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

主的呼召 同行旅伴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主的呼召  同行旅伴



今天的讀經一,短短六節(納3:1-5, 10)。上主派約納到外邦(敵對)大國的首都尼尼微城去宣講悔改。約納馬上前往;而尼尼微城的人也立即回應,連居住在尼尼微城的亞述皇帝都不例外(見6-9節;禮儀從略)。簡言之,如果純綷從禮儀的節選來看,上主的呼喚(召叫),無論是尼尼微城中的所有人,還是約納,都一聽即應,沒有猶豫,遑論抗拒。

Duccio di Buoninsegna. “Calling of the Disciples, Peter and Andrew”
在福音選讀中,彷彿也是類似的情節。耶穌在海邊散步,碰見西滿和安德肋兩兄弟,呼喚他們。他們即時放下自己的漁網,隨祂去了。未幾,耶穌又遇到了載伯德的一對兒子。祂同樣呼召他們,他們也二話不說,甚至連自己的父親也留下,便隨耶穌而去。同樣不加思索的馬上回應,沒有絲毫猶豫,沒有半點抗拒。

我不認為禮儀要求每個人都要給出這近乎『神級』的回應。只不過,基於篇幅等的各種原因,禮儀無辦法讓我們在聖道禮中聽畢整本《納》和《谷》。我想,在回到聖經(甚至禮儀年)的大脈絡中,將有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兩段選讀。

先看《納》。其實上主在《納》第一章甫開始時就已呼召約納前往位於以色列東方的尼尼微城宣講。不過,大概出於國仇家恨,他不單拒絕上主,反而要經水路往別的地方去。接著,就是耳熟能詳的故事:一場風浪,讓約納為大魚所吞三天三夜之久。被大魚吐出後,上主再呼召他(即今天讀經一的選段),他才『死死地氣』聽命行事。

上主的呼召背後的計劃,未必合我們心意,甚至不合乎我們所預設的善惡報應邏輯。對身為以色列人的約納來說,攻滅了北國以色列的亞述帝國該死有餘,他心有不忿而拒絕對那裏宣講悔改皈依以避過災劫的心情,我們大概可以理解。上主某程度上亦有讓約納去選擇。雖然,約納遇到的海難和大魚可以說是上主出手驅使他接納使命,然而,在約納安全了以後,上主的再一次呼召,仍舊是有讓約納去選擇的。我們並不知道,假若約納再次拒命,他的遭遇會是甚麼。但有趣的是,其實約納早知他執行上主使命的結果。

正如聖詠作者所誦唱的,上主「一向都以慈悲為懷」,祂「慈愛寬厚」。而且,約納似乎也猜到尼尼微人會全數悔改。畢竟,假若他確知尼尼微人個個都死不悔改的話,他去宣講也無妨。正正因為他既明白上主慈愛寬厚,又知道尼尼微人本質並不邪惡,他才不願意接納上主的呼召。但反過來看,上主對約納的呼召,雖說是要改變異教的尼尼微人,但何嘗又不是要改變本身就是天主子民一份子的約納,要他切身體驗到天主對人的無限慈愛,處處讓人有路可走,手下留情。這一點,在後來上主與約納的對話中可見一斑(見《納》第四章;禮儀從略)。

再來是福音選讀。相信大家應該記得,上週我們讀過的,是按《若》所載先是安德肋及其同門(大概)在約但河畔從若翰轉入耶穌門下,後來又引西滿成為耶穌門徒的事。如此說來,這豈不是與今天按《谷》所載,一直從事漁業的西滿和安德肋以及雅各伯和若望這兩對兄弟在加里肋亞湖邊得耶穌呼召有所矛盾!禮儀何以在這相連的兩個主日,把同一件事的兩個敘述版本讓我們接連聆聽呢?

先要指出的是,既然來自不同團體(即《若》和對觀)的傳統都記錄了他們被耶穌所呼召,我們無理由對這一點有所懷疑。來自不同傳統對同一件事的不同描寫,更有可能是反映出他們各自對「召叫」的神學反思。

如上週所言,「彼此住在彼此內」乃《若》描寫神人關係的重要圖像,以表達耶穌與祂門徒們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相較之下,在對觀福音中,耶穌與門徒們之間的關係,更像是在從加里肋亞走到耶路撒冷加爾額略山的同路人。在這趟旅程上,他們聆聽耶穌,看見耶穌的超乎常人,質疑耶穌,甚至背棄耶穌,最後卻又再一次成為祂的同路人。正是這重點的不同,帶出了兩個不同的召叫描寫。
此外,上週《若》中主的呼召,是讓安德肋和他的同門走到耶穌的住處看清楚然後才住下來;但在今天《谷》中,卻是耶穌走到漁船上呼召本是漁夫的安德肋和西滿,並以漁夫再熟悉不過的比喻—漁人的漁夫—來說明他們的新身份。換言之,耶穌是在他們人生的當下處境中召叫他們,與他們相遇。

把兩個主日的呼召主題放在一起,禮儀讓我們對召叫有較整全的理解。這份召叫,既讓我們與主同住,也與祂同行;我們既往祂的住處去,祂也向我們當下的處境走來;祂的召叫未必符合我們的構想,但一定切合祂的慈悲寬大的仁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