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

【聖地朝聖筆記2018】第二天上午:橄欖山 -- 耶穌升天小堂、天主經堂、主哭耶京堂、貝特法革聖枝堂

【聖地朝聖筆記2018】
梁展熙

第二天上午

橄欖山:耶穌升天小堂、天主經堂、主哭耶京堂、貝特法革聖枝堂


可列印版本下載請按

這天早上的四個朝聖點中,有三個都位於橄欖山上:耶穌升天小堂(Church of the Ascension【在圖的最右方】)、天主經堂(Paternoster Church)和主哭耶京堂(Dominus Flevit Church):

圖片來源

至於貝特法革(Bethphage),則是在遠一點,即橄欖山的東面山坡:


今天早上的朝聖路線,據福音記載推斷,耶穌本身也相當熟悉。因為每當祂往耶路撒冷去的時候,祂都住在伯達尼(Bethany)的朋友家中(見路10:38;谷11:11)。耶穌時代,每逢猶太節日的朝聖高峰期,耶城的住宿費都上升三倍有多,平民百姓大都要在耶城旁邊的村鎮中安排住宿。因此,耶穌每朝都要越過橄欖山去耶路撒冷,入黑前回到伯達尼(見路21:37)。一來說說,最不用攀上爬落的路,就是從革責瑪尼(Gethsemane)經貝特法革(Bethphage)到伯達尼。

在耶穌人生的最後一星期,有一個晚上,耶穌坐在橄欖山西面山坡,面對著聖殿,向祂的門徒們談及聖殿的未來(見谷13:3),聖殿的無信使祂落淚(見路19:37, 41-44)。至於山下的革責瑪尼【下午的朝聖點】,就是耶穌在數天後被捕之處(見谷14:26-52)。據聖史路加的說法,耶穌升天的地方也在橄欖山(見宗1:6-12)。

另外,橄欖山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佈滿了耶穌的足跡外,也因為從橄欖山,能夠眺望耶路撒冷聖殿山全景:


耶穌升天小堂


耶穌領他們出去,直到伯達尼附近,就舉手降福了他們。 正降福他們的時候,就離開他們,被提升天去了。 他們叩拜了衪,皆大歡喜地返回了耶路撒冷, 常在聖殿裏稱謝天主。(路24:50-53)
耶穌與他們一起進食時,吩咐他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 ⋯⋯ 耶穌說完這些話,就在他們觀望中,被舉上升,有塊雲彩接了他去,離開他們的眼界。 他們向天注視著他上升的時候,忽有兩個穿白衣的人站在他們前, 向他們說:「加里肋亞人!你們為什麼站著望天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穌,你們看見他怎樣升了天,也要怎樣降來。 」(宗1:4, 9-11)



按聖史路加在《宗徒大事錄》第一章記述,耶穌在復活四十天之後,帶著門徒們走到橄欖山的某處,然後升天離開人間【《路》廿四章另有版本記載】。在教會初期,基督徒是在橄欖山上的某個山洞記念耶穌復活的,這也許是因為在隱蔽的地方聚會,在教難時代較為安全【在那裏也建有一座聖堂:Eleona Church】。根據第四世紀一位朝聖者 Egeria 的朝聖日記,當時人們是在橄欖山山頂附近的記念耶穌升天的。不晚於主曆 392 年,一位皇室成員 Poimenia 在這地方建造了第一座紀念耶穌升天的聖堂。

遺憾的是,那座聖堂不敵時代洗禮,已不復存在。在十字軍東征時代,十字軍在原地重建聖堂,即現存的耶穌升天小堂,並在外圍建造堡壘修院守護。從下圖可見,圍牆有一邊後來被壓縮裏面的空間。而對於小堂內地上「耶穌足印」的敬禮,也在中世紀開始有所紀錄。一個世紀之後,當阿拉伯軍隊重奪聖地時,統帥薩拉登(Saladin)也在1198年取得這座小堂。時至今日,這座小堂仍屬於穆斯林所有。

圖片來源

由於是紀念耶穌升天的緣故,所以按原本的設計,小堂頂部應該是空的、通天的。然而,穆斯林在1200年重修這座小堂為清真寺時,為小堂加建了圓拱頂和 mihrab (即壁龕,指示著麥加的方向;見下圖左上方)。順帶一提,雖然可蘭經並沒有記載,但穆斯林其實也相信耶穌是升了天的。後來,由於到訪這小堂的主要的基督徒,因此伊斯蘭當局為便利和示好,決定在旁邊另建清真寺,把小堂還原為基督宗教場所。現時在小堂旁的清真寺及其宣禮塔,建自1620年。



小堂外的圍牆上,有一排掛鈎(見下圖),這是各基督宗派在慶祝耶穌升天節時用來搭建臨時帳篷而設的。按各宗派的禮儀曆,當他們慶祝耶穌升天節時,是允許在小堂內主持禮儀的。但由於通常參禮人數眾多,就有需要為站在小堂外的信友掛設帳篷。


現時耶穌升天小堂的柱頭,是沿用十字軍時代的。尤其值得留意的,是這對雕有鷹頭雙翼獅身獸的柱頭:



在小堂中心,地上有個長方形磚框,框內的就是傳統中的石地上的耶穌足印(下圖)。這只是右腳的腳印,刻有左腳腳印的部分下落不明(有說在中世紀時已被移至 Al-Aksa 清真寺〔即聖殿山上的清真寺〕)。腳印本來是印在地上的沙土,而且朝聖者是允可攜帶少量沙土作為手信的。但在十字軍時代,要求能夠完整保留足印位置,決定換上石刻。


天主經堂


所以,你們應當這樣祈禱: 我們在天的父! 願你的名被為聖,  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 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 寬免我們的罪債,如同我們也寬免得罪我們的人; 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凶惡。 因為你們若寬免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寬免你們的; 但你們若不寬免別人的,你們的父也必不寬免你們的過犯。(瑪6:9-15)
耶穌給他們說:「你們祈禱時要說:父啊! 願你的名被尊為聖, 願你的國來臨, 我們的日用糧,求你天天賜給我們, 寬免我們的罪過,因為我們自己也寬免所有虧負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路11:2-4)
由此,我摯愛的弟兄姊妹,主〔耶穌〕與我們唱讚歌和跳舞蹈後,便走了。我們,作為人,走了歧途,或因睏倦而迷惘,都四散了。而我,當我看見祂受苦時,甚至沒有因祂的受苦而留下來,反而逃到橄欖山去,因已發生的事而哭泣。當祂在第六天〔=星期五〕被釘在十架時,在每六時辰,黑暗籠罩了大地。吾主站在山洞中,光照著它,說:「若望,在耶路撒冷中,我被群眾釘在十架上,又被長槍荊棘刺透,他們又把苦汁和醋拿給我喝。但我在對你說話,我所說的你要聽。是我使你決定來到這座山的,好使你能聽到一個門徒理應向他的老師所學的,一個人應從他的神所學的⋯⋯(第二世紀經外經典《若望大事錄》第九十七章)


最早把橄欖山上的某洞穴與耶穌教導連繫起來的,就是託名予若望宗徒的《若望大事錄》。在君士坦丁大帝在耶路撒冷各處建造聖堂的計劃中,這裏的聖堂是紀念耶穌升天的。根據第四世紀末朝聖者 Egeria 的朝聖日記(384年),這座聖堂名叫 Eleona 。Eleona 來自希臘語,解作:「橄欖的」(of olives)。後來,紀念耶穌升天的地點漸漸移往山的更高處,這裏則只與耶穌就善惡的最終鬥爭的教導(即瑪24:1--26:2;即 Egeria 於聖週星期二在這裏聽到的福音選讀)相聯。



原本由君士坦丁大帝下令,皇大后海倫娜監督的聖堂,早在614年,波斯人攻入聖地時被毀。此後,人們仍然記得這裏是與主耶穌教導有關係,但聯想到的教導內容就有所改變。人們漸漸認為這裏是耶穌教導門徒們 〈主禱文〉(=天主經)的地方。由於在十字軍東征的時代,這就是傳統上最盛行的說法,因此,當他們於1106年在這裏重建聖堂時,就命其名為「天主經堂」(Church of Pater Noster〔拉=我們的[天]父〕)。


時至今日,這傳統仍然非常活躍。不同語言的天主經,成了聖堂所屬的迴廊(cloister)的著名裝飾:

迴廊入口(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舊式葡文版本
在伊斯蘭領袖薩拉登(Saladin)取得聖地後,聖堂仍得以倖存直到十四世紀末再度被毀。聖堂的頹桓敗瓦被遺棄近五百年,及至十九世紀中葉,一位因嫁予法國貴族而成為都督佛王妃(Princess de la Tour d'Auvergne)的 Aurelie de Bossi 女士購得此地業權,並把土地的西部分贈予法國政府,在東部分則為加爾默羅修女會興建隱修院。今天,加爾默羅隱修會修女仍會透過會院與聖堂之間的木欄參與禮儀:

圖片來源

在建造加爾默羅會院及其小堂期間,人們發掘出古人敬禮的洞穴。但當時為了能在平整的地面上建築之故,把洞穴蓋平。後來,法國政府把土地權轉讓予白衣神父會(White Fathers),神父們決定開展一項宏大的計劃,重建古時的天主經堂,並奉耶穌聖心為主保。遺憾的是,由於後來資金耗盡,無法完全成就該計劃。因此,祭台及主祭座等仍然日曬雨淋:


幸好的是,古時的洞穴仍完好保存。在沒有完成的聖堂祭台兩旁,有通向洞穴的入口: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洞內景觀: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為這朝聖點的重建盡了不少綿力的 Aurelie de Bossi 女士的骨灰就安放在聖堂門口的右手邊:


主哭耶京堂


耶穌臨近〔橄欖山的下坡〕的時候,望見京城,便哀哭她說: 「恨不能在這一天,妳也知道有關妳平安的事;但這事如今在妳眼前是隱藏的。 的確,日子將臨於妳,妳的仇敵要在妳四周築起壁壘,包圍妳,四面圍困妳; 又要壓碎妳,及在妳內的子民,在妳內決不留一塊石頭在另一塊石頭上,因為妳沒有看出妳的時期。」(路19:41-44)

從主哭耶京堂遠眺耶路撒冷聖殿山
在更往山下的位置,就是一座外觀看上去近似一滴淚珠的主哭耶京堂(Dominus Flevit =主哭泣了 或 主曾哭泣)。率先以橄欖山某一塊石來紀念主哭耶京的,是中世紀的朝聖者。十字軍便在此址建了一座小堂。聖地落入伊期蘭教徒手中後,小堂漸漸變成廢墟。一直到1940年,方濟會購得此地地權,邀請意大利建築師 Antonio Barluzzi 設計並重建小堂。為了突出聖堂主題,建築師盡力使聖堂看起來似滴淚水,並把正祭台方向定為西面,面向耶路撒冷,讓朝聖者能夠看見耶穌當年哀哭耶京時雙眼所見的。現時,這小堂屬方濟會聖地監護處。

聖堂外觀

在1954年,方濟會士考古學者 Fr. Bellarmino Bagatti 在聖堂南方發掘出一系列的考古發現。除了一座主曆第五世紀的隱修院遺跡外,他及其考古團隊並發現了一處一直用作墳地的地方,裏面的墳墓分屬橫跨千年的三個階段:客納罕人時期(主前1600--1300年)、耶穌時期前後(主前100--主曆135年)以及早期基督徒時期(主曆200--400年)。

到處都是羅馬時代猶太人骨箱(ossuary)的墓穴

在這些墓穴中,我們可了解到耶穌時代前後猶太人的殯葬習俗。如下圖所示,這類墓穴,猶太人稱之為 hokhim 。他們把遺體向光芒般向四面擺放。遺體腐化後,把遺骨放進骨箱中。然後,把骨箱放在中間的空位:

圖片來源:耶路撒冷方濟會聖經學院網頁

聖堂的祭台,面向信友的一面,鑲有一塊馬賽克。這圖案,及在圓形馬賽克邊鑲嵌的拉丁語,是來自《路加福音》:「耶穌給〔幾個法利塞人〕說:『你們去告訴這個狐狸〔=黑落德〕罷! 看,我今天明天驅魔治病,第三天就要完畢。 但是,今天明天以及後天,我必須前行,因為先知不宜死在耶路撒冷之外。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你屢次殘殺先知,用石頭擊斃那些奉命到你這裏來的人;我多少次願意聚集你的子女,如母雞聚集自己的雛雞,在牠翅翼下,可是你們偏不願意。 看罷!你們的房屋必給你們撇下;但是,我告訴你們:你們斷不能再看見我,直到你們說:因主名而來的,當受讚頌的時刻來到。』」(13:32-35[34]):



此外,聖堂在重建時,保留了不少原本(第七世紀)聖堂的一些元素,例如地板:

圖片來源

地板上方有一段希臘語,說明當年建造聖堂的緣由:「西默盎,基督的朋友,建造並粉飾了這小堂,並將之獻予吾主基督,為補贖他的罪過,並為他弟兄們基俄基奧及基督的朋友道明提奧的安息」:

圖片來源:耶路撒冷方濟會聖經學院網頁

原本聖堂正祭耳室的地板和祭台位置也保存下來了:

圖片來源:耶路撒冷方濟會聖經學院網頁

貝特法革:復活拉匝祿 及 騎驢進京


當他們將近耶路撒冷,到了貝特法革和伯達尼,在橄欖山那裏時,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 對他們說:「你們往對面的村莊裏去,一進村莊,立時會看見一匹拴著的驢駒,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把牠解開牽來。 若有人對你們說:你們做什麼﹖你們就說:主要用牠,但是會立刻把牠牽回這裏來。」 他們去了,便見一匹驢駒,拴在門外街道上,就把牠解開。 在那裏站著的人,有人對他們說:「你們解開驢駒作什麼﹖」 門徒就按照耶穌所吩咐的對他們說了; 那些人遂容許了他們。 他們把驢駒牽到耶穌跟前,把自己的外衣搭在上面,耶穌就騎了上去。 有許多人把自己的外衣,另有些人把從田間砍來的綠樹枝,舖在路上, 前行後隨的人,都喊著說:「賀三納! 因上主之名而來的,應受讚頌! 那要來的我們祖先達味之國,應受讚頌! 賀三納於至高之天!」 耶穌進了耶路撒冷,到聖殿裏,周圍察看了一切,時辰已晚, 遂同十二門徒出來,往伯達尼去了。(谷11:1-11;另見瑪21:1-11;路19:29-40;參若12:1-19)


在三部對觀福音(即:瑪、谷、路)中,都提到貝特法革就是耶穌在高舉的橄欖枝簇擁下榮進耶路撒冷的起點。但無可避免地,貝特法革的具體地點是難以確實的,但從耶路的路徑看來,現時的位置是雖不中亦不遠矣。

現存的聖堂建於1883年,是從一座中世紀聖堂的遺跡中重建起來的。由十字軍所興建的聖堂中,十字軍人們恭敬地安放了一塊石,他們認為這塊石是耶穌在騎上驢子曾用來借力的。可是,他們似乎忘記了,中東山區的小驢與歐洲軍隊的戰馬,完全是兩碼子的事。無論如何,這塊石至今仍保存在聖堂的左方(見下圖),讓我們仍能欣賞石上的中世紀繪畫:


圖片來源

要留意的是,石上也描繪著耶穌復活拉匝祿的一幕,因此,這塊石頭的原本用途不詳:

圖片來源
聖堂也屬於方濟會聖地監護處。


參考資料

  • MURPHY-O'CONNOR, Jerome (O.P.). The Holy Land: An Oxford Archeological Guide from Earliest Times to 1700. Fif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RAPP, David. Churches and Monasteries in the Holy Land. NY: Arcade, 2015.
  • 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