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盛宴的慷慨邀請 賓客的真誠赴會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盛宴的慷慨邀請 賓客的真誠赴會



14th Century Russian icon of the 'Parable of the Feast'

今天的社會物質富饒,大部分的人自小就錦衣玉食。今天的小朋友(以至青少年),有多少人一天的衣著(當然校服除外)中是完全沒有牌子的呢?又有多少是從未到過餐廳酒店用膳的呢?至於古時的巴勒斯坦地區,土地不算肥沃,又毫無農業技術可言,來年能吃多少,能喝多少,完全是聽天由命的。如此的環境,莫說錦衣玉食,能夠保持每天的飽暖,對於平民百姓來說,也許已是夢寐以求。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的民族,把天主的國度比擬為一場食之不盡、飲之不竭的永恆盛宴,是最自然不過的了。

今天的讀經一,把上主擺設那場富饒的永恆盛宴的一幕,與上主「除下掩著各民族的哀紗和蓋著各邦國的喪帳」,與祂「要永遠消滅死亡」,與祂「抹乾眾人臉上的眼淚」,與祂「除去祂子民的恥辱」相聯。

這段讀經,截自《依》中所謂小默示錄(既廿四至廿七章)。學界對這四章的確切歷史背景未有定案,但普遍相信是成書自主前第六世紀。若此屬實,則這段文字的背後,是猶大國淪陷於巴比倫之手,其統治、精英及知識階層被流放巴比倫的時代(當然古近東的其他小民族和國家也無一倖免)。
由此看來,《依廿五章》中上主將要出手拯救的「那一天」,正是那異國高壓統治結束,生靈塗炭不再,分隔異地的家庭團聚的日子。而先知期盼看見這一幕的地方,就是耶京聖殿頹垣之所在:聖殿山(the Temple Mount)。

飲食充足,豐盛筵席,已然成了猶太傳統中用來描述上主眷顧的常用圖像:「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當然,古時除了物質匱乏,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也不是長久的。因此,這飽足無缺的圖像也延伸到戰爭與和平的層次:「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在我頭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滿溢」。而這樣的描述,儼然打破了那「舊約的天主苛刻,新約的天主慈悲」的刻板印象。因為,無論在新約還是舊約中,慈悲和藹都是上主的一貫本性。

因此,筵席的圖像,自然為生為猶太人的耶穌所認識。祂甚至用以作為天國比喻的材料。比喻分兩部分,讀經短式只讀首部分。在這部分中,用來比作天國的國王(的確,如耶穌開首所言:「天國好像一個為兒子辦婚宴的國王」)既賞罰分明,又慨慷大方。由於婚宴都準備好了,牛羊已宰,油水已備,國王便派人頓請賓客赴宴。他們不單不予理會,有些竟凌辱殺害了國王的僕人們。當然,他們的下場是大家預料之內的。原本的賓客不會來了,那怎辦呢?這國王果真充滿創意,用習俗常規是預計不了他的。他竟吩咐僕人們說:「你們到十字街頭,把所遇見的人都請來赴宴」。而他們也徹徹底底地執行:「眾僕人就到各大街上,把所遇見的人,不論好人壞人,都召集起來」。這樣的國王,絕對大方慷慨。

畫面一轉,國王卻下令要僕人們把其中一位『後來的』賓客「丟在外面黑暗之處,那裏有哀號和切齒」。關鍵是,此人何以得此下場呢?比喻中提到,此人「沒有穿上禮服」。的確,赴婚宴,尤其是上流社會人家的婚宴,衣著是相當重要。沒有穿禮服赴宴,確實不妥。

然而,還有另一說法。在國王看見這位沒穿禮服的賓客後,對他說:「朋友,你怎麼未穿禮服就到這裡來!」。此說的關鍵在於,這位賓客的反應:「那人啞口無言」。無言以對的理由,大概只有兩個:一)他明知這是皇家婚宴,卻刻意不穿禮服到場;二)他之所以不穿禮服,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赴甚麼宴。假設國王的僕人們都盡忠職守,言則獲邀之人是沒有不知之理的。所以,只有理由一成立。是此人的刻意不尊重國王,讓他得此下場的。

事實上,雖說耶穌已藉上週〈園戶的比喻〉回答了司祭長們和民間長老們的提問:「你憑什麼權柄作這些事〔指:潔淨聖殿〕?誰給了你這種權柄?」,但其實整件事尚未完結。事實上,在耶穌說完了那兩個比喻之後,「司祭長和法利塞人聽了他的這些比喻,覺出他是指著他們說的,就想逮住他;但害怕民眾,因為他們以耶穌為一位先知」(21:45-46;禮儀從略)。今天福音選讀中,耶穌所講的〈王子婚宴比喻〉,就是在這群猶太宗教領袖挑戰耶穌不果,祂用來回應他們的惱羞成怒而接著說的。

從這角度看,耶穌比喻中的『首批賓客』和『沒穿禮服者』(學界普遍認為這原是兩個獨立的比喻)都是意指司祭長們和民間長老們的。但當然,這並不代表耶穌的話對今天的人來說沒有意義。「被召的人雖多,被選的卻少」。從比喻可見,上主呼召祂所遇到的所有人來赴宴,但真心準備前往赴宴的,又有幾人?可以說,並不是上主揀選的人數少,只是願意讓上主揀選少而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