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仰望上主 無懼邪魔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

仰望上主  無懼邪魔



刊於:澳門《號角報》2018年1月26日
來自奧地利 Lambach 修道院的十一世紀壁畫

閱讀《谷》,我們就像代入了門徒們的身份,親身經驗當中的每一幕。在回應了耶穌的呼召之後,自然就是開始上路,與祂同行。他們認了這位師傅不久,首次見祂技驚四座的,是祂在葛法翁猶太會堂的宣講,尤其是他們首次見到祂驅魔。眾人彼此竊竊私語般的問:「這究竟是甚麼?」。我想,門徒們心中也同樣有著這樣的疑問。而且,我們甚至應該有這樣的疑問。

對於那些在猶太信仰傳統中成長的人來說,這樣的疑問一點也不意外。這可是早已植根於他們內心的一份渴望。他們等待著那位上主派來的,有如梅瑟般的先知重臨他們之中。這份期待就記錄在我們在讀經一中聽到的《申》中的一段話。

上主在描述這位由祂親自提拔的先知時,提到兩個必要的要求:一)凡上主要他說的,他必要說;二)凡把自己的話冒認為上主的,或以其他神祗而說話的,則當受死。這兩個要求,一以貫之,就是上主所揀選的先知,其實就是忠心信實的代言人。畢竟,其實聖經中的「先知」,意思並不是「未卜先知」,預言未來以趨吉避凶的人,而是代上主說祂要說的話的人,即「代言人」。

上主的要求,或更好說上主的保證的,祂所揀選的人對祂完全忠信,言行都唯以上主為中心。這樣的要求看似理所當然,但在《申》的上文下理中也有其用意。事實上,在梅瑟覆述上主這番話之前,他先告誡自己的同胞:「在你中間,不可容許人使自己的兒子或女兒經過火,也不可容許人占卜、算卦、行妖術或魔術;或念咒、問鬼、算命和求問死者」(10-11節;禮儀從略)。梅瑟之所以指出這位繼承他上主先知身份的人,所講的只會是上主的話,就是讓他的族人明白,毋需依賴迷信之事來確認人生的路向如何,因為他們中已有人能夠傳達唯一可靠的上主的說話。

既然早與上主立約了,就當然不應依靠其它神靈魔怪。不過,為何梅瑟要在這個時候作出這番警誡呢?這就要回到《申》所描繪的歷史背景中。基本上,梅瑟之所以要重申上主的律法和命令(《申命記》取名的本意),就是因為以民已來到應許之地的邊界,但梅瑟已無法繼續領導他自己的民族。是故,梅瑟在這番警誡之前,更先說了:「幾時你進入了上主你的天主賜給你的土地,不要仿傚那些異民做可憎惡的事」(9節;禮儀從略)。

的確,當人失去一個已習慣了的可倚傍的精神上的支柱,又或者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時,是很容易感到迷失方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因此,在這個時候,人就會想去以一些『非常手段』來感到有所依靠,來尋找方向。梅瑟大概明白這一點,所以在這個一方面自己快要離開自己的族人,另一方面他們也將進入一片全新的(陌生的)土地時,告誡他們只可以,也只需要,信賴上主,因為儘管他不在了,上主仍會在他們中提拔一位像他一樣的代言人,以供他們倚傍,並指引他們。

藉由今天的福音選讀,禮儀嘗試讓我們明白,耶穌繼承這唯上主是瞻的忠信代言人職份。而且,祂把這職份做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此,祂展現出來的震懾力,也是無遠弗屆的。祂的教誨,「語驚四座」;祂的宣講,「具有權威」;祂的命令,連「邪魔也要屈服」。

然而,即使祂的震懾力如此大,祂並沒有歸功於自己,更沒有事事以自己的喜惡為標準。相反,祂的宣講是:「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罷!」。祂宣講的,是天主的國;祂要求人信從的,其實是福音(縱然基督信仰後來明白祂就是福音本尊)。只有這樣完全以上主為中心,又同時在人們本身的生活環境中與人相遇,耶穌才能夠展現出祂的權威,讓人,甚至魔鬼,折服。

另一方面,雖然我並非附魔與驅魔問題的專家,但我相信,盡力效法耶穌那份唯上主是瞻的精神生活的人,被附魔的機會是極度低的。相反,那些企圖利用別的神靈魔妖為自己趨吉避凶,甚至惡意傷害別人的人,當然將『聰明反被聰明誤』;然而,想深一層,這樣的人在心底深處,其實不也就是那些只顧自己眼前利益好處,或至少一切只從自己處著想的人嗎?他們會否為天主國的來臨而悔改?會否仰望那位在十架上為救罪人而承受無辜之苦無妄之災的耶穌嗎?其實,某程度上,他們何嘗又不像是附了魔?

縱然我們不是耶穌,我們也不必個個都是驅魔人,但至少我們能夠學習耶穌,事事以上主的心意為先,一言一行都為「愛主愛人」的天主國度代言。那麼,即使我們不是驅魔人,也能夠讓我們以及我們身邊的人對附魔產生抗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