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聖地朝聖筆記2018】第四天下午 -- Ain Karem:聖若翰堂、聖母訪親堂

【聖地朝聖筆記2018】
梁展熙

第四天下午 -- Ain Karem:聖若翰堂、聖母訪親堂



可列印版本按此下載

離開白冷後,這天下午的兩個朝聖點都在 Ain Karem 這條村莊中。艾茵卡陵,音譯自希伯來語:עֵין כֶּרֶם,本義是:葡萄園之泉(或:葡萄園之眼)。位於古耶路撒冷城西邊的艾茵卡陵,因為耶城的現代發展和擴張,已被劃進耶城的西邊近郊範圍。早在主前二千年前,艾茵卡陵已有人聚居,但它最重要的遺跡,還是來自拜占庭及中世紀時期。

把朝聖者吸引到訪艾茵卡陵的原因,大概是自主曆第六世紀起,基督信仰傳統認為匝加里亞和依撒伯爾的家就位於這條村莊中。因此,榮福童貞瑪利亞的到訪,以及若翰的誕生,也被認為是發生於此。

聖若翰(誕生)堂

依撒伯爾滿了產期,就生了一個兒子。 她的鄰居和親戚聽說上主向她大施仁慈,都和她一同歡樂。 到了第八天,人們來給這孩子行割損禮,並願意照他父親的名字叫他匝加利亞。 他的母親說:「不,要叫他若翰。」(路1:57-60)

聖堂及隱修院外觀(圖片來源

在這地點上最早建有聖堂的時期,大約是第五世紀。中世紀時候,聖堂自然由十字軍奪得。後來,穆斯林重奪聖地,把聖堂當牛棚使用。及至第十七世紀後期,方濟會士再次取得聖堂,並重修復用。

庭園入口


入口大閘上寫著聖堂的別稱:(眾)山上的聖若翰(堂)。

圖片來源

留意門口上方左右各有一個徽章。在前幾天的介紹中,大家或許已見過它們許多次了。讓我們在這裏認識一下它們。

圖片來源

相片中細節未必清楚。讓我們看看下面的圖片:


這其實是方濟會的會徽。兩隻手分別象徵耶穌的手(無袖的)和聖方濟的手(有袖的)。兩人手上都有釘孔。耶穌的當然是受難時被釘上的,而聖方濟的則是得到五傷之後而生的傷痕。另外,由於聖方濟本身喜愛「T形十字」(Tau cross),因此這會徽本身的十字應該是用 T形十字才對(現時方濟會大家庭不少分支的徽號,以及方濟會士常戴的十字,都是 T形的),但在聖地卻多見傳統十字形的。

圖片來源

入口右上方的徽號,則是由一個大的希臘十字再加上四個小型十字所組成的「聖地十字」(或稱:耶路撒冷十字)。儘管在十字軍征服聖地後所建立的王國中所鑄造的錢幣等都刻有「聖地十字」,但這符號本身應該與十字軍沒有關係。相信這徽號起源自初世紀的中東基督徒,在使用希臘字時,在現時小十字的地方加上小點,然後逐漸演變而成。方濟會在1342年被教皇克萊孟六世冊立為〔天主教〕聖地監護處(The Custody of the Holy Land;Latin: Custodia Terræ Sanctæ)時取之為徽號,因為這徽號能使人憶起基督苦難。此外,這一大四小合共五個十字代表著耶穌的五傷;也可以象徵四方位以及無窮,象徵天主德能臨在於整個宇宙之中。

回到聖堂庭院。庭院牆上有畫有廿四種語言的匝加里亞讚歌,包括中文:


站在聖堂門口前,右方就是修院:

圖片來源

聖堂入口上方有個徽號: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細心留意,這圖案由兩部分組成。外圍寫有:A FUNDAMETIS ERECTUM MDCCCXCV(=奠基於1895年)。至於圖案的主體部分,是(天主教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的臂章(coat of arms):



這臂章由不少元素構成。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別是:
  • 皇冠:象徵不明。有說是象徵諸天之王:天主父。但不確定。
  • 白鴿:自天而降的聖神
  • 彩帶:寫有「S(acer) MONS SION IN JERUSALEM」(在耶路撒冷的聖山熙雍)。事實上,聖地監護人(Custos of the Holy Land)的正式全稱是:「熙雍山及聖墓大殿護衛」(Guardian of Mount Sion and of the Holy Sepulchre)。這是由於聖地監護處成立之時,正是天主教會經過談判協商從穆斯林手中取回晚餐廳【還記得是在熙雍山嗎?】後,教皇克萊孟六世命他們以該處為基地建修院,兼盡力打理聖墓大殿。
  • 方濟會徽號:見上文
  • 聖地十字:同見上文
  • 植物:左方的是橄欖枝,可能是紀念耶穌在受難後遺體被傅以橄欖香油。右方的是棕櫚枝,自然是紀念耶穌在受難前不久,榮進耶京的一幕。

聖堂內部


進入聖堂時,門上有木匾寫著聖堂的奠基年份1895年,並註明聖堂是由西班牙(皇室)支持興建的:

圖片來源

由此,聖堂內部設計富南歐(伊比利亞半島)風情,尤其是牆身的南白色瓷磚:

圖片來源

正祭台主要敬禮聖母,兩旁亦分別置有依撒伯爾和匝加里亞的聖像:

圖片來源

左側小堂是這座聖堂的朝聖重點,因為小堂底下就是相傳若翰誕生的洞穴。小堂右邊(=正祭台左邊)的白色石像是聖佳蘭(St. Clare;生率:1193-1252年)。她是聖方濟的門生,並創立了「貧窮佳蘭隱修會」(The Poor Clares),又稱為「方濟第二會」的女苦修會。(聖方濟的聖像在另一邊):

圖片來源

洞口上方掛著一幅油畫,繪畫著若翰為耶穌施洗的一幕。洞口上以拉丁語寫著匝加里亞讚歌的開首句:「Benedictus Dominus Deus Israel; quia visitavit et fecit (redemptionem plebi suae)」(=上主,以色列的天主應受讚美,因衪眷顧救贖了自己的民族;見路1:68):

圖片來源

洞內白色雲石牆上有聖經故事的浮雕。另外,跟(耶穌)聖誕大殿類似,此洞祭台下有白色雲石星形圖案,上面寫著:Hic precursor Domini natus est(=這裏就是主的前驅誕生之處)。

圖片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這地窖小堂的地板,以及樓上大聖堂拱頂下的地板,是來自中世紀(第十一至十二世紀)的。

另外,聖堂另有一些地下墓穴,位於聖堂左方走廊,是拜占庭時代的。但墓裏所葬誰人則不明:

圖片來源

聖堂拱頂上的彩繪窗,也畫有有關若翰洗者的聖經故事:

圖片來源

當中包括洗著若翰遭斬首:

圖片來源

以及聖母往見(已懷著若翰)的依撒伯爾:

圖片來源

聖堂裏也掛有不少繪畫洗者若翰的畫作。當中最重要的一幅之一,當數很可能是出自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的西班牙文藝復興藝術大師 El Greco (艾爾・格勒高)的「瑪利亞探訪伊撒伯爾」:

圖片來源

聖母訪親堂

瑪利亞就在那幾⽇起身,急速往山區去,到了猶⼤的⼀座城。 她進了匝加利亞的家,就給 依撒伯爾請安。 依撒伯爾⼀聽到瑪利亞請安,胎兒就在她的腹中歡躍。依撒伯爾遂充滿了 聖神, ⼤聲呼喊說:「在女⼈中妳是蒙祝福的,妳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 吾主的母親駕臨 我這裡,這是我那裡得來的呢? 看,妳請安的聲⾳⼀入我⽿,胎兒就在我腹中歡喜踴躍。 那 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路1:39-45)


新約在提及匝加⾥亞和依撒伯爾所住的村鎮時,只提到「猶⼤的山區」。後來,基督信仰傳 統漸漸視艾茵卡陵就是這村鎮。⾃中世紀起,基督信仰傳統把有關若翰孩提時代的幾件⼤事 全都與艾茵卡陵連繫起來。聖母訪親堂今天所在的地點,其實是另⼀件事傳說發⽣的地點: 依撒伯爾帶著嬰孩若翰躲避⿊落德⼠兵。這傳統說法,來⾃⼀部成書於第⼆世紀下半葉基督 信仰經外經典《據雅各伯所載的誕⽣及童年福⾳》(Protoevangelium of James):
⽽當⼤⿊落德知道⾃⼰被賢⼠們羞辱之後,他惱羞成怒,遂派出殺⼿, 並對他們說:「殺光兩歲及以下的嬰孩!」。⽽瑪利亞,聽⾒嬰孩們 被殺後,感到懼怕,便帶著嬰孩〔耶穌〕,把祂裹好祂,放在⽜棚裏。 至於依撒伯爾,在聽到他們在尋找若翰後,便帶著他並⾛到山區,⼀ 直在找匿藏他的地⽅。但那裏卻無藏身之處。於是,依撒伯爾痛苦地 ⾼聲嘆息說:「天主之山啊!接收這對母⼦吧!」。山⾺上分開,並 接收了她。又有⼀道光照耀著他們,因為上主的使者與他們在⼀起, 看守著他們。(第廿⼆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傳統說法在基督信仰傳統中漸漸隱退,取⽽代之的是,說這裏是匝加⾥ 亞的第⼆所房舍。根據這新的說法,依撒伯爾在懷孕的最後數⽉都留在這裏,也是她與瑪利 亞相會的地⽅。

⼗字軍在更古⽼的早期聖堂遺址上,興建了⼀座兩層樓的聖堂。⼗字軍被穆斯林擊退後,聖 堂被荒廢,及至第⼗五世紀,已成頹垣敗瓦。⽅濟會在第⼗七世紀購得這塊⼟地,也接收了 艾茵卡陵村中其他朝聖點的控制權。由於決定了要嚴謹區分各朝聖點,因⽽決定在這裏紀念 聖母訪親,在另⼀處紀念若翰誕⽣。

聖母泉



我不知道朝聖時的確實安排。但如果我們是從村莊中⼼步⾏上山的話,我們也許會經過這『⽔ 泉』。這個位於村莊中⼼的『⽔泉』,也是這個村莊之所以稱為「艾茵卡陵」(=葡萄園之 泉)的原因。⾃⼗字軍時代末期開始,有基督信仰傳說稱,聖母在前往探訪依撒伯爾的路上, 曾從這『⽔泉』中取⽔解渴。不過,這其實並不是⼀個⽔泉,⽽是古代⼈⼿開鑿的運⽔道 (aqueduct)的終點。


聖堂


現時的這座聖堂,是於上世紀中期完全重建的。聖堂正立面上的馬賽克壁畫所繪的,就是這座聖堂所紀念的:


馬賽克壁晝下方的一句拉丁語,是路1:39:「瑪利亞就在那幾日起身,急速往山區去,到了猶大的一座城」。

這座由兩層樓組成的聖堂,是在1946年完全重建的。在重建過程中,也盡量設法把發掘到的拜占庭和中世紀元素融入其中。這座聖堂的中世紀前身,是由嚴修熙篤會(Cistercians)所建的「林中的聖若翰堂」。後來曾一度成了亞美尼亞教會的隱修院。及至十五世紀末,聖堂已淪為頹垣敗瓦。

下層小堂


從西門可進入下層小堂:

圖片來源

祭台位於聖堂前方牆壁的左邊。右邊則是一個入口,通往一個古井。右邊牆身上的,是一塊聖石。

圖片來源

傳說,匝加里亞一家三口曾於這口古井中取水解渴:

圖片來源

至於這塊聖石,話說當年大黑落德下令,要把白冷及其附近區域的兩歲以下的嬰孩全數殺盡時(見瑪2:16),只大耶穌六個月的若翰亦屬屠殺對象,因此匝加里亞帶著一家三口上山避禍。傳說,若翰就在這塊石後避過羅馬士兵,逃過一劫。正如這塊石後方的文字所寫:In Hac Petra Elisabeth Johannem abscondisse traditur(=藉這塊石,依撒伯爾匿藏了若翰)。


圖片來源

上層大聖堂


圖片來源

瑪利亞最美麗的禱詞:《聖母讚主曲》(Magnificat)就是在她探訪依撒伯爾時唸出的。無怪乎聖母訪親堂主祭台的圓拱邊上會摘錄其中一句:fecit mihi magna, qui potens est, et sanctum nomen eius.(=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衪的名字是聖的)。

圖片來源
這幅祭台畫的主體部分,繪畫的應該是歷代天主子民向聖母敬禮,並向她奉獻幾座不同的聖堂(包括這座聖母訪親堂)。畫下方也有三句拉丁語,都是取自與聖母有關的聖經部分。由左至右,分別是:

  • Benedicta tu inter mulieres=「在女人中妳是蒙祝福的」(路1:42):這是聖母到依撒伯爾家中探訪時,依撒伯爾說的第一句話。
  • [Et] beatam me dicent omnes generationes=「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路1:48):這是取自《聖母讚主曲》的另一句。【由於句子有部分被祭台上的十字架阻擋,這是我從能看到的字母猜測】
  • Beatus venter qui te portavit, et ubera quae suxisti.=「懷過你的胎,及你所吮吸過的乳房,是有福的!」(路11:27):這是耶穌在驅鬼後,並反駁了懷疑祂是借魔王之力驅鬼後(14-23節),路上一位婦人對耶穌說的。但我們應同時憶起耶穌的回答:「可是那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28節)

祭台聖體龕兩旁分別是四聖史的象徵。這些象徵本身來自《厄則克爾先知書》第一章的神視。不過,在這些經文中,這四個圖案本身並不是用來象徵四部福音的作者的。這是後來在教會初期漸漸形成的傳統。雖然教會初期各象徵的代表眾說紛紜,但現在大抵根據第四世紀的聖熱羅尼莫【也就是花半生時間在白冷翻譯聖經,並長眠於白冷的那位】的說法來定。

在熱羅尼莫所著的《瑪竇福音註》前言第三段,他這樣寫道:

《厄則克爾先知書》也證明,這四部福音在很早以前就已被預言了。《則》的首個神視如下:「〔其〕中似乎有四個活物的形狀。牠們的外貌是人的形像,獅的形像,的形像,鷹的形像」【譯按:則1:5, 10。非仔細之約略引用】。第一個外貌,人的形像,象徵瑪竇,他在開始寫作時,猶如他寫的是一個人:「亞巴郎之子, 達味之子耶穌基督的族譜」【瑪1:1】。第二個〔象徵〕馬爾谷,在他的著作中,在曠野中的聲音有如獅吼:「曠野中有呼號者的聲音:你們當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他的途徑」【谷1:3】。第三個是牛〔的外貌〕預示聖史路加,他以祭司匝加里亞開始寫作【這明顯是指祭司的宰祭牲蓄的職責】。第四個〔外貌象徵〕聖史若望,他在取得鷹的翅膀後【參依40:31】,往更高的事物飛去,談論天主聖言【見若1:1】。

牆上窗間的柱位上,有拉丁文版本的《聖母讚主曲》:

圖片來源

Magnificat anima mea Dominum,
我的靈魂頌揚上主,

Et exsultavit spiritus meus in Deo salutari meo,
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 我的救主,

Quia respexit humilitatem ancillae suae, ecce enim ex hoc beatam me dicent omnes generationes.
因為衪垂顧了衪婢女的卑微, 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

Quia fecit mihi magna qui potens est: et sanctum nomen eius,
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衪的名字是聖的,

Et misericordia eius a progenie in progenies timentibus eum.
衪的仁慈世世代代於無窮世,賜於敬畏衪的人。

Fecit potentiam in brachio suo;
衪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

Dispersit superbos mente cordis sui.
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

Deposuit potentes de sede, et exaltavit humiles.
衪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

Esurientes implevit bonis, et divites dimisit inanes.
衪曾使飢餓者飽饗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

Suscepit Israel, puerum suum, recordatus misericordiae suae,
衪曾回憶起自己的仁慈,扶助了衪的僕人以色列,

Sicut locutus est ad patres nostros, Abraham et semini eius in saecula.
正如衪向我們的祖先所說過的恩許,施恩於亞巴郎和他的子孫,直到永遠。(路1:46-55)

有窗的一面牆的對面牆並沒有窗,因而有壁畫填充其相對位置,以求對稱。近管風琴的兩幅需要一些簡介。

圖片來源

首先,是右邊的一幅畫。畫中的主角是方濟會士董思高(於1993年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為真福)。如果大家仔細留意的話,會發現主畫上方的半圓頂畫中的,是無玷聖母畫像(即瑪利亞無染原罪)。沒錯,董思高的神學遺產之一,就是為聖母無染原罪奠定神學基礎。簡言之,即使在中世紀,大神學家們(如聖多瑪斯和聖文德)對於直接宣告聖母無染原罪仍有所保留(如見ST III Q.27 Art.3)。但董思高提出,聖母無染原罪並非宣告瑪利亞無需基督的救贖;相反,由於基督與瑪利亞之間有著最完美中保關係(mediation),而保護她免受原罪玷污,當然較在她受玷污之後除污更為完美(見Ordinatio III, dist. 3, q. 1)。在教皇庇護九世於1854年頒佈的《Ineffabilis Deus》(莫可名言的天主)宗座憲章,宣佈「榮福童貞瑪利亞,曾因全能天主的聖寵和特恩,看在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的功績分上,在其受孕之始就被保護,未受原罪的任何污染」。背後的神學基礎,就是董思高(1266-1308年)在五百多年就打下來的。

至於左⼿邊的畫作,描繪的是勒班陀戰役(Battaglia di Lepanto)。這是⼀場於1571年10⽉7 ⽇發⽣在希臘愛奥尼亞海帕特拉斯灣的海戰,是以西班牙帝國、威尼斯共和國為主⼒的神聖 同盟(Holy League)艦隊與鄂圖曼帝國海軍之間的⼀場戰事。⽽神聖同盟是由教皇庇護五 世主導下成⽴的,以阻擋伊斯蘭勢⼒在第⼗六世紀期間繼續向歐洲擴張。神聖同盟在這場海 戰中⼤獲全勝,並相信勝利沿於教皇呼籲整個歐洲為這場戰事誦念玫瑰經以求聖母的轉禱。 因此,神聖同盟把勝利歸功於聖母,教皇庇護五世遂定⽴每年10⽉7⽇為勝利之母瞻禮,後 易名為玫瑰聖母瞻禮,直到今天。因此,相信主畫上⽅的半圓頂畫中,左⽅跪著的是教皇庇 護五世,右⽅跪著的是神聖同盟艦隊指揮奧地利的唐・胡安(西班牙語:Don Juan de Austria︔ 他是西班牙⾶歷⼆世(Felipe II de España)同⽗異母的弟弟)。站在正中的,⾃然是聖母瑪利亞。

庭院



聖堂庭院牆上嵌有分別由六⼗⼆種語⾔所寫的《聖母讚主曲》,包括中⽂(古⽂版):


庭院中也有描述瑪利亞和依撒伯爾會⾯⼀幕的銅像:




參考資料:

  • MURPHY-O'CONNOR, Jerome (O.P.). The Holy Land: An Oxford Archaeological Guide from Earliest Times to 1700. Fif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RAPP, David. Churches and Monasteries in the Holy Land. NY: Arcade, 2015.
  • 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