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4日 星期六

超越贖罪祭獻的「天主的羔羊」

聖言啟航

超越贖罪祭獻的「天主的羔羊」


梁展熙

“Het Lam Gods” (1432).
Jan van Eyck (circa 1390–1441).
Sint-Baafskathedraal, Gent, België.

隨著我們回到常年期,禮儀選讀讓我們重溫門徒旅程的開始。而開始常年期的這三篇讀經,卻延續著聖誕期中的耶穌顯現(主顯)的主題,以及若翰為耶穌所作的證辭。此外,今天的聖言選讀中也隱含了天主召喚的主題,這主題將在緊接著的幾個主日中發展起來:《舊約》的聖言選讀則把《依撒意亞先知書》中的另一首僕人之歌呈現給我們,當中提到天主委派了祂的僕人,去成為萬邦之光。至於《致格林多人前書》開首的數節,則扼要地述說保祿被召叫成為基督耶穌的宗徒的經過。


《若望福音》並沒有直接記述耶穌受洗的事。然而,《若》卻為後世提供了若翰洗者的證詞,以及他就耶穌身份所作的反思。透過思考一下洗者若翰如何看待耶穌,我們也許能更清楚明白我們能夠從耶穌身上盼望些甚麼。

眾所周知,若翰洗者不單在救恩史中扮演了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更是聖經中其中一句最重要的說話的『作者』。在若翰為耶穌付洗後翌日,他「看見耶穌正向著他走來,便說:『請看!天主的羔羊,請看!除免世罪者』」。這「天主的羔羊」,大概是取材自舊約中豐富的象徵素材之一。但由於「天主的羔羊」一詞只見於《若望福音》,也許我們有必要深入認識這比喻。

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若翰洗者使首批門徒能夠認出並跟隨耶穌。然而,他在宣告時賦予耶穌的稱號:天主的羔羊(Lamb of God),引來學界的不少討論。有些人認為,這稱號呼應著《依撒意亞先知書》中的僕人,也正正是今天讀經一中提到的那位。在《依》中數章後,先知強調,這僕人雖然受盡逼迫痛苦,「仍然謙遜忍受,總不開口,如同被牽去待宰的羔羊」(53:7)。別的人則認為,若翰所指的是在聖殿中被宰獻以作贖罪祭的羔羊(肋4:32-35)。另有些人認為洗者所指的是逾越節羔羊。在以色列民出離埃及的前一夜,他們把牠們的血塗在門框上,為叫他們免受死神的毒手(出12:1-13)。

上述三個說法中,首個說法──待宰羔羊說──有個難點,在於此說法適合三部對部福音(=瑪、谷、路)多於《若望福音》。在對觀傳統中,在耶穌的整個審訊期間,耶穌都沒有回話,沉默地站在指控他的人面前。然而,在《若》中,作者把耶穌描寫為完全意識到將要發生的一切事,甚至是一切盡在掌握。他並沒有保持緘默;相反,當他被掌摑時,他還以帶有一些反抗意味的口吻回嗆(18:23)。

此外,贖罪羔羊說也不是最切合《若望福音》的。耶穌在聖殿內中斷了贖罪祭獻的程序,把羊和家畜等趕出聖殿(2:13-22)。再者,在《若》中,他每次談及自己時,說的並非自己是個毫不知情、被蒙在鼓裏的犧牲者,而是讓羊通過的門,以及是那自願為羊捨生的牧人(10:7-18)。

因此,學界認為,聖史若望旨在借用的象徵意義,最有可能的就是逾越節羔羊。就像在《出谷紀》中,在人們開始其邁向新生的艱苦旅程時,羔羊的血保護著他們。在耶穌斷氣的一刻,聖史若望再度取用這一幕,把士兵們決定不把耶穌的腳骨打斷,解讀為《聖經》(指《舊約》)中提到逾越節羔羊的文字的應驗:「不可將他[牠]的骨頭打斷」(若19:36;見出12:46)。作為新的逾越節羔羊,耶穌保護著他的門徒(若17:11-15),並為他人民的新一次解放開闢出一條康莊大道。


耶穌除免(tollere = to take away)世界罪過的方式,並非透過贖罪羔羊的犧牲,而是以一種體現出使人從被各種罪性束縛中解放出來的生活方式。在祂復活後,透過把聖神呼噓在門徒們身上,祂與門徒們分享了活出這種生命的能力,並委派他們:「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若20:23)。一如洗者若翰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所預兆的,耶穌讓祂的追隨者沐浴在聖神內,使我們能夠如同他一樣生活,去寬恕所有我們能夠寬恕的人。只要我們這樣生活,就是不斷地在今天延續若翰對天主羔羊的見證,並繼承基督除免整個世界的罪過的行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