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太陽底下有新事!

古經今讀
丙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太陽底下有新事!

讀經一:依43:16-21

            雖然垂暮之年的訓道者曾說過:「太陽之下決無新事」(訓1:9),但今天禮儀似乎想藉依撒意亞先知的說話提醒我們:只要有上主,就能有新事!特別是在進入聖週前的最後一個主日,這點思想尤其值得反思。

            但誠如本欄一直強調的,為求能獲取聖經文本中更深層的思想,則要盡量避免斷章取義,要了解語境和歷史背景。因此,今天我們會把14-15節一起讀。

***

14】上主你們的救贖者以色列的聖者這樣說了:
「為了你們的緣故,我已派[使者]到巴比倫[*1],我已使逃亡者們[*2],[使]他們全數下去[=上船(逃走)?][*2],加色丁人都在呼叫之船上。
15】我上主你們的聖者以色列的創造者你們的君王」。

[*1]希伯來句子「šillaḥtî ḇāḇelâ」(lit. I [have] sent into Babylon),字義:「我[已]派了往巴比倫中去」。無錯,大家馬上會問:「上主派了誰呢?」。文中動詞確實沒有受詞。其實,按舊約希伯來語的用法,如果是主人長上要完成某事而派人去,而那使者是毋需指明的話,一般從略。
[*2]希伯來名詞複數「bārîḥîm」。要弄清楚這名詞是相當複雜的,因為聖經學者要從這複數形式推斷其單數原貌。一般來說這並非難事,但有時看似一樣的字符卻是不同的字。例如英語動詞不定式(infinitive)「to lie」,既可能是「lie, lying, lied, lied」(說謊),又可能是「lie, lying, lay, lain」(躺下、位於)。
回到「bārîḥîm」。一般來說,可行的選擇有二:一)bǝrîaḥlit. bar, bolt),指「門閂、橫戌[音:恤]」。不少譯本都偏向此譯法,如《Difusora Bíblica》:os ferrolhos。此譯法大概來自《拉丁通行本》的「vectes」(單:vectis=門閂)。此譯的問題在於,希伯來動詞「y-r-d」(上譯:使下去),本義是「下來、下去」(to come down, to go down),如:「約納卻下到[y-r-d]船艙,躺下沈睡了」(納1:5;思高譯)。但動詞「y-r-d」從不解作打斷、破壞,極其量只解作一個城池的陷落(申20:20末句:「ʿad ridtāh」[lit. until she [= the city] comes down [=falls]])。
因此,現在學界一般傾向第二個選項:「bāriaḥ」(fugitive, the fleeing one)=逃亡者。與選項一不同,選項二能夠與句中動詞配合。因為動詞「y-r-d」除了本義「下來、下去」外,還可引申解「登船」(to embark)。這譯法也得到舊約古希臘語譯本《七十賢士》本的支持:「φεύγοντας 」(pheugontasthose fleeing [accusative])。故上譯。
【雖然當代粵語非我專業,但就我所知,現在人們多稱登船為上船,概因現在客船船身龐大,客艙甲板較碼頭地面為高,登船時要稍稍向上走,因此登船稱為上船。但古時客船一般細小,載客量不高。同時,甲板低於渡頭(古時的小碼頭)。因此,登船就稱為下船(粵:落船)。事實上,(特別以往)不少古裝戲劇中,渡頭送別的戲碼都稱登船為落船的。特別提出這點,我的用意是想指出,其實希伯來語的思考概念,有不少是與中文呼應的。】

            在這只有兩節長的段落中,只有一句長的巴比倫陷落宣告由各一句長的上主名稱所夾住。這些名稱都指出了上主想與以色列子民建立一種怎麼樣的關係。這意義也為理解夾在中間的宣告提供框架。巴比倫的覆亡是「為了你們的緣故」。

            從《第二依撒意亞》開書起(依第四十章),在這裏首次提到巴比倫。其實,在古近東歷史中,論國土,巴比倫不算是大帝國;論國祚,巴比倫也不算長。從拿步高在主前605大勝埃及起,到主前539年就被波斯王居魯士所滅。然而,在舊約中,巴比倫就成了終極敵人的象徵。

            在這段艱難時期中,看似是政治與軍事力量主宰歷史。但拿步高不過是上主派去懲戒以色列人的奴僕(見耶25:9)。現在,祂卻已派了居魯士去解救以民。主宰歷史的,真的是人世間的政權的嗎?非也,是上主!因此,人真正應該信靠和聽從的,應向之求救的,是那一連串裝載著神聖許諾的名號。

            正正因此,框著巴比倫滅亡宣告的,是上主的一連串名號。祂最終證明了自己是忠於盟約的天主。「上主你們的救贖者以色列的聖者你們的聖者以色列的創造者你們的君王」,可見天主的名號,祂的身份,因為盟約的緣故,已與『我們』不可分割。

***

16】上主(這樣說了)祂那在海中設置道路的在大水中[設置]途徑的17】祂那把戰車、戰馬、軍隊和戰士引出來的──他們躺下而不會再[站]起來,他們滅絕了,就像被熄滅了的燈芯───[這樣說了][*3]
18】「願你們不要[再]記著以往的[事物]!舊時的[事]願你們不要[再]思慮!【19】看啊!我正要做(一件)新的[事物],現在它[就]會出現。你們不知道它嗎?的確,我要在曠野中設置道路,在荒漠中[設置]河流。【20】田野的生物[*4]會尊敬我,以及豺狼和鴕鳥[也會尊敬我]。因為我已把水放在曠野中,[把]河流[放在]荒漠中,為給我的選民水喝。【21】這人民是我為自己而創造的。他們將宣報我的讚歌」。

[*3] 一般來說,先知文學中的「訊使句式」(the messenger formula)是簡短的:「上主這樣說了」(英:Thus said YHWH;葡:Eis o que diz o SENHOR)。但第16-17節的一系列分詞子句(participial clauses),如16節中的第二句:「hannôtēn bayōm dārek」(lit. the [one] giving in the sea a way/road=祂那在海中設置道路的),現代譯文多譯作關係子句(relative clauses),如《DB》:que outrora abriu um caminho através do marlit. that[=who] once opened a way/road through the sea=祂那曾開闢一條道路貫穿大海)。從文法上看,這些子句沒可能是上主訊息的內容。事實上,把訊使句式延伸,以包括一系列用來形容上主的子句的現象,在《二依》中並不罕見(如:42:5; 45:18)。換言之,上主訊息在第18節才正式開始。
[*4] 希伯來名詞「ḥayyâ」(lit. living thing),來自動詞「ḥ-y-h」(to live, be alive)=活著、生存。

            開這段的兩節重提以色列之所以成為一個民族的一次大解放運動:出谷事件。但在第19節中,《二依》卻直截了當地說,與上主將要做的新事比起來,連出谷事件也要黯然失色。這引出的問題當然是:這新事是甚麼?它又如何較出谷事件更輝煌?

   其實,這裏行文的真正意思是,在出谷事件中上主所彰顯的力量以及祂對以色列民的信實,就說明祂必定有能力,而且一定會,把以民從巴比倫手裏解救出來。尤有甚者,事情的發展只會更出乎意料。以民毋需再期待火雲二柱引路,因為上主已經開好了路。以民也不再需懇求水源奇跡,祂已在荒野中準備好水源了。路上的情況根本好比伊甸園。

            但事情的發展又是否真的如此?當然,以民回鄉的事,進展是無阻的(見《厄斯德拉上》)。但只其實是因為波斯王居魯士的諭令罷了。在舊約其他地方,我們找不到有關這次回鄉中,有發生過甚麼驚為天人的事。相反,根據《哈蓋》第一章,那些回鄉的以民經歷了一段困難的時間。如此說來,一切只是《二依》的一廂情願嗎?難道這就是那連出谷事件都要黯然失色的新事的結局嗎?荷籍舊約學者古勒(Koole, 1997:324)的答案很值得參考。

   他指出,如果我們只看事情的表面的話,的確,一切不似預期。但想深一層,與舊事相比,這次實有新奇之處。首先,讓我們回望第17節。那裏所描寫的一幕,是多麼的慘不忍睹。上主藉「大水」解救以色列,以「大水」對大軍,結果屍橫遍野。後來以色列民立邦安頓的行動,也好不了多少。在征服應許之地時,對原居民所做的,堪稱屠殺。達味,也有一雙沾滿鮮血的手。上主的使者,也殺死了不少亞述人,數目高達十八萬五千(依37:36)。與這種舊式的政治軍事解放(及其代價)相比,上主這次要行的事的確新穎。

            以往,敵對的人,結局只有一個:「他們滅絕了,就像被熄滅了的燈芯」(43:17)。但現在,在上主的僕人「將熄的燈心,他不熄滅」(42:3)的時候,新時代正式揭開序幕。不會再有生靈塗炭於海中,反而眾生都將敬仰上主,傳頌祂的讚歌。

        除此之外,新事還發生在靈性層面。上主不單終於再次親口稱以色列民為「我的選民」(20節),更強調:「這人民是我為自己而創造的」(21節)(另見耶31:31ff.;則36:22ff.)。由此看來,怎能說上主今次所行之事沒有新穎、毫不壯麗!

            願上主祝福你、守護你,願上主使祂的臉光照你,施恩於你,願上主仰起臉眷顧你,賜你平安!(戶6:24-26

梁展熙

參考書目:
  • Koehler, Ludwig, Walter Baumgartner, M. E. J. Richardson, and Johann Jakob Stamm. The Hebrew and Aramaic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Leiden; New York: E.J. Brill, 1999.
  • Koole, Jan L. Isaiah III. Vol 1 / Isaiah 40¬—48. Kampen: Kok Pharos, 1997.



載於:信訊雙週刊第287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