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朝聖筆記2018】
梁展熙
相傳約但的聖格拉斯莫(Γεράσιμος ἐν Ιορδάν;音:Gerasimos en Iordan),一位活於第五世紀的聖人,曾這樣說過:「記錄耶穌生平的,有五部福音。有四部你可以在書本(指《聖經》)中找到。而另有一部,你可在那他們稱為神聖的土地中找到」。傳說,他又補充道:「假若你讀第五部福音的話,那四部福音的世界就會為你打開」。
第一天上午:聖墓大殿
到了傍晚,因為是預備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天, 來了一個阿黎瑪特雅人若瑟,他是一位顯貴的議員,也是期待天國的人。他大膽地進見比拉多,要求耶穌的遺體。 比拉多驚異耶穌已經死了,遂叫百夫長來,問他耶穌是否已死。 既從百夫長口中得了實情,就把屍體賜給了若瑟。 若瑟買了殮布,把耶穌卸下來,用殮布裹好,把他安放在巖石中鑿成的墳墓裏;然後把一塊石頭滾到墳墓門口。 那時,瑪利亞瑪達肋納和若瑟的母親瑪利亞,留心觀看安放耶穌的地方。(谷15:42-47)
聖墓教堂是在第四世紀時,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在聖地找到一系列據說與耶穌生平有關的地點後,要求她兒子籌備的大型聖堂建造計劃中的主要部分,也是現存的唯一一座。然而,不難想像,經過一千七百多年的時光,今天的聖墓教堂的外貌,已迥異於君士坦丁大帝最初的設計。幸運的是,一座位於羅馬的,建於第五世紀的聖堂 Santa Pudenziana,卻現存至今;更重要的是,這座聖堂的半圓頂堂(apse)上方的壁畫,就是以當時的耶路撒冷為背景:
畫中耶穌右上方的圓形建築物(及相連的部分),就是當時的聖墓教堂:
雖說壁畫未能完全準確地描繪當時的聖墓教堂外貌,但至少能夠讓我們體味到當時教堂設計的一個大概。
地點
大家到達聖墓大殿時,第一個問題也許會是:耶穌受刑和安葬之地,不是在城牆外的嗎?怎麼我們竟然在耶路撒冷舊城區的市中心呢?
其實,今天人們所稱的耶路撒冷舊城區(Old City of Jerusalem),對耶路撒冷來說,一點也不舊。這舊城區的範圍,指的是耶路撒冷舊城牆所圍著保護的地方。不過,這城牆對耶路撒冷來說一點也不舊。它其實是由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的蘇丹 蘇萊曼一世(Suleiman the Magnificent)於十六世紀初(1535–42年)建成的。如下圖所示,耶穌時代的耶路撒冷城,範圍是圖中粉紅色的區域,而哥爾哥達(Golgotha),是在當時的城牆外的。
圖片來源:聖經考古雙月刊(Biblical Archeological Review)網頁 |
簡史
由君士坦丁於335年建成的聖墓教堂,由幾大部分組成。下圖乃這座教堂的平面圖,向上的方向為北位。聖堂出入口在耶城南北大街(Cardo Maximus)的左側(西邊)。日常的禮儀,在經前庭(atrium 〔triportico〕)而進的大殿(basilica;此處指建築風格)中舉行。順帶一提,這聖堂是向西的。繼而走過天井(courtyard;或稱:中庭)後,朝聖者可見一圓形建築物,稱為「圓廳」(Rotunda)。圓廳正中即為耶穌墓穴所在。在圓廳的北方,則是耶路撒冷宗主教的寓所(Patriachate)。
一千七百年間,聖地經過多個勢力的爭奪,今天的聖墓教堂,與君士坦丁當時的設計相去甚遠。君士坦丁大帝死後,巴勒斯坦地區屬東羅馬帝國(或稱:拜占廷帝國)所有。到第六世紀初,這地區有一段短時間落入波斯之中。及至第七世紀起,穆斯林取下了巴勒斯坦地區。但他們對其他宗教相對包容。有數百年時間,各宗教尚且能和平共存。到千年的交接期,有一位對自己的宗教過份狂熱的穆斯林哈里發 Al-Hakim 突然下令,要把統治範圍內的所有其他宗教的建築物全數夷平。聖墓教堂也不能倖免。在1005年,整座聖墓教堂被夷為平地,只剩下圓廳的幾條柱子。這事件也是後來十字軍東征發起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在重奪聖地後,重建聖墓大殿。現時的聖墓大殿,主體部分就是由十字軍在1099年奪回聖地後所重建。如下面的平面圖所示,今天聖墓大殿的規模,大約只剩君士坦丁時期的一半左右。
與君士坦丁第四世紀的聖墓教堂比較,我們會發現十字軍第十二世紀重建的聖墓大殿有許多在新增的小堂以紀念耶穌苦難和復活期間的事跡。
大門及前庭
聖墓大殿前庭及入口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在經過過耶路撒冷舊城區的露天市集,朝聖者走著走著不期然就會發現自己已到達聖墓教堂的入口。在一個四周都被建築物圍繞的前庭,我們可見到十字軍東征時代的教堂立面,下面有左右兩個入口,右邊的早已被磚封住而只有左邊可供出入;上層有兩扇以蔬菜為主題裝飾的半圓拱形頂窗。
左右兩扇門上的半圓形部分都有圖案:右門上的馬賽克是童貞瑪利亞,在左門我們仍可見由名貴雲石所製的花磚飾面(opus sectile)。十字軍成員在完成這正立面,將之與左方的鐘樓相連。今天的鐘樓,只是原本高度的一半,因為在1545年的一次坍塌,鐘樓的上層從此消逝。
從相片可見,現時入口門楣上是甚麼也沒有的。但其實門楣上原本是有石雕的,但在1927年的一場地震之後,為好好保存,當局決定把石雕移送到以色列的 Rockefeller 博物館收藏。左門(即現時的入口)的門楣的雕刻,是耶穌受難前所發生的事:
左門門楣石雕左上角(復活拉匝祿〔部分〕) |
左門門楣石雕正中 左方主題為:復活拉匝祿(圖中瑪爾大和瑪利亞正在哀求耶穌) / 右方:(多半是)耶穌榮進耶路撒冷 |
左門門楣石雕左側 左方主題不明 / 右方:最後晚餐 |
右門門楣上的圖案,大概象徵人被罪惡纏身的慘況 四幅圖片來源 |
我們還可從舊照片中看到入口連門楣石雕的原來面貌:
圖片來源 |
從上圖可見,在入口右方有一道露天的樓梯。拾級而上便可到達一個有圓拱頂的建築物。這原本是從外面直接通到加爾爾略山的入口。後來,它就被改為一座屬法蘭克人的小聖堂,屬拉丁禮,並獻於七苦聖母。在樓梯的旁邊,我們還可看到原本用來支撐由十字軍所建的拱廊的支柱。1244年,在花剌子模帝國的命令下,這批柱被移走並送往麥加市(Mecca)作為禮物。
在前庭的東西兩旁,是進入希臘東正教、亞美尼亞教以及埃塞俄比亞小堂的入口。至於進入聖殿聖所的唯一入口的鑰匙,自第十二世紀薩拉丁(Saladin)起已交由兩個穆斯林家族保管:Judeh和Nuseibeh。這傳統在他們家族代代相傳,每天早晚他們都執行開啟和關閉聖堂入口的儀式。
大家如果細心的話,可以留到在聖墓大殿入口正立面右上方的窗前有一木梯,稱為「不能動的木梯」。這木梯其實是1830年代維修工人留下來的。這木梯一直留在原處,沒有被取下來,是因為任何一個宗派的人,在沒有得到有份使用大殿的其他宗派一致同意之前,不得擅自移動各宗派所屬區域以外的大殿公共區域中的任何物品。更好說,這木梯之所以不能動,是象徵著各宗派都尊重「維持現狀條款」(the Status Quo;見下文)。故此木梯又有中譯為「現狀梯子」。
在進入聖堂前,值得留意一下的是,聖堂正立面前,分別位於左右兩方的鐘樓及法蘭克人小堂。
不動木梯(Immovable Ladder)
大家如果細心的話,可以留到在聖墓大殿入口正立面右上方的窗前有一木梯,稱為「不能動的木梯」。這木梯其實是1830年代維修工人留下來的。這木梯一直留在原處,沒有被取下來,是因為任何一個宗派的人,在沒有得到有份使用大殿的其他宗派一致同意之前,不得擅自移動各宗派所屬區域以外的大殿公共區域中的任何物品。更好說,這木梯之所以不能動,是象徵著各宗派都尊重「維持現狀條款」(the Status Quo;見下文)。故此木梯又有中譯為「現狀梯子」。
在進入聖堂前,值得留意一下的是,聖堂正立面前,分別位於左右兩方的鐘樓及法蘭克人小堂。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鐘樓
在完成正立面之後,十字軍於1172年在左方豎立了一座鐘塔。
在1545年的倒塌後,本來29米高的鐘樓的華麗已不復再。鐘樓製造商的商號卻仍然存在:Jordanis me fecit(拉。即:約但製造了我)。
薩拉丁在1187年進入耶路撒冷,然竹女人戈水把報時的十八座大鐘熔掉。現時的鐘是十九世紀時補上的。
法蘭克人小堂(Chapel of the Franks)
正立面外右邊的樓梯會帶我們到一所獻給痛苦聖母(Our Lady of Sorrows)的小堂。此小堂又名為法蘭克人小堂。這小堂曾經是直通加爾額略的通路,好讓中世紀時代的朝聖者在聖墓大殿關門時,甚或他們付不起入場費時,仍能滿全他們的誓願並得到大赦。在小堂下有所祈禱室(oratory),是獻於埃及的聖瑪利亞。
東--南耳室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 「加爾瓦略」(英:Calvary;葡:Calvário)還是「哥爾哥達」(Golgotha;Gólgota)?
在天主教的中譯裏都有用這兩個名字來稱呼耶穌受難的地點。難道耶穌曾在不同的地方受過不同的難?非也。其實兩個名字所指的都是同一處地方,只是來源語言不同以致有兩個不同的音譯地名而已。哥爾哥達(Golgotha),來自該地方的阿拉美語地名(ܓܓܘܠܬܐ=Gagultâ)的希臘音譯(Γολγοθᾶς=Golgothas)。至於加爾瓦略,則是來自拉丁語。在《瑪竇》和《馬爾谷》兩部福音中,都有為讀者解釋「哥爾哥達」(Gagultâ)一字的字義:
他們將耶穌帶到哥耳哥達地方,解說「髑髏」的地方。(谷15:22)
〔他們〕到了一個名哥耳哥達的地方,即稱為「髑髏」的地方⋯⋯(瑪27:33)「髑髏的地方」,在兩部福音的希臘原文中作「Κρανίου Τόπος」,成書於第四世紀的《拉丁通行本》譯作:「Calvariæ Locus」。拉丁語「calvaria」本義是「頭蓋骨」,但中文習慣上直接取其音譯,則生成了「加爾瓦略」這別稱。
通往哥爾哥達的樓梯(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在入口右方有一道相當斜的樓梯,通往哥爾哥達『山』。
入口拱型門框上以拉丁語刻著《若19:17-18a》:Et bajulans sibi crucem exivit in eum, qui dicitur Calvariae locum, hebraice autem Golgotha : ubi crucifixerunt eum. 〔祂自己背著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名叫「髑髏」的地方, 希伯來話叫「哥耳哥達」, 他們就在那裏把他釘在十字架上〕。
十架豎立其上的石塊,現高五米。我們仍可透過玻璃觀看。十字軍成員於其上建造了支撐面(即小堂地區),並將之分成兩個小堂。右手邊的是「釘十字架堂」,屬拉丁禮。耶路撒冷苦路的第十處「耶穌被剝去衣服」和第十一處「耶穌被釘十字架」都在此舉行。左手邊的是「加爾額略堂」,屬希臘東正教。在裏面信友可以跪在祭台前,穿過一隻銀碟,用手觸摸耶穌十架所插的石頭。苦路第十二處「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在這小堂裏舉行,至於第十二處即在痛苦聖母祭台前進行。
哥爾哥達樓梯口上的刻字(圖片來源) |
入口拱型門框上以拉丁語刻著《若19:17-18a》:Et bajulans sibi crucem exivit in eum, qui dicitur Calvariae locum, hebraice autem Golgotha : ubi crucifixerunt eum. 〔祂自己背著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名叫「髑髏」的地方, 希伯來話叫「哥耳哥達」, 他們就在那裏把他釘在十字架上〕。
十架豎立其上的石塊,現高五米。我們仍可透過玻璃觀看。十字軍成員於其上建造了支撐面(即小堂地區),並將之分成兩個小堂。右手邊的是「釘十字架堂」,屬拉丁禮。耶路撒冷苦路的第十處「耶穌被剝去衣服」和第十一處「耶穌被釘十字架」都在此舉行。左手邊的是「加爾額略堂」,屬希臘東正教。在裏面信友可以跪在祭台前,穿過一隻銀碟,用手觸摸耶穌十架所插的石頭。苦路第十二處「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在這小堂裏舉行,至於第十二處即在痛苦聖母祭台前進行。
在加爾瓦略小堂底下,另有一座獻於亞當--人類始組--的小堂。裏面曾葬有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領袖之一:布永的戈弗雷(Godfrey de Bouillon),以及隨後建立的耶路撒冷(十字軍)王國首位國王鮑德溫一世(Baldwin I),但他們的墳墓後來在1808年希臘東正教會重修聖墓大殿時被破壞了。不過,至少古耶路撒冷的不少傳統被保留下來了:在連著亞當小堂的弧形走廊中(ambulatory)中置有「〔耶穌被〕嘲弄小堂」(Chapel of Derision)、「分外衣小堂」(Chapel of the Division of the Holy Robes),以及「聖朗基努斯小堂」(Chapel of St. Longinus),最後是耶穌的囚室。在這細小囚室的入口上,十字軍人們繪畫了並不平常的達尼爾在獅穴中的神視。
甫進入聖墓教堂便可看到的傅油石(Stone of the Anointing),最早紀錄是由朝聖者克里哥度(Riccoldo da Monte Croce)於1288年寫下的。此石所紀念的,是為耶穌那已失去生命的身體傅油的一幕。在石後的牆上,是以現代馬賽克來描繪耶穌從十架下被取下來、被灑上香油,以及被安放在阿黎瑪特雅人若瑟的新墓塚中這幾幕。
按各福音所載,有幾位婦女一直遠遠的尾隨耶穌。因此,在離傅油石不遠,向著「復活圓堂」(Anastasis)的方向,有個小華蓋(canopy),其下方就有個「三位瑪利亞紀念像」。此像前有一塊亞美尼亞風格的十架馬賽克。這馬賽克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出品。
按各福音所載,有幾位婦女一直遠遠的尾隨耶穌。因此,在離傅油石不遠,向著「復活圓堂」(Anastasis)的方向,有個小華蓋(canopy),其下方就有個「三位瑪利亞紀念像」。此像前有一塊亞美尼亞風格的十架馬賽克。這馬賽克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出品。
釘十字架小堂(Chapel of Crucifixion)
於是比拉多把耶穌交給他們去釘死。他們就把耶穌帶去了。 耶穌自己背著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名叫「髑髏」的地方,希伯來話叫「哥耳哥達」, 他們就在那裏把他釘在十字架上,同他一起另有兩個人: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耶穌在中間。(若 19:16-18)此小堂現屬方濟各管理。銀灰色的銅製祭台是托斯卡納大公(Grand Duke of Tuscany) 梅迪齊家族的弗定能度(Ferdinando de’ Medici)於1588年所獻的。
耶穌升天馬賽克(十二世紀)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小堂中絕大部分的裝飾和馬賽克都只是上世紀的修復之作。唯一更古老的是拱形天花上繪畫著耶穌升天的馬賽克。那是來自十二世紀的。
如上所述,耶路撒冷苦路的第十處(小堂中)和第十一處(小堂祭台)都位於這小堂中:
耶路撒冷苦路第十處(圖片來源) |
耶路撒冷苦路第十一處(圖片來源) |
來自曾經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對我們來說也值得一提的是,兩個小堂之間的痛苦之母(小)祭台(耶路撒冷苦路第十三處)上的痛苦聖母像,是葡后瑪利亞一世(Maria de Braganza)在1778年獻予聖墓大殿的。
「至於妳,要有一把利劍刺透妳的心靈──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路2:35)
圖中左:加爾瓦略小堂;圖正中:痛苦聖母(小祭台);圖中右:被釘十架小堂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葡后瑪利亞一世所贈之痛苦聖母像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加爾瓦略小堂
這時,大約已是第六時辰,遍地都昏暗了,直到第九時辰。太陽失去了光,聖所的帳幔從中間裂開,耶穌大聲呼喊說:「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托在你手中」。說完這話,便了氣。(路 23:44-46)
加爾瓦略小堂祭台(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這小堂位於傳說耶穌被釘的十架所插立的石塊上。透過祭台兩旁的玻璃,朝聖者可親眼看到這塊大石。朝聖者更可透過祭台下的小銀盤上的洞口親手觸摸這塊石頭:
可讓信友觸摸石塊的小銀盤(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這小堂是古時以聖地朝聖來起誓的朝聖者滿出誓言的地方。現時此小堂屬希臘東正教管理。
亞當小堂
耶穌答說:「巴爾多祿茂,我所喜愛的,你真有福,因為你看見了這奧秘。現在,無論你問我甚麼,我都會將一切告訴你。因為當我從十架上消逝時,我下到了陰府,為叫我可把亞當及其餘與他一起的帶上來,按著總領天使彌額爾的懇求」(經外經典《巴爾多祿茂福音》)
亞當小堂(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在加爾瓦略小堂正下方的,是亞當小堂,是聖墓教堂裏最古老的其中一所小堂之一。在耳堂牆壁上(祭台正上方偏右),我們可看到石中有裂痕,而按早期基督徒傳統,這裂痕由是耶穌死的一刻的地震所造成的。
「看,聖所的帳幔,從上到下分裂為二,大地震動,岩石崩裂, 墳墓自開,許多長眠的聖者的身體復活了」(瑪27:51-52)。
以燈光顯示石牆上的裂痕 |
傳說這裂痕讓基督的血流進去,並因而救贖了人們以為一直被葬於此的亞當。對初期基督徒來說,這就是「哥爾哥達」-- 髑髏之地(the place of the skull)--這地名的由來。這傳說啟發了後來的十字架聖像畫,畫家們通常會在十架腳下畫一道血流和一個頭骨,有時也會把兩者畫在一個小洞穴之內。東方禮的聖像畫例子有:
十三世紀末繪於君士坦丁堡的十架聖像畫。現藏於德國柏林 Bode 博物館中的拜占廷藝術館 |
十四世紀二十年代在今俄羅斯謝吉爾耶夫鎮(Sergiev Posad)緮成的十架聖像畫 |
西方畫家則如見 Fra Angelico 於 1442年繪成的《釘十架》(現藏於:佛羅倫斯 Museo di San Marco dell'Angelico ):
順帶一提,十字軍時代所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的幾位十字軍皇帝都曾葬於哥爾哥達兩小堂的兩邊出入口。但這些墓棺都在1810年希臘教會重修聖墓大殿時移走了。
傅油石
「此時,他們用香料和末約,以一塊沒人用過的新布包裹了祂。」(經外經典《加瑪里耳福音》)
在一進入聖墓教堂時,前方地上就擺著「傅油石」,以紀念尼苛德摩和阿黎瑪特雅人若瑟處理好耶穌的遺體而入土為安。
在此處放一塊紀念耶穌遺體傅油石板的做法,始於第十二世紀(另有說十四世紀)。至於現時這塊傅油石,紀錄最早可追溯到1810年。
在此處放一塊紀念耶穌遺體傅油石板的做法,始於第十二世紀(另有說十四世紀)。至於現時這塊傅油石,紀錄最早可追溯到1810年。
牆上的馬賽克(1991年裝上的)繪畫了「耶穌被放下十架」、「在石上為耶穌遺體傅油」,以及「安放耶穌入墓」三幕:
牆上馬賽克全圖 |
馬賽克(一):耶穌被放下十架 〔圖片來源〕 |
馬賽克(二):在石上為耶穌遺體傅油 〔圖片來源〕 |
馬賽克(三):安放耶穌入墓 〔圖片來源〕 |
復活堂(Anastasis;或:君士坦丁圓廳=Constantinian Rotunda)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如上圖所示,在東南耳堂的左上方,就是「復活堂」(淺綠色的範圍)。事實上,希臘教會是把整個聖墓大殿稱為「Anastasis」(復活大教堂)的。復活堂也有四大重點,即下圖在正中成一直線者:
復活堂(Anastasis)之名,取意耶穌復活之處。別稱「圓廳」(Rotunda),自然是取自其形狀。復活堂中置有墓陵(Edicule;拉丁語:aedicula「小屋」),並以圓拱頂蓋之。復活堂在較早前修復,工作於1997年完成。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此小堂的名稱「Anastasis」,希臘語的本義就是「復活」(resurrection)。它的現貌最古老,幾乎與君士坦丁時代的設計沒有兩樣。最大的分別是,經過多個世紀的修復,此小堂原有採自然光的窗戶已遭封閉;另外,在十字軍重建聖墓教堂時,在原本一層過的建築之上加建圍著牆壁的瞭望小閣層(mezzanine)。至於整個圓聽的外牆,則是最古老的,是來自第四世紀君士坦丁當時的建築。
如上所述,此堂有四大重點。在進來後從右到左,它們分別是:墓陵、天使小堂、墓室、阿黎瑪特雅人若瑟之墓。
墓陵(Edicule of the Tomb)
〔阿黎瑪特雅的富人〕若瑟領了耶穌的遺體,就用潔白的殮布將衪包好, 安放在為自己於岩石間所鑿的新墓穴內;並把一塊大石頭滾到墓口,就走了。(瑪27:59-60)
聖墓陵(俯瞰景) |
其實,墓陵的結構並不完全穩定。因此,早在英國託管巴勒斯坦的時代(1920-1948年間),當局就在墓陵四周加裝鋼條,暫保安全。
現時,墓陵由希臘東正教會管理。每天早上四時半至七時四十五分之間,有拉丁禮彌撒舉行。
另外,依附於墓陵正後方的小堂,屬埃及科普特禮教會:
走入聖墓陵後,我們就進到天使小堂。這是為紀念當婦女們在安息日翌日清晨到達墓穴時所遇見的白衣男子,並從他口中得知基督復活的消息。
在這大約150(平方)呎(3.5米 x 4米)的細小空間中,放著「天使之石」(The Angel's Stone),相傳是當年用來封住墓穴的石塊的遺骸。現存的只是石的底部,其餘部分於主曆1009年隨小堂被毀。
現時,墓陵由希臘東正教會管理。每天早上四時半至七時四十五分之間,有拉丁禮彌撒舉行。
另外,依附於墓陵正後方的小堂,屬埃及科普特禮教會: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天使小堂
她們進了墳墓,看見一個少年人,坐在右邊,穿著白衣,就非常驚恐。(谷16:5)
走入聖墓陵後,我們就進到天使小堂。這是為紀念當婦女們在安息日翌日清晨到達墓穴時所遇見的白衣男子,並從他口中得知基督復活的消息。
在這大約150(平方)呎(3.5米 x 4米)的細小空間中,放著「天使之石」(The Angel's Stone),相傳是當年用來封住墓穴的石塊的遺骸。現存的只是石的底部,其餘部分於主曆1009年隨小堂被毀。
天使之石(The Angel's Stone) |
耶穌墓室
不要驚惶!你們尋找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納匝肋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裏了;請看安放過他的地方!(谷16:6)
再走進去,就是墓室。耶穌遺體曾安放其上的石板(紅布覆蓋處前下方)就在墓室的右方。鋪於其上的大理石是中世紀時期裝上的。
紅布上寫著希臘文,意思是:基督復活了。
石塊上方,擺放著繪有耶穌復活克勝死亡的銀製浮雕和畫像(下圖:除蠟燭外沒有任何飾物):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託管人網頁 |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阿黎瑪特雅人若瑟之墓
「有一個人名叫若瑟,是一個議員,又是一個善良公正的人。 他原是猶太阿黎瑪特雅城人,一向期待天主的國;他沒有贊同其他人的計謀和作為。」(路23:50-51)
在復活圖廳的西方盡頭,有個漆黑一片而且空洞破爛的小房室。這就是人稱「敘利亞人的小堂」。敘利亞東正教已喪失了她在聖墓教堂中的大部分權益。敘利亞教會與亞美尼亞教會之間的衝突,是這房室日久失修的主因。
牆上有條小道,可通往相傳是阿黎瑪特雅人若瑟之墓。有傳統說:他把自己的墓室給了耶穌,自己又不想葬在那裏,猶太公議會因而把他放在這墓室中。雖然考古學家能夠檢定的,只是這兩個墓穴都屬第一世紀。但這墓室的發現,至少肯定了這地區的確曾作埋葬之用。現在,敘利亞東正教都主教每主日都會在這室中為這宗派的信友舉行感恩祭。
在復活圓廳的(西)北面,就是紀念基督復活喜訊得以宣告的地方。
根據三部對觀福音,婦女們是這宣告的首批見證人。當時,她們走到墓穴那裏,為了要替主的遺體傅油。但她們到達時,卻發現封墓的石塊已被滾開,並有一位衣服發光的使者在那裏告訴她們說:「祂不在這裏,祂已復活了。」
另外,就如《若望福音》作者告訴我們,瑪利亞・瑪達肋納(即:〔來自〕瑪達拉的瑪利亞)是與復活後而仍未升往天父那裏的耶穌見面的第一人。基督就把宣告祂已復活的重任交託給她。
走過復活圓堂的排柱,就是這屬方濟會管理的部分。右手邊的祭台是獻於瑪利亞・瑪達肋納與耶穌的相遇。在這小堂中紀念福音中的這一幕,是從1719年才開始的,此前這一幕是在聖墓陵前紀念的。這裏也常有方濟會神父與朝聖者交談,並聽告解。
在祭台上方有座現代的銅像,描繪瑪達肋納與她的主的相遇。這是方濟會士 Andrea Martini 的作品。
地上的黑白石的排法,是複製自十一世紀的設計,用來指出他們相遇時耶穌(由光線所圍繞的一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三重同心圓;見上圖)各自所站的位置。
再往前走就是耶穌向祂母親顯現的拉丁禮小堂。這一幕並未收在各福音中,但卻藉這小堂代代相傳。耶穌受鞭刑的圓柱也保存在這小堂中。這小堂也是聖墓大殿中的聖體小堂,平時讓教友明供聖體。
在拜占廷帝國的君士坦丁九士於第十一世紀修繕聖墓教堂時,這所小堂經已存在。及至1980年代,方濟會士再行修復。現在這所小堂的十四處苦路為現代銅像,由方濟會神父 Andrea Martini 所製。
祭台右方的是耶穌受鞭刑時用的柱,是紅色的斑岩柱,多個世紀以來一直在耶路撒冷的晚餐廳中受拉丁禮信友敬禮。在1553年,Custos Boniface of Ragusa 神父將之移到此處。
另外,每天下午四時,由方濟會士主持,巡遍聖墓大殿中主要朝聖點的遊行,就是以這小堂為起始和終點的。遊行時的祈禱與歌詠皆用拉丁語。
順帶一提,在這小堂的祭衣房中藏有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領軍、耶路撒冷王國首任國王的兄長戈弗雷(法:Godefroy de Bouillon;英:Godfrey of Bouillon)的佩劍和踢馬刺:
往內走(上地圖中最右手邊的紅點),有五條與別不同的柱子,外形較細而且表面較為粗糙,合起來就是人們所稱的「童貞(瑪利亞)拱門」(Arches of the Virgin),是用來紀念聖母數次到訪聖子之墓的。十字軍們應該認為這傳統說法是真確無誤的,因為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整個三合門廊(Triportico)結構他們唯一保留下來的部分。
這區域的後方,是在這聖堂服務的神父的寓所,一所方濟會的修院。
在東--南耳堂的半圓走廊中,有一道樓梯會引領我們向下走到一所獻給聖海倫娜的小堂。樓梯兩旁的石牆上,佈滿了細小的十字架。這些是多個世紀以來亞美尼亞基督徒朝聖者所留下來的,以證明他們對十架的敬禮。
話說在主曆327年,皇太后海倫娜,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朝聖來到了耶路撒冷,並希望尋找十字聖木。根據歷史著述,她在一個古洞中發現了三個十字木頭和一些釘(其中一口釘後來被鑲嵌在鐵冠上,現存於意大利蒙扎主教座堂(the Cathedral of Monza);另一口現存放於米蘭主教座堂;另有一口釘在羅馬)。她又發現了罪狀牌(一部分保存在羅馬,在聖十字架堂(Church of the Santa Croce)中)。三份十字木頭中,其中一份能顯神蹟,由此可知其為十字真木。
在祭台左方有一道門,通往仍在考古發掘的場所(不對外開放)。考古學家在其中發掘出一個地下室,牆上畫有以下圖案:
圖中有一隻小船,船下方刻有拉丁語:「Domine Ivimus」,大概來自聖詠121[122]:1:「laetatus sum in his quae dicta sunt mihi in domum Domini ibimus」(我喜歡,因為有人向我說:我們要走進上主的聖殿!)。
小堂現狀在十二世紀已成形,現屬亞美尼亞教會。按歷史資料和考古發現確認,這堂早在君士坦丁大帝的建築計劃中已有使用。小堂有亞美尼亞式的吊燈裝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小堂的圓拱頂(見上圖)。這就是從屋頂看,那圓拱頂的外貌。細心的各位有否發現,在聖墓大殿的屋頂上怎有房舍(在拱頂後方)?其實,這裏就是埃及科普特教會的 Deir es-Sultan 修院。他們就是住在聖墓大殿屋頂上的。
在亞美尼亞禮的聖海倫娜堂下一層的,也是整個聖墓大殿最深的地方,是尋得聖木堂(Chapel of the Finding of the Cross)。祭台後方有個聖海倫娜手持十架真木的塑像,是由奧大利大公馬西米連諾(1832-1876年;後來成了墨西哥國王)送贈。留意歷代朝聖者所刻的十字:
雖然這小堂是在第十二世紀才開鑿出來,但小堂(當我們面對祭台時)左右兩道牆,乃第四世紀的聖墓教堂中殿(nave)的地基。每年五月七日,這小堂都會慶祝發現聖十字架,儀式中有方濟會神父在遊行中把基督十架的聖髑放在發現聖架之處,該處有鐵欄圍著(見上圖右方;詳見下圖)。
小堂牆上隱約保留了十二世紀的壁畫(見下圖)。另外,牆上用的水泥,有大量的灰土成份,是耶穌時代常見的,由此可以推斷,這地下洞穴也很可能屬於那個時代。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託管人網頁 |
牆上有條小道,可通往相傳是阿黎瑪特雅人若瑟之墓。有傳統說:他把自己的墓室給了耶穌,自己又不想葬在那裏,猶太公議會因而把他放在這墓室中。雖然考古學家能夠檢定的,只是這兩個墓穴都屬第一世紀。但這墓室的發現,至少肯定了這地區的確曾作埋葬之用。現在,敘利亞東正教都主教每主日都會在這室中為這宗派的信友舉行感恩祭。
基督復活後的顯現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根據三部對觀福音,婦女們是這宣告的首批見證人。當時,她們走到墓穴那裏,為了要替主的遺體傅油。但她們到達時,卻發現封墓的石塊已被滾開,並有一位衣服發光的使者在那裏告訴她們說:「祂不在這裏,祂已復活了。」
另外,就如《若望福音》作者告訴我們,瑪利亞・瑪達肋納(即:〔來自〕瑪達拉的瑪利亞)是與復活後而仍未升往天父那裏的耶穌見面的第一人。基督就把宣告祂已復活的重任交託給她。
瑪利亞・瑪達肋納小堂
耶穌給她說:「瑪利亞!」她便轉身用希伯來話對他說:「辣步尼!」就是說「師傅。」(若20:16)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地上的黑白石的排法,是複製自十一世紀的設計,用來指出他們相遇時耶穌(由光線所圍繞的一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三重同心圓;見上圖)各自所站的位置。
耶穌向聖母顯現小堂
「然後,耶穌對瑪利亞說:『妳已流了足夠多的淚了。被釘死的那位現正活在,和妳說話,並安撫妳。祂就是妳在尋找的那位,祂正身穿天國般的紫色。妳尋找祂墳的那位,已粉碎了那些銅門,從地獄裏解放了囚徒』。」(經外經典《加米里耳福音》)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在拜占廷帝國的君士坦丁九士於第十一世紀修繕聖墓教堂時,這所小堂經已存在。及至1980年代,方濟會士再行修復。現在這所小堂的十四處苦路為現代銅像,由方濟會神父 Andrea Martini 所製。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另外,每天下午四時,由方濟會士主持,巡遍聖墓大殿中主要朝聖點的遊行,就是以這小堂為起始和終點的。遊行時的祈禱與歌詠皆用拉丁語。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順帶一提,在這小堂的祭衣房中藏有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領軍、耶路撒冷王國首任國王的兄長戈弗雷(法:Godefroy de Bouillon;英:Godfrey of Bouillon)的佩劍和踢馬刺:
圖片來源 |
童貞(瑪利亞)拱門
往內走(上地圖中最右手邊的紅點),有五條與別不同的柱子,外形較細而且表面較為粗糙,合起來就是人們所稱的「童貞(瑪利亞)拱門」(Arches of the Virgin),是用來紀念聖母數次到訪聖子之墓的。十字軍們應該認為這傳統說法是真確無誤的,因為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整個三合門廊(Triportico)結構他們唯一保留下來的部分。
這區域的後方,是在這聖堂服務的神父的寓所,一所方濟會的修院。
尋得十架真木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聖海倫娜小堂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話說在主曆327年,皇太后海倫娜,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朝聖來到了耶路撒冷,並希望尋找十字聖木。根據歷史著述,她在一個古洞中發現了三個十字木頭和一些釘(其中一口釘後來被鑲嵌在鐵冠上,現存於意大利蒙扎主教座堂(the Cathedral of Monza);另一口現存放於米蘭主教座堂;另有一口釘在羅馬)。她又發現了罪狀牌(一部分保存在羅馬,在聖十字架堂(Church of the Santa Croce)中)。三份十字木頭中,其中一份能顯神蹟,由此可知其為十字真木。
在祭台左方有一道門,通往仍在考古發掘的場所(不對外開放)。考古學家在其中發掘出一個地下室,牆上畫有以下圖案:
圖片來源 |
圖中有一隻小船,船下方刻有拉丁語:「Domine Ivimus」,大概來自聖詠121[122]:1:「laetatus sum in his quae dicta sunt mihi in domum Domini ibimus」(我喜歡,因為有人向我說:我們要走進上主的聖殿!)。
小堂現狀在十二世紀已成形,現屬亞美尼亞教會。按歷史資料和考古發現確認,這堂早在君士坦丁大帝的建築計劃中已有使用。小堂有亞美尼亞式的吊燈裝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小堂的圓拱頂(見上圖)。這就是從屋頂看,那圓拱頂的外貌。細心的各位有否發現,在聖墓大殿的屋頂上怎有房舍(在拱頂後方)?其實,這裏就是埃及科普特教會的 Deir es-Sultan 修院。他們就是住在聖墓大殿屋頂上的。
尋得聖木堂(Chapel of the Finding of the Cross)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在亞美尼亞禮的聖海倫娜堂下一層的,也是整個聖墓大殿最深的地方,是尋得聖木堂(Chapel of the Finding of the Cross)。祭台後方有個聖海倫娜手持十架真木的塑像,是由奧大利大公馬西米連諾(1832-1876年;後來成了墨西哥國王)送贈。留意歷代朝聖者所刻的十字: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小堂牆上隱約保留了十二世紀的壁畫(見下圖)。另外,牆上用的水泥,有大量的灰土成份,是耶穌時代常見的,由此可以推斷,這地下洞穴也很可能屬於那個時代。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東正教堂(Katholikon)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上圖中淺黃色處(即圓廳或復活堂正右方),即為聖墓大殿中的東正教堂。這裏原是由十字軍為當時管理聖墓大殿的奧斯定會士所設的司鐸詠禱區(Choir of the Canons)。現屬東正教所管理。代表希臘東正教會負責照顧聖墓大殿,並在這東正教堂中舉行他們絕大部分禮儀的,是聖墓大殿兄弟會。這兄弟會由希臘東正教修士們所組成,並由希臘東正教耶路撒次宗主教所主持。
東正教堂天花有圓拱頂,頂中央的被歷來屬東正教的主教們及耶路撒冷宗主教們的全能基督(Christ Pantocrator)馬賽克是近期的作品。圓拱頂下四角繪有四位聖史的圖像。
東正教堂的背面,是一堵聖像畫牆(iconostasis)。這牆被一系列紅色大理石柱和圓拱而分成數欄,當中放著一些傳統的希臘東正教聖像畫。在兩邊放著兩個宗主教座,分別專留予安提約基亞和耶路撒冷宗主教的座位。
在這小堂中,有個粉紅色大理石盆,盆內裝一塊圓石,石上刻有一個十字。這整個大理石盆被稱為「Omphalos」,意思的「肚臍」,指的是世界的中心。把整個耶路撒冷城視為世界中心的想法,早就存在於猶太人的宗教思想中。
地圖中最上方的就是方濟會修院。住在修院中的院士,負責打點聖墓堂。這座建築物本來是君士坦丁宗主教的行宮。
天主教的朝聖者可途經修院到達十字軍堂舉行感恩祭。
多個世紀以來,雖然不同基督信仰宗派在教義、禮儀及語言上迥異,但她們一直在伊斯蘭政權統治下共存。屬天主教的方濟會,自1335年踏足聖地起,逐步取得不少朝聖地點的擁有權,甚至在1516至1629年間一度成為在各宗派中擁有最多朝聖地點控制權的團體。
在土耳其人於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後,成了鄂圖曼帝國臣民的希臘宗主教獲授予帝國內所有希臘東正教徒的管轄權。在1516年,土耳其攻取了巴勒斯坦後,希臘宗主教的轄區也隨之擴展到包括聖地內的東正教徒。從此,鄂圖曼帝國確立了耶路撒冷東正教宗主教之位屬希臘東正教。在1622年,西方列強與鄂圖曼帝國起衝突,就聖地的所有權展開爭端。
由於方濟會士易被指為外國政權充當間諜,他們因此身陷困境。為保障自己的權益,他們便向歐洲各國的大使求助。希臘東正教則得到俄羅斯的支持,故此,尤其在1690至1757年間,各朝聖地彷彿成了商品般被雙方作交易之用。及至十九世紀上半葉,土耳其與俄羅斯的結盟對聖地的問題有決定性的影響。在1852年,蘇丹公佈了「維持現狀敕令」(Status Quo nunc),按希臘方面所尋求的,凍結了制定協議時的各方勢力狀態。
「維持現狀敕令」最終獲各方確認為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作為解決各方糾紛的唯一手段,直到今日。
雖然天主教法典(art. 844§3)容許天主教聖職人員為即使尚未與聖座完全共融的各東方教會施行修和、聖體和病人傅油三件聖事,但「維持現狀敕令」禁止,在聖墓大殿中,各基督宗派人士向不屬於該宗派的人施行聖體聖事。
東正教堂天花有圓拱頂,頂中央的被歷來屬東正教的主教們及耶路撒冷宗主教們的全能基督(Christ Pantocrator)馬賽克是近期的作品。圓拱頂下四角繪有四位聖史的圖像。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東正教堂的背面,是一堵聖像畫牆(iconostasis)。這牆被一系列紅色大理石柱和圓拱而分成數欄,當中放著一些傳統的希臘東正教聖像畫。在兩邊放著兩個宗主教座,分別專留予安提約基亞和耶路撒冷宗主教的座位。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在這小堂中,有個粉紅色大理石盆,盆內裝一塊圓石,石上刻有一個十字。這整個大理石盆被稱為「Omphalos」,意思的「肚臍」,指的是世界的中心。把整個耶路撒冷城視為世界中心的想法,早就存在於猶太人的宗教思想中。
方濟會修院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
天主教的朝聖者可途經修院到達十字軍堂舉行感恩祭。
歷史知識:「維持現狀」法令(The Status Quo)
多個世紀以來,雖然不同基督信仰宗派在教義、禮儀及語言上迥異,但她們一直在伊斯蘭政權統治下共存。屬天主教的方濟會,自1335年踏足聖地起,逐步取得不少朝聖地點的擁有權,甚至在1516至1629年間一度成為在各宗派中擁有最多朝聖地點控制權的團體。
在土耳其人於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後,成了鄂圖曼帝國臣民的希臘宗主教獲授予帝國內所有希臘東正教徒的管轄權。在1516年,土耳其攻取了巴勒斯坦後,希臘宗主教的轄區也隨之擴展到包括聖地內的東正教徒。從此,鄂圖曼帝國確立了耶路撒冷東正教宗主教之位屬希臘東正教。在1622年,西方列強與鄂圖曼帝國起衝突,就聖地的所有權展開爭端。
由於方濟會士易被指為外國政權充當間諜,他們因此身陷困境。為保障自己的權益,他們便向歐洲各國的大使求助。希臘東正教則得到俄羅斯的支持,故此,尤其在1690至1757年間,各朝聖地彷彿成了商品般被雙方作交易之用。及至十九世紀上半葉,土耳其與俄羅斯的結盟對聖地的問題有決定性的影響。在1852年,蘇丹公佈了「維持現狀敕令」(Status Quo nunc),按希臘方面所尋求的,凍結了制定協議時的各方勢力狀態。
「維持現狀敕令」最終獲各方確認為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作為解決各方糾紛的唯一手段,直到今日。
雖然天主教法典(art. 844§3)容許天主教聖職人員為即使尚未與聖座完全共融的各東方教會施行修和、聖體和病人傅油三件聖事,但「維持現狀敕令」禁止,在聖墓大殿中,各基督宗派人士向不屬於該宗派的人施行聖體聖事。
聖墓大殿開門禮
聖墓大殿每天的開門與關門本身就是一場複雜的儀式。
首先,聖墓大殿的大門鎖匙是由兩個穆斯林家庭分別世代相傳的。在第十二世紀,穆斯林重奪耶路撒冷。此後有一段時間,來自歐洲的拉丁禮基督徒只能斷斷續續地在大墓中按自己的傳統繼續紀念耶穌的苦難、死亡和復活。及至第十三世紀,土耳其蘇丹正式向教皇英諾森四世承諾,把聖墓大殿的鑰匙交託給兩戶穆斯林家庭(努錫畢〔Nuseibeh〕和猶迪〔Judeh〕)。舉凡有天主教徒來到朝聖,他們必須為他們開門。不過,以前的朝聖者,凡想進入聖墓大殿,都必須向他們繳交入門費,有說曾高至80個法朗金幣。開門費直到1831年才告廢止。時至今天,聖墓大殿的大門鑰匙仍由這兩家族輪流保管。而且他們的家族成員也負責大殿每天的開門和關門儀式。
不過,自十九世紀開始,除了這兩個穆斯林家族外,基督信仰傳統中最有份量的三個宗派:西方拉丁禮(由方濟會士代表)、希臘東正教會,以及亞美尼亞教會都各自享有自己的權利。所以現在每天的開門安排都不可謂不複雜。
現在,聖墓大殿的開門禮有簡繁兩式:
- 簡單開門禮:如果上述三宗派的其中一派的司禮決定由自己單獨(沒有穆斯林家族負責人陪同)完成開門禮的話,則行簡式。簡式只開一扇大門。
- 莊嚴開門禮:儀式基本上與簡式相同,但莊嚴禮則左右兩扇大門皆開。左門由基督信仰三宗派之一的司禮開啟,右門則由穆斯林家族專責成員開啟。
若非特別瞻禮日的話,開門禮於清晨4時正舉行。至於晚上的關門時間,冬令期間(每年十月至三月)晚上七時關門,夏令期間(每年四月至九月)則於晚上九時關門。
每晚在關門時間,三基督宗派的司禮都會在土場,並決定由誰主持翌日清晨的開門禮:一般來說,是由三個團體依次主持的。翌日開門者也有權把木梯放在關好了的門的正中間。
關門禮的儀式其實與開門禮相同,只是次序倒轉而已。
現在,就讓我們看看(莊嚴)開門禮的盛況:
最後,讓我們聽聽香港著名聖地導遊李子忠先生的簡介:
額外地點
如上曾述,今天的聖墓大殿,規模只是君士坦丁所建的舊聖墓教堂的一半,所以,有不少舊聖墓教堂的遺跡,現存於聖墓大殿以外。例如,在聖墓大殿旁的俄羅斯療養院(Russian Hospice;東正教背景),便藏有舊聖墓教堂的一些遺牆:
俄羅斯療養院 |
舊聖墓教堂牆身遺跡 圖片來源 |
餅店門面及地圖 圖片來源 |
店主在泡製 Zalatimo 家傳的甜薄餅 圖片來源 |
藏於餅店士多房的舊聖墓大殿拱門入口 圖片來源 |
從另一角度看舊聖墓大殿的拱門遺跡 圖片來源 |
- FREEMAN-GRENVILLE, G.S.P. The Holy Land: A Pilgrim's Guide to Israel, Jordan and the Sinai. Jerusalem: Carta, 1996.
- MAGNESS, Jodi. The Archeology of the Holy Land: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Solomon's Temple to the Muslim Conques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 MURPHY-O'CONNOR, Jerome. (O.P.). The Holy Land: An Archeological Guide from Earliest Times to 170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 WAREHAM, Norman and Jill GILL. Every Pilgrim's Guide to the Holy Land. Fully Updated and Revised Edition. Norwich: Canterbury Press, 2011.
- 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