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家庭主教會議2015(二):第二週

神學展望

梁展熙

家庭主教會議2015(二):第二週


            十月十日,第二輪大會討論已於前一天開始【1。據報,當中包括兩個最具爭議性的議題:對那些並不符合現行教會教導生活的人的慈悲以及教會對婚姻不可拆散性的觀點。梵蒂岡電台記者法浩都(Romilda Ferrauto)在記者招待會中表示,與會神長的思想大約分成兩派。

   一派認為,在判斷他人之前,「我們必須判斷自己,因為我們總是在指責他人軟弱的同時,未能看到我們自身的軟弱」。另一派把現代生活說得頗負面:「只有當把耶穌的信仰展示為真理,以及只有把婚姻不可拆散性的先知性真理呈現出來的時候,教會才是可信靠的」。

            勞斯加引述一位與會神長在會議中發言:「除非慈悲是以永恆神律來量度,否則人不可能與慈悲相遇」;另一位則說:「對罪人的慈悲並非軟弱的一種,亦非對教會教導的擯棄」。

   十月十二日,疑似十三名樞機私下上呈教宗、對主教會議程序提出質疑的信函曝光2。因提早泄露《願祢受讚美》內容而被梵蒂岡新聞處暫停採訪資格的意大利記者馬哲斯特(Sandro Magister)刊登了該信函內容,並列出聯署的十三位樞機。該信函日期為十月五日,是次會議正式開始討論當天。信中表達對會議的『關注』有數點:他們認為會議的基礎文件《工作文件》有所不足;他們聲稱現行的會議程序會「引領會議到一個早就決定了的結論」;他們提出最終文件的起草委員會「委員由教宗委任,而非從與會神長中選出,也沒有諮詢與會神長。這惹來不少不滿」。

索邦樞機
   據報有份聯署該信函的四位樞機:迪納爾多(Daniel N. Di Nardo)、恩居埃(John Njue)、嘉勒拉(Norberto Rivera Carrera)和斯格雷恰(Elio Sgreccia)都否認簽署了該信函。

            評論者認為,教宗在十月六日所作的無預先安排發言,是為回應該信函。當時,他再次確認會議程序;教會有關婚姻的訓導不容討論;不可把是次會議簡化為只討論再婚者可否領聖體;以及呼籲與會神長不要屈服於「陰謀論心態」。
   
奧地利樞機索邦(Christoph Schönborn)對梵蒂岡電台記者表示:「在以往的主教會議中,我們會連續三週聆聽主題各異的發言。今天,我們按《工作文件》進行,每週討論當中的一部分。當中有一半時間用於按語言劃分的小組討論。換言之,我們可更熱烈地參與,更專注於各議題,更有效率地工作,因而獲得更大的滿足感。至少由我看來,我在以往主教會議中曾經歷過的沮喪感,這次完全消失」。
胡爾樞機

            最終文件起草委員會成員之一的胡爾樞機(Donald Wuerl)對媒體說,以往主教會議「從未」選舉起草委員會成員。

            十月十三日,女性在是次主教會議中的角色受到媒體關注【3。一些女性與會者(無投票權)表示,她們的觀點不單受到尊重,並被包括在討論中,她們因而感到鼓舞。

            加拿大天主教生物倫理學院總監麥姬茵(Moira McQueen)說:「這不只是種感覺。我們所說的許多東西都被包括在報告中。有更多女性包括在內,我十分開心。而且一旦進入正式會議,我感受不到任何分別」。非洲家庭行動聯盟的工作者妮菈貝克雅(Therese Nyirabukeye)也表示她感到自己被包括在會議中。

   然而,本篤會修道院院長索洛特(Jeremias Schröder)對媒體表示,他希望會議中有更多女性修道人。他在梵蒂岡是日記招中證實,男修會總會長聯會曾作出要求,把他們十個代表席位的一半分給女修會。在與是次主教會議秘書處會面後,女修會得到代表席位三席。雖然男修會代表有投票權,但女修會代表只屬旁聽員,並沒有投票權。

        十月十四日,第二批十三小組討論報告對外公佈【4。從各報告中可見,主教會議就其中議題的立場,意見仍未一致。一些與會教長最首先關注的是,任何措辭的改變都必須以清楚直接地概述教會教義和紀律為優先;另一些與會教長則強調教會的措辭必須是法律主義感較低的,而且時下男女更容易理解的。也許四個英語小組──分別由澳洲佩爾樞機(George Pell)、英國尼哥斯樞機(Vincent Nichols)、愛爾蘭馬丁總主教(Eamon Martin)以及加拿大柯連斯樞機(Thomas Collins)主持──的報告足以讓我們一探是次會議的不同立場。

         由佩爾主持的小組報告,首要關注教會教義是否清晰:「儘管我們應盡量使用讓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措辭,但首要的是就教會有關婚姻和家庭的教導清晰地作理據充足的解釋」。

            由尼哥斯主持的小組指出,他們想「尋找一種我們時代的男女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措辭」。他們更提出:「除了『不可拆散性』(indissolubility)一字外,我們提議起用一種法律主義感較低的,能更好地展示出婚姻是天主愛情的奧秘,是恩寵,是祝福,以及終身的愛情盟約的措辭」。

            由馬丁主持的小組提到,他們意識到「有需要更仔細地看到教會如何在多個世紀以來對建基於督本身的婚姻和家庭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肯定的陳述。……這教導一直不變,但其表述以及基於該表述的行事常規卻不是」

            由柯連斯主持的小組認為,是次主教會議的工作文件並沒有清晰地定義婚姻,並寫道:「這是個嚴重的缺陷。這導致文中充滿意思不明之處」。這小組提議,可取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中對婚姻的定義。

            十月十五日,德語小組於上一天所發表的報告吸引媒體注意【5。這小組雖然同時由被標籤為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神長組成,但一致呼籲人們明白教會教義是隨著時間推移而發展的。該報告指出,教會對耶穌在大地上的傳教行動的理解就意味著世上沒可能有一條可以應用到所有具體情況中的、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

            他們的報告寫道:「對我們來說,這已變得清楚了,就是在許多辯論和評論中,我們太一成不變,而沒有注意到人生-歷史的角度」。「教會有關婚姻的教義,是在歷史中發展和加深的」。

        他們解釋教會有關婚姻的教義如何隨時間發展:首先是強調一夫一妻制,然後是強調「伴侶的個人尊嚴」,之後才把家庭理解為「家庭教會」。

            「正如教會的教導需要時間發展,同樣她的牧民關懷也必須在人們走上聖事婚姻的路上給予他們去成熟的時間,並不應按照『不盡得,則無取』(Alles oder Nichts)行事」。

            同日,進入第三輪討論,教會應如何處理已再婚卻未為首段婚姻取得無效聲明的天主教徒6。法浩都表示,是日的討論大致可歸結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看法:要不「在不弱化教會教導的情況下,儘管人們的失敗,仍要陪伴他們」,要不就「對牧民難題所作的快速解答作出警告」。

            十月十六日,德國主教團在官方網頁上發佈了馬萊哈特樞機(Reinhard Marx)在兩日前的大會致詞【7。他有力又動人地請求按個別情況准許那些活躍於堂區的離了婚並已再婚天主教徒領受聖事。
馬萊哈特樞機

            他在發言中提到:「不少信友不能明白,一個人如何一方面完全是教會團體的一份子,但同時被排除於修和聖事和感恩祭之外。他們得到的解釋是,離了婚並已再婚的天主教徒身處客觀上的姦淫(adulterous)處境,因而與感恩祭所象徵的──基督對祂教會的忠誠──有所抵觸」。

            「但這解釋對那些已再婚的人又是否公平?從聖事神學的角度來說,這又是否必要?如果他們真是身處大罪(grave sin)的狀態,他們又是否真的能夠感到完全屬於我們?」
他並引用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中所寫的:「聖體聖事,儘管它是聖事生活的圓滿,但不是完美者的獎品,而是弱者的特效藥和營養品。這些信念意味著牧靈上的後續工作……」(47)。

            由此,他提出:「我們應嚴謹地審視,按下列條件,視乎個別情況,容許離了婚並已再婚的人領受修和和共融聖事:依教會法有效的首段婚姻已確實破裂,而且無法宣佈無效;這首段婚姻的責任已經釐清,罪咎得到承認而過錯已經悔改,並有誠實意願去信實地度第二段民事婚姻,並承諾在信仰中培養子女」。

            十月十七日,在慶祝主教會議五十週年演辭中8,教宗提到「主教會議」一詞(synod)的希臘字源原意是「同行」,即「平信徒、牧者,以及羅馬主教一起同行」。他並提到主教會議中的三重聆聽:先聆聽信友,然後牧者彼此聆聽,最後全體聆聽教宗,因為他的召叫是,「並不基於他個人的信念,而是以整個教會的信仰見證人身份」作出判斷。

(待續)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