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復活與此生 理想與現實

聖言啟航
乙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復活與此生 理想與現實


梁展熙

  今天的讀經,分兩條主線,兩者在內容上各不相干。我猜測,這是由於復活期的主日讀經的目的同樣有二之故。其一:除了重溫各福音中的復活敘述外,也需從各福音中得到如何活出身為已復活的基督的追隨者的生活;其二:重溫耶穌復活後,初生教會的發展歷程。當中,前者告訴我們基督徒團體生活的理想狀態,以及此狀態之為理想的原因;而後者則告訴我們,基督徒團體生活的實際情況為何,以及當時的初生教會如何克服種種困難。

  今天的讀經二和福音都取材自若望著作。當中處理的,是所謂的縱向關係,即神人之間的關係。在《若望福音》中,耶穌以「葡萄枝──葡萄樹──園丁」來比擬「門徒──耶穌──天父」的關係。這比喻確實在指出,門徒應住在耶穌內,一如葡萄枝條需存留在葡萄樹上一樣。那麼,耶穌是否在勸喻基督徒不應離開耶穌呢?我想這不會是錯的。但這詮釋也解答不了所有問題,例如:「住在耶穌內」的具體意思是甚麼?此外,若我們繼續以葡萄樹幹和枝條來理解我們與耶穌之間的關係的話,另一問題是:一般來說,葡萄枝條不會自己離開樹幹的!正如比喻中耶穌自己說的:凡不結果實的,園丁便會剪掉(見15:2)。換言之,存留與否,其實取決於天父。但話說回來,也不盡如此。畢竟,園丁並非隨意剪去枝條的。他只剪去不結果實的枝條。不過,問題是:「結果實」的具體意思又是甚麼呢?耶穌沒有交代。

  但至少禮儀嘗試為我們提供答案。按同屬若望著作的讀經二來看,這「果實」大概是指:「信天父的兒子耶穌基督的名字,並彼此相愛」(見若一3:23)。當然,這兩者都是人內在的行動,信和愛,都是看不見的。但「果實」定當是可見的和可觸摸的。因此,《若一》作者寫道:「孩子們,我們愛,不可只用言語,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動和事實」(3:18)。在禮儀並沒有包括的上一節中,作者就舉了具體的例子:弟兄姊妹有急難,絕不吝嗇己財而不施以援手。只要「遵守他命令的,就住在他內,天主也住在這人內」(24節)。我們彼此互住的效果是甚麼呢?就是:「在天主面前可以安心」(19節)。並因此,「我們無論求什麼,必由他獲得」(22節)。《若》同樣說:「如此,你們願意什麼,求罷!必給你們成就」(15:7)。

  但這份使神人彼此互住的愛,有否在初生教會中成長呢?也許耶路撒冷教會對本地人卻有此心,不過今天的讀經一卻告訴我們故事另一面。曾衝鋒陷陣的迫害基督追隨者的掃祿,在相信耶穌之後也同樣衝鋒陷陣般宣講耶穌,甚至為此與已希臘化了的猶太人執拗起來(宗9:29),令他們起了殺機。因此,耶路撒冷教會決定把他送返塔爾索(30節)。有趣的是,《路─宗》作者此時的小結是這樣寫的:「教會既在全猶太、加里肋亞和撒瑪黎雅得了平安,遂建立起來,懷著敬畏上主之情行動,並因著聖神的鼓勵,逐漸發展」(31節)。如地圖所示,塔爾索(Tarsus)離開「猶太、加里肋亞和撒瑪黎雅」(Judea, Galilee, Samaria)的距離,幾乎是這整個地區南北距離的兩倍。因此,不少聖經學者認為,《路─宗》作者的弦外之音是:「我們把保祿送走了,巴勒斯坦地區的初生教會,得平安了」。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天主總能使人類殘局成為美好結局。巴勒斯坦地區的教會,基於種種原因,沒有真心接納保祿。但保祿卻最終成了外邦人的宗徒,把基督信仰傳遍世界。可以說,今天你我成了基督徒,保祿宗徒功不可沒。不過,初生教會的失敗,成不了我們的藉口。在實踐耶穌所給予的彼此相愛的基督徒生活理想的過程中,當然有跌倒的可能。不過,我們不應讓過去的跌倒成為今日的羈絆,躊躇於昨日的負疚;相反,正因為跌倒過,我們才可更有力的去繼續追求這基督徒生活的理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