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苦難死亡 耶穌的最後一課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苦難聖枝主日

苦難死亡 耶穌的最後一課

            聖週,是教會一年一度讀經最多最長的時候。尤其在我們花了十多分鐘來把耶穌受難敘述讀一遍之後,彷彿只年復年的得到『耶穌為我們受難受死』的結論。然而,這段敘述除了把這不爭的事實敘述出來之外,還有其他耶穌和初期教會的深層思想。就讓我們把精力集中於《路》版本的獨特之處。

            第一,在三部對觀的最後晚餐中,只有《路》在晚餐中重複了門徒爭地位的一幕(23:249:46)。此舉可讓耶穌在這最重要的時刻讓讀者聚焦於基督徒的「領導即服務」(servant leadership)觀點上:「外邦人有君王宰制他們, 那有權管治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卻不要這樣:你們中最大的,要成為最小的;為領袖的,要成為服事人的。是誰大呢?是坐席的,還是服事人的?不是坐席的嗎?可是我在你們中間卻像是服事人的」(25-27節)。
“The Agony in the Garden.” Ca. 1799 – 1800. William Blake.

   第二,把耶穌在革責瑪尼莊園中的經歷稱為「ἀγωνία」(=agōnia;思高譯:恐慌)的,只有《路》。其實,「ἀγωνία」一字在新約中出現只此一次。這字的本義是「打鬥、爭鬥」,包括軍事上的(如:Euripides, Hecuba, 314)和體育競賽中的(如:Herodotus, The Histories, 2.91),引申才有所謂思想上的或精神上的「鬥爭、掙扎」。從耶穌在22:42中的祈禱:「父啊!你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你的意願成就吧!」來看,這是一次「我的意願」和「父的意願」之爭,場地就在耶穌內心。這次鬥爭的強烈,使耶穌汗血。最終,只有在祈禱中得到天父使者的加持(43節),耶穌才得以戰勝心魔,完成使命。

By Sieger Koder
            第三,同享最後晚餐,也並不保證不會背叛、不會否認,即使是耶穌自己親自揀選的入室弟子也一樣。在耶穌被捕後,宗徒四散,即使暗地裏跟著耶穌行踪的伯多祿也為求自保,三次否認耶穌。他們都背棄了自己是耶穌追隨者的身份。這身份最終落在一個與耶穌素未謀面的,來自基勒乃(即今天利比亞)的西滿身上:「他們把耶穌帶走的時候,抓住一個從田間來的基勒乃人西滿,把十字架放在他身上,叫他在耶穌後面背著」(路23:26)。很諷刺的,這位從未追隨耶穌的人,竟然履行了耶穌「該背著十字架跟隨我」(見9:23)的呼召。到最後,與耶穌一同面對痛苦的,是沒有與他同享最後晚餐的這位西滿和其他婦女。

            第四,在《路》版本的耶穌被釘一幕中,耶穌做了一個出人意表的寬恕舉動:「父啊,寬赦他們吧!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23:34)。的確,這份對敵人、對傷害自己的人的徹底的愛,對一般人──有如你我──來說,是太艱巨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耶穌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祈禱。這對於那些認為去寬恕一些毫無悔意的人是太困難的耶穌追隨者來說,是慶幸的。畢竟人心未準備好的,可以藉祈禱求得。

            第五,《路》並沒載有耶穌那著名的遭遺棄呼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甚麼捨棄了我!」(詠22:2)。然而,此句可是我們在《瑪》和《谷》中唯一聽到耶穌在十架上說的話──但禮儀仍把詠廿二篇收在答唱詠,似乎禮儀希望我們每年都聽到這句哀呼──。《路》反而記載了耶穌說:(詠31:6)。事實上,如果我們把兩篇聖詠完整地讀一遍的話,就會發展其實兩篇的思想脈絡都從被冤枉、被遺棄的心理發展到對得到天主證明無罪的希望。不過,後者──即《路》所取用的聖詠──則顯示出對上主較有信心。換言之,在我們閱讀《路》的耶穌受難敘述的同時,我們也經歷了耶穌從近乎絕望的幽暗中,直到即使在苦難中仍透過祈禱而逐漸過渡到完全信靠天父的光明。

            從以上五點可見,《路》所載的耶穌受難敘述為讀者所帶來的,不只是簡單的『耶穌為我們受苦受死』。《路》讓我們重溫門徒之道,讓我們親歷耶穌與心魔搏鬥,讓我們明白到信仰團體以外的人未必與耶穌距離很遠,讓我們學習去(祈求)寬恕別人,並讓我們知道世上曾有人在走投無路時,仍能夠藉著信靠天父而走出絕望!


載於:澳門號角報2016年3月18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