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啟航
(丙年四旬期第二主日)
光輝聖容 顯於十架
梁展熙
Transfiguration by Alexandr Ivanov, 1824
|
禮儀在甲乙丙三年的四旬期第二主日讓我們重溫耶穌顯聖容(transfiguration)的一幕。的確,三部對觀福音都載有這一幕,但卻各有不同重點。《馬爾谷》和《瑪竇》把這一幕置於耶穌開始起程往耶路撒冷之後,但《路加》卻把這一幕放在耶穌「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9:51)之前。
《路》版的耶穌顯聖容還有其他獨特之處。只有《路》指明耶穌上山的目的是為祈禱;只有《路》指明耶穌與梅瑟和厄里亞之間的對話內容;《路》也刪去了「μεταμορφόω」(metamorphoō=to
transfigure;《思高》譯:變了容貌;見谷9:2;瑪17:2)一字 ,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以為這與外邦宗教故事中神祗的化身術(metamorphosis)混淆。《路》不過簡單地說在耶穌在『祈禱』時「τὸ εἶδος
τοῦ προσώπου αὐτοῦ ἕτερον 」(=the
appearance of his face [is] different=他面容的外觀不同了;《思高》譯:衪的面容改變;見路9:29),同時他的衣服白得耀眼。
類似的一幕,其實在舊約中已有所聞。梅瑟在西乃山上重造約板後,「他下山的時候,未發覺自己的臉,因同上主說過話,而發光」(出34:19)。可見,這是與上主關係親密地相遇,彼此真摯地交流後的結果。此外,鑑於耶穌是在這次顯聖容後「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並在途中(9:51–19:27)做了他在《路》中的公開傳教生活中最重要的教導,如浪子的比喻、良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寡婦與法官的比喻等等,學界認為《路》中的耶穌顯聖容一幕是耶穌經過深層祈禱後得到天主認可他以後要做的事。這點尤見於父的聲音:「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衪!」(9:35)。
得見如此震撼的一幕,伯多祿馬上開口說:「老師,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們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33節)。《路》對伯多祿這行為的評價是:他原來不知道說什麼了(33節)。傳統的解讀對伯多祿這行為都是毀多於譽。不過,雖然我認同這傳統解讀,我卻又十分同情伯多祿。講到底,如果可以親眼目睹的話,又有誰不想留下這一幕!
然而,伯多祿這魯莽回應確實有所缺失。他也許忽略了耶穌與梅瑟和厄里亞對話的內容。他們所談論的,是「耶穌的去世,即衪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31節;《思高》譯)。不過,這裏的「去世」,原文是「ἔξοδος」(exodos)。沒錯,這就是舊約用來形容以色列民在挨過了四百多年的奴役之後轟烈地離開埃及進入應許之地的「Exodus」(出谷)。這字本來由兩個字根組成:「ex+hodos」=「出、離開+道路、途徑」。換言之,他們在談的,是耶穌的『離開之路』,也就是「衪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那麼,於此伯多祿可算是個『十字架的忽視者』。
然後,雲彩蓋三人,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衪!」(9:35),最後只剩下耶穌一人。有說此謂舊約終逝,應以耶穌是瞻。當然,此說自是成理。不過,鑑於此事恰好是在伯多祿的莽撞之後發生,令人不得不猜想,路尚有一重隱意:耶穌的追隨著要聽從耶穌「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9:51)去完成「衪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31節)。可以說,這是耶穌──甚至天主──對伯多祿想留住本就不該留住的一幕的回應。
的確,人很容易忍不住陷入誘惑:要不只著眼所謂彼世的光榮而對此世的勞碌苦難不聞不問,要不放棄遠望彼岸而只著眼於此世。保祿指責那些「只思念地上的事」的人,「他們的天主[=神」是肚腹」(斐3:19)。保祿稱這些人為「基督十字架的敵人」(18節)。
耶穌讓三位宗徒有機會一探來世光榮,《路》也讓世代基督徒得享同樣的機會。不過,通往這光輝未來的唯一通路,就是人生的變幻無常。而耶穌,在顯聖容過後,就「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9:51),去面對「衪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31節)。伯多祿提議建的三個帳幕,正好讓我想起耶穌在髑髏地與左右二犯同釘的十架(23:33)。紅海難過,曠野難挨,但不過紅海穿曠野,又怎到達應許之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