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羅馬2016 --第二天-- 二)拉特朗大殿

朝聖之旅
梁展熙

羅馬2016
第二天

二)拉特朗大殿


我不知道當天在到達這座大殿時,確切下車的地方為何。有可能是在拉特朗大殿的正立面前的空地:


又或許會在拉特朗宮(大殿右方的橙黃色建築)後方的空地:


然而,在介紹拉特朗大殿之前,我們不得不先提一下這支 obelisk(方尖碑)。

甚麼是方尖碑?


方尖碑(英:obelisk)來自古希臘語 ὀβελίσκος(音:obeliskos),是 ὀβελός(音:obelos),即:燒肉叉、針、尖柱(spit; nail; pointed pillar)的指小詞(diminutive)。

在外觀上,方尖碑高聳,四面,窄身並向上逐漸尖細,最後以金字塔式的小石(pyramidion)封頂。古時的方尖碑一般是用單一塊巨石雕刻而成。四面刻滿古埃及象形文字。另外,古人仔細移石而不得斷裂的技術,實在令今人拜服。

在古埃及建築中,方尖碑著相當重要,一般會成對地放在神廟的入口。在古埃及,這些方尖碑稱為 tekhenu。今天外語之所以用來自古希臘語的 obelisk 來表示方尖碑,是因為古典時期最早描寫方尖碑的是古希臘史家 Herodotus (希羅多德)。然而,不少古埃及方尖碑已被運離埃及,在當地剩下的,不足一半。

古埃及太陽神 拉(Ra / Re)
既然來自古埃及,方尖碑斷不可能與古埃及宗教無關。事實上,在古埃及文化中,這些方尖碑就象徵著太陽神 Ra / Re (音譯:拉)。

在古埃及的一段極短時間內,埃及王阿肯那頓(Akhenaten)嘗試推行宗教改革,提倡一神信仰,只信奉太陽神 Aton(阿頓)。阿肯那頓的太陽神阿頓,與拉不同,阿頓沒有人的化身,象徵就只是帶有光芒的圓盤狀太陽。

古埃及太陽神 阿頓

無論如何,古埃及人都相信太陽神臨在於方尖碑之內。

而現存最高大的(也是全羅馬城中最古老的)古埃及方尖碑,就是拉特朗方尖碑。

拉特朗大殿的方尖碑


Obelisco Lateranense(Lateran Obelisk =拉特朗方尖碑),位於拉特朗大殿西面的廣場上,是世上現存最高的方尖碑,高105.6尺(32.2米),重455 噸。

這支方尖碑原本由埃及法老王 Thothmes II(圖特摩斯二世)放在位於 Thebes(底比斯)供奉古埃及眾神之神阿蒙(Amon)的卡納克(Karnak)神廟。在主前十五世紀製成。

及至主曆第四世紀,君士坦丁一直想把它運到羅馬,但它卻一直滯留在埃及亞歷山大利亞港口。後來,他兒子君士坦提烏斯二世(337-361年在位)把這支方尖碑運到羅馬。當時決定把它放在Circus Maximus 賽馬車場中。

到1588年,教皇西斯都五世(上文提到在羅馬大興土木的那位)在 Circus Maximus 賽馬車場發現了這支方尖碑,便委託 Domenico Fontana(多明尼哥)把它移到現址。








細心留意的話,我們會看到方尖碑底座四面都刻有碑文。有一面的尤為重要。但在閱讀它之前,讓我們先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支方尖碑。


畫面中左方的是拉特朗宮的背面。而拉特朗宮的右方則仍是拉特朗大殿。在大殿旁有一座獨立的、棕紅色的、八角形的細小建築,就是拉特朗大殿的洗禮小堂(Baptistery)。

大概知道位置後,讓我們看看這枝方尖碑最重要的、向南一面的底座碑文:


這段碑文的英譯:

Constantine
Through the Cross
[Became] Victorious;
By S. Sylvester, here
[He was] Baptized;
The Glory of the Cross
[He] Spreads.

中譯:

君士坦丁
透過十架
凱旋而歸
藉聖西維特,於此
他受了洗
十架光榮
他一直廣傳

遺憾的是,我們不能相信碑文上的一面之辭。當然,在主曆312年,君士坦丁的確在羅馬城的米爾維安橋之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中大敗另一位爭奪帝位的 Maxentius。而根據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來自第三至四世紀的羅馬著史者、凱撒肋亞的優西比烏(Eusebius)主教的 Vita Constantini(君士坦丁生平)1.28):在戰役的前一夜,君士坦丁在夢中看到一個耀眼的十字架,以及這一句話:(ἐν) τούτῳ νίκα (=In this, conquer =憑此,你要得勝),傳統上拉丁語譯作:in hoc signo vinces(=in this sign, you will conquer =憑此標記,你將得勝)。在梵蒂岡博物館(見第四天)中藏有拉斐爾描繪的這一幕:

Raffaello - Apparizione della croce - sala di costantino, musei vaticani

最終,君士坦丁的軍隊的確在 Labarum(拉布蘭)旗*下作戰,他也的確贏了。問題是,君士坦丁自己是否真的認為他全是因為基督的緣故才打勝仗呢?史界則爭論不休。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次勝利最多只是他皈依基督信仰的第一步。的確,君士坦丁並非在拉特朗大殿受洗,也不是在任何附近的地方受洗。他受洗的一刻,也就是337年他人生走到盡頭的時候,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尼哥米迪亞城(Nicomedia;今土耳其伊兹密特[İzmit]城)受洗。由此得知,替他受洗的也不是教宗西維特(Sylvester;314年就職),因為他在335年就已病逝。


* 所謂拉布蘭旗,就是指鑄有 ☧ 符號的軍旗。符號 ☧ 由兩個希臘大楷字母 X(=ch) 和 P(=r),即 ΧΡΙΣΤΟΣ(小楷:Χριστός;音:Christos;英:Christ;中:基督)一字的開首兩個字母。從君士坦丁幣(約於337年)上的圖案(下),我們大概可推測該旗的原來樣貌(右)。

右:君士坦丁頭像向右;寫有:CONSTANTI-NVS MAX AVG=Constantinus Maximus Augustus =至尊君士坦丁奧古斯都
左:拉布蘭旗刺死地上的蛇;寫有:SPES PVBLICA=Hope [of the] Public=大眾之望
雖然君士坦丁並非在這洗禮小堂中受洗的,但在基督信仰『去刑事化』後,首批慕道者在這裏受洗的事,卻是毋庸置疑的。

拉特朗大殿的由來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遊羅馬,由沒信仰的友人陪行時。他眼看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的聖伯多祿大殿,相較之下稍為冷清(由於今年是禧年的關係相信不會那麼冷清)的是拉特朗大殿,他怎都不相信其實教宗(羅馬主教)本身的座堂(即羅馬教區的主教座堂)是拉特朗大殿而不是聖伯多祿大殿。

的確,從世人心中的名氣看來,拉特朗大殿不如伯多祿大殿。但拉特朗大殿的銜頭確實大得多。這銜頭就刻在拉特朗大殿正立面中門旁左右兩對雙柱的底座上:Sacros[ancta] Lateran[ensis] eccles[ia] omnium urbis et orbis ecclesiarum mater et caput(=Most Holy Lateran Church, of all the churches in the city and the world, the mother and head. =至聖拉特朗堂,此城及世界的所有聖堂之母及首)。這銜頭也是1372年所頒的教皇諭令。此外,在聖堂階級的排位上,伯多祿大殿只是四座宗座大殿(papale basilica maggiore =major papal basilica)之一,但拉特朗大殿卻是世上唯一一座宗座總領大殿(arcibasilica papale =papal archbasilica)。無他,其實在聖堂排位上,主教座堂是高於大殿的(雖然有些象徵性的特權是主教座堂沒有的)。而拉特朗堂既是宗座的主教座堂,又是宗座大殿,自然排位最高。但它在普羅大眾的認知排名,似乎難以超越伯多祿大殿。



至於這座大殿怎會叫做「拉特朗」(Laterano)的呢?原來拉特朗大殿所在的那塊地,以及原本建於其上的大宅,是屬於主曆第一世紀羅馬政客及統帥普流提烏斯●拉持朗(Plautius Laternus),他是為羅馬帝國攻下不列巔的將軍。但由於涉嫌與密謀刺殺尼祿王一案有關而被誅連,該塊土地及大宅被充公。業權後來輾轉落到君士坦丁皇后的家族手上,並作為嫁妝而落入君士坦丁之手。在他頒下米蘭敕令,宣佈基督信仰合法後,便下令在這塊土地上為羅馬教區主教興建座堂。事實上,拉特朗大殿是羅馬城中最早的基督徒巴斯利卡(basilica building)。

遺憾的是,第四世紀初的原本建築,以及後來但丁所見的、教皇波尼法爵八世於1300年宣告首次禧年的美輪美奐的版本,也已於1308年的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在重建後,拉特朗大殿被歷代教皇一直擴建和重建,裝飾和修整。我們今天所見的,大部分都是十七至十九世紀的作品。

Palatium Lateranense(Lateran Palace =拉特朗宮)


在進入拉特朗大殿之前,或者都應該簡介一下它右側的那座橙黃色建築。這座與教宗(教皇國時期:教皇)自己的座堂相連的建築,本身是教皇的宮廷。直至1309-1377年的亞味農(Avignon;今法國境內,當時屬教皇國領土)教皇時期(在第四天介紹在梵蒂岡博物館畫廊中的一幅畫時詳述),連續七位教皇把宮廷移到亞味農(某程度上相當於遷都)。在及後(1378-1417年)的西方教會(教皇之位)大分裂(Western (Papal) Schism)之後,教皇的宮廷遷回羅馬,但沒有回到拉特朗宮,反而移到梵蒂岡重建宮廷。不過,直到1870年意大利半島統一運動攻陷羅馬(=教皇國),教皇(>>教宗)成為梵蒂岡囚徒(prison of the Vatican)之前,教皇的登基儀式(coronation)一直都在拉特朗大殿中舉行。

根據教廷與意大利政府於1929年簽訂的拉特朗條約,包括拉特朗大殿在內的四所宗座大殿,雖然有三座(包括拉特朗)不在梵蒂岡境內,但享有治外法權,在其內行駛梵蒂岡法律。

拉特朗大殿


拉特朗大殿的意大利名稱是:Arcibasilica Papale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Papal Archbasilica of Sts Johns in Lateran)。沒錯,這裏的 Giovanni (John)是複數。再回看拉特朗大殿的向西的入口的正立面上方:




Clemens XII Pont Max Anno V Christo Salvatori In Hon SS Ioan Bapt et Evang

全寫:

Clemens XII Pont(ifex) Max(imus) Anno V Christo Salvatori In Hon(orem) S(anctorum) Joan(nis) Bapt(istae) et Evang(elistae)

粗譯:

克萊孟十二世,至尊司祭[見下文的 Pontifx Maximus],(在位)第五年,(致)基督救主,向聖若翰洗者及聖史若望致以敬意。

的確,這座大殿原本是以基督救主為主保的。教皇色爾爵三世(Sergius III;904-911 年在位)加上聖若翰洗者為另一主保;魯徹斯二世(Lucius II;1144-1145 年在位)再加上聖史若望。

這個新古典風格的正立面,是由意大利建築師Alessandro Galilei為克萊孟十二世而製的。

這座大殿也見證了不少教會史上的重要時刻。有五次主要的會議(Council),分別於1123年、1139年、1179年、1215年和1515年在這裏召開。不少國王(kings)和皇帝(emperors)都在這裏受冕的(但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則在舊伯多祿大殿受冕的)。聖方濟各也是在這座大殿中覲見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III),然後獲准成立方濟會的。

因此,如果旅遊巴會經過(或我們走過)大殿前的一段路的話,會發現於1927年樹立的聖方濟各銅像,紀念他逝世七百週年。



在銅像中,聖方濟各有他的會士陪同。他面對著拉特朗大殿,雙手張開,似要支撐著大殿的樣子。這設計,是有段故事的。

話說在英諾森三世接見方濟各之前的一晚,他做了個夢。夢中他看見方濟各支撐著那岌岌可危、勢要崩塌的拉特朗大殿。此故。

拉特朗大殿平面圖

來源:Rick Steves and Gene Openshaw, Rick Steves' Rome 2009, 2nd ed., Rick Steves’ Guidebook (2008), 261.

正門


在走上門前階,入了大閘之後,(雖然我們應該是跨聖門而入,但如有機會的話最好)留意一下中間的正門。這道門殊不簡單。

Chigi 家族徵號
這對門原本屬於古羅馬廣場的元老院議事堂(Curia Iulia)的大門。來自Chigi 家族的教皇亞歷山大七世於十七世紀在修葺拉特朗大殿時,特意下令把古羅馬元老院的門移來作為拉特朗大殿的大門。並把家族徽號特徵:八角星,加了上去。

現在古羅馬廣場元老院議事堂的大門,反而只是複製品。

這道門年代有多久遠。傳說在搬運這對銅門時,有個銅幣跌了出來。現在經考古學家查證,這對銅門是羅馬皇帝圖密善(Domitian)於主曆81-96年間為元老院加裝的。換言之,這對銅門已有近二千年歷史。

而在這道門左邊的雕像,就是君士坦丁大帝。這是從他位於羅馬 Quirinal Hill 上的浴場裏搬過來的。


十二宗徒塑像


走進拉特朗大殿的中殿,在左右兩旁各六支粗柱中置有合共十二尊巨大的塑像,是十二宗徒(不按位置順序):

一)伯多祿像,由十七世紀法籍留意雕塑師Pierre-Étienne Monnot 於1704-11 年所製:


天門聖鑰,自然是伯多祿的標記。另外,在宗教藝術作品中他的鬍鬚通常是毛茸茸的(bushy)的。

***

二)保祿像,也是由Monnot 所製(1704-08 年)


手執一書和長劍(因為他被軟首而死),是保祿的特徵。另外,在一般基督信仰藝術中,他的鬍鬚是長而尖尾的。

***

三)巴爾多祿茂像:由十七至十八世紀法籍雕塑師 Pierre Le Gros le jeune 約於1705-12 年間製成:


他的象徵通常是一把短刀(knife)和人皮,因為傳說他是被活生生剝皮至死的。

***

四)長雅各伯(Giacomo il Maggiore=James / Jacob the Elder [or the senior];粵口語或可稱他為:大雅各伯)像。由十七至十八世紀意籍雕像家 Camillo Rusconi 於 1715-18 年間所製。


這塑像中,長雅各伯的標記是朝聖者的柺杖(pilgrim's staff)。細心的你馬上會發現問題:按《宗徒大事錄》所載,長雅各伯早就在耶路撒冷被(小)黑落德用劍殺害了(12:1-2)。那麼,他怎會成了朝聖者呢?

根據其中一個傳說,在他死於劍下後,雅各伯的追隨者決定把他的遺體放在一隻無舵的船上,任由它去天主揀選的地方。最後,船到了 Galicia(加利西亞,今西班牙境內),然後岸上有巨石馬上化成石棺。

後事如何呢?就要讀十二世紀成書的 Historia Compostelana(=History of Compostela =星田史)。這本書相傳是根據西班牙聖地牙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第二任主教(也就是第一任總主教 Diego Gelmírez (或其圈子中人)的口述而寫成的。當中提到,在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即西葡所在的大型半島)被穆斯林佔據期間(自711年起被逐步佔據,及至1492年幾乎全面光復),長雅各伯遺體的所在地已被人遺忘。同時,在他遺體所在的房舍外,長了一樹林,樹林包圍著該房舍生長。及至第九世紀,一些當地人在一個晚上在那樹林中看見天使及強光。他們稟報主教。主教到該樹林那裏,發現該房舍及石棺,遂把訊息告知西王。隨著來朝聖的人愈來愈多,主教便蓋了座聖堂。

當地人看到天使和強光的地方,後來就命名為 Compostela,由兩個拉丁字合成:Campus Stellae (field of the star =星之田野)。並從第九世紀起,那地方成了聲名大噪的朝聖地。因此,長雅各伯漸漸被人描繪成一個朝聖者,經常帶著一支朝聖者的柺杖,並雙腳赤裸。

***

五)(熱誠者)西滿像。由Francesco Moratti 於1704-09 年間所製。


熱誠者西滿之所以拿著鋸,是因為傳說他是被鋸開兩半致死的。

***

六)達陡(或聖猶達[非猶達斯])像。由 Lorenzo Ottoni 於 1704-09 年間所製。


一般傳說他是與熱誠者西滿一起被殺,而他是被斧頭砍死的。但這裏的達陡手中拿著一支戟,詳情我不清楚。

***

七)斐理伯像。由Giuseppe Mazzuoli 於 1705-11 年間所製。


相傳他是被釘在十字架上死的,所以他手執十架。至於他腳踏何物,則不詳。

***

八)多默像。由 Pierre Le Gros le jeune 於 1705-11 年間製成。


根據第三世紀敘利亞文獻《多默大事錄》,他是個了不起的工匠,也能勝任相當於今天建築師的工作,因此他手拿矩尺。

***

九)小雅各伯(Giacomo il Minore =James [or: Jacob] the younger)像。由意大利雕塑師 Angelo De Rossi 於 1705-11 年間所製。


在基督傳統藝術中,通常小雅各伯都手持(狼牙)棒(fuller's club),但傳說他是被釘在十架上死的。

***

十)安德肋像。由意大利雕塑師 Camillo Rusconi 於 1705-09 年間所製。


雖然有成文傳統(見《安德肋大事錄》)稱他是被綁(不是釘)在與耶穌被釘的那類相同的拉丁十字架,但不成文傳統漸漸發展,稱他是被釘在一個 X 型的『十字』架上,現在通稱為「聖安德肋」十字(St Andrew's Cross)。

***

十一)聖史若望像。由 Camillo Rusconi 於 1705-11 年間製成。


相傳是《若望福音》的作者,手執書和筆是再自然不過的象徵了。他的象徵也有鷹,因為他福音在神學上的高度。也有說古人認為鷹能張目對日、直視太陽,而太陽在基督信仰傳統中象徵基督(義德的太陽),再加上基督信仰傳統認為《若望福音》有令讀者直接看到耶穌的高深,故也。

***

十二)瑪竇像。由 Camillo Rusconi 於 1711-15 年間所製。


傳統認為是《瑪竇福音》的作者,拿著書是理所當然的。腳下踏著有銀幣溢出的錢袋,是因為他曾經是個稅吏的緣故吧(見瑪 9:9 // 谷 2:14 // 路 5:27)。

***

首個禧年壁畫


如果我們站在中殿,在上面的平面圖中 3 字右前方的主柱的宗徒像的背面,有一幅從舊的拉特朗大殿牆上保留下來的壁畫:Bonifacio VIII indice il giubileo del 1300([教皇]波尼法爵八世宣佈1300年為[首個]禧年)


這幅壁畫,相傳是中世紀後期,來自佛羅倫斯的著名畫家及建築師祖圖(Giotto di Bondone)的作品。

***

教皇瑪定五世之墓


在主祭台下的小地窖,安放了教皇瑪定五世(Martin V; + 1431年)的墳墓。


這位教皇在教皇史上相當重要,因此,聽聞投幣在他墓板上的做法,已成為習俗(儘管不知是否允許)。

瑪定五世,是治癒了教會 1378 - 1417 年間西方大分裂(the Western Schism)的重要人物。自第十四世紀起,教廷已遷往當時乃教皇國屬地的亞味農(Avignon;今法國境內)。及至教皇額我略十一世,他雖然是個法國人,卻屬意把教廷遷回羅馬。道明會聖加大利納(St Catherine of Siena)的呼籲也是原因之一。無論如何,即使在教廷遷回羅馬之後,教皇之位的爭奪仍了無休止。敵對陣營的樞機各自聲明自己屬意的候選人為教皇。到了1417 年,出生於羅馬的鄂東尼●哥倫拿(Oddone Colona)當選,是為瑪定五世後,各陣營才偃旗息鼓。

不過,瑪定五世長眠在拉特朗大殿,卻是帶點諷刺的。因為他雖然恢復了自己家鄉的首都地位,但自此教廷已不再選址拉特朗。大概因為西方教會所謂的「流軍巴比倫」(Babylonian Captivity;指教廷於1309-1377年此69年間遷離羅馬的時期),拉特朗大殿和拉特朗宮日久失修,因此教皇決定選用位於梵蒂岡山丘,在聖伯多祿大殿旁,本來用作接待外賓的大宅作為教廷的選址。直到瑪定五世死後,他才回到拉特朗大殿『歸位』。

***

主祭台華蓋的聖髑




在主祭台(即宗座祭台,只有教宗或獲他授權者才可使用的祭台)上的十四世紀哥德式華蓋(baldachin)上,有在十九世紀鑄造的聖髑聖像,相傳兩聖像頭上分別裝有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的頭骨(當然,從現在聖伯多祿大殿也有明供伯多祿頭骨來看,這裏的只是贗品)。那些頭骨是在1369年放在這裏,相信是為了提升這座大殿與聖人的關聯性,至與伯多祿大殿看齊的程度。


另外,現今的主祭台由教宗庇護九世下令重造,內裏嵌著相傳是聖伯多祿曾用來舉行彌撒的木枱(內嵌於祭台內,肉眼看不到)。

***

半圓頂殿(apse)的拱頂馬賽克


走過主祭台,一直向前走,就是半圓頂殿(Apse),頂殿的中心,是羅馬主教(=教宗)的御座(cathedra)。


在座位下的一級上,用馬賽克拼有:Haec est Papalis Sedes et Pontificalis.(=This is the Papal and Pontifical See [= seat / throne];粗譯:這是教宗之座)的字樣。

看到這句話,也許大家會問:拉丁語 papa (英:pope)和 pontifex(英:pontiff)有何分別?

其實,在教會初起用拉丁語時(公元三世紀起),此二字均指一般主教,及後都專指教宗。

papa,來自古希臘語 πάππας(音:pappas),最初是子女對父親的暱稱,藉引申義「靈性上的父親」(spiritual father)而指長老(今:司鐸=神父)和監督(今:主教),此舉尤以一直沿用希臘語的東方教會尤甚,但在西方也不罕見。及至第三世紀初,在拜占庭希臘語中,παπᾶς(papas)始專指亞歷山大利亞主教。

西方拉丁取其音,作 papa 。起初也是司鐸和主教的通稱,自第八世紀起始見專指教宗,直到十一世紀始完全只用於教宗。

pontifex,本是古羅馬帝國的最高級司祭官(雖主責宗教儀式,但隸屬帝國編制,故稱官)。這字的本意是:pons + facere(=bridge + to do, make),即:製造或擔當橋樑者,也就是:神人間仲介的意思。在古羅馬帝國的編制中,有多位 pontifices[複數]組成 Collegium Pontificum(=college of pontiffs =最高司祭團)。此團以 Pontifex Maximus(=the Greatest / Supreme Pontiff =至尊最高司祭)為首。此司祭官職乃終身制。因此,在羅馬皇帝狄奧都修一世(Theodosius I)於380年頒佈得撒洛尼敕令(Edict of Thessalonica),使基督宗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官方宗教後,pontifex 就用在各主教身上,而Pontifex Maximus 就應用在羅馬主教(=教宗)身上。事實上,Pontifex Maximus(或:Maximus Pontifex)這稱銜,我們可在不少建築的刻文中見到。

時至今日,雖然我們一般不會稱主教為 pontifex,但由主教主禮的彌撒,我們仍可稱之為 pontifical mass。

回到拉特朗大殿的半圓頂殿(apse)。在我們看到羅馬主教之座後,向上仰望,便可見一幅華麗的馬賽克:


今天我們見到的主馬賽克分三次製成:



  1. 第四至五世紀:基督及九天使、十架、一對雄鹿及四條河條,以及由河水組成的底線
  2. 第 六 世紀:在十架兩旁的六個高大聖人
  3. 第十三 世紀:一些修復,並加上教皇尼古拉斯四世及聖方濟各和安多尼

藍色底的最高層意象算是一目了然的。在雲層中作降下之狀,看來呼應聖經中的末世圖象:有人子從雲上降來。基督左右分別有四位天使在旁,上有一位色辣芬(六翼天使)

然後就是金底的那一層。不過,要看懂這層,就先已要了解一下拜占庭式聖像畫(icon)的一個傳統:Deësis

Deësis,希臘原文:δέησις,是祈禱、懇求(prayer, supplication)的意思。這拜占庭式聖像畫傳統作法,有西乃山聖加大利納隱修院中的一幅聖像畫作例子:


我們可看到,在一幅標準的 Deësis 聖像畫中,基督居中,左右分別是聖母和洗著若翰。他們二人站著,面向基督,手舉起作祈禱姿勢,是在為全人類祈求。

現在回到拉特朗大殿的馬賽克:



似乎由於基督已君臨於天的關係,設計者不想在中間的一層重覆基督形象,故以十架取而代之。在默觀主層時應把十架及左右的聖母和洗者若翰與其餘的四位聖人分開,理據尚有:只有後面四人有手持卷軸,聖母和若翰卻沒有。他們二人也同時面向十架(=基督),手舉起作祈禱狀。

這十架聳立在聖山上,鑲滿珠寶,上有以鴿子形狀出現的聖神向之傾注恩寵。

從聖山上湧出聖經中的四條河流。它們都湧進了約但河。


我們可看到,聖山上四條聖經河流(創2:11-14)的名字都寫在向外的一旁。從左到右依次是:

  • FISON,英:Pishon,中:丕雄
  • GIOR:英:Gihon,中:基紅
  • Tigris:英:Tigris,中:底格里斯河
  • Euphrates:英:Euphrates,中:幼發拉底河(思高:幼發拉的)

圖中四河向下流,滙聚到約但河(IORDANES)。約但河,是以色列民出谷事件的終點。在橫渡約但河後,他們結束了從埃及到應許之地的四十年流徙。


細心的話,我們可見到,約但河,也就是四河的水源,是來自取鴿子狀的聖神,經十架傾瀉以下的水。在舊約中的為進入應許之地而必須橫渡的水,在基督信仰禮儀傳統中已成了洗禮的預象(type)。

回到整個金底的主層。



我們可看到,馬賽克製作為全部六個大型聖人都留下名字,當中五人的名字是直排,橫排的只有瑪利亞的名字:M[ETE]R Θ[EO]V(音:Meter Theou =Mother of God ),即天主之母。這當然又是指厄弗所大公會議(431年)的信理宣告:瑪利亞不單是作為人的耶穌的母親,也是天主第二位的母親=Θεοτόκος(音:Theotokos = the one who bears God),即懷有天主者。
在對面又接近十架的,如上所述,就是身穿獸皮的洗者若翰(S. IOHANNES BAPTISTA)。

瑪利亞右手撫著頭部,有如母親撫著小孩頭部的,是體積較小的、跪著的教皇尼哥拉斯四世(Nicholas IV;1288-1292 年在位)。在十三世紀,兩座宗座大殿--聖母大殿和拉特朗大殿--的修葺,都是他下令進行的。他在這括靜永恆伊甸園一幕的出現,並取了這得寵的位置,看來是對他的致敬。這一點,也可從這幅馬賽克底部的一行文字中看出來:


PARTEM POSTERIOREM ET ANTERIOREM RVINOSAS HVIVS SANCTI TEMPLI A FVNDAMENTIS REEDIFICARI FECIT ET ORNARI OP(ER)E MOSYACO NICOLAVS P(A)P(A) IIII  FILIVS BEATI FRANCISCI SACRV(M) VVLTV(M) SALVATORIS INTEG(R)V(M) REPONI FECIT I(N) LOCO VBI PRIMO MIRACVLOSE POPVLO ROMANO APPARVIT QVANDO FVIT ISTA  ECCL(ES)IA CONSECRATA ANNO D(OMI)NI MCC NONAGESI(MO) I

粗譯:

這座神聖殿宇已被破壞的前後部分
自地基的重建及馬賽克的修飾工作由榮福方濟各之子[尼哥拉斯四世本是方濟會士]教皇尼哥拉斯四世所造
救主的面容被完整地放在祂當初於這聖堂被祝聖時奇蹟地向羅馬人民顯現的地方。
主曆1291年。

換言之,據這段文字所講,這幅馬賽克中藍底的最高層上的耶穌面容,是按照(傳說)在教宗西維特在首次祝聖這座大殿時顯現的基督容貌而製作的,而尼哥拉斯四世盡力把這部分原原本本的保留下來。

在瑪利亞背後的是聖伯多祿(S. PETRVS)和聖保祿(S. PAVLVS)。鬍子如灌木狀(bushy)的伯多祿左手手持卷軸,指間勾著天門聖鑰。他手中的卷軸上寫著:TV ES XPS FILI[US] DEI VIVI(=Your are the Christ, Son of the living God =你是基督,永生之天主之子;見瑪16:16 及 //)。當中 CHRISTUS (基督)用的不是拉丁字母而是希臘字母來簡寫:XPS=XPISTOS(X = Ch & P = r)。 鬍子長而尖的保祿手拿的卷軸上則寫上:SALVATOREM EXPECTAMUS DNM IC。全句應該是取自《致斐理伯人書》3:20的:Salvatorem expectamus Dominum nostrum Iesum Christum(=We await [expect] the Savior, our Lord Jesus Christ =我們期待救主,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當中Iesus(耶穌)用的不是拉丁字母而是希臘字母來簡寫:IC=IHSOUS(C = final form of "s")。

在洗者若翰背後的是聖史若望(S. IOHANNES V [V = Evangelista])和聖安德肋(S. ANDREAS)。聖史若望手中的卷袖,上面寫著的大家也許已猜到:IN PRI[N]CIPIO ERAT VERBU[M](=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在起初已有聖言),也就是《若望福音》開首的一句。至於聖安德肋所拿的卷軸上則寫著:TV ES MAGIST[ER] XC Q[...](XC即希臘中的基督XPISTOS的首末字母;C象final s[igma])。這句話取自第三世紀的經外經典(apocryphal)Acta Andreae(安德肋大事錄)。按當中所載,這句話是安德肋被懸在木上,斷氣之前所說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按當中所載,雖然當初判安德肋死刑的是羅馬執政官Ægeates,但他本來基於群眾壓力已打算放人,不過安德肋卻一心求死。無論如何,在安德肋大事錄中,他懸在木上的臨終演辭裏有此一句:tu es magister meus christus, quem dilexi, quem cognovi, quem confessus sum, [...](= Thou art the Christ my master, whom I have loved, whom I have known, whom I have confessed, [receive me, O Lord]. =祢是基督,我的主宰,我所愛的,我所認識的,我所宣信的。[我主!接受我吧!])。上面我列出來的那句拉丁語,也收在梵二禮儀改革前的安德肋瞻禮大日課第三夜課(III Nocturna;今已廢除,以Officium lectionis[誦讀日課]取代)中的 Homilia V in Evangelia(福音講道辭五)後的對答經中的最後領經句。

至於另外兩個體型較小的,分別是瑪利亞身後的 S. FRANCISCUS(聖方濟各)和洗者若翰身後的 S. ANTONIO(聖安各尼[St Anthony of Padua])。

最後是這幅馬賽克的第三部分。


在伊甸『山』上,充滿生氣,草木茂盛,魚滿河中。在山下,天上耶京被金色城牆保護著,內由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城內左右二人)看管。在正門前,有手持利劍的革魯賓(上主使者之一)鎮守(參創3:24)。這圖像,與厄則克爾先知書第四十七章中所預許的相同,而這一章,也是拉特朗大殿祝聖紀念瞻禮的讀經。

在聖城中心冒起的,是一棵棕櫚樹和一隻鳯凰。箇中意義,我們似乎只可猜測。鳳凰,在西方民間傳說中,是一種可不斷重生的神鳥。而鳳凰的希臘文是:φοίνικας(音:phoinikas)。有趣的是,棕櫚樹的希臘文,也是 φοίνικας。再加上,在教會藝術傳統中,棕櫚枝時常用來代表殉道的意思。這裏可能是馬賽克原作者從基督信仰角度來解讀自己的民間文化。(這樣說來算是本地化的一種吧...)

***

在整個馬賽克與羅馬主教之座之間,尚有一段四行的文字:



LEO XIII CELLAM MAXIMAM VETVSTATE FATISCENTEM INGENTI MOLITIONE PRODVCENDAM LAXANDAMQVE CVRAVIT
VETVS MVSIVVM MVLTIS IAM ANTEA PARTIBVS INSTAVRATVM AD ANTIQVVM EXEMPLAR RESTITVI
ET IN NOVAM ABSIDEM OPERE CVLTVQVE MAGNIFICO EXORNATAM TRANSFERRI AVLAM TRANSVERSAM
LAQVEARI ET CONTIGNATIONE REFECTIS EXPOLIRI IVSSIT ANNO CHR. MDCCCLXXXIV. SACR. PRINC. VII.

粗譯:

里奧(音譯或作:良)十三世,以浩大的工程,把整個因時間而耗損的偌大的詠禱團位置擴闊了
把多處已多次維修的古老馬賽克再作維修,使之回復原本的模樣
將之移到新的半圓頂殿上,並作了華麗的裝飾
耳堂(AULAM TRANSVERSAM = transept)藉天花和橫樑的更換而改進。基督之年1884,他神聖職務的第7年。

左耳堂(Left Transept;即平面圖數字6)



這耳堂也是聖體殿(altar of the Holy Sacrament)。這耳堂至少兩個亮點。

一)我們見到的這四條金柱,據聞是從羅馬 Capitoline Hill 的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朱比特(Jupiter)神廟中移過來的。

二)祭台上高有塊金浮雕。這塊浮雕上刻的,是最後晚餐。傳說這塊金浮雕內嵌有一塊小木頭,是來自耶穌與他的門徒們共進最後晚餐時的木枱。


右耳堂



在右耳堂,重點同樣有二。

一)這部管風琴,是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的產品,是羅馬現存最古老的管風琴。

二)但比這座琴古老得多的是,它下面的兩條黃色柱。這兩條柱是從主前112年建成的古羅馬圖拉真廣場(Forum of Trajan)運來的。經過了超過二千個寒暑。

***

在這耳堂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教皇英諾森三世的墓。


如上所述,英諾森三世(Innocentio III)就是那位曾與聖方濟各會面並批准他成立修會的教皇。在他的遺像上的浮雕,是手執寫著:EGO SVM RESVRRECTIO ET VITA(我就是復活和生命;見若11:25)的基督,以及聖方濟各(左)和聖道明(右;手持玫瑰唸珠)。

另外,歷史很喜歡開小玩笑。從教皇國政治影響力來看,英諾森三世是有史而來最有權力的教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而,如果我們從他的長眠之處向下一望,就會發現,他正長眠在大殿手信店的入口上方。


聖門


在這座大殿,我們應該會跨聖門。


聖門上有懸在十架的基督,下有手抱嬰兒的聖母。左旁寫有:

CHRISTUS HERI HODIE SEMPRE

英:Christ yesterday, today, forever.

中:基督,昨天、今天、永遠。

迴廊


讓我們在大殿平面圖上看看我們還漏了些甚麼:

來源:Rick Steves and Gene Openshaw, Rick Steves' Rome 2009, 2nd ed., Rick Steves’ Guidebook (2008), 261.

看來,餘下的只有大殿左方的迴廊(cloister)。裏面藏有古大殿的不少剩餘的古物碎塊,不知時間足否讓大家進去一看。但進去要入場費,在我今年(2016)復活節到訪時,是每人五歐元。

在這迴廊所展出的云云古物碎片中,也許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張第五世紀的主教座遺骸。相傳這是現存最古老的羅馬主教(=教宗)御座遺骸。



***

拉特朗洗禮小堂


我不知道行程會否容許我們到拉特朗洗禮堂參觀。無論如何,以下稍作介紹。

拉特朗洗禮小堂 入口

既然大殿(某程度上算)是以聖若翰和聖若望為主保,那麼,這大殿的洗禮小堂,就自然是以洗者若翰為主保的了。

如上所述,整座大殿,包括這洗禮小堂,都座落於君士坦丁的妻子浮絲塔(Fausta)作為嫁妝的產業上。

據考古所得,這所小堂原本是個小型羅馬浴場,早已開通水道,因此,確保了浸禮池的水源。這座洗禮小堂的雛型雖然由君士坦丁下令於315-324年間興建的,但如上所述,他並未在此受洗。相反,他的妻子浮絲塔則在326年高熱的水池中窒息致死,原因不明。

鑄有浮絲塔頭像的羅馬錢幣

由於浮絲塔其實是君士坦丁的第二位妻子,而且年紀小他17歲,反而與他和第一位妻子所生的長子哥歷史普(Cripus)年紀相近,再加上君士坦丁於同一年(326年)不久之前突然私下審判並殺死哥歷史普。史界推測是因為君士坦丁自己的長子與他的二娘通姦而痛下殺手。無論如何,傳統與史學界都無法給予確切答案,一直只是猜想。

浸禮池


今時今日,我們已無法從大殿直接走到洗禮小堂。然而,小堂與大殿本是直接連接的,但現時的小堂入口(北門)卻是在1575年由額我略十三世因禧年為人流之故而增設的。


在古時,整個池都注滿水,候洗者必須橫渡整個水池,洗禮方算完成。今天水只集中在池中央的、來自一個古老羅馬浴場的墨綠色玄武岩小水池內,平時會被蓋上。

在池外圍的八條斑岩柱,是君士坦丁送給這座小堂的。

這八條支柱支撐著八條過頂橫樑,上面有由教宗西斯都三世(Sixtus III;432-440在位)下令刻上的八組拉丁對句,這可算是對洗禮的默想材料:


N.1. GENS SACRANDA POLIS HIC SEMINE NASCITUR ALMO
        QVAM FECVNDATIS SPIRITVS EDIT AQVIS

北:
從一粒充滿滋養的種子之中,一個神聖的民族誕生
這民族是聖神從那祂早已使之能結果(fecundate)的水之中帶出來的

2. MERGERE PECCATOR SACRO PVRGANDE FLVENTO
    QVEM VETEREM ACCIPIET PROFERET VNDA NOVVM

將要被潔淨的罪人啊!沒入於神聖的水流之中吧!
淙淙流水接收了舊的你,新的要重新起來。

E. 3. NVLLA RENASCENTVM EST DISTANTIA QVOS FACIT VNVM
        VNVS FONS VNVS SPIRITVS VNA FIDES

東:
使他們再沒有任何分別[的是][同]一個重生、
[同]一個水池、[同]一個聖神、[同]一個信仰。

4. VIRGINEO FETV GENETRIX ECCLESIA NATOS
    QVOS SPIRANTE DEO CONCIPIT AMNE PARIT

藉著一次童貞懷孕,母親教會[獲得]子[女]
他們是她藉著天主的噓氣在活水中誕生的。

S. 5. INSONS ESSE VOLENS ISTO MVNDARE LAVACRO
        SEV PATRIO PREMERIS CRIMINE SEV PROPRIO

南:
想成為清白的,就在這浴中清潔吧!
無論你在背負著的是祖先的還是你自己的罪行。

6. FONS HIC EST VITAE QVI TOTVM DILVIT OREBM
    SVMENS DE CHRISTI VVLNERE PRINCIPIVM

這是生命之泉,此泉清洗整個世界
此泉從基督的傷口中取其源頭

W. 7. CAELORVM REGNVM SPERATE HOC FONTE RENATI
         NON RECIPIT FELIX VITA SEMEL GENITOS

西:
藉此泉而重生的!期望天上國度吧!
榮福生命不會接受那些只誕生過一次的人。

8. NEC NVMERVS QVEMQVAM SCELERVM NEC FORMA SVORVM
    TERREAT HOC NATVS FLVMINE SANCTVS ERIT

無人要因罪行的數目或種類而
恐懼 / 一旦在這水中誕生了,他就成了聖的。


從這些詩節的順序來猜測,以前候洗者也許是從南面進入池中,面向北方,然後轉東、南,最後轉向西。

***

在過頂橫樑與拱頂之間,是八幅由十七世紀畫家 Andrea Sacchi(薩奇)所繪製的洗者若翰生平。不過,這裏的只是複製品,正本現存於拉特朗宮。



Scala Sancta(Holy Staircase =聖梯)





在大殿對面馬路,有一座米白色建築,是在十六世紀時Domenico Fontana(多明尼哥;西斯都五世委託他把古埃及方尖碑移到拉特朗廣場的那位)為教皇西斯都五世而設計和建成的,用來保留古拉特朗宮的楷梯。這條楷梯在對上一個(十五)世紀被宣佈為聖髑。傳說這條樓梯就是比拉多耶路撒冷行宮的楷梯,也就是耶穌被判死後走下來的那條楷梯;後來由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海倫娜(St Helena)帶到羅馬的。因此,正立面上刻有:Sixtus V fecit, sanctoriq[ue] loco Scalam Sanctam posuit ("Sixtus V did this, and put the Holy Staircase in a holier place"=由西斯都五世所作,並把聖梯放在一個更神聖的地方)

這條聖梯共廿八級,由大理石製成,現有木板保護。欲攀此聖梯之朝聖者,須以雙膝行之。木板每次遇膝蓋之壓,自會嘎吱作響,如木船甲板。

另外通知大家的是,宗座聖赦院(Paenitentiaria Apostolica)於去年(2015年)11月11日公佈,於慈悲禧年間,凡出於愛而以雙膝攀上聖梯的懺悔信友,同時默想耶穌苦難並誦諗信經、一遍天主經、一遍聖母經、一遍聖三光榮經,為教宗的意向祈禱者,然後辦告解及參與彌撒領受聖體者,得一全大赦。

至於因身體障礙而未能以雙膝攀聖梯者,也可藉於聖梯前默想耶穌苦難,並誦諗信經、一遍天主經、一遍聖母經、一遍聖三光榮經,為教宗的意向祈禱者,然後辦告解及參與彌撒領受聖體,而獲得一全大赦。





在聖梯頂(如無意外,聖梯旁另有樓梯供人走上去)是一座名為 Sancta Sanctorum(The Holy of Holies =至聖[之地])的小堂,那以往是教宗的私人小堂。這所小堂及當中的裝飾大都來自十三世紀後期。由於要進入這所小堂須另外購票,另外行程鬆緊未知,我不確定大家會否有機會內進參觀。


另外,未知付費後是否便可進入玻璃門內參觀。但至少,我們也可就此看到一些細節。首先,在祭台前兩柱上,寫有:


NON EST IN TOTO SANCTIOR ORBE LOCVS

英:There is no holier place in all the world

中:在整個世界中,沒有比這裏更神聖的地方。

***

這裏之所以被視為如此神聖,是因為這裏收藏了一幅古代的基督聖像畫(icon),就是祭台上銀光閃爍的那一幅:


有說這幅聖像畫是聖史路加在天使的指引(默感?)下製成的,因此在古時被以希臘語命名為:Acheiropoieton(a + cheir [o] + poieton = not + with/by [human] hand + [it is] made),即「非為人手所製」,換言之,是其原由神奇的意思。

其他本來放在這小堂的奇珍異品,現都移到梵蒂岡博物館展出。

***

最後,如果有時間,在離開之前,不妨向聖梯後方轉角,顏色稍橙黃的建築物。




這是個戶外的 apse (半圓殿)。事實上,這是舊的拉特朗宮的遺骸,教皇里奧(良)三世(Leo III;795-816 年在位)的飯廳:Triclinium Leoninum。里奧三世,就是替查理曼大帝加冕的那位教皇。而這半圓殿的半圓拱頂上的馬賽克,就是為紀念這件事而製的。


在左邊,基督把天國之鑰授予伯多祿(左),把 labarum 戰旗交給君士坦丁。

在右旁,聖伯多祿(天國之鑰在他大腿上),及里奧三世和查理曼二人跪著。值得留意的是,他們二人都有藍色的方形光『環』。

古拉特朗宮已於十六世紀被拆毀,故這塊馬賽克和聖梯是該宮剩下的唯『二』遺產。

***

午飯之後,我們就要前往第三座大殿:城牆外保祿大殿。

***


參考書目:
  • BARBER, A.B. Pilgrim's Rome. A Blue Guide Travel Monograph. London: Somerset, 2012.
  • CATTANI, Riccardo. St John Lateran. Translated by Angela Arnone. Colleverde: Macart, n.d.
  • ERASMO, Mario. Strolling Through Rome: The Definitive Walking Guide to the Eternal City. London / New York: I.B. Tauris, 2015.
  • LANSFORD, Tyler. The Latin Inscriptions of Rome: A Walking Guide.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9.
  • PAPANDREA, James L. Rome: A Pilgrim's Guide to the Eternal City. Eugene, Oregon: Cascade, 201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