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聖神降臨節(五旬節)
聖神的氣息 日新而又新
今天,是禮儀曆中重大的日子,是新約的五旬節,我們基督徒又稱之為「聖神降臨節」。這主日的讀經一(宗2:1-11),記述了當天所發生的事。五旬節,本是舊約的節日。以色列子民又稱之為「收成節」(出23:16)或「初熟節」(戶28:26)。純粹從字面意思來看的話,這節日的名字是「七七節」(出34:22;戶28:26),本義就七個七天(即七個星期)之後的那一天——即第五十天——的意思,所以又名「五旬節」。這節日本來紀念的,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群眾在西乃山下透過梅瑟之手與上主立約,領受『律法』,從而正式成為天主的子民。
事實上,《宗徒大事錄》中描繪「聖神降臨」的一幕,也有些細節是在呼應當日上主與以民立約的畫面的。舉例,《宗》中提到聖神降臨當日「從天上來了一陣響聲,好像暴風颳來」(宗2:2),《出》則說上主與梅瑟立約當天「山上雷電交作,濃雲密布,角聲齊鳴」(出19:16)。可以說,《路—宗》作者是有意要他的讀者在回想聖神降臨——末世天主子民(=教會)的誕生——的一幕時與西乃事件——舊約天主子民(=以色列民)的誕生——聯想起來。
《宗》的「聖神降臨」,不單連結舊約時代的事件,也呼應著其上集——《路加福音》。《宗》說,那一天,就在他們看到火舌散落在各人頭上的一剎,「眾人都充滿了聖神」(宗2:4)。而《路》則告訴我們,在耶穌受洗時,「聖神藉著一個形像,如同鴿子,降在衪上邊」(路3:22)。及後,當耶穌從曠野中受試探後回來時,《路》說:「耶穌因聖神的德能,回到加里肋亞」(路4:14)。在那裏的會堂裏,祂朗讀聖經【當時只有舊約】時,選讀了《依撒意亞先知書》中以下的一段:「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路4:17-18;見依61:1-2)。很明顯,《路—宗》作者要強調的是,當日降在耶穌身上的聖神,現已降了在祂的追隨者——基督徒——身上了。
由此可見,禮儀藉讀經一讓我們從《路—宗》的角度來理解聖神降臨的奧蹟:救恩史的連貫性。聖神降臨,作為新約天主子民新生的一刻,乃繼承自舊約以色列子民的選民身份;作為基督徒團體的誕生,也是讓我們承傳耶穌基督在此世救贖工作的使命。
如果說讀經一強調的是聖神降臨與此前救恩史的連續性的話,作為其回應的答唱詠則把焦點放在聖神降臨的『新』:「上主,請你噓氣,使大地更新」(修自詠104:30;答唱詠答句)。聖詠第一0四篇,本是讚美天主令人歎為觀止的創世工程,以及使萬物井然有序的天主上智的一篇禱詞。聖詠的開首句:「我的靈魂,請讚頌上主!」(1節),表達出聖詠作者對上主由衷的感恩之情。在理解這句時,我們不應以把人一分為二的「肉身—靈魂」的概念來理解。這裏並不是說,讓靈魂去讚美上主就夠了,肉身就不必做任何事。句中的「靈魂」,譯自希伯來文中的「נֶ֫פֶשׁ」(音: nép̄eš),本義其實是「呼吸」(英:breath;葡:fôlego或respiração;字源與「喉嚨」有關)。換言之,這是一種詩意的寫作手法,意思其實是聖詠作者他以自己整個的生命來讚美上主,直到自己『斷氣』為止【按:古以色列人時代,死後復活的信念尚未紮根】。
聖神降臨的「新」,尤見於答唱詠第二節的下半部分:「你一噓氣,萬物化生;你使大地,更新復興」(30節)。這對句描述的,分別是天主的創世和祈求天主更新祂的創造(即:creation及re-creation),後者正在今天得到實現。如果大家有留意細節的話,不難發現這篇聖詠的作者尤其鍾情「氣息」的圖像。藉著這句中提到上主所噓的「氣」(譯自希伯來原文:ר֫וּחַ;音:ruach;本義:清風、呼氣),聖詠作者想我們回憶起天主創世之前一剎(創1:2),在大水之上運行的天主的神(這裏譯自同一個希伯來原文:ר֫וּחַ),也使我們想到上主在以泥土造人後,向人所噓的一口生氣(這裏雖然不是譯自同一個原文「נְשָׁמָה」,但圖像相近)。按後者所引申的傳統,《若》就寫下了當中的耶穌復活當日,升天之前,耶穌向門徒們噓了一口聖神之氣的一幕(見今天福音選讀)。
最後,聖神降臨對基督徒生活的意義,可見於天主教教理的闡釋:「當父派遣聖言時,也常派遣自己的氣息:聯合的使命指聖子和聖神同時受派遣,在此兩位雖
有區別,但不可分離。雖然,是基督為人所見,成為不可見的天主的有形肖象,然而是聖神把祂啟示出來的」(第689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