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5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天主的話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天主的話



十五世紀在西班牙寫成的《五書》卷軸(圖片來源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在《天主的話:神聖啟示教義憲章》中這樣說道:「天主的話具有那麼大的力量及德能,以致成為教會的支柱與力量,以及教會子女信德的活力,靈魂的食糧:精神生活清澈不竭的泉源」(第21段)。在今天的讀經中,禮儀讓我們體驗到「閱讀聖經」乃至「宣講聖言」在兩個不同的向度中所展現出的力量,同時向我們演示為了讓《聖經》的這兩重力量展示出來所必須的讀經法門。這兩個向度,就分在讀經一和福音選讀中展現了出來。

先看讀經一。從《厄斯德拉上、下》的上文下理看來,自南國猶大被巴比倫滅國,上層精英份子流放巴比倫起,猶太百姓就從未聆聽過自己民族的宗教經典了。即使在乃赫米雅任猶太行省省長時期,也就是猶太精英分子得到波斯王居魯士准許回歸本鄉的一個世紀之後,猶太百姓仍從未聆聽過「法律書」(相當於《〔梅瑟〕五書》)。我說「聆聽」,除了因為古時普羅百姓普遍不懂閱讀(=唔識字)之外,是因為即使對知識份子來說,閱讀本來就是「朗讀」,是要讀出聲音的。現代社會普遍的不作聲閱讀(=默讀),其實只是現代社會的產物。由此看來,當時全體群眾在聽過《五書》後都泣不成聲,某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在等待了百多年後,終於再一次聽到自己民族如何在上主的帶領之下誕生。可以說,乃赫米雅—厄斯德拉的管治,在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之後(參《厄下》一至七章),終於也重建了猶太民族。

的確,從此起,我們所認識的猶太民族及其信仰正式成形。按《厄下》所載的整個讀經儀式,成了猶太教會堂傳統的雛型。當然,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厄下》所描述的讀經過程:「厄斯德拉清晰地按段宣讀天主的法律書,並加以解釋,使民眾了解其含義」。按段宣讀,加以解釋,使人了解,就成了研讀聖經的第一重功夫,也是開啟天主的話的力量的鑰匙。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厄斯德拉是宣、讀《五書》。他讀經,同時在講經。可見研讀聖經與聖言宣講這兩者之間,是分不開的。而且,厄斯德拉對天主聖言的解讀,也針對他的(=聖言的)聽眾來進行。他的解讀說到百姓的心坎裏,感動了他們,致使他們忍不住當眾哭泣起來。

最後,在厄斯德拉宣讀了天主的話之後,猶太百姓不僅僅是在情感上受到打動,乃赫米雅更要他們身體力行,實現上主對祂子民的大愛,一如《五書》中一再描述的那樣:「你們應去吃肥美的肉,喝甜美的酒,且把部分送給沒有預備飲食的人」。在歡樂的時刻,當整個團體相聚一起讚頌偉大的上主的時候,放下彼此間的計較,慷慨地包容。

這個由厄斯德拉開始的猶太會堂傳統就把我們引領到福音選讀。在某個安息日,耶穌來到家鄉的猶太會堂,祂讀的是依61:1-2。如上所述,猶太信仰傳統,自厄斯德拉起,在宣讀完一段聖經後,負責宣讀的人會就剛讀的一段作出解讀。耶穌也跟隨這傳統,只是祂的解說到最後惹起眾怒(參下主日):「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經已應驗」。

耶穌的言下之意是,依六十一章中所描繪的「末世」—上主具決定性地參與人類歷史並將其拯救後所建立的理想世界—將由祂所實現。而祂就是《依》四首主僕之歌中所預示的,來實現上述上主拯救的上主之僕。簡言之,耶穌以祂從自己家鄉起直到加爾瓦略山上的地上生活來為依61:1-2作解讀。就這一點,《啟示憲章》總結得相當好:「〔耶穌基督〕以自己整個的親臨及表現,並以言以行,以標記和奇蹟,特別以自己的死亡及從死者中光榮的復活,最後藉被遣來的真理之神,圓滿地完成啟示」(第4段)。而從基督信仰的角度,《啟示憲章》第4段所總結的整個基督事件(the Christ Event),也就是「福音」(the Good News)本身。

後來,在基督信仰開始時,各宗徒團體也開始宣講「福音」—耶穌的地上生活,尤其是祂的死而復活—並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用文字把這他們在各團體中以生活的福音為中心所作的宣講記錄下來,成了我們今天所謂的《福音〔書〕》。正如厄斯特拉一樣,各宗徒團體的宣講,既以「福音」為核心,但也是因應不同的團體而作的宣講,所以也各有不同的神學特色。粗略地說,《路加福音》是為外邦人寫的;《瑪竇福音》是為猶太人寫的;《馬爾谷福音》是為羅馬人寫的。

耶穌基督—天主的話,作為啟示的圓滿的力量在於,雖然其讀者身處不同時代,來自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都能夠藉釋經者的協助而從中得到「福音」,都能夠與那宣佈上主恩慈之年的耶穌基督相遇,並獲得生命力去活出相應的生活。的確,「上主,祢的話就是神,就是生命」。

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還未完的主顯節 不是新郎酒非酒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還未完的主顯節  不是新郎酒非酒




誠如數週以來所述,禮儀的整個聖誕期所慶祝的,是主的顯現於世。在基督傳統初期,普遍認為這顯現由三部分組成:主的誕生(多以三王來朝來慶祝)、主的受洗,以及主的首次奇蹟(即:加納婚宴)。雖然隨著禮儀年系統的發展,這三部分已各自獨立成不同的慶節(按《禮儀年曆總論》(1969),現在禮儀曆的主的誕生和主顯節屬「節日」〔Sollemnitas〕級,耶穌受洗節及常年期主日[基督君王節除外]屬「慶日」〔festum〕級),但從其在禮儀曆中如此相近可見,其禮儀主題仍彼此呼應。

由聖誕期所延伸的「主顯」主題在《若》為耶穌在加納行的首件奇事所作的總結中最為明顯:「祂〔=耶穌〕顯示了自己的光榮」。然而,《若》所載的加納婚宴也暗裏指出,「聖誕」(聖言取了血肉)與「復活」並非兩件各自獨立的事件,而是密不可分的同一件「基督事件」(the Christ Event)。這裏的關鍵在於,耶穌所說的「光榮」所指為何?

關於「光榮」,也許由於我們習慣了傳統上的「主顯」說法,我們會想到君王跪拜、珍貴獻禮(如:黃金),但在《若》中,「光榮」所指的是完全另一回事:耶穌被舉揚在十字架上時的『受光榮』。事實上,《若》筆下的〈加納婚宴〉充滿著耶穌十架默西亞末世盛宴的象徵(sign)。

的確,我們習慣稱的「奇蹟」(《澳門教區主日彌撒》譯)或「神蹟」(《思高》譯),對《若》來說,其本質卻是「σημεῖον」(音:sēmeion),即「sign」(=象徵、指示〔牌〕)。換言之,這些「奇蹟」是指出耶穌身份是誰的「指示牌」。因此,我們不能只把注意力停留在耶穌如何「變水為酒」的這層次之內,而是要更深入地追問:這「指示牌」揭示了耶穌身份的那些訊息。

首先,《若》的開首句:「在起初已有聖言」,使我們想起《創》的開首:「在起初⋯⋯」。的確,《創》以上主的一週創世的開始;而《若》則化出新的創世一週。第一天,聖言乃來自天主的生命真光(1:1-28);第二天,耶穌受洗(1:29-34);第三天,天主的羔羊以「你們來看看吧!」召得首批門徒(1:35-42);第四天,天主子、以色列的君王以「你來看看吧!」召得斐理伯及納塔乃耳;第五天,不詳;第六天(=「第三天」〔若2:1〕),加納婚宴;第七天(及後數天),耶穌在葛法翁休息(若2:12)。正如在《創》中,創世週在第六天以上主造人為高峰;在《若》中,新創世週以「耶穌化水為酒」為新創世週的高峰。可以說,首先,《若》中耶穌不但重現創世一週,並為其賦以新的意義。

這新意義是甚麼呢?何以「耶穌化水為酒」能與「上主造人」在意義上能夠相比?讓我們先看看司席在嚐到耶穌由水所變的酒後所說的話:「一般人都是先上好酒,到客人喝夠了,才上次等的;你竟把好酒留到現在」。這段話,司席是對婚宴中的新郎說的。的確,一般來說,婚宴中的酒水,當然是主人家—新郎—提供的。問題是:這好酒是加納婚宴的新郎提供的嗎?才不是。

我們都知道,這好酒是耶穌提供的。所以說,在《若》筆下,加納婚宴已成了末世天上默西亞婚宴的預象。而耶穌,則成了在這末世盛宴中提供世上最好美酒的完美新郎。以婚宴來理解上主對自己子民的救贖,在《舊約》中早已有之。今天的讀經一,即為一例。

《依》五十五至六十六章是以色列民在主前第六世紀末巴比倫帝國覆亡,被流放者快將回鄉之時寫成的。作者把上主的解救而讓以民重回福地理解為上主與以色列民之間的「婚宴」:「因為上主喜愛妳,使妳成為祂的佳偶。猶如青年迎娶少女,你的創造者也要同樣迎娶妳;一如新郎喜愛新娘,妳的天主也要怎樣喜愛妳」。

這末世(=從基督事件高峰起的人類歷史)的婚宴,《若》藉「加納婚宴」來象徵其意義。耶穌—真正的新郎—要為參與盛宴的人提供最上好的美酒。藉這變水為酒,耶穌顯示了祂的「光榮」,祂預示了當耶穌的「時辰」(hour)來臨時,祂在十架上所要完成的光榮:為那末世盛宴提供真正的酒—祂的血。正正因此,《若》旁述在總結這一幕時,如是寫道:「這樣,耶穌在加里肋亞的加納行了第一個『sign』(=記號、象徵、指示),祂顯示了自己的光榮」。

由此可見,『聖誕期』的三重主顯到這主日終於告一段落:先是賢士來朝,按《瑪》所載,嬰孩耶穌顯示祂就是舊約後期所期待的天主在人間向萬民照耀的救世之光。接著,按《路》所載,耶穌在約但河邊受洗時,天主父顯示出:「祢是我深愛的兒子,我因你而喜悅」;祂不單深受天主父的愛,祂也愛世間萬物,即使萬物各有軟弱、各有傷口:「殘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滅的燈芯,他不弄熄」。最後,在今天,《若》透過在加納的婚宴來預先顯示耶穌在加爾額略山上將如何光榮地主持那十架上的盛宴。簡言之,這三重主顯所揭示的,乃「上主的奇妙化功」。讓我們與聖詠作者一起,「日復一復,不斷宣揚祂的救恩」。


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耶穌受洗節: 未完的主顯節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耶穌受洗節

未完的主顯節




按教會的禮儀曆安排,聖誕期以「耶穌受洗節」作結。雖然耶穌受洗時已年屆三十,而三王來朝時祂不過是個小孩,但誠如本欄早前指出,聖誕期真正要慶祝的,是耶穌在大地上顯示自己的身份;而今天的讀經,就正正符合這一點。

耶穌身份的光榮顯示,當然就在祂於約但河受洗的一剎。當時,「天空啟開了,聖神以鴿子的形象,降到祂上面,又有聲音從天上說:『祢是我深愛的兒子,我因你而喜悅』」。因此,這一天,就如今天〈獻禮經〉所言,是「聖子⋯⋯公開現身的日子」。某程度上來說,耶穌受洗節可說是第二個主顯節。

由此可見,耶穌所受的洗禮並不是基督信仰中慕道者要正式成為基督徒時所領受的洗禮。換言之,洗者若翰所作的,也並不是我們教會內的聖洗聖事。若翰的洗禮,是「水」的洗禮。從他選擇了當年以色列民在上主的帶領下跨進應許之地的約但河作為洗禮的地點來看,他的用意主要是呼籲他的同胞回顧自己民族在天主所帶引領之下的歷史,重溫自己民族與天主之間的盟約,並重新審視自己有否好好遵行盟約的內容;如否,則更當懺悔改過,再次嘗試好好活出天主子民的身份。

不過,耶穌的洗禮也能啟發我們反思基督傳統中的聖洗聖事。首先,《路》記述了當時人們對若翰洗禮的觀感:「那時,民眾正在熱切期待著,他們心中猜想,若翰是否默西亞」。這背後反映出當時猶太人的心理狀況。他們迫切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有局限,而他們明白到單靠自己是無法突破這局限的。他們期待著來自人以外的救助,盼望著一位默西亞。而若翰的洗禮,一方面滿足了他們對默西亞的期待;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洗禮強化了人們對自身生命狀態的反思。換句話說,若翰正在準備他們的內心,來迎接默西亞。這份準備,當然也須伴以內心的改變,即悔改。若翰呼籲人們的悔改,我們早在剛過去的將臨期第三主日中聽過:有剩餘的當與有需要者分享;行使公權力的人不要多收多取,欺詐勒索,應當知足。

此外,耶穌受洗這一幕,有一個細節我們應當注意:「眾百姓(all the people)受洗後,耶穌也受了洗」。若翰在為上主準備的,是一個天主子民(People of God),而不是一個人。正因為人是群體動物,因此,人除了自己自身的生命需要救助之外,人類作為一個群體也需要上主拯救。換言之,人與上主之間的交往,不可能只關係到一個人自己和上主,而必須考慮到自己是天主子民的一份子,在意自己如何與別人相處。正如〈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所訓示:「天主的聖意不是讓人們彼此毫無聯繫,個別地得到聖化與救援,而要他們組成一個民族,在真理中認識祂、虔誠地事奉祂」(《萬民之光:教會教義憲章》第九段)。

今天讀經二所選自《宗》第十章的伯多祿講道辭中,包括了他就耶穌受洗一事所作的解讀。伯多祿稱耶穌為「萬民之主」。他並指出,整個基督事件(the Christ event),此處特指從耶穌的公開傳教起直到祂復活升天為止,是「在若翰宣講洗禮後,由加里肋亞開始」。而這「開始」,就是指「納匝肋人耶穌」,在約但河邊,「如何被天主藉聖神和德能傅了油」(參拉:unxit eum Deus Spiritu Sancto, et virtute);也就是,耶穌的受洗。順帶一提,「Χριστός」(基督)一字,本義就是「被傅油(的那一位)」(=受傅者)的意思。

關鍵在於,上主的這位受傅者將要作甚麼呢?今天的讀經一則仔細地描述了這位受傅者的使命。按《依》所載,上主說:「我已把我的神灌注到他身上,叫他將正義傳給萬民」。但這正義的傳播並不(只)是單靠口講的:「他不喊叫,不高聲說話,甚至不使人在路上覺察到他的聲音」。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只是顧著自己正義就夠了,而對旁人所受的困苦視若無睹。相反,這位受傅的上主之僕要「使盲者復見,囚犯出獄,並把生活於黑暗中的人引離監牢」。用今天的話說,這些都是「受壓迫困苦的人」。與此同時,他並非毫無人情味的,只顧冷冰冰地套用標準規範;相反,「殘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滅的燈芯,他不弄熄」。藉著行動,透過慈悲的情懷,「他忠心宣揚正義,不厭倦,不氣餒」。

即使耶穌在約但河所受的洗禮與教會的聖洗聖事並非完全相同,但我們卻是因著聖洗聖事而與基督同死同生,成為『另一個基督』,也就是基督徒。對於其他人—尤其非基督徒—來說,我們『就是基督』。在整個聖誕期內,我們慶祝耶穌在我們中間出現,顯現出天主愛的光輝。那麼,我們,作為信仰團體的一員,又有否在人們眼出顯示出天主愛的光輝,反映出基督的萬民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