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聖言啟航】 愛的代價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愛的代價




"The Last Supper" by Sieger Koder S.J.

在教會禮儀現時的措辭中,中譯版本較好的一點,是我們通常會完整地稱今天的慶節為:「基督聖體聖血節」。在外文中,卻多數只把今天簡稱為「Corpus Christi」(=基督聖體〔節〕)。可見,某程度上,就基督的奧蹟—感恩聖事—而言,在教會傳統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聚焦於聖體的方面。

按《谷》所載,耶穌先拿起麵餅祝福說:「你們大家拿去吃,這就是我的身體!」然後,在分給宗徒們吃了之後,才再拿起酒杯說:「這就是我的血,新約的血,將為眾人傾流⋯⋯」然後,又分給宗徒們喝。大家有否發現,在祝福酒的時候,耶穌才清晰明確地說明「新約」。

當然,一方面,體血合為同一奧蹟。這一點無庸置疑。但另一方面,耶穌的做法,似乎呼應著舊約以色列民的傳統。這一點,讀經一為我們展示得相當清楚。今天所選讀的《出》,所記述的是上主與上主選民—以梅瑟為代表—建立西乃盟約的過程。最終的結約環節(to seal the covenant),是把一隻宰祭的小公牛完全放血,先把一半灑在祭台上。然後全體天主子民在聽畢約書之後,異口同聲地回答說:「凡上主命令的,我們都樂於服從和遵行」。接著,梅瑟把另一半的牛血灑在全體人民身上,並對他們說:「看,盟約之血,這盟約是上主根據上述一切話語,與你們訂立的」。

由上可見,西乃之約是透過血來建立(seal=蓋印章)的。上主與以民雙方的結約身份,是因為各沾半隻宰祭犧牲的血。然而,按福音所載,耶穌所立的新約之新,在於祂是立約的一方(天主),同時又是立約的另一方(人),祂也是建立新約所需的祭品(的血),祂更是雙方的代表和立約儀式的雙方執行人。祂的血「更能潔淨我們的良心,除去死亡的行為,以便〔使我們〕事奉生活的天主」。因此,早期基督徒更從中反思得出結論,認為基督乃「新約的中保(mediator)」。

此外,由於耶穌基督自願而且無償地獻出自己作為祭品,取代了公牛的位置;因此,這立約儀式本身也成了一項祭祀。因為耶穌集祭司和祭品於一身,使這祭祀成了「完美的犧牲」。所以,祂所成就的救贖,即「補贖舊約的罪過」,效力能夠持續到永久;而且,這祭祀行動,自然也就是一勞永逸(once-for-all)的了。

以基督聖血所確立的新盟約的完美,確實遠遠超過西乃盟約。一方面,西乃盟約的局限在於種族,它只包括以色列子民。另一方面,西乃盟約的不完美在於其法律條文主義,只著眼於可見的行為以及外在的儀式。相反,基督新約的無限超性,在於其普世性:每一個人,無論種族貧富,皆可成為天主子民的一份子。基督新約的完美,在於其穿越性,直達每個人的內心,藉著寬恕釋放良心的歷史包袱,透過赦罪淨化每個人的良心。

在猶太信仰傳統中,「血」具有神聖的地位。他們認為,人和動物的生命,就在血之中:「不可吃血,因為血是生命,你不可將生命與肉一起吃」(申12:23)。由此推論,血中的生命就能夠產生其祭祀宰獻的效果:贖罪。《肋未紀》說:「肉軀的生命是在血內,我為你們指定了血,在祭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為血具有生命,故能贖罪」(17:11)。換言之,罪人的救贖,是祭品的犧牲帶來的。是甚麼驅使耶穌自願地,不求回報地走上加爾瓦略山上?是天主對人的愛。

《谷》提醒我們,耶穌以祂的體血所立的新約,有其末世向度:「我老實對你們說:我再飲這葡萄汁了,直到我在天主國裏喝新酒那天」。天主國來臨的確實日期和時間,的確無人可知,但我們可按照耶穌的教導,為使人間日益肖似天囼作出貢獻。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效發天主對人的愛。

人們最容易感受到愛的日子之一,是婚禮。在英國哈里王子的婚禮中,主禮的美國聖公會大主教孔茂功(Michael Curry)的講道頗發人深省。他先引用已故人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牧師的一句話:「我們必須發掘愛的力量,愛救贖人的力量。而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便能夠更新這個世界。因為愛,是唯一的方法」。他接著解釋道:愛之所以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因為世界的源頭,是來自愛。人的生命是為了去愛和被愛而受造的。而愛的源頭,就是天主。因此,一首大家也許都耳熟能詳的基督信仰傳統讚美詩有以下一句:凡有真愛的地方,天主就在那裏(Ubi caritas est vera, Deus ibi est)【註:有說這是更古老的措辭】。

有人曾說過,耶穌開展了一項在人類歷史上最具革命性的運動,祂展示出天主對世界毫無條件的愛,並呼籲人們去活出這份愛。這樣,他們改變的不單只是他們自己的生命,也幫助改變整個世界的生命。

愛是無私的,是不以自己為中心的。只有帶著犧牲的愛,才能夠救贖他人;只有無私的愛,才能改變生命。我想,這就是今天基督聖體聖血節的中心。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難以言喻 不如以心感受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天主聖三節

難以言喻  不如以心感受




第四世紀初石棺上的聖三塑像。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

在基督信仰傳統初始的時期,父子神三位並列同稱的情況就已成形。然而,教會初期傳統花了約莫四百年時間,才能夠找到適切的理解和表達方法,頒佈天主三位一體的教義。不過,我認為,禮儀讓普世教會在今天慶祝天主聖三節,並不是要信友們去抽象地就天主三位一體作神哲學上的思考,而是慶祝天主聖三與人類,甚至於每一個人之間的交往和關係。

今天的讀經一,截取自《申命紀》的開端。故名思義,《申》是以梅瑟臨終為寫作背景,重申西乃山下上主透過梅瑟向祂的選民所教導的生活規範的一卷書。在正式重新述說誡命之前,梅瑟引導以民回顧上主與他們之間的交往歷史:祂曾「利用災難、奇蹟、異事和戰爭⋯⋯去把一個民族從另一個民族中引領出來」,並由此推導出上主與這個民族之間的關係:「上主〔是〕你們的天主」。

任何一份關係,都有其內在的交流。在《申》所述的這份天人關係之中所預設的交流是,一方面,天主的選民要「遵守祂的誡命和法令」,另一方面,上主會讓「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得到幸福,在上主你的天主永遠賜給你的土地上,安居樂業」。

在舊約時代,要與上主交往,似乎與國族身份有關。雖然在舊約中仍有不少非以色列人相信上主,但那畢竟只是極少數。在猶太信仰傳統中,信仰與種族始終相互交織。這道邊界,最終在聖三的第二位取了肉軀進入世界開始打破。這尤見於耶穌的偉大派遣:「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導他們遵從我囑咐過你們的一切」。

當然,耶穌的囑咐並不異於上主藉梅瑟所傳下來的教誨。相反,耶穌的囑咐成全了後者,可以說,是一脈相承。耶穌的派遣,在某種意義上,也滿全了上主的西乃之約。耶穌藉祂體血所建立的新約,把天人關係的邊界拓開。天主主動願意與所有人交往,並建立關係。而且,這份關係也有所昇華:從舊約的國家守護者,到新約的師徒關係。後者的獨特之處在於,神人關係更加親密,而且很有可能提昇致友誼的境界,成為能夠彼此交心的知己。

更有趣的是,《瑪》描述這一幕時提到:「雖然有人還在疑惑」。換言之,耶穌所派遣的這十一人中,有的人仍未完全相信祂。不過,耶穌卻毫不介意。為甚麼呢?我並沒有確切答案。容我表達自己的推測。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愈相熟愈親密,就反而愈有可能因小事而開始彼此猜疑。如果被懷疑的一方,在對方只是停留在心內懷疑(即仍然願意留在這段關係中時),就已怪罪對方,甚至把這份『敵意』報還對方,那麼,這段關係就只有破碎的收場。耶穌之所以不介意,是因為祂明白人,明白人的心總有片刻動搖的可能,但只要對方仍然願意留在這份關係之內,祂就以祂的愛保容這一切。祂甚至在這最終道別的時候,祂看出了,但祂卻沒有道破。有時,一些事,說破了,關係也就正式撕裂了。

反過來說,禮儀卻又不是要我們把一切就藏在心裹。猜疑,的確要三思而後言;但恐懼,一旦出現就要求救。耶穌向祂的所有追隨者都許下和派遣了祂自己的神。聖神使我們有能力接力由基督開始的廣傳福音的工程,祂也使我們有資格彷似耶穌一樣,以『義』子的身份呼喊:「亞爸,父啊!」。
我們會恐懼些甚麼呢?人生的際遇使我們恐懼,害怕失去會使我們恐懼,面對艱難挑戰同樣會讓我們恐懼。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誠如保祿在讀經二截段之前所寫的,人明明心裏渴望行善做好,但血肉之軀卻行了他們心裏所厭惡的事。面對過去,有誰敢說人生無悔?有誰敢說自己從不討厭過去某一刻的自己。但藉著聖神,我們能夠就比喻中的浪子一樣,即使衣衫襤褸,滿身污泥豬糞,也能向天父說:亞巴,父啊!

此外,身為天父的義子義女,我們既然獲得了永恆光榮的繼承權,也同樣免不了要對耶穌曾面對的苦難。但我們要經歷的『苦難』,很多時候都不是鞭打和刺冠、十架和長矛;而是在宣講「天主是愛」的福音時所面對的挑釁、誤解、指罵、離棄,以及背叛;甚至是我們自己的軟弱有限、失足跌倒。在這時候,在我們內的聖神幫助我們跨越這份恐懼,放心大膽地高呼:「亞爸、父啊!」

慶祝天主聖三節,最終目的也許不在於在學理層面思辨三位一體【儘管這本身也很重要,很有意義和價值】,而是回憶起聖三與我們的交往,以及由此所建立起的關係。創世之父、贖世之子、護慰之神,就是當我們廣施慈愛的上主。因此,讓我們與聖詠作者同讚:「屬於上主的民族,真是有福!」。

插圖:第四世紀初石棺上的聖三塑像。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聖神天恩 全地更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五旬 — 聖神降臨節

聖神天恩  全地更新




Undated, untitled painting by Kim Young Gil (Korean, 1940–2008).

五旬節,是一個充滿青春氣息,生氣勃勃的慶節。在五月下旬之後,北半球已踏入春季好一段日子,繁花盛開,一片青葱翠綠。即使在以色列民的傳統中,五旬節最初也是收成後的感恩節。在初收的七個星期(七七四十九天)後,以民把初果奉獻給上主,並為收成感謝天恩。後來,他們在這天紀念上主與梅瑟在西乃山上立約的時刻,並在這一天重申他們盟約許諾。在基督信仰傳統中,這一天多了一重新意義。據《宗》所載,在這一天,由父和子所派遣的聖神,來到門徒團體之中。如《教會憲章》所述:「五旬節日聖神被遣來,永久聖化教會,使信仰的人,藉著基督,在同一聖神內,得以走近聖父面前」(第4段)。

在不少堂區,今天會在彌撒中施放堅振【有些則會在堂慶彌撒中施放】。在施放堅振時,主禮會說:「請藉此印記,領受天恩聖神」(拉:Accipe signaculum doni Spiritus Sancti;見《教理》1300條)。句中的「signaculum」,一方面有「印記」(英:seal)的意思,另一方面是「符號、象徵、指示」(拉:signum)的指小詞(diminutive)。為了完整地表達這雙重意思,葡語禮儀的翻譯從長:「recebe, por este sinal, o selo do Espírito Santo, o dom de Deus」。換言之,領堅振者透過接受可見的(禮儀)標記,領受了不可見的天主恩寵。

聖經的敘述也相類似。可見的事件,固然空前絕後,無與倫比。但真正在宗徒們以及整個基督徒團體內產生作用的,卻是可見事件背後那不可見的意義。按讀經一中《宗》的記述,聖神降臨時,狂大作,聲響震天,火舌降在各人頭上,只會說亞拉美語的各人宣講卻被操不同語言的人聽懂。至於在福音選讀中,《若》說耶穌在復活當天來到門徒們中間,向他們噓氣,賜他們平安,並授予赦罪的能力。

在這一切可見的事件和禮儀標記之下,天主賜給了我們甚麼?首先,是新的生命。的確,一方面,藉著聖洗聖事,每位基督徒都已偕同基督出死入生。不過,這新生命仍然需要生命的氣息取得活力,建構基督徒團體。《若》作者特別借用《創》第三章的圖像:天主在用泥土造人之後,還要向他噓氣,他才正正式式的成人。同樣,聖神使基督徒成熟,使他有勇氣衝破有恐懼而緊閉的心門,面向世界。

在向門徒們噓氣之後,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赦免誰人的罪人,他的罪都獲得赦免」。按上文下理來閱讀,我們知道,赦罪的最終並不是人本身;這德能來自聖神。讓人從過去中解放出來,讓人卸下過錯、過失的包伏,再次得到面對人生動力,重獲新生。

要重新上路,就不能沒有方向和導引。保祿在讀經二所截選的《格前》裏告訴我們,找到並承認耶穌基督就是人生的基石,也是聖神天恩。他對格城基督徒如此寫道:「無人能說:『耶穌是主』的,除非聖神感動」。當然,只要不是啞吧,都能夠發出「耶穌是主」這四個字的聲音;但這並不是保祿的意思。他的意思是,在心中真誠地視耶穌為主,按照祂的教導生活,而非一味追求自己的利益、地位、名譽、光榮等等。因此,真誠的基督徒會明白,雖然彼此神恩不同,甚至對人與事的看法不同,但仍會彼此尊重,不會製造分製;而且無分彼此,不會因為他的出身和背景而看高或輕視。因為,在基督徒團體中,唯一的準繩,就是「耶穌是主」。

最後,也是最為人所熟悉的,聖神之恩就是讓世上說不同語言的人都能夠聽到耶穌是主的宣講。時至今日,在六大洲上,有說著世界各種語言的主禮在感恩祭中宣講基督,有傳教士在大地四極向不同母語的人宣講耶穌是主。語言之恩,不在於發出一些天曉得是甚麼意思的聲音,更不關乎趨吉避凶,而是在於讓不同語言的人都能夠聽懂並承認「耶穌是主」,以得聖神天恩。

願我們的信仰,伴隨著大地,一同在來自高天的噓氣吹拂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