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聖言啟航] 甲年復活期第四主日 -------- 愛的呼喚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四主日

愛的呼喚


Richard Burchett - Sanctuary (1867)

由於今天的讀經,大多都採用了羊群和牧人的圖像,因而有了「善牧主日」的稱號。事實上,以「耶穌說:『我是善牧』」為主題的《若望福音》第十章,就被分拆為三部分,分別在甲、乙、丙三年的復活期第四主日(善牧主日)中宣讀。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更在一連串用以象徵教會的比喻中,把「羊棧」列於首位(《教會憲章》第六段)。就我們順著禮儀的脈絡,先看看這羊棧初生的時刻。

今天的讀經一(宗2:14上, 36-41),接續著上主日伯多祿在五旬節聖神降臨之後的講道辭的上半部分(宗2:14, 22-33)。讀經的開首,就已是伯多祿講道的高峰:「所以,以色列全家應確切知道:天主已把你們所釘死的這位耶穌,立為主,立為默西亞了」(宗2:36)。來自羅馬帝國——當時西方文明的已知世界——各地域的猶太人都被這訊息所震撼,焦急地說:「我們該作什麼?」(37節下)。這讓《路—宗》作者——聖史「路加」——有機會回到他重視的主題:悔改、洗禮、罪赦。按他所寫,伯多祿對群眾的回應是:「你們悔改罷!你們每人要以耶穌基督的名字受洗,好赦免你們的罪過,並領受聖神的恩惠」(38節下)。【如果大家是把《路加福音》和《宗徒大事錄》一起讀的話,相信會發現,《宗》的這首篇(伯多祿的)講道辭和群眾的回應,呼應著《路》中的首篇(若翰的)講道辭和群眾的回應(見路3:7-17)】。按作者的記錄,在聽畢伯多祿的講道後,就有約三千人加入了教會。而且,「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42節;我們已在兩主日前聽過《路—宗》作者如何總結教會初生時期的狀況)。

自今天的答唱詠起,禮儀讀經正式進入「善牧」的主題。聖詠第廿三篇,乍看之下,讀者會以為聖詠作者正在安逸恬靜的環境之下全心全意地作虔誠的默想。然而,只要我們細心留意作者的弦外之音,就不難發現,當時作者其實是身陷險境之中。他正在逃避敵人的毒手。他有可能正在聖殿範圍內匿藏【按:從古代起,合法(公權)的武力單位——兵士獄卒等人馬,是被法律禁止在神聖的地方,如教堂或寺廟,使用武力執法的。即使今天所謂「聖地避難所」的做法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在許多地方這仍是不成文的規矩】,甚至有可能正在他們面前吃個夠,他們也礙於當時法律的規範而束手無策。無怪乎聖詠作者把上主描寫成一位完美的牧人。牧人必須強而有力地保護他的羊群,更要有能力使牠們得到飽飫。對聖詠作者來說,只有上主是他的牧者,他所需要的一切,不管是食物、水,還是安全,他都能獲得。有著上主的帶領,他無所畏懼。

復活期的讀經二,本身並不是為呼應福音而選的,而是自成循環的;如甲年,就是順著選讀《伯多祿前書》。今天的截段(伯前2:20-25),是作者特別對當「家奴」的人說的(見18節)。可是,這段讀經的末句,指出我們「從前有如迷途的亡羊」,但現在已被尋獲,歸屬『我們性命的牧人和護衛』(25節;後者修譯自原文「τὸν ποιμένα καὶ ἐπίσκοπον τῶν ψυχῶν ὑμῶν.」)。《伯前》也訴說了基督如何體現出祂的牧人身份:「祂受辱罵,卻不還罵;祂受虐待,卻不報復,只將自己交給那照正義行審判的天主;祂在自己的身上,親自承擔了我們的罪過,上了木架,為叫我們死於罪惡,而活於正義」(23-24節)。這正好呼應著耶穌在《若》所說的:「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若10:11;見明年福音選讀)。

《若》的四福音中最特別的一部:當中幾乎沒有一個正式的比喻(parable)。最接近的,就是算若10:1-18,但這段也其實是一段複合的暗喻(metaphor)。《若》寫這一段的目的,是要把耶穌與其他宗教領袖作個對比。當中當然包括法利塞人,但也相當可能是同時指那些熱誠黨人(當時的反羅馬革命份子,在加里肋亞等地頗受人民支持,也常被捧為默西亞—受傅者〔messiahs〕的)。

雖然這些假領袖只會為自己的利益圖謀,耶穌卻一心為那些相信祂的人著想。身為一位善牧(好牧人),祂知道祂每一隻羊的名字。就像羊棧——保護羊群夜晚安全——的門一樣,耶穌守護著祂的羊群免受要捕食牠們的動物(或:人)的傷害。總的來說,耶穌並不是那遙不可及的統治者,反而打從內心深處關愛我們,直到為了我們捨棄祂自己生命的地步。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復活期第三主日 —— 真象 擘開的餅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三主日

真象 擘開的餅


If you copyright is infringed, please notified me.

雖說禮儀在復活期的主日讀經中,為讀經一選取《宗徒大事錄》而非《舊約》是為讓信友一探初生教會在歷史中的發展,但在禮儀中的選讀時序卻並不是按歷史時序的。譬如,上主日我們讀到的是在伯多祿於聖神講道當天的講道之後,因吸引了大批來自羅馬帝國各地的猶太人加入初生教會之後,《路—宗》作者為這段時期的教會發展所作的總結(宗2:42-47)。在今個主日,禮儀卻為我們稍為『倒帶』,回到五旬節當天,去聽聽伯多祿所給的第一篇講道辭的節錄(14, 22-33節)。當然,《宗》所載的這段講道辭,一方面記錄了伯多祿為了針對他的聽眾(為了參與五旬節而從羅馬帝國各地到耶路撒冷朝聖的猶太人)而作的講道,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路—宗》作者如何因應他當時的讀者(外邦人基督徒以及支持基督信仰的人)所作出的選材焦點。內容要點與我們在復活主日當天聽到的伯多祿對科爾乃略的講道辭(宗10:34上,37-43)如出一轍:在耶穌在世的傳教事業上,天主一直臨在。根據天主在《聖經》【這裏專指《舊約》,畢竟當時《新約》尚未完成】所透露的計劃,耶穌被交付,受死刑,但在第三天獲祂舉揚,從死者中復活。現在,耶穌已坐在天主的右邊。伯多祿更在講道中指出,宗徒們不單是上述這一切事的見證人;而且,透過他們剛剛領受的聖神的德能【記著,當天就是五旬節,聖神降臨的那天】,他們有能力為之作證。為了加強他這番話的說服力,伯多祿更引用《聖詠第十六篇》,舉達味王的說話為例,作為另一位人證【古猶太人認為,一個說法要成立,最少要有兩個成年男子的證言方算成立】。

伯多祿在講道辭中指出了當時人們對於耶穌的兩種回應。一方面,當時的宗教領袖雖然親眼目睹過耶穌的大能,卻認不出祂就是他們引頸以待的那一位。他們相信耶穌對於他們來說是個威脅,便與羅馬人一同密謀,要置之於死地而後快。另一方面,宗徒們不單曾親眼見證耶穌所行的一切,並在祂身上認出了他們一直期盼的那一位的身影。甚至在祂復活了之後,他們也曾與祂一同飲食。面對著耶穌—天主的最終啟示—他們以信德回應,成為了祂忠實的見證人。我們呢?我們又會如何回應耶穌?我們為了耶穌基督而向世界發出的證言,又是甚麼?

至於今天的福音選讀,禮儀仍然讓我們回到耶穌復活的那一天。沒錯,即使在我們的時序上,我們已過了三個星期,但禮儀認為耶穌復活的事蹟是何等奧秘,我們至少要花足三個主日也只能稍為感受到其意義的皮毛。與上兩主日有所不同的是,上兩主日,我們都從《若望福音》的視角來感受這一天〔加上一週後耶穌向多默顯現的那一幕〕;而今天,禮儀卻讓我們轉一轉角度,從《路加福音》的視角來感受。我們今天所聽的,就是著名的〈厄瑪烏二徒〉的敘述(路24:13-35)。

〈厄瑪烏二徒〉所展示出的意義很多重。其中一點,是:耶穌要何等吃力才能讓我們覺察到祂的臨在!無怪乎,耶穌這樣對那厄瑪烏二徒〔以及今天的我們〕說:「你們的心靈竟這麼遲於相信!」。翻譯成白話,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你哋嗰心乜咁鬼遲鈍㗎!』。身為猶太人,當時的門徒們早已把《經書》【如上所述,這裏專指《舊約》】讀得滾瓜爛熟,當中也有提到默西亞會受苦,但最終會證明他是清白無辜的。他們也已曾聽耶穌說過,祂會在死後第三日復活。他們更已聽過婦女們的證言。現在,復活了的基督就在他們眼前,解釋著《經書》,但他們卻認不出祂來。怎會如此呢?也許是他們的傷悲使他們無法留神看清;也許是他們的驚慌失惜蒙蔽了他們雙眼。又或者,他們之所以認不出耶穌,是因為他們一心尋找的,是『另一個』默西亞,他們所想像的默西亞:「解救以色列的那位」(路24:21)。然而,及至耶穌擘餅的一剎,他們的眼睛就開了。他們終於認出他們那位已復活的主了。

至於我們,天主也已給了多次機會,讓我們在人生路上認出耶穌基督的臨在。也好像正在往厄瑪烏路上的兩位門徒一樣,我們也已有《舊約》在手來幫助我們去看出耶穌基督的面容。我們更有著耶穌基督親自說過的話來幫助我們認出祂。尤其是,我們有感恩聖祭,藉著整個信友團體—基督奧體—的臨在、聖言的宣講,以及祝聖被擘開分施的基督聖體,復活的基督來與我們每個人相遇。有時候,悲傷與失落、恐懼或錯誤的期望或許會使我們的心眼模糊起來,但儘管是在那種時候,我們都能夠肯定,耶穌陪伴著我們每個人,在路上面對所有的艱難、一切的困惑。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復活期第二主日(慈悲主日)—— 修和與寬恕 慈悲的果實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二主日(慈悲主日)

修和與寬恕 慈悲的果實


The Incredulity of Saint Thomas by Caravaggio, c. 1602

復活期主日的讀經安排,與其他禮儀節期的有別。在主日彌撒中,讀經一並非取自《舊約》,而是取自《宗徒大事錄》。而且,選取的原則,也不是為了與福音選讀相呼應,而是讓我們依序接觸初生教會的歷史。

今天讀經一所選取的,是《宗》中四段總結初生教會發展歷程的第一段(2:42-47)。總結的是自伯多祿於五旬節聖神降臨時的宣講吸引來自(當時的已知)世界的各個地區的猶太人(見2:5)後,初生教會成長的第一階段。當然,在總結的同時,《路—宗》作者也把他理想中的教會生活投射到這段總結之中。然而,話雖如此,當中也反映出初期教會如何理解耶穌對祂的團體的使命和生活的要求:「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42節)。

這裏牽涉到基督徒傳承及團體身份等四重意義。首先是關乎傳承的「宗徒的訓誨」,即是把新加入的基督徒與耶穌的教導和指引的親身見證連繫起來。然後是團體生活的關鍵:「團聚,擘餅,祈禱」。《路—宗》作者在接下來的數節(44-47節)對團體生活的這幾個層面作了扼要的闡述。一)既是團體生活,即兩個或以上的人一起生活,當然少不了的就是相聚——「團聚」。這裏並不僅僅是指應酬式的聚會或作樂式的歡聚,更是指一個更深入的共同生活:互相關照,為對方設想的生活。當然,這一切的背後原因,是我們都是天主大家庭的一份子,同是祂的子女。雖然文中提到財產歸公一事,但從後來的章節可見,這並不是強制執行的,而是自願制的。背後的精神,不過就是讓行有餘力的人保障有需要的人不致連基本生活所需都匱乏,三餐不繼,衣不蔽體。二)「擘餅」,是當時對「主的晚餐」的稱呼,紀念耶穌的最後晚餐,並使耶穌在團體中的臨在常隨不離。當時確實是一頓晚餐,在(較為富裕的)信友的家宅中舉行。後來發展成我們今天的感恩聖祭(=彌撒)。三)「祈禱」:按這裏的行文來看,當時宗徒們的祈禱多是團體式的,而不是獨自進行的。另外,從《宗》從來的章節來看,當時宗徒們多在耶路撒冷聖殿【當時尚未被毀】內向上主、以色列的天主祈禱。換言之,當時的「祈禱」,既是基督徒團體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其本質是團體性的),更是把耶穌(以色列信仰)的根與基督信仰之間的連結。

總的來說,這樣的生活就是當時基督徒向世界見證他們信仰的方式,我們也應以符合現代的方式來活出上述的向度。靠著聖神的導引和支持,我們定能繼續以此作為基督徒生活的準繩。

至於今天的福音選讀,是每年的復活期第二主日都會誦讀的,無分甲、乙、丙年。這段章節(若20:19-31),述說了復活後的耶穌的兩次顯現,分別都在一週的第一天【即我們的「主日」】。在耶穌第一次顯現時,基督不只是以祂復活了的身軀穿過了那間重門深鎖的房間,更藉平安的祝福驅走了那份使他們鎖起自己的恐懼。然而,門徒們心中仍有疑惑,因此,基督向他們展示雙手和肋旁,證明祂就是耶穌本尊。接著,藉著向他們噓了新生的氣息,並賜下聖神,耶穌派遣他們,一如天主曾派遣祂一樣。至於他們受派遣的職務,主要就是寬恕與修和。

未幾,《若》告知讀者,基督第一次顯現時,多默並不在場。其他門徒向他講述了顯現經過。他卻表示,除非他能親眼看見耶穌,並觸摸祂的軀體,他決不會相信。按《若》的敘述,這促使了耶穌第二次顯現。基督先祝他們平安,然後呼喚多默來看來摸,這就等同在呼籲他要相信。由此,多默以信仰宣認—可算是整部《若》中最強烈的信仰宣認—來回應:「我主!我天主!」(28節)。因為多默他終於看見了,所以他相信了。但與此同時,耶穌更是祝福那些未曾看見就已相信的人。

今天的福音選讀主要帶給我們兩項訊息。一方面,我們這群未曾看見就已相信的基督徒,應當因著復活基督的平安祝福和聖神之恩而放心大膽地走進世界,宣講會帶來寬恕與修和的天父的愛。另一方面,耶穌對待多默疑惑不信的做法,正好彰顯出今天的另一禮儀主題。

自千禧年起,先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按聖傅天娜修女所領受的神視,定每年復活期第二主日為「神聖慈悲主日」。當然,這主日背後的靈修思想十分深刻,詳見傅天娜修女的日記。這裏只談一點。按耶穌的派遣,教會的最重要使命,是修和和寬恕。這是最知易行難的要求。然而,我們不能只向別人宣講修和和寬恕。我們也要身體力行,言行一致,履行耶穌的這要求。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復活主日 —— 基督已復活了 亞肋路亞!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復活主日

基督已復活了 亞肋路亞!



基督已復活了!亞肋路亞!隨著我們進入復活期,禮儀讀經的安排也有了變化。在復活期內,讀經一均選自《宗徒大事錄》,而不是《舊約》。禮儀就在慶祝耶穌復活的今天,為我們選取了初生基督徒團體—教會—向外邦人傳教的一幕。

雖然耶穌當時的傳教事業主要集中面向猶太人(尤見瑪15:24);然而,在祂復活四十天後,暫別宗徒們之時,祂曾命令祂的門徒們將要「直到地極,為我作證人」(見宗1:8)。有了基督的命令,福音喜訊自然跨越了以色列子民的邊界。科爾乃略是個未受割損【=不在亞巴郎盟約內】的羅馬軍隊中的百夫長。可是,伯多祿仍下定決心去為科爾乃略付洗,這在福音初期的傳播進程來說,是一大突破。背後牽涉到的深層次問題如下:其一)基督徒是否本質上就要遵守猶太人有關飲品和食物潔與不潔的飲食之律【這看似簡單,其實複雜得很】?其二)非猶太人可否直接成為基督徒而不必先成為猶太人【今天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的過程,卻是初期教會花了許多心力反省、祈禱、默想和討論的結果】?

天主為了準備好伯多祿能夠衝破這猶太傳統中對上主律法較為狹義的理解,先給了他一個『不潔』食物的神視【這裏的『不潔』並等於今天我們說的「不乾淨」或「不衛生」,這是個有關猶太信仰中某人或某物在宗教儀式的層面上是否潔淨的問題】。在神視中,上主那些「不潔」的食物—即猶太信仰中禁止進食的食物—放在伯多祿面前,並要他把這些不潔的食物吃進肚子裏去。祂並對伯多祿說:「天主稱為潔淨的,你不可稱為污穢!」(宗10:15;禮儀從略)。由此,伯多祿在《宗》中首次向非猶太人宣講福音。甚至好像聖神降臨當日的情況,聖神再次傾注到那些聆聽福音宣講的人身上。

基督的復活不單使天主的救恩衝破民族、血緣的界限,更跨越了生死的門檻。初期的基督徒早已意識到這一點。更甚者,他們也是以同樣的想法來理解洗禮的。今天是新領洗者第一次以基督徒的身份完整地參與的感恩祭【今年由於疫情的緣故,各堂區大概都無法在復活守夜中就替本年度的候洗者付洗】,今天的讀經二,就體現了釋奧的功能:向各新領洗者闡釋昨晚他們所經歷的一切的意義。

從《致哥羅森人書》的這段章節(3:1-4)可知,初期基督徒認為,洗禮就是一次死後復生。由於古時洗禮多次全身浸沒禮舉行,因此,他們的想法是:隨著候洗者浸沒於水中,他就彷彿死去沒入泥土之中一樣;然後,新領洗者從水中冒出,有如死者復活得到新生一樣。推而論之,從洗禮中出來的新基督徒必須成為一個全新的人。他們的心思念慮必須以天主所關心的一切為先,並且不再為那些會逝去的地上的事而憂慮。然而,這並不是說基督徒要度一個避世偷生,與人隔絕,獨善其身的生活。相反,從《哥》中接下來的道德訓誨(5-25節)可見,基督徒待人接物,要棄絕以世人的眼光和計算,放下貪求此世那些終會逝去利益的自私自利的心,而要盡量以上主的心懷來彼此相待。

今天的禮儀,也有另一特別之處。按〈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的禮儀安排,保留「繼抒詠」(sequentia)的慶節為數不多,復活主日是其中之一。復活主日的繼抒詠,按傳統以文字的開首二或三字取名為〈Victimae Paschali Laudes〉(請讚頌那逾越犧牲)。當中詩句的內容,呼應著今天禮儀為我們從《若望福音》中所選取的福音選讀。

及至若望寫下其福音的時候(學界推斷為主曆第一世紀末),關於耶穌基督復活的事跡,在基督徒團體內最為廣傳的,其一是空墳的一幕(在昨晚復活守夜時我們聽過了按《瑪》所載的〔見瑪28:1-10〕)另一則是耶穌的數次顯現。後者之中,今天禮儀讓我們聆聽的,是耶穌向來自加利肋亞湖邊漁村瑪格達拉(Magdala)的瑪利亞(慣稱:瑪利亞瑪達肋納)顯現的一段。瑪格達拉的瑪利亞,乃耶穌的忠實追隨者;按《若》所載,她更是與耶穌的母親以及其他婦女(偕同那耶穌所愛的門徒)一起,見證著耶穌被釘和下葬(見若19:25)。此外,在《若》中,她是首位發現耶穌墳墓已空的人。她起初以為耶穌的遺體被盜,但由於按當時猶太人的法律程序,一個指控或投訴要成立,必須有兩個男人作證詞,因此她先奔往門徒們那裏,通知伯多祿和若望來看看。若望先到,但出於尊重,先讓較年長的伯多祿進內。他們看到殮布是放在一旁的,這指出耶穌的遺體並未被盜。伯多祿要花些時間才明白空墳的意義,但耶穌所愛的門徒—若望—「一看見就相信了」(若20:8)。儘管他們二人都尚未完全領會到聖經的意思,即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可是,若望成為所有「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人的榜樣(見2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