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 互相接納並彼此服務 舉自向天仍腳踏實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互相接納並彼此服務 舉自向天仍腳踏實地




Niels Larsen Stevns.
Zakæ (Christ And Zacchaeus) (1913).
Randers Museum of Art.

天主(所關注)的事,正正就是人(所關注)的事。即使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甚或別人)是個罪人時,他務必想起《聖經》中這一句:「我豈能喜歡惡人的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我豈不更喜歡他離開舊道而得生存?」(則18:23)。天主熱愛祂所創造的萬物。祂並不切望失去任何東西。因此,祂努力不懈地嘗試尋回人類,儘管他們因為天主給予他們的自由而離開了祂。即使天主懲罰罪人,也不過是為了教育的目的:要使罪人明白到他們確實犯了罪,並嘗試使他們回頭改過(見今天讀經一)。更重要的是,當那罪人準備回到天主那裏時,他會嚇然發現,天主早已轉面向著他,等著歡迎他回來(路5:21;15:20)。在寬恕成事時,天主的意願—找回喪失了的(見路15:4-10, 32;19:10)—與人類的利益—尋求天父(路15:18)合而為一。罪人對天主的愛—即懺悔—與天主對人類的愛—寬恕—彼此交融(見路7:36—8:3;本年常年期第十一主日)。這就在稅吏匝凱身上發生。【就好像是今天福音這一幕的前菜一樣,在上主日福音中我們聽過了〈法利塞人與稅吏的比喻〉】。為了見一見耶穌,匝凱爬到樹上去。原因也許有二:一方面,他身材細小;另一方面,他也可以把自己隱藏起來。一如耶穌來是為找尋所有罪人—所有稅吏,祂也要尋找匝凱。就這樣,他們二人相遇了。耶穌讓自己為罪人所接納!(Jesus makes himself accpeted/welcomed by the sinner!;見19:6)。耶穌與他所建立的友誼,我們可以從他們同枱食飯(table fellowship)中看出來。而匝凱對這份友情的回應,就是把他曾不實地收取的四倍奉還,並把他財產的一半分施給窮人。這一天,人子尋找到並拯救了一個迷失的人(參路19:10)。

我們也該從整部《路加福音》的以及整個禮儀年的角度—即末世(=天主透過基督事件具決定性地〔definitively〕進入了人類的歷史,把人類從罪惡和死亡中解放)的角度—來閱讀這一幕。在《馬爾谷福音》中,在耶穌地上旅程的最後一站—耶里哥-耶路撒冷—祂醫好了瞎子(盲人),此人在重新看得見之後就成了耶穌的門徒。然而,按《路》的敘述,耶穌在進入耶路撒冷之前,遇見了匝凱。不過,把這兩個故事併起來對讀,更有意思。在《谷》中,因著盲人的信德,耶穌治好了他。但《路》展現出更深層的神學反思:耶穌『治好』了罪人,因為他想要『看見』耶穌—天父所派遣的那位。這本當是「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路3:6)的時候,但耶路撒冷卻「沒有認識眷顧〔她=耶城〕的時期」(路19:44)。與耶路撒冷—無信之處—比起來,耶里哥更是一片信德之地,儘管普世的救恩必須從耶城而來。由此,耶穌「眷顧了」(剛剛來得及)皈依的匝凱(因為耶穌馬上就要進京面對死亡)。

我們馬上就要邁向禮儀年的結束。我們是時候去迎接(接納)那到來眷顧我們的那位。然而,這裏所要求的迎接,並不是大鑼大鼓、喧嘩吵鬧的。我們的迎接,只需要好好地移除內心的自滿和罪惡。只要在內心清理好位置迎接救主,內心自然得著無上喜悅(見19:9)。因著這份喜悅,我們自然能夠去做我們內心啟迪我們去做的事,並能大方慷慨地分享天主賜給了我們的一切。我們就像一同參與一場盛宴的同一個子民:在這末世之日,我們共享一切,並沒有任何東西是剩留下來無人使用的。

在禮儀年結束的時候,讀經二通常都會讓我們聽到保祿富末世論的書信:甲年讀《致得撒洛尼人前書》,丙年則讀《致得撒洛尼人後書》。我們現既在丙年,這主日讀經二開始讀的,自然是《得後》。在《得前》,保祿強調出末世向度的嚴重性:我們必須準備好去迎接上主之日,儘管我們仍然在生,我們必須專注於天主交托給我們去實行的義德善行,尤甚的是弟兄姊妹之間的互相服務。然而,及至《得後》成書之時,作者就批評那些誇大基督再來的心態:那些宗教狂熱者,以基督的再來已臨近在即為理由(藉口),甚麼(『世俗事』如工作等)也撤手不管。他們甚至盜用保祿之名來宣講他們自己的主張。因此,《得後》作者說:對這些消息說法,必須懷疑。無論基督的再來如何迫在眉睫,我們也不可摒棄常理思考!這樣也是,天主的事,就是人的事。無論一個人與天主相處得如何相近,也不會阻止他參與為現世的人類社會而建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反而會使他更願意去使此世更能接納天主就是祂所有子女的大父,儘管我們心知,這個世界都是祂為我們而打造的。為此,我們更應該款待、接納我們的弟兄姊妹,並把世界改變得更適合我們的弟兄姊妹—在我們身邊的天主肖像—的住處。這也許就是:「天主,由於祢的恩寵助佑,祢的信徒們才能合宜地侍奉祢」的意思(參本日〈集禱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