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種子 心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種子 心田



撒種者(1888年)。梵高。

耶穌講故事的功力,都可算是大師級。祂所講的都不過是有關大自然,或者是生活中的瑣事,但祂卻能以此教導有關天主國的事,並誘導祂的聽眾自己去思考有關的問題。自今天起一連三個主日,禮儀讓我們聆聽耶穌在《瑪》第十三章中所講的比喻。這些比喻,是《瑪》作者用來突顯自己著作的一大主題:耶穌乃世上最有智慧的導師。

耶穌為甚麼要用比喻(parable)來對人宣講呢?的確,至少在三部對觀福音中,耶穌多是用比喻來教導群眾的。而所謂比喻,就是指講者在兩種事物之間作出類比;換言之,由於抽象的概念難以言喻,則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觸到、可經歷到的事物中找出可比擬之處,並作出類比,以求讓聽眾明白。事實上,希臘語「parabolē」,意思大概就是「comparison」(=類比)。簡言之,比喻的關鍵就在於甲(在某種特質上)「類似」乙。學界一般相信,新約時代猶太傳統用了希臘語「parabolē」一字來翻譯希伯來語「mashal」,後者一字歧義,意思包括:謎語、箴言、諷喻、寓言等。

理論太艱澀?讓我們以今天的比喻作例子吧:

「看,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地裏,那裏沒有多少土壤,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即刻發了芽;但太陽一出來,就被曬焦;又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便把它們窒息了。有的落在好地裏,就結了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的,聽吧!」

讀畢之後,大家明白了嗎?

耶穌以比喻來宣講,原因大概不只一個,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記故事,比起記定義要容易得多。故事,可以吸引男女老幼,並讓聽眾在腦海中想像出重要的場面。舉例,對小學生來說,「滿招損、謙受益」等類似的傳統智慧未免太老生常談,但龜兔賽跑的故事既能傳遞這份智慧,但又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從而讓他們更記得這智慧。簡言之,故事能夠把潛藏在簡單的角色或日常生活事件中的意義傳達出來,並傳遞下去。

這並不是說,嵌有比喻的敘事一定更容易明白,但在一個比喻中到處有藏有富意義的細節可供玩味。比喻並不會窒礙意義的發展,反而是廣開思路。無論是當耶穌向門徒們解釋祂為何使用比喻,以及當祂在解讀一個剛剛講過的比喻時,那都是真的。

當門徒們問耶穌為何以比喻來向群眾宣教時【按:此段短式從略】,祂解釋道:「我用比喻對他們講話,是因為他們看,卻看不見;聽,卻聽不見, 也不了解」(這其實是引自依6:9)。這段話所指的,並不是比喻本身,而是對於那些本身就沒有意欲去尋求意義的人來說,比喻就會是模糊難懂的。然而,耶穌卻透過直白地(但以反話的方式)引用的依6:10,來向祂的門徒們強調,他們必須「以眼來看,用耳來聽,以心了解而轉變,而要我醫好他們」(參葡Difusora Bíblica: ver com os olhos, ouvir com os ouvidos, compreender com o coração, e converter-se, para Eu os curar. 拉丁通行本:oculis videant et auribus audient et corde intellegant et convertantur, et sanem eos.)。人只要願意去尋找意義,意義自會臨現。

當耶穌在解讀這個撒種的比喻時,既使意義臨現,也成了我們盡力眼看耳聽心尋找的模範。種子就是「天國的話」。種子所撒之處,代表那些接收「天國的話」的人的心的狀態。那些缺乏了解明悟的人,種子會被奪走;有些歡天喜地般接收了,而種子發芽的快,但枯萎的更快;另有些接受了,但稍後卻被「世俗的焦慮和財富的迷惑」拉走。但那落在「好泥土」的種子──「天國的話」──會結果,「有結一百倍的,有結六十倍的,有結三十倍的」。

耶穌之所以會揭開這個撒種的比喻的面紗,並為門徒們解讀,就只是因為門徒們走近耶穌,並主動問耶穌為何以比喻施教。耶穌解釋:「因為天國的奧秘,是給你們知道,並不是給他們知道」。這奧秘沒有讓他們知道的原因,並不是耶穌想要隱藏真理,而是祂希望祂的追隨者主動尋找。事實上,耶穌正在實行這比喻。我們如何分辨自己是石地、荊棘地、好泥土?就看誰主動去問問題和尋找意義!

插圖:撒種者(1888年)。梵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