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啟航
是法律 還是希望?
梁展熙
James Tissot. The Sermon of the Beatitudes (1886-96) From the series The Life of Christ. Brooklyn Museum. |
《瑪竇福音》第五章的「真福八端」,可算是《聖經》中最著名,又最受人喜愛的章節。按《瑪》作者的安排,這數節是耶穌〈山中聖訓〉的序言。「真福八端」列舉了耶穌宣佈其為「有福的」不同特質的人,以及他們所相對應的希望。可以說,一方面,「真福八端」告訴我們如何去實現我們人類內心的希望;另一方面,「真福八端」既指出進入天上國度的條件,也啟示出天國的真面目。
每端真福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宣佈具有某種心態或實踐某種行動的人為有福。這些可算是進入天上國度的資格。第二部分則解釋這些人可在天國中期待些甚麼賞報。我們也許太專注於第一部分,以致我們忽略了第二部分,這使我們無意間誤把「真福八端」理解為道德律,並無視了當中所帶出來的希望。
如果我們從基督徒應該懷有的希望這個角度出發的話,我們也許可以把次序倒轉,從第二部分開始。我們作為基督徒,能夠希望些甚麼呢?「真福八端」所列舉的包括:天上國度、安慰、土地、滿足(飽飫)、慈悲、看見天主、成為天主的兒女。其實,上述所項都不過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面相:在天主國度中的完滿生命。就基督徒所應懷的希望而言,耶穌的人生、死亡和復活已把人類最不可思議的夢想化為可能。
每端真福的第一部分則列舉出那些渴求在天主國度中的完滿生命的人的特質和行動。這些人嘗試成為心神貧窮的、哀慟的(=有惻隱之心的)、溫良的、慕義如饑似渴的、慈悲的、心地純潔的、締造和平的,這些人甚至願意為了心中的理想和價值而受到侮辱和迫害。上述的特質和行動,都與今天媒體所讚美和推崇的背道而馳。然而,假如我們要基督徒所應懷的希望得以實現,我們就必須盡力成為這樣的人。
又換個角度看。「真福八端」其實點出了人類的幸福快樂受到威脅的不同情景:極度貧窮(第3節中的「πτωχός」(ptochos)本義是指:有如乞丐般蹲伏,意指:赤貧的、一無所有的人)、悲痛、無地(沒有恆常居所)、饑餓、戰爭和迫害。值得注意的是,耶穌並沒有要求那些受苦的人甚麼也不做,單單等待此世之後的禍福顛倒,儘管耶穌在最後一節提到在天上的賞報。
耶穌反而要求我們要在此世行動,以期使天主的王權臨現人世,讓世人得以先嚐。要成為所謂神貧的人,並不是要無奈接受貧窮乃是人生避免不了的情況,而是要主動地發現到自己的真正財富就在天主之內,信靠上主對貧窮人的照顧,並與此同時追求公義,(在社會政策上即)支持財富再分配,為求讓所有人都得到足夠使其發展所長的。
要成為所謂溫良的人,並不是要我們變得膽小怕事,而是明白到我們是天主子女身份所該處的位置,但與此同時竭盡己力以確保所有人都得到天主國度完滿承繼人身份的平等待遇。
要成為締造和平的人,我們需要實踐慈悲和寬恕。這兩要素能夠淨化人心,並讓我們在此時此地的弟兄姊妹的面上認出天主。
這樣的生活方式定能治療每個人過去的受傷記憶,並把現在轉化為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這並非只為少數被選者而設的嚴苛的基督徒生活。說到底,耶穌不單把這番教導傳給他的所有門徒,更公開地向群眾講授,希望他們明白到,藉著把能夠影響將來的心態和行動結合起來,他們也能夠在現在先預嚐完滿的幸福和喜樂。
至於蒙受真福的人要怎樣才可影響將來、改變世界?保祿告訴我們:「俗世認為愚傻者,天主卻召選來困擾精明者;俗世視為『弱者』,天主卻召選來羞辱『強者』;俗世認為微賤、可輕者,天主都召選;甚至選用毫無價值的事物,反而把有價值的棄置,為的是使任何人都不能在天主面前自高自大」。他們按福音中的不自私精神來生活,而不按社會上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以求個人舒適為動機來生活。
「真福八端」所描繪的生活方式,對許多人來說也許是愚不可及,但對那些真正心懷大愛的人則不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