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聖地朝聖筆記2018】第五天下午 -- 耶里哥、試探山、伯達尼--拉匝祿墓

【聖地朝聖筆記2018】
梁展熙

第五天下午 -- 耶里哥、試探山、伯達尼--拉匝祿墓


可列印版本按此下載



上午的朝聖行程結束在不懂游泳的人也能浮的死海岸邊的谷木蘭(Qumran),下午我們就先來到它北面附近的耶里哥(Jericho)。

耶里哥


耶里哥的全地球地勢最低(海平面以下258米),也是全球現存最古老的市鎮(最早於主前8000年就有人定居;換言之,耶里哥已有一萬年歷史),而且位於寸草不生的曠野和綠草如茵的綠洲的交界,是具戰略位置之地。因此,在若蘇厄帶領以色列民進攻應許之地時,首先派人打探考察的地方就是耶里哥(蘇2:1-7);接著,在橫渡約旦河後,就攻佔耶里哥(見:《若蘇厄書》第六章)。及至主前第六世紀末期,波斯帝國也以耶里哥作為地區行政中心。二百多年後,亞歷山大大帝甚至把耶里哥收歸皇家,視為御用禁地。此後,耶里哥一直繁榮,直到中世紀後期,十字軍離去後,耶里哥淪為空城,任由附近阿拉伯遊牧民族的浪人進出,如入無人之境。即使今天,耶里哥也風光不再。

根據對觀福音,耶里哥是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對自己命運之前的最後一站。而在耶里哥,耶穌會遇到兩個人,一貧一富。他們在希望從耶穌身上尋找某一種醫治。瑪竇、馬爾谷和路加都有訴說貧窮的那個人的故事,他就是天生失明的巴爾提買(Bartimaeus)。講述富貴的那個人的故事的,就只有路加。他就是匝凱。我提議讓我們細味這兩個人與耶穌相遇的故事。我們的導遊,是耶穌會士詹姆士.馬丁(James Martin S.J., 2014:295-301, 303-307)【他能夠寓深入靈修於淺白的日常生活,我十分推薦。他的書有不少都已有中文翻譯,由光啟出版;但我未知澳門聖保祿書局是否有售。】

我們首先觀看的,是巴爾提買的一幕:
他們來到耶里哥。耶穌和他的門徒及一大群人,從耶里哥出來的時候,有一個瞎眼的乞丐,即提買的兒子巴爾提買坐在路旁。 他一聽說是納匝肋人耶穌,就喊叫說:「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 有許多人就斥責他,叫他不要作聲;但他越發喊叫說:「達味之子,可憐我罷!」 耶穌就站住說:「叫他過來!」人就叫那瞎子,給他說:「放心!起來!他叫你呢!」 瞎子就扔下自己的外衣,跳起來,走到耶穌跟前。耶穌對他說:「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瞎子說:「師傅!叫我看見!」 耶穌對他說:「去罷!你的信德救了你。」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著耶穌去了。(谷10:46-52 // 瑪20:29-34 // 路18:35-43)
瑪竇和馬爾谷都說耶穌在祂離開耶里哥時遇到那一位瞎子。但又似乎未必。根據瑪竇,耶穌遇到兩個名字不詳的瞎子(見:瑪20:30);在《谷》中,耶穌則遇到了一個名叫巴爾提買的瞎子。路加則說祂在走近耶里哥時遇見一個瞎子(見:路18:35)。無論如何,三部對觀福音都提到耶穌遇到了坐在路旁行乞的瞎子(們)。馬爾谷這樣介紹他:「提買的兒子巴爾提買」。在亞拉美文中,巴爾(Bar)就是兒子的意思;說明《谷》的讀者是不諳希臘語的。因此,這是《谷》是寫給希臘人(或至少母語是希臘語的人)的線索之一。

在耶穌的時代,乞丐隨處可見。罕見的反而是巴爾提買所說的話。當他聽到納匝肋人耶穌正在經過時,他高聲叫說:「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巴爾提買要的不是錢,而是更深層次的東西。這位瞎子也用了耶穌的皇家稱銜,換言之,他能夠看清只有極少數人看得清的事實。在《谷》中,耶穌的默西亞秘密身份只為那些較一般人『看』得更清楚的人所知,連一直與耶穌一起的也未必看得清。

然而,群眾中許多人都叫他『收聲』。故事中的這些人,就代表著那些也許因為自己失望甚或傲慢而試圖要求受苦受委屈的人不要作聲,不要尋求生命質素的提升。這也代表著那些為求不讓「重要人士」聽見群眾聲音的人。

然後,耶穌停下腳步(如見葡DIFUSORA BÍBLICA:Jesus parou),站著(希臘:στὰς=[while] he was standing)。祂察覺到這個坐在路邊的窮苦人。耶穌停下來關心他。

由於信仰生活強調要忙著擔當禮儀或善會職務,做事搞活動等,因此在這裏看到耶穌停下來,就顯得尤其重要。耶穌並沒有因為忙(著趕路),而注意不到巴爾提買,而注意不到他有一些對他來說很重要的話要說。主動積極幫忙做事是很重要,但有時,停下來更加關鍵。

然後,耶穌說:「叫他過來!」。現在,那些曾經叫巴爾提買住口的群眾就對他說:「放心!起來!他叫你呢!」。《谷》似乎有意揶揄這群反口覆舌的群眾:「斥責」、「放心」。又或者,他們也在回應耶穌。祂的行動使他們真正看到這個人。又或者他們之前只是在保護耶穌免受「煩擾」。現在,既然耶穌想要見巴爾提買,他們自然也就改變態度。

回應耶穌的召喚,巴爾提買扔下自己的外衣,跳起來,走到耶穌跟前。對於一個盲人來說,此舉所需要的信心要有多大!也許,巴爾提買在走向耶穌時有跌跌碰碰;又或者,門徒中有人扶著他,為他引路。

耶穌問他:「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巴爾提買答說:「師傅!(《谷》刻意保留了亞拉美語的「Rabbouni」)叫我看見!」。

二千年後的今日,巴爾提買的熱忱仍躍然紙上。在看似無人知曉之時,他就已高呼耶穌的皇家名銜。他拒絕讓群眾妨礙他接近耶穌。他魯莽地拋下他的外衣,跳起來。

耶穌便說:「去罷!你的信德救了你」。他的視力馬上復原,他就『在路上』跟隨耶穌去了。

這次醫治無需任何身體接觸;耶穌的話就已足夠。現已治好的巴爾提買成了一位門徒。『在路上』跟隨了祂,是古時描寫門徒之道的手法。那曾經坐在路邊的,現已加入耶穌,一同上路。

巴爾提買常被視作一個典型的耶穌門徒,或至少一位追隨者。他被耶穌呼喚,然後『在路上』跟隨祂去了。不過,跟隨耶穌的方法當然還有許多,例如這天下午稍後時間我們會遇見的瑪爾大和瑪利亞。她們一直留在家中,卻在耶穌到訪時熱切款待祂。著名聖經學者、德國耶穌會士 Gerhard Lohfink (2012:93)就稱這種基督徒為「定點追隨者」(resident adherents)。同樣重要的,是 Lohfink 稱為「適時的幫手」(occasional helpers),例如阿黎瑪特雅人若瑟。他協助耶穌以及門徒們,在十字苦刑之後,向般雀比拉多要求耶穌的遺體。跟隨耶穌的方式,確實不只一種。

《谷》把巴爾提買的事剛好放在耶穌苦難之前,似乎是要展示門徒之道的意義。在他的事之前,《谷》提到耶穌分別兩次預言自己的苦難。在《谷》第九章中,耶穌預言祂的死亡,但門徒們「卻不明白這些話」(9:32)。然後,正好就在遇見巴爾提買之前,耶穌再談及祂將要面對的苦難,祂的兩個門徒再次誤解耶穌(他們反而詢問耶穌,誰會「在祢的光榮中」坐在左右)。對《谷》來說,門徒之道就是開始看出耶穌是誰,並學習如何跟隨祂。絕大部分時候,門徒們都是盲的。盲的,反而看得清。

最後,我們有時是無需理會群眾的,尤其當他們叫我們『收聲』的時候。他們對巴爾提買,也對我們說:「不要為你的人生期望更美好的事!」或者:「放棄這些可笑的希望吧!不要期望有甚麼新的機會會發生!」相反,耶穌並沒有大聲叫他「住口」。耶穌的聲音與群眾的聲音並不一樣。祂溫和地問道:「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

***

耶穌進了耶里哥,正經過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匝凱,他原是稅吏長,是個富有的人。他想要看看耶穌是什麼人;但由於人多,不能看見,因為他身材短小。於是他往前奔跑,攀上了一棵野桑樹,要看看耶穌,因為耶穌就要從那裏經過。耶穌來到那地方,抬頭一看,對他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他便趕快下來,喜悅地款留耶穌。眾人見了,都竊竊私議說:「他竟到有罪的人那裏投宿。」匝凱站起來對主說:「主,你看,我把我一半的財物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來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路19:1-10)

在耶里哥城裏,有另一個人在等候著耶穌。按《路》脈絡,在耶穌治好了瞎子之後,祂在群眾簇擁之中,掃視到奇怪的一幕。城中的稅吏長,一位名叫匝凱的人,正坐在一棵野桑樹上,注視著耶穌。《路》旁述:「他想要看看耶穌是什麼人;但由於人多,不能看見,因為他身材短小」。

對耶里哥城裏的人來說,看著一個矮冬瓜稅吏坐在樹上,也許會引來齊聲嘲笑。大部分人相信是鄙視這稅吏長的,畢竟他是為羅馬帝國,為外邦異族服務的。在耶穌時代,由於其地理位置適宜,耶里哥是個富裕的商業城鎮,羅馬人也定其為主要稅收中心。身為稅吏長(chief tax collector)的匝凱,既然是一個腐敗制度中的一員,自然也會被群眾視為「罪人之長」(chief of sinners)。出任稅吏長一職,除了帶來財富之外,也惹來別人的不屑。群眾對他狼狽的嘲笑,大概會因為內心對他的厭惡而加大。

但這並沒有窒礙匝凱。他可是冒著失去尊嚴的風險,只為要見見主。《路》說:「他想要看看耶穌是什麼人」。難道門徒們不是這樣嗎?我們不是嗎?

在這位稅吏長尚未開口說任何話之前,耶穌便向著這棵野桑樹喊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

耶穌是如何得知匝凱名字的呢?祂也許向旁人詢問過。耶穌看來也因為匝凱為了尋找救恩而願意多走不平常的一步而欣喜。耶穌再一次接近一個令人不快的人物。祂提出與他共饍,正正就是「共餐情誼」(table fellowship)的榜樣。耶穌與各式各樣的人同枱食飯的,就是歡迎與尊重所有人的公開聲明。事實上,藉著接受罪人對祂的款待,耶穌展示出天主對罪人的款待。

匝凱爬了下來,「喜悅地」歡迎耶穌。喜悅,是對天主臨在的最自然回應。但群眾卻不以為然。耶穌怎麼會想前往(在群眾眼中的)「罪人之長」的家並與他共饍!更甚者,耶穌並沒有等待對方的邀請,也沒有等待匝凱的悔意和補償 -- 面對罪人,祂總是先走出第一步。《路》告訴我們:「眾人見了」-- 這大抵包括門徒們 --「都竊竊私議」。

他們的怨氣並沒有抑止匝凱的喜悅。他便對耶穌說:「主,你看,我把我一半的財物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就希臘原文的動詞時態而言,究竟匝凱是『將會』這樣做還是『已經在』這樣做,學界仍有爭論。無論如何,他願意把賺來的一半分給窮人,也願意向所欺騙過的人(如有)作出賠償。這樣,匝凱遵守了當時的猶太律法,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彷彿是在耶穌面前,對群眾說:「你們也許憎恨我,但你們其實並不認識我。我一直盡我所能遵行律法,照顧他人」。毫無疑問,這也是一個相當謙卑的行動,他在所有鄙視他的人面前,公開宣認自己的過錯。

要留意的是,匝凱早已心知他需要做甚麼,而毋須耶穌告訴他。很多時候,我們也一樣。縱然我們時常希望天主現身,確切地告訴我們要做甚麼;但只要我們對自己坦誠的話,我們早已知道應該如何做。

有聖經學者甚至提出,耶穌可能是在給予匝凱一個機會。群眾很可能不知道匝凱一直有捐助窮人。耶穌讓匝凱有機會讓群眾知道他一直在做的事。與群眾所想像的剛好相反,至少在關顧窮人的層面上,他其實並不是「罪人之長」。這件事也顯示出,即使外來政權的代理人,也有可能出手幫助改善一些人的生活。我們不應單憑一個人的名聲或工作就評斷他。人不可以貌相。

最後,在耶穌進入了匝凱的家之後,祂公開地祝福他和他的家宅。祂也無懼於群情洶湧。祂對群眾說:「今天救恩來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方濟會善牧會院


這所方濟會會院,座落於耶里哥城中心。我們今天舉行彌撒的地方,也在這裏。


在這所會院的花園中,有一棵古樹。據說,有方濟會士認為那棵就是匝凱攀爬過的樹(網上找不到圖片)。

順帶一提,希臘東正教在耶里哥也設有修院。院中有古樹枯木,他們認為那是匝凱的樹:

又順帶一提,由俄羅斯政府興建的聖地博物館暨俄羅斯文化中心的花園中,也有一棵有人視為匝凱之樹的古木:


試探山

聖神立刻催他到曠野裏去。他在曠野裏,四十天之久,受撒殫的試探,與野獸在一起,並有天使服侍他。(谷1:12-13)
圖片來源

耶穌在受洗後,被聖神引領入曠野,四十天受魔鬼試探。基督信仰傳統視發生之處為試探山(Mount of Temptation),就位於耶里哥附近。這座山現時的本名,是Quarantal,來自誤傳的拉丁語quadraginta(=四十天)。如上圖所示,山腰上建有修道院(Monastery)。我未知朝聖安排是否包括進入修道院內。如是,則須乘纜車登山(雖然另有山路,但由於路線陡峭而且花時間,所以大概不會走路)。纜車公司是奧地利--瑞士合營公司,於1998-200年建成纜車及車站。車站現有一間餐廳,一間咖啡座和一間手信店。


雖然在拜占庭時代,耶里哥已成朝聖熱點,但當時尚未有視這山為耶穌受試探之地。及至第十二世紀初,有人開始視山腰上的一個洞穴為魔鬼向耶穌提出變石為餅的發生地;至於牠向耶穌提出以朝拜交換萬國權力的地方則在山頂。希臘東正教會在1874年取得這地方。眼前這座修道院,建築年份不晚於1895年。大聖堂中有東正教特有的聖像畫屏風(iconostasis):

圖片來源

後來,也有說厄里亞靜候上主的山洞也在這山上。現時該洞位於修道院內。山洞於1949-65年重修作小堂之用,唯不對外開放。

最後,在修道院窄長的露台上,可俯瞰耶里哥城、約旦河谷及猶太曠野:

伯達尼--拉匝祿墓

有一個病人,名叫拉匝祿,住在伯達尼,即瑪利亞和她姊姊瑪爾大所住的村莊。瑪利亞就是那曾用香液傅抹過主,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過他腳的婦人,患病的拉匝祿是他的兄弟。他們姊妹二人便派人到耶穌那裏說:「主啊!你所愛的病了!」 耶穌聽了便說:「這病不致於死,只是為彰顯天主的光榮,並為叫天主子因此受到光榮。」耶穌素愛瑪爾大及她的妹妹和拉匝祿。當他聽說拉匝祿病了,仍在原地逗留了兩天。 
此後,才對門徒說:「我們再往猶太去罷!」門徒向他說:「辣彼,近來猶太人圖謀砸死你,你又要往那裏去麼?」耶穌回答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個時辰麼?人若在白日行路,不會碰跌,因為看得見這世界的光;人若在黑夜行路,就要碰跌,因為他沒有光。」耶穌說了這些話,又給他們說:「我們的朋友拉匝祿睡著了,我要去叫醒他。」門徒便對他說:「主,若是他睡著了,必定好了。」耶穌原是指他的死說的,他們卻以為他是指安眠睡覺說的。然後,耶穌就明白地向他們說:「拉匝祿死了。為了你們,我喜歡我不在那裏,好叫你們相信;我們到他那裏去罷!」號稱狄狄摩的多默便向其他的同伴說:「我們也去,同他一起死罷!」 
耶穌一到伯達尼,得知拉匝祿在墳墓裏已經四天了。伯達尼靠近耶路撒冷,相距約十五「斯塔狄」,因而有許多猶太人來到瑪爾大和瑪利亞那裏,為她們兄弟的死安慰她們。瑪爾大一聽說耶穌來了,便去迎接他;瑪利亞仍坐在家裏。 瑪爾大對耶穌說:「若是你在這裏,我的兄弟決不會死! 就是現在,我也知道: 你無論向天主求什麼,天主必要賜給你。」耶穌對她說:「你的兄弟必定要復活。」瑪爾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時,他必要復活。」耶穌對她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 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麼?」 她回答說:「是的,主,我信你是默西亞,天主子,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一位。」
她說了這話,就去叫她的妹妹瑪利亞,偷偷地說:「師傅來了,他叫你。」 瑪利亞一聽說,立時起身到耶穌那裏去了。那時,耶穌還沒有進村莊,仍在瑪爾大迎接他的地方。那些同瑪利亞在家,安慰他的猶太人,見她急忙起身出去,便跟著她,以為她往墳墓上去哭泣。當瑪利亞來到耶穌所在的地方,一看見他,就俯伏在他腳前,向他說:「主! 若是你在這裏,我的兄弟決不會死!」耶穌看見她哭泣,還有同他一起來的猶太人也哭泣,便心神感傷,難過起來, 遂說:「你們把他安放在那裏?」他們回答說:「主,你來,看罷!」 耶穌流淚了。 於是猶太人說:「看,他多麼愛他啊!」 其中有些人說:「這個開了瞎子眼睛的,豈不能使這人也不死麼?」 
耶穌心中又感傷起來,來到墳墓前。這墳墓是個洞穴,前面有一塊石頭堵著。耶穌說:「挪開這塊石頭!」死者的姊姊瑪爾大向他說:「主! 已經臭了,因為已有四天了。」耶穌對她說:「我不是告訴過你:如果你信,會看到天主的光榮嗎?」他們便挪開了石頭;耶穌舉目向上說:「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俯聽了我。我本來知道你常常俯聽我,但是我說這話,是為了四周站立的群眾,好叫他們信是你派遣了我。」說完這話,便大聲喊說:「拉匝祿!出來罷!」死者便出來了,腳和手都纏著布條,面上還蒙著汗巾。耶穌向他們說:「解開他,讓他行走罷。」(若11:1-44)
伯達尼是耶穌的朋友 -- 瑪爾大、瑪利亞和拉匝祿所居住的鄉村。在村的墓地中,耶穌復活了拉匝祿(見《若望福音》十一章)。學界一般對視現在這地點為《若》中伯達尼村並沒有大疑問。首先,這條村位於通往耶里哥的大道上,與耶路撒冷的距離符合若11:18的描寫。其次,這條村的阿拉伯文名稱:el-Azariyeh,也保存了希臘語「Lazarion」(=拉匝祿之地)。第四世紀教會史家 Eusebius 就曾提到這地方,紀綠直到中世紀為止並未間斷。

天主教聖拉匝祿堂



【村中另有一座希臘東正教的聖拉匝祿堂,不過我相信我們不會有時間到訪,故略】
現時聖堂位於古老聖堂的遺址之上。按第四世紀的聖熱羅尼莫【白冷的那位】,這裏在390年已建有一座聖堂。到中世紀時,十字軍將之擴展為一所本篤女隱修院(abbey)。及至第十四世紀末,穆斯林取得聖地後,聖堂已成頹垣,他們便把拉匝祿墓的原本入口改建成清真寺。由於伊斯蘭教視爾撒(耶穌)為先知,因此他們也敬禮耶穌復活拉匝祿的地方。不過,基督徒要進入墓內敬禮也愈顯困難。因此,在1566-1575年間,方濟會士開鑿了現時的入口。在1954年,他們也興建了現在的聖堂及毗鄰的會院。

聖堂正立面入口上方有三幅馬賽克,由左至右分別為:瑪利亞、拉匝祿、瑪爾大。


聖堂內的馬賽克,包括:《路》中耶穌途經姊妹二人的家:


下面寫著的是:

主對她說:「瑪爾大, 瑪爾大!妳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路10:41)

另一幅壁畫就是 〈復活拉匝祿〉:


下面的文字是:

「父啊!⋯⋯好叫他們信是你派遣了我。」說完這話,便大聲喊說:「拉匝祿!出來罷!」(若11:41-43)

拉匝祿墓



內進時務要小心,因為裏面的梯級不平。

圖片來源


墓室入口:


參考資料:

  • LOHFINK, Gerhard. Jesus of Nazareth: What He Wanted, Who He Was. Translated by Linda M. Maloney. Liturgical Press, 2012.
  • MARTIN, James (S.J.). Jesus: A Pilgrimage. NY: HarperOne, 2014.
  • MURPHY-O'CONNOR, Jerome. The Holy Land: An Oxford Archaeological Guide from Earliest  Times to 1700. Fif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RAPP, David. Churches and Monasteries in the Holy Land. NY: Arcade Publishing, 201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