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瞎子復明何處去 上主慈心永常存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瞎子復明何處去 上主慈心永常存

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谷10:47, 48)。如果今天要你在熙來攘往的大街大巷高聲呼叫這句話,你會否做呢?讓我先回答:我大概會怕羞不敢。也許是這原因,不少人在講道時特別點出這位盲人的勇敢。我還記得,多年前與友人同遊鄰埠時,往堅道大堂望主日彌撒,主祭神父就在講道時要全體會眾多次高聲重覆這句話,氣氛確實不錯。

        這位瞎子另一為人稱頌之舉,就是在復明過後,馬上跟隨耶穌上路,而且很可能連掉在地上的外衣也不顧,就立刻起程的樣子。

            問題是:這盲人是否真的是個完美的皈依者呢?《馬爾谷福音》作者寫這件事的目的,是否真的是要讓我們向他學習呢?也許是的,但或者他亦隱藏了一些需要讀者發掘的弦外之音。

            首先,回到《谷》的脈絡。還記得上週的福音選讀嗎?其實,今天的是接續上主日的。因此,可以推斷,無論耶穌的十二位入室弟子,還是坊間的耶穌支持者,都很可能視耶穌為政壇新星,希望有朝「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耶穌的名氣,可從《谷》旁述的記敘:「他[=瞎子]一聽說是納匝肋人耶穌,就喊叫說……」(47節)可見端倪。此外,耶穌在治好這盲人之後,馬上便榮進耶路撒冷了。換言之,如果他跟著耶穌上路的話,他在跟隨的耶穌的歷程的開始,就體驗到耶穌受人推崇尊敬,『戴高帽』到極致的時刻。不難推斷,他或多或少,有意無意,都會有『跟到個好老細』的感覺。

   其次,也要回到《谷》的脈絡。既然他也在耶穌『事業再創高峰』的時候跟隨耶穌,那麼,他有否『有義氣』的與耶穌榮辱與共呢?他沒有。事實上,就連他的十二個入室弟子,包括在上星期要耶穌在得光榮後賜他們『左右丞相』之位的載氏兄弟,都沒有。按《谷》所載,這位所謂在復明後跟耶穌上路的瞎子,再沒有在《谷》中登場;至於十二個入室弟子,按谷所述,則在耶穌被捕時「都撇下他逃跑了」(14:50)。

   最後,無論怎樣說,瞎子是在耶穌使他復明之後才馬上跟隨他的。如果耶穌最後還是決定不治好他雙眼的話,他會否仍然連外衣都不要就跟隨耶穌呢?他的馬上跟隨,是否(至少)也有些功利的計算呢?

            因此,難聽點說,這瞎子看來未必真的是皈依者的好榜樣。當中世俗的計算,也許不較信仰的真誠少。可是,問題來了,如果以上解讀是說得通的──[我當然認為如此],那麼,禮儀──[以至《谷》作者]──仍讓我們閱讀這段敘述,又有何意義呢?

            雖然我認為這意義在《谷》中就可找到,但禮儀既讓我們聽到耶肋米亞先知的一番話,那麼就讓我們在這番話中找出上述問題的答案吧!

        當然,《耶》說:「看,我[=上主]由北地引他們歸來,從大地的盡頭召集他們,其中有瞎子,有跛子,有懷孕的和正在生產的,形成一大隊回到這裏來」(耶31:8)。當中提到瞎子,這很可能是禮儀讀經安排者把耶31:7-9與谷10:46-52相連起來的最重要理由。不過,依照我的觸覺,《耶》卻確實有我想要的答案。

            根據讀經一中《耶》的末句,上主做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是以色列的慈父,厄弗辣因是我的長子」(9節)。因此,接著要問的問題是:誰是「厄弗辣因」?這裏的「以色列」又指甚麼?

            厄弗辣因本是個人,是雅各伯最寵愛的兒子若瑟與埃及女子阿斯納特所生的次子(見創41:50, 52)。而舊約中的另一個人物雅洛貝罕,就號稱是厄弗辣因的後人。誰是雅洛貝罕?他就是因撒羅滿兒子勒哈貝罕徭役繁苛而終成義,使達味王朝聯合王國一分為二。雅絡貝罕取了北國,是為以色列國。後來,他又怕宗教信仰因素──聖殿畢竟在南國首都耶路撒冷──終成人心思變。為免人民起回歸達味王朝之心,他終於在貝特耳和丹兩地造了金牛兩隻,稱之為「這就是領你們由埃及地上來的天主!」(見列上12:28-29)。


            按申命歷史的史觀,這是北國覆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上主仍對北國人民念念不忘。上主的這份仁慈,也許才是今天讀經的最重要訊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