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你愛我嗎?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三主日

你愛我嗎?

            在基督信仰團體萌芽發展的初期,最值得探究的人物之一肯定是伯多祿。禮儀藉今天的讀經一讓我們聽到伯多祿被猶太宗教領袖逮捕時所作的證辭:「服從天主比服從人更為重要。……我們祖先的天主把祂復活過來,……為帶來悔改和罪赦。」(見宗5:29-32)。在大司祭等人下令把宗徒們鞭打後,他們在離開時還滿心喜悅,因為有幸獲選為耶穌之名受辱(40-41節)。

            這樣對宗徒們的描寫,大概很符合我們習慣上對他們的印象。問題是,如果大家記得,三個禮拜前,我們兩次讀到的耶穌受難敘述(苦難聖枝主日+聖週星期五)中,在耶穌十架之下,又幾曾有過宗徒們的身影(除了《若》版本中的那不具名的耶穌愛徒之外)?伯多祿的三次否認耶穌,更是經典中的經典!那麼,問題就在於,是甚麼令到宗徒們,尤其伯多祿,有如此大的改變?

            答案也許藏在福音選讀之中。今天的福音選讀,學界普遍認為是由若望傳統的後人所增的補編(《若》廿一章),取自其他流散他方的(獨立的?)耶穌復活顯現故事。部分宗徒們從耶路撒冷回到加里肋亞的提庇黎雅海(若21:1;禮儀略去;見地圖)。伯多祿捕魚,整夜一無所獲。然後,有人突然在岸邊指示說:「向船右邊撒網,必有所獲」(6節)。結果,當然是漁獲多得差點拉不起網來。這情景,不似曾相識嗎?

            另外,如果這故事真是獨立傳統的耶穌復活顯現故事,則這一幕就更堪玩味。因此如此說來,這裏的伯多祿對上一次見到耶穌,就會是他三次否認耶穌、離棄耶穌之時。那麼,他衝過去的那一剎,心中在想甚麼?其餘的又如何呢?是驚諤得不能動彈嗎?這些作者都沒有交代。

            如果禮儀只讀短式的話,定會錯過整幕的高峰(15-19節)。此時,耶穌三次問伯多祿:「你愛我嗎?」。旁述稱伯多祿被問到第三次時,「便憂愁起來」(17節)。讀到這裏,不知各位讀者會否想一想,伯多祿為甚麼「憂愁起來」?他所「憂愁」的又是甚麼?

            這些問題有兩個角度的。如果只是單單認為他是因為耶穌三次問他,彷彿質疑他的心意而「憂愁」的話,那麼我覺得一來伯多祿根本沒這資格;二來我們好像低估了這段對話的深度。

            首先,如果我是耶穌的話,我會有一系列的問題要問伯多祿:你會承諾永遠不再否認和背棄我嗎?曾經離棄過我的你,終於悔改了嗎?你以後不會在信仰宣認時自吹自擂、信口開河了吧?不過,這些都不是耶穌要問伯多祿的。

            他只是三次重覆問了伯多祿(大致)同一條問題:你愛我嗎?的確,這裏三次來回,用來指「愛」的動詞不盡相同。耶穌的首兩次提問,用的是「agapaō」,指的是「無私奉獻的愛、博愛」。耶穌第三次提問,以及伯多祿三次的回答,都用「phileō」,指的是「朋友之間的愛」。有學者認為這動詞的變化具有特別的神學意義;另有學者認為不過是近義詞互換,無需過份在意。的確,至少在若中,「朋友之間的愛」未必較「無私奉獻的愛」低層次,畢竟耶穌曾在臨別贈言中說過:「人若為自己的朋友(philos)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agapē)了。你們如果實行我所命令你們的[按:指你們該彼此相愛(agapaō),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見15:12],你們就是我的朋友。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我稱你們為朋友」(15:13-15)。但無論如何,我想更重要的還有一點。

   去對一個人說:「我愛你」未必很難,但把愛放在問句中就不容易了。常見的有只求物慾滿足的:「買給我吧!難道你不愛我嗎?」,或在關係結束時:「難道你有愛過我嗎!」。但耶穌的「你愛我嗎?」卻不然。在被伯多祿三次否認、離棄之後,耶穌仍然願意讓伯多祿再愛自己。他無法確知伯多祿的回答,他的真心可能毫無回報。然而,這位耶穌,這位即使在復活之後仍然願意成為可能受傷的(vulnerable),就是我們所信靠的、所追隨的。而他所著眼的,最終不是口頭上的承諾,而是人的心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