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

不可欠缺苦難的聖枝

聖言啟航
乙年四旬期苦難聖枝主日


不可欠缺苦難的聖枝


梁展熙

  粵俚有云:「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禮儀慶日都一樣。我們習慣把這主日稱為「聖枝主日」,再加上這主日獨有的聖枝遊行,因此教友們有意無意只把注意力集中於今天禮儀的開始部分。又再加上十分長的福音誦讀,使教友們除了記得他們讀的是耶穌受難史外,大概記不了多少受難史的內容。也許,如果我們棄用上述的簡稱,而重新起用這主日的全名──苦難聖枝主日,我們就會記得,禮儀要我們在這一小時內重溫耶穌在耶京中大約一週(即我們的聖週)的如坐過山車般的經歷,在屈指數天之內,從被萬民擁戴到被全民唾棄。

  當然,如果這般被萬民擁戴的盛況發生在一般人身上,也許被沖昏頭腦的他們斷不會想到他們快要迎來人生低潮。不過,耶穌的情況有點不一樣。那可是逾越節時期。幾乎所有有足夠的旅費和行動能力的猶太人都聚滿耶路撒冷。這可是乘亂起義推翻羅馬統治的最好時機。在這政治上如此敏感的一週,耶穌竟然被人以王者的禮遇歡迎進京,這與被黃袍加身無異:不成功,便成仁。

  一直為怕人誤會自己為政治上的革命份子而禁止人們稱他為默西亞的耶穌,不單大方接受了這種禮遇,而且他似乎是有意要造就這一幕的。畢竟,早在進京之前,他就要門徒們去找隻驢讓他騎著進城。由於在希伯來傳統中,驢不單是王者的象徵,也是勝利者的象徵。那麼,有意讓自己以王者身份示人的耶穌,究竟在想甚麼?

  今天的禮儀只讓我們讀了故事的頭和尾。頭者,耶穌榮進耶京;尾者,耶穌受難死亡。究竟中間發生了甚麼?聖殿領袖們謀害耶穌的動機是甚麼?

  其實,聖枝遊行禮中的福音選讀截去了故事的最後一節:「耶穌進了耶路撒冷,到聖殿裏,周圍察看了一切,時辰已晚, 遂同十二門徒出來,往伯達尼去了」(谷11:11)。換言之,耶穌一進耶京,第一件事就是去視察聖殿。接著發生甚麼事?當然就是著名的耶穌「潔淨」聖殿(11:15-19)。而按《谷》作者自己的旁述:「司祭長和經師聽說了[這件事」,就設法要怎樣除掉他」(18節)。換言之,至少按《谷》所截,聖殿領袖之所以要置耶穌於死地,是因為耶穌在聖殿中驅逐商人。

  耶穌破壞了耶路撒冷的政治經濟宗教勾當,因而惹上殺身之禍。老實說,這點我並不驚奇。反而令我驚訝的是,人心是如此的現實。粵俚又有云:樹倒猢猻散。耶穌一旦成了階下囚,之前整個耶路撒冷還向著祂高聲歡呼「賀三納!」(hōšīʿā-nāʾplease save [us]!=請你救救[我們]吧!),卻在轉眼間圍在比拉多府前高叫「釘死他!」。而按《谷》所載,甚至連所有門徒(包括十二宗徒),以至所有人(包括耶穌的母親),都離他而去。他就悽愴地死在十字架上。他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厄羅依,厄羅依,肋瑪,撒巴黑塔尼?」=「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谷15:34)。


  然而,正正在這孤獨的悽愴絕望之中,本是外邦人的百夫長竟然可以說:「這人真是天主子!」(15:39)。就讓我們在這聖週中,分享耶穌的天主子光榮的同時,也分擔祂的悽愴絕望。如果人可在絕望中看到希望,我相信福音[=好消息]就離人不遠了。

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新的盟約 心的盟約

聖言啟航
乙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新的盟約 心的盟約


梁展熙

  今天的三篇讀經,好像是因為是四旬期中最後一個甲乙丙三年讀經不同的主日而特別為教友進入復活期作準備一樣,向他們闡釋基督事件的意義。所謂基督事件the Christ event),雖然也包括道成肉身的部分,但著眼點當然是落在耶穌的死與復活上。

  在今天的《若望福音》選讀中,我們讀到,連外邦人也慕名求見耶穌。由於禮儀截選所限,所以如果我們只靠參與禮儀來讀經的話,就只可猜想耶穌可吸引外邦人的原因──行奇蹟、醫病等。但其實不然。今天的福音選讀來自若十二章。在《若》的結構中,此時耶穌已榮進耶京(見若12:12-19)。所以,這些外邦人之所以慕名而來,大概是想一睹這位風靡整個耶京,讓整個耶路撒冷的人手執棕櫚口呼「賀三納」的人的盧山真面目。

  但重點還在後頭。在斐理伯和安德肋把這些外邦人帶到耶穌面前時,耶穌的說話是完全與這些外邦人無關的。基本上,祂說了個「麥死豐收,不死空留」的比喻,然後簡短的呼籲門徒追隨祂步履。不少人會把這比喻理解為那呼籲的理據。當然,這理解是完全對的;但我認為,那最多只是次要的。畢竟,這比喻應用在耶穌的門徒身上,乃遠不及應用在耶穌自己身上那麼合理的。再者,絕大部分基督徒因信仰而作的犧牲,絕大部分都不過是比喻般的「死亡」,如時間、金錢(獻儀或損獻)、心力等等,但並非真正的、血淋淋的死亡;但相反,對於已榮進耶京的耶穌來說,死亡正是祂要在數天後面對的。對耶穌來講,「喪失生命」(25節)是多麼具體的事!

  我還有一點理據。在打雷般的天外來音(28-29節)之前,耶穌說話中有這一句:「現在我心神煩亂,我可說什麼呢?我說: 父啊!救我脫離這時辰罷?但正是為此,我才到了這時辰」(27節)。由於《若》中並沒有山園祈禱的一幕,因此不少學者認為這句就是《若》的山園祈禱[順帶一提,「麥死豐收」的比喻也是所獨有的]。因此,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的這番說話,大有可能是對自己說的,然後得父的鼓勵與支持(28節)。[當然,一番話的目的是可以多於一個的,所以耶穌這番話同時是對門徒們說的也說不定]。

  說到此,大家自然會問,這些與「基督事件」何干?簡單地說,這是具體說明了基督事件將要進行的方式,以及其主角──按傳統神學說法:司祭並祭品──如何面對這件事。此外,今天的讀經更說明了「基督事件」的三大效果。

  其一,「基督事件」乃「這世界應受審判,這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趕出去」的時候(若12:31)。如我在上主日所講的,這審判既可說是由天主施行的,但說到底是世人自己施行的。但無論人如何選擇,至少死亡不再統治這世界。死亡仍舊存在,但人至少可以選擇不要死亡。這點尤見於耶穌再次以「我從地上被舉起來」(32節)來形容「基督事件」。這描述當然令人想起梅瑟在曠野中所舉起的銅蛇(見戶21:1-9)。被毒蛇所咬的以民本來定必會因毒發而死,但現在梅瑟舉起了銅蛇。以民大可選擇不舉目仰望銅蛇而死,但至少他們現在可選擇仰望梅瑟銅蛇而得救。

  其二,「基督事件」所立的「新的盟約」(耶31:31),乃心的盟約。在巴比倫大軍壓境的時期被召為先知的耶肋米亞,在今天的讀經一中宣佈,雖然西乃盟約已被破壞[它是否得到修復,或是否繼續存在不屬此文範疇],但上主願意與以民再立新約。新約之新在於,盟約的內容不再是刻在石板上的文字,而是刻在人心中的。而要在人心上刻上東西,最有效、最持久、最深入肺腑的,莫過於愛。

  其三,當人正面地回應這份藉「基督事件」所彰顯的愛時,人首先感受到的是天主「要寬恕他們的過犯,不再記憶他們的罪惡」(耶31:34)。這盟約首要處理的,正正就是妨礙神人關係的過犯和罪惡;因此,天主藉這新的盟約保證,祂會主動處理這些問題。


  的確,誠如《致希伯來人書》的作者在讀經二中所說的,耶穌,藉著「基督事件」,「成了永遠救恩的根源」(5:9)。我們可以做的,尤其在四旬期中,就是藉修和聖事,請求天主:「求你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詠51:12;本主日答唱詠重句)。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天主怎樣愛了世界?

聖言啟航
乙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天主怎樣愛了世界?


梁展熙

  「天主這樣愛了世界」(若3:16a)。相信不少教友都最喜愛這句聖經。然而有不少學者指出,句中的「這樣」,意思並非「這樣多」、「這樣深」;而是「這麼樣」,「以這種方式」。那麼,天主究竟怎樣愛了世界呢?

  當然,我已想像到大家異口同聲地答:「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16b)。這看起來是個多麼感人的行動,感人得也許大家都以為「這就是故事的結束──主人翁就如此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直到永遠」。的確,我們故事的後續是與「永遠」有關,但發展未必像我們所想的容易。

  按《若》所載,天主賜下的,是耶穌,而不是永生。留意,我並非說永生不是來自天主,只是天主沒有把永生如陽光雨水般賦予所有人:「使凡信衪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16c-d)。[至於不信耶穌的人死後會怎樣呢?這並非作者所關心的,也許因此他沒有探討]。再者,在今天的讀經二中,《致厄弗所人書》作者(學界多認為是屬保祿傳統的弟子托名保祿所寫)同樣指出了這點:「因為你們得救是由於恩寵,藉著信德,所以得救並不是出於你們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2:8)。

  當然,《弗》作者要說的,是較為複雜。人的得救,即永生,是來自天主的,是祂無條件給予我們的。但大家也許會問:但要得到救恩,就要信;那麼,信不就成了得救的條件了嗎?

  讓我嘗試回答這問題。在《新約》中,無論福音或書信所載所言,耶穌所行的救人行動──無論是路上遇到各人而行的治病,抑或是祂的死亡和復活──都是無償的(for free);但就好像收禮物要把手伸出來一樣,「信」也就是這麼一回事。的確,有些人是可以不用伸手就可以收禮的。如要坐輪椅的人,我們可把禮放在他們腿上;而臥病在床的人,我們就可更簡單地放在床邊或旁邊的小桌上即可。問題是,在這些情況下,他們缺乏機會去表達他們想收禮的意願。也許,這正正就是耶穌想要的。

  如上面提到的,這並不容易。尤其是「信」這行動,並非一次過的:不是說你今天上午九時正信了,就考試合格了。這問題將纏繞人的一生。所以,「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若3:17)。因為,與信不同,審判是一次過。但是,總要有審判,因為總要定斷一個人要不要永生。《若》作者接著說:「那信從衪的,不受審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審判」(18節)。正正因為信與不信是由我們決定,所以雖說引句中的審判是沒有指明執行者的被動語態(即所謂的神聖被動語態=行動由天主執行),但這行動最終要看信與不信。可以說,決定我們的判決結果的,是我們自己;因此,我們即使被判過一次,無論結果好壞,仍可不斷上訴發還重審,至死方休。

  也許,今天的讀經一所指出的也是這一點。在以色列民完全破壞了他們與天主之間的盟約之後,他們迎來了國破家亡。但在承受過懲罰之後,上主在整本猶太經典the Hebrew Bible,並按其排序)中的最後一句藉波斯王居魯士之口向以色列民呼籲:「yāʿal」(=let him go up!=讓他上去吧!),即呼籲他們回到耶京,重建聖殿,重新開始他們與天主之間的關係。

  因此,容許我大膽補充《若》作者的感想中所漏掉的一點。天主怎樣愛了世界?除了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之外,還有不斷讓我們有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我們的天主,也許有時是個嚴父,但絕對是個會給予重新來過的機會的父親。那麼,就我們在四旬期中,除了少做一些東西(如少吃些、少喝些、少花費些、少玩樂些)之外,也多做一點事──多找機會嘗試讓別人、讓自己、甚至讓天主與我們重新開始的機會吧!

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神蹟』和「智慧」之過? 實是人心之過

聖言啟航
乙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神蹟』和「智慧」之過? 實是人心之過


梁展熙

  保祿在今天的讀經二中,似乎把猶太人對『神蹟』(格前1:22;思高)和希臘人對「智慧」的追求,與十架上的基督對立起來。保祿說基督對於追求『神蹟』和「智慧」的人來說,是「絆腳石」(1:23)。而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在耶穌『淨化』聖殿時,被描寫成祂的敵人的猶太人如此問他說:「你給我們顯什麼『神跡』,證明你有權柄作這些事?」(若2:18;思高)。在這樣的禮儀選讀脈絡下,我們自然會認為,聖經是要我們擯棄『神蹟』和「智慧」。問題是:這是否真的是一眾聖經作者的意思呢?

  在解答這問題之前,先談談粗方括內的『神蹟』。事實上,在新約希臘本的這兩段章節中譯者將之譯作『神蹟』的字,本字是「σημεῖον」,通用的葡譯本作「sinal」,即英語的「sign」=指示、標記、記號。釐清了這點,我們可以解答問題了。

  其實,在猶太傳統中,「記號」和「智慧」都是美好的。先談「記號」。記號可保護身上帶有該記號的人(如加音,見創4:15);天主與人立約,通常的附以記號(如彩虹,見創9:12, 13, 17;又如割損,見創17:11);記號是天主的代言人用來說服他人的(如天主在山谷事件期間叫梅瑟做的每件事,如出4:8, 9, 17等等)。而且,在耶穌指出了他將施行的記號是拆毀聖殿(=他的身體)後三天就可重建後,《若》作者就已提及:「所以,當衪所死者中復活以後,衪的門徒就想起了衪曾說過這話,便相信了聖經和耶穌說過的話」(22節)。換言之,門徒們就是因著這猶太人所要求的「記號」而相信耶穌的。更何況,時至今日,基督徒二千年來所行的禮儀,就是透過一系列的禮儀行動作為「標記」,來與神聖相遇,獲取恩寵等等。「記號」怎會與十架上的基督對立呢?

  至於「智慧」,在舊約中就是敬畏天主的開端(如見箴1:7);被天主所揀選的人會充滿智慧之神(如若蘇厄,見申34:9);天主也賜智慧予撒羅滿(列上5:9)。當然,希臘人(=外邦人)不接受這說法,但聖經中只多見指出人間智慧的不足夠,少有叫人視之糞土的。

  其實,問題的根本,就是保祿根本並非在探討「記號」和「智慧」的意義和價值。首先,禮儀只是截選了保祿一段話(18-30節)的中間部分。其次,保祿在1:10-4:17的一段話,目的其實是要訓斥格林多人團體中成員因著某幾資深人物的人性優點,尤其是能夠用聽似有智慧的言辭來講道(1:17; 2:1,4; 3:18),而分黨分派。保祿在這段話中的真正訊息,反而在於禮儀沒有選來讀的部分:「你們看看你們是怎麼蒙召的:按肉眼來看,你們中有智慧的人並不多……;天主偏召選了世上愚妄的,為羞辱那有智慧的;……你們得以結合於基督耶穌內,全是由於天主,也是由於天主,基督成了我們的智慧……為使一切有血肉的人,在天主前無所誇耀。正如經上所記載的:『凡要誇耀的,應因主而誇耀。』」(1:26-27; 29-30)。


  因此,問題其實並不在於「記號」和「智慧」。它們並非壞事。就像《若》作者為今天的福音敘述作結時所寫的:「耶穌卻不信任他們,因為衪認識眾人;衪並不需要誰告訴衪,人是怎樣的,因為衪認識人心裏有什麼」(1:24-25)。一切的問題,歸根究底,是人心的問題。所以,我們在四旬期中慣做的功課,如守齋、刻己等等,不過是修心養性的方法,而不是用來顯示自己靈修level(級數)有多高,以在人前誇耀;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有沒有以天主、以基督為中心;因天主、因基督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