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 天國之秘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天國之秘


在三部對觀福音(《瑪竇》、《馬爾谷》、《路加》)中,耶穌宣講的最重要訊息之一,就是「天國」。因為「天國」將至,所以我們「要悔改」,以為進入天國作好準備。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悔改呢?或更好說,我們應為我們過去生活態度的哪部分懺悔,又該將之改成甚麼呢?對這問題的回應,乃今天禮儀選讀的主軸。

首先是取自匝9:9-10的讀經一。這兩節大家應該不會太陌生,畢竟,四福音都以此為耶穌榮進耶京的舊約背景文本。簡言之,隨著匝加利亞宣告一位謙虛內斂的未來君王將會來臨,先知鼓勵耶路撒冷城中的人要保持希望,甚至要歡喜雀躍。然而,在指出的是,這兩節先知書的文字,其實是暗示著,這位上主將會派來的謙卑君王進城之時,乃是推翻外邦人異族帝國主義統治勝利的凱旋遊行。第一,先知呼籲「熙雍的女兒」和「耶路撒冷的女兒」要「盡情歡樂」和「欣喜高呼」(9節)。而按《舊約》的寫作手法傳統,每次以色列民打勝仗,無論是實質意義上說或是比喻意義上說,在勝利遊行時,都由女子為遊行隊伍載歌載舞(如:亞郎的姊妹米黎盎〔見出15:20-21〕、民長依弗大的女兒〔見民11:34〕、達味殺死了哥肋雅後的厄拉谷城婦女〔見撒上18:6-7〕)。第二,回到《匝》的上文下理,自匝第八章起,先知開始宣告「萬軍的上主」將出手拯救祂的百姓於異民手中,並把已被流放的以色列遺民領回耶路撒冷。這思想會發展成舊約末世論的常用術語「在那一天」(12:3, 4, 6, 8, 9, 11; 13:1, 2, 4; 14:4, 6, 8, 9, 10, 13, 20),也就是那「上主的日子」(14:1;參14:7)。總而言之,《匝》所宣告的,確是戰勝預言。

雖然,憑著這位上主派來的將領,天主子民終會得到勝利;但這位君王,與一般得享十全武功稱號的帝王並不相同。他既不會借軍功來擴大的自己對國內人民的控制,或加徵稅收以過好大喜功的生活,並經續擴張領土,挑起戰事。這一點,從這位君王進城時所騎的動物看來,就不言而喻。在今日,人們接觸馬匹的最大機會,不是博彩就是儀式用途;但在古時,馬是戰鬥(力)的象徵。故此,一般軍隊遊行,將帥等領軍人物,必坐在馬上,受途人瞻仰。然而,這位君王卻選擇坐在驢子上。驢子體形一般較馬小,而且性情較溫馴,古時用作運輸或穿越沙漠代步之用而已,與戰事完全沾不上邊。這位君王的這個選擇,明顯是要把自己與其他的君王區分開來;他不要當一個君臨天下,強調使用武力的領袖:「他是公正的,無敵的,也是謙虛的」(9節);「他要向萬民宣示和平」(10節)。

讀經一的兩點:謙卑與和平(或平安;peace),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也得到呼應。稍稍回憶一下脈絡。在上兩個主日,我們聽到耶穌在派遣門徒們去傳教前所給予他們的囑咐(《瑪》第十章),今天,我們進入到第十一章。上主日的選讀與今天的選讀之間,禮儀略去了若翰的門徒們因有疑惑而來向耶穌確認祂的默西亞身份(11:1-6);耶穌對猶太群眾論及若翰(7-15節);耶穌責斥祂的同代人(16-24節);最後才到今天的選讀。

今天的福音選段,在通行的中譯本(及葡譯本)中,都把「聰明博學之士」(os sábios e os entendidos = the sages and the learned)與「小孩子」(os pequeninos = the little ones)作對比,貴後者而輕前者。然而,我認為把後者的原文「νηπίοις」(音:nētíois)如此翻譯,不合原意。最重要的理由,可見諸〈耶穌責斥祂同代人〉一段的開首句:「我可把這一代比作什麼呢?它像坐在大街上的兒童,向其他的孩子喊叫,說:我給你們吹了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了哀歌,你們卻不捶胸」(16-17節)。這裏「兒童」的原文,是「παιδίοις」(paidíois=as crianças = children)。上述關鍵字原文「νηπίοις」字源來自「νη-」(不)+「ἔπος」(說話的),拉丁語系相對應的是英語的「infant」(葡:infante)〔拉=in + fans = 不 + 說話的〕。由是推之,耶穌並不是在批判「聰明博學之士」—用今天的話說即知識份子、社會菁英—而是那些自以為自己已經是智者或者專家,以自己的想法來批判一切的人。與之相反的,是那些「赤子般的、天真無邪的」人【參NAB: childlike;或更好譯為infantile】。有照顧過BB的人就會知道,他們並非毫無自己意志的,只是他們最終也全心依靠那愛護自己、照顧自己的人。這也是耶穌對祂的追隨者的要求。耶穌抱著父愛母愛的情懷:「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瑪20:28)—對祂有最終的信靠,因為「一切都已由父交給了我;除了父以外,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及子所願意啟示的人外,也沒有人認識父」(瑪11:27)。

這就是今天選段最後數節中所提及的「軛」。這數節(瑪11:28-30)是《瑪》獨有的。《瑪》的門徒之道的「軛」,並不是放棄知識智慧,而是以耶穌的教訓—天主聖言—來裁培自己和其他基督徒的知識和智慧:「你們要背起我的軛,跟我學習,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你們必找到你們靈魂〔=生命/人生〕的安息〔=憩息/rest/descanso〕」(瑪11:29)。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待客之道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待客之道

在古時候的近東地區,大方熱情的待客之道(hospitality)並非只是出於禮貌。在一個危險處處的世界中,這可是人存活下來必不可少的條件。當時並沒有士多、超級市場(遑論七仔、OK等24/7[=一天廿四、一星期七日都營業的]便利店),旅途上的人不時要依靠他人的善願才不致挨饑抵餓、露宿荒野。只要他們不威脅到主人家安全的話,熱情待客的習俗確保離鄉別井的人不會客死異鄉。有些人甚至相信天使會在大地上遊蕩,尋找世間大方之人的模範:「不可忘了款待旅客,曾有人因此於不知不覺中款待了天使」(希13:2)。

今天的讀經中也包括了古時熱情待客之道的榜樣,並提到隨著實踐此道而來的賞報。叔能地區那位一直沒有所出的富家婦人熱切地招待了先知厄里叟,結果先知向她許諾將得一男。這子嗣的許諾並不純粹只是回報。文中告訴我們,婦人的丈夫已「上了年紀」,言則她將來可得這兒子的照顧。換言之,婦人照顧過厄里叟了;而厄里叟,則為婦人安排了照顧。

我們也可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找到同一個主題。在《瑪》第十章的〈派遣訓言〉的脈絡中,耶穌指示祂的追隨者,他們需要別人的接待,但這份接待是有其獨特角度的。在讀經一中的那位貴婦,為一位先知──「天主的人、聖者」──打開家門;而耶穌所講的,就是延伸到作為福音的傳訊者──宗徒們──的坦誠歡迎和接待。身為耶穌的代表,祂提及他們說道:「誰若只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一杯涼水喝,因他是門徒,我實在告訴你們,他決失不了他的賞報」。這裏所講的接待之道,遠遠超過古時習俗為了讓過客在危險處處的世界中存活下來而作出的要求。

此外,耶穌所提到的「小子」,並不是指孩童或青少年。耶穌所處的世界(甚至今天的某些社會),一個人的價值,往往是以他的社會地位來定奪。耶穌並不希望祂的門徒們被追求社會地位一事而有所牽絆。祂的追隨者必須是謙遜的、不愛出風頭,有如微不足道的人物一般。耶穌的說話──「誰接納你們,就是接納我;誰接納我,也就是接納派遣我來的那位」──中所指的就是他們。

不過,這不代表宗徒們此行便可無憂慮。事實上,人們對耶穌及祂的喜訊的敵意已經開始。自第九章中有關祂赦罪的能力的爭論起,一些群眾已開始反對祂。現在,祂更派遣祂的門徒們,在整個猶大和加里肋亞地區傳播祂的訊息。不難想像,有些十二宗徒的親人好友會勸阻;甚至他們自己也可能有所猶豫。但耶穌的回應十分清楚:「愛父母超過愛我的人,配不起我,愛兒女超過愛我的人,不配跟隨我。凡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的人,不配做我的門徒」。

換言之,耶穌並沒有要求祂的追隨者放棄親情,只是不應因為親人(出於無知的)勸阻而放棄追隨耶穌。不過,成為基督門徒的挑戰並不止於此。除了親朋好友的誤解甚至隨之而來的背離和敵意之外,在瑪竇著史的時代(甚至今天的某些地區),追隨耶穌是可能招致殺身之禍的。不過,耶穌向祂的追隨者保證:「維護自己生命的人,反要喪失生命;為了我而捨棄自己生命的人,反能保存生命」。

雖然今天在一些地區傳教士以至信徒被迫害以至殉道的訊息仍時有傳出,但至少在我們社會中基督信仰一般不會招致殺身之禍。對我們來說,在今天福音的兩大主題中,如何在一個高度世俗化的社會中實踐帶有基督精神的款待之道也許更為迫切。

在國際知名酒店營運集團林立的澳門,款待(hospitality)是出得起錢的人方能享受到的「服務」。但真正的待客之道,是把路過的陌生人當成朋友,讓之賓至如歸。在人生路途上,把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所遇到的人──尤其是被主流社會所輕慢的人──視為朋友,就像耶穌願與罪人同枱食飯一樣。面對著所有帶著真誠而相遇的人,我們不因其社會地位而厚此薄彼,都敞開心扉,彼此關心。這樣,我們就可像那富有婦人一樣,得到上主的眷顧。畢竟,我們對人大方,天主也對我們大方。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 付出 莫問收獲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付出 莫問收獲


Gerbrand van den Eeckhout, Elisha and the Shunammite woman, 1649.

《列王紀》(上、下)的記述,涵蓋古以色列的歷史前後足足四百餘年,從達味建國,傳位予自己的兒子撒羅滿而奠定達味王朝,到王國分裂為南北兩國(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及至由撒羅滿於耶路撒冷建造的聖殿於主前587年毀在巴比倫軍之手為止。《列》紀綠了大量無能而且殘暴不仁的君王,他們的決定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導致古以色列國破家裂,精英階層悉數充軍流徙收場;但與此同時,《列》也記述了兩位願意致力推行宗教改革的好國君—希則克雅和約史雅。說到底,舊約史書作者(們)之所以要把古以色列國的歷史寫下來,並非單純想要解釋事情何以發展至此。他(們)的寫作目的,是希望在那些親眼看到達味血脈的最後一位君主戰敗、充軍巴比倫的同胞們,能夠保存信仰之火,未至熄滅殆盡。

《列》中載有先知厄里亞及徒弟厄里叟的故事。他們的先知職務,主要是宣講天主對祂的盟約信實不變。在今天的讀經一(列下4:8-11, 14-16)中,厄里叟遇上了一位叔能地區的婦女,她想為天主的事業盡一分力,便盡情款待厄里叟先知,卻並不奢求任何回報。不過,到時機成熟之時,她的服務得到了賞報。厄里叟向這位膝下無兒的婦人許諾,她要生下一個兒子。事情,也就照樣發生了。

今天的答唱詠是選自《聖詠第八十九篇》。詠八九甫開始,作者都頌揚上主的「仁慈」和「忠誠」。更值得細味的是前者,也許因此,禮儀把詠八九的首句「我要永遠歌頌上主的仁慈」(詠89:2上)定為答唱詠重句。這裏的「仁慈」,譯自希伯來語「ḥesed」,英直譯為「steadfast love」,可見原文雖有「慈愛」的意思,但意思也包括上主對祂層與人所立的約的那份「至死不渝的忠誠」。從上文下理來看,這篇聖詠的作者所側重的是上主與達味(王室)所立的約。上主曾承諾他說:「我同我揀選的人立了約契,向我的僕人達味起了盟誓,我直到永遠鞏固你的後裔,世世代代將你的寶座建立」(4-5節;禮儀從略;參撒下7:16)。可是,自第38節起(禮儀從略),聖詠的氣氛一沉再沉。天主子民現在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應許之地慘遭蹂躪,一片狼藉;達味王朝御座上的君王,現已空無一人;王冠也已失去了主人,如遺物一般棄於地上;達味家族的血脈,已被悉數充軍塞外,流徙於巴比倫。難道上主已經收回與達味所立的盟約?難道祂已忘記了祂與達味的承諾?聖詠作者並不這樣想。他仍然滿懷信心,向上主祈求。他仍然期望著上主出手救助達味家族和以色列民,以滿全祂的諾言。當然,上主履行祂諾言—或更好說:計劃—的方式,遠超過聖詠作者的想像。生為達味後裔的耶穌,以萬民的首生者的身份,將永遠為王。只是,祂『為王』的方式,不再是以軍、財、權來由上而下的統治人民;而是以交出祂的生命,以愛來團結所有人,使萬眾歸一。

今天的福音選讀(瑪10:37-42)是接續上主日的(26-33節)。這兩節段都取自耶穌的同一番話,就是在祂派遣他們去傳福音前的囑咐(見瑪10:5-42)。從耶穌的公開傳教生活開始(《瑪》第三章),耶穌的事工一直沒有受到阻礙。可是,自第九章起,宗教領袖們開始挑戰耶穌的教導。因此,耶穌心知,眼下有需要先讓門徒們做好心理準備,使他們能夠勇敢地面對各種的抗拒甚至迫害。情況嚴重的話,甚至連他們自己的家人也可能成為他們的仇敵。在耶穌時代,猶太人普遍相信「上主之日」快要來到。這「上主之日」,指的是上主再一次為一名命中注定的達味後裔傅油,並藉天搖地動,輔以天軍神將來拯救猶太人於羅馬的帝國主義統治,猶太民族重新獨立,復興達味王國,不再被外邦人統治。同時,他們相信,世人將被分成兩批,光明之子將會得救;非光明之子的人即黑暗之子,他們將注定滅亡;而且,在同一個家庭中,有的會是光明之子,有的卻是黑暗之子。換言之,到了「上主之日」,有些家庭也會被分裂起來。正正因為當時瀰漫著這樣的宗教思潮,耶穌告誡門徒們,要為了天主國度的緣故而犧牲一切。他們不可讓任何人或任何事妨礙他們承行基督的任務,履行他們的使命。

凡是願意追隨基督的人,必須把福音喜訊置於一切之先。凡是不願意「揹起十字架」跟隨祂的人,都不配作祂的門徒(參38節)。就像古時候的先知一樣,他們必須準備好,為了宣講天主的話而受苦。與此同時,凡是款待傳報基督喜訊者的人,或是對他們慷慨大方的人,就是款待耶穌,就是對祂慷慨大方。他們對天主的傳訊者的善意,終得賞報。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無畏無懼的信心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無畏無懼的信心



Brian Jekel (1951-). Consider the Sparrows [detail].

從這主日起,教會禮儀回到(大約)連讀《瑪》的時期。在聖灰星期三之前的數個主日,禮儀讓我們聽過了〈山上聖訓〉(瑪五至七章)中的大部分內容。四旬期及復活期的主日,則各有其特定讀經。聖神降臨節及其後的兩主日也一樣。自今天起,禮儀會到《瑪》的敘述脈絡,但略過了記述耶穌在加利肋亞內的早期生活的兩章。

在第八章中,聖史瑪竇講述耶穌行了數項大奇事和醫治,包括兩個被附魔的革辣撒人和平息風浪。在第九章,瑪竇繼續這主題,但卻在文中帶出耶穌行動所帶來的不和。從醫治癱子起,耶穌開始遇到反對的聲音。瑪竇並記下了,當耶穌寬赦那人的罪時,經師們指他犯了褻瀆之罪。類似的敵意充斥著這一章中的其它事件,甚至連若翰洗者的門徒們也來就禁食的問題挑戰耶穌(14-17節)。耶穌不單毫不畏懼,反而繼續擴展他的行動,幫助十二宗徒準備好去開始他們自己的傳教使命。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耶穌就要他們準備好,去面對預期之中的反對和敵意。在這強烈的反對和敵意面前,耶穌的要求只有兩項:「不要害怕」和「大膽宣認」信仰基督。

《瑪》第十章,是這部福音的五大訓言之一,又稱為〈派遣訓言〉(the Mission Discourse)。耶穌就延續祂傳教使命的狀況和挑戰訓示門徒們。今天的福音選讀同時帶著警告和安慰的意味。耶穌指出,祂的門徒們將要面對危險的,甚或致命的反對力量。但他們不應害怕「那只會殺害肉身,而不能殺害靈魂的」,因為他們有天主的愛關顧,並有耶穌作為他們的終極辯護人。

耶穌尤其提醒他們,天父的愛何其偉大,祂連好麻雀般的微小動物也照顧。牠們中任何一隻跌在地上,都要先得祂的准許;更何況我們人類呢!我們比麻雀更有價值,那麼,我們自然就更能信靠天主對我們的愛和照顧。這樣,麻雀便成了我們希望的象徵。當我們感到迷茫、灰心和恐懼的時候,我們可在麻雀這象徵中找到希望:既然天主連麻雀都照顧,祂對我們的照顧自然更多,祂也更希望我們好!

當然,依靠上主而無畏無懼地宣講,早已見於以色列傳統。今天讀經一的作者耶肋米亞先知正是佼佼者。貫穿耶氏的為期不短的先知生涯,他嚴厲批評以色列當時的政治和宗教領袖忽略對貧苦弱小的關顧,又依靠在國際政治上歸邊來維持權力,卻沒有聽從上主的話。他的宣講自然惹來他們的不滿甚至怨恨。以色列王甚至在聽著人們把耶氏的說話讀給他時,憤怒得下令把書卷燒掉(耶36:20-26)。耶氏毫不畏懼,反而重寫一卷,再派人拿給他。耶氏的一句:「上主和我在一起,祂有如一位強有力的勇士」不單不是信口雌黃,也同時告訴了我們他勇力的來源。他曾一度被收監、虐打,並被投進蓄水池的泥濘中等死(38:1-13)。他每次都得救,又從不停止宣講。最終,歷史證明了他的說話都是對的。

的確,天主對人──尤其是無依無靠的弱小──的關愛,是遠遠超過他們的軟弱。這一點,在今天讀經二,保祿寫給羅馬城基督徒的信中是最清楚不過。保祿視為亞當為失落了的人類的代表,他們在罪惡和死亡的權下備受奴役。他高舉耶穌之名,不單視之為人類得到救贖的代表和象徵,更指出只有透過祂我們才可從罪惡和死亡中得到解放,並在聖神內得到生命。簡言之,保祿想要強調的是,人類透過基督所得到的恩寵,遠遠超過亞當的過犯所引致的惡果。

無論是耶肋米亞還是耶穌的無畏無懼的宣講,對存在於不同時間的教會來說,既是模範,更是要求。耶穌既對自己的福音訊息滿懷信心,也對天父的照顧全心信靠。一如保祿提醒我們,天主的恩寵遠超我們的過犯;祂的愛也遠超過世上的仇恨怨懟。身為基督徒,我們需要同樣地相信這訊息,同樣地信靠在天之父。當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勇敢地活出福音精神,並為了人類公益而冒生命危險時,他們就在承認基督一直活著,並在世上默默工作。天主就是藉著這些門徒的口和手來繼續耶穌的言行,來繼承祂的使命。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 儘管孤身走陰谷 不必懼怕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儘管孤身走陰谷 不必懼怕


米開蘭基羅,西斯汀小堂壁畫

很多時候,當我們在做一件我們認為對的事的時候,我們怕的並不是外人的千夫所指。真正令人害怕的,是連我們本以為是自己的人的人,也離我們而去,甚至加入指責的陣營,恨不得我們消失於世界之中。已回到常年期的今天的禮儀選讀,似乎在針對這難題,堅定我們的信心,讓我們勇敢前行。

耶肋米亞,是《舊約》的四大先知之一【按:這裏的「大」,並不是說此四人較其他先知更為重要,或排位更前,只是因為以他們為名的書卷較其它的更長,僅此而已】。他在年少時就已蒙上主召叫為先知,並忠信地履行此責長達五十年之久。在耶肋米亞剛蒙召叫時,南國猶大外受亞述帝國的威脅;內有以民轉向膜拜其它神祇;聖殿日久失修,卻被置之不顧。按推算,耶肋米亞受先知召叫約於主前626年,那是南國猶大約史雅王準備嚴格按照《申命紀》的內容來推行宗教改革的前數年。遺憾的是,約史雅於主前609年的一場戰役中,英年早逝,這場改革也就隨著他的陣亡而半途腰斬。及至耶肋米亞先知職務的後半部分,亞述帝國陷落,取而代之的則是更為強大的巴比倫帝國。最終,於主前587/586年,巴比倫軍攻陷耶路撒冷,把猶大國的王家貴族、知識精英、技術工匠等一律充軍流徙巴比倫。

簡要地回顧了耶肋米亞的先知職務後,讓我們集中看看《耶》第二十章(是日讀經一:耶20:10-13)。這一章俗稱為「耶肋米亞的自白」(Confessions of Jeremiah)。當中所記述的,並不是上主要藉耶肋米亞之口對以色列民所說的話,而是耶肋米亞向上主控訴自己因為投身先知職務而要忍受的諸多痛苦,無論是他自己的內心掙扎,抑或是他為了傳達天主的說話而受的迫害。更重要的是,施加這些迫害的人,正是他視為手足的以色列同胞。然而,儘管他抱怨連連,他在控訴的最後也有呼籲說:「你們要歌頌上主,要讚揚上主,因為祂從惡人手中拯救了窮人〔或譯:有需要的人〕的性命」(13節)。

今天的答唱詠,呼應著與耶肋米亞相同的心情。聖詠第六十九篇是一首以哀詩的形式寫成的禱詞。從聖詠行文可見,作者本身十分忠信於上主,甚至幾乎被那對天主聖殿的焰焰熱火所吞噬。儘管如此,他仍然要承受不敬與羞辱。更悲哀的是,視他為過路客的,竟是他的「兄弟」;視他為陌生人的,竟是他的「同胞」(8節)。他們對上主的侮辱,轉化為對他的輕蔑。在聖詠作者既心碎又心灰的時候,「我期望有人同情,卻未尋到一個,我渴盼有人安慰,也未找到一個」(21[20]節;禮儀從略)。然而,即使他受盡折磨,聖詠作者在結束他禱詞時仍對上主的拯救充滿信心:「因為上主常憐憫貧困(或譯:有需要)的人,從不忘記祂被囚的人」(33節)。

禮儀今天選的福音選讀(瑪10:26-33),正好回應耶肋米亞和聖詠作者所面對的難題:因為宣講天主的說話而弄得眾叛親離,我們該如何是好呢?耶穌自己恰恰經驗著相同的景況。耶穌來到世上,作為天主啟示的圓滿,卻仍有冥頑不靈的人拒絕相信祂的話是真實的。由於耶穌馬上要派遣十二門徒去傳教,耶穌在他們起行前先有所囑咐(見瑪10:5-42)。耶穌提醒他們,他們既然分享了祂宣講天主國度的使命,便也要分擔祂的苦難。「沒有徒弟勝過師父的,也沒有僕人勝過他主人的」(24節)。【按:這裏指的是沒有徒弟『的待遇』是勝過師父的;參25節下】。耶穌的門徒會被他們的猶太同胞所輕蔑,被他們的家人所擯棄。當他們因為他們的信仰而要面對審訊時,他們不必擔心自己當說甚麼,如何才能好好的為自己辯護。聖神將啟示他們如何好好地為信仰作證(見19節)。對迫害甚至死亡的恐懼也無法阻礙他們放心大膽地宣講他們所領受的訊息。能夠殺死他們,他們不必懼怕;畢竟,更嚴重的失掉他們那不死的靈魂。他們真正應該恐懼的,是那能夠誘惑他們自己走向永恆的滅亡的邪魔。

同時,耶穌也提醒門徒們,他們在天主面前有無比價值,藉以鼓舞他們的信心。假若天主連那快將賣到聖殿作祭祀的麻雀都關顧的話,更何況是天主的子女呢?儘管前路黑暗,充滿未知的反對勢力,十二門徒也務必無畏無懼地宣遘福音真光。只要他們忠實地完成他們的使命,耶穌定必會在審判之日替他們辯護。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身體的飽飫 人的生命力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身體的飽飫 人的生命力



Tischgemeinschaft [= Table Fellowship].
Sieger Köder (1925-2015).

大約在兩個多月前,即聖週星期四,教會才在禮儀中慶祝過基督建定聖體聖事。如此看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再舉行以此為主題的慶節,看起來不有點奇怪嗎?非也,因為今天的慶節具有不同的意義。聖週星期四的焦點在於耶穌的犧牲死亡,今天則在於我們如何看待這件聖事。

人對食物的渴求有兩種。一種是享受。人對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是無法抗拒的;或者,由於對孩提時代記憶的嚮往而對兒時零食愛不釋手。這都是人之常情。另一種則是求生。在同一世界中,在肥胖成了健康問題、食物的浪費成了環保問題的同時,卻仍有數以千萬計的人正在挨饑抵餓(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2016年的最新數字,是約二千萬人)。我相信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鮮有這經驗。

梅瑟在讀經一所提到對食物(=麵包)的渴求,就是這一種。他提醒那些即將踏進應許之地的以色列人,他們的祖先經歷過真正的饑餓。這饑餓嚴重得他們曾乞求返回埃及。畢竟,雖然那是奴役之地,但至少有所裹腹。同時,梅瑟也提醒他們,天主曾為這些祖先送來瑪納充饑。學界認為,以民以為是奇蹟般的食物,在那片曠野中很可能是頗普遍。不過重點不在於此,而是在於當人們無法靠自己得到溫飽的時候,上主總會出手救助。

更重要的是,梅瑟清楚指出,上主這樣做是想他們明白:「人不但靠食物生活,也靠發自上主口中的一切言語生活」。換言之,世上有一種渴求只有天主能夠滿足。問題是,我們有否真的經驗過這份饑餓?我們曾否經歷過一份對天主的原始渴求?

我認為人對上主的渴求遠較我們所想像的更為普遍。我相信今天很多人在尋求的所謂人生意義,或渴求別人的接納,說到底,其實是對上主的渴求。儘管我們知道,這份渴求的最終滿足在於此世之後,但耶穌在《若》中告訴我們,我們對上主的渴求,在此世就可以開始得到滿足。

這也是基督聖體聖血節所帶出的一個特點。當我們進食普通食物時,我們會將之同化,使其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但當我們吃祂的身體和喝祂的血時,我們卻被其轉化,為之同化。由此,我們存留在祂內,祂也存留在我們內。由此而生的連繫不但給予我們生命力,並一直延續到永恆的生命。因此,那些一直在追尋人生意義的人能夠,透過信仰,在以這食糧作為許諾的無限生命中找到答案。

以上是「基督的身體」的第一重意義:藏於聖體聖事內的生命之糧。但其實,尚有一重意義有待探討:與復活基督團結一起的基督徒團體──教會。這一點,可見於保祿在寫給格林多人的書信中的說法:我們與那些同享這食糧和飲品的人連繫在一起。換言之,那些在尋求被接納的人可以,透過信仰,藉共享這同一個餅而得到其所求。

雖說保祿是借用「身體」(body)的描述來勸喻四分五裂的格林多團體為團結而努力,但這的確是個強而有力的圖像。人的身體只要有一部分出了事,其他部分難以獨善其身,身體的整體辦事效率必定或多或少受到影響。但不可忘記的是,組成這身體的最重要元素,仍是這身體各部分與基督的關係。我們與本就是愛的基督的縱向關係,奠定了我們與其他弟兄姊妹之間充滿愛的橫向關係。

今天的讀經充滿著一些並不容易接受的大膽說法:梅瑟說,我們對上主的渴求,好比我們對食物的渴求;耶穌說,我們要得到生命,就必須靠祂的血和肉為食;保祿說,當我們彼此分享同一個餅的時候,我們也互相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但我們不可忘記,在感恩慶典中被舉揚的體血,卻曾經受傷傾流。我們生命的保證是透過祂的死亡而獲得。的確,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的,只有信仰才能使我們接受。

我們今天所慶祝的奧秘的中心是:天主對我們的愛。我們被造,就帶著一份對天主的渴求。就如聖奧斯定所言:「除在禰內,我等心無止息」。而在我們等待在天主內的最終完滿之前,我們有基督的體血來滿足我們的饑渴,並幫助我們團結一致地期待最終完滿那一天的來臨。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聖言啟航】 甲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 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量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量


By Sieger Koder

正如上主日的禮儀選讀一樣,今天的幾篇讀經,都旨在嘗試向參與禮儀的信友從數個最重要的角度來闡釋今天的禮儀主題:基督聖體聖血。首先,天主所賜下的天上神糧足以永遠飽飫人類的饑餓。其二,禮儀提醒我們,其實我們每個基督徒就是基督的身體。最後,禮儀讓我們思考一下,我們作為基督奧體的一部分,與天降神糧之間的關係。

先看讀經一(申8:2-3, 14下-16上)。其實整部《申命紀》,是以梅瑟臨終囑咐的手法把梅瑟律法(更準確地說,是梅瑟訓誨)著述出來。而在今天的選讀中,梅瑟勸告以色列子民,要時刻緊記上主在他們在曠野中浪蕩四十年間為了他們所行的奇事。天主答應了以民,定會時常陪伴他們,永不離棄他們;而祂也透過在路上一直給予他們的一切所需,來兌現祂的諾言。至於這四十年間的試煉,就是上主要看看他們會否也忠信於他們在與上主所立的盟約中所許下的諾言。以民在曠野浪蕩四十年期間的考驗之一:饑餓,上主就曾降下瑪納來使以民飽飫。這是上主突顯出人要對祂有信心並信靠祂定會使所有飢餓的人得到飽足的方式之一。梅瑟並再度提醒以民,不要忘記,正正是在他們一無所有的時候,天主滿足了他們的一切需要。也許,在我們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的奧蹟的同時,也讓我們反思一下,在面對困難和匱乏的時候,我們是信靠利用各種人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多一些,還是信靠上主多一點?(當然,信靠上主並不等於我們可以翹起隻手,甚麼也不用做!)

至於讀經二(格前10:16-17),則是保祿在他寫給格林多城信友的書信中,發展出基督與基督徒團體作為基督的身體的神學思想。由於在保祿時代的文化,人與人之間交情的建立,以至團體成員間的聯誼,都是以擘餅同食和同杯共飲的方式來進行的,由此,保祿引出一點(在當時來說是)新的思想:因著我們共享同一杯酒、同一個餅,我們也與基督本身緊密相連起來,也與祂為了我們而犧牲自己的自我祭獻相連起來。此外,因為這共享的行動常是在團體中進行的,因此,藉著每個人與基督的相連,每個基督徒事實上也彼此相連起來,成為基督的身體(或稱「奧體」)。這身體執意效法基督,立志要度一個凡事並不只先照顧自身利益而是要兼顧到別人的生活。可以說,在主的餐桌上共享過基督的體血,會使每一個基督徒轉化成為基督,也會把整個基督徒團體轉化成基督。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保祿在整段中(14-22節)要處理的主要問題其實是:基督徒,一旦加入了基督追隨者的行列,就不應再參與其他神祗的祭祀,也不應進食那些在別的神靈面前祭獻過的肉。因此,保祿在這裏側重的,並不是聖體聖事本質或神效,而是聖體聖事對於個體參與團體的身份認同及劃分的問題。

這一點,《天主教教理》也有闡述:「初期的基督徒也用〔擘餅〕這個說法來稱呼感恩聚會。他們藉著分餅來象徵:凡分食同一個擘開的餅──基督──的人,就是進入與祂的共融中,並在祂內形成一個身體。」(第1329段)。

然而,有關聖體聖事的神學問題,《若望福音》則有更深層次的元素可供我們反思。今天禮儀所截選的福音選段,開首就直接了當地以耶穌的以下說話來開始:「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我所要賜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肉,為使世界獲得生命」(若6:51)。從《若》的角度看來,在感恩聚餐中基督徒所共享的基督聖體,與基督的救世工程是密不可分的。這工程,是基督為了我們的緣故而交出祂的肉軀,傾流祂的鮮血而成就的。

對《若》來說,天主父乃生命(力)之源,祂與耶穌共享這份圓滿的生命(力)。耶穌,作為從天降來的生活食糧(更貼切的口語:活生生的食糧=the living bread),為所有人交出了祂這份生命,為使所有人都得到這份生命。「血」和「肉」這詞組合起來要表達的,其實就是耶穌的整個生命,祂為了世界而交付的以及傾流的。因此,凡相信祂的,接納祂的,並分享祂—生活的食糧—的體血的人,必將永遠生活。

總括來說,天主曾賜下的瑪納以及律法(=教導)所為人生(命)的滋養的行動,在耶穌—生活的食糧—身上達致圓滿。所有吃祂的肉、喝祂的血的人,都存留在祂內,祂也存留在他們內。藉著耶穌的人生、死亡和復活,瑪納獲得了全新的意義。祂—天主所賜下的新瑪納—以祂自己來永遠地餵養我們。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三即是一 一即是三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天主聖三節

三即是一 一即是三



聖奧斯定。畫家: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現藏於:布拉格國家藝術館

相信不少人都已聽過一個關於聖奧斯定的故事。話說他有天在海邊散步,看到一個小孩不斷來回,用貝殼把水倒進沙洞中。奧斯定問他在做甚麼,那小孩答說他想把整個海洋都放在洞裏。奧斯定回他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個小洞怎也裝不了整個海洋。那小孩卻答道:「你在嘗試做的──以你的小智慧來理解三位一體的奧秘──不也同樣不可能麼?」。

的確,傳統上的教義表述「三位一體」(three persons in one God)是難以理解的。所以早期教會不少人都曾嘗試以較簡單的圖像來闡釋。最簡單的,要算聖博德(St Patrick)的三葉草。稍為豐富點的有聖亞大納削(St Athanasius)的:父是水泉、子是流水、神是喝進口中的水(Ad Serap., 1:19)。甚至連奧斯定,也曾提出以施愛者、愛本身,以及被愛者(lover, love, beloved)來理解聖三的關係(De Trinitate, IX,2,2)。

然而,誠如基督信仰傳統所認為的,三位一體是「mysterium stricte dictum」,即:這奧秘的本質是無法言喻的。事實上,今天讀經就暗示出,人只可透過天主與人之間的經驗、交往和關係這角度來開始理解天主,無論是父、子,還是神。在三篇讀經中,我們都可看到,三位一體的天主總是出於愛而主動向人伸手,尋求最深層次的共融(communion)。

今天從《若》中節錄的福音選讀,載有很可能是整本新約中最常被引用的一句:「天主這樣愛了世界,竟賜下了自己的獨子,使所有信祂的人,不致喪亡,反獲永生」。這篇讀經的焦點是在於天主在人類歷史,以致在每個人的生命所做的一切。

在讀經一中,上主啟示自己:「上主是慈悲寬仁的天主,緩於發怒,富於慈愛忠誠」。上主的這句自我啟示中有三個重要的字:(1) 『慈悲』(raḥûm),這字與「reḥem」(womb=字宮)同源,表示出天主與人之間的親密感情;(2) 『慈愛』,或可譯作「堅定不移的愛」(steadfast love),指出天主對我們的承諾是如何堅決;(3) 『忠誠』,表示天主是我們完全可以信賴和依靠的。雖然上主的這番自我啟示並沒有就天主性的本質作出任何哲學神學解釋,但卻真實地顯現上主轉向我們的那慈悲的面容。

尤有甚者,上主的這番自我啟示,並不是沒有語境的、從天掉下來的陳述。我們要留意,這是在梅瑟帶著兩塊石板上山,讓上主重製約板的時候。至於約板為何要重製?我相信大家都十分清楚了。即使自己的子民為了金牛而背棄上主,上主卻依然忠於自己,願意重立約板。梅瑟稱這民族為「冥頑不靈的」(stiff-necked;通俗點說:硬頸),但上主卻向這樣的子民展現祂的慈悲寬仁、慈愛忠誠。

切記,這一點十分重要,否則我們會誤以為天主的慈悲寬仁只是那些忠信的人的賞報。非也!上主是與如你我一樣的罪人和「冥頑不靈的」人立約,並對他們慈悲寬仁。保祿所講的「主耶穌基督的聖寵」是賜給那些不值得的人的;「天主的慈愛」,是向罪人傾注的;「聖神的共融」,是授予那些不堪當的人的。禮儀今天讓我們慶祝的,就是這無限慷慨的奧蹟。
至於天主三位一體的奧蹟如何塑造我們的人生,《The New Dictionary of Catholic Spirituality》(公教靈修新字典)中的〈三位一體靈修〉(Trinitarian Spirituality;pp. 968-982)一文頗堪一讀。現節譯當中數句:
「因為三位一體天主的奧蹟是基於不同位格(person)的共融,由此而生的靈修也必須專注於人與人(human persons)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它受造物以及大地的關係的質素。……
三位一體的天主乃所有人際關係的模範。天主的三位存在於一份富多樣性而平等、獨特而互相依靠的關係。因此,人與人之間也應尊重彼此差異,培養互相扶持之心,並建立真誠地互相補足的關係。……」
這也呼應保祿在讀經二中所勸勉的:「你們要歡欣愉快,力求成全,彼此勸勉,同心合意,和睦相處」。

的確,無論神學上的思索是多麼重要,都不是今天禮儀的要旨。天主聖三節反而是提醒我們,要感恩天主聖三在我們人生中帶來的美善,並透過把聖三的生命,活出於人前。至聖聖三乃多元一體(unity in diversity)的完美模範,我們彼此和諧共處,就能日益肖似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