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朝聖筆記2018】
梁展熙
第十天上午 -- 加爾默耳山、厄里亞先知峰、凱撒勒雅
可列印版本:下載請按
加爾默耳山(Mount Carmel)
加爾默耳山,即之前提過的加爾默羅山,或者澳門慣稱的嘉模。這都來自不同的音譯而已。對於基督徒來說,這座山的重要之處,在於它與先知厄里亞的連繫。
厄里亞洞
圖片來源 |
位於山腰位置,在會院和燈塔下方的,是厄里亞洞。洞內分設男女祈禱間,男右女左。所有的一神信仰傳統(猶太、基督信仰、伊斯蘭)傳統上都視這洞為厄里亞在加爾默羅山上執行上主任務期間所居住的山洞。
加爾默羅角(Keren-Carmel)或厄里亞先知峰
阿哈布一見厄里亞,就對他說:「叫以色列遭難的人,不就是你嗎?」厄里亞答說:「不是我叫以色列遭難,而是你和你的父家,因為你們拋棄了上主的誡命,歸順了巴耳邪神。現在,你派人去召集全以色列人,同受依則貝耳供養的那四百五十個巴耳的先知,【及那四百個阿舍辣的先知,】上加爾默耳山,到我跟前來。」阿哈布便派人召集了所有的以色列子民,聚集了那些先知,一起到了加爾默耳山上。
厄里亞走向全體民眾面前說:「你們搖擺不定,模稜兩可,要到幾時呢?如果上主是天主,你們就應該隨從上主;如果巴耳是天主,就該隨從巴耳。」人民一句話也不回答。厄里亞對人民說:「上主的先知指剩下我一個人了,巴耳的先知卻有四百五十人。 請給我們牽兩隻公牛犢來;他們可任選一隻,剖分成塊,放在木柴上,不要點火;我也照樣預備另一隻,放在木柴上,也不點火。你們呼求你們神的名字,我也呼求上主的名字:那降火顯示應允的神,就是真神。」民眾回答說:「你這話說得很好!」厄里亞對巴耳的先知們說:「因為你們人數眾多,你們應該先挑選一隻牛犢,準備好,然後呼求你們神的名字,只是不要點火。」他們即將人給他們的公牛犢牽來,預備好,從早晨直到中午呼求巴耳的名字說:「巴耳,應允我們罷!」但是沒有聲音,也沒有答應的。他們就在自己所築的祭壇旁,跪下又起來,跳個不停。到了中午,厄里亞嘲弄他們說:「你們再高聲喊叫,因為他是神,或者他正在沉思冥想,或者它暫時隱退,或者正在外旅行,或者他正在睡覺,必須把他叫醒。」他們遂更高聲喊叫,照他們的習慣,用刀用槍割傷自己,直到全身流出血來。過了中午,他們仍繼續狂喊亂叫,直到晚祭的時候,但仍然沒有聲音,也沒有答應的,也沒有理會。厄里亞對全你人民說:「你們到我這裏來。」全體人民便都到他那裏去;厄里亞立即重修了已經坍塌了的上主的祭壇;依照雅各伯子孫的支派數目,取了十二塊石頭,─這雅各伯就是上主曾對他說過:「你的名字要叫以色列。」─ 用這些石頭,為上主的名築成一座祭壇,在祭壇四周作了一個水溝,可容二「色阿」穀種。 把木柴放好,將牛犢剖分成塊,放在木柴上, 然後吩咐說:「盛滿四桶水,倒在全燔祭和木柴上!」他們就這樣做了。他又吩咐說:「再倒一次!」他們就再倒了一次;他再吩咐說:「倒第三次!」他們就倒了第三次; 水沿祭壇四周奔流,溝裏滿了水。到了要奉獻晚祭的時候,厄里亞先知走近前來說:「上主,亞巴郎、依撒格和以色列的天主,求你今天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天主,我是你的僕人,是奉你的命作這一切事。上主,求你應允我,應允我!使這人民知道你上主,是真天主,是你叫他們心回意轉。」於是上主的火降下,焚盡了全燔祭、柴木、石頭和塵土,也燒乾了溝中的水。全體人民見了,都俯伏在地說:「雅威是天主,雅威是天主!」厄里亞對民眾說:「你們捉住巴耳的先知,不要讓他們走脫一個!」民眾立即捉住他們。厄里亞帶他們下到克雄小河旁,在那裏將他們全部殺掉。
厄里亞對阿哈布說:「你上去吃喝罷!因為已聽到大雨的怒號聲。」阿哈布就上去吃喝,厄里亞卻上了加爾默耳山頂,跪伏在地,將臉放在兩膝之間。以後,對自己的僕人說:「你上去,朝海那邊觀看!」僕人就上去觀看,說:「什麼也沒有。」厄里亞說:「你來回觀看七次!」他就去了七次。第七次僕人說:「看,有一片雲彩,小得像手掌那麼大,從海上升起來了。」厄里亞說:「你上去告訴阿哈布說:快套車下去,免得被雨阻止!」轉瞬之間,天空因風雲變為昏黑,落下大雨;阿哈布上車去了依次勒耳。上主的手臨於厄里亞身上,他就束上腰,跑在阿哈布前頭,直到依次勒耳的城門口。(列上18:17-46)
厄里亞在加爾默羅山上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一場與巴耳(及阿舍辣)先知的比試中勝出,讓人們知道上主才是天主。傳統認為這場比試發生的地點,就在這加爾默羅山東南部的山丘山。現時標誌著這地點「Mukhraka」的,是一所加爾默羅會的小堂。
圖片來源 |
小堂前的一尊塑像,描繪出厄里亞擊殺假先知的一幕。底座上的話,引至《德訓篇》:「當時,又興起了一位激烈如火的先知厄里亞,他的言辭熾熱如火炬」(48:1)。
圖片來源 |
圖片來源 |
聖堂內外,都採用簡約設計。內部的聖像畫和掛牆塑像,都勾起另一段厄里亞的生平:
阿哈布將厄里亞所作的一切,以及他如何刀 斬眾先知的事,全告訴了依則貝耳。依則貝耳就派使者去對厄里亞說:「明天這個時候,如果我不使你的性命如同那些先知一樣,願眾神明嚴厲,且 加倍嚴厲地懲罰我!」厄里亞害了怕,遂起身逃命,到了猶大境內的貝爾舍巴,叫他的僕人留在那裏,自己卻進入曠野,走了一天的路,來到一棵 杜松樹下,坐下來求死說:「上主啊!現在已經夠了!收去我的性命罷!因 為我並不如我的祖先好。」以後,就躺在那棵杜松樹下,睡著了;忽然,有為天使拍醒他,對他說:「起來,吃罷!」他看了看,見頭旁有一塊用炭火烤熟的餅和一罐水;他吃了喝了,又躺下睡了。上主的使者第二次又來拍醒他說:「起來,吃罷!因為你還有一段很遠的路。」他就起來,吃 了喝了,賴那食物的力量,走了四十天四十夜,一直到了天主的山曷勒布。(列上19:1-8)
圖片來源 |
圖片來源 |
海星(之母)會院及聖堂
By Deror avi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785126 |
話說在第十二世紀,在聖地由十字軍組成的拉丁王國統治期間,不少信友跟隨厄里亞的精神,在加爾默羅山的山洞中生活。。隨著人數漸增,他們便在第十三世紀組成一個團體,並建造小堂,以瑪利亞海洋之星(Stella Maris)為主保。在同一世紀末,穆斯林重奪聖地,他們不得已全體徹離,修會轉往歐洲發展。
到第十六世紀,加爾默羅修會赤足苦修支會重回加爾默羅山。到第十七世紀,把修院及聖堂遷至現址,在相傳厄里亞曾居住的山洞上建造聖堂。
By Iliakriv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1330869 |
聖堂內有四幅壁雕,用來紀念四位加爾默羅赤足會的聖人,包括:
聖十架耶穌瑪利亞修女(Mariam Baouardy)。生於加里肋亞的阿拉伯裔天主教徒。她加入了加爾默羅赤足會,成為天主教希臘教會修女。她是一位秘修者(mystic),現今(其中一個)厄瑪烏的位置,相傳就是她在一次神視中得知。另外,她也另一次神視之後,也獲得了聖傷(stigmata)。
By Deror avi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784072 |
聖女大德蘭。非常著名的秘修者,是赤足支會的發起人之一。她的《靈心城堡》(Interior Castle),是直到現代仍影響深遠的靈修作品。
By Deror avi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784090 |
聖十字若望。也是一位著名的秘修者。聖師。著有《攀登加爾默羅- Ascent to Mt. Carmel》。
By user:תומר א.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967297 |
聖真福十架德蘭(德肋撒)(St. Teresa Benedicta of the Cross)。本名:Edith Stein(艾蒂特·史坦茵)。德籍猶太人哲學家,後來皈依天主教。不幸在奧斯威茲集中營內死在納粹德軍手上。
By user:תומר א.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967297 |
凱撒勒雅(Caesarea Maritima)
這是由大黑落德一手打造的海港城市,極具考古價值,唯新舊約與其幾乎並無關連。故此不贅。
- MURPHY-O'CONNOR, Jerome (O.P.). The Holy Land: An Oxford Archaeological Guide from Earliest Times to 1700. Fif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RAPP, David. Churches and Monasteries in the Holy Land. NY: Arcade Publishing, 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