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權威之所在 真先知之證

聖言啟航
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

權威之所在     真先知之證


梁展熙


  今天的福音,在開始和結束時,都提到耶穌具有權威。而且,福音作者刻意指出,所有圍觀的人都覺得他有權威──畢竟讀者早就因為《馬爾谷福音》開書的第一句「天主子耶穌基督…」而感受到耶穌的權威。那麼,我們要追問的,也就《谷》作者想表達的,即:人們是如何感受的這權威的呢?為甚麼人們要感受到這權威呢?說到底,這權威是甚麼呢?
在「權威」三文治──即作者以「權威」作為故事的開始和結束,好像三文治的兩片白麵包

  一樣,夾著中間的故事內容──之內的,是一個驅魔的故事。的確,至少從《谷》作者的角度來看,耶穌的驅魔行動正是他展示權威,同時令到人們感受到他權威的方式。而耶穌的驅魔程序也是讀者很容易明白的:他叱責魔鬼,魔鬼離附魔而去,「得咗」(25-26節)。問題是,這是食三文治時狼吞虎嚥所食到的味道。如果連故事的細節都細嚼慢嚥,我們可品嚐到的,會更多。

  首先,在福音開始時,當作者說耶穌的教訓很有權威時,補了一句:「不像經師們一樣」(22節)。似乎福音作者是刻把耶穌的有權威與經師們的沒權威作對比。這觀察可在接下來的一節中得到印證。因為,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這個邪魔的人,就正身在猶太會堂之內。猶太人的信仰,已可讓附了魔的人進入,遑論驅魔。畢竟,福音作者意思好像是,這附魔的人一直在這所猶太會堂裏。倘若耶穌沒有進去的話,他就可一直留在那裏,也不會像福音故事中所述般在發瘋似的喊叫。耶穌的來臨,不但讓邪魔無所遁形,更淨化了猶太信仰──但當然,猶太信仰本身拒絕了這次淨化,最終讓基督信仰誕生於世。

  話說回來,那麼,耶穌有權威一事一脛而走,又怎樣呢?要回答這問題,我們就要往讀經一看看。今天的讀經一,是取自《申命紀》。而整本《申》都是梅瑟正在約但河東岸,遠眺彼岸的應許之地,在以民跨入其門檻前所講的臨別贈言的。當時,這位先知,從最心驚膽顫的出離埃及、又驚又喜的西乃立約、四十寒暑的流離失所、鬥智鬥力的猜忌與相信,一直帶領著這群以色列民。而現在,眼看就要進入以色列史的新一頁──踏進應許之地──時,梅瑟卻要離他們而去,想必,以民的徬徨的。因此,梅瑟就在這段臨別贈言中,安撫以民,並給他們信心。即使他自己要離去,上主定不會離他們而去。上主定會繼續派像他自己一樣的先知,來帶領他們。一方面,梅瑟指出,他們若不聽信這位先知,上主自會親自跟他算賬。但更重要的是,在禮儀略去了的這段的結束中(申18:21-22),梅瑟指出了辨別真偽先知之法:凡說真話的,凡其說話會成真的,就是真先知。


  由此可見,耶穌與梅瑟所提到的繼他而來的先知相符。耶穌的說話,在真實世界中帶來了改變──其訓示具替世界除魔衛道的效力。因此,我們自當按答唱詠重句所說的去做:「你們今天該聽從他的聲音,不要再那樣心硬」!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放手 放開所有

聖言啟航
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放手 放開所有


梁展熙


  這主日的福音選讀,主題與上主日的幾乎完全一樣,但兩者的內容其實有一定差異。上主日的主題,是按《若望福音》所載的,耶穌首批門徒跟隨了祂(若1:35-42);而這主日的主題,則是按《馬爾谷福音》所載的,耶穌召叫首批門徒(谷1:14-20)。兩者之間的具體不同之處在哪?就要靠大家自己仔細閱讀了。

  讓我們回到《谷》中,畢竟其門徒之道在學界是出了名的。按福音所講,耶穌最先召叫的是西滿和安德肋這兩兄弟。而在一聽到耶穌的召叫:「來跟隨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17節)。這兩兄弟「便立刻拋下了網,跟隨了他」(18節)。這裏的重點,當然就是他們的毫不猶豫:「立刻」;以及決絕地「拋下了網」。很明顯,耶穌很清楚,他首先召叫的這兩兄弟,理解力並不高,因而要用本為漁夫的他們可能較為熟悉比喻來讓他們更容易明白他們被召叫去投身的事業是甚麼:「漁人的漁夫」。有趣的是,福音作者並沒有簡單地說:他們立刻跟隨了他;反而刻意寫他們「立刻拋下了網,跟隨了他」。對於一般人來說,沒有「漁網」,如何「漁」呢?但他們很清楚,「漁人」是不需要漁網的。看來,他們也明白到這只是個比喻。我何以如此說呢?因為按《谷》所載,在西滿兩兄弟被耶穌召叫之前,他們正「在海裏撒網」(16節)。但撒網不同切豬肉,不是一個可以一直進行的行動,網撒了,就是撒了。他們如何可以拋下一個撒出了的網呢?因此,這兩兄弟也許比耶穌所想像的來得更了解他們將來的事業,當然也帶著也許連耶穌也意想不到的誤解(這些則要留待下回分解了)。

  順帶一提,這裏的西滿,要到耶穌揀選十二門徒時,才獲耶穌取名為伯多祿(見3:16)。

  在召叫了西滿和安德肋過後,按《谷》所載,耶穌又馬上召叫另外兩人:雅各伯和若望。他們也是一對兄弟,也是漁夫。這次,福音作者再沒有記載耶穌召叫他們時所說的話。那麼,他可能逐字重覆他召叫西滿兩兄弟時所說的;當然也有可能不一樣。而《谷》描述此二人對耶穌召叫的反應,與西滿兄弟也稍有不同:「他們就把自己的父親載伯德和傭工們留在船上,跟隨他去了」(20節)。特別是中國人,由於儒家禮教:「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篇第四〉),因而可能會覺得載氏兄弟的行為多少有失於孝道。也有人說,他們的父親有傭工們陪伴,至少不成『獨居老人』。這些感覺都無可厚非,但似乎都不是福音作者的重點。


  其實,無論是「拋下了網」中的「拋下」,還是「把…留在船上」中的「把…留在」,在希臘原文中都是同一個動詞:ἀφίημι。這個字的本義是「放手」(to let go)。因此,被耶穌召叫,就是要放手,放開眼前彷彿最重要的人與事,去跟隨耶穌。西滿兄弟放手的,是賴以謀生的工具;載氏兄弟放手的,是至親。至於跟隨耶穌,可以是字面上的跟隨,就好像這四位門徒一樣;但這只有在主曆三十年左右的時候,才可以成事。因此,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跟隨,就是學習耶穌的教導,並與此同時,不要過分著緊眼前看似最重要的人與事。這,也許就是《谷》門徒之道的第一課。

原載於澳門號角報2015年01月23日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聖殿:神人之間

聖言啟航
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聖殿:神人之間


  許多時候,我們都會以為《新約》中的人物的行動,會比《舊約》中的來得要好,因而亦更值得我們學習。不過,我想藉今天的讀經指出,其實新、舊約中的人物,各有優缺,都值得我們學習。

伯多祿與撒慕爾?


今天的禮儀讓我們在福音中讀到按若望福音的耶穌召叫最重要的幾個門徒,尤其是伯多祿。不過,與我們熟悉的截於對觀福音中的故事不同,伯多祿既不屬於耶穌首批召叫的門徒之一,也沒有說過「馬上拋下漁網,便跟隨了祂」(谷1:18 // 4:20;路5:11:「他們便放下一切,跟隨了祂」)。相反,《若》中的伯多祿,是間接的被安德肋帶到耶穌面前,而且也沒有開口說過話。可以說,在若中的伯多祿,雖然並沒有拒絕耶穌的召叫,但卻是個近乎完全被動的被召叫者。

反觀讀經一中年少的撒慕爾,雖然他在被召叫的過程中先撞過三次板,但他每次被呼召時,都主動去回應(見撒上3:5, 6, 8, 10節)。尤其在首次被召中,他更是盡力「跑去」找師傅厄里確認。換言之,年少的撒慕爾,在面對上主的召叫時,與伯多祿比起來,更為主動積極。

安德肋才是主角


話雖如此,嚴格來說,《若》中的伯多祿沒有直接受耶穌所召叫。擔當耶穌與伯多祿之間橋樑的,是安德肋。按《若》所載,安德肋本是洗者若翰的門生,他是在自己的師傅若翰向他指出耶穌就是「天主的羔羊」後(1:36),就馬上『轉會』跟隨耶穌。安德肋又馬上通知自己的兄弟伯多祿,為他引見。伯多祿就是這樣成了耶穌的門徒,並得「刻法」之名(36節)。可以說,在這段福音,安德肋比伯多祿主動得多,也更呼應讀經一中的撒慕爾。

此外,安德肋還有另一點是與撒慕爾同樣相似。分別在《撒上》第三章和《若》第一章中,他們二人都是神人之間的仲介。在禮儀略去的撒上3:11-18中,撒慕爾替上主向自己的師父厄里傳話,而在禮儀的福音選讀中,安德肋就把「耶穌=天主的羔羊=默西亞」的訊息帶給自己的兄弟伯多祿,間接地協助伯多祿的蒙召。兩人之間唯一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撒慕爾帶來的,是家族陷落的壞消息,而安德肋所帶來的,卻是蒙召得救的喜訊。

神人相遇的地方 就是聖殿


雖說常年期主日的讀經二的編排,並非按禮儀-福音主題,而是順著保祿書信的,但廣義來說,今天的讀經二與禮儀主題亦不無關係。在《致格林多人前書》中,保祿的道德呼籲似乎主要是針對性方面的道德問題:嫖妓(格前6:15下;禮儀從略)。當然,今時今日,有關性的倫理問題,除了嫖妓之後,還不勝枚舉。所以,禮儀藉略去一句以製造推而廣之的效果,亦可理解。然而,更值得注意的,並非基督徒不可做甚麼,而是依保祿的看法,基督徒為何不可做甚麼。保祿認為,人的身體,是與基督的結合的地方(15, 17節);換言之,人的身體就是人與天主相遇的地方,也就可比擬為聖殿。從讀經一中,我們知道人--撒慕爾--是如何在聖殿中與上主相遇;而在福音選讀中,耶穌=聖殿的真身)。因此,任何侵犯身體的行為,就是侵犯聖殿,也就等同褻聖。也許,反過來,正面點說,無論你的性格是被動的抑或主動的,你已有幸成為把人帶向天主的,抑或是剛剛被帶到天主面前的,對所有人來說,讓天主與我們相遇的地方,就是聖殿。如果我們不尊重聖殿--無論是本體建築物還是比喻的身體--那麼我們則難以聲稱我們著緊與天主的相遇,對嗎?


梁展熙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是洗禮 是傅油

聖言啟航
乙年耶穌受洗節

是洗禮 是傅油 

梁展熙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浸洗皆為清潔。如《正韻》所言,洗者,滌也。中文裏也有「洗心革面」一詞,以洗為比,喻曾有污點的心在經洗滌後,如新的一樣。即使教會傳統中的聖洗聖事,除了有與基督出死入生的意義外,也帶有把人過往的罪污全數洗盡的涵義。問題是,耶穌所受的洗,是否同樣此得身心潔淨而行呢?


  然而,今天的福音告訴我們,耶穌之所以受洗,似乎並非為此。只要我們把這段福音放回其福音脈絡之中,大概就可得知學界認為四福音中最早成書的《馬爾谷福音》的作者寫這段故事的用意。在《谷》中,「耶穌受洗」乃耶穌首次出場的故事,而作者在《谷》一開始時就介紹祂為「耶穌基督,天主子」(1:1),而在受難敘述中,作者也讓百夫長作出其對耶穌的信仰宣認:「的確,這人就是天主子」(15:39;僅另見瑪27:54)。由此可見,《谷》的基督觀的重點就是:受傅者(=默西亞=基督)耶穌就是天主子。由此,不難想像,作者首要說服讀者的,就是耶穌的天主子身份。而他在《谷》一開始所記述的這件事,就正正可達到這寫作目的。

  作者是如何達到上述目的的呢?一切玄機盡在天主破天而說的那句話中:「你是我的兒子,我親愛的,我因你而十分喜樂」(11節)。學界認為這句話與今天讀經一中上主所說的首句話不無關係:「這是我所支持的我的僕人,我所揀選的,我因其而喜樂」(依42:1a)。不過,我們應該記得,在依撒意亞先知書中上主緊接著所說的話:「我已把我的神放在他身上」(1b節)。換言之,這是個藉以授予上主之神的傅油行動。此外,這位受傅者,乃上主之僕,亦即全心履行上主旨意的人。上主要他做甚麼?上主馬上就要解釋清楚了:「作為一個人民的盟約」(6節)──以色列民要藉他而被重新建立;「作為列國的一道光芒」(6節)──他要為普世萬民照引前路。

  對於我們來說,這些也許都只是一些虛無縹緲的說辭。換言之,何謂重建民族?又何謂光照萬民?上主也緊接著作出解釋──就是實實在在的從具體的痛苦中把人們解放出來:「去開啟失明的雙目,去從牢中把囚徒帶出來,去從監獄中把住在黑暗中的人帶出來」(依42:7)。可以說,這位上主的旨意,並非一些虛無縹緲、口惠而實不致的口號,而是確確實實的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改變。

  但今天的讀經,仍有兩點是我們意料之外的。首先,這位受傅的上主之僕,雖然與若翰相比,祂「更有強而有力」(谷1:7),然而,這位強者卻連「壓損的蘆杖也不折斷,灰暗的燈芯也不熄滅」(見依42:3)。此外,儘管無論讀經一還是福音選讀中所載之事發生的背景,都在猶太信仰之內;不過,在讀經二中,伯多祿除了再度強調這位受傅的上主之僕所宣告的,是「和平喜訊」(宗10:36)之外,這喜訊更是不再限於猶太信仰之內,而是無論「任何種族,只要敬畏祂和實行正義,祂的樂意接納(宗10:35)。


  你呢?你樂意接納祂了嗎?你願意付出一點努力讓身邊的朋友接納祂嗎?

原載於澳門號角報2015年0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