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聖地朝聖筆記2018】第七天下午 -- 加納婚宴堂、納匝肋聖衣會隱修院

【聖地朝聖筆記2018】
梁展熙

第七天下午 -- 加納婚宴堂、納匝肋聖衣會隱修院


可列印版本下載請按

加納婚宴堂

第三天, 在加里肋亞加納有婚宴,耶穌的母親在那裏;耶穌和衪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婚宴。酒缺了,耶穌的母親向衪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妳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衪的母親給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在那裏放著六口石缸,是為猶太人取潔禮用的;每口可容納兩三桶水。耶穌向僕役說:「你們把缸灌滿水吧!」他們就灌滿了,直到缸口。 然後,耶穌給他們說:「現在你們舀出來,送給司席。」他們便送去了。司席一嘗已變成酒的水──並不知是從那裏來的,舀水的僕役卻知道──司席便叫了新郎來,向他說:「人人都先擺上好酒,當客人都喝夠了,才擺上次等的;你卻把好酒保留到現在。」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跡,是在加里肋亞納匝肋行的;衪顯示了自己的光榮,衪的門徒們就信從了衪。(若2:1-11)

大約自第八世紀起,基督徒傳統便認為 Kafr Kanna 這地方為耶穌變水為酒的加納(Cana)市。 Kafr Kanna位於納匝勒的東北面不遠處:


現時的方濟會加納婚宴堂,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1880s)初祝聖啟用,建於拜占庭時代聖堂的遺址之上。這地點,在更早時候很可能有一所猶太會堂存在。


有說,正立面兩旁的兩個鐘樓,分別象徵新郎和新娘。

聖堂正中有圓拱頂,設有大彩繪玻璃窗作採光之用:


聖堂設計採相堂簡約的風格。主祭台上方掛有一幅描繪「耶穌變水為油」一幕的油畫:

圖片來源

聖堂下層展示考古發掘時出土的古物。除了這座聖堂的中世紀和拜占庭前身的遺蹟之外,還包括一個頗大的石製容器:

圖片來源

一個石水壺:

圖片來源

納匝肋聖衣會隱修院


聖衣會,正式名稱「加爾默羅會」(Carmelites)。在第十二世紀中由意大利男士貝托爾德(Bertold)在加爾默羅山(Mount Carmel;澳從葡譯作「嘉模」〔Carmo〕)創立「Ordo fratrum Beatæ Virginis Mariæ de monte Carmelo」(加爾默羅山聖母瑪利亞兄弟修會)。

從字源來說,「加爾默羅」一字意義甚豐。最基本的說法,是這希伯來山名「הַר הַכַּרְמֶל」(音:har hakkarmel)與另一個字「כֶּרֶם」(kerem)同源。「כֶּרֶם」(kerem)本義是「葡萄園」,引申與生產(fertility)、富饒(abundance)和美麗(beauty)有關。這座山,也是先知厄里亞一人大勝四百五十名巴耳神先知的地方(見列上18:16-40【按:《思高》譯:「加爾默耳山」】)。

在第十二世紀末,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取得聖地後不久,十字軍中的軍人以及朝聖者,在加爾默羅山落腳後,決定放棄榮華富貴,度精修生活。數年後,在1206-14年間,他們向耶路撒冷宗主教亞爾伯特(Albert)請求按他們已試行的生活模式頒佈規章。他們選天主之母作為修會的主保,定名為:加爾默羅山聖母瑪利亞兄弟修會。

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十四至十六世紀之間歐洲發生過的大動蕩,包括: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戰爭和期間1346-1353年間黑死病引致整個歐洲民不聊生,以及由十五世紀初開始的人文主義和自1517年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開始的宗教改革對包括加爾默羅修會在內的苦修生活的批評,會規面對這情況下也被漸漸修改,較原本的寬鬆。聖女大德蘭卻認為這與修會原本的精神漸行漸遠,遂自1560年起有意改革修會,在1562年開始建立首間苦修加爾默羅會會院【discalced本義「赤足」】。加爾羅默聖地會省,依從聖大德蘭的苦修精神修道。

那麼,加爾默羅修會又何來「聖衣會」這別稱呢?先談「聖衣」。「聖衣」(scapular)譯自拉丁語「scapulae」,字義是「雙肩」(shoulders)。「scapular」本來是指自第七世紀起,隱修會會士會衣的組件,通常是棕啡色,穿在最外層,無袖,掛在雙肩下垂的衣物,但大小不一:

熙篤會士會衣

赤足加爾默羅修女會衣

不難想像,這種會服的「scapular」起源自隱修會的工作服(功能有點似圍裙)(見本篤規戒第55項)。據說,自第十一世紀起,由於衍生了一種在俗修道的形式。這些在俗修道的人,稱為「獻身者」(oblates)。他們既可以是平信徒,也可以是神職人員。會服「scapular」也漸漸被縮小,由在俗修道者帶在身上,並附有象徵意義,用以提醒在俗修道者他自己的身份。

自中世紀中期起,平信徒以輔助形式參與托缽修會的靈修方式日漸興起,遂組成了各修會的「第三會」。由於他們並沒有發願,因此無法穿著完整會衣;但他們獲准配帶所謂的「第三會會衣」。這通常是會衣的簡化版,或只佩戴完整會衣的其中一個元素(例如,方濟會第三會在中世紀後期的三會會衣就是腰間繩索)。

加爾默羅聖母像(穿著並手持啡色聖衣)

在個人敬禮生活中的「聖衣」,概念大抵也源於此。現時在教會內最為人熟知的,是加爾默羅修會的「聖母聖衣」(全稱:加爾默羅聖母聖衣(Scapular of Our Lady of Mount Carmel); 俗稱:啡聖衣)。據加爾默羅修會傳統,在1251年,當時的總會長西滿.斯道克神父(Simon Stock;後獲封聖)因修會面臨窘境而向聖母祈禱。聖母向他顯現,給予他聖母聖衣作為特別護佑和寵愛的標記,並許諾:「你和所有加爾默羅成員都獲得這個特恩,即無論誰在臨終時虔誠地穿著聖衣,將不會墜入永火之中。在離世的時候佩帶聖衣者,將會得救。這聖衣將成為得救的標誌,危險中的護祐。它是和平的承諾和永恆的盟約」。雖然教會史學界對聖母聖衣的源頭仍未有定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及至第十三世紀末,聖母聖衣已成為加爾默羅修會傳統的一部分。因此,在華語世界,加爾默羅修會又俗稱為「(聖母)聖衣會」。

聖母聖衣(啡聖衣)

順帶一提,教會內尚有另一款聖衣:「(聖母無染原罪)無玷聖母聖衣」,俗稱:藍聖衣。這款聖衣起源自另一個華語世界較少接觸的修會:Congregation of Clerics Regular of the Divine Providence:

無玷之母聖衣(藍聖衣)

回到主題。現時加爾默羅聖地會省有四個團體:耶路撒冷、白冷、海法(Haifa),和納匝勒。納匝勒會院,是由修女瑪利亞(Sister Mary of Jesus Crucified)在1876年向耶路撒冷宗主教提出修建。兩年後,准令自羅馬批出。始建於1907年7月28日,由主教定名為「聖家會院」。

圖片來源:加爾默羅修院聖地會省網頁

修院製作了一條無聲短片,展示會院及修女生活:觀看請按

修院也會接收信友的祈禱意向,在日常祈禱中為之代禱。有需要者可寄電郵(我猜她們應該只能接受:西班牙語、法語、意大利語、英語、阿拉伯語和〔現代〕希伯來語)。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