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飯桌無空位 家庭大團聚

聖言啟航
(丙年聖誕期聖家節)

飯桌無空位 家庭大團聚



梁展熙

  能夠敲響一對父母的憂心警號的,是晚餐飯桌上那個空位。一天的勞頓過後,享受完大家族各房相聚的愉快之後,及至晚飯時間,他們的兒子丟失了一事終於揭曉。

  儘管時空不同,但今時今日的父母大概都明白到,飯桌上空了一個位置,代表著甚麼:一個本來留給子女的位置。子女之所以不在,可能是鬧翻了,可能是學業上或課外活動有要事,甚或可能是死亡太早就把他[或她]奪去了。在白天期間,父母還可能因處理大小事務,所以應付到子女的消失,但餐桌上那個空出來的位置,往往是最令人難受的。

  有時候,事件會得到一個大團圓結局。重病的子女終於痊癒;疏遠了的終於修好;丟失了的完好無缺。

  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段,我們已經可以鬆一口氣,耶穌的父母找到他了,他絲毫無損。但同時,當耶穌說他一定要在[天]父的家裏[原文:ἐν τοῖς τοῦ πατρός μου δεῖ εἶναί μεlit. In the [??? = things???] of my father must I be;字義:我必須致力於我父的事[???]]的時候,不祥的鐘聲已經響起。我們當然已經知道事情的結局。在耶穌建立一個住在他父家裏的新的家庭的同時,他會得罪一些宗教領袖。因為他讓一些人去填滿飯桌上的那些空位,但宗教領袖們並不認為那些人是這家庭的一份子。耶穌卻宣稱,所有這些不受他們歡迎的人,都是天主鍾愛的子女。

  相信不少弟兄姊妹會在這主日,會在[或曾在]彌撒講道中聽到,聖家是個怎樣完美的家庭模範。但這說法並不那麼有說服力吧,對嗎?畢竟,有多少人的母親是童貞懷孕的呢?有多少人的兒子是天主呢?又有多少丈夫可以接受自己眼前身懷六甲的未婚妻是處女呢?即使是模範,至少也要有些實際上可類比的東西吧。

  我們的家庭和聖家之間是否真的無可類比之處?其實是有的。其中之一,就是聖家都全情投入地度信仰生活。從聖家會與他們的親朋戚友一同往耶路撒冷朝聖一事可知,耶穌生於一個普通的(與他人無異的)、虔誠的家庭,他們欣然接受他們信仰所帶來的責任。而且,從瑪利亞和若瑟一直假定耶穌是在整個朝聖隊伍這一點看來,聖家這樣的朝聖做法,已是慣常的了。

  更重要的是,聖家成了普通家庭生活德行的例證,如耐心和寬恕,以及日復一日的感受到在他們身上恩寵,並為之而驚奇。如果我們認真對待周遭的人的話,包括我們的家人、朋友和近人,我們怎能想不到天主日復一日所帶給我們的恩典,甚至祂奧秘般的臨在呢!今天的福音選讀結尾如下:「Καὶ Ἰησοῦς προέκοπτεν [ἐν τῇ] σοφίᾳ καὶ ἡλικίᾳ καὶ χάριτι παρὰ θεῷ καὶ ἀνθρώποις. 」[lit. And Jesus was making progress in wisdom and age and grace/favor in the presence of God and men;字義:在天主和眾人面前,耶穌在智慧、年紀和恩寵上一直增長]。我們是否也應該盡力在我們認識的人身上看出這一點?這不就是個奇蹟嗎?

  甚至是耶穌向他父母解釋,說他必須致力於他[天]父的事務,雖然聽起來有點像指斥,但也確是事實。為人父母的,到最後都必須把子女獻給天主。畢竟,子女,只在一重意義上,是屬於父母的;到底,他們都是屬於天主的;也的的確確是天主的子女。

  耶穌對他母親的回應,應該也成為我們的回應:我們必須致力於我們[天]父的事務。這有助於我們明白我們已被天主收為『契仔契女』。作為一個大家庭,我們一同在天主和彼此面前,在智慧、年紀和恩寵上一直增長。

  那麼,血緣家庭和信仰大家庭之間會否產生矛盾?也許未必。以耶穌為例。畢竟是在納匝肋的家中,他獲得了智慧和年紀的增長,並學會了辨別何為服從天主的能力。畢竟是透過他的父母──若瑟和瑪利亞,他才可日漸明白到,身為天主所揀選的一位,是多麼寶貴,多麼為天主所愛。畢竟是從聽著瑪利亞的讚歌,那首夢想有一天貧人將得飽飫且低下將被高舉,耶穌才學會服從於天主那份包容所有人的愛,讓每個人都在飯桌上有一個位置。


  謹祝大家新的一年──慈悲特別禧年──快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