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權柄 在於不求權柄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權柄 在於不求權柄


Marten van Valckenborch (1535-1612).
Parable of the Wicked Husbandmen (btw 1580 and 1590).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在上主日的福音選讀中,耶穌以〈葡萄園主兩兒的比喻〉來回答司祭長們和民間長老們的「你憑什麼權柄作這些事?誰給了你這種權柄?」問題。其實,耶穌的回答尚未結束,而今天的〈葡萄園僕的比喻〉,正是祂回答的第二部分。然而,以葡萄園作為比喻材料的做法,卻非自耶穌始。今天的讀經一(依五)和答唱詠(詠十八),足為一例。

《依五》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這比喻也是上主對祂葡萄園的情歌。上主自比園主,親自翻泥動土,種下精選葡萄;又建守望台,設榨酒池。這些汗水和投資,代表著園主對葡萄園的愛。付出了如此深厚的愛,自當認為可得到同樣的愛,以結上好葡萄為象徵。豈知,結果並不如意,園中結出的竟是『野葡萄』。園主一怒之下,決定撤籬拆牆,任由野獸踐踏;又不再修剪耕作,任由荊棘生長;並不容雨水降下,任由其乾枯萎謝。

假若只從這比喻直接推論的話,很容易便得出上主「由愛生恨」的結論。不過,上主既然參與人類歷史,祂的說話也就不可能沒有歷史背景。其實,(第一)依撒意亞先知執行職務的時期,是主前第八世紀末葉。此時,亞述帝國已取下北國以色列,使之臣服;亞述又準備南下,一併獲得南國猶大。依撒意亞作為先知(聖經傳統中的先知,並非問卜占卦風水面相,而是上主的代言人),深知上主之道方可救國。畢竟一個國家如果能恪守上主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教導的精神,人民必能安居樂業;民安,自然國泰;國力強盛,異軍來犯則得勝不易。然而,從上主在讀經一末句所言可見,當時猶大國的社會卻是不堪入目的:「祂原希望正義,但只見血漬;祂本期待公平,卻聽到呼冤」。這樣的社會,一旦被大國進攻,勢必國破家亡。

值得留意的是,事實上,亞述最終並沒有攻陷耶路撒冷。南國猶大,畢竟挨多了百多年,到主前六世紀初才被巴比倫覆滅。從詠文來看,《詠十八》可能是在此時寫成的。聖詠作者呼應《依五》,並把該比喻推前,把從上主從埃及領出來的以色列子民視為那棵移稙園中的葡萄樹。雖然上主已拆毀了籬笆,葡萄園也已慘遭蹂躪,聖詠作者仍然呼求上主拯求,因為:以色列家,就是上主的葡萄園。

身為猶太人,耶穌自幼受猶太傳統薰陶,自然對把上主子民比作葡萄園的傳統熟悉不已。有趣的是,耶穌把這傳統的比喻發展得更加精緻。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耶穌的比喻,與猶太傳統的比喻不盡相同。首先,耶穌比喻中的葡萄園,所結出的果實,是上好的。其次,既然葡萄豐收,園主自然會派人收取。園主先派僕人前往,豈料他們先後遭到農戶毒手。最後,園主派出自己的兒子,誰知他也逃不出厄運,因農戶們的貪心而喪命。

比喻中園主所派遣的僕人和兒子所代表的人物,自不待言,於此不贅。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理解耶穌就這比喻所作的結論:「天主的國將由你們中被搶走,而交與一個肯結果子的民族」。

一方面,耶穌擴闊了天主子民的定義:只要肯結果子的,就是天主子民的一份子,無分種族。另一方面,從耶穌刻意把結好果實的葡萄園和不願把收穫交出的農戶區分開來可見,祂的意思並不是把猶太民族從天主子民的身份中剔除出去。由於耶穌這比喻,仍是在回應司祭長們和民間長老的挑戰,可見祂所針對的,只是當時猶太宗教(政治)領袖。

耶穌的這點思想,也可從祂所引的詠118:22-23可見:「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這是上主的作為,在我們眼中神妙莫測」。一間屋要建得成,靠的就是工匠。明明工匠已經丟棄了的石頭,除了上主之外,又怎樣可能成了房屋的基石呢!這裏不單暗示了耶穌的角石身份,更指出了,說到底,建造房屋的,不是工匠,實是上主。或更好說,被棄而不用的,其實是那些匠人。
由此看來,耶穌的比喻對天主子民每個世代的園丁都有警世意味。葡萄園,本來就是上主的;因此,雖然園丁辛勤工作,園裏收成豐富,園丁也不應貪天功為己有,把葡萄園當成自家的家當。凡心存此惡念者,最終只會把園主的兒子『殺死』,然後自招滅亡。我們每個基督徒,蒙召在園中擔當不同崗位者,應引以為誡。

不過,我們既是園丁,也是葡萄枝。要留在園中,我們必須結出果子。但怎樣才算是結出了果子呢?保祿宗徒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導:把掛慮之事以感恩之心禱告,交託上主,以及「凡是真實的、高尚的、公正的和純潔的;凡是受人敬愛或讚賞的,無論道德與美譽,你們都應念念不忘」。如此,天主的平安將與我們同在。


插圖:Marten van Valckenborch (1535-1612). Parable of the Wicked Husbandmen (btw 1580 and 1590).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