩。人要不斷勞動方可勉強糊口,這幾乎壓迫得每個人都喘不過氣來。他們心想,既然比昨天的五餅二魚,或者曠野中的瑪納,更能使人保持飽飫的食糧,他們當然更想得到。

來到這一步,耶穌決定把祂的啟示推進到底。祂對群眾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裏來的,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口渴」。耶穌藉由群眾的一條條問題,逐步向他們啟示出他們所經驗到的事件背後的更深層意義。祂嘗試幫助他們明白到,祂把自己交出,成為他們的食糧,就是他們(以及我們)最迫切需要的一種無可比擬的生命的來源。為此,祂要他們明白兩點:一)人是有另一種層次的饑餓;二)要培育信德,就要放下上主施恩乃論功行賞的想法。

至於,猶太人能否接受耶穌的啟示呢?就要留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