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聖言啟航] 甲年天主聖三節 -------- 愛的奧蹟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天主聖三節

愛的奧蹟

Jacopo Tintoretto (–1594). “La Trinità” (1561). Sabauda Gallery

按禮儀年的安排,在復活期完結進入常年期的時間,禮儀讓基督徒們慶祝天主聖三節和基督聖體聖血節。這兩個禮儀節日,給予我們特定的時間來默想這兩端相關的信理。當然,這兩端信理——尤其天主聖三——是徹徹底底的奧蹟,難以一紙專欄完全闡釋。讓我們只集中於依照禮儀為我們提供的讀經,來就這端奧蹟稍作省思。

今天的讀經,主要處理這端信理當中的兩大問題。其一,讀經一、答唱詠,以及福音選讀向我們展示出天主的本質是甚麼。其二,讀經二主要集中在聖經中明確地提到天主三位一體的其中一段。

對天主(的本質)的認識,自以色列民史始。就好像我們認識其他人一樣,首先要知的,是名字。在今天的讀經一中,梅瑟呼喊上主的名字:「雅威」(出34:5-6)。這是個神秘萬分,意義難以言喻的名字(見出3:14)。這一方面表達出,天主本質上是人類無法完全參透的。另一方面,梅瑟在呼喊「雅威」的同時,指出了上主的特質:「雅威是慈悲寬仁的天主,緩於發怒,富於慈愛忠誠」(出34:6)。這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把天主形容為「慈悲」的。在原文中,這形容詞譯自「רַחוּם」(音:raḥûm)。此字字源大概就是名詞「רֶחֶם」(音:reḥem),即「子宮」。這裏的意義也有兩重。一方面,慈悲,就是對別人遭遇有種揪心的難受,而天主對人類,正正就是無時無刻都懷著這一種感受;另一方面,與今天特別相關的,就是天主本身超越我們人類對性別想像的局限。的確,我們按習慣稱祂為父,但祂同時也具有母性的特質。此外,天主的寬仁,就是祂對人類的大方是無止境的;祂的緩於發怒,更是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反省自己的過錯,並勇於承認。最後,天主的忠誠,乃是對祂自己曾經與人所立的盟約的忠誠。也就是說,祂永不會離棄每一個人,置之不顧。

對天主的這些特質有更言簡意賅的敘述的,是今天的福音選讀(見若3:16-18)。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想必就是:「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衪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16節)。沒錯,天主所有特質,以至祂的整個救恩計劃,都可濃縮在一個「愛」字之中。以致後來若望宗徒所創立的團體會指出愛就是天主的本質:「天主是愛」(若一4:8, 16)。更重要的是,天主的愛並不流於言說,而是徹底地付諸行動的:「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可以說,在整個救恩史中,即天主的創造世界,揀選以民建立舊約,永遠奠定達味王國,以及最終藉著交出自己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拯救整個人類,及至世末整個受造界煥然一新的整段人類歷史中,天主藉著在每個階段中與不同的人的交往,逐步向人類展示出自己的本尊(見《天主教教理》第234段)。

篇幅所限,讓我們馬上來看看整部聖經中少數提到聖三三位的一段章節——保祿《致格林多人後書》的結束(格後13:11-13)。在書信的最後,保祿先對格城信友作最後的訓誡,然後對他們作了一個十分特別的祝福:「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寵,和天主的愛情,以及聖神的相通,常與你們眾人相偕」(13節)。在後來的基督信仰禮儀傳統中,這句話(的變奏)已經成了每次感恩祭必用的致候詞了。可是,即使是在整部聖經內,這樣的祝福也確實並不常見。

在保祿的著作中,耶穌的恩寵,指的就是救恩,當中包括各種神恩和祝福。次序方面,今天禮儀的排序是按父子神的第次;保祿則先提到耶穌基督。箇中原因,大概是對保祿來說,一個人對天主的認識,最終來自他與耶穌基督相遇的經驗,尤其是天主藉著耶穌所顯示出的祂對每個人的愛。保祿信尾祝福的第三部分,是請求聖神的陪伴。《思高》的「相通」,譯自希臘語「κοινωνία」(音:koinōnia;意思:交情、情誼,指同屬一個群體的伙伴關係)。簡言之,天主藉基督向人類展示對整個世界的愛情,對後來的世代基督徒來說,也只有在基督徒團體之內,因著聖神在其充滿著愛的言行之中的臨在而一次又一次的再度呈現出來。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聖神 降臨 充滿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聖神降臨節

聖神 降臨 充滿



瑟納(Siena)主教座堂祭台畫(聖神降臨)(繪於1308-1311年間)。
畫家:杜曹(Duccio di Buoninsegna)(生卒:1260–1318)。
現藏於:意大利瑟納主教座堂博物館。

聖神降臨節,舊稱「五旬節」(旬=十天),其前身是一個猶太信仰的節日。話說在出離埃及時,在橫渡紅海四十九天之後,以色列人到達西乃山下。在第五十天,「西乃全山冒煙,因為上主在火中降到山上」、「全山猛烈震動」(出19:18),並與以色列立約。時至今日,猶太人仍然慶祝這節日,是為šāḇuʿōt(字義:weeks;有中譯本作:七七節)。說希臘語的猶太人稱之為hē Pentēkostē Hēmera(字義:the Fiftieth Day;即:第五十天)。這亦是基督信仰傳統所採用的名字。

《路-宗》作者所描寫的聖神降臨一幕,其實也充斥著不少舊約的主題。其中之一,就是如上段所提到的盟約。正如猶太人在上主從埃及奴役中解放了他們出來後的第五十天紀念天主在西乃山與他們所立的盟約,我們也在基督從死亡中解救了我們出來後的同一天慶祝這個新盟約的團體的組成。

好像在舊約中每每描寫到上主顯現時總是驚天動地的,《宗》第一章也不惶多讓,包括有如暴風造成的巨響、有舌狀的火焰降在在場每個人的頭上、操不同語言的人同時聽懂等。因此,在讀到這一章時,我們卻經常把重點放在這些東西上,去辯論這些細節曾否真實發生。這問題的確很重要,但這樣就似乎忽略了最重要的問題:人被聖神充滿,是甚麼意思?

今天的各篇讀經中都暗藏一些提示。先談《宗》。在領受聖神後,門徒們馬上衝出去向人講道,而來自不同地區,即操不同語言的人,都聽懂他們的說話。我們不能確定就是門徒們各自說一種不同的語言(即xenolalia),還是他們一同說著一種超驗性的語言(所謂的glossolalia)而操不同語言的聽者都同時聽懂。但可以肯定的是,聖神降來之後,被基督的福音喜訊所吸引的人,不再因為語言而被區分,反而成為一個團體。

這一點在保祿的信中更為突出。首先,聖神充滿一個人,必使得他承認耶穌是主。第二,聖神讓每個跟隨基督的人都身負不同的使命,在世上各司其職。第三,在教會內的各職務,以致每個成員本身的一言一行,都應以拓展基督信仰、為整個團體服務為目的。最後,無論各人的職份如何不同,卻全都同屬一體。保祿甚至引申指出,因此,基督徒團體──教會──中,無論是來自不同種族的人,抑或社會地位的高低,都應無分彼此,同屬一體。

在《若》中,宗徒們領受聖神的方式有些許不同,是耶穌藉噓氣讓他們充滿聖神的。這大家都知道,很可能是呼應上主在《創》第二章中造人的一幕。此外,基督並馬上把赦罪(與否)的權責交託給宗徒們。這先令我們記起,禮儀在數週前讓我們聽到耶穌對門徒們說過的話「我不會留下你們,像孤兒一樣」(見若14:18)。被聖神充滿,首先就是耶穌在世上繼續陪伴著每個跟隨他的人的方式。此外,聖神每充滿一個人,就是一次新的創造,不斷地為這一個寬恕及修和的團體帶來新成員。

但這又同時預示著,這個天主的新創造,被聖神所充滿的團體,並非十全十美,有時會有意無意傷害了彼此。這一點,保祿自己有切身的經驗。他之所以要寫《致格林多人前書》,從這封信的內容看來,就是因為該城的團體出了不少問題:有關性的道德、食物、婚姻、女士如何參與基督徒公共崇拜聚會,以及如何舉行主的晚餐等,當然還包括團體內各勢力的不和甚至彼此以言語攻擊。保祿又寫信,後來又再度到訪格林多城,為的就是要確保這個基督徒團體能夠彼此聆聽,而且互相寬恕,然後重新上路。

由此可見,聖神的充滿,並不是要讓被充滿的人來眩耀,甚至(有意無意地)造成基督信仰團體的分裂。相反,被聖神充滿的人,勇於對人宣講基督、堅持祂愛上主愛近人的價值。他們致力讓基督喜訊能讓世上操不同語言的人都聽得懂。為了使他們每個人有能力完成其在基督團體中的獨特使命,聖神都會賦予他們不同的神恩。他們會盡力把寬恕帶到基督徒團體以至世界的每個角落。每個追隨基督的人,無一不被聖神所充滿。讓我們竭力,使基督的噓氣生生不息!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聖神降臨節(五旬節) ---- 聖神的氣息 日新而又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聖神降臨節(五旬節)

聖神的氣息 日新而又新



今天,是禮儀曆中重大的日子,是新約的五旬節,我們基督徒又稱之為「聖神降臨節」。這主日的讀經一(宗2:1-11),記述了當天所發生的事。五旬節,本是舊約的節日。以色列子民又稱之為「收成節」(出23:16)或「初熟節」(戶28:26)。純粹從字面意思來看的話,這節日的名字是「七七節」(出34:22;戶28:26),本義就七個七天(即七個星期)之後的那一天——即第五十天——的意思,所以又名「五旬節」。這節日本來紀念的,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群眾在西乃山下透過梅瑟之手與上主立約,領受『律法』,從而正式成為天主的子民。

事實上,《宗徒大事錄》中描繪「聖神降臨」的一幕,也有些細節是在呼應當日上主與以民立約的畫面的。舉例,《宗》中提到聖神降臨當日「從天上來了一陣響聲,好像暴風颳來」(宗2:2),《出》則說上主與梅瑟立約當天「山上雷電交作,濃雲密布,角聲齊鳴」(出19:16)。可以說,《路—宗》作者是有意要他的讀者在回想聖神降臨——末世天主子民(=教會)的誕生——的一幕時與西乃事件——舊約天主子民(=以色列民)的誕生——聯想起來。

《宗》的「聖神降臨」,不單連結舊約時代的事件,也呼應著其上集——《路加福音》。《宗》說,那一天,就在他們看到火舌散落在各人頭上的一剎,「眾人都充滿了聖神」(宗2:4)。而《路》則告訴我們,在耶穌受洗時,「聖神藉著一個形像,如同鴿子,降在衪上邊」(路3:22)。及後,當耶穌從曠野中受試探後回來時,《路》說:「耶穌因聖神的德能,回到加里肋亞」(路4:14)。在那裏的會堂裏,祂朗讀聖經【當時只有舊約】時,選讀了《依撒意亞先知書》中以下的一段:「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路4:17-18;見依61:1-2)。很明顯,《路—宗》作者要強調的是,當日降在耶穌身上的聖神,現已降了在祂的追隨者——基督徒——身上了。

由此可見,禮儀藉讀經一讓我們從《路—宗》的角度來理解聖神降臨的奧蹟:救恩史的連貫性。聖神降臨,作為新約天主子民新生的一刻,乃繼承自舊約以色列子民的選民身份;作為基督徒團體的誕生,也是讓我們承傳耶穌基督在此世救贖工作的使命。

如果說讀經一強調的是聖神降臨與此前救恩史的連續性的話,作為其回應的答唱詠則把焦點放在聖神降臨的『新』:「上主,請你噓氣,使大地更新」(修自詠104:30;答唱詠答句)。聖詠第一0四篇,本是讚美天主令人歎為觀止的創世工程,以及使萬物井然有序的天主上智的一篇禱詞。聖詠的開首句:「我的靈魂,請讚頌上主!」(1節),表達出聖詠作者對上主由衷的感恩之情。在理解這句時,我們不應以把人一分為二的「肉身—靈魂」的概念來理解。這裏並不是說,讓靈魂去讚美上主就夠了,肉身就不必做任何事。句中的「靈魂」,譯自希伯來文中的「נֶ֫פֶשׁ」(音: nép̄eš),本義其實是「呼吸」(英:breath;葡:fôlego或respiração;字源與「喉嚨」有關)。換言之,這是一種詩意的寫作手法,意思其實是聖詠作者他以自己整個的生命來讚美上主,直到自己『斷氣』為止【按:古以色列人時代,死後復活的信念尚未紮根】。

聖神降臨的「新」,尤見於答唱詠第二節的下半部分:「你一噓氣,萬物化生;你使大地,更新復興」(30節)。這對句描述的,分別是天主的創世和祈求天主更新祂的創造(即:creation及re-creation),後者正在今天得到實現。如果大家有留意細節的話,不難發現這篇聖詠的作者尤其鍾情「氣息」的圖像。藉著這句中提到上主所噓的「氣」(譯自希伯來原文:ר֫וּחַ;音:ruach;本義:清風、呼氣),聖詠作者想我們回憶起天主創世之前一剎(創1:2),在大水之上運行的天主的神(這裏譯自同一個希伯來原文:ר֫וּחַ),也使我們想到上主在以泥土造人後,向人所噓的一口生氣(這裏雖然不是譯自同一個原文「נְשָׁמָה」,但圖像相近)。按後者所引申的傳統,《若》就寫下了當中的耶穌復活當日,升天之前,耶穌向門徒們噓了一口聖神之氣的一幕(見今天福音選讀)。

最後,聖神降臨對基督徒生活的意義,可見於天主教教理的闡釋:「當父派遣聖言時,也常派遣自己的氣息:聯合的使命指聖子和聖神同時受派遣,在此兩位雖
有區別,但不可分離。雖然,是基督為人所見,成為不可見的天主的有形肖象,然而是聖神把祂啟示出來的」(第689段)。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升天 仍然臨在的離開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耶穌升天節

升天 仍然臨在的離開



The Ascension. Peter Rogers (1933-)

「升天」的意思是甚麼呢?中文的翻譯,由兩個概念組成:「升」+「天」。前者是移動方法,後者是目的地。然而,外文較單純,只有一個概念:上升(the Ascension)。那麼,從字譯而言,中譯似乎是增加了一個原本並沒有的概念,但從意譯而言,這增加又好像是補充了原本的單純。

在閱讀《宗》就耶穌『升天』所作的描寫時,「天」作為目的地,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宗》寫道:「耶穌…就在他們目睹下,被舉上升。一片雲彩向祂迎上來…。宗徒們向天注視祂上升…」。「被舉上升」、「雲彩」和「向天注視」等,都栩栩如生地描繪了耶穌『上升高天』。

正正因為《宗》(以及會在乙丙兩年中讀到的《谷》和《路》)如此具體地透過文字把畫面呈現於讀者眼前,讓不少基督徒都把注意力放在耶穌升天這一幕的各項細節中:耶穌如何上升?升往哪裏?祂從地上哪處升天?等等。然而,隨著現代物理學日益發達,我們對天的概念已與古人不同。古時,人們以為天與地相對:天不屬於地,不屬於這世界,甚至超越這世界。但在今天,我們已知道,無論天空,甚至太空,也是這世界的一部分。甚至大地──地球──也不過是整個太空──宇宙──的一分子。如此看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反而是:耶穌『升天』的意義是甚麼?

事實上,《致厄弗所人書》的作者已解答了這問題。基督,身為父的受傅者──默西亞,為了完成父的旨意,最終接受被釘在十架上而死的命運。為此,天主不單「使祂從死者中復活」,更「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高於一切率領者、掌權者、異能者、宰制者,以及所有現世及來生可稱呼的名號之上」。可以說,《宗》所說的耶穌「被舉上升」(見拉:elevatus est = he has been elevated),甚至整幕耶穌『升天』,很可能是以隱喻(metaphor)的方式來象徵耶穌的地位被父所擢升,以及象徵耶穌從地上人間的(即:可見的、可觸摸的)的存在到與天主同在的(即:不可見的、不可觸摸的)存在的轉化過程。

不過,最重要的問題還是:耶穌『升天』,對我們來說,意義是甚麼?這反而是以畫面和情節來處理耶穌『升天』一事的《宗》和《瑪》在敘述中就已回答了的問題。首先,是在基督徐徐上升時,使者對宗徒們所說的第一句話:「加里肋亞人,你們為什麼還站著望天呢?」。這不僅是對他們的,也是對歷史基督徒的當頭棒喝。『升天』一事縱然蔚為奇觀,但基督徒不應沈溺於奇觀之中。

的確,無論在《宗》或《瑪》,耶穌在『升天』前,都正正式式地向門徒們委以重任。在《宗》中,祂對他們說:「當聖神降臨你們身上時,你們將充滿祂的德能,在耶路撒冷、整個猶太、撒瑪黎雅,甚至天涯地角,為我作見證」。換言之,耶穌要求他們一層一層地走出自己的地方,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逐步把證言向外散佈。《瑪》所記述的說話,大意也相近:「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導他們遵從我囑咐過你們的一切」。

當然,隨著《宗》的敘述一直開展,我們明白到這樣的路並不易走。有來自內部的合理紛爭(如第五主日《宗》讀經一中所見),更甚的是外在的挑戰,從理性上的爭辯,甚至人命傷亡。因此,《瑪》中的耶穌,在把教導萬民的使命委派給十一位宗徒之後,祂在整部《瑪》中最後的一句話是:「我天天都和你們在一起,直到今世終結」。

今世的終結是何時?是否那時基督便不會再和我們在一起呢?恰恰相反,《宗》中的白衣使者告訴宗徒們:「你們看見了祂怎樣升天,也要看見祂怎樣降來」。耶穌的『升天』預示著祂的再來。不過,在這段中間的時間,就是教會時間,也就是基督徒團體在聖神的引領下,審度時代的徵兆,按耶穌教導的主旨來勸導、來陪伴、來見證。慶祝耶穌升天節的意義,就在於活出基督徒為祂以言以行向世界作證的使命。雖然祂『升天』了,但在天父右邊的祂卻仍在我們身邊與我們一起為祂作證。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聖言啟航] 甲年耶穌升天節 ------ 離開仍在旁 有愛便有祂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耶穌升天節

離開仍在旁 有愛便有祂


The ascension - Peter Rogers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來到復活期快結束的時候。今天的四篇讀經(把答唱詠也算進去)都與今天的禮儀主題息息相關——耶穌升天。讓我們順著禮儀的順序,來把四篇讀經都稍為談談。

禮儀的傳統把耶穌升天的日子定在祂復活後的四十天,但「四十天」這期間,在整部《新約》中,則只出現在今天讀經所截選的部分(宗1:1-14)。即便是在《路加福音》中【按:一般相信《路》與《宗徒大事錄》出自同一人之手】,行文也暗指耶穌是在復活的同一天升天的(見路22:36-53)。然而,這四十天的等待期,完全符合《宗》的寫作目的。這段相處時間能讓門徒們重新振作,畢竟他們中絕大部分人都曾在耶穌被捕後拋棄了祂,離祂而去了。更重要的是,這段相處時間讓初生教會有機會去處理一個當時基督徒們相當關注的問題,就是耶穌何以遲遲還未再來:「主,是此時要給以色列復興國家嗎?」(6節)。這未必一定是門徒們的說話的逐字紀錄,但肯定清楚地表達出他們的疑惑,就是:天主下一步將會做甚麼,以及祂何時會做這事。提出這些問題,其實都是人之常情。不過,耶穌最看重的,似乎並不是事情的時機,而是基督徒如何可以得到必需的裝備:門徒們要靜候聖神降臨。正如《路》記述耶穌在臨升天時一剎對門徒們所說的:「看,我要把我父所恩許的,遣發到你們身上;至於你們,你們應當留在這城中,直到佩戴上自高天而來的能力」(路24:49)。

作為對讀經一的回應,禮儀為我們選取了《聖詠第四十七篇》。在古以色列國的時候,這本是一篇在新君登基時所用的讚歌。的確,古人時常把天主想像成一位端坐在天庭御座的君王,居高臨下的看顧著地上的統治者。尤其在有新的君王——古人以其為天主在世的代表——登極的時候,或者慶祝君王登極週年時,這樣的圖像更是盛行。學界估計,這篇聖詠大概就是為這類慶典而創作的。這篇聖詠頌揚天主為萬國的統治者,並呼籲世界萬民接受天主的統治(見5-7節)。

在今天的禮儀脈絡下,這篇聖詠的另一重意義自是不言而喻:基督登基於天主父的右邊。在基督信仰傳統中,多有視耶穌升天為基督加冕為王的慶典。在這一天,祂榮登御座,運用天主的王權,統治天主所創造的一切。

耶穌升天對基督徒生活的意義,《致厄弗所人書》的作者以三節的文字來仔細解釋了:「祂對我們虔信的人,所施展的強有力而見效的德能是怎樣的偉大。正如祂〔=天主〕已將這德能施展在基督身上,使祂〔=基督〕從死者中復活,叫祂〔=基督〕在天上坐在自己右邊,超乎一切率領者、掌權者、異能者、宰制者,以及一切現世及來世的可稱呼的名號以上」(厄1:19-21)。而且,「〔天主〕又將萬有置於祂〔=基督〕的腳下,使祂〔=基督〕在教會內作至上的元首」(22節)。換言之,《厄》的作者在說,雖然我們的肉眼未能看見基督,但祂已成了萬有的元首;雖然這統治並未完全彰顯出來,但我們應帶著信心和希望,靜待這統治達致圓滿。並與此同時,以言以行的為基督的教導作見證。

今年是甲年,因此禮儀為選取按《瑪竇福音》所載的耶穌升天一段(瑪28:16-20)。不過,《瑪》的記述與《路—宗》的(至少在行文上)不盡相同。按《瑪》所載,耶穌的升天是發生在加里肋亞,而不是在耶路撒冷。按《瑪》所載,耶穌在復活後的一段短時間後升天的,大概是在門徒們按祂指示從耶路撒冷回到加里肋亞(見瑪28:10;另見谷16:7)後的時間。最明顯的,是《瑪》視耶穌升天為基督信仰團體——教會——誕生的一刻。事實上,在整部《新約》中,只有《瑪》明明白白地指出耶穌有意建立教會,並明文囑咐祂的門徒們去為人付洗。在耶穌升天之時,按《路—宗》的說法,門徒們只是抬頭呆望天上,不知該何去何從;但按《瑪》所載,則有耶穌給他們清楚的指示,下一步該如何做:「去使萬民成為門徒」(瑪28:19)。

自此刻起,基督徒的使命,便是去讓萬民誠心悔改,接受洗禮,並教導萬民去遵行祂所吩咐我們的一切(見瑪28:20);也就是身體力行的為基督「捨己為人的愛到底」的『統治』作見證。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聖言啟航] 甲年復活期第六主日 -------- 天主不在的臨在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六主日

天主不在的臨在


Iain McKillop. Pentecost. Guildford Cathedral, England

來到今年復活期的最後部分,禮儀讓我們在讀經一中見證著初生教會的發展。初生教會一度只停留在耶路撒冷及鄰近地區,現在卻已擴展到撒瑪黎雅地區。如果大家已經讀過整部《宗徒大事錄》的話,也許乍看之下,會覺得斐理伯的撒瑪黎雅之旅與保祿的傳教旅程有些相似。然而,事實上,斐理伯此行本非自願。只要我們往禮儀截段之前數節(宗8:1-4)看看,就會知道,當時仍未皈化的掃祿(即保祿)迫害初生教會,幾乎把所有基督徒都趕出耶路撒冷。大部分人躲在猶太地區,但有一些人,譬如斐理伯,最終流落到更遠、更北、更偏遠的撒瑪黎雅地區。

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這些迫害完全沒有影響到教會的職務。初生教會被趕出耶路撒冷,乍看確是迫害,但卻反而成了初生教會把福音帶向更多民族的催化劑。斐理伯自己很可能不過是因為避開危險而逃出耶路撒冷,但很明顯,他的信仰並沒有被打敗。透過聖神的德能,他能夠說服大批的撒瑪黎雅人相信耶穌。那些很可能從未聽說過耶穌的人終於很到救贖,至少部分原因是信友較早前在耶路撒冷所遭受的迫害。一個團體或民族當下所面對的窘境,天主很可能會轉危為機,化壞事為好事。因此,在身陷困境時,基督徒毋而對天主有所怨懟,反而要堅定信心。這一點,禮儀會以答唱詠來呼應。

今天禮儀所選的這篇聖詠——《聖詠第六十六篇》——是《聖詠集》中頗獨特的一篇作者在形式、對象以及圖像等層面上都有輪替改變的情況這篇聖詠時而是個人的讚美詩,時而則是整體的讚美詩;有時是在對上主說話,有時則是對群眾說話;要不起用出谷事件的圖像,要不使用充軍巴比倫的圖像。

雖然作者在寫作手法上變化不定,但他的訊息卻是十分明確的:無論在天主子民身上發生了甚麼事,上主都不會對他們置於不顧,拋諸腦後。聖詠作者之所以讚美天主,是因為當年,當法老的軍隊快將把以色列民驅趕,快要把他們迫著跳入海水中淹沒之際,上主為他們分開了海水。儘管在曠野中,他們無法通過天主的試煉,祂仍然把他們安全地引領進入應許之地。甚至當祂子民犯了罪,又或當聖詠作者自己犯了罪的時候,天主仍舊一直在他們身旁,準備著去寬恕他們。

無論有意無意禮儀藉讀經二讓我們回到如何正確地面對迫害的主題。《伯多祿前書》的作者,剛剛才告訴他的讀者們,要為做對的事而受苦,那麼就是有福之人了(見上主日讀經)。現在,他力勸我們不要懼怕那些因為我們做了對的事而傷害我們的人。相反,他說,我們要尊崇基督,並要隨時準備好為我們所懷有的希望作見證。《伯前》作者更勸告我們,不要尋求報復,即使義怒也不要發洩出來,反而要以德報怨。我們的行為要十分體面,以致那些誹謗我們的人蒙羞。《伯前》說,我們要勉力達致這境界,因為這就是基督向我們展示出的表樣。

最後,我們來到今天的福音選讀。禮儀今天所選的福音(若14:15-21)基本上是接續上主日的(若14:1-12)。在上主日的選讀中,耶穌已指出祂與父原是一體,而且當門徒們也共享這合一時,父將更受光榮。今天,耶穌說得更加直接,指出真正愛祂的門徒,理當遵行祂的命令。而這些命令中最重要的,祂剛剛就告訴了他們:「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13:34-35)。

從耶穌今天所說的話看來,祂似乎已『聽』出了門徒們的內心獨白:『祢怎能期望我們這些普通人好像祢一樣地去愛呢?!』。耶穌的確希望我們好像祂一樣地去愛,但祂並不期望我們單靠自己獨力地完成。因此,祂將向我們派遣聖神。透過聖神,耶穌繼續與祂的門徒們一起生活,引導他們,並幫助他們遵行祂剛剛給予他們的那道命令。

耶穌在《若望福音》中的這份許諾,既是對《若》的讀者所作出,也是對我們所作的。儘管我們尚未親眼目睹耶穌,祂既非擯棄了我們,也不要是任由我們單靠自己來完成祂的愛的誡命。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聖言啟航] 甲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 無分彼此的愛 真理與生命之道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無分彼此的愛 真理與生命之道


Fra Angelico: Lunette of the west wall in Niccoline Chapel

我們先在復活期第二主日聽過了《宗徒大事錄》首次就初生教會發展的小結,今天禮儀就讓我們聽到《宗》的第二次小結(6:1-7)。第一次小結發生在伯多祿在聖神降臨那天他所作的首篇講道辭——教會團體第一次吸納新人(有人視之為教會團體的正式誕生)——之後,第二次小結則發生初生教會第一次出現難題(危機)的時候。話雖如此,但在這段小結的開首和結尾,作者兩度強調教會仍在不斷發展,新增人數仍不跌反升。

那麼,究竟初生教會的這考驗是甚麼事呢?「那時候,門徒們漸漸增多, 希臘化的猶太人,對希伯來人發出了怨言,因為他們在日常的供應品上,疏忽了他們的寡婦」(6:1)。簡言之,一方面是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許更嚴重的)是這不均看來是與弱者的出生背景有關的。稍作解釋:與今天完全不同的是,初生教會的大部分成員都仍是猶太人(這裏不單是指血統,更是指戶籍)。雖然同是以色列民族的後裔,希臘化了的(=出生於巴勒斯坦地區以外的)猶太人(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旅居異地的猶太僑民)因為資源不足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有見及此,初生教會的領袖們召開了會議,商討此事。值得留意的是,會議成員除了十二宗徒之外,還包括其他門徒們。最後決定是,從與會的門徒們中選出七位具聲望的人,解決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從名字看來,這七人都是希臘化了的猶太人。或許由於宗徒們是從初生教會中利益(懷疑)被侵化的少數/弱勢群體中選出人選並授之以權處理問題,情況似乎得以紓解。因此,「天主的道漸漸發揚,門徒的數目在耶路撒冷大為增加」(7節)。

由於篇幅所限,讓我們馬上轉而看看今天的福音選讀。今天的福音(若14:1-12)選自按《若望福音》所載耶穌的〈臨別贈言〉。在這選段中,有兩位門徒,各問了兩道問題,但其實都是同一主旨的變奏。多默問的是『路』:「主!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裏去,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5節);而斐理伯要求的則是『目的地』:「主!把父顯示給我們」(8節)。二人的提問,都顯示出他們並未真正明白到,耶穌就是通往那目的地的「道路」。他們更領會不到,看見耶穌,就是看見了天父。

《若》的作者——聖史若望——經常借用一些人物的低領悟力來說明一些深層次的信念。在今天福音選讀的第一部分,耶穌提到祂將離去,但祂定會為了屬於祂的人而回來。接著,祂提醒門徒們,他們實在已經知道通往祂所應許那永恆的生命的道路。多默卻有所疑惑,他認為他們並不知道這道路,於是便主動向耶穌提問,祂準備離開他們回到父那裏的路線。面對這問題,耶穌就回答了:「我是道路、真理、生命」(14:6)。

使用「道路」這意象,在《舊約》已有悠長的傳統。「道路」單在《聖詠集》中出現過約一百五十次,始見於聖詠第一篇:「凡不插足於罪人的道路的人才是有福的!」(見1-2節)以及「因上主賞識義人的行徑,惡人的行徑必自趨沉淪」(6節【按:《思高》譯本中的「行徑」與「道路」,在原文中是同一個字「דֶּרֶךְ」】)。耶穌的道路(Jesus’ way),就是義人之道,也是祂的門徒們務必效法的生活方式(way of life)。

徒弟,自當要效法師傅;但耶穌那句話——「我是道路、真理、生命」(14:6)——有更深的意思。在數章前,耶穌就說過:「你們如果固守我的話,就確是我的門徒,也會認識真理,而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見8:31-32)。在翌日,當耶穌站在比拉多面前時,祂也會說以下這句話:「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18:37)。只有把耶穌內化,聆聽祂,並放開心懷讓祂解放我們使我們得到自由,要獲得耶穌所說的真理。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就耶穌的這句話作了非常好的默想,讓我原文緩引如下:「祂教導我們,人究竟是甚麼,以及人到底要做甚麼才可真正成為人。祂向我們指出道路,而這條道路就是真理。祂本身既是道路,又是真理,職是之故,祂也是我們全人類所尋求的生命。祂向我們展示出超越死亡的生命;只有能夠做這事的才真正是生命的導師」(教宗本篤十六世,通諭《在希望中得救》,第六段;拙譯自:「Ille docet nos quisnam vere sit homo et quidnam facere teneatur ut vere sit homo. Ostendit Ille nobis viam et haec via veritas est. Ipsemet sive via sive veritas est, idcirco etiam vita est quam omnes quaerimus. Monstrat Ille nobis viam ultra mortem; tantummodo qui hoc facere valet, verus est magister vitae.」)

通諭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