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教宗的初心 Where the Pope is Coming from

在上月廿一日,羅馬電影節上映了一齣名為《Francesco》(方濟各)的紀錄片。雖然這齣紀錄片主要講述教宗如何接近和陪伴在社會邊緣的弱小者的關注,包括:教宗在2017年出訪孟加拉時所遇到的自緬甸因受迫害而流離失所的羅興亞人、教宗在2016年安排從希臘萊斯沃斯島來到羅馬居住的十二位穆斯林難民,以及教宗在2018年出訪智利時認為教會做得不足的兒時曾被神職人員性侵的受害者等。紀錄片也有觸及教宗重視的其他議題,包括:氣候變化、貧富懸殊、女性在社會和教會中的位置等。紀錄片的預告片也帶出了這些重點:

https://youtu.be/ocXc_SpmI48


然而,獲得媒體最廣泛報導的,是紀錄片中播出一段教宗在接受訪問時所表達的就有關同性伴侶的民事結合的話:「Las personas homosexuales tienen derecho a estar en familia; son hijos de Dios, tienen derecho a una familia. No se puede echar de la familia a nadie ni hacerle la vida imposible por eso. lo que tenemos que hacer es una ley de convivencia civil; tienen derecho a estar cubiertos legalmente. Yo defendí eso.」(=同性傾向人士有權活在一個家庭中。他們〔也〕是天主的子女,〔也〕有擁有家庭的權利。沒有人應該被拋棄在外,或因此而無法生活。我們要做的,是〔制定〕民事結合的法律。他們有權利得到法律的保障。我支持這一點【按阿根廷民法,convivencia civil 與 unión civil 意義相同;見:https://www.aciprensa.com/amp/noticias/convivencia-y-union-civil-son-lo-mismo-para-el-papa-explica-arzobispo-asesor-de-francisco-20110?__twitter_impression=true】)。影片截錄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_9aVWcy4Fs


由於有部分菲律賓信友未能明白理解教宗的這段話,甚或因此而引起誤會。菲律賓天主教主教團就此發出了一份聲明。這份聲明對華語教會似乎也有相當參考價值,現試譯如下:

——————————————————————

教宗的初心
Where the Pope is Coming from 

致主內的弟兄姊妹,並致所有心懷善願的人:

最近,教宗方濟各據報就「(同性伴侶)的民事結合」表達了看法,有很多人希望就這議題尋求澄清。容許我們與大家分享我們就此議題的一些想法,定題為:「教宗的初心」(Where the Pope is Coming From)。

教宗主要是以牧者的身份來說話的;牧人,就是要為了尋找那一隻(迷路了的羊)願意留下餘下的那九十九隻的。僅僅因為牠走失了,這並不意味著牠已經不再屬於這羊棧。他就像是一位慈愛的父親,單純就是不願意放棄他子女之中的任何一個。僅僅因為他們的行為有所不同,或者他們生活的方式並不為教宗自己所贊同,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再是他的子女。

教宗對於實踐納匝肋人耶穌的徹底的愛是始終如一的;他甚至稱主耶穌為慈悲天主的人間臉孔。要拯救好人和守法的人是再容易不過的; 但選擇連罪人和違法的人也拯救,純粹只是因為他們也是天主的子女,因為他也受託去照顧他們,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耶穌自己的時代,祂也被誤會,甚至被判有罪,只是因為祂與在猶太社會中名聲有問題的人來往:稅吏、妓女、痳瘋病人、羅馬士兵、叛亂之徒、撒瑪黎雅人等,所有傳統猶太社會視之為「罪人」的人。

耶穌做了些甚麼?祂既沒有迴避他們;祂也沒有告訴他們:他們所做的是對的。不論是嫖妓,或是使用暴力來達到公義,或是與羅馬政權合作,祂並沒有公開贊同。祂也沒有公開地說祂贊同撒瑪黎雅人的宗教生活,或羅馬人的政治操作。祂只是寬仁慈悲地對待他們,就好像祂對待每個人一樣;而祂,就因此而被判有罪。

耶穌拒絕去判處那被捉姦在床的婦女,儘管祂也沒說她所做的是對的。祂只是認為,為了使人回頭,判處他們或論斷他們並不是對的做法。

耶穌並不是藉判處人來使他們回頭,而是藉愛他們、關心他們,憐憫他們。祂從不認為那些作不好的事的人應被當作不好的人來看待。祂厭惡罪惡,但卻繼續去愛罪人。

耶穌也不曾贊同祂時代的那些(自視為)在保衛道德和正統的人的行徑。祂並不認為建構天主國的關鍵是在於教訓人有關正當的教義和道德規範。祂建構天主國的方式,是藉著空虛自己,藉著把自己完全浸沒在人的處境之中。

耶穌讓自己浸沒在大眾的不同人間處境之中,包括罪人的和(被標簽為)不正常的人處境。祂並沒有伸手指摘他們,相反,祂願意接近他們,與他們同行,聆聽他們,與他們一起擘餅【即:一起祈禱用餐】。是的,即便祂這樣做會讓自己被誤會、被誤判、被排擠,甚至被拒絕。

正因為耶穌連罪人都愛,祂才願意為了他們下地獄。祂把每個人都視為是一起受苦的人。祂並不想增加他們的負擔。相反,祂努力嘗試了解他們的過去,他們何以成為現在這樣,他們又為何做他們正在做的事。

這就是我們如何理解教宗方濟各正在做的事。他並非試圖破壞我們的道德觀和正統性。他只是想做耶穌曾做過的事。與成為對的和正義的人相比,他更重視成為善良仁慈和有憐憫之心的人(He valued being kind and compassionate more than being right and righteous.)。

當教宗方濟各讀到一封信,信中一位正在與他的同性伴侶共合撫養三個小孩的男子表示渴望成為一個堂區團體的一份子,但因為他明白他的生活方式未曾被教會所贊同而害怕。教宗卻對他說:「總之,就去加入那堂區吧!」

教宗並沒有說:『先遵守教會的法律,然後你才去加入那堂區團體』。然而,他也沒有公開直接地說他贊同他的同性關係以及他想藉收養三個孩子並嘗試把他們撫養成得體的人來過一個類似家庭的生活方式。

教宗方濟各對他的教宗格言「MISERANDO ATQUE ELIGENDO」(〔儘管〕可憐但仍被揀選*)始終如一。既然天主連他一個這麼可憐的人祂也揀選,更何況其他人呢?既然天主即使連在我們做了不少傻事的時候也不論斷我們,我們又為何去論斷這些人呢?既然祂那較我們懂得這人更多,卻仍沒有論斷他們,「我又憑甚麼論斷〔他們〕呢?」(WHO AM I TO JUDGE?)


教宗方濟各很清楚不少同性傾向人士會經歷到的欺凌、排斥,甚至拒絕的嚴重程度。他親身認識到這問題,是因為當他還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時,他就曾敢於向像他們這樣的人伸手,提供牧民關懷。當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運動在阿根廷獲得大量群眾支持時,雖然他十分同情同性傾向人士,但他仍堅持教會的立場。後來,在2018年4月23日,在他接受法國社會學家華頓(Dominique Wolton)時,他回顧這件事,並說:

「對兩個相同性別的人的婚姻的想法是甚麼?『婚姻』(marriage)一字有其歷史。自此字出現起,無論在人類文明還是在教會內,它都總是一男一女之間的。沒有人能夠改變;這就是事物的本質。它們就是如此」。因此他提議:『讓我們稱之為「民事結合」吧!我們不要玩弄真理』」。

要留意的是,教宗方濟各是以牧者的身份來說這話的,他並沒有要就教會有關婚姻和家庭的理解作妥協。他只是一如以往地拒絕排斥那些因為他們人生的狀況而無法步入婚姻和建立家庭的人而已。

因此,教宗方濟各最近在他的通諭《所有弟兄姊妹》(Fratelli Tutti)中寫下這些話來提醒我們:「今天,我們有很好的機會來表達出在我們內的那份手足之情,去成為那背負起他人所受的苦的良善撒瑪黎雅人,而不是去挑起更大的仇恨和怨憤。就像比喻中那碰巧出現的〔撒瑪黎雅〕過客一樣,我們只需要單純地渴望去成為同一個民族、同一個社群,並恆久不懈地努力包容別人,又融入別人,並扶起那些跌倒了的人」(《所有弟兄姊妹》77;試譯)。

代表菲律賓天主教主教團:

+達巴布羅閣下(MOST REV. PABLO VIRGILIO S. DAVID, D.D.)

加洛坎教區主教

菲律賓天主教主教團代團長(Acting CBCP President)

2020年10月26日

——————————————————————————

【*教宗方濟各的格言的一般中譯是「因仁愛而被揀選」,但這句的拉丁原文「miserando atque eligendo」的解法其實不只一個。根據《羅馬觀察報》在2013年3月18日的一篇題為「Lo Stemma di Papa Francesco」的報導,教宗當年晉牧時,是從9月21日聖瑪竇瞻禮日課經中選用的一篇聖貝德(St. Bede)的講道中為自己選取格言的。聖貝德當時是就《瑪竇福音》中稅吏瑪竇蒙耶穌召叫一幕講道。聖比德說:「Vidit ergo lesus publicanum et quia miserando atque eligendo vidit, ait illi 'Sequere me'.」(Om. 21; CCL 122, 149-151)。簡言之,一方面,如果視「miserando」(=以憐憫某人的方式)和「eligendo」(=以揀選某人的方式)為動名詞(gerund),則這兩個字修飾的是動詞「vidit」(=〔耶穌〕看了〔瑪竇〕),指耶穌在「看」瑪竇時的心情和心思;另一方面,若視上述兩字為分詞(participle),修飾的則是瑪竇,指瑪竇雖然可憐(to be pitied)但仍獲耶穌揀選(to be chosen)。一般的解讀傾向取前者,包括教宗自己(見他所著的《Il nome di Dio è Misericordia》);然而,後者,至少單從拉丁文來看,也不是不可能的。】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 人生.不是戲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人生.不是戲台




今天的讀經一(拉1:14下—2:2下, 8-10),選自《瑪拉基亞先知書》。《拉》的內容,主要是面對猶大流放巴比倫完畢,回到應許之地之後所發生的事。時段也就是在哈蓋先知與厄斯德拉和乃赫米雅所推行的猶太宗教革新運動之間。《拉》其實是一本佚名的先知書。「瑪拉基亞」(英:Malachi;葡:Malaquias)在希伯來文中本意是「我的使者」(見拉3:1:「看!我要派遣我的使者〔=瑪拉基亞〕,在我前面預備道路。」)。《拉》在傳達他的訊息時,通常用的都是較為嚴苛的語氣。這位天主的使者呼籲猶大遺民回到對天主的純粹的愛,把梅瑟律法所要求的一切再次教導予他的同胞。當那些被巴比倫王拿步高擄往當地的猶大遺民回到故土時,他們就開始重建聖殿。然而,令人感到喪氣的是,他們所重建的聖殿,與當年撒羅滿所建的,無論是規模、外觀等都相差太遠了,基本不可同日而語(見厄上3:12)。再講,即使是在新建的聖殿內所舉行的儀式,也不復當年的標準,而平民百姓的敬禮生活也搞得一塌糊塗。對這些沒法好好領導百姓的管治者和宗教領袖,《拉》作出了尖銳的批評。《拉》的第一篇神諭就對祭司的領導作出訓斥,指責他們奉上有缺陷的牲口作祭品;此舉不單無視梅瑟律法(見:肋22:17-25),更對上主不敬。《拉》中先知預視到,終有一日,百姓會向上主奉上真正的祭獻(拉1:1)【後來,教會視感恩祭為這真正的祭獻】。對那些質問上主『祢怎樣愛了我們?』(拉1:2)的猶大遺民,先知發出第二道神諭來指責。先知的回應相當於反問猶大遺民:『那麼,你們又如何愛了上主?』(參閱:拉2:10-17)。先知認為,猶大遺民不再愛上主,體現在他們一一都已與自己年青時所娶的妻子離異,然後卻與異邦女子再婚。在先知眼中,這就是對天主的盟約不忠。【按:當然,此章節有其歷史背景,因此內容與我們預想的有所不同——這裏只指涉男性,因為女性在當時大多並不被視為一個完整的道德主體(ethical / moral subject)】。因此,《拉》中先知呼籲整個天主選民,包括百姓的管治者、司祭們,以及平民百姓,回到上主那裏去,回到那傾瀉在他們身上的天主的愛那裏去。


至於今天的福音選讀(瑪23:1-12),取自《瑪竇福音》中耶穌第五篇也是最後一篇的長篇講辭。於此,《瑪》描寫了耶穌與那些挑戰祂權威的經師和法利塞人之間的最後正面衝突。【需要留意的是,這份敵意更有可能是反映在《瑪》成書的時候(約主曆80-85年間;即耶穌公開傳教生活的五十年之後)基督徒團體與猶太信仰團體之間的衝突】。儘管,耶穌承認,法利塞人的教導是來自「梅瑟御座」【這相當於在教會中我們說教會訓導的權威是來自「伯多祿宗座」】,然而,耶穌卻警告祂的門徒們不要以法利塞人為榜樣。換言之,他們口中所說的教導是對的,但他們的行徑卻於他們的教導完全相反。所以,耶穌稱他們為「假善人」(13節;葡:hipócrita;英:hypocrite)。這字來自希臘語「ὑποκριτής」(音:hupokritēs),在古典希臘語中指的是「戲台上按劇本對白對答的演員」;及至耶穌時代的通俗古希臘語中的「假善人、偽善之人」的意思,只不過是古義的引伸義,當然是帶有貶義的了,相當於廣東話的——『佢做戲嘅啫;佢都好假喎』——的意思。總言之,耶穌指出,法利塞人對律法的解釋,是一切從嚴的,使之成了壓在百姓肩膀上的重軛。


耶穌要求祂的門徒們不要去模仿那些在社交場合中追求上座的人和那些渴望被人以超過當事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尊稱稱呼的人。「辣彼」(或音譯作:拉比)在耶穌時代只是個敬稱,意思類似「閣下」或「大人」之類。「父」(father)是古時對族中長老或一些已逝先賢的敬稱,並非好像我們今天教會中對聖統制內的特定階級一樣的尊稱【出於尊敬而稱之】和專稱【專屬這階級(或這品聖秩)的稱謂】。在《瑪》中,耶穌認為,「父」作為敬稱,只適用於那位在天之父。耶穌譴責那些單靠把那些展示其宗教領袖身份的外觀衣著——即法利塞人身上的經匣和衣繸——弄得更長、更顯眼來吸引人注意,自以為這就是他們內心虔誠的證據的宗教領袖。經匣是猶太男性在祈禱時,利用皮帶將之縛在額頭和手上,內藏少量手抄舊約經文(通常是申6:4-9或其中一、兩句)的小盒子【申6:8命令要這樣做】。衣繸在長衣(更準確的說法是長披肩)邊的裝飾,合共紐出613個結,代表法利塞人在梅瑟五書中找到的合共613條大大小小的誡命,用意在提醒他們要時刻遵守這些誡命,不得逾距【申22:12命令要這樣做】。


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是,耶穌要祂的門徒聽從法利塞人的教導【換言之,他們的教導是對的】,但卻不要效法他們的作為,因為他們說是說得對(說得漂亮),卻只說不做,彷彿只是在戲台上做戲一般。人前戲演完了,也就打回原形了。對天主(以及對人)的愛,從來不是在於我們在人前演了多少,而是在於真心真意的,在沒人留意的情況下,仍然願意做多少。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初讀教宗聖方濟各宗座牧函《熱愛聖經》

 初讀教宗聖方濟各宗座牧函《熱愛聖經》


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以下名句(或諺語):「對聖經無知,就是對基督無知」(拉丁原文:Ignoratio Scripturarum, ignoratio Christi est.),但這句話出自何處呢?其實,這是聖熱羅尼莫(英:St. Jerome)在他的《依撒意亞先知書注》的導言中的一句話。聖熱羅尼莫對後世的貢獻,當然不僅僅是一些金句。活在主曆第四至第五世紀(約347年至420930日)的他,在花費一番功夫習得各聖經語言後,親赴聖地把整部聖經譯成拉丁語。而他所譯成的《拉丁通行本》(Latina Vulgata)成了天主教會內閱讀聖經的『官方版本』,直到上世紀初,天主教會才正式接受把聖經翻譯成原本拉丁語通行的地區的現代語言【按:在二十世紀前,天主教會多對歐洲和英倫等地區把聖經翻譯成通用語言有所保留,但接受將之翻譯成各傳教地區的通用語言】。


約大半個月前,在本年九月三十日,為紀念聖熱羅尼莫逝世1600週年,教宗方濟各頒佈宗座牧函《Scripturae Sacrae Affectus》(名稱中譯暫定為:《熱愛聖經》)。教宗在當日公開接見結束之前,提到聖熱羅尼莫「視聖經為他生命的中心,他稱得上是教會偉大聖師和教父」。教宗更表示,希望信友以聖熱羅尼莫為榜樣,「使在我們心內重燃對聖經的愛,以及與天主聖言親密地對話的渴望」。




改寫聖熱羅尼莫一生的一次神修經驗


教宗方濟各在與我們一起重溫聖熱羅尼莫的一生時,一開始就提到他人生中段的一次奇特體驗。有一次,可能是在主曆375年的四旬期期間,二十八歲的熱羅尼莫正發高燒,熟睡中的他作了一個夢。夢中他看見自己被拖行到一位判官主耶穌面前。後來的他記得,夢中他被問及自己的身份時,他答說他是基督徒。可是,判官馬上反駁說:「你是西塞羅派的人(Ciceronian),不是基督徒(Christian)」。


原來,自小在羅馬長大,學習拉丁語修辭學(Rhetorics),而且熟讀拉丁文學的名家經典。因此,他熱愛辭藻華美,文法高深的古典拉丁文學經典。然而,當時流傳的聖經《古拉丁翻譯本》(Vetus Latina)由於用詞單調、文法粗疏。當時對文學造詣要求極高的熱羅尼莫,自然看不上這在文學上平平無奇的《古拉丁翻譯本》聖經。


無論如何,這次經驗改寫了聖熱羅尼莫的一生,啟發他把整個人生奉獻給天主聖言,奉獻給基督。他盡力把聖經從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等原文翻譯時當時世界通用的語文:拉丁語,又為聖經各書卷寫注釋,為求讓愈來愈多的人能夠接觸聖經。




本地化(inculturation)的先驅


近數十年興起的通稱為「本地化」的思潮,其實就是如何讓一套外來的文化植根到一套本土在地的既有文化中的行動,即外文的「inculturation」。在教宗方濟各看來,聖熱羅尼莫把原文為希伯來和希臘語的聖經翻譯成拉丁語,即把希伯來-猶太和希臘文化植根到拉丁文化的一個「本地化」的成功例子。


然而,教宗指出,這並不是一個單向的,而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一方面,熱羅尼莫的古典拉丁文化底蘊造就了他的《拉丁通行本》聖經;另一方面,聖經中載有的救恩訊息,透過聖神的工作,同時又豐富了拉丁(羅馬)文化。而且,在這有如對話般的雙向交流的過程中,一個新的文化由此而生。所以,與其說這是「本地化」,不如更合適地稱之為「文化互融」。再者,教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認為這也是教會傳教行動的本質。


教宗方濟各指出,聖經在豐富不同文化的同時,不同的文化也在豐富著整個一直在共同閱讀聖經的教會。而這個雙向的交流過程,在閱讀(即使是翻譯版本的)聖經的過程之中,也可見一斑。某程度上,因應每個新的聖經翻譯版本而生的不同的宣講、理解和經驗天主聖言的不同方式,也會豐富聖經文身。這思想其實早在教會時代就已出現,見諸聖大額我略的名句:「Scriptura cum legentibus crescit」(=聖經與讀者一同成長;見《熱愛聖經》註腳46)。




系統地研習以及詮釋和解讀聖經的需要


聖經——天主聖言——首要是天主向人的自我啟示。從這角度來看,我們必須抱著謙卑服從的心來聆聽。然而,一些聖經章節並非人人一讀就能吸收。事實上,這即使是在聖經中也有不少例子(如見:依29:11;宗8:30-31)。因此,就有解釋聖經的需要。


當然,我們首先要懷著「信德的服從」(見羅1:516:26)來聆聽教會——代表著那生生不息的基督信仰傳統——對聖經章節的解釋。與此同時,教宗方濟各也指出,這並不等於我們只需要初動接收一些眾所周知的內容;相反,對聖經的熱愛也要求我們主動地付出努力去領悟天主聖言之中所蘊含的訊息。在這方面,聖熱羅尼莫也是我們榜樣。為了更好地讓自己同時代的人更好地理解聖經,他應用了當時有的所有系統性方法:掌握所有聖經語言,對不同手抄本進行小心分析和考證,仔細地進行考古研究等等,為讀者們提供所需的文化背景資料和釋經技巧來閱讀聖經。因此,教宗更指出,在各神學院教授各門聖經學科的重要性;畢竟,誠如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所教導的:「聖經乃神學的靈魂」(《啟示憲章》24)。


事實上,莫說聖經的研讀,即使是如何理解「聖經」本身,也是一大難題。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的宗座勸諭《上主的話》中,就曾引用聖熱羅尼莫的說話,提出以基督在聖體聖血的真實臨在來比擬聖經的本質:「我們誦讀聖經,對我來說,福音就是基督的身體;聖經就是祂的教導。當祂說:『你們若不吃我的肉,不喝我的血』(參閱若6:53)時,這話雖亦可指(感恩)奧蹟而言,但基督的體血就是聖經的話,就是天主的訓誨。當我們前去領受(感恩)奧蹟時,如果有餅屑掉到地上,我們會感到不安。可是我們聽天主聖言時,天主聖言——基督的體血——傾注我們耳中,我們卻聽若罔聞,那是多大的危險」(《上主的話》56號)。


結語


在《熱愛聖經》的結語,教宗方濟各呼籲信友向聖熱羅尼莫學習,培養出常讀聖經的習慣。教宗尤其點出,現今世界缺乏對宗教——尤其是基督信仰——的認識;缺乏使人信服的詮釋者和把聖經與我們自身文化互融的譯者。因此,教宗尤其呼籲年青人,要開始起步去探索我們最偉大的寶藏——聖經。說到底,既然我們相信聖經是天主向我們啟示祂自己的最終極的說話(the definite Word),言則,假若我們不時常閱讀聖經,又怎能日益增進我們對祂的認識,並與祂相遇?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 人.天主的肖像.愛的肖像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人.天主的肖像.愛的肖像


《出谷紀》第十九至廿四章所記的,就是天主與祂藉梅瑟領出埃及的子民之間的盟約。先以天主與梅瑟之間的對話(第十九章)來開始,接著是十誡(第二十章),之後是學界稱為〈盟約法典〉(covenant code)的第廿一至廿三章,指示以色列民活出與西乃盟約相一致的行為標準。最後,在第廿四章,以民承諾會做好他們的本分,遵守這『法典』。


今天的讀經一(出22:20-26),正是〈盟約法典〉的一部分。這段節選告訴讀者們,以民要服從這些法律的理由。天主頒下這些法律,並不是心血來潮的舉動,而是要把祂的選民塑造成一個肖似祂自己的民族。在上主說:「你們不要騷擾或壓逼外國僑民,因為你們也曾在埃及僑居過」(22節)的時候,其實就是要以民像祂一樣,能夠感同身受。當上主要他們公正地對待孤兒寡婦的時候,也就是在提醒他們,當日上主俯聽了他們在埃及時因所受的壓迫而向祂作的呼救。換言之,天主真正的命令的是,當日上主如何對待了以色列民,以民就應如何對待那些有需要的人。最後,上主還提醒祂的子民,借錢予有需要的人,並不是賺錢的時機;相反,應視之為幫助有需要的人度過難關的援手。


《五書》中另一處指明以民遵守律法的原由是:「你們應該是聖的,因為我,上主,你們的天主是聖的」(肋19:2)。天主並不是要我們盲目地死守法律;相反,天主的法律的真正意義,在於讓我們日益肖似我們那慈悲為懷的天主。就這個神學思想——即人作為天主的肖像及此身份所帶來的道德責任——所作的系統性反思,可見於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二零零九年頒佈的通諭《在真理中實踐愛德》,如:


「只有人遇到天主,才不會『在他人身上只見到他人而已』,卻會認出天主的肖像,才會發現他真正是誰,這樣,愛才會成熟,直至『忘己愛人』」(第11號);以及「天主是人真正發展的保證,因為天主按自己的肖像創造了人,同時奠定了人的超越性的尊嚴,也助長他那與生俱來對「自我提升」的渴求。人不是迷失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的一顆原子,他是天主的受造物:天主給了他一個不死不滅的靈魂,且永遠的愛他」(第29號)。


的確,天主是愛。因此,人作為天主的肖像,既然得到天主無限的慈愛,就更應當大方地去愛。首先是要去愛天主,以回應祂對我們每個人的愛;同時,去愛在我們人生軌迹中所遇到的每個人,既因為他們都是先愛了我們的天主的肖像,也作為我們回應天主的愛的體現。這一點,也就是今天福音選讀(瑪22:34-40)的重點。


先看看事件的開端。法利塞人策劃了一個陷阱,設計讓耶穌入局。他們向祂提出問題,究竟哪一條誡命最大。此舉的用意是,一旦耶穌以其中一條誡命為最大,他們都可以指控祂鄙視其它的誡命,畢竟所有誡命都是來自天主的。耶穌的回應是,先引用申6:5:「你應全心、全靈、全意去愛上主,你的天主」。這是猶太人每天早晚都要用來祈禱的經文,用以表達他們對上主以及對他們自己的猶太信仰傳統的忠誠。那麼,法利塞人自然是沒從挑剔的。緊接著,耶穌把這句經文與肋19:18相連起來:「你應愛人如己」。以這兩句經文來回應法利塞人,可以說,耶穌並不認為,為誡命排先後次序是恰當的。相反,祂認為這兩句話就總結了所有梅瑟律法和先知。也就是說,這兩句話就是猶太信仰傳統的精華。


由於耶穌把這兩道誡命結合起來,「愛主愛人」就成了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核心。耶穌對我們發生愛主愛人的要求,其實是要告訴我們,要避免(某程度的)『偶像崇拜』或對人的壓榨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把「愛主」和「愛人」分別開來。初期基督徒的反省相當有意思:「那不愛〔人〕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若一4:8)。耶穌的這道雙重誡命,引申出來的要求是,要我們在大方施恩寵的天主面前謙卑地承認自己是受造物,但同時我們也要承認,無論是我們自己,抑或是我們在人生中所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天主的肖像,因而欣然彼此服務。我們愈是日益行愛,我們愈是日益肖似天主。


讓我們以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1962-1965年)中與今天禮儀主題悉悉相關的一段話作結:「信德應深入信友整個生活。連不屬於宗教的普通生活亦不例外。信德應推動信友實行正義仁愛,尤其對貧者。最後,為使天主彰顯於世界,最得力者是信友彼此間的友愛精神。他們應同心同德,為福音的真理而通力合作,以成為團結的標誌」(《喜樂與希望:論教會在現代世界中的牧職憲章》,第21號)。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 無償的盛宴 真心的準備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無償的盛宴 真心的準備


Brunswick Monogrammist  (fl. between 1525 and 1545 )
《Parable of the Great Banquet》(circa 1525)
館藏:National Museum in Warsaw。


根據部分學者的見解,今天禮儀選為讀經一的單元(依25:6-10上)是一首為了慶祝天主為王的盛宴而作的聖詩。然而,按聖詩作者所言,準備這盛宴的正正是上主自己,來讓祂的子民飽飫宴飲。在上一章,依撒意亞先知已經宣告了上主的勝利(見:24:23)。現在,行文進入慶祝這次勝利的盛宴。按《依》所描繪,上主君王的勝利有別於任何人類君王的勝利。一般來說,一個已消滅了敵軍的君王所慶祝,是他以武力來殘暴地輾碎敵人的能力。因此,每個看到他力量巨大,有君臨天下之勢,因而心生畏懼。這其實是用來確保他的統治不受內部武裝挑戰——套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加強管治威信——的慣用手法。


那可不是上主做事的方式。以色列的天主慶祝勝利的做法,卻是為祂的子民準備盛宴,而且不單單只是為了祂的選民,而是為天下萬民。上主並沒有炫耀祂作為戰士的力量。相反,祂看起來更似是一位大廚,為來到祂餐桌前的所有人準備美酒佳餚。更重要的是,參加這次宴會的條件,並不在於血緣和種族。只要一個人願意接受天主的恩寵,便可滿心喜悅地參加這場『任飲任食的放題』盛宴。


雖然乍聽之下我們未必會意識到,但其實今天的答唱詠(詠23:1-3上、3下-4、5、6;重句:6下)也呼應著禮儀『盛宴』的主題。我們常說語境影響著一個人如何閱讀出一段文字的意思,聖詠第廿三篇即為一例。一方面,這篇聖詠是常用於安所彌撒的。在那語境下,禮儀所強調的是聖詠當中所帶出的,天主對人的恆久關顧和保護。另一方面,在今天的禮儀主題下,即在順著《依》的思路來閱讀的話,就更強調出『盛宴』的主題。例如:「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1上);尤見於答唱詠第三段:「在我敵人面前,祢為我擺設筵席;在我頭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滿溢」(5節)。由於《依》今天的主旨是天主盛宴是為所有人——不論種族——而設的,因此,在與《依》並讀的情況,今天的答唱詠邀請我們反問自己:我們願意與誰(又不願意與誰)一起共享天主的這場食之不盡、飲之不竭的盛會?在心底深處,我們其實是否想把某些天主邀請來參與盛宴的人排拒在外?


今天的福音選讀取自瑪22:1-14(長式;短式:1-10節)。這段福音已迫近《瑪竇福音》敘事的高峰。讀者們——我們——也愈來愈感受到一份催迫感,彷彿世界的終結快將來到一般。【初期教會許多人都以為,時間所剩無幾,基督的再來已迫在眉睫,隨時發生,好像今晚午夜或明早黎明都可能發生一樣。《瑪》透過今天這個比喻所表達的正是這份迫切感:盛宴已預備好,時間現在就是。


比喻中最初獲邀的客人——代表著以色列民,尤其宗教領袖——對於宴會的邀請不屑一顧。他們以為,與君王兒子的婚宴比起來,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這樣的態度,根本就與拒絕君王本身無異。如果我們細心留意的話,這首批獲邀——然而拒絕應約——的客人,根本連對君王的敵意也沒有。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是全然的漠視,不聞不問。別的人則把他們的拒絕訴諸暴力,凌辱並殺害君王的僕人——他們代表著天主一直在以色列古史期間所派遣的先知們。一次又一次,拒絕天主的使者最後只會為以色列子民帶來災難。


接著,在這比喻的第一幕下半部分,君王派遣他的僕人們——好像耶穌的門徒們一樣——去把願意來參與婚宴的任何人,「不論好人壞人」(10節),帶來參加盛宴。這一群『來歷不明、龍蛇混集的人』,大概就像之前耶穌所說的關於天主的比喻一樣,包括「稅吏和娼妓」(21:32)這一類一般猶太人認為『罪人』但卻回應了耶穌呼召的人。這群人,也就代表著早期的基督徒——至少《瑪》是以他們來代表他自己的團體。


最後,來到比喻的第二幕,君王遇到了這群後來隨街邀請而來的人之中的一個。此人並沒有穿上合乎參與婚宴相關的穿著。這似乎代表著那些只想濫竽充數、順便取得免費飲食,卻又不願為了好好參與婚宴得作出應有的改變——悔改——的人。


在這個比喻中,我們分別看到了那些最初有幸獲天主揀選的人卻對君王的邀請不感興趣,以及那些本來是社會棄兒的人滿心喜悅地應邀赴宴,並作出了相應的改變。原來,參與天國盛宴的唯一要求,就是願意滿懷感恩地接受君王所賜予的一切。無論是讀經一的《依》、答唱詠的〈詠廿三〉,還是《瑪》中的這比喻都提醒我們,天主一直在等待著我們來參與祂為我們所預備的盛宴。而我們唯一需要做的,不過是把這份邀請視為頭等大事,並願意主動與其他獲邀的人同歡共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