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羅馬 -- 第一天

朝聖之旅
梁展熙

羅馬

第一天



我曾兩度到訪羅馬,暑假更將參與堂區的意大利朝聖之旅(雖然因學期結束時間稍遲而只可參與羅馬的部分)。上兩次的到訪,一次是(非教友)朋友安排行程,我純粹當作放鬆;第二次同樣是由(正在羅馬進修的教友)朋友安排,行程充實得多。不過,可能由於仍然不是自己親自做功課,總覺得得著不深。因此,我決定為今次的行程先做點功課,並在此向大家分享。是次行程在羅馬共有五天,這系列也分成五篇,每篇簡介該天行程所到地點。

根據我得到的資料,羅馬第一天的行程主要有三處:Piazza Navona(拿佛拿廣場)、Pantheon(萬神殿)和Fontana di Trevi(三路噴泉)。

Piazza Navona(拿佛拿廣場)



今年復活節假期我第二次到訪羅馬期間,一位正在進修聖樂的國籍神父替我導賞這廣場。他提到,有說羅馬的五大廣場各有其用,而拿佛拿廣場就是所謂的平民藝術廣場。雖然,在羅馬,平民藝術的集散地絕對不止這一處;但的確,廣場上充滿(與高端藝術品相比)價錢相宜的繪畫,也有不少藝高人膽大的奇能異士作高難度表演。

拿佛拿廣場鳥瞰圖

多米提安努斯賽跑場

然而,拿佛拿廣場的所在地,其實歷史源遠流長。先看看它的鳥瞰圖。這廣場的形狀是否很特別?這就是與它的前身有關。這裏原本是羅馬皇帝多米提安努斯斥資建造的賽跑場(意:Stadio di Domiziano)。廣場的外形,大致呼應著賽跑場原來的空地部分(見上圖)。這競技場(希臘:agōn)於主曆86年建成。順帶一提,這廣場今天的名字「Navona」,就是由希臘語普通名詞「agōn」(競技場)訛誤演化而來【註1】。


聖依搦斯畫像

又再順帶一提,在常見的聖依搦斯(畫)像中,之所以經常有羔羊的出現,是與羔羊的拉丁語 Agnus 與她的名字  Agnes 讀音相近有關。

換言之,聖依搦斯蒙難堂的原文名稱(Sant'Agnese in AgoneSt Agnes in Agony),有兩重意思:一)她身受極度痛苦殉道;二)她身在這競技場(agōn」=競技場)殉道。

潘菲利家族大宅(左);聖依搦斯蒙難堂(右)


雖然聖女依搦斯算是教會早期的殉道者,但這座聖堂卻是在很久很久之後才建成的。事實上,聖依搦斯蒙難堂只是一座家族小堂,由教皇【註2】依諾增爵十世的潘菲利家族建在他們的家族大宅(Palazzo Pamphilj;現為巴西駐意大利大使館)右邊(見圖)。聖依搦斯蒙難堂始建於1652年,翌年由意大利著名建築師博羅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接手。但4年後,博羅米尼於下任教皇亞歷山大七世交惡,被褫奪職務,無法親自完成作品。

聖依搦斯蒙難堂拱頂濕壁畫(Fresco):天堂榮光

聖依搦斯蒙難堂呈希臘十字型(即十字的四邊等長),十字交點配以拱頂。拱頂是由意大利畫家飛里(Ciro Ferri)在1689年完成的Gloria del Paradiso」(天堂榮光)
 
聖依搦斯蒙難堂中雕像:身陷火中的聖依搦斯

聖堂內部皆無畫作,只有雕像和浮雕,如:身陷火中的聖依搦斯
 
聖依搦斯頭骨


聖堂中有一道刻有Testa di S. Agnese」(聖依搦斯的頭)的門,裏面是一條通向放有聖依搦斯頭骨的小堂。


***

摩爾人噴泉

如果我們回到上面的拿佛拿廣場鳥瞰圖,大家會發現這一個廣場上就有三個噴泉。這三個噴泉都是由古羅馬執政官馬爾可斯‧阿格里帕開放的供水橋「Aqua Virgo」(拉;即:處女供水橋)在1453年由教皇尼各拉斯五世(Nicholas V)下令修復完成為「Acqua Vergine」(意;義同拉)之後才逐漸開始始建造的。沒錯,這三噴泉的水,都是由這修復好的古羅馬水橋供水的。在Palazzo Pamphilj(潘菲利家族大宅;現為巴西駐意大利大使館)前面的是Fontana del Moro」(摩爾人噴泉)。這裏的摩爾人,當然是指放在噴泉中央的摩爾人像。這噴泉本來設計之時(1576年)只有四個崔萊頓(Triton;即人身魚尾的像,希臘神話中海神普塞頓與海后的兒子,為海之信使;圖中口持兩筒噴水的)和四對人面海豚像。正中央的摩爾人像由著名的意大利雕塑家貝尼尼(Bernini)為上面提到的教皇依諾增爵十世的大嫂所造的。不過,現時噴泉中央的雕像並非只是二十世紀初的仿製品,原製品已被移往博爾蓋塞美術館(Museo e Galleria Borghese)。


***
 
四河噴泉(一面)


至於拿佛拿廣場正中央的,是  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四河噴泉)。要好好觀賞這壯麗的噴泉,就必須要圍繞著它走一圈。這噴泉由貝尼尼在1651年設計,當然又是為了配合教皇依諾增爵十世的潘菲利家族大宅和家族小堂聖依搦斯蒙難堂。噴泉上的四個人像,象徵教皇的宗教權威已及的四大洲各自最著名的河流。雖然這噴泉的設計師是貝尼尼,但親手雕塑這四個人像的全都是他的徒弟而已。四個人像中伸手碰著教皇依諾增爵十世徽章的代表多瑙河,因為它是四條河中最接近梵蒂岡的(圖左);持槳的代表恆河,因為恆河的通航力強(圖右)。
 
四河噴泉(另一面)


在另一面,其餘的兩個人像,蓋著頭巾的象徵尼羅河,因為當時的人還未知道這條河流的源頭(圖左);至於最後一個人像(圖右),代表著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西班牙語:Río de la Plata),關連是像旁的圓餅狀物,代表錢幣,指當時歐洲從新世界取得的財富。其實,西班牙語「plata」,就是「銀、錢」的意思。

噴泉兩邊的教皇徽章(左圖),都是依諾增爵十世的。雖然徽章中有百合花飾(Fleur-de-lis)和含著嫩枝的白鴿,但我們不必從宗教角度來解讀這徽章,因為這本來就是潘菲利家族的徽章(右圖)。從這廣場中,大家就可感受到,中世紀的家族政教混合問題。這也是後來政教分離呼聲日增的原因之一。

 


最後,噴泉中豎立著的方尖碑,是古羅馬皇帝多米提安努斯仿埃及方尖碑所造的。當初教皇依諾增爵十世招募噴泉設計的時候,就已要求設計需要包含這方尖碑。



***

聶普頓噴泉

這是位於廣場孤形北端的是  Fontana del Nettuno(聶普頓噴泉)。這噴泉原本在1576年的設計是沒有雕像的,後來因應其餘兩個噴泉才又被改建並加入雕像。把羅馬神話中的海神聶普頓(對應希臘海神普塞頓)與巨型八爪魚搏鬥雕像以及噴泉邊的一系列海仙女與丘比特和海象加入噴泉中則是1878年的事了。

Pantheon(萬神殿)


萬神殿


萬神殿是現存保存得最好的古羅馬廟宇之一。正立面上刻著「M·AGRIPPA·L·F·COS·TERTIVM·FECIT」,全寫:M[arcus] Agrippa L[ucii] f[ilius] co[n]s[ul] tertium fecit,意思是:馬爾可斯‧阿格里帕,魯修之子,第三次出任執政官時所建(也就是建成處女水橋的那位執政官)。的確,萬神殿起始是由阿格里帕於大約主前27-25年建成的。但原型已於主曆80年的大火中焚燬。現時的建築,主要保存了羅馬皇哈德良(Hadrianus)於主曆118-125年的版本。哈德良雖然改變了萬神殿的外型與朝向,但卻保留了正立面上原本的獻詞雕刻。主曆609年,拜占庭皇福卡斯(Phocas)把萬神殿贈予教宗波尼法爵四世(Boniface IV),自始萬神殿成了「S. Maria ad Martyres」(聖瑪利亞及諸殉道者堂)。


萬神殿內部呈圓形,直徑43.3米;而萬神殿地面至拱頂天窗的樓高同樣是43.3米。所以,萬神殿內部剛好可放進一個直徑43.3米的球體,如圖所示。另外,萬神殿的拱頂是單個鑄模的,並附有天窗,為室內的唯一光源,也讓雨水下在室內。地面有去水口。

以萬神殿原本的銅的一部分製成的聖伯多祿大殿華蓋

萬神殿的外觀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最著名的是在第十七世紀,來自巴貝里尼家族的教皇烏班諾八世把門廊(即上圖中0m-16m處)天花的所有銅的拆下來,部分用來讓貝尼尼製成聖伯多祿大教堂內蓋在正祭台上的  Baldacchino(華蓋;如圖),其餘的則用來鑄造天使城堡上的80口大炮。當時,人們對烏班諾八世如此暴殄古蹟十分憎惡,就作了以下兩句打油詩:Quod non fecerunt barbari, fecerunt Barberini(外族蠻夷尚留手,巴貝里尼竟動手)。

維多力奧一世墓

聖瑪利亞及諸殉道者堂正祭台上方的拜占庭式聖像畫「聖母與聖子」是第七世紀的作品。如果面對著正祭台的話,正右邊的半圓形側堂便是意大利統一王國第一任國王維多力奧一世(Vittorio Emanuele I)的墳墓。在十八世紀後期之前,意大利半島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隨著歐洲國族主義日盛,意大利人民渴望統一之心與日俱增,促使意大利統一運動(Resorgimento)。最終於1870年,一直派兵守衛羅馬城的法國於普法戰爭中戰敗,法兵回國,維多力奧一世乘機入城,意大利宣告統一。同時,教宗庇護九世宣告自己為梵蒂岡囚徒。事實上,早在1859年,維多力奧一世首次進攻羅馬,把教宗庇護九世趕入梵蒂岡時,庇護九世已把維多力奧逐出教會(即所謂的絕罰)。然而,對於意大利人(正史)來說,維多力奧一世畢竟是國父,誠如他墓上碑文所寫:「Vittorio Emanuele II Padre della Patria」。(維多力奧‧厄瑪奴耳二世 此國之父)。

磐石聖母

磐石聖母像下的拉斐爾墓

在維多力奧一世墓碑正對面的,是他兒子翁貝托一世及其王后瑪嘉莉特的墓。在二人之墓的右手邊,有個Madonna del Sasso」(磐石聖母)像。聖母像下面的葬有著名藝術家拉斐爾(Raphael)的遺體1833年,教皇額我略十六世曾派人驗證過,當中確有拉斐爾的完整遺體。額我略遂把拉斐爾的遺體放入一個大理石棺內,並在外面刻上意大利人文學者本博(Pietro Bembo)樞機的一句話,拉:ILLE HIC EST RAPHAEL TIMUIT QUO SOSPITE VINCI / RERUM MAGNA PARENS ET MORIENTE MORI(=拉斐爾[長眠]於此:他安好時,偉大的萬物之母[=大自然]唯恐被他征服;他死去時,她卻怕死去)。

順帶一提,磐石聖母像正右方的粉棕色大理石後所葬的,是拉斐爾的正式未婚妻。不過,據說拉斐爾其實並非真心喜歡她,她只是他主要贊助人(今天的講法:背後金主)的姪女。所以,他想方設法盡量拖延婚禮日期。事實上,拉斐爾心中所屬,是他的情婦露婷(Margarita Luti)。

Fontana di Trevi(三路噴泉)



這噴泉,得名自其所在地Piazza di Trevi(三路廣場)。不少書把這名字直接音譯,我認為還是不妥。因為Trevi其實就是從「tre vie」(三條路)簡化而來。為甚麼「三條路」?因為這噴泉(和該)是在三條路的交接點上,如圖所示:



三路噴泉就是1453年由教皇尼各拉斯五世下令修復的處女供水道(Acqua Vergine;古:Aqua Virgo)的其中一個終點。究竟為甚麼這條水道要以處女命名呢?在噴泉的主雕像上面的左右兩塊浮雕就把當年的傳說敘述了一篇。在主前19年,古羅馬執政官馬爾可斯‧阿格里帕(就是最初建造萬神殿的那個)下令開發新供水道(下圖左)。當士兵們正在為尋找水源傷腦筋之際,突然有一位少女帶著這三十個士兵在羅馬城外13公里處找到潔淨的水源(下圖右)。為了紀念這位少女,後來他們就把這供水道命名為「Aqua Virgo」(直譯:處女水)。


雖然這噴泉是羅馬城中最大和最有名的,但也是最後才建成的一個。雖然在1629年教皇烏班諾八世已有意建造一座華麗的噴泉,但好事多磨。一直到1762年,才按沙維(Nicola Salvi)的設計開始建造,歷時三十年竣工。


噴泉正中的是希臘神話中的大洋神(Oceanus),宙斯的岳父。整個噴泉的主題,就是馴服海水。在大洋神右邊,有豐足女神把水從壺中一直倒出;左邊則有健康之神拿著一個杯爵,一條蛇從中取水。

到訪這個噴泉的訪客都有個傳統,就是拋硬幣(粵:掟銀仔)許願。有說拋的方式都有規定,就是要背對著水池,右手拿幣經左肩向後拋。拋的數目不同,願望也不同。一個硬幣,許願翌年再到羅馬;兩個硬幣,許願可在羅馬找到理想的伴侶;三個硬幣,許願可與真命天子(女)在羅馬『拉埋天窗』,共諧連理。

當然,這種傳說,信不信由你。但這並不代表拋銀到池中,一點好處也沒有。至少,據報導,所有拋到池中的銀幣,是全數撥損羅馬明愛總部,以支援他們為窮人購置食物和為無家可歸者提供基本住宿【註3】。所以,即使不信傳說,硬幣但拋無妨。

當然,從拿佛拿廣場一路走到三路噴泉的路程之間,尚有無數珍寶。即使這三大景點,本文因篇幅所限,也沒有完全介紹。畢竟,羅馬是永恆之城,永遠都值得再去。


【註1Mario Erasmo, Strolling Through Rome: The Definitive Walking Guide to the Eternal City (London / New York: I.B. Tauris, 2015), 177.
【註2】今天的羅馬主教,基本上已沒有政治影響力,稱為教宗實屬恰當。但在第九世紀至十九世紀中期之間,羅馬主教乃一國之君,坐擁不少土地,包括意大利半島中部及一些零散於歐洲大陸的土地,他不單擁有軍權,可發動戰事,又操控教皇國內人民的生殺大權,也是三權不分集於一身的絕對君主(這一點今天也一樣)。中世紀時代,更有教皇認為自己在世俗政權層面也凌駕於各國君主之上。舉例:當不列巔約翰王向國會妥協,簽署《大憲章》後,教皇依諾增爵三世認為約翰王在簽署該「可恥和有失尊嚴的」條約之前並未徵得他同意,故聲稱《大憲章》無效。因此,我認為把第九世紀至1870年之間的羅馬主教稱為教皇,較為符合歷史事實。

【註3】見:http://news.bbc.co.uk/2/hi/6188052.stm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178582/Romes-Trevi-Fountain-coins-authorities-crack-thieves-steal-money-water.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