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失掉了心 怎保智慧?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失掉了心 怎保智慧?

路加‧佐丹奴(1632–1705)
撒羅滿的夢(約於1694-1695)
現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國家博物館。

希伯來傳統中,素有認為達味的兒子撒羅滿是人世間最有智慧的人。這說法的開端,就在今天的讀經一。一個晚上,上主主動出現,給他一個願望。他沒有為自己求甚麼,反而只求「一顆慧心,好能治理你的百姓及判斷善惡」。讀經一說上主大悅,允其所求。

問題是,究竟撒羅滿是否真的有智慧?真是一個為民而不為己的君王?他年輕即位時已建樹不少:把聯合王國分為十二區域管轄得井井有條(列上4:7-20)、分別建造了聖殿和他自己的皇宮(5:15-9:9)、大興土木建城造船(9:15-28)、並有說其智慧使得鄰國王侯心悅誠服(5:9-14; 10:1-13, 23-25)。他看起來像個明君。

然而,撒羅滿不久以後就在信仰上對上主不忠(《列》將之歸咎於他從外地娶來的七百妻妾以及三百妃子)。據《列上》所載,上主是因為撒羅滿膜拜別的神而讓聯合王國在他兒子即位後不久便分裂的(見11:11-13)。不過,分裂的因也許早就種下了。雖然《列上》在較早前提到撒王大興土木時,說只有居住在以色列國內的外族才必須作苦役,以色列民只需服兵役即可(9:20-23)。但後來從以民的抱怨聲中可見,他們的生活大多也受到徭役苛稅的壓迫(見12:1-15)。由此看來,他為百姓的是否良政善治?他是否真的懂得分別善惡好壞?他的心是否那麼充滿智慧?相信各位自有結論。

這讓我們回想起上主日福音中的麥子和莠子的比喻。事實上,這比喻和今天福音中的第三個比喻(及其解釋)有不少呼應之處。在比喻中,網上來的魚還是有好有壞。可是,要分好壞,還是在到岸之後,到達彼岸之後,才分得出來。而且,進行分開這工作的,當然不是魚自己,而是漁夫。解釋之中,耶穌說,世上還是有義人惡人之分,但分的時候,是世界末日的時候,而不是今天。進行分開工作的,是天主的使者。人總有面對判斷的一天,但那一天絕不是今天,判斷者也絕不是你和我。一切要有待去到最後,才有蓋棺定論的可能。畢竟路遙方知馬力,日久才見人心。但即使在那一天,作定論的也輪不到任何人。只有祂,才能按祂的尺度,來作判斷。

言下之意,上主是否只是在任意地把人分開,而我們則無所適從呢?當然不是。事實上,我們可在耶穌的另外兩個比喻中找到端倪。在這兩個比喻中,一方面,用來比擬天國的寶藏或珍珠,都價值連城;另一方面,那找到這寶藏或珍珠的人都願意變賣一切來購得它。由此可見這兩比喻的用意:首先,我們要認出天主國的價值,超越所有此世事物的價值;其次,認出天主國價值的人會『變賣自己的一切』來把天主國『買下來』。

當然,這兩個比喻並不是指天主國是可以靠金錢來買,然後據為己有的。相反,背後的意思恰好是,無論是靠金錢、靠善行,或其它任何方法,我們都無法購得天主國。仔細想想,其實是比喻中的人找到了寶藏和珍珠,抑或是寶藏和珍珠找到了他們?事實上,天主國難以言喻之處在於,我們無需任何付出,所有人都可以得到;但雖然我們無法買得它,我們卻要交付出整個自己。

這是甚麼?這就是愛,特別是對天主的愛。就如保祿所講,那些被召選的人,就是愛慕天主的人。這召選,卻是向所有人發出的。撒羅滿王最後失去了天主賜給他的那顆空前絕後的慧心,是因為他對天主的愛已消逝了。他也失去了明智,失去了作為管治者判斷善惡的能力了。保祿在《羅》第八章較早的段落已提到,在基督耶穌內的人──愛天主的人──有聖神住在他們,只要他們按聖神在他們內的指引生活,他們就已有如置身於天主國之中,就都已得到空前絕後的智慧。

撒羅滿的結局,來由既是因為他愛天主之情不再,亦是因為他愛百姓、愛其他人之心已逝。因此,他失去了他曾經擁有的智慧、也失去了天主對他的眷顧。究竟是天主自己把撒羅滿分類,還是撒羅滿自己把自己定了類別?大家心中也許已有答案。

聖詠作者與我們一同說:上主,我多麼喜愛你的法律。說到底,這法律不就是愛主愛人嗎?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容得下莠子的麥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容得下莠子的麥田


今天福音選讀中講的,是麥子與莠子的比喻。故名思義,麥子,是好的植物;莠子,是壞的植物。根據《瑪》中耶穌的講解,麥子所代表的義人最後可在天國中發熱發亮,莠子所代表的惡徒則只有在火窯中哀號切齒。乍看之下,這比喻並不難懂,世上只有好人壞人、黑白分明,而且善惡到頭終有報;甚至推而廣之,我們應該找出我們中間的『莠子』,及早斬草除根,將之拒諸門外,免除後患。問題是,假若耶穌的訊息真的如此簡單,祂又何必要用比喻來說教?抑或,以上的說法忽略了耶穌比喻中的一些東西?


首要處理的問題是,既然比喻中要把麥子(wheat)和莠子(darnel)區分出來,那麼究竟它們是長怎樣的呢?大家能夠在附圖中的左右兩種植物中,認出它們來嗎?讓我先開估,是左麥右莠。但大家有否發現,其實它們看起來甚為相似。如果它們是混生在同一片土地裏,我相信,即使是專業農夫,也沒有絕對把握可以完全清除所有莠子之餘,而沒有誤除一株麥子。因此,在比喻中,家主才會這樣對僕人說:「你們拔莠子時會連麥子也拔起來」。可以說,能夠有這把握的,除了洞悉人心的天主之外,又還有誰呢?

其次,儘管耶穌明言,莠子無論如何都不是好東西,而且一旦農夫最後決定一株植物是莠子以後,它必須被毀滅;不過,比喻更清楚的是,這麥莠分辨之日,就是在世末之日,由人子及祂的天使在收割時決定。換言之,麥莠之分,熟去誰留,決定之日不在當下,任何人亦不應自行判斷。

到此,大家也許會問:那麼,這比喻到底是否指出,人的得救與否,在出生之日早已命定?我的回答是:這樣的問題本身,忽視了比喻這種文體本身的隱喻(metaphor)本質。說到底,植物是植物,人是人。耶穌比喻想說的,並不是有些人生而為惡,壞在骨子裏;而是教會──以至世界──就是由罪人和善人所同時組成的所謂「corpus mixtum」(混合體)。無論誰都無法絕對而確切地知道誰代表麥子又誰代表莠子。在天主的審判之前,人去嘗試就自行──甚至有意無意間僭越了天主的審判之位──去判斷誰是莠子的話,注定會出差錯,因為我們人類的識見和判斷,本身就是有限的。

再推論多一步的話,這比喻可能不只是在要求我們,對於那些我們直覺上認為要指責批判的人,有多點的耐心和包容。這比喻甚至是在提醒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corpus mixtum」(混合體),雖然生而為善,但仍然每人有著各自的弱點而犯過過失,傷過別人也傷過自己。假若沒有天主幫助的話,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成為麥子,因此我們也不應過份倉促草率地去追求一個所謂純潔的團體,排斥那些會犯我們所不會犯的過錯的人,或思想與我們不同的人。相反,我們必須有耐心地讓天主在我們內工作,讓我們為世末的那一天慢慢作好準備。

這正正呼應著《智慧篇》中所說的:天主「雖管治萬物,卻以寬仁對待萬物」……祢「雖大權在握,但施行審判,卻很溫和,治理我們,極其寬大」。更重要的是結束前的一句:「這是為教訓祢的子民,公義之人亦要以慈愛待人;也是為使祢的子女滿懷希望,因為在人犯罪之後,祢仍常賜予他懺悔的機會」。正因如此,聖詠作者能夠這樣稱呼天主說:「上主,祢實在良善寬仁!」

當然,這並不是說沒有審判。《瑪》中耶穌清楚說了,有些人最後要「哀號和切齒」,以及「義人在他們天父的國裏,光輝四射似太陽」。不過,說到底,我們並無所有的、絕對的認知來定奪誰是麥子誰是莠子。此外,要指出的是,《瑪》中耶穌並沒有指出莠子具體代表那些人或者社群。人類本質上確實有劃下界線去分異己、定正邪的傾向。但今天的讀經卻挑戰我們這些既有惡習。耶穌說:讓他們一同生長吧!。

而事實上,需要再次強調的是,比喻畢竟只是比喻。我們並不是植物,我們是人。人與植物的不同之處是,我們能夠成長,逐漸成為天主心目中的我們,並為天主國服務,結出我們意想不到的果實。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種子 心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種子 心田



撒種者(1888年)。梵高。

耶穌講故事的功力,都可算是大師級。祂所講的都不過是有關大自然,或者是生活中的瑣事,但祂卻能以此教導有關天主國的事,並誘導祂的聽眾自己去思考有關的問題。自今天起一連三個主日,禮儀讓我們聆聽耶穌在《瑪》第十三章中所講的比喻。這些比喻,是《瑪》作者用來突顯自己著作的一大主題:耶穌乃世上最有智慧的導師。

耶穌為甚麼要用比喻(parable)來對人宣講呢?的確,至少在三部對觀福音中,耶穌多是用比喻來教導群眾的。而所謂比喻,就是指講者在兩種事物之間作出類比;換言之,由於抽象的概念難以言喻,則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觸到、可經歷到的事物中找出可比擬之處,並作出類比,以求讓聽眾明白。事實上,希臘語「parabolē」,意思大概就是「comparison」(=類比)。簡言之,比喻的關鍵就在於甲(在某種特質上)「類似」乙。學界一般相信,新約時代猶太傳統用了希臘語「parabolē」一字來翻譯希伯來語「mashal」,後者一字歧義,意思包括:謎語、箴言、諷喻、寓言等。

理論太艱澀?讓我們以今天的比喻作例子吧:

「看,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地裏,那裏沒有多少土壤,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即刻發了芽;但太陽一出來,就被曬焦;又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便把它們窒息了。有的落在好地裏,就結了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的,聽吧!」

讀畢之後,大家明白了嗎?

耶穌以比喻來宣講,原因大概不只一個,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記故事,比起記定義要容易得多。故事,可以吸引男女老幼,並讓聽眾在腦海中想像出重要的場面。舉例,對小學生來說,「滿招損、謙受益」等類似的傳統智慧未免太老生常談,但龜兔賽跑的故事既能傳遞這份智慧,但又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從而讓他們更記得這智慧。簡言之,故事能夠把潛藏在簡單的角色或日常生活事件中的意義傳達出來,並傳遞下去。

這並不是說,嵌有比喻的敘事一定更容易明白,但在一個比喻中到處有藏有富意義的細節可供玩味。比喻並不會窒礙意義的發展,反而是廣開思路。無論是當耶穌向門徒們解釋祂為何使用比喻,以及當祂在解讀一個剛剛講過的比喻時,那都是真的。

當門徒們問耶穌為何以比喻來向群眾宣教時【按:此段短式從略】,祂解釋道:「我用比喻對他們講話,是因為他們看,卻看不見;聽,卻聽不見, 也不了解」(這其實是引自依6:9)。這段話所指的,並不是比喻本身,而是對於那些本身就沒有意欲去尋求意義的人來說,比喻就會是模糊難懂的。然而,耶穌卻透過直白地(但以反話的方式)引用的依6:10,來向祂的門徒們強調,他們必須「以眼來看,用耳來聽,以心了解而轉變,而要我醫好他們」(參葡Difusora Bíblica: ver com os olhos, ouvir com os ouvidos, compreender com o coração, e converter-se, para Eu os curar. 拉丁通行本:oculis videant et auribus audient et corde intellegant et convertantur, et sanem eos.)。人只要願意去尋找意義,意義自會臨現。

當耶穌在解讀這個撒種的比喻時,既使意義臨現,也成了我們盡力眼看耳聽心尋找的模範。種子就是「天國的話」。種子所撒之處,代表那些接收「天國的話」的人的心的狀態。那些缺乏了解明悟的人,種子會被奪走;有些歡天喜地般接收了,而種子發芽的快,但枯萎的更快;另有些接受了,但稍後卻被「世俗的焦慮和財富的迷惑」拉走。但那落在「好泥土」的種子──「天國的話」──會結果,「有結一百倍的,有結六十倍的,有結三十倍的」。

耶穌之所以會揭開這個撒種的比喻的面紗,並為門徒們解讀,就只是因為門徒們走近耶穌,並主動問耶穌為何以比喻施教。耶穌解釋:「因為天國的奧秘,是給你們知道,並不是給他們知道」。這奧秘沒有讓他們知道的原因,並不是耶穌想要隱藏真理,而是祂希望祂的追隨者主動尋找。事實上,耶穌正在實行這比喻。我們如何分辨自己是石地、荊棘地、好泥土?就看誰主動去問問題和尋找意義!

插圖:撒種者(1888年)。梵高。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不成熟中的成熟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不成熟中的成熟

今天的福音選讀,首先令我想到與讀經方法有關一個問題:就聖經中用字的意思而言,我們應該多快就從字面(literal)就跳到寓意(allegorical)、比喻(figurative)甚或靈性層面(spiritual)的意思?當然,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因為在閱讀聖經的時候,有時字面意思就是靈性上的意思,有時靈性的意思或寓意則以字面意思為基礎,甚或有時字面意思與比喻的意思同時共存。就像今天耶穌在《瑪》中所說的:「你把這些事瞞住了聰明博學之士,卻啟示給小孩子」。希臘語名詞「nēpios」,字面意思是:孩童(infant, babe),卻又可用來比喻「低微、微不足道者」(如見Difusora Bíblica: pequenino、NAB: little one)。那麼,該如何理解呢?

古時猶太人和基督徒都相信,在詮釋天主聖言時,聖經中每個字都舉足輕重。因此,既然我們是小心翼翼地解讀聖經,我們就必須判斷,耶穌是否字面地意指「小孩子」,抑或以比喻的方式來指身為天主子女的我們,甚或暗地裏指出我們該如何生活的方式。譬如,我們可以問:為甚麼天主會「把這些事瞞住了聰明博學之士,卻啟示給小孩子」?耶穌是否視所有的大人都是「聰明博學」的人?這句話是否意指「聰明博學之士」會被拒諸天主國門外?「nēpios」一字只能夠意指「小孩子」,抑或也可指所有心地簡單和社會地位卑微的人?是甚麼使得「小孩子」堪當領受天主的啟示?

乍看之下,一般耶穌用「nēpios」一字時似乎並非依字面意思地指「小孩子」。唯一的例外,是祂在瑪19:14中指示門徒們:「你們讓小孩子來吧!不要阻止他們到我跟前來,因為天國正是屬於這樣的人」。很明顯,這一節中所指的就是「孩童」。假若孩童就是天主國的預設接受者,那麼耶穌又的確有可能認為孩童才是天主啟示的領受者。

然而,在瑪18:3,耶穌又教導說:「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決不能進天國」。換言之,雖然字面意思上的「小孩子」是最理想的門徒,但已為大人的耶穌追隨者仍能「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以求進入天國。

那麼,在耶穌眼中,小孩子有的但聰明博學之士沒有的,究竟是甚麼呢?我們知道,小孩子是易受傷害的、心胸寬大的、容易信人的、依靠別人的、弱小的、地位較低的,並且必須依賴那些有能力的人來保護和照顧的。正正是這份依賴,使小孩子能夠擁抱耶穌的啟示。耶穌之所以啟示給「小孩子」,是因為他們展示出基督徒必需的那份對耶穌所啟示的天主父的信任、倚靠和依賴。已成大人的耶穌追隨者如果要「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就必須展示出這份依賴。

人生在世,確實是需要學習如何面對社會、面對世界,成為「大人」。但作為天主的受造物,人的成熟,並不是相信人定勝天;而是學會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猶太信仰相信,他們的選民身份,是建基於他們遵守合共613條誡命。因此,時至今天,皈依猶太信仰的過程之一,就是接受「誡命之軛」(kabbalat ol ha’mitzvot)。由此看來,背起耶穌的軛,也就是指依照祂對梅瑟律法的詮釋來看活。但耶穌的軛之所以輕,並不因為祂的詮釋特別鬆。相反,祂認為只是守法律條文並不足夠;祂要門徒們多走一步,去找回上主頒佈的梅瑟律法背後的原意。舉例,雖然梅瑟律法規定可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肋24:20),但耶穌卻要求門徒們必須盡力消除暴力和恨意,甚至要愛仇敵和為他們祈禱(見瑪5:38-48)。

背起耶穌的軛,並不是要我們過受束縛的和沉重的生活,相反地,是要我們的生活得到解放;這軛減輕了人世間彼此壓迫的重負。耶穌時代的其他宗教領袖(=聰明博學之士)卻完全相反:「他們把沉重而難以負荷的擔子捆好,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卻不肯用一個指頭動一下」(瑪23:4)。

真正成熟的基督徒,並不是自以為可靠自己克服一切,並把自己的尺隨便加諸別人上。相反,耶穌眼中的理想門徒,是事事盡力之後,懂得依靠上主而把一切交付,並自視小子而不輕慢他人。或者,這也呼應著孟子的「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