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 —— 欲父施於己者,先施於人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

欲父施於己者,先施於人




今天福音選讀中的「你們應當慈悲,如同你們的父那樣慈悲」,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沒錯,這就是教宗方濟各為2016慈悲特殊禧年所定的主題—「如同天父,滿懷慈悲」—的出處。雖然慈悲禧年轉眼已逝兩載,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再需要待人慈悲。相反,耶穌勸勉是不限時限的。換言之,祂對我們說的是:「你們無時無刻都應當慈悲」。

耶穌首先對祂的聽眾說:「你們應該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惱恨你們的人;應為辱罵你們的人祝福,為傷害你們的人祈禱」。這乍聽之下與世間一般人的做人哲學完全相反,所謂:「有仇不報非君子」。即使孔子也反問他的弟子:「以德報怨,則何以報德?」(參《論語・憲問第十四》)。然而,想深一層,確實也只有美善和博愛可化解仇恨,只有祝福可化解辱罵,只有為人祈禱才能使他不再傷害別人(因為只有天主能夠改變人的心)。

值得玩味的是,耶穌直截了當地把祂這第一段話的訊息總結了出來:「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對待別人」。耶穌的潛台詞是:『難道你們沒有仇視過別人嗎?你們沒有惱恨過別人嗎?你們沒有辱罵過別人嗎?你們沒有傷害過別人嗎?那麼,難道你們不曾希望過別人願意以愛和美善來化解你心中的恨?又不希望別人會原諒自己曾經的辱罵和傷害?』。己所欲者先以待人,並不算是慈悲的全部,但至少是慈悲的開始。因為這背後隱含的,是一個人至少意識到,自己是需要得到慈悲的。

接著,耶穌連續的三個反問句相當具說服力:「若你們只愛那愛你們的人,你們有甚麼功勞呢?/若你們只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你們有甚麼功勞呢?/若你們只借錢給那些有希望還債的人,你們有甚麼功勞呢?」。耶穌的訊息其實很簡單:世上的其他人,即使那些並不(未)跟隨耶穌的人,不也在做同樣的事嗎?那麼,若你們待人與他們無異,則跟隨我有甚麼意義?

關鍵在於,對耶穌來說,這與其他人無異的待人心態,問題出在哪裏?耶穌也直白說明:「就是罪人也借錢給罪人,為能全數收回」。真正的問題在最後那句:「為能全數收回」。耶穌以借錢為例子作切入點,其實在對我們作更深層的反問:「若你們去愛,只為能全數收回那愛;那真的是愛嗎?/若你們去善待別人,只為能全數收回那份善待;那真的是善待嗎?」

到此,相信大家(包括我自己)也不禁問:愛人而求被愛、待人好而求人待己好,甚至(只)憎恨那些憎恨自己的人、(只)傷害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這種以眼還眼、善惡報還的心態有何不妥?的確,那是此世待人接物的常規。如果只從此世的角度來看,也許並無不可。孔子也說:「以直報怨」。從此世的角度說,這是合理的。不過,耶穌馬上會交代,祂要從別的層次看待人、事、 物。

耶穌的角度就是天主父的角度:「你們應當慈悲,如同你們的父那樣慈悲」。具體上說,天主父的慈悲是怎樣的呢?按照耶穌在《路》的形容:「祂連對待忘恩和和作惡的人,都是仁慈的」。也許《瑪》的記述更為傳神:「衪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瑪5:45)。【順帶一提,上兩週我們看過,各福音書雖然各按其『牧民需要』而採用了不同的神學角度甚至敘事場景(settings),但在整體的福音訊息宣講上是完全可以彼此呼應的。此即為一例】。

耶穌的呼籲,要身體力行的話,確實不容易,而且與我們熟練的此世的待人處世之道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按《路》所載,耶穌在說今天福音選讀的段落的開始,就直白地稱祂的聽眾為「你們這群留心聽講的人」(參拉:vobis ... qui auditis)。在所有福音書中,這裏是唯一一處耶穌這樣稱呼自己聽眾的。換言之,這番話是特別說給那些「留心聽耶穌講」的人。至於我們願不願意至少嘗試成為這樣的人,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決定。

耶穌的呼籲,是要我們肖似天主父。但到底我們為甚麼要體驗天主父的心情呢?保祿宗徒就這個問題作了一個深入的神學反思。一以貫之:「那出於土的怎樣,所有屬地的也怎樣;那出於天的如此,所有屬於天的也如此」。耶穌之所以不想我們按此世的處世之道待人,是因為我們不再屬於泥土;祂之所以呼籲我們學習天主父,是因為我們已然屬於天。

再者,耶穌也不是單純地要我們放棄對此世人生的希望和喜樂,任由別人傷害和踐踏自己。相反,耶穌要在我們心中建立的,是對天主父的信靠:「⋯⋯ 你們給,也就給你們;並且還要用好的,連按帶搖,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們的懷裏,因為你們用什麼升斗量,也用什麼升斗量給你們」。或更好說,我們希望天主父如何待我們,我們最好就如何對待別人。

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 禍福何所倚?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

禍福何所倚?



Joseph Mater. Les Béatitudes, 1997.

「你們富有的人是有禍的⋯⋯你們現今飽足的人是有禍的⋯⋯」單從今天福音選讀的文字,聽起來耶穌好像是個『進步無產階級主義者』,擁抱『階級鬥爭』思想。不過,祂真是這樣嗎?是否只有身無長物、家徒四壁(甚至露宿街頭)才能夠成為耶穌的門徒?是否連儉樸生活所剩餘的儲蓄,甚或努力拼搏賺取財富也是罪過?如否,那麼耶穌今天在《路》中的『真福八端』(更準確些,該是「福禍各四端」)又是甚麼意思?

在回答這問題前,讓我們先回到福音的場景(setting)。話說在耶穌宣講八端之前,祂先上山祈禱,從門徒中選定十二人作自己的宗徒(見路6:12-16)。然後,「耶穌帶著十二門徒下山,來到一塊平地」。留意,在《路》中,耶穌並沒有坐在山上,好像君主坐在御座上一般,高高在上的訓示人們。非也,祂「下來」(參拉:descendens),「站在平地上」(stetit in loco campestri)。雖然祂說的是真理之言,祂也當然希望群眾會聽祂的話、會信服祂所說的,但耶穌願意走下來,與群眾在平地上說話。祂的話只要是有理的,祂並不需要居高臨下,俯視眾生。相反,祂願意與群眾平起平坐,讓人生真理在他們中慢慢散發開來。

且慢,我們不是慣把〈真福八端〉稱作「『山』中聖訓」嗎?怎麼今天又會在平地呢?這關係到我數週前提過的:各福音書都是各早期基督徒團體因應其歷史文化背景和牧民現況所作的福音宣講的整合(=編輯好的)紀錄。因此,各福音書都具有其神學特色,而這些特色也影響到各福音書的書寫脈絡,上文下理,甚至敘事場景。我們慣稱的「山中聖訓」出自《瑪》(見五至七章)。《瑪》主要是為猶太人而寫的,因而把耶穌呈現為新的、(更)完美的梅瑟,因而特別重視「山」的元素。至於《路》,主要是為外邦人而寫的。但對外邦人來說,把耶穌呈現為梅瑟並不具有同樣的說服力,所以《路》並無必要如此描寫。相較起來,在《瑪》的〈真福八端〉中,旁述並沒有刻意交代在場的群眾中有否外邦人(但可從4:25中推論);但《路》卻直接地提到他們:「〔來自〕提洛和漆冬海岸的人」。《路》這寫作手法的目的,明顯為引起他的外邦人讀者的共鳴。

當然,這並不是說各福音書都在無中生有。他們各自有適應其團體的『牧民』需要的寫作手法,但基本上,各福音書的骨幹都是來自耶穌生平的片段。不然,我們也不會在不同的福音書中找到相呼應的敘事(即所謂「對觀福音」)。可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各福音書確實帶著其獨特的神學觀點。以不同的角度和手法,來宣講相同的福音(=基督事件,the Christ Event)。

回到《路》的〈福禍四端〉。按《路》所述,耶穌在家鄉的會堂中引用《依.六十一章》來公開宣告自己的使命:「上主⋯⋯派遣我為貧窮人宣報喜訊⋯⋯」(見4:14-30)。今天的福音選讀呼應著那一幕。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耶穌的宣講完全違背以色列傳統信仰的主流思想之一。在舊約中,不少地方都提到人們因對天主的信德或/虔敬就能夠得到此世認同的和物質上的好處,如:兒孫滿堂,有田有地而且年年豐收(如見創十二、申六等);反之,將被天主所懲罰:孤獨終老、窮困潦倒。當時不少猶太人(甚至現在不少基督徒)都把後者絕對化,把所有窮人、所有遭遇不幸的人,都視為被上主所拋棄的人、不蒙上主所愛的人。耶穌的宣講,顛覆了這想法。所有連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物資都沒有的人—貧窮的人、挨餓的人,以及受苦的人,當然包括因為人子而受苦的人,都是有福的,都是得到天主祝福的。

耶穌接下來說的四禍,更需要我們想像當時的情景來理解。耶穌並不是站在一群只有富人的群眾中,對他們說:「你們富有的人是有禍的」。相反,在這群追隨耶穌的人當中,有窮人〔=連基本生活需求都缺乏的人〕,也有富人〔=滿足了生活所需仍有剩餘的人〕。耶穌對富人的指摘,也許其實是在問一個更基本的問題:為甚麼一個團體裏,在有人不斷有所剩餘的同時,又會有人三餐不繼的呢?為何飽足的人,會讓別的人在繼續挨餓而不共享呢?為何歡欣的人,會讓別人繼續哀哭而不去關心安慰呢?為何那些在世人面前享受讚譽的人,不去為那些因基督信仰而被憎恨棄絕的人辯護呢?這些人,耶穌又怎可能說他有福呢?

然而,到最後,無論一個人如何富有,在死亡面前,他都是一無所有的。所以保祿宗徒會稱那些只欲借耶穌之名祈(尋)求此世幸福的人「是最可憐的人」。只要真的明白到這一點的話,他必定會成為聖詠作者口中的有福的人:「全心依靠上主的人」,他也會響應耶穌的呼籲,與貧窮人一起構建天國,並活出我們在今天集禱經的所求:「度誠樸、正直的生活」。

2019年2月1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 —— 若無接納 何以為愛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

若無接納  何以為愛



James Tissot (French, 1836-1902).
Jesus Unrolls the Book in the Synagogue
(Jésus dans la synagogue déroule le livre), 1886-1894.
Brooklyn Museum.

今天的福音選讀,是上主日的下半部分。上回講到,耶穌在曠野祈禱三退魔誘後,在聖神引領下回到家鄉。在安息日的聚會中,祂在會堂裏讀了依61:1-2:「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衪給我傅了油⋯⋯宣佈上主恩慈之年」。耶穌的『講道』相當簡短:「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究竟事情會如何發展?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都知道事情到最後,耶穌的同鄉與祂反目成仇,並要把祂推下山崖。可是,其實在耶穌剛說畢祂的『講道』時,他們卻「都讚賞祂」。他們只是在讚歎同時「感到驚訝」,然後才彼此說:「這人不就是若瑟的兒子嗎?」。有時,愈知道一個人的背景,未必愈能夠理解他。

同鄉的質疑,令耶穌作出了一大段反駁。當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句子之一,自然是:「從來沒有一位先知在本鄉受到接納」。然而,太過聚焦於一段話中的一句,有時會讓我們忽略中整段話中的其它細節。先看耶穌在反駁的開首就提到的一句成語:「醫生,醫好你自己吧!」。有些人以為,《路》在耶穌公開生活的開端就用了這句話,是用來呼應耶穌最後在十架上被同時被釘的其中一位凶犯【按:《路》沒指明是左或右邊】譏諷的:「你不是默西亞嗎﹖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不過,從耶穌馬上道出的群眾心聲—「我們聽說過你在葛法翁所作的一切,現在也請你在自己的家鄉顯顯身手吧!」—看來,耶穌的同鄉一方面對並沒有對耶穌的名聲心悅誠服(也許因為沒有親眼看過),另一方面他們覺得耶穌輕忽了自己的家鄉。這當中有否自卑心作祟(納匝肋不過一條到當時為止名不見經傳的村落,但葛法翁畢竟算是個湖邊小漁港)就不得而知。

事實上,從《路—宗》作者的角度看來,當時的猶太主流想法與耶穌的使命是背道而馳的。耶穌著名的一句—「從來沒有一位先知在本鄉受到接納」—的原文蘊藏著玄機。這裏的「接納」,希臘原文是「δεκτός」(音:dektos)。而耶穌剛剛讀畢的依61:2中「上主恩慈之年」中的「恩慈」,希臘文也是「δεκτός」。《路》作者似乎在為猶太群眾對耶穌逐漸深化的隔閡和拒絕埋下伏筆。

不過,從《路》的敘事看來,我們至少可以理解當時會堂裏的人為何到最後會「怒氣填胸」,甚至要致耶穌於死地。如上所言,群眾最初其實對耶穌是讚賞的,雖然心中多少有點疑惑。但在猜疑逐步擴大之後,耶穌的反駁就使他們怒不可遏了。重點在於耶穌所舉兩個例子,都是先知出手救助了外邦人,反而任由自己的猶太同胞受苦而置之不顧。再把這些例子放在當時的語境之下,當時的猶太群眾就把耶穌的話誤解為:「上主⋯⋯派遣我『只』向『外邦的』貧窮人傳報喜訊,『只』向『外邦的』俘虜宣告釋放,『只』向『外邦的』盲者宣告復明,『只』使『外邦的』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只向外邦人』宣佈上主恩慈之年」。這就成了在耶穌公開傳教生活之初,耶穌與自己的納匝肋同鄉—甚至可廣義地說是猶太人—之間的嫌隙。

然而,如我在上週所述,《福音〔書〕》乃早期各基督團體所宣講的「福音」逐步成文結集的結果。因此,當時團體身在的處境,團體本身的組成等等,都會對《福音〔書〕》的行文中反映出來。今天的敘述可算一例。畢竟,《路》的寫作對象,是外邦人。尤鑑於在主曆第一世紀後期羅馬人(及其他外邦人)對猶太人的猜疑日益加劇(因猶太人在66-70年的武裝起義/叛亂),《路》文中隱含基督信仰與猶太傳統從此各走各路的心態,我們也能理解。

不過,誠如保祿宗徒在《格前》中所言,基督信仰的精髓並不是在團體中區分你我。保祿在整封《致格林多人前書》中要處理的問題之一,就是格城信友團體內部的各種自成圈子,各種分化。今天的讀經二(長式)中所選讀的部分(12:31-13:3;參12:27-30),提到格城信友執著於各自的職務和神恩而彼此不容,失去愛德。可是,就在數節之前,保祿也提到因著其他問題而來分化,包括社會上的政經地位:奴隸和自由人,以及種族血緣:猶太人或希臘人(見12:13)。事實上,保祿在《格前》其他地方也在呼籲格前信友放開種族血緣的成見而共同為信仰作證(參1:24; 9:19-22; 10:32)。這正是保祿原本寫下了我們現在在婚禮中常用的〈愛的真諦/愛之歌〉(13:4-8, 13)的起因。

說到底,耶穌得到聖神的臨在和傅油所宣佈的恩慈之年,其實就是「接納之年」(參拉:annus Domini acceptus;見葡:um ano favorável)。就讓我們在天主的愛內彼此相愛,如同我們在〈集禱經〉所祈求的:「求祢〔=上主〕使我們以兒女孝愛之情愛祢,以祢聖子博愛的精神愛人」。

謹祝大家新春快樂,主恩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