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道路上終點處 解決紛爭的子民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道路上終點處 解決紛爭的子民



聖伯多祿祝聖斯德望為執事(1447-49年間)
安祖歷高(Fra Angelico;率於1455年)
梵蒂岡城尼各老小堂(Cappella Niccolina)壁畫。

今天的福音選讀,節錄自《若》第十四章的開始。敘述的脈絡是耶穌死在十架上的前一晚。因此,傳統上視《若》第十四至十七章為耶穌的臨別贈言。但多默的問題:「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裡去,又怎會知道那條路呢?」,讓耶穌不得不在這一夜作最後的解釋。

先看耶穌這解釋的第一句:「egō eimi hē hodos kai hē aletheia kai hē zōē」,直譯:「我是那道路和真理和生命」。由於《若》十四至十七章的重點不在於耶穌與生命的直接關係(因早已在第六和十一章處理了),所以學界推測,從語境來看,這裏希臘語的「kai」並不是連接詞(即不應譯作:和),而是通用希臘語文法中所謂的「epexegetical kai」,即用來指出後者是補充和解釋前者的。按此解釋,耶穌的首句意思其實是:我是(通往)真理、生命的那條道路。這是有理據的。耶穌緊接著的第二句──「若不『經過』我,無論誰都不能到父那裡」──顯然把延續著「耶穌作為道路」的比擬。

不過,這說法只是從語義上嘗試更準確地理解耶穌的話,而祂話中的複合隱喻仍然存在。既然有道路,自然就有目的地。在第二句中,耶穌已明白指出,目的地就是「父那裡」。但祂這段話的最後兩句是:「你們若認識我,也必認識我父。現在你們已認識祂,且已看見祂」。

耶穌此舉好似突兀地中止了「祂作為道路」的隱喻,而把話題轉移到祂與父之間的關係。後者當然是對,但前者又確實尚未完結。這聽起來就已令人摸不著頭腦,門徒們當然也有同感。所以,斐理伯就問了:「主,請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耶穌終於按捺不住,這樣回答了斐理伯:「我們相處了這麼久,你還不認識我麼?凡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可以說:把父顯示給我們呢?難道你不相信我在父內,父在我內嗎?」。換言之,耶穌除了是道路之外,也是目的地。祂既是(通往)真理、生命的那條道路,也是真理和生命本身。

這看似很陌生,但其實卻具有深厚的猶太信仰傳統中的智慧文學根基。古以色列的智慧傳統,專注於人如何生活才能得到幸福。一個人要不就選擇那通向生命的智者之道(即真理之道),要不就選擇那通向死亡的邪惡之道。耶穌既已說明了祂與父是一體,那麼我們就不難明白祂說自己是通往父之路的原由了。基督徒就是要遵守耶穌的教導,並相信這生活之道將引領我們「到父那裡」。

儘管《宗》開首是過於簡單地描寫初期教會(在物質上)的無憂生活──教會所有人如摯友般把一切共享,使得當中無人匱乏(見2:42-47; 4:32-35),但隨著團體日漸壯大,在說希伯來語和說希臘語的人之間,卻因日常食物的分配而鬧不和。十二宗徒於是要求整個團體選出七位充滿智慧和聖神的人來主管日常事務,好讓宗徒們可專務祈禱和為聖言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傳統上稱這段敘述為「選立執事(deacon)」,但《宗》從沒稱此七人為執事。而伯多祿在第2節中提到此七人的任務:diakonein trapezais(= to serve tables),似乎意指「主管食物分配」(中譯有:料理飲食、操管飲食)。此外,除斯德望和斐理伯外,《宗》再沒提及其他人。然而,斯德望是因為他的奇能和宣講而殉道的,《宗》也沒有提及他有任何團體內部的物品分配工作;至於斐理伯,卻被稱為「傳福音者」,而他的四位女兒則是能說預言的貞女(21:7-10)。

無論如何,我們都明白,執事聖秩的由來和發展在歷史中是相當複雜的。但至少,今天讀到的《宗》讓我們窺探得到,在基督信仰的大家庭擴展時,為因應不同背景的人的需要而作出相應的架構發展。而這發展,是需要經由本來正在鬧不和的整個團體所參與並接受的。

身為「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邦國、天主的子民」的一份子,我們既要信靠那祂在父內而父又在祂內的基石,學習祂內為徒洗腳、為友捨生的精神,而且在團體發展時難以避免的紛爭中求同存異,彼此溝通,尋找讓團體一起繼續前行的方法,讓人們看見我們是被召叫從黑暗中進入祂奇妙光明的子民。

插圖:聖伯多祿祝聖斯德望為執事(1447-49年間)。安祖歷高(Fra Angelico;率於1455年)。梵蒂岡城尼各老小堂(Cappella Niccolina)壁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