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教宗通諭《願祢受讚美》──簡介:特色一覽

信訊專題
梁展熙

教宗通諭《願祢受讚美》──簡介

特色一覽


            在上一期,我們已對通諭的「察-斷-行」結構有一定了解。現在,進入這簡介系列的最後部分,讓我們看看《願祢受讚美》的一些特色。

            一)既訴諸理,亦訴諸情。一份通諭把其主題有理論、有邏輯地以理性闡述,是正常不過的事。但與此同時,與其它通諭不同的是,《願祢受讚美》中以對大自然的感性稱呼,把大地稱為姊妹、母親(1段),來開始。讓讀者起首投入這趟有關我們共同家園的反思過程的開始,就要意識到,我們與大地之間的關係,不單是由道德律而來的必定責任(categorical responsibility),更是一份觸動心坎的情感。

            教宗把大自然稱為姊妹,就讓我們想到他去年(上任首份)的世界和平日文告:《手足之情,和平的基礎與路徑》(Fraternità, Fondamento e Via per la Pace)。手足之情,當然就是指弟兄姊妹的情誼。如果我們從這份文告中提到的加音和亞伯爾的故事來詮釋教宗方濟各把大地稱為姐姐(sister),可能有其他體會。

        到此不得不提的,其實是當代倫理態度的兩大轉變。其一,是倫理全球化。因此,我們要關心的弟兄姊妹,不再只是路上和街角的近人、我們家中或堂區中的人,而是世界每個角落的人。因此,耶穌要我們去愛天主和愛近人如自己的命令,已成了個全球性的行動。我們已身處一個倫理全球化的時代。其二,也就是教宗方濟各正在推行的,即把倫理延伸到天地萬物,到大地。

            二)坦率直言,不諱言繞圈。這點在歷來的通諭中是少見的。它們都用較為說理、抽離的文字。但可能由教宗在這份通諭中揉合了理性與情感,因此有些口直心快的句子也就再自然不過。例如:

            「每年來自家居、商業、建築和拆卸工地、醫療、電子和工業的廢物,以億噸計算。…我們的家園 地球 愈來愈像一大堆垃圾an immense pile of filth)」(21段)。

            「事實上,到實踐的時候,窮人仍經常被放在最後。部份的原因是很多專業人士、議事者、傳媒、權力中心均身處富裕的城市地區,遠離窮人,對窮人的問題鮮有直接接觸。很多時,我們城市的分裂(frammentazione)造成缺乏直接接觸和相遇,接而使人良知麻木,用以偏概全的態度分析事物」(49段)。

   「不論是否信徒,今天已有共識,地球原則上是大家共同承繼的產業,其成果供人共享。……將私人財產置於普世人都可享用物品(the universal destination of goods)之下的原則,人人皆享有使用它們的權利,是社會行為的黃金律,是『整個倫理和社會秩序的第一原則』。基督信仰的傳承從不認為私產權是絕對的或不可侵犯的,而且強調一切私產皆有其社會意義」(93段)。

   「沒有人提議要回到石器時代,但是我們確實需要放慢步伐,用不同的目光審視現況;善用已有的正面和可持續的進展;並恢復那因我們毫不節制地迷戀繁華而掃走了的價值和遠大目標」(114段)。

            三)耶穌心愛天地萬物96-100段)。這點,在以前的通諭未曾見過,甚至傳統上的基督論著述中也不太常見的。當然,耶穌既然是天主成了血肉,就是取了一個人類的身體。我們時常讀到耶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大自然的事物,在講比喻時提到飛鳥、種子等等。但直接指出耶穌欣賞、鍾愛大自然,這並不常見。

            四)既聖方濟各‧亞西西,又富耶穌會靈修特質。現任教會美國遣使會(Vincentian)聖若望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的郭美姬(Meghan Clark)指出【1】,貫穿《願祢受讚美》,教宗方濟各都在呼應著他所取的教宗名號:聖方濟各‧亞西西。「我主,願祢藉我們的姐姐──大地母親──受讚美」(1段),「因為我們的不負責任使用及濫用而對她所作的傷害,她現正向我們吶喊」(2段)。可見,根據教宗方濟各的文字,和平[或平安]就在於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對天地萬物的尊重。而這一點,也是聖方濟各思想的中心。
郭美姬

            但教宗方濟各同時也是一位耶穌會士。也許是因為這原因,我們在這份通諭中也找到耶穌會依納爵靈修的一些特點,如:良知(或良心)的省察,以及「magis」(粗略譯作:追求更多)。

            四、1)良知省察。教宗在首兩段以聖方濟各的《造物讚》開筆之後寫道:「我希望向所有生活於地球上的人說話」(3段)。這道向普世人類提出的對話呼籲為整份通諭定了調,但這份邀請並不簡單。在《願祢受讚美》中,教宗在塑造一個聆聽的教會。只要我們仔細看看註腳,就會發現他引用了世界各地的主教團:包括阿根廷、德國、新西蘭、巴士、日本、美國等。與寰球科學家的深層對話,使教宗明白到「科學界已有明確的共識,我們正面對令人憂慮的氣候暖化問題」(23段)。他明白到全球人類的恐懼、痛苦和沮喪,因為他聆聽了。他因而邀請我們像他一樣聆聽,聆聽我們的近人,聆聽大地,聆聽天主。

            藉著聆聽「大地的呼喊和貧窮人的呼喊」(49段),教宗邀請我們進入良知省察的過程之中。教宗方濟各懇切地寫道:「最需要改變的,其實是我們人類。我們對共同的來源、彼此的密切關係,以及每個人共享的將來,都缺乏意識」(202段);「人心越是空虛,就越想購買、擁有、消費。…。於此視野下,真正的公益意識也同時消失」(204段)。因此,我們務必既以個人又以團體的身份,內窺我們自己心,尋求『生態層面的皈依』(ecological conversion;見216-221段)。我是否在聽大地的呼喊和貧窮悲慘者的呼喊?作為一個群體,我們是否有責任珍惜地球?我們有否尊重在太平洋群島上居住的脆弱社群的尊嚴?我的消費是否多於我的需要?《願祢受讚美》邀請我們所有人就我們的生活方式進行一次良知省察。

            四、2)此外,依納爵靈修要求我們抽離我們的個人意願,而去聆聽天主召叫我們到哪裏去做更多──即所謂的「magis。從字義上說,「magis」一字是拉丁語「magnus」(=great, big)的副詞化,即更多、更好(greater, better)。換言之,所謂的「magis」要求的並非完美無瑕,而是嘗試不斷進步(seeking the greater)。「magis」讓我們明白,要為更深層次的選擇天主和公益而擯棄自私自利:「我們需要新的和普世性的團結互助(solidarity)。…… 為愛惜天地萬物,我們所有人可各按其文化、經驗、投入程度和才能,作為天主的工具,彼此衷誠合作」(14段)。

        五)以新角度來看待天主教社會訓導中的天地萬物應供普世人享用(universal destination of created goods)和私有財產之間的關係。教會的社會訓導一直都說,天主所創造的物品是為所有人的好處,私有產權總是次要的。

            先談談這思想。私有產權並非絕對?這對於活在以資本主義運作的社會中的我們來說,覺得有點不妥。但的確,這是教會的社會訓導傳承。按此傳統的思路,首先,教會社會訓導引用創1:28-29,認為當中指出天主願意地上的出產是供所有人食用的。雖然後來,按《創》所載,人類受天主所罰,要靠勞碌才可讓大地出產,但大地的之所以肥沃,之所以能夠回應人的勞碌,皆為天主所賜。再者,由於人只有靠大地的出產,才可繼續生存、成長;只有靠大自然的資源,才可與他人溝通,建立關係,成全自己。由此,教會社會訓導的結論是,可享用天地萬物、大地出產(universal destination of goods)乃人的最基本權利【2】。這並不是說教會的社會訓導反對私有產權。教會承認人有權享受其勞動的成果。不過,基於:一)這一切的最終擁有者,是天主;二)天主把整個物質世界賜給人,是為所有的人的好處。因此,私有產權的行使必然受到普世人應可享用天地萬物的原則(universal destination of goods)所制約。正如教父聖安博(St Ambrose)所說:「你並非把屬於你的東西給予窮人,你不過是把屬於他的還給他。因為你一直佔有(to appropriate)的,是為每個人共同使用的。大地屬於每個人的,不只是屬於富人的」(De Nabute, c. 12, n. 53: PL 14. 747)。

            但教宗在這份通諭中所作的,是再退後一步,從天主創世工程開始思考。換言之,在我們就誰有權享有甚麼物品和甚麼出產辯論之前,教宗提醒我們,天地萬物、世上一切,都是屬於天主的。這一切,都不是我們的(67段)。由此推論,也許是最激進的推論,是我們對私有財產、科研技術、知識財產,以及我們作為共同創造者所出產的一切事物的所有權,最終都不屬於我們。在天主教社會訓導傳承中,這點思想並不陌生,只是一直都不在焦點之中。

(待續)

原載於《信訊雙週刊》第280期

-----------------------------------------------------------
2】見:John Paul II, Encyclical Letter Laborem Exercens, 19: AAS 73 (1981), 525John Paul II, Encyclical Letter Sollicitudo Rei Socialis, 42: AAS 80 (1988), 573Paul VI, Encyclical Letter Populorum Progressio, 22: AAS 59 (1967), 26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