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普世良心(節錄)

忽然文化

普世良心(節錄)

占飛 

......孟子率先講良心,朱熹註曰:「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謂仁義之心也。」

......王陽明說得更清楚明白:「良心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孟子說人天生就有四端,「猶其有四體也」。是非之心是四端之一,既然「良心只是個是非之心」,那良心自然就是天生就有的。

可是,單憑良心未必分別出好壞,還要良知。良知類近西方說的Synderesis,即分辨出行為是否道德的知識。Conscience是先天的,Synderesis則是通過理性和思辯來訂立行為的道德守則。

不過,孟子連良知也認為是先天的,「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他舉例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陸象山更說:「若某則不識一個字,亦須還我堂堂地做個人。」

要良心不被蒙蔽,朱熹提出「格物致知」,他說的「知」不是今人說的知識(例如:水是兩個氫加一個氧),而是指道德行為的知,即知道什麼當為、什麼不當為。

王陽明講「知行合一」,他說的知,是道德的知,他說的行,也是道德的行。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道應當做什麼,便要像孟子說的「雖千萬人吾往矣」,付諸行動,不要得個「講」字。

新儒家的熊十力更提出,良知是個呈現。牟宗三在〈我與熊十力先生〉一文(收入《五十自述》一書)中談到此學說,像寫武俠小說般:「(熊十力說)良知是真真實實的,而且是個呈現,這須要直下自覺,直下肯定……這在當時,是從所未聞的。這霹靂一聲,直是振聾發聵……由熊十力的霹靂一聲,直復活了中國的學脈。」

良心,人皆有之。良知亦然,那就必然是普世的(Universal)。...... 康德謂之「定然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即是:人人都應該遵守的「普世律」(Universal Law)也!

儒家相信天人合一。用陸象山的說法,心即理,那良心良知也就是天理。王陽明有云:「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見處。」天不變,天理當然也是不變的,即是說,天理也是普世的,不可能我的良心顯現「童無不知愛其親,無不知敬其兄」,而你問良心竟會贊成「童不愛其親,不敬其兄」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