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反傳統的)善牧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四主日

(反傳統的)善牧


善牧古壁畫(第二世紀下半葉至第三世紀)
位於:普黎絲拉地下墓穴(意大利羅馬Via Salaria)

這主日,按傳統又稱為「善牧主日」,甲乙丙三年的福音選讀都分別截取自《若》第十章。把一章斷開三年來讀的做法,當然不盡完美,因為這樣每年我們所得到,是不全面的《若》善牧神學觀。甲年的福音選讀,可以說只是主菜前的頭盤。在宣講中,耶穌分別用了兩個主題相近,但各自獨立的比喻。

在第一個比喻中,他把自己擬為從正門進出的、正當的、牧羊所屬的牧人,與那些鬼祟地爬進攀出的小偷盜賊作對比。既是真牧人,羊自然只會認得他的聲音。然後,第二個比喻,是他把自己比擬為牧場的正門。這道門乃自由進出牧場的出入口,也只有經過這正門,才找得到青草。不過,在他講第二個比喻的結語中,耶穌突然回到第一個比喻,再次把身為真牧人的自己與鬼祟進出的盜賊作對比。既然《若‧十》中耶穌如此重視牧人的比喻,今天就讓我們對此多作了解。

其實,把牧人用來比喻人民的領袖,絕對不是聖經的專利。比亞巴郎時代(約為主前第二個千年下半葉)再早一個千年,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地區(今伊拉克南部)首個發展出城市的文明──蘇美爾文明(Sumer)──的有關基什城(Kish)君主伊達拿(Etana)的傳說中,就曾把君王比作牧人:「伊絲塔[=蘇美爾文明的女神]從天降下來尋找一位牧人,到處尋找一位君王 // 伊納娜[=蘇美爾文明的女神]從天降下來尋找一位牧人,到處尋找一位君王」。古近東地區文明對君王作為牧人的描寫,多是聚焦於其領導人民、農穫豐收以及保護人民的作為。

相近的思想在古近東地區一直留傳,在舊約中也有所反映。在今天答唱詠的節錄來源──詠廿三篇──中,天主被視為人民的最終牧人,祂引領他們、餵養他們、保護他們。隨著以色列的政制發展從民長過渡君王,人們對君王(或其他領袖)也有這樣的期望。及至北南兩國先後覆亡,以色列民漸漸醞釀出一份希望,希望在此世最終會有一位受[天主所]傅油的人(=默西亞),他會好像達味這位牧人君王一樣,重新聚集以民,復興達味一脈。稱耶穌為好牧人(good shepherd=善牧),是要與以色列那些並不忠於人民,卻只為求己利而壓榨其它羊的以色列領袖作對比。

只吃頭盤是沒可能吃飽的,因此我也不得不先讓大家預嚐今年的福音選讀沒有節錄,但卻是《若‧十》主菜的部分。可以說,假若只看今天的福音選讀的話,《若》中耶穌的牧人之說與(無論以色列抑或古近東的)歷史上的各色人物的說法只是大同小異。耶穌的牧人之說的特點,在於:「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11節;另見15節)。一般來說,甚至時至今日,所有牧人牧羊的目的,都是靠羊來謀利維生:輕則賣羊毛羊奶(及其製品),重則把羊賣去讓人屠宰而食之。簡言之,一般是羊為牧人而死的。耶穌反傳統──或更好說超越傳統──就是他是以自己的羊的為先,甚至願意反過來為自己的「羊」而死。

不過,耶穌更「反傳統」的,大概是他甚至願意超越(當時一般人以為的)牧人-羊群心態,來檢視他與跟隨者的關係。事實上,牧人的比喻並非單項的,即只有耶穌=牧人。有牧人,就有羊群。或者,正正是這一點使牧人作為君王的比喻在古近東興起。畢竟,羊群要去哪裏,要吃甚麼,要有所保護,就只有靠牧人;言則,當時的君王-百姓關係構想,就是人民要去哪裏,要吃甚麼,要有所保護,就唯有以君王馬首是瞻。然而,耶穌最終用來檢視自己與追隨者的關係的說法,是朋友:「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你們如果實行我所命令你們的,你們就是我的朋友」(15:13-15)。

耶穌帶領追隨者的牧人之法,也許最特別、最「反傳統」的就是放下牧人的身份,同為朋友。不但願意輕視榮辱,為他們洗腳;更願意為朋友放下自己。更超越傳統的,是牧人希望羊也成為牧人,放下私利,互相關懷,向成了羔羊的善牧學習,而成為彼此的善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