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聖地朝聖筆記2018】第二天下午:克德龍谷 -- 聖母墓、負賣山洞、革責瑪尼山園祈禱大殿

【聖地朝聖筆記2018】
梁展熙

第二天下午:

克德龍谷 -- 聖母陵、負賣山洞、革責瑪尼山園祈禱大殿


可列印版本下載請按

第二天的下午,朝聖行程從橄欖山下去到分隔聖殿山(Temple Mount)和橄欖山(Mount of Olives)的克德龍谷(Kidron Valley)。耶路撒冷地型縱切面如下:

圖片來源

克德龍山谷本身是很長的,今天下午的朝聖點都在山谷的北部,如革責瑪尼(Gethsemane):

圖片來源
如下圖所示:1) 聖母陵墓;2) 負賣山洞;3) 革責瑪尼山園(或稱:橄欖山園);4) 山園祈禱大殿:

聖母墓


聖神對門徒們說:「在今天清晨,就要帶著聖母瑪利亞,從耶路撒冷經通向山谷口的路,走到橄欖山的這邊。那裏有山洞,有一個大的,裏面有另一個洞穴,裏面還有一個小洞穴。小洞穴中一塊長石板面向東方。進去,並把備受祝福的那位放在那塊石板上,服侍她直到我再對你說話為止」。(第二、三世紀的佚名文獻《Transitus Mariae》)

中世紀時代十字軍所建的聖母墓入口

在到達聖母墓之前,在路上我們大概會先看到一個有圓拱頂的小建築物(見下圖)。這是一位著名的阿拉伯歷史學者阿爾登(Mujir al-Din; 1456-1522)的陵墓。他所著的耶路撒冷史至今仍是重要的參考書籍。阿爾登陵墓的兩邊都有梯級,向下走就到達聖母陵。


新約聖經中並沒有提及有關瑪利亞的死亡。她在耶路撒冷的死亡以及安葬於克德龍谷(又稱:約沙法特山谷〔意思是:上主審判之谷〕),最早見於第二、三世紀的佚名文獻《Transitus Mariae》。據一些朝聖遊記所載,在這裏最早於第六世紀晚期已建有聖堂。然而,在中世紀時代,當十字軍到達此處時,卻只見頹桓敗瓦,相信是在 1009 年被哈里發 Hakim (即破壞了原聖墓大殿等各處的那個)所毀。及至1130年,本篤會士重建了聖堂,樓高兩層。然而,在薩拉登攻陷聖地時,把大部分的建築物拆毀,取其石塊修鋪城牆。唯一倖免的,就是陵墓本身。

先看看聖母陵的平面圖(下圖的上半部分)。我們在經過阿爾登陵墓後,經兩邊梯級(A)可向下走到聖母陵的前地(B)。如果在前地(面對聖母陵正立面)向右走的話,就會到下一個朝聖點:負賣山洞(E)。進入聖母陵後,要經過一道梯級(C)。聖母陵這部分結構(正立面 + 梯級前半部分;即圖中淺紫色點點的地方),是十二世紀由十字軍所建造的部分。經過梯級後,便到達地下聖堂(D)。


聖母陵墓正立面:


進去後,向下走 47 級樓梯,便可到達地下聖堂:


在未走完梯級之前,旁邊會有兩個小堂。先是右手邊的(如上圖所示)。現時這是聖若亞敬聖亞納小堂。這側室原本是十字軍時代耶路撒冷王國鮑得溫二世的女兒梅麗仙特皇后(Queen Melisande 或串作:Melisende)的墓穴。小堂今貌:


祭台上的聖母安眠聖像畫:


然後,在樓級左手邊的,是大聖若瑟小堂,傳說大聖若瑟安葬於此。小堂原本是鮑德溫皇室家族的墓穴。

到達地下聖堂後,主要看東(右手邊)西(左手邊)兩翼。北翼(即前方)是祈禱室。西翼(左手邊)較短,建有敘利亞教會和科普特教會祭台:

西翼外觀(圖片來源

西翼盡頭的祭台(圖片來源

東翼(右手邊)就是聖母墓的所在。聖母墓的外觀:


聖母墓入口的石雕是保存自中世紀十字軍時代:

圖片來源:耶路撒冷方濟會聖經學院網頁
曾安放聖母遺體的石板:

圖片來源:耶路撒冷方濟會聖經學院網頁

墓石現有玻璃罩保護。但罩旁開了三個小洞口,讓朝聖者觸摸墓石:

圖片來源
這小堂的朝聖習俗,似乎是點著火把在墓石前祈禱,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

在聖母墓室的西翼後方,仍有敬禮聖母的祭台:

圖片來源:耶路撒冷方濟會聖經學院網頁

聖母陵墓現屬亞美尼亞宗徒教會及希臘東正教會共同持有。

由於明天下午我們會到由本篤會打理的聖母安眠堂,故天主教有關聖母人生終結的立場留待以後詳述。東正教會(以及大部分其他東方教會)相信,聖母在人生終結時,經歷一般人一樣的死亡,同時,耶穌來把聖母的靈魂帶到天上。三天後,聖母的肉身也復活,並被提升天。因此,後來人們打開聖母墳墓時,裏面空空如也。這說法,從寬而言,並不與天主教教義完全抵觸。

負賣山洞


耶穌出來,照常往橄欖山上去,門徒也跟著去了。到了那地方,耶穌便給他們說:「你們應該祈禱,免得陷於誘惑。」遂離開他們,約有投石那麼遠,屈膝祈禱, 說:「父啊!你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 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你的意願成就吧!」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給衪,加強衪的力量。衪在極度恐慌中,祈禱越發懇切; 衪的汗如同血珠滴在地上。(路22:39-44)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聖母陵正立面右方的小路,通往一個山洞。這山洞又名「革責瑪尼洞室」。革責瑪尼,音譯自亞拉美文(耶穌的母語),指:榨橄欖場。自第四世紀起,傳統便視這裏為耶穌距門徒們投石距離祈禱的地方,以及猶達斯以親吻負賣耶穌的地方。

方濟會自1361年起取得這山洞的擁有權至今【按:方濟會代表天主教一直聲稱也擁有聖母墓陵,雖然現時該處屬希臘東正教和亞美尼亞宗徒教會共有】。在1955年的一次水浸【按:由於位處山谷底,易有水浸】後,聖地監護處開展了一連串的發掘工作,有不少有趣的考古發現。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山洞大小約 19 x 10 平方平,高 3.5 米,一直大致保持其「天然」的外觀。這山洞相信最初屬農業用途,內有水井和去水渠,可能曾有榨橄欖的裝備。自第四世紀起,山洞成了一個石教堂,主要用於殯葬禮儀。在十字軍時代,山洞拱頂畫上星星和福音故事。

由於1955年水浸令舊時的門口(位置在現在入口與祭台之間)無法再用,便開了現在的出入口。經入口向下走一些梯級,便進到山洞內部。於禧年2000時,進行了拱頂上的中世紀油畫工作,讓現代的朝聖者能夠一窺當時朝聖者的心血。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這大片拱頂畫中,有三行大楷拉丁語,以淺色畫在紅黑相間的背景上,意思大概是:「這裏 就是神聖君王曾經流出血汗的地方。主基督經常到來這些地方。父啊,假若祢願意,從我這裏拿走這杯吧!」: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至於那幾幅壁畫,出自現代畫家 Umberto Noni 的手筆。以下這一幅,主題是耶穌與宗徒們的日常祈禱,畫的背景是個好像負賣山洞一樣的山洞: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祭台的正對面,在入口樓梯的左方,我們還能夠看到古時水井的一部分。後來,在拜占庭時期,水井被改為墓地。地下有個開口,讓我們看到井底的一部分。在近水井的那幅牆,也設了個石板墳(arcosolium)。

牆下方有個四方開口,有樓梯向下通向墳地的北部: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附近有幾塊白色大理石鑲嵌馬賽克,有紅色黑邊刻著希臘語:KE ANAPAUS(ON)(=主啊!求祢賜給我們安息!),顯示出這裏曾經的殯葬功能史。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革責瑪尼 + 山園祈禱大殿


耶穌在耶路撒冷某處吃過逾越晚餐後(路22:10),祂「就和門徒出去,到了克德龍溪的對岸,在那裏有一個園子」(若18:1),在橄欖山上一個名叫革責瑪尼的莊園(谷14:26, 32)。猶達斯也知道這地方,「因為耶穌同門徒曾屢次在那裡聚集」(若18:2),也許是要在攀山回伯達尼之前稍事休息,回想一天發生過的事。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耶穌已知道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脅(若11:8, 16);祂開始懷疑猶達斯會出賣祂(谷14:17-21)。在途經克德龍谷時,明亮的月光下,祂定能看到山坡上一系列的墳墓:

圖片來源

面對自己快將來臨的死亡,心理壓力很大。耶穌必須停下來,要獨處一會,因為祂要做一個決定。祂的敵人快要從耶路撒冷過來,但祂只要再快步走十分鐘,過了橄欖山頂,便可逃過廣闊無垠的曠野。逃走其實容易。即使命運無可避免,至少也可拖個一年半載。只有藉著祈禱,祂方能回答這個折磨內心的問題:是走?是留?
(Murphy-O'Connor, 146).


這座通稱為「革責瑪尼大殿」(Basilica of Gethsemane)或「苦禱堂」(Church of the Agony)的聖堂,位於傳統認為耶穌山園祈禱的位置之上。當然,無人能夠肯定耶穌確切在那一位置祈禱,但這範圍肯定非常接近「耶路撒冷聖殿 -- 橄欖山頂 -- 伯達尼」的天然路線。換言之,與大部分聖地朝聖點一樣:即使不中,也不遠矣。

現時的建築是同一地點上的第三座聖堂。最早的一座,建於379-384年,在初期教會紀念耶穌山園祈禱的位置上。第八世紀中葉的一場地震,聖堂被夷為平地。中世紀時期,十字軍重建聖堂,但及至十四世紀中期,也被廢棄,原因不明。

現時的聖堂由方濟會於1924年籌建。由於捐款來自世界各地,因此這座聖堂的正式名稱定為「Church of All Nations」(萬邦堂)。設計這座聖堂的建築師是 Antonio Barluzzi,他也負責加里肋亞湖畔的真福堂(Church of the Beatitudes)。聖堂頂部由十二個拱頂組成,有說象徵十一宗徒。門廊上的馬賽克畫中描繪耶穌在山園中祈禱,兩旁有哀哭著的男女。畫下寫有拉丁文:PRECES SUPPLICATIONESQUE CUM CLAMORE VALIDO ET LACRYMIS OFFERENS EXAUDITUS EST PRO SUA REVERENTIA(「祂以大聲哀號和眼淚,獻上了祈禱和懇求,就因衪的虔敬而獲得了俯允」取自《致希伯來人書》5:7):


門廊四條三合一複合柱上各有一個雕像,是四聖史。他們手持石板,刻著按各自福音所載的 〈耶穌山園祈禱〉。

另外,留意上圖的聖堂頂部,十字架旁有兩塊黑色片,但片上甚麼也沒有。再看下圖: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原來十字架兩邊各放著一隻鹿,取靈感自《詠42:2》「天主,我的靈魂渴慕你,真好像牝鹿渴慕溪水」。然而,早年兩隻鹿的銅像被偷去,所以上面的圖片中沒有了它們。新的鹿像由西班牙恩人捐贈,於2011年補裝。

正立面這幅畫位置的左右轉角分別畫有:痛苦聖母和五傷聖方濟(見下圖):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聖堂入口上方刻有:SUSTINETE HIC ET VIGILATE MECUM(「你們留在這裏同我一起醒寤吧 !」瑪26:38):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現時的聖堂大致依照拜占庭時代(最古老)的間隔重建。地上的黑色大理石標誌著舊聖堂的柱位和輪廓,如下圖:


另外,地上的馬賽克有部分有玻璃保護。這些部分是來自第四世紀的原本教堂的地板,可見設計師是盡量保留可找到的原來聖堂設計的左右兩邊地板: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聖堂正中部分的地板則需重新設計。設計師決定以教會傳統的圖案為意念。主體為一個圓邊十字,正中圖案採用君士坦丁大帝十字圖案。XP,是「基督」一字的希臘文兩個首字母;A=元始;W=終末。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聖堂的焦點,當然就是祭台前的這塊石,有說耶穌當年山園祈禱時,血汗滴在其上。朝聖者可親手觸摸:


順帶一提,聖堂外有宗徒之石,相信是耶穌祈禱流出血汗時,宗徒們卻在打瞌睡的地方:


聖堂內石的上方(祭台上方)的馬賽克壁畫,描繪在山園中耶穌獨自一人陷入祈禱。畫的底色是深藍色,代表黑夜。這也是聖堂天花的主色:『這是黑夜』。朝聖者們大概會感受到,設計師是刻意把聖堂內的暗與聖堂外的光作強烈對比的。這幅畫是由匈牙利的恩人損贈,因此,畫底有匈牙利國徽。

畫下方有拉丁文:APPARUIT AUTEM ILLI ANGELUS DE CAELO CONFORTANS EUM ET FACTUS IN AGONIA PROLIXIUS ORABAT ET FACTUS EST SUDOR EIUS SICUT GUTTAE SANGUINIS DECURRENTIS IN TERRAM(「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給衪,加強衪的力量。衪在極度恐慌中,祈禱越發懇切; 衪的汗如同血珠滴在地上」路22:43-44):


祭台左側壁龕的另一幅馬賽克壁畫,描繪猶達斯以親吻讓士兵認出耶穌的一幕。畫下有兩句拉丁,分別是:DIXIT IESUS: AMICE AD QUOD VENISTI?(耶穌說:「朋友,你為甚麼來?」瑪26:50)和:IUDA OSCULO FILIUM HOMINIS TRADIS?(「猶達斯,你要以親吻來出賣人子嗎?」路22:48)。畫右下角的是愛爾蘭的徽章,一位愛爾蘭恩人出資製作這馬賽克:


祭台右邊壁龕則有另一幅馬賽克,描繪士兵來捉耶穌時,祂回應『我就是』時士兵跌倒。宗徒們為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伯多祿快要拔劍護主。耶穌伸開雙手,一方面阻止伯多祿,另一方面示意接受上主安排。祂身上的光,代表祂說話的力量。畫下寫有:UT ERGO DIXIT EIS : EGO SUM : ABIERUNT RETRORSUM, ET CECIDERUNT IN TERRAM.(「耶穌一對他們說了「我就是。」他們便倒退跌在地上。」若18:6)。此畫由波蘭恩人出資製作:





不過,黑夜也有星光。十二拱頂上也有使用金色,以營造這感覺。其實,這十二拱頂也代表有份出資協助建造這聖堂的十二個國家。每拱頂中心繪有耶穌苦難的一個象徵,拱頂邊有聖地監護處的臂章,拱頂內有出資國家的徽號或象徵,四邊以橄欖樹圖案作框。

先是聖堂左側,前方壁龕起計,是阿根廷: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巴西: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智利: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墨西哥: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從聖堂正中祭台起向後計,先是意大利: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法國: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西班牙: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英國: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從右邊壁龕起向後數,分別是:比利時: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加拿大: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德國: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美國: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對聖堂歷史有興趣的,可在聖堂外找到中世紀時代的聖堂遺跡: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並不令人意外,聖堂外的園地,就是「革責瑪尼莊園」(拉丁:Hortus Gethesmani):


雖然橄欖莊園裏的橄欖樹的確古老,但不大可能來自在耶穌時代: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參考資料:
  • MARTIN, James (S.J.). Jesus: A Pilgrimage. NY: HarperOne, 2014.
  • MURPHY-O'CONNOR, Jerome (O.P.). The Holy Land: An Oxford Archeological Guide from Earliest Times to 1700. Fif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RAPP, David. Churches and Monasteries in the Holy Land. NY: Arcade, 2015.
  • 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